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 resultados para Duprez, Pierre (1...-19..) -- Photographies
Resumo:
通过室内人工降雨模拟试验,研究黄土坡面水流的水力学特征参数与土壤侵蚀量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放水流量的增加,出口断面平均流速、雷诺数在逐渐增大,弗劳德数在逐渐减小,坡面流流态也从层流状态逐渐过渡到紊流状态,当放水流量在10.1~19.9 L/min范围内时,坡面水流的流态为层流与紊流之间的混和状态;出口断面的平均流速随着放水流量的增加而增大,二者之间呈良好的幂函数关系;黄土坡面的累计泥沙侵蚀总量随着雷诺数的增加而增大,二者呈幂函数关系;单宽土壤侵蚀产沙量与雷诺数之间拟合关系的好坏受雷诺数取值的影响,当雷诺数的值在临界雷诺数(取500)附近时,单宽土壤侵蚀产沙量与雷诺数之间的负相关性良好。研究结果不仅可以揭示土壤侵蚀水动力过程的内在机制,而且对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Resumo:
本论文对文献所报道的α,ω-二梭酸根的配位方式及其构象进行了概括,提出表示其配位方式的方法(暂定为琳L法).随后报道20个新型配位聚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并对部分配合物做了红外、差热热重、磁性质和元素分析等表征.配合物Zn(bpy)(CSH6O4)1和Cu(bpy)(CSH6o4)2为异质同晶结构,五配位的金属原子通过戊二酸根的桥联作用形成一条带状链,相邻链间通过4,4七联毗睫形成二维层.配合物Mll(bpy)(CSH12O4)·HZO3具有与配合物1和2类似的却由辛二酸根桥联的二维层,层间存在结晶水分子.在配合物zn(bpy)(C6HSO4)4中,4,4,一联毗睫和己二酸根桥联锌原子形成具有纳米孔洞的三维框架结构,它们两度相互穿插构筑整个晶体结构.热分析表明配合物3在82一140oC区间失去结晶水分子.配合物4在180-320℃区间内失去4,4’-联毗陡.配合物3在5-30OK区间内的磁性遵循Curie-Weiss定律Xm-l=4.265/(T+6.3),两个异质同晶结构配合物MZ(hmt)(HZO)2(C3HZO4)2(M=Mn(II)5,Cu(II)6)中的金属原子通过丙二酸根的桥联和鳌合作用形成二维层。继而通过六次甲基四胺桥联作用形成三维框架结构.配合物5在5一30OK区间内的磁性遵循Curie一Weiss定律Xm-1=8.99/(T+4.5).配合物[Mn(HZO)4(bpy)](C4H4O4)4H207、[Mn(H2O)4(bpy)](c4HZO4)·4H208和[Zn(H2O)4(bpy)](C4H4O4)·4H209为异质同晶结构,属于三斜晶系,均由∞1[M(H2O)4( bpy)2/2]2+阳离子链、结晶水分子和二狡酸根(丁二酸根或反丁烯二酸根)组成.未配位的二梭酸根和结晶水分子通过氢键作用形成带状阴离子链,阴、阳离子链间存在广泛的氢键作用.属于单斜晶系的配合物[Cu(H2O)4(bpy)](C4H2O4)4H2O 10和{Ni(H2O)4(bpy)〕(C4H2O4)4HZO 11,具有和配合物7--9类似的阳离子链二〔M(H2O)4(bpy)2/2]2+,然而结晶水分子和反丁烯二酸根在氢键作用下形成二维负电荷层.配合物Cu(imid)2(H2O)L(L=丁二酸根12,反丁烯二酸根13)为异质同晶型化合物,双端单齿的二梭酸根桥联[Cu(工mid);(H2O)〕2+形成的一维多聚链通过氢键作用组装成三维结构.而配合物Cu(imid)2(C6H8O4)14中五配位的cu原子通过己二酸根的桥联作用形成的一维多聚链止{[Cu(C3C3H4]2( C6H8O4)3/3}.配合物Cu(imid)2(C6H9O4)2巧中双端单齿的己二酸氢根桥联Cu原子形成的带状多聚链止[Cu(C3N2H4)2(C6H9O4)4/2〕,通过氢键作用组装成两度穿插的三维框架结构.配合物12的热分析表明在25一6000c区间内先脱水形成“Cu(imid)2(C4H4O4)”中间体,继而失去咪哩,残留物为CuO.配合物13和14有相似的TG曲线,加热时失去咪哇和“已二酸醉”.配合物14和15的磁性在5300K温度范围内遵循curie-w七155定律,关系式分别为m-=0.371/(T-4.6)和Xm-l:0.4095/(T-1.2).在配合物N处Cu(mal)2·ZHZO 16、KZCu(mal)2·3HZO 17、RbZCu(mal)2H2O 18和C82Cu(mal)2' 4H2O19中,丙二酸根桥联铜原子分别形成二维负电荷层(16,17)、一维阴离子链和一络阴离子.在16-19在合成过程中得到的副产物为配合物[Cu(imid)4Cl]Cl 21,它由CI一和[Cu(imid为CI]+络阳离子组成,通过氢键和芳环堆积构筑整个晶体结构,热分析表明。配合物1企19在25一500℃的温度区间内可能具有以下的热分解过程:(I)脱水,(2)脱去丙二酸醉和甲烷,(3)草酸盐分解生成碳酸盐和CO气体.酉己合物16一19的磁性在5一300K测试温度范围内遵循Curie-Wesiss定律Xm-l=C/(T-θ) 其中的韦斯常数夕分别为4.3(5)、4.2(6)、3 .0(6)和4.3(9)K,相应的居里常数C分别为0.434(1)、0.417(2)、0.423(2)和0.411(3)cm3·K.mol-1.
Resumo:
本论文应用应力应变和动态力学方法,系统地表征了L_n-PIR的粘弹行为及其对聚合物链结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的依赖性,建立了有关力学量与分子量和分子量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的数学模式。结果表明,聚合物的粘弹力学量可以用有效分子量的概念来描述:P=K{(M-bar)_ηexp[(M-bar)_w/(M-bar)_n-1]}~(-α) <1>不同类型的分子量的K_D值是不同的,其K_D大小顺序为:(M-bar)_n > (M-bar)_w > (M-bar)_k > (M-bar)_z。弹性物理量对分子量分布的依赖性较粘性物理量为小。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对屈服行为的影响,可以归结为分子链缠结行为的作用。L_n-PIR的屈服强度与链缠结点数(m-1)之间的关系满足如下指数方程λ_yσ_y=5.99*10~5(m-1)~(0.47),达因·厘米~(-2) <2>聚合物的屈服活化能与解链缠结活化能等值等效,均是为使分子链开始解缠结,克服缠结间链段的分子间作用力所做的功,是链缠结分子量的函数。对L_n-PIR,ΔEy与Me之间的关系为 ΔEy=-148.0+40.0 logMe,千焦/摩尔 <3>在M-bar=Mc时,ΔEy达最大值,为其流动活化能。L_n-PIR的屈服破坏能等效于解分子链缠结能,是为使缠结点解脱,克服缠结点的单体单元之间的范德华力所做的功。ΔEd是缠结点数(m-1)的函数ΔEd.=1.38*10~4(m-1),焦耳·摩尔~(-1) <4>单个链缠结点对ΔEd的贡献是相同的,约为0.143er,相当于相互缠结的两分子链段的链节单元之间的距离接近于范德华平衡半径re=2.84A的分子间作用力。另由于L_n-PIR聚合物本体内存在的紧密的分子链缠结结构,导致非牛顿效应,其流变行为和应力松弛行为偏离牛顿线性流动规律。L_n-PIR的本体粘度与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的关系为η_0~(100)=8.91*10~(-19) (M-bar)_η~(4.25)exp[-0.30*4.25((M-bar)_w/(M-bar)_n-1)],达因·厘米~(-2)·秒 <5>正应力系数与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之关系为ξ_0~(100)=1.43*10~(-32) (M-bar)_η~(6.86)exp[-1.10((M-bar)_w/(M-bar)_n-1)],达因·厘米~(-2)·秒<6>由于分子链的热运动状况不同,回复柔量对分子链结构和分子结构的依赖性是随温度而变化的。L_n-PIR在25 ℃和100 ℃时,回复柔量与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的关系为25 ℃: Je-o=0.158(M-bar)_η~(-0.75)exp[+0.298((M-bar)_w/(M-bar)_n-1)],达因~(-1)·厘米~2 <7> 100 ℃: Je-o=1.32*10~6(M-bar)_η~(-1.81)exp[0.704((M-bar)_w/(M-bar)_n-1)]达因~(-1)·厘米~2 <8>最大松弛时间与(M-bar)_η、MWD之关系为Jm=1.19*10~(-6)(M-bar)_η~(1.72)exp[-0.282((M-bar)_w/(M-bar)_n-1)],秒<9> Rouse松弛时间与(M-bar)_η、MWD之关系为Jr=1.79*10~(-14)(M-bar)_η~(3.46)exp[-0.567((M-bar)_w/(M-bar)_n-1)],秒 <10>。
Resumo:
Thick GaN films were grown on GaN/sapphire template in a vertical HVPE reactor. Various material characterization techniques,including AFM, SEM, XRD, RBS/Channeling, CL, PL, and XPS, were used to characterize these GaN epitaxial films. It was found that stepped/terraced structures appeared on the film surface,which were indicative of a nearly step-flow mode of growth for the HVPE GaN despite the high growth rate. A few hexagonal pits appeared on the surface, which have strong light emission. After being etched in molten KOH, the wavy steps disappeared and hexagonal pits with {1010} facets appeared on the surface. An EPD of only 8 ×10~6cm~(-2) shows that the GaN film has few dislocations. Both XRD and RBS channeling indicate the high quality of the GaN thick films. Sharp band-edge emission with a full width at half maximum(FWHM)of 67meV was observed, while the yellow and infrared emissions were also found. These emissions are likely caused by native defects and C and O impurities.
Resumo:
分析了序贯数论优化算法(SNTO)用于太阳电池I-V曲线拟合时的不足之处,结合遗传算法中自适应搜索的思想,用自适应搜索算法改进了SNTO算法.该算法的基本过程是
Resumo:
利用动态掩膜腐蚀技术,研究了HF/CrO_3腐蚀液对各种不同组分的Al_xGa_(1-x)As (x = 0.3, 0.5, 0.65)的腐蚀速率及腐蚀表面形貌。随着HF(48wt%)/CrO_3(33wt%)的体积比由0.01变化到0.138,相应的腐蚀液对Al_(0.8)Ga_(0.2)As/Al_(0.3)Ga_(0.7)As的选择性由179降到8.6;通过调节腐蚀液的选择性,在Al_(0.3)Ga_(0.7)As外延层上制备出了倾角从0.32°到6.61°的各种斜面。当HF(48wt%)/CrO_3(33wt%)的体积比为0.028时,Al组分分别为0.3、0.5和0.65时,相应的腐蚀表面的均方根粗糙度为1.8、9.1和19.3nm。另外,还分析了腐蚀机理与腐蚀表面形貌之间的关系。
Resumo:
测量了自组织多层In_(0.55)Al_(0.45)As/Al_(0.5)Ga_(0.5)As量子点的变温光致发光谱,同时观察到来自浸润层和量子点的发光,首次直接观察了浸润层和量子点之间的载流子热转移。分析发光强度随温度的变化发现浸润发光的热淬灭包括两个过程
Resumo: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菌物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我国位于亚太竹区,是世界竹类的分布中心之一,有着极为丰富的竹种资源,并孕育着丰富的菌物资源。近年来,我国对木材腐朽菌,特别是多孔菌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发表了许多新种和中国新记录种,但是对生于竹材上的腐朽菌却少见报道。因此,开展竹材腐朽真菌种类的研究对深入认识腐朽菌物种多样性,积极利用这些菌物资源,防治竹类病害以及竹材保藏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论文按照多孔菌现代分类学方法对采集自我国10省市18个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和林场的竹材腐朽真菌标本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对11种重要的竹材腐朽菌进行详细的描述和显微结构绘图,记载了每种的寄主、国内分布,并对每种与其相似种的联系和区别以及腐朽类型进行了讨论。 研究结果显示,我国范围内共记录及描述竹材腐朽真菌从5属增加到28属,新增属分别为:假芝属、薄孔菌属、小薄孔菌属、蜡孔菌属、拟蜡孔菌属、小集毛孔菌属、囊孔菌属、浅孔菌属、圆齿菌属、产丝齿菌属、耙齿菌属、容氏孔菌属、锐孔菌属、多年卧孔菌属、木层孔菌属、硬孔菌属、中国干腐菌属、干皮孔菌属、褶菌属、栓孔菌属、附毛孔菌属、孢孔菌属和中国记录属拟浅孔菌属 (Grammotheloposis),其中广义多孔菌有20属,革菌2属,齿菌1属;有15属为白腐菌,1属褐腐。 新增竹材腐朽真菌19种,其中多孔菌有15种,革菌1种,齿菌1种,褶菌2属。相似干朽菌(Serpula similis)和棕榈浅孔菌(Grammothele fuligo)竹区分布较多,前者是腐朽病原菌,后者腐朽作用不强,但影响竹材美观。二者在中国南方竹区广泛分布,是对竹材危害较严重的种类。而长江以北分布极少。另外有药用菌4种,分别为浅黄囊孔菌(Flavodon flavus)、宽棱木层孔菌(Phellinus torulosus)、裂褶菌(Schizophyllum commune)和灵芝(Ganoderma lucidum)。待定种1种(Grammotheloposis sp.)。
Resumo:
柳叶藓科(Amblystegiaceae)是侧蒴藓类中一个较大的科,世界报导有 39 属,约 300 余种。由于其配子体特征受环境影响较大,其属种的分类位置历来存有争论。中国记载有柳叶藓科 115 个分类单位,己知 23 属,67 种,12 变种,3 变型(Redfearn, et al. 1996),其记录和标本鉴定比较混乱。因此,对中国柳叶藓科全面系统的分类、区系和生态研究,对深入了解中国苔藓植物多样性及特点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作者在大量文献查阅和考证后,对国外 9 个主要苔藓植物标本馆的有关中国柳叶藓科 47 份模式标本和标本 300 余份,国内 6 个主要标本馆的 3,000余份标本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形态解剖学和分类学研究,对孢子和蒴齿的形态特征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并采用等级聚类分析方法,对其属种间的系统关系、地理分布特点和区系成分定量研究。同时,在国内首次开展了藓类专科的生态学研究,在吉林长白山、黑龙江五营、辽宁白石砬子和医巫闾山保护区进行样方调查,对样方以及柳叶藓科植物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典范对应分析。研究的主要结果有:1. 对中国柳叶藓科进行系统分类的结果是共记录 19 属 46 种 5 变种。对每一分类单位给予形态特征描述和绘图,并利用 Arcview 软件绘制其中国分布图。发现中国新分布记录植物 3 种,1 变种:圆叶湿原藓 Calliergon megalophyllum Mikut, 毛叶镰刀藓 Drepanocladus trichophyllus (Warnst.) Podp, 细肋镰刀藓 Drepanoclaldus tenuinervis Kop. 和牛角藓宽肋变种 Cratoneuron filicinum var. atrovirens (Brid.) Ochyra。归并 Campylium amblystegioides Broth. (=Isopterygium minutirameum), Leptodictyum serrulatum Broth. (=Eurhychium pulchellum), Drepanophyllaria cuspidarioides C. Muell. ( = Hygroamblystegium tenax), Amblystegiella yuennanensis Broth. (= Platydictya jungermannioides) 和 Amblystegium schesianum C. Muell., Hygroamblystegium ramulosum Dixon, Cratoneuron longicosatatum Bai X.-L. (Cratoneuron filicinum) 7 个新同物异名,并纠正 9 个前人错误记录。2. 电镜扫描观察结果孢子大都近球形,通常无萌发孔,具近极薄壁区。纹饰皆由周壁形成,一般呈规则或不规则颗粒状、疣状或瘤状,区别在于孢子大小,颗粒或瘤或疣的大小、高度以及密集程度等。孢蒴多为长柱形,弯曲,只有三洋藓的孢蒴形态变化较大。藓齿两层为灰藓型蒴齿。齿毛数量和发育程度各异。总的来说,柳叶藓科植物的孢子体特征在属间或种间差别不大。3. 系统关系的等级聚类分析结果支持了近年来对柳叶藓科植物修订的某些属的概念。如传统上定义很广的细湿藓属(包括狭义的细湿藓属、嗜湿藓属和偏叶藓属)和水灰藓属在聚类树状图中常不聚合在一起。说明了广义细湿藓属的水灰藓属不是一个很自然的分类类群,而应该分为更细的属。柳叶藓属、湿柳藓属和薄网藓属的种类明显常聚在一起,位置较近,且比较稳定,可以同归于柳叶藓属。毛叶镰刀藓与范氏藓和大范氏藓的关系较近,说明适合将毛叶镰刀藓归并入范氏藓属中,范氏藓属和湿原藓属的较近。4. 对中国柳叶藓科的地理分布和区系成分的聚类分析表明,该科为典型的泛北极分布类型,大多分布于北半球的温带和寒带,59%为欧亚美共有种,14%为东亚特有成分,其中 8% 为中国特有成分。属种的分布特点主要是,牛角藓属、柳叶藓属、细湿藓属、嗜湿藓属、三洋藓属和水灰藓属的中国分布比较广泛,大湿原藓属和偏叶藓属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和西南高山地区,而湿原藓属、范氏藓属和镰刀藓属则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总的来说,气候较为寒冷的东北地区是中国柳叶藓科植物的主要分布区。西南地区的种类也较为丰富,是柳叶藓科植物的中国特有属种的分化中心。其他地区的柳叶藓样植物大多是分布在高山地区,表现出地区商的不平衡性。5. 对东北地区柳叶藓科植物的生态调查和典范对应分析研究进一步说明,柳叶藓科多分布于阴湿或水生生境,喜中性的酸碱条件。湿原藓属、范氏藓属、和镰也藓属植物常分布于沼泽,其中范氏藓属和镰藓属的一些种类常沉水或半沉水生长,而其他种类能分布于相对较干燥或季节性积水的地方。牛角藓属和水灰藓属植物常分布于溪流中,牛角藓属常分布于泉水或溪流的源头,而水灰藓属则喜流动的溪流。细湿藓属,柳叶藓属和嗜湿藓属植物的生境较为干燥,既能在林下土生、石生或树干生,也能分布于较为潮湿的生境。三洋藓常见于森林林下,在有些开阔地带也能生长分布,其生境范围明显较柳叶藓科其他各类为广,是唯一能适应陆生环境的柳叶藓科植物。对柳叶藓科植物与其环境因子的进行的典范对应分析结果表明,所研究的 26 种柳叶藓科植物大部分分布于水生环境,因其在排序图中与基质含水量接近。与基质含沙量、草本层郁蔽的相关也较大。其中水生环境下的 19 种柳叶藓科植物与水流速度和水体 pH 值关系较密切。
Resumo:
N_2O 是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温室气体,其源汇估算是深入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变化的基础。目前 N_2O 源汇的估算仍有不确实性。大气 N_2O 主要来自生物排放。植物本身作为 N_2O 排放源的发现为 N_2O 源的估算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为提高 N_2O 源汇估算的精确度提供了可能。植物排放 N_2O 的研究己日益引起科学家的重视。本文采用田间栽种和室内培养实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植物 N_2O 排放与光照的关系,及相关生物化学过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通过对大豆及叶菜类蔬菜的观测实验,进一步证实了植物释放 N_2O 这一重要植物生物生态现象的存在;对影响植物释放 N_2O 的重要环境因子-光照对 N_2O 排放通量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研究了植物体 N 代谢过程中涉及N_2O 产生过程的硝酸盐还原作用、亚硝酸盐还原作用和植物 N_2O 释放通量之间的关系。部分揭示了植物释放 N_2O 的机理,为植物释放 N_2O 及光调节机理模型的建立提供了必要的实验和理论依据。主要实验结果如下:1)通过对不同光照条件下,不同 N 素营养供给水平大豆N_2O 释放通量 叶片内的硝酸盐、亚硝酸含量的测定,结合使用硝酸盐同化(或异化)还原作用的抑制剂(如 CH_4 或 C_2H_2),对不同培养条件下大豆的 N_2O 释放进行了测定,进一步证明了光照对大豆释放 N_2O的影响,即强光照下大豆 N_2O 的释放较少,弱光照下大豆 N_2O 的释放较多。验证乙炔对大豆植物转化 N_2O 的抑制作用。硝酸盐培养同铵盐培养相比,在不同光照条件下,大豆苗 N_2O 释放明显增加,并有较高硝酸盐积累,光照强度的降低也能导致 NO_3~- 的积累,硝酸盐培养的大豆体内 NO_2~- 含量高于铵盐培养。2)用封闭式箱法和乙炔抑制技术,通过对 200 和 40 μmol·m~(-2)·s~(-1) 光照条件下不同苗龄大豆植株 N_2O 释放通量和叶片硝酸盐还原酶活性及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的同步测定,研究了不同光照对苗期大豆 N_2O 释放和硝酸盐还原酶活性的影响。首次揭示,在强光照条件下苗期大豆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呈现“V”形变化,在此期间 N_2O 释放通量逐渐增加,两者变化趋势不呈现相关性;在弱光照条件下,同一时期大豆体内硝酸盐还原酶活性与强光照条件下相比较低,而 N_2O 释放通量较高,也呈现逐渐增加趋势,硝酸还原酶活性和 N_2O 释放通量显著相关。强光照条件下大豆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和大豆叶片硝酸盐含量显著相关。两种光照处理下,亚硝酸盐含量均较低。3)利用 3 种不同光照条件处理,对苗期大豆亚硝酸盐还原酶提取液的活性进行了观测,同时结合三种不同处理亚硝酸盐还原酶提取液的 N_2O 释放通量测定,发现不同光照条件对 30-55 天大豆亚硝酸还原酶活性没有明显的影响,三种不同处理酶提取液 N_2O 释放或吸收呈现不同变化,发育时期和亚硝酸还原酶活性对酶提取液 N_2O 释放通量起主要作用;还原剂和三种亚硝酸盐还原提取液 N_2O 释放没有明显相关性。4)通过对除草剂 2,4-D 和溴苯腈处理的大豆 N_2O 释放的观测,首次发现 2,4-D 和溴苯腈处理的大豆 N_2O 释放通量分别是 14.1 和 19.7 ng N_2O g~(-1) fw h~(-1)。2,4-D 和溴苯腈处理的大豆中 N_2O~--N 含量为 8 μmol·m~(-2)·s~(-1),是对照的 5 倍;除草剂处理的大豆体内 NO_3~--N 与对照相比,没有显著差别,因此推断 NO_3~--N 吸收过程中代谢积累的 NO_2--N 导致所观测的 N_2O 释放,N_2O 有可能是植物代谢过程中 NO_2~--N 植物代谢物反应或是 NO_2~--N 降解的副产物。5)通过对强弱两种光照条件下,高硝酸盐含量叶菜类蔬菜小白菜、菠菜和芹菜的 N_2O 释放的吸收随时间变化的观测,结合叶片中硝酸根、亚硝酸根含量的测定,发现光照强度对菠菜、芹菜、小白菜 N_2O 释放和吸收有影响,总体上表现为弱光照下三种植物 N_2O 释放量较高,强光下很少释放或表现为吸收。在 120 min 的观测中,三种植物释放和吸收曲线没有呈现明显的规则变化。喷洒除草剂 2. 4-D 增加芹菜在黑暗条件下 N_2O 的释放。强光照射与弱光相比三种植物的硝酸根含量均略低,而亚硝酸含量没有明显的差异。6)结合实验结果探讨了植物释放 N_2O 的三种机理:1)N_2O 是逆境条件下植物不正常代谢化学反应的产物的可能;2)植物将土壤中产生 N_2O 传输到大气中;3)N_2O 可能作为植物体硝酸还原代谢产物而被植物释放。综合后三种可能提出了在各种环境因子作用下植物释放 N_2O 的模型,认为植物N_2O 的释放可能是后两种途径共同作用的结果,硝酸盐代谢过程中相关酶的还原起主要作用,随环境条件的不同,三种释放途径的作用强度可能发生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