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1 resultados para Revision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摘要 "基于形态-地理学方法,通过野外调查,结合大量标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海南蕨类植物的分类进行了进一步修订;主要根据蕨类植物的现代地理分布,结合古生物学等有关资料,初步探讨了海南蕨类植物的区系性质与起源;根据IUCN2001年红色名录的等级和标准,对海南濒危蕨类植物的现状进行了初步评估,讨论了海南蕨类植物的受威胁原因,提出了有关保护的对策。主要结果如下: 1. 海南现有蕨类植物56科140属439个种及种下分类群(包括421种、15变种、2亚种和1变型),其中包括1个中国分布新记录和27个海南分布新记录,1新种――海南符藤蕨Teratophyllum hainanense;另有11个名称首次被处理为异名;澄清了海南假瘤蕨Phymatopteris hainanensis和圆顶假瘤蕨P. obtusa的模式问题,为滇桂三相蕨Ataxipteris dianguiensis、海南假瘤蕨P. hainanensis和浅杯鳞盖蕨Microlepia ampla指定了后选模式。 2. 海南蕨类区系具有以下特点:i. 以水龙骨科Polypodiaceae、金星蕨科Thelypteridaceae、铁角蕨科Aspleniaceae、叉蕨科Tectariaceae和观音座莲科Angiopteridaceae为表征科;ii. 明显的热带性质,科的97.5%、属的92.5%、种的83.6%为热带分布成分;iii. 很高的物种多样性与物种密度,但属内种系贫乏;iv. 与中南半岛的联系最为紧密,海南140个蕨类属中有136个与中南半岛共有,两地属的相似性系数达到87.2%;v. 海南蕨类区系就地起源于华夏古陆,起源时间可以追溯至早石炭世以前。 3. 海南439种蕨类(包括421种、15变种、2亚种和1变型)中,183种为常见蕨类,113种属于资料缺乏的种类(DD),47种属于近危(NT),53种属于易危(VU),37种属于濒危(EN),6种属于极危(CR)。海南的受威胁蕨类植物有96种,海南的绝大部分受威胁蕨类植物都生于保护区以内或得到有效保护的林区之内,已初步得到保护。导致海南96种蕨类受威胁的因素,除了植物本身的生物生态学特性和地理分布上的限制外,主要是人类活动的影响,特别是海南森林在上个世纪被大规模砍伐。为了保护这些受威胁植物,应加强保护区和林区的管理,实施就地保护,积极开展迁地保护和人工繁殖。 "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摘要 "簇毛黄耆亚属隶属于豆科黄耆属,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和横断山区,大多数种类都是狭域分布的。由于缺乏野外工作,标本不够丰富,模式标本不易收集齐全等原因,相当一部分种类的划分尚不能令人满意,应予以修订。除此之外,这个亚属的范围及其系统位置也存在一定的争议,还有待于深入的研究。本文对我国簇毛黄耆亚属的种类进行了分类修订,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学两方面的研究,重新界定了该亚属的范围,并对其系统位置进行了探讨。 1. 分类修订 通过查阅文献,标本室研究与野外观察相结合,对簇毛黄耆亚属形态性状的变异式进行了分析,特别调查了性状在居群中的变异幅度。发现茎和花的长短以及果实的形态等是可靠的分类性状。另外,茎和小叶的被毛状况,小叶和小苞片的形状以及花的颜色等对于亚属下种类的划分也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7种植物从簇毛黄耆亚属中分出,9种处理为异名,确认中国簇毛黄耆亚属植物有23种。多尼尔黄耆是中国分布新记录种,亚东黄耆和单花黄耆都是该种的异名。狭叶黄耆、芒齿黄耆和丽江黄耆是弯齿黄耆的异名,这些种类中存在的分类困难得到了澄清。本文给出了每一个种的形态描述和标本信息以及亚属内的分种检索表。 2. 微形态学 观察了簇毛黄耆亚属植物花柱的发育过程,发现通常使用的术语“柱头具毛”没有准确地描述其中一部分簇毛黄耆的特征。这些植物的毛只是长在花柱的顶端,柱头是光滑无毛的。除毛被直立且向上指外,其它与花粉刷(pollen brush)相关的特征,在这些植物中也出现。所以,这些簇毛黄耆的花柱及其毛被也应该叫做花粉刷。在山羊豆族中,花粉刷正是区分鱼鳔槐亚族的关键特征。因此,这一构造支持将一部分簇毛黄耆从黄耆属(黄耆亚族)中分出,作为一个属放入鱼鳔槐亚族当中。 3. 叶表皮研究 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了代表簇毛黄耆亚属4个组的11种植物的叶表皮。发现所观察种类都具有两种气孔类型,以无规则型为主,放射状细胞型数量很少。 表皮细胞根据细胞轮廊和垂周壁的情况,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表皮细胞不规则形,垂周壁波状纹或深波状纹,代表为扁荚组植物;二是表皮细胞为多边形,狭长形为主,垂周壁平直,略有浅波状纹,袋果组植物属于这种类型;三是表皮细胞为多边形,垂周壁平直,属于这种类型的有膨果组和背扁组植物。表皮细胞形状对于亚属范围的确定以及亚属下组的划分有一定的意义。 4. 分子系统学 测定了簇毛黄耆亚属植物的ITS序列,并从Genbank中下载了48个种的ITS序列,包括了黄耆属及其临近12个属的代表。以锦鸡儿属(Caragana)为外类群,进行简约性分析,构建簇毛黄耆亚属与其临近类群的系统发育树状图。结果显示,扁荚组与亚属其余类群在系统树上处于不同的分支,亲缘关系较远,表明包括扁荚组的簇毛黄耆亚属不是一个单系类群;膨果组,背扁组和袋果组的代表作为一个单系类群能得到ITS序列的支持,但它们与鱼鳔槐亚族关系更近。这种分支方式能够得到形态证据的支持,说明一部分簇毛黄耆的确与鱼鳔槐亚族有更近的关系,这些种类的分类位置值得重新考虑。"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毛鳞菊属和细莴苣属为菊科菊苣族植物,属于中国-喜马拉雅分布类型。该两属植物性状变异较大,并与莴苣属等近缘属之间性状严重交叉,构成了菊苣族中极为混杂的类群“Lactuca-Prenanthes”复合群,是菊科植物系统学研究中的疑难点之一。本文通过对毛鳞菊属和细莴苣属及部分近缘属植物的形态性状、叶表皮特征、瘦果解剖特征和表面微形态特征以及细胞学等的研究及对该两属植物的生境和地理分布的分析,确认了毛鳞菊属和细莴苣属的独立地位,阐明它们与近缘属间的系统学关系,并对该两属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学修订。 1. 形态性状分析   我们在检查大量国内外馆藏标本和野外居群观察的基础上,对毛鳞菊属和细莴苣属及部分近缘属植物的形态性状及其变异式样进行了详细地比较分析,重新评价了各性状的分类学价值,认为冠毛、瘦果特征和总苞片层数及排列方式等对于毛鳞菊属和细莴苣属与近缘属的划分具有重要的系统学意义;而小花的颜色、总苞片毛被的位置,小花的舌片与花冠管的长度比及瘦果的形态等特征对属下分类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传统上作为种间划分依据的叶片形状、毛被多少等特征在种内变化较大,不宜作为种的划分依据,至少不能作为主要的或唯一的依据。 2. 叶表皮特征   首次在光镜下观察了毛鳞菊属和细莴苣属14种植物的叶表皮,发现其共同的特征为:上、下表皮细胞的形状均为无规则型,垂周壁式样为波状;气孔器类型均为无规则型,在气孔的两极,角质侵入呈棒状或者“T” 型加厚或者不加厚;并认为上、下叶表皮细胞的波状程度、表皮细胞的大小、气孔指数、气孔密度,角质加厚情况等特征对种的划分具有一定的意义。 3. 瘦果解剖特征观察   通过对毛鳞菊属和细莴苣属及近缘属植物的瘦果解剖研究发现有两种类型:翅型和肋型。翅型瘦果的特征是在横切面上不仅有肋,而且在两侧具有明显突起的翅,中果皮由薄壁细胞和纤维细胞组成,且纤维细胞局限于翅和肋上,而不见于肋间,莴苣属,岩参属,翅果菊属,毛鳞菊属和细莴苣属具有这种类型的瘦果解剖结构;肋型瘦果的特征是在横切面上仅有肋而无翅,中果皮全部由纤维细胞组成,在肋和肋间连续,紫菊属和假福王草属具有这种果壁解剖结构。而中果皮的薄壁细胞和纤维细胞的数目和位置等特征在两种类型内的属间表现出很大的差异。瘦果的解剖特征对于属间划分具有分类学意义。 4. 瘦果表面微特征的观察   我们对毛鳞菊属和细莴苣属及近缘属共20种植物的瘦果表面进行了电镜扫描微形态特征的观察。结果表明:瘦果表面性状具有属级的特征,在表皮细胞形状,细胞外壁纹饰类型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属间差异,可应用在属间界定及关系判别上。毛鳞菊属和细莴苣属植物由于具有短急尖端壁的椭圆形和钝端壁的长纺锤形的表皮细胞和疣状乳突的外壁纹饰等特征而区别于莴苣属等其他属。瘦果表面微特征在所观察的属内种间有着较高的一致性,但表皮细胞的大小,端壁形状及蜡质的发育程度等性状在毛鳞菊属内存在种间差异,为种间的划分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5. 细胞学研究   我们研究了2种莴苣属,1种毛鳞菊属和1种翅果菊属植物的染色体数目,其中毛鳞菊属1种为首次报道,并对它们全部进行了核型分析。毛鳞菊属植物的染色体数目为2n=16 (x=8),为二倍体,染色体核型为“3B”型,不对称性较强。根据文献资料,细莴苣属的染色体数目也为2n=16 (x=8),为二倍体,染色体核型为“3A”型,不对称性也较强。毛鳞菊属和细莴苣属植物的染色体数目较莴苣属等近缘属(2n=18)减少了两条, 核型对称性下降。染色体核型资料可以说明毛鳞菊属和细莴苣属植物在Lactuca-Prenanthes复合群中处于较进化的位置。 6. 分支系统学研究   对30个广义形态学性状进行了分支系统学分析,得到53棵同等简约树。在简约树中,内类群形成两大支,一支为所有具有翅型瘦果的类群,另一支是具有肋型瘦果的类群,前者包括毛鳞菊属、细莴苣属、莴苣属和翅果菊属,它们的成员分别各自聚在一起,并获得很高的支持率;后者包括假福王草属和紫菊属等,它们的成员也分别聚在一起,并获得很高的支持率。分析结果支持石铸将它们分别独立成属的分类处理。 通过对毛鳞菊属和细莴苣属及近缘属植物的广义形态学性状的分支分析研究,认为毛鳞菊属和细莴苣属的关系最近,获得了66%的支持率,而二者与翅果菊属的关系较为接近。毛鳞菊属和细莴苣属的多数性状都是衍生的和进化的,显然它们在Lactuca-Prenanthes复合群中处于比较进化的地位。 7. 分类学修订   在应用上述性状分析结果及查阅国内外大量标本的基础上,重新界定了毛鳞菊属和细莴苣属的概念,包括新性状的补充,对该两属植物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学修订。确定了毛鳞菊属目前包括13种1变种,归并了8种,作出一个改级新组合,确认一名称不属于该属,另有一种的分类学地位有待进一步研究;细莴苣属目前包括3种,归并了3种。“分类处理”部分还描述了每个种的性状特征、变异情况、相关的分类学处理及其与近缘种的关系,最后列出所研究的标本。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铁线莲属尾叶铁线莲组是该属中记录种类最多的类群,主要分布在亚洲亚热带至温带地区,少数种类分布至亚洲及非洲的热带地区。由于缺乏野外观察和标本不够丰富等原因,有些种类的分类处理尚不能令人满意,应予修订。尾叶铁线莲组的组下分类系统以及与近缘组之间的系统关系也存在争议,还需深入研究。本文作者经过大量的标本馆工作和全面的文献考证,结合野外观察,对该组植物进行了分类学修订,同时通过基于形态性状的分支系统学和花粉形态研究对尾叶铁线莲组及铁线莲属的系统发育进行了探讨,结果如下: 1.分类修订 通过对国内外近20 个标本馆的5000 余份馆藏标本研究,结合全面的文献考证和广泛的野外观察,发现花丝形态、花药毛被状况、药隔是否凸起、萼片外侧附的属物等性状较为稳定,是分亚组的主要依据。而复叶类型、花序形态及花梗毛被状况、萼片颜色等性状为较好的分种性状。 本文在考证了近140 个种及种下等级的分类学名称后,确认尾叶铁线莲组植物共有37 种20 变种,共分为5 个亚组,另有4 种7 变种暂存疑;2 种、2 变种降为新异名;新组合6 个,其中5 个为改级新组合;发表新亚组1 个;发现中国新纪录变种1 个;纠正了以前研究者工作中对C. aethusifolia var. latisecta 的鉴定错误;初步澄清了C. jingdungensis 及C. jinzhaiensis 的一些名实混乱;指出了前人工作中的一些拼写错误;统一了植物的中文名称,并新拟了15 个分类群的中文名称;给出了各个种的形态描述、地理分布图以及分亚组和分种检索表。 2.分支系统学 在分类修订基础上选取了35 个形态性状,对尾叶铁线莲组的37 个种,和尾叶铁线莲组的近缘组Sect. Bebaeanthera 中的2 个种,以C. alternata 为外类群,利用系统发育分系软件PAUP 4.0 beta 10 对数据矩阵进行分析。共得到182 棵最简约树,树长为182 步,一致性指数(CI)=0.385,保持性指数(RI)=0.685。结果显示:尾叶铁线莲组为一并系类群,Sect. Bebaeanthera 中的两个种:C. pseudopogonandra 和C. barbellata 与Subsect. Otophorae 亲缘关系更为接近,应并入尾叶铁线莲组中;Subsect. Otophorae 与Subsect. Grandiflorae 各自聚为两大支,从分支图基部与其他类群分开,为本组早期分化出的类群;Subsect. Acutangulae 与Subsect. Connatae 中具有红色花的C. lasiandra 和C. dasyandra 近缘;分布于东亚北部地区的Subsect. Aethusifoliae 与分布于我国横断山区的C.rehderiana 和分布于印度的C. roylei 近缘;根据分支系统学分析的结果,对尾叶铁线莲组组下分类系统进行了调整,建立了新亚组Subsect. Otophorae。 3.花粉形态 在扫描电镜下研究了铁线莲属148 种12 变种和锡兰莲属3 个种的花粉形态特征,并在透射电镜下研究了部分种类的花粉外壁结构。 结果表明:铁线莲属花粉粒一般为近球形、球形或扁球形。具三沟的花粉赤道面观为椭圆形或近圆形,极面观为三裂圆形,大小为14.8-32.1 μm ×14.2-28.7 μm;具散沟或散孔的花粉(全为球形)直径大小为14.8-36.6 μm。花粉具三沟、散沟或散孔。在三沟类型中常伴有不同比例的散沟花粉。萌发沟狭长或稍宽,有整齐或不整齐下陷的边缘,沟膜上有颗粒状纹饰或刺状纹饰;萌发孔一般圆形或不规则形,分布不规则。外壁由薄到较厚,厚度为0.8-2.5 μm,外层稍厚于内层。在透射电镜下本属花粉外壁具备被子植物花粉典型的外壁层次,即外壁内层和外壁外层。外壁内层为一层均匀的质密的无结构的层次。外壁外层由3 层组成:覆盖层,柱状层,和基层。覆盖层上均匀分布有小刺状纹饰和小穿孔。 锡兰莲属花粉粒为圆球形,其直径大小为14.9-18.8 μm。具散孔。萌发孔一般圆形,分布不规则,孔膜上有颗粒状纹饰或刺状纹饰。外壁厚度为0.8-1.8 μm,外层稍厚于内层。覆盖层上均匀分布有小刺状纹饰和小穿孔。 根据花粉形态在花粉粒大小、萌发孔的类型和外壁纹饰方面的差异将两个属的花粉分为6 个类型,其中类型1 再分为两个亚型。在这些花粉类型中,类型1 为三沟花粉,类型3 为三沟至散沟花粉,其余类型为散孔花粉。类型1 的亚型 1b 在铁线莲属中分布最广,18 个组中有13 个组具有这种类型的花粉,是铁线莲属中最原始的花粉类型,其他类型和亚型均由此亚型直接或间接演化而来。 推测这两属花粉形态特征的演化趋势为:1. 萌发孔. 三沟→(散沟)→散孔。 2. 花粉粒大小. 小(散孔,直径14.9-18.8 μm)←中等(三沟,24.2 μm ×24.8 μm) →大(散孔,直径28.9-36.5 μm)。3. 表面纹饰. 小刺不明显、分布密集→小刺明显、分布稀疏。 铁线莲属及锡兰莲属花粉形态特征对于这两个属植物的区分以及铁线莲属下组间系统发育关系的探讨具有重要意义。锡兰莲属与铁线莲属中的Sect. Naraveliopsis 亲缘关系紧密;铁线莲属内具有散沟、散孔花粉类型的Sect. Naraveliopsis、Sect. Viticella、Sect. Tubulosa、Sect. Viorna (sensu Tamura 1995)为铁线莲属中的进化类群; Sect. Tubulosa 与Sect. Campanella 亲缘关系较远,而与Sect. Clematis 近缘。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土圞儿属(含8种)和旋花豆属(含2种)隶属于豆科、菜豆族、刺桐亚族。土圞儿属呈东亚-北美间断分布,旋花豆属分布于喜玛拉雅地区。传统上,这两个属被认为系统关系非常近。目前对于土圞儿属中种的划分和分类问题缺乏世界范围内的深入研究,因此该属应予以修订。另外,土圞儿属内种间和土圞儿属与旋花豆属间的系统关系也需要进一步研究。本文对这两个属进行了世界范围内的分类学修订。同时,基于形态学、解剖学、孢粉学特征和分子系统学方面的研究,对土圞儿属内部和这两个属之间的系统发育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如下: 1. 形态学 在标本室研究和野外考查的基础上,对土圞儿属和旋花豆属植物形态性状的变异式样及其分类学意义进行了分析,发现块茎的形态、小叶的大小和形态、花序的类型和花冠的形态等特征在种内稳定,是比较可靠的分类学性状。通过对花序的研究,认为花序的类型可能反映了土圞儿属内各种之间的演化关系,推测肉色土圞儿可能是土圞儿属中较为进化的种类,而云南土圞儿和纤细土圞儿则可能较为原始。 2. 叶表皮特征 首次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下,对土圞儿属和旋花豆属全部8种植物的叶表皮进行了观察。发现这两个属叶表皮的性状,特别是表皮细胞的形状、垂周壁的式样和蜡质纹饰的特征,对于理解土圞儿属内和这两个属之间的系统关系有重要意义。叶表皮的特征支持以下结论:纤细土圞儿是一个独立的种,而不是云南土圞儿之下的一个变种;对于土圞儿属进行亚属的划分是不合理的。 3. 孢粉学 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下,对7种土圞儿属和旋花豆属植物的花粉进行了观察。这两个属的花粉均为三孔沟,三角球形或球形。土圞儿属的花粉可划分为两种类型:肉色土圞儿的花粉外壁为典型的网状纹饰;其他的种花粉外壁较光滑,具颗粒状或短条纹状纹饰。肉色土圞儿花粉外壁纹饰的类型可能反映了其在Apios属中较进化的位置。旋花豆属的花粉特征和肉色土圞儿相似,这也许说明了两者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近。 4. 分子系统学 通过对土圞儿属和旋花豆属6种植物的两个DNA片段ITS和H3D进行简约性分析,构建了这两个属之间的系统关系树。结果如下:土圞儿属和旋花豆属是亲缘关系较近的姐妹群;土圞儿属自身组成一个单系群,是一个自然的类群;北美的土圞儿聚成一支,隐藏在东亚的种里。分子证据和花序类型、花粉形态等重要的形态学证据相吻合。基于上述证据,我们对土圞儿属东亚-北美间断分布的格局及其可能的成因进行了初步探讨。 5. 分类修订 对土圞儿属和旋花豆属进行了分类修订,考证了关于这两个属曾发表过的所有的名称。确认了土圞儿属应包含6种,旋花豆属有2种。排除了5个不包括在土圞儿属内的种名。此外,本文还给出了这两个属各个种的地理分布图、分种检索表、形态描述和插图。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堇菜科堇菜属全世界约有525–600种,分布于除南极洲之外的广大地区,大部分种类分布于北温带地区和南美洲安第斯山脉地区。我国是堇菜属的主要物种多样性中心之一,《中国植物志》(51卷)记载了111种,另外有58个基于中国产的模式标本描述的学名在该著作中没有处理。由于本属形态变异复杂,分类相当困难,我国该属植物同物异名、名实不符的问题相当常见,《中国植物志》遗漏种类过多,因此需要全面修订。 通过文献查阅、标本研究、野外考察和部分种类的移栽实验,本文对中国堇菜属进行了力所能及的分类修订。描述新种和新变种9个(Viola dimorphophylla、 V. muliensis、 V. bulbosa var. oblonga、 V. gongshanensis、 V. guangxiensis、 V. hui、V. magnifica var. qianshanensis、 V. miaolingensis和V. nitida;其中V. dimorphophylla为全世界堇菜属中发现的唯一具轮生叶的种类),做出新组合6个(V. biflora var. rockiana、 V. dissecta var. incisa、 V. prionantha var. taishanensis、 V. philippica var. stenocentra、V. kosanensis subsp. pendulicarpa、V. kosanensis subsp. serrula),补充记载11个以前发表而后来未再在我国有 关分类学著作中提及的种(V. belophylla、V. yunnanfuensis、V. tienschiensis、 V. duclouxii、 V. fargesii、 V. hondoensis、V. kosanensis、V. japonica、 V. striatella、 V. kwangtungensis 和 V. perpusilla), 确认我国没有V. yezoensis和V. faurieana的分布,发现中国分布新记录种和变种各1个(V. violacea和V. tokubuchiana var. takedana),将85个学名降为异名,另外对58个《中国植物志》(51卷)中没有处理的学名全部进行了分类处理。我们的修订结果承认中国有堇菜属植物101种、3亚种和13变种,1种因未见模式标本暂存疑。本文对所有种给出了分种检索表、形态描述和标本引证,对大多数种进行了分类学评论和绘出了地理分布图以及形态图解。此外, 本文指定了33个名称的后选模式。 根据形态学、地理分布和细胞学证据,本文将匍匐堇菜组和蔓茎堇菜组予以归并;根据形态特征,在合生托叶组内建立了两个新系,即圆叶堇菜系和鳞茎堇菜系;我们认为前人在二裂花柱组内单纯强调距的长短而完全忽略其他性状划分的两个亚组——长距堇菜亚组和短距堇菜亚组——不合理,故结合根状茎、根、地下匍匐茎和花冠的有关性状对本组重新进行了亚组划分,合并长距堇菜亚组和短距堇菜亚组,建立一个新的亚组,即灰叶堇菜亚组。此外, 本文对3种(V. magnifica、V. henryi和V. pendulicarpa)的系统位置进行了调整。 本文对我国堇菜属34种共42个居群进行了染色体记数,其中20种的数目为首次报道。我们发现合生托叶组的染色体基数应该为x=6,而不是先前认为的x=12, 合生托叶组的大部分种类为多倍体,其中具有种内多倍性的种类具有很强的杂草习性。蔓茎堇菜组的多数种类的染色体数目为2n=24, 与合生托叶组很相似,另外这两个组具有相似的形态和地理分布特征,我们认为蔓茎堇菜组与合生托叶组的亲缘关系较紧密。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文通过对五味子科及其近缘类群植物的形态性状、叶表皮解剖特征、木材解剖特征、细胞学以及分支系统学研究,发现了一些重要的新性状,提出了新的五味子属的次级划分,阐明了南五味子属与五味子属的属间系统学关系,以及它们与近缘类群间的系统学关系,最后对这两属进行了分类学修订。主要内容包括: 1.形态性状分析   我们在查阅大量国内外馆藏标本和野外居群观察的基础上,对五味子科植物及部分近缘类群的形态性状和变异式样进行了详细地比较分析,重新评价了各性状的分类学价值,认为习性、茎有无棱翅、叶有无毛被、花雄蕊群特征及果实和种子形态等性状具有系统学意义,而叶片形状和大小、毛被多少、花被片颜色等特征在种内变化较大,不宜作为种的划分依据,至少不能作为主要的或唯一的依据。 2.叶表皮形态解剖学   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下,分别观察了南五味子属全属11种共92个样品、五味子属全属10种共136个样品和八角属2种共15个样品的叶表皮形态特征。结果发现南五味子属和五味子属植物的叶表皮性状,包括表皮细胞形状、气孔类型、保卫细胞形状及叶表皮细胞表面的角质纹饰、表皮毛的有无等在种内稳定且在种间有明显差异,对研究属内和属间关系有重要系统学意义。   在南五味子属中,发现了一个新的分类学性状:叶表皮表面具脊状网纹,该性状支持将南五味子属分为离蕊南五味子亚属Subg. Cosbaea和南五味子亚属Subg. Kadsura,且根据叶表皮形态特征和性状分析,支持将南五味子亚属分为南五味子组Sect. Kadsura和肉蕊组Sect. Sarcocarpon,同时支持R. M. K. Saunders和林祁对某些种的归并处理。   在五味子属中发现一新的分类学性状:气孔器外拱盖,表明该属常绿类群的气孔具有双层外拱盖,而落叶类群的气孔具有单层外拱盖。这一性状支持前人将五味子属根据习性和雄蕊群特征划分为两个亚属的观点,这一观点同样得到了包括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学证据的支持。此外,还发现在全为常绿习性的南五味子属中,气孔都具双层外拱盖,一方面说明五味子属的常绿类群与南五味子属有一定的相似性,亲缘关系密切,这同样得到分子证据的支持;另一方面表明五味子科植物生长习性与气孔器特征有一定相关性。   通过比较南五味子属与五味子属以及近缘的八角属叶表皮形态特征,认为这三个属的叶表皮形态特征非常相似,只是南五味子属在叶表皮形态特征上比五味子属和八角属具有更多的复杂或次生性状状态,此外,研究结果不支持将五味子科从八角目中分出而成立五味子目的观点。 3.比较木材解剖学   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了南五味子属7种21个样品和五味子属8种16个样品的木材解剖特征,结果表明次生木质部的导管分子类型、导管-射线间纹孔的排列方式、射线类型、射线细胞形状等性状特征在科的水平上很稳定,这些共同特征都支持五味子科是比较自然的类群。在五味子科中发现木材导管单生、具梯状穿孔板、导管壁具梯形排列的纹孔以及木射线异型等原始性状,支持五味子科在被子植物中的原始地位。此外,该科木材还具有单穿孔板导管、导管次生壁具螺纹加厚、具分隔纤维等较为特化的性状状态,这种性状进化水平的异等级现象,使五味子科表现出不同进化水平性状的镶嵌组合。根据木材解剖性状对五味子科进行UPGMA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南五味子属和五味子属在木材解剖特征方面有一定的交叉和重叠,这与分子系统学的结论一致,表明这两个属关系密切,可能起源于共同的祖先。通过比较五味子科与八角科的木材解剖特征,进一步证明两个科的亲缘关系很近,同样不支持将五味子科从八角目中独立出来成立五味子目的观点。 4. 细胞分类学   对五味子属铁箍散Schisandra propinqua(Wall.)Baill进行了细胞学研究,首次报道该种植物的染色体核型。核型分析的结果表明染色体数目为2n = 28,核型公式为2n = 2x = 20m+8sm, 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2n = 2L+14M2+8M1+4S,核型不对称系数0.59,核型为2B型,未发现次缢痕和随体。通过与该属其它种类的核型进行比较,发现具常绿习性的铁箍散其核型不对称性系数比该属落叶种类高,表明该种在五味子属中处于较进化的地位,这与我们根据该属其它性状得出的结论一致。 5. 分支系统学研究   对五味子属33个形态学性状进行了分支系统学研究,得到5棵同等最简约树,树长为53步,一致性指数(CI)= 0.7740, 保留性指数(RI)= 0.7740。在最简约树(MP)的严格一致树中,内类群形成两大支,一支包括所有落叶习性的类群,另一支包括具有常绿习性的类群,两支的支持率都非常高, 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五味子属内各种间的系统学关系。根据五味子属分支系统学分析的结果,对该属属下分类系统进行了调整。   在补充了包括叶表皮形态解剖学和木材解剖学等新性状的基础上,对五味子科42个形态学性状进行了分支系统学分析,分别计算得到了MP树和邻接树(N-J)。简约分析得到三棵同等最简约树,树长106步,一致性指数(CI)= 0.4910,保留性指数(RI)= 0.7450。严格一致树显示:五味子科分为五个并列的分支,其中南五味子属被分为三支,五味子属被分为两支,虽然这些分支的支持率都不是很高,但是一些种类间的亲缘关系还是得到很好的体现。用距离法建立的N-J树中,将该科分为两大支,五味子属所有落叶种类聚为一支,南五味子属和五味子属具常绿习性的类群聚为一支,这与分子系统学分析的结果一致,但是由于在N-J树上,五味子属两个常绿种与南五味子属构成的分支支持率较低,所以两属之间的关系还尚待讨论。 6. 分类学修订   在应用上述性状分析结果及查阅国内外大量标本的基础上,重新修订了南五味子属和五味子属的概念,包括新性状的补充,对两属植物进行了分类学修订。确定了南五味子属目前包括2亚属2组11种;五味子属目前包括2亚属4组10种,指定了Embelia valbrayi H. Léveillé的后选模式,提出一个新等级组。描述了每个种的性状特征、变异情况、地理分布、相关的分类学处理及其与近缘种的关系,并列出所研究的标本,最后讨论了南五味子属和五味子属的系统关系。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翠雀属Delphinium L.是毛茛科中的一个大属,全世界有300-400 余种,广布于北半球温带地区。我国是世界上记载翠雀属植物种类最多的国家,尤以西南横断山区种类最为丰富。 通过文献查阅、标本室研究和野外考察,本文对我国特别是横断山区翠雀属植物的主要形态性状在居群间和居群内的变异式样进行了初步分析,认为根的形态、叶的分裂程度、植株尤其是花序轴和花梗被毛与否以及毛被类型、小苞片的形状和位置、退化雄蕊的颜色、上萼片的形状、心皮数目和种子形态特征是比较可靠的分类性状。但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往往较小,即使是通常比较稳定的分类性状有时也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变异,因此同一性状对于不同等级分类群的划分和在不同分类群中的分类价值常不一样。在具体的分类处理中,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尽可能利用较多的分类学性状或性状组合。 根据上述对我国翠雀属植物主要形态性状变异式样的理解,本文主要对我国西南横断山区及其邻近一些地区的翠雀属植物进行了力所能及的分类修订:将42 种和22 变种降为异名,提出2 新组合(毛梗黑水翠雀D. potaninii var. mollipes (W. T. Wang) Q. Yuan & Q. E. Yang 和腺毛康定翠雀D. tatsienense var. pseudomosoynense (W. T. Wang) Q. E. Yang & Q. Yuan),澄清了直距翠雀D. tenii Lévl. 的名实问题和Munz 等学者对我国翠雀属植物标本的鉴定错误以及由此引起的我国有关翠雀属植物的地理分布的混乱; 另有两种( 硕片翠雀D. grandilimbum W. T. Wang & M. J. Warnock 和永宁翠雀D. yongningense W. T. Wang & M. J. Warnock)因未见到模式标本,故暂存疑。本文讨论到的我国翠雀属植物共有87 种、10 变种。 为了在染色体水平上了解横断山区翠雀属植物的物种形成和分化,同时增加对整个翠雀族tribe Delphineae Warming 植物染色体进化的理解,本文报道了我国主要采自该地区的乌头属Aconitum L. 30 种、1 变种共40 个居群和翠雀属 48 种、3 变种共87 个居群的染色体数目,分析了30 种、1 变种乌头属植物和 46 种、3 变种翠雀属植物的核型,发现46 种、3 变种翠雀属植物为二倍体(2n = 2x=16),1 种(黄毛翠雀D. chrysotrichum Finet & Gagnep.)为四倍体(2n = 4x =32),1种(螺距翠雀D. spirocentrum Hand.-Mazz.)有二倍体和四倍体两种细胞型,3 种(宽距翠雀D. beesianum W. W. Smith、裂瓣翠雀D. mosoynense Franch.和康定翠雀 D. tatsienense Franch.)的个别居群有B 染色体出现。这表明横断山区翠雀属植物的物种形成主要在二倍体水平上进行。可能由于核型直向选择(karyotypic orthoselection)的结果,我国翠雀属植物的核型就整体情况而言在属内相当一致,属内核型分化不如乌头属中明显,外部形态上显得最为原始的种类如短距翠雀 D. forrestii Diels 和毛翠雀D. trichophorum Franch.的核型与其他多年生种类的核型相比并无明显区别。尽管如此,翠雀属植物的核型在属内仍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分化:在多年生种类中,大理翠雀群(D. taliense group)的种类的染色体内部不对称性(intrachromosomal asymmetry) 程度较高, 但染色体之间的不对称性 (interchromosomal asymmetry)程度偏低;一年生种类与多年生种类相比,我国唯一的一年生种还亮草D. anthriscifolium Hance 染色体之间不对称性最高,该种染色体内部不对称性程度在翠雀族中也偏高,因此就其核型的整体不对称性程度而言,在翠雀属乃至整个翠雀族中最高,而地中海分布的一年生种类的染色体内部不对称性明显增强, 但染色体之间的不对称性在翠雀族中最低。这种核型分化的系统学和生物地理学意义尚不清楚,以后需进一步研究。与乌头属相比,翠雀属植物的染色体通常较小,核型中st 染色体明显增多(可达6 对),核型的整体不对称性程度逐渐增强; 虽然乌头属牛扁亚属Aconitum subgen. Lycoctonum (DC.) Peterm.的二倍体种类也一般具有较多的st 染色体(4 对),但这些st 染色体比乌头亚属Aconitum L. subgen. Aconitum和露蕊乌头亚属Aconitum subgen. Gymnaconitum (Stapf) Rapaics 植物核型中相对应的m 或 sm 染色体以及翠雀属和飞燕草属Consolida (DC.) S. F. Gray 植物中相对应的st 或偶尔出现的sm 染色体要大。特别应当注意的是牛扁亚属中外部形态上显得最为原始的展喙乌头A. novoluridum Munz 的核型具有较多而且较大的sm 染色体,所以我们认为展喙乌头的核型保留了较多的原始性质,那些核型中具有较多st 染色体的牛扁亚属植物应当是该亚属中在核型上已比较特化的种类。这一结果不支持前人提出的乌头属植物的核型有从st 染色体进化到m 或sm 染色体的趋势的观点。就整个翠雀族而言,从现有资料看,其核型的进化趋势应当为:(1) 染色体从大进化到小, 从m 或sm 染色体进化到st 染色体;(2) 核型的整体不对称性程度逐渐增强,即核型的二型性从多年生的牛扁亚属植物到翠雀属植物的一年生的还亮草亚属Delphinium subgen. Delphinium 而愈趋明显。翠雀族植物核型的进化方向与整个毛茛科核型的进化方向看来是一致的,即都向核型不对称性增强的方向进化。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旌节花科是东亚特有科,仅有旌节花属1属。本文研究了该科植物的生活习性、外部形态、花粉形态和外壁超微结构以及花器官发生,并根据多个DNA区段的序列探讨了科的系统位置和属下关系。在此基础上,综合各方面的证据,对旌节花科进行了全面的分类学修订,完善了该科的分类系统。主要内容包括:   1、习性和外部形态学   结合室内标本和野外考察,对旌节花科植物的生活习性、叶、花序、花和果实各个性状的变异式样、变异幅度、变异规律及其相关性进行了深入研究,并讨论了它们的分类学价值。结果表明:叶片形状、叶缘齿、花序下的叶片是否宿存以及花序是否具花序梗等性状在种间变异非常大,单个性状对旌节花属属下分类意义不大;而叶片毛被、脉序和结构,花序长度,花的大小和颜色以及果实大小等性状通常较稳定,可作为旌节花属划分种和变种的重要依据。   2、花粉形态学和外壁超微结构   在透射电镜下研究了旌节花属5个代表种和1个外类群(Crossosoma californicum)的花粉外壁超微结构,并在扫描电镜下研究了外类群Crossosomataceae 1个代表种(Crossosoma californicum)的花粉形态学特征,结合前人的研究,探讨了上述性状的分类学意义。结果表明:旌节花属植物花粉形态的共同特征是:花粉粒球形或近球形,三孔沟;外壁具穴状纹饰,穴较细小;外壁内壁分层明显,容易区分(柳叶旌节花除外),覆盖层光滑,几无附属物,柱状层明显,穿孔较少,不形成半覆盖层。各种植物花粉外壁超微结构的特征在旌节花属两个组中较一致,但其差异可作为探讨属下种的分类和系统学关系的依据。此外,对旌节花科和Crossosomataceae花粉表面纹饰和外壁超微结构的研究结果提示:这两个科与省沽油科和山茶科厚皮香亚科有较近缘的关系,而不支持这两个科的姐妹群关系。   3、花器官发生   首次对旌节花属常绿组和落叶组共2个代表种的花器官发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科植物花为功能性单性花,雌雄异株,花发育过程长达10个月,其中2-3个月是冬季休眠期。在花发育早期,雄花和雌花的发育没有差异,花性别的分化发生在花发育后期,即每年春天花开前后的2-3天,雌花中雌蕊的子房开始膨大,柱头伸长,胚珠多数,能育,而雄蕊逐渐干瘪收缩直至最后花粉不育;此时雄花的雄蕊发育良好,花丝粗壮发达,花药饱满,花粉能育,而雌蕊发育逐渐停滞直至败育。花器官发生方式为向心式,发生顺序为:苞片—外轮萼片—内轮萼片—花瓣—外轮雄蕊—内轮雄蕊—雌蕊。花萼4枚,两轮,交互对生,花瓣和雄蕊均4枚一轮几乎同时发生,花瓣覆瓦状排列。旌节花属常绿组和落叶组植物的花器官发生发育过程没有差别。   4、基于多个DNA区段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   首次选取进化速率较快的5个DNA区段:核核糖体ITS区和叶绿体rps16, ndhF,trnL-F及trnS-G-G区段,对旌节花属分别代表常绿组和落叶组的10种2变种及外类群Crossosomataceae和省沽油科3种植物的相关序列进行测定,并将上述序列合并构建系统树。研究结果表明:旌节花科作为一个单系群得到很好的支持。旌节花属落叶组和常绿组的划分在基于ITS、叶绿体4个区段单独分析及联合分析得到的系统树中没有得到支持,表现在该联合分析得到的树的两个分支与该属植物的习性和外部形态特征无关,而与它们的地理分布密切相关:其中一支主要分布在东亚的偏北部,另一支主要分布在东亚的南部地区,常绿和落叶的种类则混合在这两支中。此外,分子序列分析的结果对该属植物的分类、系统关系、起源和该科的系统位置均有重要意义。系统树显示出分布于台湾的S. sigeyosii与分布于日本的早春旌节花聚成稳定的一支,说明前者与后者,而不是与西域旌节花关系密切。叶绿体基因树与核基因树存在冲突,表明该属经历过网状进化。推测变种披针叶旌节花与云南旌节花可能是杂交起源。根据叶绿体rbcL序列得出的系统树显示旌节花科与产北美的Crossosomataceae的姊妹群关系支持率低于50%。基于最大似然树,运用罚分似然法推算出这两个科分化时间为68.25 ± 10.36 MYA,这两者共同与省沽油科近缘。   5、分类学研究   综合上述研究结果,对旌节花属进行了分类学修订。属下不设立组;确认该属植物有6种6变种,其中中国特有种3个,变种3个。5种5变种被作为新异名,新组合3个,其中2个改级新组合。对西域旌节花、云南旌节花和滇缅旌节花等进行了模式指定。本文还给出了分种和变种检索表、各类群的形态学描述、地理分布图、标本引证和讨论等。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丁香属隶属于木犀科,分布于东南欧和东亚至喜马拉雅地区,我国是丁香属的现代分布中心。《中国植物志》(61卷,1992)记录了我国野生丁香种类16种;《Flora of China》(15卷,1996)记录了中国原产丁香种类16种,并认为全世界大约有20种。丁香属属下分类等级划分分歧较大,很多种的划分也存在争议。花叶丁香、四川丁香等种类是根据栽培植物描述的,没有指定模式标本,给分类处理带来了一定困难。另外,丁香属很多分类群的性状变异非常复杂,仅根据有限的标本很难做出合理的分类处理。本研究通过广泛查阅文献和标本,同时进行野外居群取样和性状观察,对各类群的性状在居群内和居群间的变异进行统计学分析,判断其分类价值,并运用多变量分析的方法,为各类群的合理划分提供依据。结合性状分析和地理分布等证据,做出分类处理。 作者查阅了国内外16个标本馆的近2000份标本,其中模式标本约70份。对我国12个省市的40余个居群进行了取样和观察,采集标本500余份,涉及了《中国植物志》61卷收录的除了藏南丁香以外的所有类群。通过对9个复合体的40余个性状在居群内和居群间的变异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叶片类型、叶柄长度、花序着生类型、花冠大小、花丝长度、花药颜色在不同类群间差异明显,可以用作划分种的依据;叶片形状、叶片毛被、花序轴毛被、花冠管形状等性状在有些复合体内的居群间呈现连续的变异,只能用作种下等级(亚种)的划分;叶片大小、花序轴形状、花药着生在花冠的位置、蒴果是否被皮孔等性状在不同复合体的居群间呈现间断或连续的变异,视不同情况可以用作种间或种下等级的划分依据,或作种内变异处理;而叶脉、花色、花萼齿裂、花冠裂片形状等性状在居群间差异不大,不适合用作分类依据。 在性状分析和多变量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将丁香属划分为2组2系12种13亚种,其中短花冠管组有1种3亚种;长花冠管组的顶生花序系有5种5亚种,侧生花序系有6种5亚种,并指定了各组和系的模式种;编制了属下各组、系、种和亚种划分的检索表,对12种13亚种进行了形态描述、标本引证,给出了地理分布图和生境,并提出了分类处理依据。文中对巧玲花、皱叶丁香、红丁香和云南丁香等复合体内的一些分类群进行了归并,做出4个新组合:S. pubescens ‘Meyer’、S. villosa subsp. wolfii、S. yunnanensis subsp. sweginzowii和S. yunnanensis subsp. tomentella,处理了11个新异名(S. fauriei H. Lév.、S. julianae C. K. Schneid.、S. meyeri var. spontanea M. C. Chang、S. pinetorum W. W. Sm.、S. wardii W. W. Sm.、S. oblata var. donaldii R. B. Clark et J. L. Fiala、S. afghanica C. K. Schneid.、S. protolaciniata P. S. Green et M. C. Chang、S. tibetica P. Y. Bai、S. reflexa C. K. Schneid. 、S. wilsonii C. K. Schneid.)。作者指定了3种4亚种(S. reticulata subsp. reticulata、 S. reticulata subsp. amurensis、S. pubescens subsp. microphylla、S. oblata subsp. dilatata的后选模式,并对其它10个名称指定了后选模式。文中还提出了分类处理原则,对我国丁 香属的分布及各地方植物志的记载进行了评述,并对丁香属的分布格局提出了作者的看法。 作者还对13个分类群的16号材料进行了染色体观察,发现除了毛丁香有染色体2n=48外,其它均为2n=46,其中朝阳丁香的染色体数目为首次报道。对小叶巧玲花不同异名(包括小叶蓝丁香、小叶巧玲花与小叶蓝丁香的杂交种)的材料进行染色体观察时,发现它们之间差异很小,进一步佐证了作者将其合并的合理性。另外野生的花叶丁香(华丁香)与栽培的花叶丁香在染色体数目上也无差异,支持了作者认为二者为同物异名的观点。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论文对葛属(Pueraria DC.)进行了形态学、解剖学及植物地理学研究,重点分析了小叶、托叶、花序及花的形态变异规律。首次发现葛属生长习性和种皮纹饰特征在组的划分上具有重要的分类学意义,支持前人运用托叶着生方式、花序类型及每节簇生花的数目等特征划分组的观点。首次在光学显微镜下对葛属植物14种1变种叶表皮性状做了较为全面、深入的观察,发现葛属叶表皮细胞的形状、垂周壁的式样以及气孔大小有一定分类学意义,为葛属的分类修订提供了新资料。首次应用电子扫描显微镜观察了葛属10种1变种和2个外类群广西土黄芪Nogra guangxiensis C. F. Wei和琼豆Teyleria koordersii (Backer ex Koord.-Schum.) Backer的种皮纹饰特征,发现葛属的种皮纹饰有网纹型、断棱型、复网纹型和锐棱型等4种类型,他们与托叶的着生方式具有一定的关联性。托叶背着的类群为网纹型,其中采自中国和越南不同居群的山野葛Pueraria montana (Lour.) Merr.种皮次级纹饰有差别,这显示山野葛分化比较活跃。托叶基着的三裂叶野葛P. phaseoloides (Roxb.) Benth.、大花三裂叶野葛P. phaseoloides (Roxb.) Benth. var. javanica (Benth.) Baker、苦葛P. peduncularis (Graham ex Benth.) Benth.以及云南野葛P. yunnanensis Franch.的种皮纹饰为断棱形,小花野葛P. stricta Kurz种皮纹饰为复网纹型,喜玛拉雅葛藤P. wallichii DC.种皮纹饰为锐棱型。依据种皮纹饰推断,喜玛拉雅葛藤最原始,黄毛葛藤P. calycina Franch.最进化,与形态学特征演化方向相吻合。广西土黄芪种皮纹饰为网纹型,琼豆种皮纹饰为复网纹型,表明它们与葛属亲缘关系较近。这与形态学和分子证据相吻合。本文首次运用广义线形模型(GLM)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对葛属现有地理分布、潜在分布及50年后潜在分布进行了分析。所预测的潜在分布范围与观察到的地理分布范围一致,说明对特化的气候忍耐性是限制葛属物种地理分布的主要因素。温度、降水和海拔高度对葛属地理分布限制作用比较大。未来潜在分布预测显示葛属有向南、北扩散的趋势。 作者在研究了四千余份腊叶标本及野外形态考察的基础上,结合叶表皮及种皮纹饰资料,确认葛属分为3组,共19种3变种。其中,对Sect. Breviramulae Maesen ex Z. F. Le & X. Y. Zhu进行了合格发表,运用形态学、解剖学及种皮纹饰资料恢复了云南野葛种的地位,并为其指定了后选模式,P. pulcherrima (Koord.-Schum.) Merr. ex Koord.-Schum.正确的学名为P. sericans Schum.,对4个名称进行了归并。本文还给出了组和种的检索表、葛属各个种的形态描述、地理分布图及模式标本照片。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钻地风属(Schizophragma Siebold & Zucc.)和冠盖藤属(Pileostegia Hook. f. & Thomson)隶属于虎耳草科绣球花亚科绣球花族植物,分布于东亚。本论文对钻地风属和冠盖藤属进行了全面的分类学研究:重点分析了钻地风属和冠盖藤属各形态性状的变异式样,确定了二属的性状变异范围;在光学显微镜下,对钻地风属中6种5变种和冠盖藤属中2种共130份材料的叶表皮特征进行了深入、全面的观察和研究;并对二属的叶脉序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苞片存在与否、不育花存在与否、花瓣顶端是否联合、蒴果和种子的形状、叶片质地、生长习性、表皮细胞垂周壁加厚与否、气孔器分布、类型、气孔大小、保卫细胞轮廓、外拱盖是否双层、二级脉、三级脉、高级脉及网眼等特征在属的水平上具有重要的分类学意义,这些性状特征支持将钻地风属和冠盖藤属作为两个独立的属处理。根据形态性状及叶脉序特征推测,冠盖藤属较原始,钻地风属较进化。在钻地风属中,叶片毛被的有无及类型、叶片形状和叶缘的形状等特征可作为可靠的分种依据;叶表皮特征在种及种下等级具有重要的分类学意义;叶脉序多呈现环节曲行羽状脉式样,二级脉具分枝,在种间存在细微差别。根据形态性状及叶脉序特征推测,厚叶钻地风S. crassum Hand.-Mazz.和白背钻地风S. hypoglaucum Rehder可能为钻地风属中较原始的类群,秦榛钻地风S. corylifolium Chun和绣球钻地风S. hydrangeoides Siebold & Zucc.可能较进化。在冠盖藤属中,叶片毛被的有无及类型、叶片形状等特征可作为可靠的分种依据;该属中叶表皮特征相似,2个种间叶表皮特征无差异;叶脉序多呈现环节曲行羽状脉式样,二级脉无分枝,在种间差异极小。 作者在研究了近2000份腊叶标本的基础上,结合叶表皮特征和叶脉序特征,认为钻地风属和冠盖藤属为两个独立的属。首次对钻地风属和冠盖藤属进行了世界性的分类学修订,确认钻地风属含7个种、5个变种,冠盖藤属含2个种。对钻地风属中的5个名称和冠盖藤属中的2个名称进行了归并;为钻地风属中的1个名称和冠盖藤属中的2个名称指定了后选模式;发现被命名为维西钻地风S. crassum Hand.-Mazz. var. hsitaoianum (Chun) C. F. Wei的类群其正确名称为S. crassum Hand.-Mazz. var. ellipticum J. Anthony;恢复了变种小粉绿钻地风S. integrifolium Oliv. var. minus Rehder;重新界定了白背钻地风和小粉绿钻地风的变异范围,澄清了中国文献中记载的粉绿钻地风S. integrifolium Oliv. var. glaucescens Rehder长期存在的名实混乱问题。本论文对各个分类群进行了详细的形态描述,给出了分种检索表,并附分布资料及地理分布图。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Prior to Pietsch’s (1993) revision of the genus Triglops, identification of their larvae was difficult; six species co-occur in the eastern North Pacific Ocean and Bering Sea and three co-occur in the western North Atlantic Ocean. We examined larvae from collections of the Alaska Fisheries Science Center and Atlantic Reference Centre and used updated meristic data, pigment patterns, and morphological characters to identify larvae of Triglops forficatus, T. macellus, T. murrayi, T. nybelini, T. pingeli, and T. scepticus; larvae of T. metopias, T. dorothy, T. jordani, and T. xenostethus have yet to be identified and are thus not included in this paper. Larval Triglops are characterized by a high myomere count (42–54), heavy dorsolateral pigmentation on the gut, and a pointed snout. Among species co-occurring in the eastern North Pacific Ocean, T. forficatus, T. macellus, and T. pingeli larvae are distinguished from each other by meristic counts and presence or absence of a series of postanal ventral melanophores. Triglops scepticus is differentiated from other eastern North Pacific Ocean larvae by having 0–3 postanal ventral melanophores, a large eye, and a large body depth. Among species co-occurring in the western North Atlantic Ocean, T. murrayi and T. pingeli larvae are distinguished from each other by meristic counts (vertebrae, dorsal-fin rays, and anal-fin rays once formed), number of postanal ventral melanophores, and first appearance and size of head spines. Triglops nybelini is distinguished from T. murrayi and T. pingeli by a large eye, pigment on the lateral line and dorsal midline in flexion larvae, and a greater number of dorsal-fin rays and pectoral-fin rays once formed.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山黑豆属Dumasia DC.隶属于豆科、菜豆族、大豆亚族,广泛分布于亚洲、非洲东南部的热带、亚热带地区以及大洋洲的巴布亚新几内亚地区,其中大多数种在我国均有分布。该属形态变异复杂,命名混乱,缺乏世界性的系统分类学研究基础。基于这样的背景,本论文通过开展形态学、解剖学、细胞学及孢粉学等方面的综合研究工作,对该属进行了全面的分类修订,对属内种间关系及地理分布格局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结果如下: 1、形态学 在研究了大量腊叶标本和进行了野外考察的基础上,对山黑豆属植物的形态性状的变异式样进行了分析。该属植物的根系形态较为多样,可以作为划分种的辅助形状,分为有主根类型 (2个种,心叶山黑豆D. cordifolia Benth. ex Baker和柔毛山黑豆D. villosa DC.) 和无主根类型 (5个种,云南山黑豆D. yunnanensis Y. T. Wei & S. K. Lee、小鸡藤D. forrestii Diels、硬毛山黑豆D. hirsuta Craib、山黑豆D. truncata Siebold & Zucc.和长圆叶山黑豆D. henryi (Hemsl.) B. Pan & X. Y. Zhu);该属几乎全为多年生缠绕草本,只有柔毛山黑豆为半灌木,因此可能是该属中较原始的种类;该属植物的萼筒管状、筒口斜截形及花柱细长且弯曲处膨大等独特的解剖结构是区别该属其它近缘属的重要性状;花序和复叶的长度及荚果内种子数目变异幅度极大,缺乏稳定性,并非好的分类性状。 2、解剖学 应用光学显微镜,首次对山黑豆属7种植物 (心叶山黑豆、柔毛山黑豆、云南山黑豆、小鸡藤、硬毛山黑豆、山黑豆和长圆叶山黑豆) 的叶表皮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该属植物叶表皮细胞均呈不规则形,垂周壁为波状,气孔器类型以平列型为主。心叶山黑豆、柔毛山黑豆和云南山黑豆上表皮细胞垂周壁呈深波状;小鸡藤、长圆叶山黑豆、山黑豆和硬毛山黑豆上表皮细胞垂周壁呈浅波状。在一定程度上,上表皮细胞垂周壁的形态反映了山黑豆属种间的近缘关系。 3、细胞学 首次报道了山黑豆属3个种 (云南山黑豆、小鸡藤和硬毛山黑豆) 的染 色体数目,它们均为2n=20。在已报道染色体的植物种类中 (共计6种),仅心叶山黑豆染色体数目为2n=22,其余5种 (柔毛山黑豆、山黑豆、云南山黑豆、小鸡藤和硬毛山黑豆) 染色体数目均为2n=20。与大豆亚族大多数属染色体数目为2n=22相比较,心叶山黑豆可能是该属中较为原始的种。 4、孢粉学 在光学显微镜下,对该属7种植物 (心叶山黑豆、柔毛山黑豆、云南山黑豆、小鸡藤、硬毛山黑豆、山黑豆和长圆叶山黑豆) 的花粉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该属植物为三角形6孔花粉,极轴短,每个角的萌发孔由一对小孔组成;外壁具网纹,网脊粗,网眼不规则。柔毛山黑豆和小鸡藤极面的网脊几乎不断裂;心叶山黑豆、云南山黑豆、硬毛山黑豆、山黑豆和长圆叶山黑豆极面的网脊断裂较多。外壁的纹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属植物的近缘关系。 5、地理分布格局 该属植物主要分布在中国南部和西南,只有柔毛山黑豆分布到非洲和大洋洲。研究结果表明,具主根的2个种 (心叶山黑豆和柔毛山黑豆) 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南部,其分布区域相互重叠;而无主根的5个种 (云南山黑豆、小鸡藤、硬毛山黑豆、山黑豆和长圆叶山黑豆) 由中国西南部向东到日本、韩国都有分布,分布区域几乎不重叠。本研究认为:有主根的心叶山黑豆和柔毛山黑豆可能代表了该属的原始类群;有主根类群衍生出其余无主根类型的各种,并由中国西南扩散到其他地区。 综合以上资料,本研究对山黑豆属进行了分类修订,认为该属含8种、1亚种及2变种,其中建立新组合1个,归并6个类群,并指定了4个后选模式。另外,本研究同时提供了该属植物的检索表、种的形态描述和插图以及地理分布图等信息。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文通过广泛的标本室研究结合野外实地调查,对十大功劳植物进行全面的形态学性状分析研究,据此对国产十大功劳植物进行分类学修订;还开展了叶表皮形态、孢粉学和分子系统学等方面的研究,并就这些性状在十大功劳属植物中的分类价值以及属下系统发育的关系及意义进行了讨论。结果如下: 1. 形态学特征 在对国内、外18 家标本馆1500 余份标本(包括模式标本)的查阅及40 余个县针对性的野外居群考察基础上,对十大功劳属植物形态性状(包括前人使用过的)的变异式样及其分类学意义进行了分析,并对一些数量性状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分析。最后确认叶柄长度、小叶形状、小叶宽度、锯齿类型、花梗与苞片的相对长度、苞片和外萼片形状、中萼片与内萼片的相对长度、花序类型、苞片形状、外萼片形状、花瓣顶端是否裂等性状在种内变异稳定,是比较可靠的分类学性状。然后,利用这些可靠的形态学性状对国产十大功劳属下种的范围进行了界定。 2. 叶表皮形态 通过对十大功劳属植物4组12个亚组53 个种及两个其它属近缘植物(Ranzania japonica and Nandina domestrica )叶表皮特征分别在光镜和电镜下进行观察,光镜下叶表皮细胞形状多为不规则形,少数为近多边形,垂周壁为波状或近平直;电镜下根据叶片下表皮的角质层突起及气孔特征将十大功劳属植物分为10 种类型,气孔都分布于下表皮。叶表皮性状对理解该属的属下系统关系有重要意义。 3. 孢粉学研究 通过对十大功劳属植物4组9个亚组18 个种植物的花粉特征的观察,发现花粉形态在属内变化比较一致,对于讨论属内组间、亚组间和种间的演化关系意义不大。 4. 种子形态 通过对十大功劳属植物4个组9个亚组的24个种及一个相关种Nandina domestica 种子形态特征研究,发现种子形态(特别是种皮纹饰)在十大功劳属内具有重要的系统学意义。根据种皮纹饰(网眼形状、网脊等)可将十大功劳属植物分为9 个类型。 5.分子系统学 在前人的工作基础上增加了15 个种,基于44 种十大功劳植物和6 种小檗属植物ITS 序列分析,显示该属可分成4 大支,基本上支持前人的4个组的划分。但就中国种类而言,尽管有几支能被明显的划分,但总体上组下关系仍不明确。另外,以M.polydonta、M.Longibracteata、M.paucijuga 为主的一支与美洲种类聚在一起,这说明这一支所代表的种类与美洲种类有较近的关系。 6. 分类处理 基于上述研究,我们对国产十大功劳属植物进行了全面的分类学修订。与《中国植物志》相比:发现新分类群2 个,新等级4 个,增加新异名3个,省级新分布1 个,并对4 个种进行了补充及订正描述。并对一些疑难类群进行了充分讨论,最后确认国产十大功劳属植物共包括38 个种,2个亚种。同时基于叶表皮、种子形态、分子序列等证据,对十大功劳属下系统进行了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