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 resultados para Steffens, Henrich, 1773-1845.

em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Portal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A comprehensive strength monitoring system used on a fixed jacket platform 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The long-term monitoring of W-11-4A platform achieved. Structural responses (strain and acceleration) at selected locations, as well as associated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have been obtained. The emphasis of the paper is placed on the system design, and the instrumentation and operation methodology employed in the monitoring of the structural response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ystem and the characteristic results obtained during its 13-month operation are also summarized.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简要论述了长江三峡水库的形态和库区泥沙冲淤特点,重点分析了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后水库蓄水运行过程对库区泥沙淤积的影响,以及新形势下水库运行中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重要问题,为优化三峡水库运行方式提供依据。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对光致聚合全息存储材料光化学反应过程和引起布喇格偏移的因素进行了分析,通过理论推导,得到了曝光时间与布喇格偏移量的关系.实验曲线表明,材料的布喇格偏移先是随着曝光量的增加而增加,最后达到饱和值.实验的结果与理论分析进行比较,两者符合较好,说明对于布喇格偏移随时间变化动态过程的分析比较合理.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根据中国麻黄属植物分类及麻黄属起源和演化研究中存在的争论,本论文主要进行了分类学、形态学、微形态学、解剖学、形态发生学、孢粉学、古植物学、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等方面的研究。 1、分类学 从性状变异式样的分析入手,结合标本馆工作和野外调查,确认了中国麻黄属植物共有13个种;合并了丽江麻黄(Ephedra likiangensis)、雌雄麻黄(E. fedtschenkoae);澄清了前人在细子麻黄(E. regeliana)、灰麻黄(E. glauca)、草麻黄(E. sinica)和双穗麻黄(E. distachya)等种类鉴定中混乱的问题,并描述了一个新种——日土麻黄(Ephedra rituensis Y. Yang, D. Z. Fu et G. Zhu)。 2、形态学 提供了中国麻黄属种类的标本(包括模式标本)照片资料及中国麻黄属植物的雌球花和雄球花的照片资料,为麻黄属分类和系统学研究提供了证据。 3、微形态学 首次报道了中国麻黄属植物的种子表面微形态特征,聚合囊表面纹饰、小枝表面特征。 种子表面特征可分为4种类型。类型I:种子表面平滑,包括:中麻黄(Ephedra intermedia)、双穗麻黄、细子麻黄等;类型II:种子表面具疣状突起,仅发现木贼麻黄(E. equisetina)一种;类型III:种子表面具横向片层状突起,仅有斑子麻黄(E. rhytidosperma)一种;类型IV:种子表面具纵条纹,包括喜马拉雅特有的3个大种子的种类,即矮麻黄(E. minuta)、山岭麻黄(E. gerardiana)和藏麻黄(E. saxatilis)。 对小枝表面扫描电镜下的微形态构造的研究并没有发现前人报道的毛状体特征,而只有一些疣状角质突起和有变异的气孔,同时注意到,麻黄属植物的小枝表面特征受到生境、发育阶段的影响。 麻黄属聚合囊顶孔开口处具脑波状纹饰,而聚合囊表面纹饰具二级纹饰。麻黄属聚合囊表面纹饰非常独特,为该属在地层中雄性生殖构造的发现提供了可参考的性状。 4、孢粉学 补充了麻黄属中非常特化的种——斑子麻黄的孢粉资料,同时也对膜果麻黄(Ephedra przewalskii)、中麻黄、细子麻黄和木贼麻黄的孢粉重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斑子麻黄的花粉形态也非常特殊,其纵肋数目5条左右,纵肋波状扭曲,肋间沟槽内透明线发达且分枝。膜果麻黄的花粉与前人描述的一致,但是,中麻黄、细子麻黄和木贼麻黄的花粉形态可能受到发育的影响而与前人报道中描述的有些差异。讨论了麻黄属4种花粉类型的演化趋势。 5、形态发生学 对麻黄属雌球花三种代表类型的个体发育研究表明,三胚珠球花发育早期球花主轴的顶芽发育,双胚珠球花的顶芽没有发育,而在单胚珠球花中,雌性生殖单位直接占据顶芽的位置发育。这三种类型也代表了麻黄属球花演化的三个阶段,三胚珠球花代表麻黄属雌球花的原始式样,而单胚珠雌球花则为麻黄属雌球花最为特化的式样。总之,麻黄属雌球花有简化的趋势,伴随着这种趋势,雌球花苞片数目减少、种子数目减少、种子体积增大、表面复杂度增加。 6、解剖学 对斑子麻黄种子表面微构造的形态发生及解剖研究表明,斑子麻黄雌性生殖单位发育早期,其表面为平滑型,因此,突起为次生的。这些突起是由雌性生殖单位外盖被表皮细胞的外壁向外突出形成,这种突出生长常常在相邻细胞之间同时发生,因此,出现片层状构造。石蜡切片显示,这些突起在发育早期有完整的细胞核、细胞质等结构,但在种子发育晚期和成熟后,这些外壁突起的细胞成为空腔隙,本文对这种构造的生态学意义进行了分析。 7、古植物学 本文描述了早白垩麻黄科的2个大化石种。 古斑子麻黄(Ephedra archaeorhytidosperma Y. Yang, B. Y. Geng et D. L. Dilcher et Z. D. Chen)发现于辽西义县组尖山沟层,时代为早白垩的芭雷姆期。该种的雌球花具2对苞片、1或2枚种子、珠孔管短直或顶部稍弯、种子表面具横列片层状纹饰等特征而与现存的斑子麻黄特征最为相近。二者之间如此多的相似之处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它们曾经有过共同祖先。因此,该种应归属于麻黄属的肉苞组。古斑子麻黄雌球花特征的稳定性同时也表明,在麻黄属中也存在所谓的“形态演化停滞现象(morphological stasis)”,而这种现象也是首次在买麻藤类植物中报道。 星学异麻黄(Alloephedra xingxueii J. R. Tao et Y. Yang)产于吉林大拉子组,时代属早白垩的阿普特期——阿尔布期。该种雌球花具2对苞片、2枚种子,种子长椭圆形且具短的珠孔管与现存麻黄科植物最为相近,但是,其分枝式样与麻黄属不同,因此,本文在麻黄科中建立了一新属新种。此外,麻黄科植物常被看作是干旱区植被的代表,但是,对星学异麻黄当时所处的环境研究发现,大拉子组当时具有较明显的亚热带气候条件下的植被性质,因此,星学异麻黄即使需要干旱的条件,可能也只是局部小生境的条件。 8、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本文首次对麻黄属植物生存环境中的水热条件进行了调查。从所选择的8个分布点来看,除了拉萨外,在麻黄属生殖生长期,其余7个分布点的湿度均是一年中最底的时期,而温度在这个时期逐渐升高。 对各地区内麻黄属种类的分布情况的分析发现,麻黄属的种类主要集中在三个地区,一是我国西北、前苏联的中亚地区及邻近地区,二是美国西南部、墨西哥西北部的地区,三是南美的智利、阿根廷等地。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买麻藤纲的系统演化位置数百年来一直是国际植物学界争论的焦点问题。有人认为,买麻藤纲是被子植物的姐妹群,但另有人认为该纲与裸子植物的关系更为密切。尽管存在争议,但是麻黄属(麻黄科)一直被公认为买麻藤纲的基部类群。由于其在植物界中的特殊位置,解剖学、形态和分类学、分子系统学与古植物学等多种学科已经对该属开展了多角度的研究工作。在对买麻藤纲系统发育和演化位置进行研究时,我们意识到麻黄属的历史记录问题不仅是对麻黄属进行其他研究中必须首先解决的关键问题,而且已成为当务之急。而要令人满意的地解决麻黄属的历史记录,必须弄清以下核心问题:①麻黄属的起源时间是什么? ②麻黄属的化石记录怎样? ③早期麻黄植物的多样性怎样? 我们在全世界搜集了麻黄属的全部化石文献,这给我们对该属历史记录进行研究提供了扎实的基础;我们在辽西热河生物群尖山沟组早白垩世地层采集到了保存完好的麻黄化石,这为我们对其历史记录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 在对该属进行深入的研究后,结合对在中国辽宁省西部尖山沟组早白垩世地层采集到的保存完好的麻黄化石的研究,得出结论如下: (1)麻黄科下原有的似麻黄属和异麻黄属的属征以及模式种的形态特征与麻黄属非常接近。似麻黄属与麻黄属的区别在于二者的时代不同,异麻黄属和麻黄属的差异在于异麻黄属的分枝式样兼具对生和互生。在综合对比后,将似麻黄属和异麻黄属归并入麻黄属中。 (2)根据繁殖器官的特征,对麻黄属下的化石记录进行了整理,结果发现,目前可以确认的麻黄属化石种共有7个,分别是Ephedra chenii (Cao et Wu) Liu, Li et Wang comb. nov., E. antiqua (Heer) Liu, Li et Wang comb. nov., E. xingxuei (Tao et Yang) Liu, Li et Wang comb. nov., E. lanceolata Liu, Ferguson, Li et Wang sp. nov., E. divisa Liu, Ferguson, Li et Wang sp. nov., E. ovata Liu, Ferguson, Li et Wang sp. nov., 以及E. tenera Liu, Li et Wang sp. nov.。其余的种由于性状不明确或缺乏繁殖部分的特征而被暂时搁置一边。 (3)在1.25亿年前,麻黄属在种子单位中苞片的形态、叶片的形态和大小以及叶脉式样等四个方面已经表现出了丰富的多样性。1.25亿年前,麻黄属叶片的最长可达35毫米,最宽可达45毫米,比现代植物的大(最长可达35毫米,最宽可达2毫米);叶片的叶脉式样中在同时具有现在植物的平行脉和汇聚脉之外,还有分叉脉出现。种子单位中苞片的形态主要为鳞片状和披针形,这比现代植物窄;叶片的形态主要有四种类型(卵形、裂叶、披针形以及鳞片状),比现代植物中的两种类型(披针形和鳞片状)复杂。将1.25亿年前多样的麻黄属与现代麻黄植物对比,表明在过去的1.25亿年期间,麻黄属的演化过程为:性状的消失和物种的灭绝。 (4)对于麻黄属的起源时间,对现代麻黄植物叶绿体rbcL基因序列的分析得出的时间为8-32 百万年,而近期基于rbcL、rps4 以及ITS序列和麻黄属化石种子以及麻黄粉的分析,得出麻黄属的起源时间为1.1亿年。我们发现的保存完好的化石标本给出的可靠的直接证据表明,麻黄属植物早在1.25亿年前已经出现,而且当时已经表现出了丰富的多样性,说明麻黄属的起源时间可能会更早。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指盘臭蛙抗菌肽及其应用,属于生物医学领域。无指盘臭蛙抗菌肽是从两栖类无指盘臭蛙分泌液中分离得到的一种环状多肽,分子量为 1705.3道尔顿,等电点为9.39,多肽全序列一级结构为:Leu Lys Gly Cys Trp The Lys Ser Ile Pro Pro Lys Pro Cys Phe(LKGCWTKSIPPKPCF),第四位和第十四位的的半胱氨酸形成分子内二硫键。其制备方法是:乙醚刺激无指盘臭蛙收集的分泌液离心去除沉淀,冷冻干燥后经凝胶过滤柱层析和反相高压液相色谱后分离纯化后得到。本发明的无指盘臭蛙抗菌肽具有对细菌、真菌、病毒有强烈活性抑制作用,及无溶血活性的优点,可作为制备治疗病原微生物感染疾病药物的应用。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下载PDF阅读器西北太平洋具有独特的板块特征和地质历史,几个边缘海将亚洲大陆和太平洋隔开.在更新世冰期的低海平面时期,海洋生物群体可能会被隔离在日本海、东海和南海.伴随冰后期海平面的上升,以往的研究认为被隔离在3个边缘海的群体会因为扩散的作用而重新混匀.为了检验该假说,本研究探讨了梭鱼的系统地理格局.采集梭鱼分布范围内9个地点的272个梭鱼个体,分析其线粒体控制区5'端435 bp的片段.共检测到3个不同的单倍型类群,这3个单倍型类群可能是在更新世冰期被隔离在3个边缘海内而产生的分化.这一研究结果与以往的假设相反,3个单倍型类群在地理上的频率分布存在很大差异.分子方差分析和群体多样性指数都表明3个边缘海内的梭鱼群体间存在显著的遗传差异.这些结果表明:与基于生物学特性预期的梭鱼具有较高的扩散能力相反,梭鱼群体空间上的基因交流是很有限的.东海的梭鱼群体间缺乏系统地理格局,这可能是因为末次冰盛期后梭鱼群体发生了近期的栖息地扩张,群体间没有足够的进化时间在迁移-漂变间取得平衡.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发明公开了长春花及其提取物在制备抗艾滋病药物中的用途,属于中药、天然药物领域。长春花通过乙醇提取,然后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进行萃取,得到不同的提取部位,经实验证明,提取所得到的乙酸乙酯部位和正丁醇部位具有抗艾滋病病毒的作用。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正> 在孟氏藻属(Mougeotia)中的一些种类,它们是完全以静孢子营生殖的。以往的藻类学家对于此种孢子的形成过程有不同的意见:如 Hassall(1845)、Wittrock(1878)、W.及G.S.West(1902)和 Czurda(1931)等氏认为此种孢子在形成过程中,孢子母细胞的内含物要发生分裂,接着又进行接合。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From the effective absorption coefficient of bonded interface and the relationship of interface to reflectivity at cavity mode for double bonded vertical cavity laser, it can be seen that bonded interfaces should be positioned at the null of standing wave distribution, and the thickness of interface should be less than 20 nm. Using the finite elements method, the temperature contour map of laser can be calculated.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influence of thin interface to thermal characteristics of VCSELS is slight, while thick interface will lead to temperature increase of active region. SEM images demonstrate that hydrophobic bonding is suitable for the fabrication of the device, while hydrophilic bonding interface is unfavorable to optical and thermal properties of devices with interface thickness larger than 40 n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