969 resultados para HCl
Resumo:
研究食品加工剩余物板栗壳对水中Cu2+的吸附性能,为其用于含铜废水的处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研究吸附质溶液pH、Cu2+质量浓度、吸附剂用量、粒径、吸附温度和时间对板栗壳吸附Cu2+效果的影响,探讨吸剂和吸附剂循环利用次数对解吸和再生的影响;并采用穿透曲线和洗脱曲线对动态吸附进行了分析。【结果】吸附质溶液pH值为6、Cu2+起始质量浓度为20 mg/L、吸附剂粒径为0.25 mm时的吸附效果较好,该吸附为放热过程,升高温度虽然可以加快吸附进程,但却降低了吸附量和去除率。Na+和Ca2+对Cu2+的解吸置换能力较弱,0.1mol/L HCl可使96.1%的Cu2+得以解吸回收。通过Thomas模型预测,在固定床柱吸附条件下饱和吸附量为10.94mg/g。【结论】板栗壳对水中Cu2+的吸附性能较好,因而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Resumo:
以黄土高原自北向南采集的12个0~20 cm耕层土壤为供试土样,采用Tiessen和Moir修正的Hedley土壤有机无机磷分级方法研究了黄土高原石灰性土壤中不同形态磷组分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供试土壤各形态P总体分布特征为:HCl-P>Residual-P>NaHCO3-Po>NaHCO3-Pi>NaOH-Po>NaOH-Pi>H2O-P,以HCl-P和Residual-P为主,分别占土壤全磷的54.00%~88.96%和0~39.11%。黄土高原土壤磷含量总体分布表现为南高北低。在各土壤类型间,NaOH-Po、Residual-P和全磷平均含量表现为干润砂质新成土<黄土正常新成土<简育干润均腐土<土垫旱耕人为土,自北向南依次增加;H2O-P和HCl-P表现为简育干润均腐土<黄土正常新成土<干润砂质新成土<土垫旱耕人为土,自北向南先降后升,且上升幅度较大。黄土高原土壤全氮与全磷及各形态磷含量相关性均达显著水平,其中与NaOH-Pi、NaOH-Po、HCl-P及全磷含量达到极显著水平。C/N、pH及砂粒与全磷及各形态磷含量呈负相关关系,其中pH与NaHCO3-Po呈显著负相关,与H2O-P、NaHCO3-Pi...
Resumo:
本文以大环化合物杯芳烃羧酸为萃取体系,系统考察稀土元素在该体系中的萃取分离性能,比较了钍与稀土元素的萃取性质差异,从而为杯芳烃羧酸在该分离领域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实验数据,此外,采用无机水热合成制备了含杯[8]芳烃的三元超分子配位聚合物并表征其结构,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 合成杯芳烃并进行化学修饰得萃取剂杯芳烃羧酸,采用熔点测定、元素分析、TG-DTA、FT-IR和1H-NMR等分析方法表征,并利用两相滴定法测定了杯芳烃羧酸的基本常数。 2、 研究杯芳烃羧酸-CHCl3/RE-HCl萃取体系碱金属离子、离子强度、酸度、温度和萃取剂浓度对Eu(III)的萃取分配比影响,并分析其萃取机理。在此基础上,探索杯芳烃羧酸的协同萃取性能,发现杯[4]芳烃羧酸与伯胺N1923的ABC酸碱耦合协萃体系对轻、中、重稀土有不同的协萃能力,协萃系数与原子序数呈“双峰效应”。 3、 在萃取热力学基础上,利用层流恒界面池研究杯[4]芳烃羧酸萃取Nd(III)的动力学性质,确定了萃取反应控制模式随条件不同有所变化,化学反应在相界面上进行,并获得了萃取反应速率方程。 4、 以杯芳烃羧酸-CHCl3/Th-HCl体系研究钍的萃取性能,考察了碱金属离子、离子强度、酸度、温度和萃取剂浓度对Th(IV)的萃取影响,比较其与稀土萃取性能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与伯胺N1923协同萃取钍的性能,分析了协同萃取反应机制。 5、 水热合成并表征了含磺化杯[8]芳烃,2,2’-联吡啶与镍的三元超分子配合物。磺化杯[8]在该配合物中呈“双-反向锥式”构型,分子间由氢键和C-H…π相互作用将四核Ni簇连接成三维超分子结构。
Resumo:
本文系统研究了由酸性磷(膦)类萃取剂所构成的双溶剂萃取体系对稀土的协同萃取效应;考察了添加剂对磷(膦)类萃取体系的分离能力,反萃性能,界面性质及动力学机理的影响;运用绿色溶剂---室温离子液体替代挥发性有机溶剂为稀释剂,研究了磷(膦)类萃取剂在离子液体中萃取稀土的性能,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 1. 考察了HDEHP, HHEOIPP, Cyanex272, Cyanex302,Cyanex301分别与HEHEHP构成混合萃取体系在盐酸介质中对RE3+的萃取和分离性能,推导了协萃反应方程式,计算了相邻稀土元素间的分离系数,讨论了各混合体系对部分稀土相互分离的可能性,并从萃取剂结构方面对不同萃取体系萃取能力的差别给出了解释。 2. 用层流恒界面池法研究了添加剂isooctanol对HEHEHP萃取体系萃取Yb3+的传质动力学的影响,综合搅拌速率判别法,界面判别法,温度判别法,得出了萃取过程为伴随有界面化学反应的扩散传质。考察了水相酸度、有机相浓度等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提出了萃取速率方程及动力学传质机理,计算了扩散层厚度及扩散速率常数,建立了传质模型。 3. 考察了甲庚醇浓度、温度、离子强度等因素对HEHEHP-isooctanol体系界面活性的影响,并定性探讨了极性添加剂isooctanol对HEHEHP-Yb3+-HCl体系萃取动力学的影响。 4. 选择室温离子液体[C8mim][PF6] 作为溶剂,系统研究了磷(膦)类萃取剂HEHEHP对稀土的萃取能力,计算了HEHEHP- IL体系的分离系数,推测了萃取体系的反应机理,并与相同萃取条件下庚烷体系中HEHEHP对稀土的萃取性能进行了比较。
Resumo:
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SiO_2、TiO_2等单组份凝胶玻璃及二者混合的双组份二元凝胶玻璃。对其中溶胶的形成、溶胶向凝胶的转化过程及最终凝胶玻璃的形成进行了大量系统的研究。稀土(Tb~(3+)、Eu~(3+))配合物分别以预掺杂法、原位(in-situ)掺杂法及原位两步水解法等方法掺入溶胶中,用旋转涂覆法(spin-coating method)制成发光薄膜。利用荧光光谱、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分析等现代谱学方法对薄膜的性能进行了分析。由于稀土Eu~(3+)离子的~5D_0→~7F_2跃迁是对环境变化比较敏感的跃迁超灵敏跃迁,相应于这些跃迁的谱线强度随着环境的不同可改变2-4倍,故将Eu~(3+)离子作为荧光探针引入TiO_2凝胶玻璃中来研究TiO_2凝胶形成中的水解、缩聚过程。差热一热重分析表明在400 ℃左右TiO_2凝胶发生了由无定型向锐钛矿型的晶型的转变,在不同温度下处理的TiO_2凝胶的XRD曲线也可得到同样的结论。当温度达到800 ℃时观察到了金红石相的微小的衍射峰。从Eu~(3+)离子的荧光光谱可以看出对应于610 nm的~5D_0→~7F_2的跃迁强度(I_2)和590 nm的~5D_0→~7F_1的跃迁强度(I_1)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强,说明随着处理温度升高,凝胶中水分子不断挥发,热处理过程中的羟基含量由于缩聚反应的不断进行而逐渐减少。~5D_0→~7F_1的跃迁属于磁偶极跃迁,发射强度I_1变化与环境变化无关。定义两个发射强度的比值R(R=I_2/I_1),由R值的变化可以看出,TiO_2湿凝胶时Eu~(3+)离子与水成水合离子,干凝胶中水合离子逐渐被(Ti-O)_nEu键所取代,Eu~(3+)离子逐渐进入凝胶网状结构中。同时掺入Al~(3+)离子的凝胶中Eu~(3+)的发光强度要大于不含Al~(3+)离子的凝胶中Eu~(3+)的发光强 度,因为Eu~(3+)离子的聚集对荧光有猝灭作用,掺入Al~(3+)离子之后由于其对Eu~(3+)离子的分散作用使得跃迁强度大大增强。采用预掺杂法;原位掺杂法;原位两步水解法制备了稀土Eu~(3+)、Tb~(3+)的羧酸类配合物,2-2‘联吡啶,1,10-邻菲咯啉,β-二酮类等有机配合物掺杂的溶胶-凝胶发光薄膜。双掺Tb~(3+)和苯甲酸的凝胶荧光薄膜的红外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制得的凝胶薄膜的红外光谱图与SiO_2凝胶粉末的红外光谱图几乎一致,Tb~(3+)及有机配体掺入凝胶后配合物没有明显的特征振动吸收峰。说明配合物进入凝胶网状结构中,其振动被缩聚反应形成的微小孔隙结构所限制,没能观察到明显的吸收峰。由几种双掺稀土羧酸配合物的SiO_2凝胶薄膜的激发光谱可以看出,当以稀土Eu~(3+)离子或Tb~(3+)离子的特征发射波长监控时,得到的激发谱均为260 nm-350 nm范围内的宽带代替了稀土离子的特征窄带激发光谱,可以判断在凝胶薄膜中已经形成了配合物。而且双掺凝胶薄膜发射峰值比单掺稀土离子的凝胶薄膜发光强度高几个数量级。同时将薄膜在一定温度下进行热处理发现,对于双掺稀土和羧酸配体的凝胶薄膜,50 ℃时发射光谱无明显的发射峰,而随着热处理温度的逐渐升高出现发射峰并且强度逐渐增强,热处理超过100 ℃时发射峰的强度又有所降低。说明温度的升高使凝胶环境向着有利于稀土配合物形成的方向转变,因为两步水解过程中加入的六次甲基四胺会随着温度升高而逐渐分解出OH~-而仗凝胶环境pH值升高;另一方面,由于分子水和HCl的不断挥发也能提高凝胶环境的pH值,从而使配合物的形成反应更加完全。超过120 ℃后,接近配体的熔点(苯甲酸熔点129 ℃),由于薄膜相当薄使配体的逐渐分解,荧光逐渐减弱;经175 ℃处理后,荧光几乎消失。除了羧酸配合物外还制备了稀土Tb~(3+) (Eu~(3+))与2-2‘联吡啶(邻菲咯啉)、TTA等二元配合物掺杂的溶胶-凝胶发光薄膜。凝胶薄膜的发光强度与相应的纯配合物薄膜相比由于凝胶的独特网状结构而有了较大的提高,通过荧光光谱和荧光寿命的比较均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对凝胶薄膜和纯配合物/PVB薄膜的热稳定性比较可以看出,溶胶-凝胶发光薄膜的荧光强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但与配合物的PVB薄膜的相比,仍显示了一定的热稳定性,在温度超过配合物的分解温度后仍显示出一定的发光强度,而纯配合物/PVB薄膜中配合物的荧光此时几乎完全消失。除了SiO_2凝胶之外,还制备和研究了TiO_2凝胶以及TiO_2-SiO_2复合凝胶作为基质的发光薄膜,发现在TiO_2凝胶中配合物未能象在SiO_2中那样显示出良好的发光性能,可能是因为作为过渡金属钛由于有d轨道与掺入其中的配体作用参与成键,影响了配体与稀土离子之间的能量转移。本论文中还将在光学领域中有重要作用的染料,例如荧光素(FL)引人TiO_2凝胶中,研究了FL在凝胶中的发光性质,对比了FL掺入TiO_2、TiO_2-SiO_2凝胶前后的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的变化。结果表明吸收峰有了较为明显的位移;荧光发射光谱吸收峰位置也有了较大的红移,这可能是由于凝胶的网状结构及孔道内的Ti-OH键等对染料影响的结果。
Resumo:
对导电聚苯胺研究的深入,它的一些潜在的应用正在逐步实现。这些应用使对聚苯胺需求正在逐年增加,要求聚苯胺的合成工艺进一步得到改善和提高。本论文以此为目的找到了适合工业化生产的合成路线,并对由该方法合成的聚苯胺和常规合成的聚苯胺进行对比研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苯胺低聚体的合成与表征工作。1.采用H_2O_2-Fe~(2+)催化氧化体系合成了聚苯胺。经过优化的反应条件:◇ 以Fe~(2+)或Fe~(3+)为催化剂,其用量为单体的1/500(摩尔比):◇ 初始反应在冰浴中(温度为0℃)进行,随着反应的进行温度逐渐升至室温;共计反应24小时;◇ 体系中酸浓度控制在1 mol/L左右;单体浓度介于0.5-1.0mol/L;◇ 氧化剂摩尔用量为单体的1-1.5倍。在这一反应条件下制得的聚苯胺,产率可达到70%,电导率在10°S/cm(HCl掺杂,粉末压片测电导)。该材料具有低分子量(2000-10000)、高溶解性(NMP,DMF,DMSO),低凝胶化等特点,对比研究了由该方法合成聚苯胺和利用(NH_4)_2S_O_8合成聚苯胺的光谱特征,结晶性和热稳定性。2.用开路电位和现场紫外的方法跟踪H_2O_2-Fe~(2+)体系苯胺的聚合过程,发现H_2O_2-Fe~(2+)体系与(NH_4)_2S_2O_8体系相比,苯胺的聚合过程存在一定的不同之处。如在该体系中不存在诱导期;氧化剂分解速度慢,聚合时间较长;氧化电位低,在反应过程中聚合物链趋向于中间氧化态:但是活性链的末端需处于高氧化态才能完成链增长过程。整个反应过程中放热不明显。根据实验结果给出H_2O_2-Fe~(2+)体系苯胺的聚合机理。3.利用化学氧化缩合和电化学方法合成了苯/胺封端的四聚体,对两种方法合成的苯胺四聚体进行光谱表征,证明了苯胺四聚体的结构。通过研究苯胺四聚体的~1H NMR,证明在中间氧化态的苯胺四聚体中存在三种位置异构体,异构体相对含量随溶剂的不同而不同。进一步研究~(13)C NMR,证明中间氧化态的苯胺四聚体结构中含有顺反异构体。这些异构体的存在使得四聚体的~(13)CNMR变得十分复杂,本论文尝试对中间氧化态的苯胺四聚体的~(13)C NMR进行季碳峰的归属。4.合成了还原态和氧化态苯封端二聚体、三聚体和四聚体。通过FTIR、UV-Vis和NMR表征了还原态和氧化态的苯封端低聚体,并对谱峰进行归属。氧化态低聚体分子在溶液中的构象影响紫外光谱可见区的吸收带。5.对掺杂态低聚体进行了UV-Vis和NMR谱的研究,UV-Vis光谱表明苯胺低聚体和聚苯胺掺杂过程具有相似的电荷转移方式和结构变化。而四聚体更具有代表性。NMR结果表明苯胺低聚体掺杂后主链上的电荷重新分布,环上的H原子上的电子被C原子吸引,电荷密度降低,在~1H NMR中谱峰向低场移动。C原子的谱峰也相应发生变化,醌环上电荷密度增加,全部C原子的峰向高场移动,与醌环相邻苯环受其影响季碳峰移向高场,非季碳峰移向低场。更远处的苯环也受到影响,但影响不大。这些变化表明苯胺低聚体的掺杂符合“BQ四环变体模型”。由此对“BQ四环变体模型”提供了新的证据。
Resumo:
稀土在农业和医学中的广泛应用使人们日益关心稀土的安全性问题。本论文以红细胞为研究对象,围绕稀土对红细胞形态的影响,稀土能否进入红细胞以及稀土对红细胞带3蛋白胞质片段结构和功能的影响三方面开展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成果如下:首先,在宏观上通过超高倍光学显微镜观察了稀土阳离子及其络阴离子对正常人红细胞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红细胞与硝酸悯作用后其体积发生膨胀,表面出现棘状凸起,细胞间发生聚集。而以往被人们认为毒性较小的柠檬酸悯则使红细胞呈现囊泡状凸起,随着与稀土作用时间的延长多数囊泡状结构可脱落。EDTA的加入可使部分在低浓度(10~(-7)M)稀土离子条件下变形的红细胞恢复原状,说明细胞形态变化主要是由环境中稀土的存在引起的。其次,根据稀土离子跨膜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建立一种方法测定了体外温育和静脉注射条件下红细胞中稀土含量。进一步证实文献报道含有络合剂的洗涤缓冲液能够将进入细胞内部的稀土带出,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本论文中应用不含络合剂的洗涤缓冲液洗涤与稀土温育后的红细胞,在10mMTris-HCl印H7.0)低渗缓冲液中溶胀,ICP-MS测定结果显示无论是稀土阳离子还是稀土络阴离子均可以跨膜,且稀土络阴离子跨膜速度较快。耳静脉注射稀土后仅在兔血浆及红细胞膜上检测到稀土,说明在短期静脉注射条件下存在于血浆中的稀土不能进入兔红细胞。最后,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克隆、表达、纯化了带3蛋白胞质片段及其融合蛋白。计算机结构模拟、荧光光谱以及生物活性的测定证实重组带3蛋白胞质片段与天然蛋白具有相似的空间结构和生物活性。稀土离子对醛缩酶、醛缩酶与带3蛋白胞质片段相互作用的影响表现为:0-10μMLa~(3+) 对醛缩酶活性有促进作用,当体系中L~(3+)浓度达到6μM时,带3蛋白胞质片段基本完全失去对醛缩酶活性的抑制作用。蛋白质内源荧光和同步荧光光谱研究结果表明,La~(3+)对带3蛋白胞质片段与醛缩酶结构均具有一定影响。本论文实验结果表明,低浓度稀土可导致调节细胞内糖酵解速率的带3蛋白胞质片段失去活性,使糖酵解速率无序增强。由于红细胞主要碳源来自于血糖,糖酵解速率的加快很可能会引起生物体血糖浓度的降低。
Resumo:
本论文利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sPR)进行了生物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研究。主要包括可免疫识别、免疫分析、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动力学以及层层组装生物分子功能膜等方面的研究。1.利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生物传感器对血清中HSA抗体的活性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生物传感器能快速实时检测anti-HSA抗体的活性,且传感片能够重复使用100次以上。2.应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生物传感器实现了对铁蛋白的实时免疫分析。实验中采用"三明治"放大法提高了分析的灵敏度和选择性。结果表明,在血清中分析铁蛋白的线性区间为30-200ng/ml,检测限为28ng/ml。应用pH2.0 glycine-HCl溶液进行再生,传感片可重复使用50次以上。3.通过溶液竞争法实现了S尸R技术对小分子化合物吗啡的检测。结果表明,溶液竞争法大大优于表面竞争法。同时求得了吗啡、mBSA与单抗及多抗之间相互作用的结合常数,并进行了比较。对实验现象给出了动力学上的合理解释。4.研究了通过静电吸附作用,DNA和PDDA交替组装多层膜。实时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实时监测了DNA/PDDA多层膜的形成,研究了DNA在PDDA表面的吸附动力学。电化学阻抗谱和紫外可见光谱的研究结果也表明了这种层层组装多层膜的均一性。5.应用亲合素和生物素之间的强亲和作用,在金表面层层组装了由亲合素/生物素化抗体组成的蛋白质多层膜。使用实时BIA技术监测了多层膜的成膜过程,同时用电化学阻抗和傅立叶红外光谱对多层膜的成膜过程进行了表征。结果都表明了多层膜的均匀生长。同时,我们用亲和素生物素化抗体层层组装所制备的抗体多层膜对hlgG进行了灵敏检测。6.应用实时BIA技术研究了组蛋白与DNA之间的相互作用。发展了新的固定DNA传感片表面,消除了组蛋白与商品化传感片之间的非特异吸附。用Langmuir和Two State Reaction(Coormation change)模型对所得的动力学传感图进行了拟合,初步得到了动力学常数,直观的比较了组蛋白各亚组分与DNA相互作用之间的动力学差异。
Resumo:
电纺丝技术是一种用来制备超细纤维的方法,成本低廉、简单易行。近十年来,电纺丝技术在理论研究和实验参数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不小的进展。由电纺丝技术制备的超细纤维直径至少比传统的纺丝工艺低1-3个数量级,因此,在增强复合材料、过滤系统、防护衣、光学和电学器件及生物医药等方面都显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尤其是在生物医药领域,电纺丝超细纤维可广泛用作组织工程支架、药物传输与控制释放的载体及创伤敷料等,这也是国际上的一个研究热点。但由于电纺丝过程的复杂性和实验参数的多样性,制备直径分布范围窄的纤维一直是电纺丝的难点之一,另外,以电纺丝超细纤维作为药物传输与释放的载体也是近两年才刚刚发展起来的,还不十分成熟,经常会存在药物的突释现象。针对以上问题,本论文以可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PLA、PLGA(80/20)和PCL进行电纺丝,系统地研究了溶剂体系、表面活性剂、鲜溶液流速、喷丝口直径及环境温度与空气流动速度等因素对电纺丝过程及纤维形貌和直径分布的影响,同时对电纺丝纤维的性质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我们研究了PLLA和PCL电纺丝超细纤綷的酶降解行为,并实现了PLLA纤维对抗癌药紫杉醇和1. 以氯仿、氯仿/丙酮、1、2-二氯乙烷及氯仿/1,2-氯乙烷为溶剂体系,制备了PLA、PCL和PLGA(80/20)的电纺丝超细纤维。当氯仿与丙酮的体积比为1:1时为最佳溶剂体系,电纺丝过程和纤维形貌都得到较大的改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节基三乙基氯化按(TBBAC)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的加入也可以显著改善电纺丝过程和纤维的直径分布,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10)的改善程度较小。压力较大或喷丝口直径较粗时,则会由于溶液流量的增大而造成纤维的粘连。空气流速较大时,则纤维会由于空气的对流速度加快而发生缠绕和卷曲。2.PLLA、PCL和PLGA(80/20)超细纤维毡的孔隙率都较大,分别达到89%、68%和80%,因此,PLLA和PCL纤维的力学性能都远远低于膜。3.电纺丝过程会使纤维中的高分子链产生一定的排列和高度的取向,但由于纤维的固化速度很快,高分子链来不及进行规整排列而形成结晶,因此,DSC和WXAD的结果都显示,PCL纤维毡的结晶度要比相应的膜低。对于PLLA纤维毡来说,由于Tg在室温以上,在进行DSC测试的升温过程中,会由于分子链的运动而使结晶度升高。4.蛋白酶K在Tris-HCL缓冲液中略显正电性,因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对蛋白酶K会有一定的吸附作用,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蛋白酶K在纤维表面的吸附则有一定的阻碍作用,因此,含有5wt%SDS的PLLA纤维的酶降解速率比含有swt%TEBAC的PLLA纤维稍快。虽然纤维中PLLA的分子链可能高度取向,但在整个降解过程中,PLLA纤维样品都处在非晶状态,没有明显的结晶行为。5.与PLLA纤维的降解情况恰好相反,由于脂肪酶PS在磷酸盐缓冲液(PBS)缓冲液中显示较强的负电性,因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TEBAC会对脂肪酶PS有吸附作用,从而含有5wt%TEBAC的PCL纤维降解速度较快,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S会对脂肪酶PS在纤维表面的吸附有阻碍作用,因此,降解反应在含有5wt%SDS的PCL纤维中几乎不能发生。DSC和WAXD的结果均显示,在降解过程中,含有5wt%TEBAC的PCL纤维的结晶度明显升高。这有两个可能原因:一是脂肪酶PS对PCL纤维的降解是优先发生在无定形区:二是因为降解实验是在37℃的条件下进行的,该温度在PCL的Tg之上和TC温度附近,因而,具有高度排列和取向的PCL纤维就会由于分子链的运动而产生结晶,造成结晶度的提局。6,在电纺丝溶液中加入利福平、紫杉醇和阿霉素等药物,同样会改善电纺丝过程,使纤维直径降低,分布变窄。7.SEM照片和药物控制释放实验均显示,药物模型利福平或抗癌药紫杉醇完全被包埋在PLLA纤维内部,同时,利福平一PLLA纤维和紫杉醇-PLLA纤维在含蛋白酶K的Tris-HCl缓冲液中的释放遵循零级动力学,完全没有突释现象。PLLA纤维的降解速度是药物释放的主导因素。这是在国际范围内首次取得这样的结果,从而使电纺丝超细纤维药物剂型的发展取得了本质上的进步。8.药物在溶剂体系中的溶解性及与高分子材料的相容性是影响药物能否被纤维成功包埋的直接因素,一般脂溶性药物易于被脂溶性的高分子纤维包埋。因此,水溶性的盐酸阿霉素难于被包埋在脂溶性的PLLA纤维内部,在纤维外面和表面存在大量盐酸阿霉素的颗粒。相应地,其药物释放行为存在明显的突释现象,这主要是由纤维外面和表面的盐酸阿霉素的溶解、扩散造成的。而经去盐酸化的阿霉素的脂溶性较好,因此,在PLLA纤维中的包埋及释放行为均得到明显的改善,可实现阿霉素的恒速释放,无突释行为。9.SEM照片显示,药物模型利福平被完全包埋在PLGA(80/20)纤维内部,利福平-PLGA(80/20)纤维在PBS中的释放速率是随着纤维中利福平含量的增加而增加的,利福平的含量越大,其释放速率越快。在释放前期,利福平的扩散起主导作用,而在释放后期,其释放行为则是利福平扩散和PLGA(80/20)降解的双重作用结果。适当增加利福平在纤维中的含量(30wt%),则可以获得恒速的释放行为。10.PBS中TEBAC或SDS浓度的增加会在一定程度上使利福平-PLGA(80/20)纤维的释放速率加快,这主要是由于表面活性剂会降低PBS的表面张力,增加水对PLGA(80/20)纤维的浸润能力,从而加快了利福平的扩散速度。
Resumo:
DNA-聚苯胺复合物在低维纳米材料制作、生物传感器、DNA杂交反应检测以及生物芯片开发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鉴于此,我们在本论文中着重研究了以下两方面内容:1.利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DNA的存在对聚苯胺电化学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虽然,苯胺的循环伏安聚合过程不受DNA的影响,但是DNA的存在会显著降低聚苯胺修饰电极在HCl空白溶液中循环伏安扫描时的峰电流值。初步推测可能是由于DNA分子在聚苯胺膜上的吸附阻碍了电极上电子的传递而造成的。2.通过自组装方法从水溶液中构造出了分散性良好的苯胺-DNA复合物纳米线,并以此为前驱体构造出了以DNA为模板的聚苯胺纳米线。另外,利用改进后的气流展开法可以将所得到的纳米线有序排列到基底上。用原子力显微镜对所得到的纳米线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纳米线形貌规整、排列有序、背景清晰。
Resumo:
本论文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工作是水中总汞的测定。我们提出了在HNO_3-HCl混酸介质中,用溴酸钾溶液作氧化剂破坏水中的有机汞,再以KBH_4-Na_2SO_4片剂作汞离子的还原剂,使生成的元素汞与伴生气体-氢气一同进入测汞仪进行汞的测定。此方法操作简便快速,有较好的精密度和灵敏度。在水样分析中做了标准加入无机汞,甲基汞和苯基汞的回收试验,得到了较好的结果。方法的检出限为0.18ppb(取10毫升水样)。同时我们还研究了水中汞的快速富集方法,经予富集后,检出限可达0.007ppb。本方法可适用于大批量水样的分析,操作简便,易于推广。在第二部分工作中,我们研究了天然水中无机汞与有机汞分别测定的方法。我们提出在碱性条件下(pH>8),用NaBH_4还原测定无机汞,在酸性(H_2SO_4或HCl)介质中,用NaBH_4-Cr(VI)测定总汞,通过差减法求得有机汞的量,我们提出的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容易掌握,有较好的精密度和灵敏度。在水样分析中,做了标准加入无机汞和甲基汞的回收实验,得到了较好的结果。此方法的检出限为0.05ppb,在2ppb Hg情况下,标准偏差为0.018ppb,变异系数为0.9%。同时,我们还根据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对Cr(VI)与有机汞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它不是典型的催化反应,而是Cr(VI)离子对硼氢化钠还原甲基汞产生了协同作用。在第三部分工作中我们研究了一些有机溶剂在加热、密闭的体系中对土壤中汞的化合物的浸提作用。我们在固定的温度与压力下,初步考查了两种有机试剂对土壤中二氯化汞和氯化甲基汞的浸提效果。一种是含有酰胺基的二甲基甲酰胺(DMF)。另一种是亚砜类试剂二甲基亚砜(DMSO)。我们观察到,在密闭溶器(150℃)中DMF对土壤中二氯化汞和氯化甲基汞有较好的浸提效果,分析结果精密度较高。
Resumo:
盐酸溶液中正弦交流电腐蚀金属铝(A.C.Etching),在工业上广泛用于扩大或粗化铝簿表面。本文主要探讨高纯铝交流腐蚀机制并讨论交流电频率和幅值、添加剂种类和浓度、盐酸湿度和温度等因素的作用规律和影响趋势。高纯铝在盐酸中被交流电腐蚀时,周期地经过小孔腐蚀三阶段,发孔-溶解-再钝化。蚀孔表面生成含有缺陷的腐蚀膜,主要组份为Al_2C_3,其厚度受试验条件控制。腐蚀膜支配着腐蚀过程和蚀孔分布及形貌。高K值(表面积扩大率)样品腐蚀是表现为均匀的三维微孔结构,具有最佳膜厚度。交流电频率的增高使发孔和失重减少,膜厚和扎蚀电位增大这与不同频率对cl~-的作用和充电效应有关。相应于高K值的最佳频率fm随溶液温度上升和添加剂浓度下降而趋向于较高频率。综合各种因素,最佳频率范围在20Hz左右。H_2SO_4-类无机酸和H_2C_2O_4-类有机酸是增长膜原、获得高K值所必需的添加剂,它们明显地影响交流电腐蚀的阴、阳极反应,其中,有机酸的添加效应主要决定于一级电离常数Ka, 同时与添加浓度和Hcl浓度相关,因而各类添加剂有各自的最佳剂量Cm。用有机酸离子和cl~-的竞争吸附可以定性解释。
Resumo:
为了改变稀土萃取工艺单靠人工模拟实验确定的落后状况和满足生产自动化的需要,近十多年来,国内外许多国家相继开展了稀土萃取数学模型的研究。但大部分工作侧重于两相平衡分配模型方面,所提出的相平衡分配模型中,用来进行串级计算的尚不多见,进行串级计算的也大多采取逐级计算法。对于P_(507)的萃取体系的数学模型的研究及用矩阵法进行串级模拟计算,国外尚未见报导。本论文在单级实验的基础上,对15个单一稀土的RECl_3-HCl-P_(507)体系及部分二元稀土的RECl_3-HCl-P_(507)和Re(NO_3)_3-HNO_3-P_(507)体系进行了萃取平衡的讨论,求出了上述体系中,单个稀土的表现浓度平衡常数;为了串级模拟计算的需要,提出了一个形式简单、较为通用的相平衡模型,用FORTRAN语言编写了该模型的回归程序,通过回归上述体系的单级实验数据,得到了各模型的系数。进行了(Sm-Gd)(NO_3)_3-HNO_3-P_(507)体系的分馏萃取实验,和中科院化工冶金所协作,对该体系的串级模拟计算进行研究。所用串级模型把两相稀土浓度、酸度、萃取剂浓度作为变量,由以上的相平衡模型和各级稀土、酸、萃取剂的物料稀算式构成的大型非线性方程组,采用改进牛顿法求解该方程组进行计算,用FORTRAN语言编写了计算程序,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较为一致。在此基础上,独立地继续进行研究,对串级模型进行了很大的改动,改进后的串级模型把酸度、萃取剂浓度这些变量隐含在相平衡模型中,去掉了原来串级模型的酸、萃取剂的物料稀算式。和原来串级模型相比,所含的变量及方程数均减少了2N个,大大减少了占用计算机的存贮单元,提高计算收敛速度。对计算方法作了扩大迭代方向,导找最优松弛因子,采用更为合理的保证解的笔挺理意义的限制等改进,使解的收敛稳定性得到了改善。根据以上的改进用FORTRAN语言编写了新的计算程序,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吻合很好,在拟合精度,迭代次数各方面都比用原来串级模型要好得多。此外,进行了改变串级条件的模拟计算,所得结果符合萃取规律的变化。对(Ho-Er)(NO_3)_3-HNO_3-P(507)进行了2个不同工艺条件的分馏萃取实验,模拟计算值和实验值相当吻合,该体系的改变工艺条件的计算,也得到了与萃取变化规律一致的计算结果。对于文献报导的P_(204)萃取体系的分馏萃取,也同样进行了模拟计算,计算值和实验值的吻合程度也相当令人满意。通过以上不同串级体系的模拟计算,说明了所提出的相平衡模型适用于串级模拟计算;秘诀进后的串级模型及计算方法更为可靠;证明了计算机辅助实验及工艺设计的可能性。为达到这个目标打下了基础。对环烷酸分离钇的萃取体系进行了合成料及龙南稀土料的分馏萃取实验,取得了出口水相钇的纯度>97%,有机相出口非钇稀土的纯度>94%的结果。根据该体系的实际情况,简化了串级模型,提出了一种处理多元稀土体系的模拟计算方法,用FORTRAN语言编写了逐级计算程序,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有一致的趋势,但具体数值差别较大,说明该简化的串级模型及计算方法均有不够完善之处,有待深入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萃取方式,它具有三个物料出口,可同时把若干个稀土元素分成难、中、萃三组,经试探实验初步肯定了该萃取方式的实用性。若能将之用于工厂生产上,将会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故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应用。
Resumo:
(1)N_(8161)和N_(8162)对ReO_4~-的萃取及反萃取性能与正三辛胺相近,在一定酸浓度范围内萃取率可达95%以上。但在溶液中其它阴离子浓度较大时,对萃取ReO_4~-影响很大,其顺序为NO_3~- > Cl~- > HSO_4~-。(2)用边续变化法、斜率法、饱和容量法和元素分析的方法确定萃合物的组成为R_3 NHReO_4。(3)萃合物的IR和NMR光谱分析表明,萃合物以离子对的形式相互结合。其结构为(R_3 NH)~+(ReO_4)~-。(4)N_(8162)和它的萃合物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它们均在100 ℃以上开始失重,300 ℃附近大量失重。(5)N_(8161)和N_(8162)萃取HReO_4的反应焓相近,而在25 ℃时,N_(8161)的浓度平衡常数比N_(8162)大一个数量级。它们萃取HCl、H_2SO_4、HNO_3、HReO_4的浓度平衡常数顺序为HReO_4 > NHO_3 > HCl > H_2SO_4。(6)N_(8161)、N_(8162)和TOA及其它们的萃合物界面研究表明,烷基的位阻越大,其吸附能力越小,饱合吸附量越小,相应的分子截面积越大,形成胶团能力越大。萃取过程的乳化能力与临介胺团浓度顺序相同N_(8161) > TOA > N_(8162)。(7)在N_(8162)萃合物浓度不变时,添加剂(辛醇)的lgC与r曲线有极大值。当辛醇浓度大于0.3时,萃合物对界面张力的影响被掩盖。在有添加剂存在时,萃合物在界面上的吸附量降低,临介胶团浓度增大。(8)通过对萃合物的量子化学计算,进一步的确定了萃合物的结构为(R_3NH)~(+0.998) (ReO_4)~(-0.998)。(9)通过本研究证明, N_(8161)和N_(8162)比较稳定,可以在工业上应用。
Resumo:
伯胺N_(1923)(RNH_2)是一种对许多金属具有优良萃取性能的萃取剂,因RNH_2为较强的Lewis碱,能以多种途径与金属离子结合,文献报道的一般为加合反应及阴离子交换机理,至于配位反应未见报道,故详细地研究RNH_2萃取不同金属离子的机理,发现新的萃取,分离体系,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分别研究了RNH_2及其相应盐从不同介质中萃取Ag~+,Zn~(2+),Cd~(2+),Sc~(3+)的机理。提出了RNH_2能以配位反应萃取金属离子,并且发现对一些体系(如ZnCl_2, Zn(SCN)_2, CdCl_2等)RNH_2及其盐均具有较好的萃取行为。对有关体系详细研究了其萃取机理:1)RNH_2萃取AgNO_3的机理。在接近中性介质中,RNH_2是AgNO_3的优良萃取剂,其反应机理为:2RNH_(2(0)) + Ag~+ + NO_3~- <-> (RNH_2)_2AgNO_(3(0))考察了溶剂,温度等反应平衡的影响,其分配比基本随溶剂介电常数的增大而增大,并且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不利于萃取。我们还解析了该萃合物的IR及NMR。2,RNH_3NO_3萃取硫代硫酸银的机理。与上述AgNO_3体系不同,RNH_2不能萃取硫代硫酸银,但RNH_3NO_3能以阴离子交换反应萃取该体系中的Ag(I)。通过研究不同因素对分配比的影响,指出在该体系中Ag(I)同时以AgS_2O_3~-和Ag(S_2O_3)_2~(3-)两种形式萃入有机相。并且有机相中AgS_2O_3~-/Ag(S_2O_3)_2~(3-)比值随着NO_3~-浓度的增大,RNH_3NO_3、S_2O_3~(2-)浓度的减小而增大。萃合物的IR分析证明存在两种不同配位形式的S_2O_3~(2-)。3,RNH_2萃取ZnCl_2的机理及平衡规律。研究了RNH_2在不同酸度条件下萃取ZnCl_2的机理,在pH值较高时,RNH_2能以配位反应萃取ZnCl_2,其反应为:2RNH_(2(0)) + ZnCl_2 <-> (RNH_2)_2ZnCl_(2(0))并详细地研究了其平衡规律,得出数学模型:1/D = 2/(C_(RMH_(2(o)))) X + (1 + Σ from i = 1 to 4 of β_i C_(cl~-)~i)/(K C_(cl~-)~2 C_(RNH_(2(0))) (X为平衡水相Zn~(2+)总浓度) 在高酸度([HCl] = 2.8 M)条件下,RNH_2萃取ZnCl_2呈加成反应:(RNH_3Cl)_(3(0)) + ZnCl_2 <-> (RNH_3Cl)_2ZnCl_(2(0))求得了萃取过程的各热力学函数。4)RNH_2萃取ZnBr_2, ZnI_2的机理。研究RNH_2萃取ZnBr_2,ZnI_2的性能表明,在pH值较高时, RNH_2能以萃取ZnCl_2相同的机理萃取ZnBr_2, ZnI_2,其反应为:2RNH_(2(0)) + ZnX_2 <-> (RNH_2)_2ZnX_(2(0)) (x~- = Br~-, I~-) 计算了不同RNH_2浓度条件下反应的平衡常数,表明不是RNH_2浓度的函数,该平衡常数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同时我们在相同条件下,比较RNH_2萃取ZnX_2的能力为:ZnI_2 > ZnBr_2 > ZnCl_2 5,RNH_2及其硝酸盐萃取Zn(SCN)_2的机理 在Zn(SCN)_2体系中,RNH_2及RNH_3NO_3的均能较有效地萃取Zn(II),但其反应机理并不相同,RNH_2以配位反应萃取Zn(SCN)_2,相应的反应为:2RNH_(2(0)) + Zn(SCN)_2 <-> (RNH_2)_2Zn(SCN)_(2(0)) RNH_3NO_3则以阴离子交换反应萃取Zn(SCN)_4~(2-),其反应如下:(RNH_3NO_3)_(2(0)) + Zn(SCN)_4~(2-) <-> (RNH_3)_2Zn(SCN)_(4(0)) + 2NO_3~- 测定并计算了各反应的浓度平衡常数及热力学函数,两反应均为放热反应。同时,在相同条件下,RNH_2比RNH_3NO_3有更强萃取Zn(II)的能力。6,RNH_2萃取CdCl_2及其它Cd(II)盐的机理 RNH_2及RNH_3Cl能分别以配位反应及加合反应萃取CdCl_2,通过萃合物组成的测定,得出反应方程式为:3RNH_(2(o)) + CdCl_2 <-> (RNH_2)_3CdCl_(2(0)) (RNH_3Cl)_(3(o)) + CdCl_2 <-> (RNH_3Cl)_3CdCl_(2(0))计算了各反应的平衡常数及热力学函数。同时观察了RNH_2萃取CdBr_2, CdI_2, Cd(SCN)_2的性能,相应萃合物组成为(RNH_2)_2CdX_2 (X~- = Br~-, I~-, SCN~-)。在相同条件下,CdX_2的萃取率次序为:Cd(NO_2)_2 < CdCl_2 < CdBr_2 < Cd(SCN)_2 < CdI_2。并讨论了CdX_2的生成能,第二级累积稳定常数,X~-的半径等因素与Cd(II)分配比的关系。7,RNH_2硫酸盐萃取Sc_2(SO_4)_3的机理 研究了不同因素对其萃取性能的影响,指出在硫酸介质中,RNH_2是Sc~(3+)的优良萃取剂。通过萃合物组成的测定得到该萃取反应式为:1.25[(RNH_3)_2SO_4]_(2(0)) + Sc(SO_4)_3~(3-) <-> (RNH_3)_3Sc(SO_4)_3·(RNH_3)_2SO_(4(0)) + 1.5SO_4~(2-)测定并计算了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及热力学函数。通过详细解释萃合物的IR,证明在该萃合物中SO_4~(2-)是以双配位形式与Sc~(3+)相结合。在上述萃取机理研究了基础上初步探讨了用RNH_2回收银及进行Zn(II)-Cd(II)分离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