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7 resultados para gc-tsd
Resumo:
本部分主要应用ESCA,~(19)F-NMR、IR等分析手段研究了不同聚合反应条件下,六氟丙烯等离子体聚合物膜的组成与结构指出其聚合物是非交联的,然而是高度支化的。通过测定分子量和对~(19)F-NMR的理论处理得到,几乎57%的季碳都是连有CF_3基团。同时,求得了一个聚合物分子链的主链上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的极大值为32.1个,其余约54%的碳原子都是侧基或在侧链上。在低功率,高压力条件下,所得聚合物的ESCA结果表明,聚合物分子中CF_3基团含量超过了CF_2基团,说明CF_3不仅以端基的形式存在,通过处理NMR谱,求得了CF_3基团在整个聚合物分子链上的分布方式。实验结果还表明,辉光区和非辉光区内的聚合物膜在结构上有较大差别。同时,也发现聚合物结构随功率、压力、单体/等离子气体比例以及基片位置的不同而变化。通过IR发现在较高功率条件下,高能电子把多种Si-O-Si片断从反应器壁上刻蚀下来,并在基片表面上进一步重排和聚合形成较长的含F和不含F的Si-O-Si链。证实了刻蚀效应的存在。下面的实验结果也进一步证实了反应体系内存在聚合与刻蚀的竞争问题:a.高能[F]原子与玻璃器壁碰撞形成SiF_4,进而与基质NaCl反应形成NaSiF_6分子已在IR中显示出来。b.较高功率下的热端附近,玻璃基片失重。六氟丙稀等离子体聚合反应动力学及聚合膜热性能的研究。这部分利用TG, DSC, ESCA和其它手段研究了PPHFP的热性能,指出聚合物在加热过程中仅有轻微的交联和重排反应发生,同时求得了六氟丙烯等离子体聚合物(PPHFP)的热裂解反应活化能为101.58 K.J.mol~(-1), 半分解温度为321.7 ℃。 运用吸附和包埋的概念解释了聚合物中小分子的存在,并通过二个间接证据(高度支化聚合物的比重增大和TG曲线的低温区阶梯)和一个直接证据(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表明存在小分子)对小分子的存在进行了证实。通过对六氟丙稀等离子体聚合反应的动力学的研究,指出聚合速率随功率、压力、等离子气体种类及基片位置的变化而有较大差别。主要选用三种等离子气体(N_2, Ar, He)、二种功率。在四种不同压力下讨论了聚合速率随基片位置的变化规律,从而可以找出反应器内任意点的聚合速率与压力的关系曲线。等离子体共聚反应规律的初步探讨及N_2等离子气体进入聚合物结构的证实。初步探讨了等离子体共聚合反应,选用六氟丙稀、乙烯和苯乙烯三种单体,并运用IR和GC-MS得到-推断性结果:等离子体条件下的共聚反应,也象一般的共聚合那样,共聚单体的活性即Q值必须相近,e值的正负相差很大或相近;否则,高活性单体优先聚合。而不是象一般想象的那样:由于等离子体系的电子能量较高,足以使一般的化学键断裂。所以任意两种单体的共聚反应都能发生而形成无规结构的共聚物。通过测接触角研究了聚合物的表面疏水性。找出了聚合膜的接触角与功率的依赖关系以及接触角与聚合物膜F/c比的直线方程。运用元素分析,ESCA、TG和DSC等分析手段证实了N_2是以化学键的形式进入聚合物主链及侧链。选择Ar和N_2两种等离子气体,找出了O/C比、N/C比与功率的依赖关系。同时,得到了在N_2为等离子体气体时,所得聚合物在DSC上出现熔融峰,熔点为146 ℃,熔程较宽;而Ar为等离子气体时,所得聚合物在达溶点以前已分解,其分解温度较低。六氟丙烯等离子体聚合物的ESR研究应用ESR对六氟丙烯的气相冷凝物和固相聚合物进行了研究。气相冷凝物本体的ESR表明,有140条谱线的超精细结构出现,谱峰为20组。而且加少量丙酮后的气相冷凝物溶液,其ESR更明显的显示出20组谱峰。各谱线的不完全对称性说明气相冷凝物中有几种自由基存在。然而,当把此ESR谱在室温下空气中衰减时,其峰形不变,只是量的减少,说明自由基种类不会太多。固相聚合物中有高浓度的自由基存在,且相当稳定。研究了Ar和空气两种气氛下的自由基浓度随时间的衰减,两者有较大差别,显示了O_2的作用。同时,求得了自由基偶合反应的活化能和不同温度下的自由基偶合反应常数。六氟丙烯等离子体聚合反应历程。通过对气相冷凝物和固相聚合物进行ESR测试,提出了控制等离子体聚合反应历程起支配作用的粒子为自由基,聚合初级粒子不仅仅是:CF_2,而且体积中还存在高浓度的CF_3自由基,从而在低功率、高压力条件下,使聚合物链上CF_3基团含量超过了CF_2基团。随着功率的提高,聚合体系中CF_3自由基的浓度降低,其中一部分脱下形成了:CF_2。通过研究气相冷凝物的GC-MS谱,得到气相中存在C_2-C_7等的气相产物。最大分子量不超过400,提出了气相反应过程。同时也得到了气相中主要是全氟烯烃和全氟环烷烃。也有少量的全氟烷烃存在。而且GC图上好几个峰代表同一个化学组成C_mF_n,说明气相产物中有异构体存在。另外,气相中有小于单体分子量(150)的产物及非单体分子量整数倍的产物存在,说明聚合过程中确实发生C_3F_6断裂形成各种活性粒子,CF_2的存在解释了形成分子量各异的产物。另外,也提出了表面反应过程。其证据是:(1)对Ar等离子体处理的普通聚四氟乙稀(PTFE)进行ESCA测量,发现其Cs谱在287.9和289.7 eV处出现两个新峰(分别代表-CF和-C-),说明辉光放电聚合过程中表面上发生了一系列的断裂和重排反应。(2)IR中出现了NaSiF_6峰和较长链的 Si-O-Si峰,说明了高能电子及[F]原子对玻璃壁表面的作用。(3)靠近热端附近的玻璃基片,在较高功率的聚合条件下失重。
Resumo:
氧的电还原不仅在高效能量转换和储存装置中,而且在电解工业中降低电耗方面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为此寻求催化活性好、稳定性高和经济适用的氧还原催化剂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许多研究工作者已发现卟啉、酞菁一类过渡金属大环络合物对氧的催化还原有很高活性,但是其稳定性差。为提高催化剂的稳定性,人们进行了多种尝试,如真空沉积、热处理、将活性单体嵌入Nafion膜或导电高聚物膜中等,但都未能很好解决稳定性问题。我们试图将活性单体用电化学方法直接聚合在电极基底上,以提高催化剂的稳定性。为此,本论文主要进行了以下工作:(1)活性单体的合成,(2)钴原卟啉二甲酯(CoPP)的电化学聚合,以及(3)氧在聚CoPP膜上电还原的活性、稳定性和机理等的研究。一、通过实验摸索出一条由血红素单体合成CoPP单体的简便途径。二、研究了高聚物膜的电化学聚合和表征,以及膜在水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用循环伏安法(C.V.)和恒电位(P. S.)方法研究了CoPP单体直接聚合在不同的电极基底[如玻璃碳(GC)、烧结石墨(Pc)、导电玻璃和Pt等]上的条件。发现C.V.图上有三对氧化还原峰。在聚合的过程中,中断所旋加的电位时,聚合电量继续增加。找到了若干种能溶能聚CoPP膜的有机溶剂和水溶液,并对高聚物膜进行了红外、紫外表征,发现聚CoPP膜的紫外吸收红移不大,CoPP单体在聚合中,卟啉环上的一个乙烯基被饱和,卟啉环没有被破坏,在聚CoPP膜中,每个卟啉环中仍存在由四氦围绕着的中心金属。扫描电镜结果表明:高电位下聚合膜的空隙,比低电位下聚合膜的多,由此提出了阳离子自由基的聚合机理。此外我们还发现在酸性溶液中,能观察到明显的中心金属离子的氧化还原峰。三、氧在聚CoPP膜上电催化还原的研究 用RDE(旋转盘电极)方法比较了氧在聚CoPP/GC与吸附CoPP单体/GC上的电还原,发现聚CoPP膜的活性和稳定性都比吸附单体的高。聚合电位影响高聚物膜的稳定性。高聚物膜越厚,稳定性越好,并且随溶液pH值的降低而增大。高聚物膜厚度与其活性关系之间存在一个最佳值,低于或高于此值,其活性降低。在一定厚度范围内,氧电还原的Tafel斜率基本不变;其动力学反应常数(Kf)与电极表面上有效活性中心浓度(Pv')和乘积(Kf·Pv')随膜厚度的增加而降低。用RDE方法研究溶液pH值的影响时发现,在较宽的pH值范围内,聚CoPP/GC主要催化氧为二电子还原。聚CoPP膜的活性随溶液pH值的降低而增大。在低极化区内,氧在碱性溶液中或中性溶液中的电还原与OH~-浓度无关,而在酸性溶液中,H~+浓度有影响;在高极化区内,溶液pH值影响很小。RRDE(旋转环盘电极)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的电位范围内,氧在聚CoPP/PC上电还原的主要产物为H_2O_2,H_2O_2一但在盘电极上生成,就不再进一步还原,并同时体随有少量氧按四电子途径还原。若电位在很负的情况下,在盘上生成的H_2O_2能够进一步还原。根据以上的实验现象及结果我们提出了氧在聚CoPP膜上电催化还原的二电子还原机理、四电子还原机理和四电子的串联还原机理,并对上述实验现象的结果给予了一定的解释。
Resumo:
本文研究了环反应为非扩散控制的新RRDE理论与相应的新数学处理方法,“聚焦函数”和“切线”法。成功地用上述方法研究了氧电还原反应的机理和求解各步反应的速率常数。研究了扩散层流体动力学扫描的理论,提出了应用快扫转速法测量i-ω曲线,求动力学常数的方法。研究了氧在CoPP/PG电极上的电催化还原和动力学过程。推导了不稳定电极的催化反应速率常数随盘电位和反应电量变化的函数关系。研究了吸附型CoPP/PG电极对H_2O_2的电催化氧化和FePP/PG电极对H_2O_2的电催化还原。研究了四磺化酞青钴掺杂的聚苯胺薄膜(TsPcCo+PA)/GC电极对氧还原反应的电催化行为,提出了六种动力电流的概念和实验求算实际动力电流方程及相应动力电流值的方法。研究了金属原叶啉=甲酯(MPP, M:Fe, Co, Hz)电化学聚合的机亘,提出了关于中心金属离子在电聚合过程中可能形成一种中间态络合物,促进工烯电氧化成阳离子自由基,引起聚合反应的历程。研究了聚MPP薄膜电极对氧还原反应的电催化行为和动力学过程。研究了通过催化剂在电极表面热处理制备金属四苯基叶啉(MTPP, M:Fe, Co, Ni, Mn, Hz)修饰电极(称HPM/GC)的方法。用多种波谱方法对热处理机理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多种因素对HPM/GC电极制备及其对氧还原电催化性能的影响。其中经500 ℃热处理的HPFe/GC和700-800 ℃ 热处理的HPCo/GC对氧还原催化活性增加,稳定性提高一至二个数量级。研究了可溶性聚苯胺(SPA)的合成与溶解方法,并用多种波谱方法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分散在不同PH缓冲溶液中的SPA的变色,光谱和电化学行为。研究了SPA在非水溶液中的现场光谱,ESR电化学。研究了聚苯胺(PA)薄膜的化学变色,电位响应和立体化学反应历程。总结了PA变色的规律。
Resumo:
本工作用无水SmCl_3和YbCl_3每二摩尔比的叔丁基环戊二烯基钠在四氢呋喃中反应,合成了二(叔丁基环戊二烯基稀土氧化物(t-C_4H_9C_5H_4)_2Sm(DME)和(t-C_4H_9C_5H_4)_2YbCl(THF),配合物得到元素分析及~1H-NMR的鉴定。通过(t-C_4H_9C_5H_4)_2SmCl(DME)和(t-C_4H_9C_5H_4)_2YbCl(THF)分别每金属钠在四氢呋喃中的还原反应,分离得到了相应的二价稀土络合物(t-C_4H_9C_5H_4)_2Sm(DME)和(t-C_4H_9C_5H_4)_2Yb(THF)_2。络合物经元素分析,~1H-NMR鉴定,并通过对络合物具有弯曲的夹心式结构,中心金属离子Yb~(2+)除每两个五元环络合外,还与两个THF的氧配位,形成稳定的8配位结构。本工作还研究了二价络合物(t-C_4H_9C_5H_4)_2Sm(DME)的还原性,并通过(t-C_4H_9C_5H_4)_2Sm(DME)每phc≡CH在甲苯中反应,证明了(t-C_4H_9C_5H_4)_2Sm(DME)具有很强的还原性,能每phC≡CH发生单电子转移反应,从此瓜体系中分离得到了一个新的三价Sm~(3+)络俣物[(t-C_4H_9C_5H_4)_2Sm(u-C≡Cph)]_2。经X光单晶结构的鉴定,证明此络合物具有双分子结构,中心金属离子Sm~(3+)除了与两个叔丁基环戊二烯基负离子络合外,还与两个桥炔配位,构成八配位的结构。二价Yb~(2+)络合物(t-C_4H_9C_5H_4)_2Yb(THF)_2能与三苯氧膦在甲苯溶液中反应,发生配体交换,使络合物中的一个THF分子被三苯氧膦取代,得到(t-C_4H_9C_5H_4)_2Yb(opph_3)(THF)。此外,我们还研究了(C_tMe)_2Nd(u-Cl)_2Na(DME)_2与甲基萘钠在溶剂DME中的反应,结果表明,在这一体系中,发生了甲基萘钠对溶剂分子CH_3OCH_2CH_2OCH_3中CH_3-O键的断裂反应断裂反应产生的CH_3ONa能与(C_5Me_5)_2Nd(u-Cl)_2Na(DME)_2发生交换反应得到(C_5Me_5)_2Nd(u-Cl)_2Na(DME)_2。络合物经元素分析,水解色质(GC-MC)谱及~1H-NMR鉴定,并通过X光单晶结构的测定证明具有弯曲夹心式结构。
Resumo:
1.本文探讨了新的卟啉化合物;八乙基卟啉Fe(III)-σ-吡咯的电化学行为,并进行了现场紫外-可见光谱表征。研究了该化合物吸附于GC电极和包埋于聚吡咯膜中对氧还原反应的电催化性能,提出了可能的反应机理,实验表明,该化合物对氧还原的电催化活性接近铂电极,有希望成为燃料电池的阴极氧还原催化剂材料。2.本文研究了六种过渡金属卟啉化合物电催化氧还原的性能,讨论了不同金属离子,不同卟啉环对催化活性的影响,提出了钴卟啉吸附型CME上电催化氧还原反应可能的机理。3.本文研究了维生素B_(12)对氧还原的电催化性能。实验表明在弱酸性条件下,维生素B_(12)对氧还原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活性,但极不稳定;本文采用流体动力学扩散层扫描方法首次测量了维生素B_(12)催化氧还原的动力学参数,并提出了可能的反应机理。由于氧还原过程在生物体系中的普遍存在以及维第素B_(12)在人体代谢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本研究在仿生学上具有重要的意义。4.本文研究了金属铂微粒电沉积于含有金属卟啉的Nafion膜中对氧还原的催化性能。实验表明,铂微粒具有优于本体铂电极的催化活性;含有卟啉的Nafion膜更有利于物质的传递。本研究为未来燃料电池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提高活性、降低成本的途径。5.本文首次发现了玻碳电极上电沉积金属Pb可形成某种新的沉积形式。目前对该沉积形成的结构尚不清楚,但发现该沉积形式的Pb很可能具有催化氧还原为水的良好的催化性能。本研究还发现了Pb在GC上有两种欠电位沉积活性位的新现象,为碳电极表面状态的多样性的观点提供了新的证据。
Resumo:
本论文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简单介绍了四极杆质谱仪的工作原理和所用实验技术;第二部分首先综述了质谱技术在高分子链结构和热分解机理研究中的应用,然后以直接裂解质谱(DPMS)为主要手段研究了聚对苯硫醚(PPS)、聚噻吩(PT)、聚苯胺(PAn)、聚邻甲基苯胺(POT)和聚β-羟基丁酸酯(PHB)及其共聚物的热分解行为和某些结构性质。主要讨论了电子能量、裂解温度、电离方式等对高分子裂解产物的影响,表明DPMS是研究高分子热分解机理的有效方法。几种导电聚合物的热分解均以自由基方式降解,PPS裂解形成环状和线状齐聚物,PT、PAn及POT只能形成线状齐聚物;聚β-羟基烷酸酯的热分解通过β-CH转移反应形成由羟基和烯烃结尾的齐聚物,形成的齐聚物准分子离子可进一步脱去一个分子水。第三部分用GC、GC/MS分离鉴定了山核桃油中的脂肪酸,并用FABMS测定了山核油中混合甘油三酸酯的组成。FABMS能反映不同甘油三酸酯的组成和含量,而GC、GC/MS能对各种脂肪酸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两种方法相互补充,较全面地获得了山核桃油的组成信息。
Resumo:
本论文工作主要研究了各种离子取代对Y_2Cu_2O_5和 La_2CuO_4的结构、电性和磁性的影响。通过离子取代,得到了很多有这两种不同结构的化合物的磁结构方面的信息。本论文工作的主要结论如下:1、In_2Cu_2O_5 与Y_2Cu_2O_5 在晶体结构上同构;2、Ca~(2+) 取代Y~(3+) 或Sr~(2+)取代La~(3+),使 Y_(2-x)Ca_xCu_2O_5,和 La_(2-x)Sr_xCuO_4中存在一定量的 Cu~(3+)(三价铜);3、Zn~(2+)和 Mg~(2+)取代Y_2Cu_2O_5中的 Cu~(2+) 后,通过切断铁磁交换链来降低 Cu~(2+) 的有效磁矩,同时也使Weiss常数向低温方向移动;4、各种离子取代,无论取代的是 Cu~(2+) 还是La~(3+),都会使 La_2CuO_4中的CuO_4 平面的磁学性质发生彻底改变,即使其Neel温度消失。此外,我们还研究了 N_2H_4 在GC电极和 PCoPP/GC 修饰电极上的阳极氧化机理。
Resumo:
本论文运用多种质谱手段,对两类有代表意义的大分子物质--金属富勒烯与西洋参多糖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改进方法高效率地合成、提取了稀土金属富勒烯;并利用解吸电子轰击、激光解吸/电离方式,获得了其分子量信息;通过质谱结果对比大致估计了稀土金属富勒烯的电离能、电子亲和势等常数,提出了双镥金属富勒烯的非笼内包裹结构;还利用气相离子/分子反应说明了笼内金属勒烯较强的给电子性质,并推断这是由其特殊的“超级原子”型的电子结构造成的。采用水提醇沉、柱层析分离的方法,得到了具有良好药理活性的西洋参多糖;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质谱测定了其分子量,并深入研究了糖类化合物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过程;利用三甲基硅醚化和还原乙酰化方法,对多糖完全水解产物进行了化学修饰,由GC-MS分析了多糖中单糖的组成;还利用Hakomori改良法,确定了PPQI各组分的中性多糖中单糖的连接方式,并尝试用实验式描述了其中性多糖部分的结构;最后利用电喷雾多级串联质谱方,对多糖PPQI-4部分水解产物进行了分析,获得了其序列信息,进一步验证了甲基化分析结果。
Resumo:
典型的真核生物有四种rRNA(18S、5.8S、28S和5SrRNA)。一般18S、5.8S和28S的基因分别由转录间隔区(ITS)隔开而位于同一个转录单位上构成一个rRNA基因拷贝,多个rRNA基因拷贝串联形成rDNA。rDNA聚集在一起构成核仁组织区(NOR),成为核仁发生的位置。5SrRNA基因除在少数真核生物(如:酵母)中是和18S、28S rRNA基因位于同一个转录单位上外,一般是处在核仁以外的区域。贾第虫一度被认为是现存最原始的真核生物。支持这一观点的一个重要证据之一就是它还不具核仁结构。那么它的rDNA与典型真核生物的相比会有怎样的特点呢?本文在基因组的水平上对贾第虫的rDNA进行了全面调查分析,并对5S rRNA及其相关蛋白进行重点研究,得到如下结果和结论: 1)贾第虫的18S rRNA(1448bp)基因和28S rRNA(2300bp)基因比其他一些真核生物的(一般为1800bp和3400bp)要小的多,甚至比一些原核生物的相应的rRNA基因还要小。不仅如此,其5.8S rRNA基因和28SrRNA基因之间的转录间隔区(ITS2)比典型真核生物的对应区域也要短得多(只有54bp),且GC含量较高。结构预测表明该间隔区不能形成在许多真核生物中所能形成的保守的二级结构。更特别的是,贾第虫基因组中的rRNA基因序列大部分都是不完整的,并且不按照18S-5.8S-28S rRNA基因顺序排列,也没有多个完整拷贝顺序排列的区域。这提示贾第虫rRNA基因可能是以一种不同于典型真核生物的方式聚集的。因此本文认为以上这些特点可能与贾第虫不能形成典型核仁结构有关。 2)本文从贾第虫基因组中鉴定出了5S rRNA基因,并实验验证了其表达及其完整基因序列所编码的5S rRNA具有典型真核生物的T型二级结构,且具有绝大多数保守位点。RT-PCR表明该基因具有转录活性。该结果否定了前人的贾第虫没有5S rRNA的实验结果。并表明贾第虫尽管很原始,但其5S rRNA基因仍然是独立存在的和单独转录的。贾第虫基因组中总共有8个5S rRNA基因拷贝(且其中还有一个拷贝具有15个bp的异常插入)这大大低于一般真核生物的拷贝数。这些5S rRNA基因也不形成串联排列的区域。 我们还在贾第虫中鉴定出在真核生物中唯一与5S rRNA接触的核糖体蛋白L5蛋白并验证了其表达,该序列与其他真核生物的L5蛋白相似性很高,这提示贾第虫在5S rRNA基因转录出核后与L5蛋白结合形成5S RNP的过程可能与典型的真核生物是一致的。此外,我们从贾第虫中鉴定不出符合典型真核生物TFIIIA因子特征的蛋白,这提示贾第虫5S rRNA的转录起始以及转录后出核的机制可能与典型真核生物不同。过去对贾第虫的研究表明高等真核生物里RNA聚合酶III所独有的四个亚基在贾第虫中找不到同源物,而这样不完整的RNA聚合酶III已经可以在贾第虫中完成5S rRNA的转录了,这表明RNA聚合酶III所独有的这些亚基可能是为了完成其他功能而进化出来的。
Resumo:
本工作采用多种染色体显带技术较为详细地研究了黑麂和贡山麂的细胞遗传学特性。结果表明:(1)黑麂和贡山麂的染色体数目相同,均为2n = 8♀、9♂。染色体形态相似,两者雄性的常规核型很相似,几乎无法区分。(2)黑麂与贡山麂的X染色体均易位至常染色体,形成复合X染色体。但它们易位的常染色体不同。由于X染色体易位至不同的常染色体,可能造成杂种减数分裂配对异常,这对生死隔离和物种形成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3)黑麂和贡山麂染色体的G带具有较高同源性。染色体长臂G带几乎完全相同。复合X染色体的短臂即X染色体均为三条暗带。差异主要在染色体短臂。G带的差异可能涉及一次相互易位、一次倒位、异染色质的变化以及染色体片段的丢失。(4)黑麂和贡山麂均有两对NORs,都分别位于No.1染色体臂和No.3染色体为同源染色体。因而,进一步证明了黑麂和贡山麂染色体具较高的同源性。(5)黑麂和贡山麂的C带显示的结构异染色质位于着丝粒区域,为着丝粒异染色质。贡山麂的着丝粒异染色质含量明显少于黑麂。C带分布与CMA_3荧光带在着丝粒区域的分由基本一致,说明着丝粒异染色质富含GC序列。在某些着丝粒区域也有DA/DAPI带分布,说明着丝粒异染色质也可能包含-部分富含AT序列。(6)黑麂和贡山麂的限制性内切酶AIuI、HaeIII的C样带表明,X染色体有相同的酶带分布,其余染色体的差异与C带的一致。在酶带区域内,无AIuI、HaeIII两种酶的识别序列,指示富含AT序列。此推论得到DA/DAPI荧光带的证实。各种带型分析比较表明,黑麂和贡山麂染色体具较高的同源性。它们可能有一个共同的祖先。
Resumo: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interdiffusion characteristics of Ag/YBa2Cu3O7-x and Al/YBa2Cu3O7-x contact interfaces have been revealed by secondary ion mass spectrometry (SIMS). The different electrical properties of Ag/YBa2Cu3O7-x and YBa2Cu3O7-x films after high temperature treatment are well understood by the SIMS results.
Resumo:
将线性方程组的误差理论应用于微波网络分析仪的夹具校准过程,提出了一种线性校准方程的通用选取原则,即选择系数矩阵的条件数最小的组合.用这个原则对TSD校准方法进行方程选择,并将不同方程组合的解与直测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证明根据误差理论选择的方程组合确实得到最精确稳定的解.
Resumo:
数值模拟了增益钳制SOA(GC-SOA)的波长转换过程,分析了GC-SOA实现波长转换的原理.首次发现了GC-SOA波长转换中类似接通延迟的现象,这种现象将限制GC-SOA在高速波长转换中的应用.
Resumo:
硫化叶菌病毒表现出了极为独特、多样的形态学和基因组学特征,它们为研究硫化叶菌提供了很好的模型,同时也为构建可在硫化叶菌中进行分子操作的分子工具提供了有用的材料。 本研究从西藏热泉中分离出一株嗜酸热菌S3-3,S3-3的16S rDNA序列和腾冲硫化叶菌同源性最高,为96%,而和其它硫化叶菌同源性相对较低。基于16S rDNA序列进行的系统发育学分析同样证实了,S3-3和腾冲硫化叶菌亲缘关系最近,推测S3-3是硫化叶菌属的一新种。 从S3-3a中分离出一株硫化叶菌病毒,命名为西藏硫化叶菌丝状病毒(Sulfolobus Tibet Filamentous Virus, STFV)。STFV呈丝状,外面有一层脂膜包裹,病毒长约1.4 μm,病毒直径约20 nm,两端各有一约60 nm长的小尾巴。病毒的复制抑制宿主细胞生长,但并不引起宿主细胞的裂解。STFV的DNA为线性双链DNA,推测其DNA末端含共价闭合的发夹结构。已经完成了除病毒末端以外的基因组序列的测定,共测得序列29 568 bp。病毒基因组DNA的GC含量为32.70%,编码49个阅读框,其中包括四个解旋酶基因,四个糖基转移酶基因,一个核苷酸转移酶基因和一个磷酸转移酶基因。其中35个阅读框在已知硫化叶菌病毒中有同源基因。病毒含有两个主要的结构蛋白,分别由ORF162 和 ORF219所编码,这两个结构蛋白在Betalipothrixvirus中非常保守。基因组比对发现,STFV和Betalipothrixvirus的同源性很高。所有的证据表明,STFV为一新的病毒,属于硫化叶菌病毒Lipothrixviridae病毒科,Betalipothrixvirus病毒属。 腾冲硫化叶菌纺锤型病毒STSV1由向小宇博士分离。该病毒编码一个整合酶基因。但通过Southern杂交分析,未检测到病毒基因组整合至宿主基因组中。STSV1病毒颗粒的蛋白由5个阅读框所编码,而其主要的结构蛋白由ORF40编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