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 resultados para Liaoning cashmere goats
Resumo:
辽宁中部城市群是我国城镇最密集的地区之一,经过几十年快速的城市发展和工业建设,造成了严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区域的景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本文研究辽宁中部城市群城市空间增长和景观动态,为辽宁中部城市群的科学规划和管理提供决策支持,对辽宁省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利用3S技术、转移矩阵和景观格局指数方法对辽宁中部城市群1988-- 2004 年的城市增长和景观变化进行了综合分析,采用历史数据对城市增长和景观变化模型SLEUTH进行校正,并对历史时期的城市增长和景观变化进行模拟重建;利用ROC曲线统计、Kappa指数系列和景观格局指数对SLEUTH的模拟结果进行精度评价;在五种不同的预案下对辽宁中部城市群未来(2005-2045年)城市增长和景观动态进行模拟预测。本文得到如下结论: 1. 1988-2004年间,辽宁中部城市群的城市面积持续增长,扩展强度不断增强,1997-2000年的城市扩展强度最大,增长速度最快。城市空间格局的变化表现出阶段性的特征,1988-1997年城市面积的增长速度较慢,结构紧凑,以边缘增长和填充增长为主;1997-2004年城市面积增长较快,城市向外蔓延,城市斑块形状变得复杂,以开发区的飞地式增长和扩散增长为主。 2. 1997-2004年间,辽宁中部城市群的景观变化明显,农村居民点的面积增长最大,其次为城市;林草地的面积减少最大,其次为耕地。各景观类型中城市的增长速度最快,林草地减少的速度最快。辽宁中部城市群的城市增长和景观变化主要集中在中部的城镇密集带。城镇密集带将是未来城市群规划和管理的关键区域。辽宁中部城市群景观格局受人类活动影响增强,景观破碎化程度加大。景观中林草地和耕地的优势地位有所减弱,破碎化程度增加,斑块形状日益复杂;在城镇密集带内,耕地面积流失较大,耕地占景观面积比例减少较快,破碎化程度较大。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类活动的增强,辽宁中部城市群表现出复杂的格局变化特征。 3. 1988-2004年,辽宁中部城市群城市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是社会经济发展和政策因素,其中人口和经济的高速增长、国家及区域政策导致的城市开发、生 态环境保护政策、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因素是城市群城市空间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辽宁中部城市群的景观变化受到自然和人类两大类驱动因素的共同作用。气候、水文、矿产资源等自然驱动力对城市群景观变化的影响也较大。人口增长、城市和村镇聚落增长、农业开发、经济发展、政治政策和工业化等主要的人类驱动力对辽宁中部城市群景观变化影响较大。 4. 利用ROC 曲线统计、Kappa 指数系列和景观格局指数从城市增长总体预测能力、增长数量和空间格局上对SLEUTH 模型的城市增长模拟结果进行精度评估;利用Kappa 指数系列和景观格局指数对SLEUTH的景观变化预测结果进行评价。总体上讲,SLEUTH模型对辽宁中部城市群城市增长和景观动态模拟预测具有良好的可信精度,较好地模拟了1988-2004年的城市增长和1997-2004年城市群的景观动态。 5. SLEUTH 模型效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模型结构、城市发展特征、模型应用的时空尺度和模型输入数据的获取与误差传递等。通过修改模型参数设置、开展模型敏感性与不确定性分析等可以提高SLEUTH 模型的模拟效力,并提出城市分类标准对SLEUTH准确性的影响,通过对部分研究区的检验研究,证明城市分类标准对SLEUTH模型的校正和模拟预测结果影响较大。 6. 基于SLEUTH模型,从城市群城市空间增长、景观要素和社会经济政策等方面设计了五种城市群发展和景观变化预案,即历史趋势预案(Historical Trend, HT),区域开发政策和城市规划预案(Regional development policy and Urban planning policy, RU),生态可持续发展预案(Ecologic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ES),两个密集增长预案(Compact Growth,CG1和CG2)等。通过预案分析,考察不同的条件下未来城市群城市空间增长和景观动态特征,研究认为密集的城市增长预案是未来辽宁中部城市群发展的较好预案,为辽宁中部城市群的规划、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Resumo:
本文根据1992年和2006年Landsat TM影像,利用Erdas和ArcGIS软件,对辽宁省中部城市群的居民地、交通道路及人口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居民地分布格局: (1)辽宁省中部城市群居民地在斑块数量上主要以小型斑块为主,沈阳等几个大型城市在斑块面积上占主要地位。 (2)依据居民地面积的空间比重将辽宁省中部城市群居民地划分为东部地区、沈阳地区和西部地区3个特征区域,其中沈阳地区平均斑块面积最大,城市化程度最高;西部地区斑块密度最大,居民地最为密集;东部地区平均斑块面积和斑块密度均最小,居民地发育程度最低。 (3)尽管居民地在3个区域内都呈随机分布,但其指示参数——最邻近点指数还是体现出明显的区划差异。 (4)居民地分布受中心城市的影响显著,各中心城市的辐射范围不同,大小依次为沈阳>鞍山>铁岭>营口>辽阳>本溪>抚顺。 交通道路: (1)辽宁省中部城市群地区二级路所影响面积最大,一级路最小,影响的居民地斑块数目则为二级路>一级路>高速路。总体上二级公路的修建对居民地斑块数目和面积的变化贡献率最大。而对于辽宁省中部城市群七个城市来说不同等级的公路对各个地区有不同的贡献率。 (2)通过简单相关和偏相关分析,从定量角度阐明居民地和不同类型道路之间的相关关系和相关程度。其中,在简单相关系分析中, 高速公路与居民地面积最为相关,二级公路与居民地斑块个数最为相关;在偏相关分析中, 高速公路与居民地面积、高速公路与居民地斑块个数都最为相关,且表现出极显著相关(p<0.01)。 人口分布: (1)辽宁省中部城市群人口从1992-2006年来呈现递增趋势,人口继续向不均衡发展,东部人口聚集相对较少,西部人口则较为密集。 (2)从人口密度的增长幅度来看,变化最显著的是人口密度为150-200人/km2的地区,沈阳作为中心城市,是人口增长的热点。人口密度在200人/ km2以上的地区逐渐缩小,而面积渐次扩大,表明辽宁省中部城市群人口更加趋近于聚集性。 (3)人口重心向西南方向偏移, 且仅在沈阳地区内变动,重心移动路径大约3.77km,表明十四年来人口分布变化较小。 本文还对辽宁省中部城市群人口统计数据空间化的方法做了些探讨,设计了以GIS确定量化影响因子、以居民地信息和交通道路信息相结合的方法,成功建立了辽宁省中部城市群的人口数据格网分布表面,并用面插值方法进行平滑。其优势为:①建立的模型更接近于实际的人口分布。②通过面插值平滑方法可以使整个区域的人口数量保持一致。③所建立的模型数学形式简单,更容易设计和改进。
Resumo:
由于大部分集体山林由集体统一经营,存在林木产权不明晰、经营机制不灵活、利益分配不合理等突出问题,林农作为集体林业经营主体的地位没有得到有效落实,严重制约了林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为解放林业生产力,就迫切需要对集体林权制度进行深化改革。为此,辽宁省自2005年3月1日在本溪市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至11月份在全省推开。目前辽宁省林权改革的主体改革已经基本完成,工作的重点已经转向了配套改革。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专家座谈、统计资料相结合的方式,主要从林农家庭尺度入手,分析了改革对当地居民和社会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比较分析了辽宁省各种改革经营模式的特点;综合当地政府、金融、协会等机构在技术、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撑,将尺度上推到区域尺度,分析了林权改革后林业产业的发展进程,为产业集群和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建议;分析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方案和优化对策,从而为各方面利益关系的梳理和林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建议。 结果表明,改革工作已取得一定积极成效:1)林权改革有效激发了林农的生产积极性,加速了林业投资。从2005年开始林业投资额增速明显加快,尤其是2004-2005和2007-2008年间,增长率分别达到了75.88%和39.42%。2)促进了林业增收。2004年后林业收入增长明显加速,尤其是2007年林业收入增长幅度达到57.44%。3)促进了林农就业。90.42%的林农表示从事林业生产的劳动时间有所增加。从2006年开始,外出务工人员增长率明显放缓,研究区在2005-2008年共有9.85万外出务工林农返乡务林。4)促进了当地公益事业的发展与社会和谐。辽宁省用于公益事业的资金占林权改革直接经济收益的9.30%;改革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贫富差距,促进了农村民主进程、经济发展与和谐稳定。5)“林权交易中心”成立后,林权交易蓬勃发展,联户经营的林农户数和林地面积分别占调查总数的14.65%和25.44%,从而为林业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6)根据各地的资源特点,改革发展了不同特色的经营模式。辽东以抚顺、本溪、丹东为代表,主要经营模式有林下参、五味子、细辛等中草药,红松果和核桃等经济林,山野菜,柞蚕,用材林,鹿业养殖等;辽中以铁岭为代表,主要经营模式有中草药、山野菜、榛子和梨等经济林等;辽西以朝阳为代表,经营模式以山杏、大扁杏、大枣、梨、桃、苹果等经济林为主。 但在改革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1)由于利益分配等的不同,不同利益主体对林权改革的关注和认知存在一定差异,有些差异可能影响林权改革工作的推进。2)许多林农即使获得了林业资源的经营权,自身也难有财力支撑其经营投入,林权改革工作资金缺口大。有林业贷款的林农仅占调查总数的15.71%,而最近几年有林业贷款意愿的林农却占调查总数的32.95%。3)在金融借贷、林业保险和生态补偿机制、法律规章制度、协会等合作机制等方面,改革配套措施进展缓慢。4)市场培育和产业发展太慢。仅有34.97%和88.56%的林农和林业工作人员表示对当地林产品的市场走向有所了解,且其所掌握的市场信息往往比较简单和模糊,远远不能准确、及时和充分满足市场需求。5)林业部门职责转变太慢。林权改革前后,林农从林业部门获得的主要服务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 针对改革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只有适时跟进配套改革措施,采取有效方法和机制梳理各方面利益关系,才能实现林业的大发展。 林权改革突破了林业发展长期以来的体制障碍和产权禁区,实现了林地所有权与林木所有权的分离,对林地资源、农村就业和经济、产业发展、生态安全等方面都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加强对林权改革的长期监测和持续评价工作,具有积极意义。
Resumo:
辽东山区(龙岗山)为长白山余脉,原始林受干扰后形成的次生林是该区森林资源主体,长白山是以原始林为主。通过对两地区植物物种组成、林分结构、物种多样性等方面的比较,可以了解受干扰后处于不同演替阶段的森林物种多样性变化。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人类活动对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地面样地调查的方法,分析长白山地区原始林、次生林和辽东山区次生林植物物种多样性差异,并引入干扰度的概念探讨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通过遥感解译的方法分析两地乔木树种多样性空间分布格局的差异及其沿海拔梯度的变化情况。以期为次生林的恢复、经营,及长白植物区的植物保护提供参考。 主要结论:通过地面调查、比较可知1)Shannon-Wiener指数是物种丰富度和均匀度的综合反映,总体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原始林大于次生林;乔木层和灌木层多样性:辽东山区(次生林)要大于长白山地区(原始林和次生林,下同),而草本层小于长白山地区。2)不同森林类型之间的比较结果表明:次生林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物种丰富度,但受到物种散布方式等因素的影响,物种分布的均匀性较差。 引入干扰度的概念,分析干扰强度对两地物种多样性的影响,可知1)干扰对长白山次生林各层均有影响,且各层变化不一致;对辽东山区次生林的影响,基本表现为受中等水平干扰的林分具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2)人为干扰是十分复杂的,且各林型本身具有各自独特的特点,这就决定了干扰强度对不同林型的影响不同,且对同一林型不同层次的影响也不相同。随着干扰强度的增加,如长白山桦木林的总体物种多样性增加,乔木层先增加后降低,灌木层与乔木层相反,草本层变化较小;长白山杂木林的总体多样性、乔木层多样性、灌木层多样性均先增加后降低,草本层变化较小;针阔混交林总体、乔木层、草本层多样性各指数表现不一致,灌木层先增加后降低。 通过遥感影像的解译,分析长白山地区和辽东山区乔木树种多样性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1)两地乔木树种多样性指数多处于1.4-2.0之间,较高和较低多样性指数所占的比重较小;辽东山区乔木层树种多样性高于长白山地区,这与地面调查的结果相一致。2)长白山地区和辽东山区乔木树种多样性的海拔梯度变化不一致:随着海拔梯度的上升,辽东山区乔木层多样性下降;长白山地区乔木层多样性大致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少,即单峰分布格局。
Resumo:
农药对产地环境,特别是对土壤的广泛污染严重威胁农产品安全和人类健康。因此,本文采用建立的除草剂和有机氯农药(OCPs)残留分析方法,开展了辽北地区土壤农药残留特征、阿特拉津和乙草胺田间消解动力学、土壤农药残留对农产品安全影响等方面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 分别建立了土壤、大米、蔬菜、玉米中3种除草剂和8种OCPs多残留分析方法。方法检出限介于0.04~1.30 ng•g-1之间;11种农药在0.01 (0.02)~1.0 (2.0) mg•L-1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介于0.9963-0.9998之间;平均回收率介于71%-117%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4.4%。 2. 阿特拉津和乙草胺在辽北农田土壤普遍残留;丁草胺、六氯苯、狄氏剂和艾氏剂在部分土壤有残留;乙草胺和丁草胺相对其它农药残留较高;阿特拉津、六氯苯、狄氏剂和艾氏剂残留量与相关报道和标准相比较低。除艾氏剂外,检出农药残留量经Box-Cox变换后,均服从正态分布。阿特拉津、乙草胺、丁草胺、六氯苯在不同土壤利用类型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 3. 玉米地土壤中阿特拉津和乙草胺消解动态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式,阿特拉津消解半衰期在12.2~59.8d之间,乙草胺在18.5~54.6d之间。喷施地阿特拉津和乙草胺消解速率约为对照地的2~5倍,且喷施量越大,消解越快。 4. 11种农药在辽北蔬菜、大米、玉米中残留较低,仅阿特拉津、六氯苯、乙草胺和丁草胺在部分农产品中有残留,其在土壤中残留通过蔬菜、大米和玉米给消费者带来的总膳食风险较低。大田试验进一步说明在试验区域喷施4倍最大推荐剂量阿特拉津或乙草胺也不会对玉米安全产生影响。
Resumo:
采用方格网取样,利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三种不同观测尺度共5个研究区域,总面积为3.12km2褐土耕层土壤机械组成的空间变异性。经典统计特征量表明,不同尺度下褐土耕层土壤机械组成的样本数据存在着不同的差异性。变异函数结构分析显示,土壤机械组成的空间变异在各方向上具有不同变率,但均可通过线性变换而转换为各向同性的统一结构,属于几何各向异性结构;不同观测尺度上有着不同的空间结构特征,对不同空间结构的区域化变量确定了不同的理论模型参数,并绘制克立格图,给出不同观测尺度下满足独立取样的合理取样数目。较清晰地阐明了褐土耕层机械组成在不同尺度上的空间分布规律。为该地区其它土壤性质的空间变异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并为精准农业土壤信息库提供参考。尝试应用地统计学方法对不同尺度进行外推估值,发现在不同观测尺度和不同地形条件下,不同观测变量有着不同的标准差临界值及最大外推估值尺度,外推估值方差随着外推尺度的增大而增大。运用地统计学外推估值可为解决尺度扩展提供一种有效的解决途径。
Resumo:
辽东山区的天然次生林是辽宁的森林资源宝库和辽中城市群的天然屏障,在辽宁的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辽东山区的天然次生林是原生植被阔叶红松林遭破坏后形成的次生群落,现大部分为低产、低质、低效的“三低”林分,因此天然次生林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辽东天然次生林的演替动态、干扰对天然次生林的影响、恢复目标林分主要树种的生理生态学特性、恢复的生态过程及恢复技术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辽东山区的天然次生林,经聚类分析,分成四种主要类型即:柞木林、阔叶混交林、硬阔叶林和杨桦林。杨桦林在演替序列中的定位应属原生群落遭破坏后初级阶段即软阔混交林阶段。阔叶混交林主要是以锻属、榆属、械属、柞属等阔叶树种组成的群落,在演替序列中的定位应为软硬阔混交林阶段。硬阔叶林系指以辽东山区三大硬阔叶树种水曲柳、、黄菠萝、核桃揪等为主要树种组成的群落,在演替序列中的定位应为硬阔叶林阶段。柞木林是以栋属树种为优势树种的森林群落,它与阔叶红松林同时存在,是长白植物区系的一个亚顶极群落;(2)通过放牧对不同林分类型林木生长、森林环境以及部分生态功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天然次生林与其它林分类型比较,其抵御外来干扰的缓冲能力较强,具有一定稳定性。因此在天然次生林中可以适当放牧。科学地解决了辽东山区林牧矛盾问题。试验结果证明:不同采伐方式对天然次生林环境因子有明显影响。择伐是天然次生林较好的恢复途径,既不使森林环境发生大变化,同时择伐后还可以在林冠下引进针叶树,形成针阔混交林;(3)对天然次生林恢复所涉及到的主要树种红松、云杉、水曲柳、花曲柳、黄菠萝、蒙古柞、紫锻等进行了生理生态学特性与光环境关系的研究。红松是阳性树种,具有喜光的特性,但同时幼年又有一定的耐荫性。在透光10%条件下最大净光合速率为5.743μmofco2.m-2.s-1,全光条件下为8.233μmolco2.m-2.s-1。随树龄的增长趋于喜光。利用红松等针叶树的幼年耐荫特性,进行林冠下更新,使人工恢复阔叶红松林成为可能:在一定的光照范围内,水曲柳、花曲柳、黄菠萝、蒙古柞、紫锻这五种阔叶树的最大净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提高,在光照极弱的条件下生长不良,多数树种在透光70%条件下净光合速率最大;光饱和点、暗呼吸速率这五种阔叶树有所差异,蒙古柞和黄菠萝相对喜光,花曲柳和水曲柳居中,紫极相对耐荫;(4)天然次生林的人工恢复是多途径的。人工恢复阔叶红松林组成类型主要有:红松杂木林、红松花曲柳和蒙古柞林、红松水曲柳林、红松核桃揪林4种类型。各类型中红松重要值(相对密度+相对频度十相对优势度)均超过100;在天然次生林下人工栽植红松,经过20年大部分林分已形成三层垂直结构;人工恢复过程中林木的生长,上层保留木随着林冠的伐开,生长加快,迅速郁闭,这对林冠下栽植红松的成活有利。因光照条件改善,林下阔叶树生长迅速,并大量萌生新的个体。林冠下红松的初期高生长与全光条件下比较几乎无差异,巧年后开始低于全光条件下的生长。红松径生长,栽植10年后明显低于全光条件下的;(5)根据辽东山区天然次生林的形成、现状、在群落演替中的定位以及功能定位等确定辽东天然次生林主要恢复目标为:阔叶红松林、柞树林和阔叶混交林,面积比例分别以30%、65%和5%为宜;以对天然次生林现状、人为干扰对其影响、恢复目标群落所需要的引进种和天然次生林中的主要建群种的生理生态学特性以及人工诱导过程中,系统所发生的变化的研究为基础,并结合林龄、密度、立地条件等确定恢复途径,采取人工诱导、抚育间伐、人工营造针阔棍交林以及封育保护等技术措施完成恢复过程,达到恢复目的。天然林保护是我国正在实施的重大生态建设工程,辽宁省也出台了天然次生林禁止商业性采伐的措施,使辽东天然次生林的保护得到了政策保障。本文研究成果将为辽东天然次生林的保护、恢复以及可持续经营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Resumo:
太子河流域位于辽河中下游,区内分布有我国重要的钢铁、石化和粮食生产基地,是辽宁社会和经济发达地区。当前,太子河流域水资源短缺、水污染和地下水超采问题突出,水资源已成为制约当地社会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针对当前太子河流域严峻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态势,论文提出了水资源实时评价的内容和方法,根据水资源实时监控管理的实际需要,将水资源实时评价分为汛末水资源实时评价和汛前水资源实时评价两部分。其中汛末评价主要是为计划用水和节约用水服务,而汛前评价主要是为抗旱减灾服务。在实时评价基础上,将水资源实时预报分为面向实时管理的水资源实时预报和面向实时调度的水资源实时预报两部分。建立了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地表径流实时预报模型和基于数值模拟技术的地下水可开采量(可供水量)实时预报模型,并进行了模型的率定、识别和验证。此外,借助由水资源实时预报模型和水资源实时管理模型构成的水资源实时预报管理祸合计算模式及计算流程,经模型祸合迭代计算,得出了太子河流域枯水期(2001~2002年度)水资源实时管理方案。上述研究成果,可以为辽宁太子河流域实现“计划用水和节约用水”提供决策依据,并可为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流域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动态管理和科学管理”提供可借鉴模式。
Resumo:
生态系统评价是为了向决策者提供生态系统管理信,息而对生态系统结构、功能进行分析,并根据其变化趋势及驱动力提出相应措施的综合研究过程。生态功能分区是依据生态系统胁迫过程与效应、生态环境质量、敏感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等特征空间分异规律而进行的地理空间分区,目的是辨析区域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脆弱区和良好区,明确优先保护的生态系统和地区,为生态保护与建设、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及区域生态系统分区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以辽宁省域生态系统为对象,在生态环境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生态环境状况及变化趋势,进行了生态环境质量、敏感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辨析了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及驱动力,明确了生态环境质量、敏感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空间分布格局,然后对辽宁省进行了生态功能区划分,并指出了各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的重点和措施以及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对策和方向研究结果表明,在经济和人口增长的长期胁迫作用下,辽宁省生态环境问题依然严峻,主要表现为:土地退化,地表水污染严重,森林质量下降和功能减弱,草地减少与退化并存,天然湿地萎缩,滩涂和海岸带生境恶化,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农业面源污染凸显,生态系统抗干扰能力下降,生态灾害加剧。全省生态环境质量超过2/3属于一般以下水平,其中优级面积仅占12.56%,良好级面积占18.71%,主要分布在东部及东南部;一般级面积占34.25%,主要分布在中部、北部和南部;较差级面积占34.48%,主要分布在西部及西北部。全省县级市及县有44个,其中生态环境质量为优的仅有4个市县,占总县数的9.09%;生态环境质量为良的有7个市县,占总县数的15.91%;生态环境质量一般的有19个市县,占总县数的43.18%,生态环境质量较差的有14个市县,占总县数的31.82%。全省处于轻度至高度敏感区域。高度敏感区占34.00%,主要分布在辽东山地丘陵、辽东半岛、辽西低山丘陵、辽西北、柳绕地区和大洼县。辽东山地丘陵、辽东半岛和辽西低山丘陵主要是土壤侵蚀高度敏感。辽西北和柳绕地区主要是土地沙漠化高度敏感。大洼县是土壤盐渍化高度敏感。中度敏感区占能.66%,与高度敏感区相间分布。轻度敏感区占3.34%,零星分布在辽东,在辽西和辽河平原也有少量分布。全省生态服务功能均处于比较重要以上。极重要地区占60.66%,基本分布在辽东、辽西和辽河平原的北部与盘锦滨海地区,辽东主要为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保护、土壤保持、营养物质保持,辽西主要为土壤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水源涵养、营养物质保持,辽北主要为土壤保持,盘锦滨海地区主要为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等重要地区占37.01%,基本分布在辽河平原,在辽东、辽西也有分布,辽河平原主要为土壤保持、水源涵养,沙漠化控制,辽东和辽西主要为土壤保持,辽西北为沙漠化控制。其它地区为比较重要地区,仅占2.33%,主要分布在辽东和辽河平原,在辽西也有少量分布,主要为土壤保持。在生态系统评价的基础上,首先根据地貌和气候划分出4个生态区,即辽东山地丘陵温带湿润半湿润生态区、辽河平原温带半湿润生态区、辽西低山丘陵温带半湿润生态区、辽南环黄渤海海岸带生态区。在明确生态区的基础上,依据生态系统类型与过程的完整性,以及生态服务功能类型的一致性,划分出21个生态亚区。依据生态环境质量、敏感性及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等的一致性,进一步划分出52个生态功能区。
Resumo:
辽西山地由于人为破坏严重,自然环境恶劣,建国以来,国家和地方先后投入了大量的人力与物力,开展以人工植被建设为主要目的工程治理。由于诸多方面原因,辽西生态建设多注重理论的探讨和工程的实施,技术开发没引起足够重视。本文以山地乡土树种开发利用的理论和技术为主要内容,对辽西山地生态建设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研究,目的是为辽西山地生态恢复与环境治理提供相应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指导,以期在辽西生态与环境建设中以较少的投资获得较大的生态效益。本研究有如下工作和结果:(1)分析并明确了辽西山地生态建设主要矛盾,指出辽西山地生态建设应遵循恢复生态学理论;(2)通过对干燥度测算,明确了辽西地区属于半干旱区与半湿润区的交错地带,从而对辽西山地给出了现实的生态区划定位;(3)利用修正的Thornthwaite公式计算了这一地区的最大潜在蒸发量,分析了水分的盈亏状况;(4)研究分析了乡土树种生长与气候因子的关系;(5)在分析现有森林资源的基础上,确认人工植被建设中纯林比重过大、乡土树种比例过小、生态系统十分脆弱;(6)研究了乡土树种资源,结果表明辽西山地乡土树种丰富,可以开发的较多,进而提出了可利用的乡土树种耐旱的形态和生理特征;同时,进一步提出了主要乡土树种研究和开发课题;(7)从生态工程的原理出发,提出并设计了辽西地区利用乡土树种可进行的生态建设工程项目。
Resumo:
本文通过一组中期肥料试验研究分析了几种施肥制度对辽宁西部半干旱区褐土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物质循环再利用是保持土壤肥力的有效措施,它可使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和速效磷含量显著提高。连续11年的作物产量表明,有机无机相结合施肥制度下该系统不但获得了最高的作物产量,而且产量受外界影响最小,系统稳定性最好。无机农业施肥制度的不同投磷方式对土壤理化性状有一定的影响,其作用是相近的,与无磷处理相比土壤结构和水分特性表现出改善的趋势。综上所述,有机无机相结合施肥制度对辽西半干旱地区建立适合该地农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优化经营模式,不断改善土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生产持续发展,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Resumo:
In this paper, the inpirtance and primary conditions of green food development in Liaoning province were firstly discussed. Secondly,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advantages of the green food sci-tech demonstration area were analysed. Then the theoretical basis and overall plan for constructing green food sci-tech demonstration area in Liaoning province were described. Finally, the steps taken for constructing the green food sci-tech demonstration area were presented.
Resumo:
Hunhe, Taizihe rivers originating from the east mountain areas of Liaoning Province are the biggest tributaries of the left bank of Liaohe River. From the initial stage of New China to the early 1990s, the frequency of flood damage had decreased, but recently the disasters have upgraded and changed from trunk stream to tributary basins. In July 1995, Dongzhouhe, a tributary of Hunhe River, suffered from a heaviest flood since establishing the document of floods in Hunhe basin. Meanwhile, a peak discharge, almost beyond double defending ability, occurred at Dadongshanpu Station of Beishahe River, a tributary of Taizihe River. Besides the continued heavy rainstorm, no controllable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s and ecological damages caused by quickly decreasing forest cover and water and soil loss are the two main causes of flood damage. In addition, the low flood protection standard is also one of causes. According to the above analyses, some strategies of synthetic controlling for flood damages were put forward: 1) Establishing the system of ecological engineering to defend floods and reduce disasters; 2)Setting up storage and detention areas; 3) Establishing flood controlling information system; 4) Improving the accuracy of media short period and short period rainstorm forecast and flood forecast; 5) Insurance of flood protection.
Resumo:
Liaoning province is located in the Northeast of China, with special topographic features.The pea plants in Liaoning Province distribute extensively.We have seperated and collected 260 samples of rihzobia,including 53 species of 26 genera of pea plants and found that the growth condition of rihzobium was associated with the climate and topographic features.This paper provides original information and important data about the pea plants and the rihzobia in Liaoning Provi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