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 resultados para TPD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The surface reaction mechanism of Si1-xGex/Si growth using SiH4 and GeH4 in UHV/CVD system was studied. The saturated adsorption and desorption of SiH4 from Si(1 0 0) surface was investigated with the help of TPD and RHEED, and it was found that all the 4 hydrogen atoms of one SiH4 molecule were adsorbed to the Si surface, which meant that the dissociated adsorption ratio was proportional to 4 power of surface vacancies. The analysis of the reaction of GeH4 was also done. A new surface reaction kinetic model on Si1-xGex/Si epitaxial growth under UHV conditions by SiH4/GeH4 was proposed based on these studies. The predictions of the model were verified by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C) 2000 Elsevier Science B.V. All rights reserved.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The TiO2-supported zeolite with core/shell heterostructure was fabricated by coating aluminosilicate zeolite (ASZ) on the TiO2 inoculating seed via in situ hydrothermal synthesis. The catalysts were characterized by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TEM), X-ray diffraction (XRD), nitrogen physisorption (BET), and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FT-IR). The surface acidity of the catalysts was measured by pyridine-TPD method. The catalytic performance of the catalysts for ethanol dehydration to ethylene was also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iO2-supported zeolite composite catalyst with core/shell heterostructure exhibits prominent conversion efficiency for ethanol dehydration to ethylene.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己内酰胺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采用环己酮肟的气相Beckmann重排的方法制己内酰胺可以解决传统的液相工艺中存在的副产硫酸胺、腐蚀设备和污染环境等问题。本研究的目的是开发出适合环己酮肟的气相Beckmann重排的固体酸催化新工艺。 首先,本工作用同位素标记的方法研究了Beckmann重排在固体酸B2O3/γ-Al2O3和TS-1上的反应机理。同位素标记后的产品采用质谱测量。通过与H218O交换氧,发现环己酮肟与H218O的交换在B2O3/γ-Al2O3和TS-1只能进行到一定程度,这暗示固体酸上腈中间体的解离不如经典的机理完全。提出了解离度(α)的概念,其定义为解离了中间体腈与总中间体腈之比。通过拟合实验数据和同位素标记的产品的计算公式,获得了B2O3/γ-Al2O3和TS-1上α 值分别为0.199和0.806的结果。 其次,采用对氧化铝表面合适氟化的方法,对氟化的氧化铝的性能进行研究。发现氧化铝表面氟化可以改善Beckmann重排的性能。氧化铝表面氟化可以消除其表面碱性位,说明了催化剂表面碱性位不利于Beckmann重排。而完全氟化的氧化铝的选择性不如某些固体酸如负载B2O3和Silicalite-1,暗示着表面酸强度也影响催化剂的选择性。同时,我们对适合气相Beckmann重排的催化剂进行了简单的筛选。发现一种稀土焦磷酸盐有可能是适合此反应的催化剂。 再次,研究了稀土焦磷酸盐催化剂上气相Beckmann重排。通过对一些稀土磷酸进行XRD,FT-IR,NH3-TPD和水接触角等表征,发现这类催化剂上表面的弱酸位以及合适的表面疏水是它们具有较好性能的原因。 再次,对焦磷酸铈催化剂的合成以及反应氛围进行了优化。发现优化的反应氛围为催化剂在pH在3~4时沉淀,在500~550度焙烧,在~350度反应,载气~80ml/min,空速在0.43h-1时反应,能保持转化率在98%以上,选择性在70%以上,8小时不失活。 最后,采用P123作为模板剂合成了一种新型的中孔稀土磷酸盐,这种稀土磷酸盐具有无序的虫洞形结构。应用这种新型的中孔稀土磷酸盐于酚类甲醇氧烷基化获得了较好的结果。与不加表面活性剂的材料相比,这种中孔稀土磷酸盐在低温下具有更大的活性并且其选择性不受损失。认为这种中孔的形态对催化性能具有好的影响。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氮的氧化物(NOx)是大气中的一种重要的污染物,是酸雨的主要来源,目前氮氧化物的无毒处理已经是国际环保研究中最关键的课题之一。本论文选择了两种复合氧化物:一种是钙钛石结构的含Cu的层状复合氧化物;另一种是以水滑石为前体经焙烧后得的复合氧化物为催化剂对它们的物化性质和对催化消除NOx的活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第一部分:钙钛石型结构的含Cu层状复合氧化物钙钛石复合氧化物由于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固态物理、固体化学和催化领域的科技工作者的重视。尤其近年来对它们在催化消除NOx反应中的活性的研究引起了催化工作者的极大兴趣,这是由于,一方面,钙钛石类复合氧化物对处理NOx的反应活性比较高,有希望取代贵金属催化剂;另一方面,探讨复合氧化物的固态物理、化学性质与处理NOx反应催化性能的关系,有利于揭示处理NOx反应的催化作用本质,为寻找高效实用的催化剂提供理论依据。本论文系统研究了三个系列含Cu钙钛石型复合氧化物的固态物理化学性质和对NO-CO反应的催化性能,并讨论了二者的关系。主要的工作和结论如下:1) 以La_2CuO_4为模型化合物研究了制备方法对它的性质的影响:用四种制备方法:柠檬酸络合爆炸法,聚乙二醇凝胶法,聚丙烯酰胺凝胶法,DTPA络合法合成了La_2CuO_4。比较了四种方法的特点,和制备方法对La_2Cu0_4的结构的影响,并对所得La_2CuO_4在NO-CO反应中的催化活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聚乙二醇凝胶法和DTPA络合法有利于形成好的晶形,而聚乙二醇凝胶法和聚丙烯酰胺凝胶法对NO-CO反应有较好的活性,这是由于由不同制备方法得到的样品中的缺陷的种类和含量不I司所致。2) La_(1-x)Ba_xCuO_(3-λ)系列中Ba含量对它的性质的影响:用柠檬酸络合法合成了LaBa_2Cu_3O_(7-λ),LaBaCu_2O_(5-λ),La_2BaCu_3O_(7-λ) La_4BaCu_5O_(13-λ)及YBa_2Cu_3O_(7-λ)五种钙钛石结构的复合氧化物。XRD分析表明此系列样品均为层状ABO_3结构(分别为二,三,五层)。用XPS和O_2-TPD对样品中的氧种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样品中存在着两种活性氧种:α氧种和β氧种。在O_2-TPD中低温脱附的是α氧种,它可归属于化学吸附氧与样品中的氧空位的浓度有关。β氧种的脱附温度较高,它归属于晶格氧。利用H_2-TPR和化学分析的手段对样品中的金属离子和活性氧的稳定性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大量的氧空位和Cu~(3+)存在于样品中,并且它们的浓度受Ba离子浓度的影响。此系列样品对CO还原NO的活性研究表明:它们的活性远远高于结构类似的Ln_2CuO_4和Ln_2NiO_4等复合氧化物,在低于300 ℃时N0转化率已接近100%.分析结果表明Cu~(3+)和氧空位对活性起很重要的作用。Ba离子的作用是:一方面使含Cu的ABO_3结构稳定;另一方面使样品更容易吸附NO。3) La_4BaCu_5O_(13-λ)中Mn或C0逐步取代Cu对样品性质的影响合成了两系列分别由Mn或Co逐步取代Cu的样品,XRD分析表明它们仍旧是钙钛石结构。通过XPS,O_2-TPD和化学分析方法对样品中的活性氧种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Mn逐步取代Cu离子时,晶格氧增加,而吸附氧开始变化较小,当Mn含量大于Cu含量时,吸附氧迅速减少。在Co取代样品的O_(1s)的XPS谱中,氧种变化较Mn取代的小,这表明Co离子对样品中的氧空位含量的影响较Mn离子的小。氧化还原性能的研究表明当Cu离子被Mn或Co离子部分取代后,Cu离子变得更容易被还原,这表明Cu-M(Mn或CO)之间发生了协同作用,使Cu离子更活泼。当Mn或Co部分取代Cu离子之后,样品对CO还原NO反应的催化活性明显提高,当取代含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即X ≥ 3),催化活性迅速降低,这表明Cu离子在反应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经过分析我们认为反应机理如下:Cu~(3+)-O~=-Cu~(3+) + CO → Cu~(2+)-□-Cu~(2+)+CO_2 Cu~(2+)-□-Cu~(2+) → Cu~(3+)-□-Cu~(2+) Cu~(3+)-□-Cu~(2+) + NO~-Cu~(3+)-NO-Cu~(2+) 2Cu~(3+)-NO-Cu~(2+) → 2Cu~(3+)-O~=-Cu~(3+) + N_2 式中□是氧空位,Cu~(3+)-□ 是F心。掺杂部分Mn或Co后,催化活性的提高可以归属于Cu-M之间发生的协同作用使Cu离子更活泼,表征结果表明Cu-Co之间的协同作用较Cu-Mn之间的弱(这可能是由于Co,Cu之间化学性质相似),但掺杂Co的样品的活性较掺杂Mn的要高,同时我们在反应中发现,Co含量较高的样品中反应产物中N_2O比掺杂Mn的样品高出许多,因此我们认为Co离子对反应中反应中间产物N_2O的生成比Mn离子要活性。第二部分以水滑石化合物为前体的复合氧化物水滑石类化合物属于一种阴离子粘土,由带正电荷的金属氧化物/氢氧化物和层间阴离子及水分子组成。以水滑石为母体经焙烧制得的氧化物催化剂用于氧化反应的实例尚不多,且大多用于液相催化反应。最近有文献报道含Co,Cu,Ni水滑石经焙烧后对N_2O分解有很好的活性,但还没有关于此类化合物应用于NO还原和分解的文献报道。我们首次将以水滑石为母体经焙烧制得的尖晶石催化剂用于催化消除NO_x的反应中,考察和表征了变更过渡金属离子时Co-M-Al系列和Mg-M-Al系列催化剂在CO还原NO,NO吸附和NO分解反应中的活性。1) 以Mg-M-Al水滑石为前体的催化剂用共沉淀法合成了一系列Mg-M-Al水滑石(M = Cr,Fe,Mn,Co,Ni,Cu;Mg/M/A1 = 3/1/1)。XRD表征表明所有化合物均为典型的水滑石化合物。通过TG-DTA考察了焙烧对样品的结构和组成的影响。450 ℃焙烧后所有样品的XRD图中仅能发现MgO相,表明过渡金属氧化物均匀地分散在MgO-Al_2O_3中,换句话说,所得样品焙烧后是过渡金属氧化物负载在MgO-Al_2O_3载体上。H_2-TPR研究进一步证实过渡金属氧化物在载体上得到了稳定。此系列样品对C0还原N0反应活性的测定表明Mg-Al-Cu样品表现出远远高于其它样品的活性,而Mg-Al和Mg-Ni-Al在550 ℃以下对反应几乎没有活性,其它样品表现出一定的活性。2) 以Co-M-Al水滑石为前体的催化剂体系经共沉淀法合成了Co-M-Al水滑石(M = 过渡金属),经焙烧后发现样品中有尖晶石相出现。比表面研究表明,在500-700 ℃之间比表面变化较小大约在80m~2/g左右,在更高温度焙烧后比表面迅速下降。此系列样品对NO的吸附性能研究表明Co-Al,C0-Ni-Al,Co-Cr-Al,Co-Fe-Al表现出较高的吸附性能,尤其是Co-Ni-Al在100 ℃对NO表现出100%的吸附;其它样品对NO的吸附较低。用过渡金属离子中d轨道电子在吸附前后的晶体场稳定化能的变化可以很好地解释此系列样品对NO的吸附性能。对NO分解的活性测定表明Co-Ni-A1,Co-Cr-A1和Co-Al表现出了较好的活性,其中Co-Ni-Al的活性最高。其它样品在600 ℃以下几乎没有活性。分析结果表明样品对NO分解有活性的催化剂必须具备两个条件:1:对NO有较好的吸附性能;2: NO分解后产生的氧可以容易的脱附。除Co-Al外,所有样品对CO还原NO表现出很高的活性:在150 ℃即有较高的NO转化率,在180 ℃NO转化率即可达到100%。催化剂的氧化还原性能在反应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H_2-TPR研究发现掺杂其它过渡金属后Co离子的还原温度明显降低,表明Co离子得到了活化。3) 以Co-Cu-Al水滑石为前体的样品用共沉淀法合成了一系列Co/Cu/Al含量不同的水滑石化合物,包括Co/Cu/Al分别为7/1/1,3/1/1及1/1/1和仅含Co或Cu的Co/Al = 3/1,Cu/Al = 3/1等一系列样品。XRD结果表明除Cu-Al外其它样品经焙烧后均出现了尖晶石相。Cu-Al样品经焙烧后出现了CuO相表明样品为CuO负载于Al_2O_3上。NO和CO的TPD研究表明三组份样品对NO和CO的吸附明显高于二组份样品,而且含CO量高的样品对NO和CO的吸附能力更好,表明Co起较强的作用。在三组份样品的NO-TPD脱出物中发现有N_2O和N_2,表明NO在样品表面的吸附为活化吸附。对CO还原NO反应活性的研究表明,三组份样品的活性远远高于二组份样品,且含Co量高的样品活性较高,表明在此系列样品中Co离子起决定性作用,而Cu离子起助催化作用。通过对反应中各组份含量的变化分析,我们认为反应机理如下:CO + O-Cat → CO_2 + □-Cat NO + □-Cat → NO-Cat 2(NO-Cat) → N_2O + O-Cat + □-Cat N_2O + □-Cat → N_2O-Cat N_2_O-Cat → N_2 + O-Cat 2(N_2O-Cat) → N_2 + 2(O-Cat) O-Cat是样品中的晶格氧,在Co-Al中加入其它过渡金属离子使样品中的晶格氧得到活化,因此,催化活性得到提高。用以水滑石为前体,共沉淀法和固相反应法等三种制备方法合成了一系列Co-Cu-Al催化剂,发现以水滑石为前体的样品不论是对NO,CO的吸附性能还是对NO-CO反应的催化活性都远远高于其它方法制备的样品,这可能是由于水滑石可以起到一个模版作用,使Cu, Co离子分散的更均匀,以及使催化剂表面的含氧基团丰富。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邻苯二酚和对苯二酚是苯酚衍生物中两种有高附加值和广泛用途的精细化学中间体。自七十年代以来,以过氧化氢为氧化剂,从苯酚一步羟化制二酚已经进行了量的研究工作。由于它不仅有重要的工业应用价值,而且还与生物体内氧化过程有一些共同点,因此一直是催化学家关注的课题。本论文合成了一系列复合氧化物包括过渡金属同晶取代的HMS中孔分子筛和含铜钙钛石型超导体复合氧化物,并考察了其苯酚羟化催化活性。1.M-HMS (M=Fe, Cu, Co, V)中孔分子筛合成、表征及苯酚羟化催化作用 以十二烷基胺为模板剂室温下合成了一系列过渡金属同晶取代的M-HMS中孔分子筛(M=Fe, Cu, Co, V),Fe-HMS的红外和顺磁谱图说明Fe原子已经进入分子筛骨架。苯酚羟化结果表明,与Cu-HMS、Co-HMS、V-HMS和Fe_2O_3/HMS相比,Fe-HMS有较高的催化活性,苯酚转化率可达54%。考察了不同因素对苯酚羟化反应的影响,并给出了相应的反应机理。2.苯酚羟化反就中含负钙钛石超导体复合氧化物催化性能及反应机理的研究 采用柠檬酸络合法合成了一系列含铜钙钛石超导体复合氧化物。用化学滴定方法、XPS和O_2-TPD等技术对所合成的复合氧化物的组成和表面性质进行了测定。考察了不同因素对苯酚羟化催化活性的影响。通过探讨催化剂结构与活性的关系,发现含铜超导体中的非化学计量氧和铜离子的平均价态与苯酚羟化活性和过氧化氢分解活性密切相关。氧空位含量越多,铜离子平均价态越高,催化过氧化氢分解活性越高,苯酚羟化活性越低;反之,氧空位含量越少,铜离子平均价态越低,苯酚羟化活性越高,催化过氧化氢分解活性越弱。在实验中初次观察到醌类化合物在苯酚羟化反应催化循环中具有增强电子传递功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醌类化合物参与催化循环起传递电子作用的机理。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论文设计与合成出苯胺基元数分别为1,2,3,4,具有固定共轭长度和规整结构的新型氮硫共轭聚合物(PPSA;PPSAA;PPSTRA和PPSTEA),且聚合物在常见有机溶剂(THF,DMF和DMSO等)中具有良好的溶解性。随着苯胺基元的增加,其导电和掺杂特性逐渐接近于聚苯胺。含有苯胺四聚体的聚合物PPSTEA的光谱特性几乎与聚苯胺相同。PPSTEA有着良好的电化学可逆性和稳定性。只有当重复单元含有四个以上的苯胺基元(一个苯二胺基元和一个醌亚胺基元)时,才能进行质子酸掺杂,获得高电导率材料。与普通聚茉胺相同,含有四个苯胺基元的PPSTEA存在全还原态,中间氧化态和全氧化态,且三者之间可以进行相互转化。全还原态PPSTEA可进行碘氧化掺杂,其电导率约为10~(-2) S/cm。中间氧化态PPSTEA可进行质子酸掺杂,其盐酸掺杂后电导率可达10~0 S/cm。设计与合成出系列含有苯胺同系物的氮硫交替共轭聚全物,考察了亚砜 /质子酸体系变量参数对聚合反应的影响。位于苯环上的取代基为吸电子基团时,不利于聚合反应发生,所得聚合物分子量较低。取代基为推电子基团时,基本上不影响聚合反应的发生,所得聚合物的分子量与无取代基的PPSA相当。与此同时,合成了两种新型的超支化氮硫交替共轭聚合物。设计与合成出系列烷基和芳基取代的主分子量结构规整的氮硫交替共轭聚合物(PPSAR和PPSAOR),聚合物可溶于常见的有机溶剂且具有良好的成膜性。研究表明,这些聚合物均为富电性材料。PPSAR和PPSAOR都有着良好的空穴传输性能,代替有机空穴传输材料可大大改善其器件的综合性能。通过引入双键和苯硫醚基团对芳香二胺(TPD)分子进行结构修饰,成功地获得了系列高玻璃化转变温度(Tg)的新型空穴传输材料,所得系列TPD衍生物具有良好的空穴传输性能。同时还合成出了以三苯胺为核的Dendrimer有机化合物,发现其具有热稳定性好、三芳胺密度高和难以结晶等特点,可能成为一类具有潜在发展前途的有机空穴传输材料。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文以调控发光颜色、提高发光效率为目的,通过改变配体、中心金属离子、取代基等进行颜色调节;通过引入电子或空穴传输单元,实现发光分子的功能化进而改善载流子传输提高发光效率。文中主要以有机小分子和金属配合物为研究对象,它们本身都具有良好的发光性质。工作集中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展开:1、PPV齐聚物是一类高效发光的分子体系,如果在其中嵌入8一取代的哇琳单元对发光会有什么影响?2、使用含噁二唑(具有电子传输功能)的配体得到的金属配合物是否能同时拥有双重功能,即高效发光(金属配合物的特点)和优良的电子传输?3、由N2O-双齿配体转变成N,N-双齿配体,配合物的发光又会如何?4、稀土配合物具有高的光致发光效率,但电致发光效率非常低,能否通过咔哇或呛二吟功能化来改善载流子传输,提高电致发光效率?主要工作及取得的结果概述如下:1、经由Knoevenagel缩合反应合成了一系列共骊的2,21-(1,4-芳二乙烯基)双-8-取代喹啉。单晶X-射线衍射研究表明固态下存在分子间,π…π堆积相互作用,这对于载流子传输是比较有利的。喹啉8-位于的取代基的变化对发光影响不大,表明刚性共扼骨架对发光起主要贡献。改变中心的芳核,明显可以调控发光颜色。当存在分子内电荷转移时,与不存在的相比,发光显著红移。电致发光性质表明这些含双喳琳的PPV齐聚物是良好的发光和电子传输材料。2、存在分子内氢键的化合物2-(2-羟基苯基)-5-苯基-1,3,4-噁二唑(HOXD),具有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ESIPT)特性。在室温下,用365脚的紫外灯照射时表现强的兰色荧光。室温和低温(77K)下的磷光光谱表明它在固态下具有较强的磷光发射,与理论预测完全一致。多层电致发光器件ITO加PB/HOXD/BCP/Alq3/Mg:Ag最大亮度达到656cd/m2,电流效率为0.37cd/A。当把HoxD掺在cBP中时,亮度和效率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达到870cd/m2和0.82cd/A。3、合成了含有德二哩配体(HOXD)的碱金属配合物MOxD(M=Li,Na,K)。我们发现配合物的发光颜色取决于中心金属离子,LiOXD是一个优良的蓝光材料,半峰宽是65nm,发射峰位在478nm,它也可以作为界面材料使用,起到和LIF相同的作用,即改善电子注入。同时作者首次报道了钠和钾的配合物可以用作发光材料。电致发光性质表明这些配合物是优良的蓝/绿色发光和电子注入/传输材料。4、使用从N双齿配体代替N,O-双齿配体(比如8-羟基喹啉),合成了含有2-(2-羟基喹啉)苯并咪唑的锌、铍和硼配合物。用硼配合物作为发光层的三层器件ITO/NPB/boron-complex/Alq3/LiF/A1所得到的光谱覆盖了从400到750nm的区域,表明获得了一个很好的白色发光。白光分别源于激子和激基复合物发光,由三种成分构成:来自于硼配合物的兰色发光(490nm);来自于Alq3的发光(535nln);NPB和BPh2(Pybm)界面形成的激基复合物发光(610nm)。器件最大亮度是110cd/m2最大效率是0.8cd/A。5、设计、合成了咔唑、噁二唑功能化的稀土馆配合物,期望通过改善空穴和电子传输来提高发光效率。含咔哇的配合物的双层器件发光光谱较宽,包括三价铺的特征发射和一个宽峰,可能是咔唑的发光。当使用TPD做空穴传输层时,噁二唑铺配合物的电致发光器件得到纯正明亮的红色发光,器件结构为ITO/TPD(40nm)/(OXD-PyBM)Eu(DBM)3(SOnm)/LiF(Inm)/Al(200m),启动电压为7.8V,在21v时达到最大亮度322cd/m2。亮度为57cd/m2和13.sv时电流效率最大,为1.9cd/A,对应外量子效率是1.7%。高的效率表明通过引入噁二唑基团,配合物的电子传输能力得到明显改善。6、初步研究了三线态发光的铱的金属有机配合物,得到了高亮度、高效率的绿色发光;对8-羟基喹啉锌配合物的高分子化也做了初步探讨。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高分子发光材料除应具有优良发光性能外,还需具有优良电子传输性能和空穴传输性能。本论文以此为出发点,将具有优良空穴传输性能的芳胺类化合物和具有优良电子传输性能的噁二唑类化合物,通过无规共聚合调控发光基元和两类传输基元的含量,合成了系列的传输与发光一体化的即V类高分子发光材料,并探讨了聚合物本身的基本特性。同时,设计和制备了相应的单层结构器件和掺杂器件,考察了器件的器件性能。本论文主要工作内容及结果如下:1、成功的利用三类王芳胺类双醛:4,4'-二醛基-(4-辛氧基-苯基)-二苯胺(TPA双醛)、N,N'-二(4-辛氧基一苯基)-N,N'-二(4-甲醛基-苯基)-1,4-苯二胺(PDA双醛)和N,N,-二(4-辛氧基-苯基)-N,N,-二(4-甲醛基-苯基)-4,4' 联苯二胺(TPD双醛)和wittig麟盐无规共聚,得到三个系列双极传输高分子发光材料。2、聚合物主链中同时引入三芳胺类空穴传输基团和噁二唑电子传输基团,提高了器件性能。在TPA系列中,同时含有三芳胺和噁二唑全基团的聚合物比仅含有三芳胺基团聚合物的单层器件亮度及效率分别提高29和22倍,同时使器件的启动电压从9.3V下降到2.7V。在同样比较的情况下,在PDA系列中,聚合物的器件亮度及效率要提高近8倍,同时使器件的启动电压从5.3V下降到4.5V。在TPD系列中,聚合物的器件亮度及效率要提高44和38倍,同时使器件的启动电压从7.5V下降到5.7V。3、含有噁二唑基团聚合物分子的这种D-A体系所具有的分子内电荷转移性质,导致其荧光光谱和电致发光光谱红移。其中,TPA系列和TPD系列的电致发光光谱从绿光红移到了黄绿光,而PDA系列聚合物的电致发光光谱从黄绿光红移到了橙光。4、刚性的噁二唑基团的引入提高了聚合物的热稳定性,T以系列聚合物、PDA系列聚合物和TPD系列聚合物中含有噁二唑基团的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在112-229℃之间,其热分解温度超过420℃。5、此三个系列聚合物中同时含有空穴和电子传输基元的双极分子溶液的紫外一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都有明显的溶剂化效应,表现出较强的分子内电荷转移特性。6、利用TPA系列聚合物中性能最好的聚合物TPA-OXD-PV1的良好电子和空穴传输性质,构造的单层掺杂器件,实现了橙色和红色发光。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在本工作中,制备了一系列催化剂样品,其中有K、Ni、Mo单组份催化剂,K-Ni、K-Mo、Ni-Mo双组份催化剂及不同活性组份含量的K-Ni-Mo三组份催化剂。针对水煤气变换反应,对上述催化剂进行反应活性考察,得出如下结果:①催化剂各活性组份的最佳含量大致是NiO(3%), MoO_3(13%), K_2CO_3(6%);②催化剂制备中的最佳焙烧温度在400 ℃左右;③催化剂使用前用H_2S/H_2的混和气进行预处理其效果最佳;④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与催化剂表面硫的含量有关,当催化剂表面处于严重缺硫状态时其活性下降;⑤反应的最佳汽:气 = 0.5-1.5;⑥加压有利于催化剂活性的提高,在加压情况下催化剂的活性随着反应温度的增加通过一极大值(在约200 ℃左右),不加压的反应催化剂活性随着反应温度的提高而增加。在催化剂的表征部分,利用XPS、XRD、紫外可见温反射光谱、SEM、ESR、比表面、TPR、酸度测定、TPD、TPS、TPS-TPR等实验对我们所制备的催化剂进行了研究。最后,我们用ESR和XRD实验技术研究了MoO_3、M_2CO_3 (M = Li、Na、K、Cs)-MoO_3加热过程中的固相反应,知道MoO_3在空气中焙烧时可以失去晶格氧,使晶体中的一些Mo~(6+)变成Mo~(5+)。在焙烧过程中,Li、Cs~+的加入将阻止MoO_3晶格氧向气相氧的转变,对Mo~(5+)的生成有抑制作用。加入一定量Na~+、K~+的MoO_3在焙烧过程中,其晶格氧被活化更易失去它们对Mo~(5+)的生成有促进作用,这种作用的大小是Na~+ > K~+。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论文的工作就是寻找合适的催化剂,对丙烷脱氢进行氧化脱氢。目的是降低反应温度,提高产物的收率,探讨丙烷氧化脱氢的活性与催化剂表面性能的关系。一、丙烷在Cr-Al-O体系的催化剂上反应性能的研究。Cr_2O_3/Al_2O_3催化剂对丙烷脱氢具有较高的活性,在Cr_2O_3/Al_2O_3中加入稀土元素 La、Ce、Pr、Nd,发现催化剂的活性增加,其中掺Ce的催化剂活性最高,但反应产物的选择性最低。从SEM照片看出,稀土元素的加入,改变了催化剂的表面结构,使得表面孔隙增多,反应的转化率增大。在Cr_2O_3/Al_2O_3中加入V元素,发现催化剂的活性增加。由于Cr~(3+)V~(5+)O~(2-)→Cr~(3+)V~(4+)O~-→Cr~(2+)V~(5+)O~-;可以产生O~-,所以使C_3~0变成C_3H_7,和OH~-变得容易,使得反应的转化率增加。从TPD的结果看,掺V后,最大吸附峰的Tm增高,吸附峰中可能包含O_2~-和O~,高温吸附O~-增多,结果使反应的转化率增大,另一方面,O_2~-减少,由于O_2~-可能使C_3~-进一步氧化成完全氧化产物,结果产物的选择性增大。二、丙烷在Mo-Al-O体系的催化剂上氧化脱氢。MoO_3/Al_2O_3对C_3~0氧化脱氢具有较好的活性,在MoO_3/Al_2O_3中分别加入V和Fe, 从XRD结果可知,MoO_3/Al_2O_3中,当MoO_3wt%增加时,MoO_3、Al_2(MoO_4)_3的含量增加,催化剂活性增加,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利用SiH_4和GeH_4作为源气体,对UHV/CVD生长Si_(1-x)Ge_x/Si外延层的表面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通过TPD、RHEED等实验观察了Si(100)表面SiH_4的饱和吸附、热脱附过程,得出SiH_4的分解应该是每个SiH_4分子的4个H原子全部都吸附到了Si表面,SiH_4的吸附率正比于表面空位的4次方,并分析了GeH_4的表面吸附机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UHV/CVD生长Si_(1-x)Ge_x/Si的表面反应动力学模型,利用模型对实验结果进行了模拟,二者符合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