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resultados para Ranunculaceae.
Resumo:
本文利用多种实验手段,对升麻族(Cimicifugeae,s.l.)的节部维管系统、花瓣、花粉、种皮及细胞学性状进行综合分析,根据这些性状的演化趋势,探讨了升麻族的范围、系统位置和属间关系。 通过对节部维管系统的研究,作者发现升度族的节均为多隙节类型,填补了铁破锣属 (Beesia)和黄三七属(Souliea)叶隙节资料的空白。 通过对花瓣式样及其脉序类型的研究,提出了升麻族的花瓣演化路线,充实了毛莨科(Ranunculaceae)的花瓣来源于雄蕊这一观点,认为毛莨科的花瓣主要不源于雄蕊的药隔部分,具二歧脉的花瓣由药隔不突出的基着药雄蕊演化而来,而具三出脉的花瓣由药隔发达、有时先端突出的雄蕊演化而来。 作者除在扫描电镜下观察了升麻族的花粉形态外,还首次在透射电镜下观察了升麻族所有5属的花数外壁结构,发现黄三七属的花粉不仅具独特的条纹——网状纹饰,且其外壁具半覆盖层;在细胞学研究中,发现黄三七属的细胞间期核形态明显不同于金莲花亚科(Helleboroideae)的其它属,为复杂染色中心型(Complex chromocenter type)和棒状前染色体型(Rod prochromosome type)间的过渡类型。综合考虑本属和黄连属(Coptis)的体态、中期染色体形态及血清学证据,作者认为黄三七属是升麻族中的一个特化类群,是大(R-型)染色体往小(T-型)染色体演化的一个过渡类群,本属很可能与黄连族(Coptideae)植物关系较为密切。此外,作者借助扫描电镜的观察,发现升麻族的种皮向两个方向演化,一支适应风传播,表现为种翅发达;另一支适应动物传播,抗消化,表现为种皮坚硬,表面具密集的瘤状突起。 通过对升麻族地理分布格局的研究,作者认为本族可能是起源于东亚的一群极为古老的毛莨科植物,由毛莨科的祖先直接演化而来。铁破锣属和黄三七属很可能起源于中国西南山地。 最后作者基于自已的多种实验结果、前人的植化和细胞学资料,不同意铁破锣属放在金莲花族(Trollieae)或铁筷子族(Helleboreae),对Tamura的升麻族概论及系统关系进行重大修改,不赞成升麻族来自驴蹄草属(Caltha)这一观点,而支持王文采的系统,把 铁破锣属移入升麻族,并认为修改过的升麻族是毛莨科中一个非常自然而以特殊的类群,除一系列形态特征不同于金莲花亚科的其它属外,该族植物不含毛莨科特征性成分—毛莨甙或木兰花碱,而含有独特的四环三萜式成分(Anemonopsis 是否含此成分,尚待研究)及呋喃色酮类化合物,染色体组分中,具5-6对大m的染色体,应独立作为一个新亚新——升麻亚科(Cimicifugoideae),推测本亚科与金莲花亚科均来自毛茛科的祖先型。升麻亚科中,铁破锣属保留了很多原始特征,如单叶、无花瓣等,作者将其提升为族—铁破锣族(Beesieae)。伴随单叶往复叶的演化过程,升麻亚科的原始群(类似铁破锣族)分化为两支:一支的染色体演化较慢,但果实和种显示出明显的分化,形成升麻族(Cimicifugeae, s.str.),包括垂果升麻属(Anemono psis)、升麻属和类叶升麻属;另一支的花瓣、花粉和染色体的演化水平较高,形成黄三七属,作者将其独立为一个新族——黄三七族(Soulieae),除上述系统处理外,本文提供了包括升麻亚科所有属种的检索表。
Resumo:
星果草属至今仍包括两个种,它在毛茛科中的系统位置存在争议。本文针对该属的物种划分以及它在毛茛科中的系统位置所存在的问题,在云南东北和四川西南交界处,选择了5个居群(包括典型的近全缘型、裂叶型以及它们的中间类型),研究了16个形态性状的变异式样和规律;在扫描电镜下观察了它们的花粉形态,在光镜下统计了4个居群的花粉萌发孔类型;对这5个居群12个酶系统进行了等位酶分析,获得了19个位点的资料;对星果草属及相关的3个属进行了胚胎学研究,获得了星果草属较完整的胚胎学资料 和相关属的部分胚胎学特征。综合上述研究结果和前人的研究资料,对星果草属的形态变异、居群分化、种类划分和它的系统位置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结果如下: l.形态上出现了中间类型是该属存在物种划分问题的主要原因。作者通过形态性状的分析发现,以前作为该属现存两个种的鉴别性状(叶形、叶片大小、植株高矮和叶柄被毛与否)为不稳定的性状,在居群内或居群间呈现连续变异,不能作为分种的鉴别性状;我们考察了根、花部器官的性状以后也未发现它们存在明显间断的性状。 2.居群水平的孢粉学研究表明,三种萌发孔类型(散孔型、散沟型以及它们的中间类型)出现在同一居群内,说明该性状在星果草属的种类划分中具有有限的系统学意义。值得提出的是萌发孔类型在不同居群中出现的频率不同,这种频率与叶形是相关的:叶片裂得越深,散孔类型的花粉所占的比例越大;反之,叶片裂得越浅,散沟类型的花粉所占的比例越大。 3.通过对这5个居群的细胞学研究,作者发现它们均为二倍体(2n=16),染色体从大到小逐渐过渡,不具有二型性,为R-型染色体;绥江与马边居群(均为典型的裂叶型)的核型资料表明它们的第一对染色体短臂上具有随体。该结果不同于杨亲二等对裂叶型的核型报道。为了探讨星果草属的进化机制还有必要对它的细胞学做进一步研究。 4.等位酶资料表明居群间的基因分化系数达到53.4%,说明居群间遗传分化程度较高。星果草属植物以营养繁殖为主,种子传播主要以重力所介导,又是高山或亚高山分布的植物,这些因素都不利于居群间的基因交流,致使居群间发生很强的遗传分化;居群间的遗传一致度值变化范围为0. 723--0. 912,其中峨眉居群(大多为典型的近全缘型)与绥江居群(典型的裂叶型)的遗传一致度值(0. 845),仅稍低于马边居群与绥江居群的遗传一致度值(0.912);聚类结果表明这5个居群分为两支,峨眉居群与天全居群聚为一支;其余三个居群聚为另一支,这与与形态分化相吻合。 5.该属胚胎学不少特征与毛莨科其它属相似:花药壁发育为双子叶型,腺质绒毡层,胞质分裂为同时型,成熟花粉为二细胞:双珠被,珠孔仅由内珠被形成,蓼型胚囊,胚胎发生属柳叶菜型。但是假厚珠心与双珠被的特殊组合,有别于毛莨科其它类群。我们还首次报道了鸡爪草属、黄连属和人字果属的部分胚胎学特征。 基于以上形态学、孢粉学、细胞学和等位酶的分析结果,作者认为将星果草属处理为单种属,种下分为两个亚种较为合适。并认为星果草属为金莲花亚科中的自然类群,并与金莲花亚科中金莲花族关系较近,给予族的等级较为合适。
Resumo:
物种形成是生物进化的重要步骤,是进化生物学中的基本问题。研究一些关键地区植物的物种形成,将提高对这些地区植物区系发生与发展的认识,横断山区就是这样一个非常独特与关键的地区。本文通过对主要分布于横断山区的紫乌头A.delavayi复合体进行nrDNA ITS序列、等位酶与RAPD分析,初步探讨了横断山区紫乌头A.delavayi复合体的起源与物种形成。同时对使用RAPD与等位酶数据研究群体遗传结构的方法进行了探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 ITS序列研究 对乌头属27个类群的ITS序列进行了简约法与邻接法的研究,两种方法得到的系统发育树基本一致。乌头亚属的蔓乌头系 Ser. Volublia不是一个单系起源的类群,显拄乌头系 Ser. Sstylosa 与兴安乌头系Ser. Ambigua各自作为单系起源也没有得到支持。特产于云南西北部横断山区的一些种之间存在非常近的系统发育关系,说明这些种是近期物种形成的产物。紫乌头A.delavayi复合体的不同类群在系统发育树上被分到不同的分支中,含西南乌头A. episcopale的分支最为独特,处于系统发育树靠近基部的位置;松潘乌头 A.sunpanense与四川西北部的弯喙乌头A.campylorrhynchum组成一个分支,另一个分支含土官村乌头A.tuguancunense、紫乌头A.delavayi、玉龙乌头A.stapfianum与黄草乌A.vilmorinianum; 表明紫乌头A.delavayi复合体有3个独立的起源,因而该复合体在遗传上是不成立的。但是为了讨论与叙述的方便,本研究仍使用紫乌头A.delavayi复合体这个名字。 2. 等位酶研究 用10种酶系统14个位点,对紫乌头A.delavayi分布于云南横断山区的4种8个居群进行了等位酶分析。结果表明横断山区紫乌头A.delavayi复合体居群的遗传多样性明显低于北美和欧洲的乌头属植物。呈垂直替代关系的紫乌头A.delavayi与玉龙乌头A.stapfianum居群之间出现有规律的遗传多样性变化,表明冰川对横断山区植物的遗传多样性有重大影响。聚类分析的结果与ITS分析的结果基本一致,西南乌头A. episcopale仍然是较为独特的一类;其余3个种的居群聚为一类,紫乌头A.delavayi与玉龙乌头A.stapfianum之间的遗传一致度非常高,超过0.95。8个居群的主成分分析没有证实西南乌头A. episcopale中存在杂交渗入。Mantel 检验的结果显示8个居群之间的遗传趋异程度与地理距离之间显著相关。基因分化系数GST与近交系数FIS均显示这些居群不是以异交为主。居群间每代迁移个体数Nm显示这些居群间基因流较弱。 3. RAPD研究 用20个随机引物得到117个RAPD位点,对23个居群进行研究。其中19个属于紫乌头A.delavayi复合体,4个属于与之近缘的瓜叶乌头A.hemsleyanum。根据RAPD表型频率与单倍型频率,分别对23个居群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显示这两种方法所得结果高度一致,而且也与ITS和等位酶的分析结果基本一致。西南乌头A. episco pale仍然是最为独特一个分支,在本文中称为分支1。其余的居群聚成两个关系较近的大分支,一个分支包含所有分布于云南与四川西南部横断山区的居群,称为分支2,另一个包括所有分布于四川西北部与北部横断山区、重庆东北部、湖北西部与陕西的居群。大部分种处于同一分支中,只有弯喙乌头A.campylorrhynchum与瓜叶乌头A.hemsleyanum的居群分别被聚在分支2与分支3中,完全符合居群的地理位置。从3个分支内的聚类关系可以看出居群间遗传趋异等级与地理隔离程度明显相关。在遗传多样性水平上,分支1明显比分支2和分支3低许多,分支2又高于分支3。 在分支2内部,紫乌头A.delavayi与玉龙乌头A.stapfianum之间的遗传多样性变化与等位酶结果相同。在分支3的松潘乌头 A.sunpanense 5个居群中,横断山区海拔最高的2个居群遗传多样性最低。将23个居群划分成不同等级进行AMOVA分析,结果表明总遗传多样性主要分布于地区间,其次是居群间,居群内遗传多样性所占比例很低。 4.群体遗传结构研究中的数据处理方法 本研究结果表明,在使用RAPD表型数据进行AMOVA分析时,最好采用欧氏距离平方系数。本研究还说明,计算GST的两种不同方法将导致结果不同,而要与Hamrick and Godt(1990)的总结进行对比的话,最好使用他们采用的计算方法。 基于以上研究结果,可得出如下结论:⑴ 紫乌头A.delavayi复合体有3个不同的起源。西南乌头A. episcopale是一个古特有种,其余均为近期物种形成的产物。⑵地理隔离在横断山区紫乌头A.delavayi复合体的物种形成过程中影响最大。而地理隔离主要起因于连续分布区的片段化与瓶颈效应,而这两个原因又与横断山区的地质历史与冰川进退密切相关。
Resumo:
毛茛科乌头属全世界约有300余种,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温带地区,包括三个亚属,即牛扁亚属、乌头亚属和露蕊乌头亚属。我国西南横断山区是乌头属植物的重要分布区,已记载的种类达100余种,很多种都为地方特有。由于缺乏野外观察和标本不够丰富等原因,有些种类的分类处理尚不能令人满意,应予修订。乌头属的属下系统以及与近缘属之间的关系也不十分清楚,还需进一步研究。本文对我国乌头属植物的重要分布区四川的乌头属植物进行了分类修订,同时通过形态学、细胞学和分子系统学等方面的研究对乌头属的系统发育进行了探讨。结果如下: 1.分类修订 通过广泛的野外观察、文献查阅和标本研究,对乌头属的形态性状在居群间和居群内的变异式样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叶分裂程度、上萼片的形状和花梗毛被等性状是较为可靠的分种依据,但是在个别情况,这些性状也会在同一种的同一居群内或不同居群间发生变化。花瓣和种子的特征对于属下划分有重要意义。 本文确认四川乌头属植物有45种、11变种,另有2种和1变种暂存疑。30种、22变种降为异名;作出新组合2个,其中包括1个改级新组合。紫乌头和保山乌头为四川新分布记录。对康定乌头、川鄂乌头和狭裂乌头进行了模式选定。初步澄清了东俄洛乌头和狭裂乌头等种类中长期存在的名实混乱。本文还给出了各个种的形态描述、地理分布图以及分亚属、分系和分种检索表。 2.细胞学 对国产14种乌头属植物进行了细胞学研究。染色体基数为x=8。研究的所有种都为二倍体(2n=16)。各个种的核型公式如下:狭盔高乌头2n=2m+10sm+4st; 赣皖乌头2n=2m+8sm+6st; 西南乌头2n=4m+10sm+2st; 镰形乌头2n=4m+12sm; 弯喙乌头2n=4m+12sm; 东俄洛乌头2n=2m+12sm+2st; 毛瓣乌头, 来自两个居群, 2n=2m+14sm(1sat)和2n=2m+14sm(2sat); 狭裂乌头2n=2m+10sm+4st; 大渡乌头2n=8m+8sm; 展毛大渡乌头2n=6m(1sat)+8sm(2sat)+2st; 贡嘎乌头2n=2m+14sm; 刷经寺乌头, 来自四个居群, 分别为2n=4m+10sm+2st, 2n=6m+10sm, 2n=2m+14sm, 2n=2m+14sm; 工布乌头,来自两个居群, 2n=2m+10sm+4st和 2n=6m+10sm; 岩乌头2n=2m+14sm; 美丽乌头2n=4m+12sm; 康定乌头2n=4m+12sm。其中赣皖乌头、弯喙乌头、东俄洛乌头、狭裂乌头、大渡乌头、展毛大渡乌头、贡嘎乌头、工布乌头和康定乌头9种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为首次报道。乌头属植物通常都有两对较大的染色体,即第一对为中部着丝点染色体,第二对为近中部着丝点染色体,其余染色体相对较小,为中部着丝点、近中部着丝点或近端部着丝点染色体。牛扁亚属的核型与乌头亚属在染色体大小、形态及不对称性等方面有明显的区别。随体的数目和位置在同一种内的不同居群中都有变化。核型不对称性表现有2B、3B、2C和3C型。 对国产乌头属植物的染色体数目资料进行了统计。国产61种乌头属植物已有染色体报道,占国产乌头属植物的41%。二倍体、四倍体、六倍体和八倍体都有发现,有5种乌头属植物表现为种内多倍性。横断山区分布的乌头亚属植物多为二倍体,多倍体通常在主要分布于华北和东北地区的乌头亚属的乌头系中观察到。横断山区的牛扁亚属植物多数为四倍体。少数种的染色体具有B-染色体。 3.分子系统学 通过对翠雀族23种植物两个DNA片段ITS和trnL-F进行简约分析和邻接法分析,构建了乌头属三个亚属之间及其与近缘属的系统关系树。结果如下:翠雀族作为单系类群得到了较强的支持;翠雀族中,与乌头属关系较近的是翠雀属;在乌头属中,乌头属作为单系类群未得到支持,除非将露蕊乌头亚属排除在外;牛扁亚属和乌头亚属均为单系群,二者互为姐妹群;新建的唐古特乌头亚属与乌头亚属聚在一起不能分开,其亚属的地位未得到支持。 采用ITS序列,选取代表乌头亚属植物不同组、系以及不同地理分布区的54个样品,进行了乌头亚属的系统发育研究。乌头亚属的单系发生得到了支持。多果乌头位于乌头亚属的基部,与其他乌头亚属植物构成姐妹群关系。岩乌头系和褐紫乌头系也各自成为分支, 但唐古特乌头系、圆叶乌头系、保山乌头系与短柄乌头系共同组成一个单系类群,而显柱乌头系、兴安乌头系、乌头系、蔓乌头系和准噶尔乌头系共同组成一个单系类群。从上述结果来看,这些系或组是否应当划分及其系统关系均应重新考虑。在ITS系统树中,中国北方分布的乌头亚属植物与欧洲、北美及东亚的乌头亚属植物有较近的关系;来自横断山区的种类外部形态差异显著,但遗传差异却很小,说明这一地区的种可能是近期形成的。本研究的ITS序列分析结果与种子和花瓣的形态相吻合,种子和花瓣的特征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乌头亚属的系统发育关系。
Resumo:
通过野外观察,发现羽叶铁线莲Clematis pinnata Maxim.在形态上相似于短尾铁线莲C. brevicaudata DC.及大叶铁线莲C. heracleifolia DC.,推测羽叶铁线莲为后二者杂交产生。本文从形态学、解剖学、孢粉学、分子生物学等方面寻找证据,为这一推测寻找证据: 1. 形态学 通过野外观察结合标本馆工作,对这三个种的外部形态性状及其变异进行全面的分析,以探讨羽叶铁线莲C. pinnata在形态上与二假定亲本的异同及其产生原因。发现花、叶、习性等性状,在二假定亲本种种内稳定,但种间差异很大,在羽叶铁线莲中,性状变异的幅度正是处于二假定亲本差异之间。 2.解剖学 在光学显微镜及扫描电镜下,观察了这三种铁线莲的叶表皮特征,结果表明:叶片上表皮均不具有气孔器,下表皮气孔器类型均为无规则型;表皮细胞多为不规则形,仅在短尾铁线莲C. brevicaudata的上表皮中为近多边形;上表皮角质膜均具细条纹,下表皮角质膜均具环状或放射状波状嵴。 在扫描电镜下对瘦果形态及宿存花柱进行观察,结果表明:瘦果均密被长柔毛,并有蜡质颗粒状附属物。 在三个种植物之间叶表皮和瘦果的特征均无明显差别,对解释所讨论的问题意义不大。 3.孢粉学 在扫描电镜下对这三种铁线莲的花粉粒进行观察,结果表明:短尾铁线莲的花粉粒具三沟;大叶铁线莲的杂性株中花粉高度败育,说明其杂性株其实即为雌株;羽叶铁线莲的花粉也高度败育,但本种均为两性株,支持本种为杂交种的推测。 4.等位酶研究 利用莽草酸脱氢酶SKD和苹果酸脱氢酶MDH对采自3个居群的羽叶铁线莲大叶铁线莲和短尾铁线莲进行等位酶试验,结果显示在短尾铁线莲与大叶铁线莲中分别出现种内一致的谱带,而羽叶铁线莲则显示出二者杂合的带型。这一结果有力的支持了羽叶铁线莲是由短尾铁线莲和大叶铁线莲杂交产生的推测。 5.居群遗传结构分析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标记(RAPD)分别检测三个种的遗传多样性和居群遗传结构。15个随机引物对这三个种共160个个体 (短尾铁线莲C. brevicaudata 五个居群73个个体;大叶铁线莲Clematis heracleifolia五个居群75个个体;羽叶铁线莲Clematis pinnata三个居群12个个体。)进行分析,总共得到123个用于分析的条带。我们对这三个种扩增出的条带按照居群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这三个种在聚类树上能够很好的区分开,但是种内居群间没有表现出地理分布式样方面的信息;个体水平上聚类结果表明,百花山采到的7株无法确定的铁线莲幼苗有6株是短尾铁线莲C. brevicaudata另外一株是羽叶铁线莲Clematis pinnata,这说明在幼苗形态上二者差别不大;我们对这三个种分别进行了居群遗传结构的分析,结果表明:短尾铁线莲C. brevicaudata的多态条带比率为90.65%,遗传变异主要分布在居群内,居群间分化较小,而大叶铁线莲Clematis heracleifolia的多态条带比率为90.76%,居群间遗传变异占30.52%,居群间有明显分化。羽叶铁线莲Clematis pinnata的遗传多样性很低,有可能是由于营养繁殖造成的。 6.DNA序列分析 选取叶绿体基因组的trn L-F序列和核基因组的ITS序列进行了测序分析。发现从三个种十个个体得到的trn L-F序列之间几乎没有差异,在640 bp中只得到了3个信息位点。对ITS测序过程中发现短尾铁线莲可直接用PCR产物测序,而对大叶铁线莲和羽叶铁线莲必须进行克隆测序,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得到的序列不足以进行进一步分析。 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我们初步认为羽叶铁线莲是通过短尾铁线莲和大叶铁线莲的杂交而起源,并根据我们观察到的变异式样对羽叶铁线莲系的一些种类进行了分类学处理。
Resumo:
铁线莲属尾叶铁线莲组是该属中记录种类最多的类群,主要分布在亚洲亚热带至温带地区,少数种类分布至亚洲及非洲的热带地区。由于缺乏野外观察和标本不够丰富等原因,有些种类的分类处理尚不能令人满意,应予修订。尾叶铁线莲组的组下分类系统以及与近缘组之间的系统关系也存在争议,还需深入研究。本文作者经过大量的标本馆工作和全面的文献考证,结合野外观察,对该组植物进行了分类学修订,同时通过基于形态性状的分支系统学和花粉形态研究对尾叶铁线莲组及铁线莲属的系统发育进行了探讨,结果如下: 1.分类修订 通过对国内外近20 个标本馆的5000 余份馆藏标本研究,结合全面的文献考证和广泛的野外观察,发现花丝形态、花药毛被状况、药隔是否凸起、萼片外侧附的属物等性状较为稳定,是分亚组的主要依据。而复叶类型、花序形态及花梗毛被状况、萼片颜色等性状为较好的分种性状。 本文在考证了近140 个种及种下等级的分类学名称后,确认尾叶铁线莲组植物共有37 种20 变种,共分为5 个亚组,另有4 种7 变种暂存疑;2 种、2 变种降为新异名;新组合6 个,其中5 个为改级新组合;发表新亚组1 个;发现中国新纪录变种1 个;纠正了以前研究者工作中对C. aethusifolia var. latisecta 的鉴定错误;初步澄清了C. jingdungensis 及C. jinzhaiensis 的一些名实混乱;指出了前人工作中的一些拼写错误;统一了植物的中文名称,并新拟了15 个分类群的中文名称;给出了各个种的形态描述、地理分布图以及分亚组和分种检索表。 2.分支系统学 在分类修订基础上选取了35 个形态性状,对尾叶铁线莲组的37 个种,和尾叶铁线莲组的近缘组Sect. Bebaeanthera 中的2 个种,以C. alternata 为外类群,利用系统发育分系软件PAUP 4.0 beta 10 对数据矩阵进行分析。共得到182 棵最简约树,树长为182 步,一致性指数(CI)=0.385,保持性指数(RI)=0.685。结果显示:尾叶铁线莲组为一并系类群,Sect. Bebaeanthera 中的两个种:C. pseudopogonandra 和C. barbellata 与Subsect. Otophorae 亲缘关系更为接近,应并入尾叶铁线莲组中;Subsect. Otophorae 与Subsect. Grandiflorae 各自聚为两大支,从分支图基部与其他类群分开,为本组早期分化出的类群;Subsect. Acutangulae 与Subsect. Connatae 中具有红色花的C. lasiandra 和C. dasyandra 近缘;分布于东亚北部地区的Subsect. Aethusifoliae 与分布于我国横断山区的C.rehderiana 和分布于印度的C. roylei 近缘;根据分支系统学分析的结果,对尾叶铁线莲组组下分类系统进行了调整,建立了新亚组Subsect. Otophorae。 3.花粉形态 在扫描电镜下研究了铁线莲属148 种12 变种和锡兰莲属3 个种的花粉形态特征,并在透射电镜下研究了部分种类的花粉外壁结构。 结果表明:铁线莲属花粉粒一般为近球形、球形或扁球形。具三沟的花粉赤道面观为椭圆形或近圆形,极面观为三裂圆形,大小为14.8-32.1 μm ×14.2-28.7 μm;具散沟或散孔的花粉(全为球形)直径大小为14.8-36.6 μm。花粉具三沟、散沟或散孔。在三沟类型中常伴有不同比例的散沟花粉。萌发沟狭长或稍宽,有整齐或不整齐下陷的边缘,沟膜上有颗粒状纹饰或刺状纹饰;萌发孔一般圆形或不规则形,分布不规则。外壁由薄到较厚,厚度为0.8-2.5 μm,外层稍厚于内层。在透射电镜下本属花粉外壁具备被子植物花粉典型的外壁层次,即外壁内层和外壁外层。外壁内层为一层均匀的质密的无结构的层次。外壁外层由3 层组成:覆盖层,柱状层,和基层。覆盖层上均匀分布有小刺状纹饰和小穿孔。 锡兰莲属花粉粒为圆球形,其直径大小为14.9-18.8 μm。具散孔。萌发孔一般圆形,分布不规则,孔膜上有颗粒状纹饰或刺状纹饰。外壁厚度为0.8-1.8 μm,外层稍厚于内层。覆盖层上均匀分布有小刺状纹饰和小穿孔。 根据花粉形态在花粉粒大小、萌发孔的类型和外壁纹饰方面的差异将两个属的花粉分为6 个类型,其中类型1 再分为两个亚型。在这些花粉类型中,类型1 为三沟花粉,类型3 为三沟至散沟花粉,其余类型为散孔花粉。类型1 的亚型 1b 在铁线莲属中分布最广,18 个组中有13 个组具有这种类型的花粉,是铁线莲属中最原始的花粉类型,其他类型和亚型均由此亚型直接或间接演化而来。 推测这两属花粉形态特征的演化趋势为:1. 萌发孔. 三沟→(散沟)→散孔。 2. 花粉粒大小. 小(散孔,直径14.9-18.8 μm)←中等(三沟,24.2 μm ×24.8 μm) →大(散孔,直径28.9-36.5 μm)。3. 表面纹饰. 小刺不明显、分布密集→小刺明显、分布稀疏。 铁线莲属及锡兰莲属花粉形态特征对于这两个属植物的区分以及铁线莲属下组间系统发育关系的探讨具有重要意义。锡兰莲属与铁线莲属中的Sect. Naraveliopsis 亲缘关系紧密;铁线莲属内具有散沟、散孔花粉类型的Sect. Naraveliopsis、Sect. Viticella、Sect. Tubulosa、Sect. Viorna (sensu Tamura 1995)为铁线莲属中的进化类群; Sect. Tubulosa 与Sect. Campanella 亲缘关系较远,而与Sect. Clematis 近缘。
Resumo:
翠雀属Delphinium L.是毛茛科中的一个大属,全世界有300-400 余种,广布于北半球温带地区。我国是世界上记载翠雀属植物种类最多的国家,尤以西南横断山区种类最为丰富。 通过文献查阅、标本室研究和野外考察,本文对我国特别是横断山区翠雀属植物的主要形态性状在居群间和居群内的变异式样进行了初步分析,认为根的形态、叶的分裂程度、植株尤其是花序轴和花梗被毛与否以及毛被类型、小苞片的形状和位置、退化雄蕊的颜色、上萼片的形状、心皮数目和种子形态特征是比较可靠的分类性状。但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往往较小,即使是通常比较稳定的分类性状有时也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变异,因此同一性状对于不同等级分类群的划分和在不同分类群中的分类价值常不一样。在具体的分类处理中,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尽可能利用较多的分类学性状或性状组合。 根据上述对我国翠雀属植物主要形态性状变异式样的理解,本文主要对我国西南横断山区及其邻近一些地区的翠雀属植物进行了力所能及的分类修订:将42 种和22 变种降为异名,提出2 新组合(毛梗黑水翠雀D. potaninii var. mollipes (W. T. Wang) Q. Yuan & Q. E. Yang 和腺毛康定翠雀D. tatsienense var. pseudomosoynense (W. T. Wang) Q. E. Yang & Q. Yuan),澄清了直距翠雀D. tenii Lévl. 的名实问题和Munz 等学者对我国翠雀属植物标本的鉴定错误以及由此引起的我国有关翠雀属植物的地理分布的混乱; 另有两种( 硕片翠雀D. grandilimbum W. T. Wang & M. J. Warnock 和永宁翠雀D. yongningense W. T. Wang & M. J. Warnock)因未见到模式标本,故暂存疑。本文讨论到的我国翠雀属植物共有87 种、10 变种。 为了在染色体水平上了解横断山区翠雀属植物的物种形成和分化,同时增加对整个翠雀族tribe Delphineae Warming 植物染色体进化的理解,本文报道了我国主要采自该地区的乌头属Aconitum L. 30 种、1 变种共40 个居群和翠雀属 48 种、3 变种共87 个居群的染色体数目,分析了30 种、1 变种乌头属植物和 46 种、3 变种翠雀属植物的核型,发现46 种、3 变种翠雀属植物为二倍体(2n = 2x=16),1 种(黄毛翠雀D. chrysotrichum Finet & Gagnep.)为四倍体(2n = 4x =32),1种(螺距翠雀D. spirocentrum Hand.-Mazz.)有二倍体和四倍体两种细胞型,3 种(宽距翠雀D. beesianum W. W. Smith、裂瓣翠雀D. mosoynense Franch.和康定翠雀 D. tatsienense Franch.)的个别居群有B 染色体出现。这表明横断山区翠雀属植物的物种形成主要在二倍体水平上进行。可能由于核型直向选择(karyotypic orthoselection)的结果,我国翠雀属植物的核型就整体情况而言在属内相当一致,属内核型分化不如乌头属中明显,外部形态上显得最为原始的种类如短距翠雀 D. forrestii Diels 和毛翠雀D. trichophorum Franch.的核型与其他多年生种类的核型相比并无明显区别。尽管如此,翠雀属植物的核型在属内仍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分化:在多年生种类中,大理翠雀群(D. taliense group)的种类的染色体内部不对称性(intrachromosomal asymmetry) 程度较高, 但染色体之间的不对称性 (interchromosomal asymmetry)程度偏低;一年生种类与多年生种类相比,我国唯一的一年生种还亮草D. anthriscifolium Hance 染色体之间不对称性最高,该种染色体内部不对称性程度在翠雀族中也偏高,因此就其核型的整体不对称性程度而言,在翠雀属乃至整个翠雀族中最高,而地中海分布的一年生种类的染色体内部不对称性明显增强, 但染色体之间的不对称性在翠雀族中最低。这种核型分化的系统学和生物地理学意义尚不清楚,以后需进一步研究。与乌头属相比,翠雀属植物的染色体通常较小,核型中st 染色体明显增多(可达6 对),核型的整体不对称性程度逐渐增强; 虽然乌头属牛扁亚属Aconitum subgen. Lycoctonum (DC.) Peterm.的二倍体种类也一般具有较多的st 染色体(4 对),但这些st 染色体比乌头亚属Aconitum L. subgen. Aconitum和露蕊乌头亚属Aconitum subgen. Gymnaconitum (Stapf) Rapaics 植物核型中相对应的m 或 sm 染色体以及翠雀属和飞燕草属Consolida (DC.) S. F. Gray 植物中相对应的st 或偶尔出现的sm 染色体要大。特别应当注意的是牛扁亚属中外部形态上显得最为原始的展喙乌头A. novoluridum Munz 的核型具有较多而且较大的sm 染色体,所以我们认为展喙乌头的核型保留了较多的原始性质,那些核型中具有较多st 染色体的牛扁亚属植物应当是该亚属中在核型上已比较特化的种类。这一结果不支持前人提出的乌头属植物的核型有从st 染色体进化到m 或sm 染色体的趋势的观点。就整个翠雀族而言,从现有资料看,其核型的进化趋势应当为:(1) 染色体从大进化到小, 从m 或sm 染色体进化到st 染色体;(2) 核型的整体不对称性程度逐渐增强,即核型的二型性从多年生的牛扁亚属植物到翠雀属植物的一年生的还亮草亚属Delphinium subgen. Delphinium 而愈趋明显。翠雀族植物核型的进化方向与整个毛茛科核型的进化方向看来是一致的,即都向核型不对称性增强的方向进化。
Resumo:
本研究选取毛茛目99属,利用四个叶绿体和核基因或DNA片段,并结合形态性状,在属的水平上构建毛茛目的系统发育关系。分子数据用简约法和似然法分析,分子和形态性状联合数据用简约法分析。具体结果如下: 1) 毛茛目的单系性 毛茛目的单系性在所有的分析中都得到强支持。这也被形态性状所支持,包括大的S-型筛管分子、表皮层具蜡质的管、离生并折合状发生的心皮、两层珠被形成的珠孔、无托叶、轮状花被(花被在领春木科可能是次生性丢失)和2-3层细胞组成的内珠被等。 2) 科间系统发育关系 毛茛目由三个主要分支构成:领春木科、罂粟科和核心毛茛目。罂粟科是核心毛茛目的姊妹群,二者通常具复叶、单叶分裂或单叶掌状脉,雄蕊轮状排列以及胚珠无丹宁酸组织。核心毛茛目的单系性得到强支持,花3基数、雄蕊和花被片对生以及外部花被片具三或更多的微管束迹等是其共有衍征。木通科和星叶草科形成一支,细胞型胚乳是它们的共有衍征。防己科、小檗科和毛茛科形成一支,核型胚乳和具小檗碱支持该支的单系性。小檗科和毛茛科的姊妹群关系得到草本习性、具根状茎、V-型木质部和外珠被至少四层细胞等性状的支持。 3) 科下系统发育关系 a. 罂粟科 罂粟科分为两个单系支:狭义罂粟科形成一支,Pteridophyllm、角茴香属和狭义荷包牡丹科形成另一支。是否具乳汁、小苞片状的萼片是否包着其他花部器官、雄蕊数目和花粉外壁纹饰等性状支持这种划分。这两支分别被给予亚科的分类等级。Pteridophyllm是角茴香属的姊妹群也得到分辨,叶和雄蕊的性状支持这两属近缘。 b. 星叶草科 独叶草属和星叶草属形成一支得到强支持,二者组成星叶草科。二叉状分支的叶脉、条纹状的花粉纹饰、单珠被、薄珠心和无外种皮等性状是该科的共有衍征。 c. 木通科 木通科的单系性得到强支持。大血藤属是其他木通科的姊妹群,因其在心皮数目、心皮排列、胚珠数目、胚珠方向、染色体数目和植物化学等方面不同于其他类群,建议给予亚科的分类等级。此外,猫儿屎属和串果藤属均具有一些独特的性状,分别给予族的等级。 d. 防己科 古山龙属和Anamirta形成一支,意味着族Anamirteae sensu Diels应该被承认;广义的青牛胆族应包括天仙藤族;无胚乳的粉绿藤族嵌合在蝙蝠葛族之内。子叶和花柱残基对科内的划分是非常重要的。虽然传统上认为胚乳是科下划分最重要的性状,但它在防己科内应该是次生性丢失。 e. 小檗科 六个间断分布的属或属对被证实。单心皮瓶状发生是小檗科的共有衍征。小檗科分为三个主要分支:南天竹属(x = 10)和染色体基数为8的类群形成强支持的一支,这也得到胚珠数目(2-4)和圆锥花序等性状的支持;x = 7的类群形成一支,花瓣基部内侧具2枚腺体,花粉具平滑的外壁和未分化的外表层等是其共有衍征;x = 6的类群形成一支,被条纹状的花粉外壁和不连续的花粉外壁内层所支持。这三支分别被给予亚科的分类等级。 f. 毛茛科的单系性得到强支持。雄蕊多数和胚珠多数是毛茛科的共有衍征。毛茛科由五个分支组成:Glaucidium、Hydrastis、染色体基数为9的类群形成一支、染色体基数为7的类群形成一支、染色体基数为8的类群形成一支,分别给予亚科的分类等级。Glaucidium是所有其他毛茛科的姊妹群。染色体基数为8的类群的单系性得到极弱的支持,不含有或者含微量的苄基异喹啉生物碱及具R-型染色体似乎也支持该支为单系。星果草属应隶属于毛茛亚科而与黄连属和(/或)人字果属关系遥远。在唐松草亚科,具瘦果的唐松草属嵌合在具蓇葖果的类群之内,意味着依据果实类型划分该亚科是不合适的。美花草属和毛茛族及银莲花族形成一支,而与侧金盏花属关系遥远。美花草属在胚珠着生位置、珠被数目和植物化学等方面不同与毛茛族和银莲花族,因此我们建议给予美花草属族的分类等级。 根据分析结果,我们提出了毛茛目一个新的分类系统
Resumo:
毛茛科(Ranunculaceae )铁线莲属(Clematis L.)长瓣铁线莲组(Sect. Atragene) 植物全世界约有14-18 种,我国约有6 种,广泛分布于北温带的高山上。该组植物由于外部形态变异大,种间或种下划分十分困难,目前已发表的种及种下分类群名称多达130 余个,名称使用较为混乱,组内系统关系尚存争议。本文通过文献考证、标本研究、野外观察及形态性状统计分析的综合研究,对长瓣铁线莲组进行了全面的分类学修订,结果如下: 1、性状分析 深入研究了1000 余号该组植物标本的形态性状变异式样、范围及其相关性,发现复叶类型、小叶大小、萼片毛被和质地、萼片脉突出与否、退化雄蕊长度等是较为稳定的分种性状。生长习性、萼片颜色、萼片边缘是否具短绒毛带、退化雄蕊形状等对种下划分具有重要的意义。 2、分类学处理 1)根据该组植物的萼片和退化雄蕊的特征和演化趋势,建立了5 个新系:Ser. 1. Occidentales、Ser. 2. Alpinae、Ser. 3. Koreanae 、Ser.4. Tomentosae 和Ser. 5. Macropetalae 。 2)对长期以来分类上争议很大,且分类十分困难的类群作出以下新的处理:把C. sibirica 和C. ochotensis 作为C. alpina 的亚种;把日本的C. fusijamana 和C. fauriei 降级为半钟铁线莲C. alpina ssp. ochotensis 的变种;把伊犁铁线莲C. iliensis 降级为西伯利亚铁线莲C. alpina ssp. sibirica 的变种;把C. chiisanensis 降级为朝鲜铁线莲C. koreana 的变种;把紫红花长瓣铁线莲C. macropetala var. punicoflora 和石生长瓣铁线莲C. macropetala var. rupestris 处理为长瓣铁线莲C. macropetala 的异名;把C. dianae 归并入白色长瓣铁线莲C. macropetala var. albiflora;支持长白铁线莲C. nobilis 作为一个独立的种。此外,还新指定了5 个名称的后选模式;纠正了前人对中国C. subtriternata 的鉴定错误。 3)确认该组植物有9 种2 亚种和9 变种(包括3 新等级),给出了各个分类群详细的文献引证、描述、生境、地理分布、标本引证和外部形态图,并编写了组下分系和分种检索表。认为亚洲东北部是本组植物分布的多样性中心。 3、形态性状演化趋势和各系的亲缘关系 探讨了该组植物形态性状演化的趋势和新建立的5 个系的亲缘关系,提出:退化雄蕊可能由外部雄蕊演化而来,并沿两条路线演化发展:其一是退化雄蕊伸长,与萼片近等长或长于萼片,顶端渐狭,呈披针形;其二是退化雄蕊不伸长,与雄蕊近等长,上部加宽,顶端由钝形、圆形发展至微凹,呈匙形。萼片演化的趋势可能由质地薄到质地厚,萼片脉由不凸出到3 条脉凸出。由此推测北美洲类群Ser. Occidentales 可能是本组的原始类群;Ser. Macropetalae 可能是退化雄蕊在第一条演化路线上最进化的类群;Ser. Alpinae 和Ser. Koreanae 之间亲缘关系较近;Ser. Tomentosae 的系统位置尚未确定。
Resumo:
油酰磷脂酰胆碱去饱和酶(FAD2)是一种重要的植物脂肪酸去饱和酶,位于内质网中,催化油酸生成亚油酸。亚油酸等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过高的植物油脂不稳定,易氧化,不易贮藏,而且氧化产物对人体有害。因此油脂改良的一个重要目的是提高种子油脂的油酸含量,降低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另外,关于FAD2的结构、功能和表达调控等问题目前还不清楚,有待深入研究。近年发展起来的RNAi技术可有效地沉默目标基因,研究植物FAD2基因沉默后膜脂和油脂的变化及温度对基因沉默的影响,有助于深入理解FAD2酶的功能、表达调控方式和有效地利用基因沉默技术改变膜脂组成、提高植物油脂品质。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首先采用RNAi技术抑制烟草FAD2基因(NtFAD2)的表达以降低NtFAD2酶活性,得到膜脂不饱和度改变的烟草转基因株系。然后研究NtFAD2基因沉默后脂肪酸去饱和过程的变化及其机理,以及温度对NtFAD2基因沉默的影响。研究中首先用PCR方法克隆烟草NtFAD2基因,用其编码区的一个片段构建表达发卡RNA的沉默结构,用农杆菌介导的方法转化烟草,从第一代转基因植株中筛选出油酸含量高的突变体。然后对其中一个转基因株系S61进行脂肪酸分析,发现叶片总脂和质体外单脂PC和PE中的油酸含量大幅度增加。此外,NtFAD2基因沉默对叶片甘油脂的影响有多效性,即质体内的单脂油酸含量也有显著增加,有些单脂中软脂酸含量有所下降。烟草NtFAD2基因沉默后,在叶片和种子中油酸含量变化最大,说明NtFAD2基因在不同器官中的沉默效果不同:沉默结构对NtFAD2酶活性较高的器官抑制程度更大,内源基因没有表现均一的沉默效果。沉默植株的多种组织中NtFAD2基因的mRNA降解程度相似,说明油酸含量与NtFAD2转录本的丰度没有直接关系。 植物脂肪酸的不饱和程度受温度调控,因此研究FAD2基因沉默株系的油酸含量受温度影响情况及其调控规律对RNAi技术在油脂改良方面的实际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生长温度的下降,野生烟草叶片膜脂油酸含量降低,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随之增加;转基因烟草中油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有相似的变化趋势,但是变化幅度远远大于野生烟草。低温下转基因烟草叶片油酸含量之所以大幅度下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被抑制的NtFAD2酶受低温的调节而活性升高。然而研究发现,与常温条件下相比,低温下转基因烟草NtFAD2基因的mRNA丰度不变,说明低温没有影响沉默结构对NtFAD2基因的mRNA的降解。低温环境下NtFAD2基因沉默植株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有所回升可能是植物对低温的一种适应性响应。转基因烟草种子油脂的油酸含量也受温度影响:常温下表现高油酸性状,低温下油酸含量下降。因此种植这种高油酸品系时,需要考虑温度的影响。如果在适宜的地域和季节种植,避免转基因植株开花结实时遭遇持续低温,就可以利用转基因植株的遗传优势,生产富含油酸的优质植物油。
Resumo:
The seed bank of Kobresia humilis meadow in Qing- Zang Plateau was preliminaryly studied and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seed bank , seed rain and above-ground vegetation were compared and analys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23 species in the seed bank in both of green up and withering stage. In species composition of the seed bank ,Ranunculaceae and Leguminosae were dominant ,while the percentage of Cyperaceae and Gramineae were lower. The percentage of K. humilis seeds was relatively lower with 0. 97 % in green up stage and 1. 97 % in withering stage. The species composition of the seed bank correlated with that of the seed rain ( r = 0. 7505 , P < 0. 01) ,and there were 18 common species which was 78. 3 %of species of the seed bank. Only 41. 81 %of above-ground vegetation species presented in the seed bank. The seed numbers of the dominant plant species in vegetation were smaller , with lower percentage in the seed bank. Therefore , the dominant vegetation of K. humilis et al. mainly depended on vegetative reproduction to maintain and strengthen. From vegetation to the seed bank in green up stage ,the species diversity decreased by 9. 94 %. It implied that the seed bank was the source of vegetation regeneration , but also a mechanism of preserving species diversity of the plants.
Resumo:
Three soil spots were found in Grove Mountains, east Antarctica during 1999-2000, when the Chinare 16th Antarctic expedition teams entered the inland Antarctica.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oils in Grove Mountains are desert pavement coating the surface, abundant water soluble salt, negligible organ matter, and severe rubification and salinization, scarces of liquid water, partly with dry permafrost, corresponding with the soils of McMurdo, Transantarctic. The soils age of Grove Mountains is 0.5-3.5Ma. Podzolization and redoximorphism are the main features in coastal Wilks region, in addition, there is strong enrichment of organic matter in many soils of this region. The main soil processes of Fildes Peninsula of King George Island include the intense physical weathering, decalcification and weakly biochemical processes. Peat accumulation is the main processes in Arctic because of humid and cold environment.Based on synthesis of heavy minerals, particle size, quartz grain surface textures, as well as pollen in soils, the soils parent materials of Grove Mountains derived from alluvial sediment of the weathering bedrocks around soils, and formed during the warm period of Pliocene. The detailed information is followed .l)The results of heavy minerals particle size showed the parent minerals derived form the weathering bedrocks around soils. 2)The quartz sand surface textures include glacial crushing and abrasion such as abrasive conchoidal fractures and grain edges, abrasive subparallel linear fractures and angularity, subaqueous environments produce V-shaped and irregular impact pits, polished surface, and chemical textures, such as beehive solution pits, which showed the water is the main force during the sediment of the soil parent minerals. 3)The pollen consist of 40 plant species, of which at least 5 species including Ranunculaceae, Chenopodiaceae, Artemisia, Gramineae, Podocarpus belong to the Neogene vegetation except the species from the old continent. Compared with Neogene vegetation of Transantarctic Mountains, Antarctic, we concluded that they grow in warm Plioce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