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6 resultados para 20-200
Resumo:
本文采用表面荧光显微镜计数法和分级稀释培养技术对我国南黄海聚球蓝细菌和异养细菌在各个季节的分布特点、摄食压力的来源以及物理水文现象对其分布影响进行了研究,同时还对浮游细菌的年际变化进行了探讨。 1. 春季三个航次中聚球蓝细菌平均丰度为3.71×10E+4 cells/ml, 生物量为10.91µg C l-1;异养细菌平均丰度为3.86×10E+5 cells/ml,生物量为17.72 µg C l-1。在垂直方向上,聚球蓝细菌一直表现为中层>表层>底层,而异养细菌在每个航次中的表现都不尽相同,但总体来说仍是中上层丰度较大。 春末夏初,海区多种水团的存在导致水域水文现象复杂,其中潮汐锋、层化现象等对浮游细菌的分布产生很明显的影响。聚球藻(Synechococcus)蓝细菌生物量最大值主要分布于潮汐锋区及层化区表层和水体中层,异养细菌生物量最大值则多出现在混合区的表、底层和层化区的表层。 2. 夏季对黄海冷水团鼎盛时期的浮游细菌的生态学研究表明:(1)垂直方向上聚球蓝细菌生物量和异养细菌的表现特点不同,聚球蓝细菌生物量的分布情况是中层>表层>底层;异养细菌丰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状况是表层>中层>底层。(2)聚球蓝细菌对浮游植物总生物量的贡献为2~99%(平均为42.5%),异养细菌生物量与浮游植物总生物量的比值为0.05~6.37(平均为0.85)。(3)浮游细菌的分布于水体温度和盐度变化有一定关系,冷水团中的浮游细菌生物量最低。(4)小型浮游动物对聚球藻蓝细菌的捕食率为0.20~0.42/d。 3. 秋冬季节,11月份黄海沿岸流比暖水流对聚球蓝细菌分布的影响要大,聚球蓝细菌主要分布在黄海沿岸流经过的南黄海北部水域;而异养细菌的分布在此时与聚球蓝细菌的分布恰恰相反。1月份,异养细菌的分布与暖流水的入侵有很好的相关性,主要分布在暖流水的舌锋位置34°N附近;聚球蓝细菌主要分布在暖流水经过的区域33~34.5°N。 秋、冬季,海区突出的水文特征为沿岸流及黄海暖流,它们的强弱、流向及分布直接影响了浮游细菌的分布状况。 4. 南黄海聚球蓝细菌的季节变化是春季(6月)>秋季(10月)>夏季(8月)>冬季(1月),丰度在7.8×103~5.8×104 cells ml-1间;异养细菌的季节变化是夏季(8月)> 春季(6月)>秋季(10月)>冬季(1月),丰度在1.5×10E+5~7.8×10E+5 cells ml-1间。 聚球蓝细菌对浮游植物总生物量的贡献(CB/PB)在南黄海的季节变化情况是春季>秋季>夏季>冬季,平均为35.76%。异养细菌生物量对浮游植物总生物量的比值(BB/PB)的季节变化是夏季>秋季>春季>冬季,平均为61%。 浮游细菌的主要摄食者是微型浮游动物(<20 µm)和小型浮游动物(<200 µm),在不同季节摄食者表现不同。原生动物对浮游细菌的摄食率冬季高于春季。综上所述,浮游细菌在南黄海的分布主要受温度影响,随季节变化较明显;同时也受到原生动物的下行控制。同时物理场对浮游细菌的分布也有影响。
Resumo:
菲律宾群岛以东的西太平洋赤道和热带海域以存在活跃和复杂的近表面环流而著称。北赤道流(North equatorial current)由东向西不断强化,当到达菲律宾群岛沿岸时,由于受菲律宾群岛的阻挡和β效应,海水在西边界堆积,在西边界形成两支强的西边界流,一支向北形成黑潮(Kuroshio current),一支向南形成棉兰老流(Mindanao current)。这两支西边界流对太平洋的热量重新分配将起着重要的作用。南下的棉兰老流到达棉兰老岛东南海域时,一部分成为印度尼西亚贯穿流(Indonesian throughflow),大部分转向东和苏拉威西海出来的海水及南赤道流(South equatorial current)越过赤道流进入这海域的海水混合,成为北赤道逆流(North equatorial countercurrent)。从1990年10月获得的水文资料算出本航次东边这条断面的纬向地转流断面图,可以看出,1990年晚秋北赤道汉分布在8°N以北的海域,强度最大的流集中在8~9°N之间相对狭窄的地带。而在76号站(3.41°N,128.76°N)到45号站(7.50°N,129.99°N)这条断面上,北赤道逆流分布在3°N~8°N之间,而强度最大流集中在靠近印度尼西亚的摩尔泰岛的南段,另从本航次获得的棉兰老岛以东海域-100米处动力米高度可以看出,在此海域存在两个气旋型涡旋(Cyclonic eddy)一个中心约在10.2°N,128°N,另一个中心在129°N以东,6.5°N左右的地方。用带~(63)Ni电子捕获检测器(ECD)的气相色谱对西太平洋的一些站在0米、50米、100米、150米、200米、300米等六层海水(有些站8~10层)中的氟里昴浓度进行了测定,发现在大部分站位位于300米以上的海水中氟里昴12浓度皆高于1.0 pmol·l~(-1)。表明表层温度混合层和温跃层之间的氟里昴-12交换的比较强烈,特别是靠近棉兰老岛的地方。用水下100米、200米氟里昴-12浓度等值线地域分布和变化,追踪北赤道流,棉兰老流,北赤道流之间的联系,结果与同一海域的动力米高度的地域分布十分吻合。再通过比较本航次东边这条断面的氟里昴-12浓度断面图和地转流断面图,我们能清楚地看的到,西向流区对应着高浓度的氟里昴-12分布,特别是在8~9°N流轴上面存在着氟里昴-12浓度最大值轴,而东向流区对应着相对低浓度的氟里昴-12分布,由以上结果,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用氟里昴示踪棉兰老岛以东海域的近表面环流是十分有效的,这样,氟里昴浓度在这海域的分布对今后建立本海域的大洋环流数学模式将能起重要作用。本文根据氟里昴主要来源是北半球的工业区,提出了一个氟里昴输入棉兰老岛以东海域的机制。
Resumo:
结核分枝杆菌(M.tuberculosis),俗称结核杆菌,是引起结核病的病原菌。可侵犯全身各器官,但以肺结核为最多见。结核病至今仍为重要的传染病。估计世界人口中1/3感染结核分枝杆菌。据WHO报道,每年约有800万新病例发生,至少有300万人死于该病。我国建国前死亡率达200-300人/10万,居各种疾病死亡原因之首,建国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卫生状态改善,特别是开展了群防群治,儿童普遍接种卡介苗,结核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大为降低。由于耐药结核的出现已及HIV共感染等因素影响,目前发病率又有上升趋势。对于结核病的防治而言,其首要问题是结核病的诊断,而结核病的实验室检查已成为临床医生诊断结核病、判断疗效和评估预后不可缺少的手段。结核病的临床诊断主要根据病史、痰培养、涂片抗酸染色、胸片等结果,其中痰结核检查是诊断肺结核的重要依据之一,检测方法常规采用细菌学检查。痰中细菌学检查主要采用痰涂片和培养方法,涂片虽简单易行,但阳性率低,培养虽为金标准,但周期太长,均难以满足临床需要。细菌对部分患者可造成误诊或漏诊。近年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展,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结核病诊断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实时动态荧光定量(FQ—PCR)技术又是在原有的PCR技术上一次质的飞跃。 尽管许多文献已经报道了结核耐药的分子机理,但耐药的分子机理并没有充分了解。本研究利用全基因组鸟枪法测序和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了两株结核分枝杆菌菌株TFJA和TFJB全基因组序列,分别为药物敏感株和耐多药株。在序列初步拼接后,获得了由189个DNA contigs(DNA序列连接群)组成的基因组框架图。借助10kb左右插入片段克隆的正反向末端序列信息以及PCR扩增技术,确定了全部DNA contigs在基因组上的物理位置,最后补上了所有“间隙(gap)” ,得到了全基因组序列。三种限制性酶切物理图谱证明了序列拼接的正确性。两株结核菌基因组大小为4.4Mbp左右,GC含量都在65.6%左右,其中TFJB株比TFJA株大7kbp,分别具有3591、3648个基因,83.7%的基因位于先导链上。我们比较了两株细菌的949SNPs位点,发现94个在TFJB中不同nsSNPs,这些SNPs位点的碱基在其它的结核分枝杆菌基因组中是相同的。我们去掉了那些代谢途径与毒力代谢无关的基因,最后选择了6个基因的18个SNP,检测这些SNP在277株耐药或者药物敏感结核分枝杆菌中的保守性以及其耐药相关性。用PCR扩增含有SNP的序列,用统计学检验这些SNP是否耐药相关,结果发现,TFJB0109_CDS04405基因的407位点SNP(g->a)和TFJB0109_CDS00149基因上的SNP(720a->c,722插入t,727t->g,729g->t,以及735g->t)可能与SM耐药相关,其P-value分别是0.04128、0.02160和0.01394(见表3)。 结核是一种慢性传染病,其病原体为TB。在全基因组序列分析研究的同时,我们筛选到一套灵敏度较高、特异性较好的REAL TIME-PCR检测引物,并用它对105份不同发病时间的病人标本进行了检测。初步结果表明,应用本方法,样本检出率为98%,这一结果比涂片及分离培养更灵敏。
Resumo:
在过去的几十年间,利用线粒体基因组序列探讨后生动物深层次的系统发育关系已取得初步进展。这主要得益于,线粒体基因组与其它分子标记相比具备诸多优势。迄今为止,超过1,200个后生动物的线粒体基因组已被测定,然而所获得的数据分布极不均衡。 软甲纲历来是甲壳动物分类学和系统发育学研究的重要类群,在形态学特征和分子生物学各方面取得广泛的发展。尽管软甲纲本身作为单系群已得到大多数甲壳动物学家认可,但是软甲纲内部各个类群之间的系统发育关系迄今仍颇有争议。本文报道了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太平洋磷虾Euphausia pacifica和采自南极普里兹湾南极磷虾Euphausia superba的线粒体基因组,其长度分别为15,989 bp、16,004 bp、15,730 bp、16,898 bp和15,498 bp以上(部分非编码区没有测定)。 本研究发现凡纳滨对虾、中国明对虾、脊尾白虾和太平洋磷虾的线粒体基因组包含后生动物线粒体基因组典型的基因组成(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22个转运RNA、2个核糖体RNA和一个非编码的AT富含区);然而,南极磷虾与后生动物线粒体基因组典型的基因组成相比,存在1个trnN基因的重复。与泛甲壳动物线粒体基因组的原始排列相比,凡纳滨对虾和中国明对虾线粒体基因组的基因排列完全一致;脊尾白虾的线粒体基因组发生罕见的trnP和trnH易位,从而说明在真虾下目中线粒体基因组的基因排列并不保守;太平洋磷虾线粒体基因组的基因排列出现3个转运RNA的重排 (trnL1、trnL2和trnW);南极磷虾线粒体基因组的基因排列除了出现太平洋磷虾具有的这3个转运RNA重排之外,还有1个trnN的重复和1个trnI基因的重排。另外,在太平洋磷虾线粒体基因组最大的非编码区中存在一个154 bp×4.7的串连重复区域,如此大片段的串联重复区域(>150 bp)在软甲纲动物线粒体基因组中是首次报道。 目前所获得的线粒体基因组数据强有力地支持口足目、对虾科、真虾下目和短尾下目为单系群。通过比较基因排列及蛋白质编码基因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得知真虾类和龙虾类为腹胚亚目的原始类群,并支持“((Penaeus+Fenneropenaeus)+Litopenaeus)+Marsupenaeus”的系统发育关系。此外,线粒体基因组的数据也强有力地支持磷虾目为单系群。但对于磷虾目在软甲纲中的分类地位及与其它类群的系统发育关系存在一些分歧:基于蛋白质编码基因核苷酸和氨基酸数据的贝叶斯分析强有力地支持磷虾目和十足目近缘,这个结果和传统的分类系统完全一致;然而,基于核苷酸序列的邻接法、氨基酸序列的邻接法和最大似然法均强有力地支持磷虾类和对虾类亲缘关系较近,从而破坏了十足目的单系性,与传统的认识并不一致,但由于自展值的支持率非常高,所以深层次的分析需要进一步加强。 星虫动物属于海洋生物中的一个小门类,自1555年被记载以来,其在后生动物中的分类地位就备受争议。本研究测定了星虫动物门的第一条线粒体基因组:革囊星虫Phascolosoma esculenta的线粒体基因组,全长为15,494 bp,包含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22个转运RNA、2个核糖体RNA和1个非编码的AT富含区,所有37个基因在同一条链上编码。与后生动物线粒体基因组的典型组成相比,存在一个trnR基因的缺失和一个trnM基因的重复。比较星虫动物和其它后生动物的线粒体基因组,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星虫动物和环节动物(包括螠虫动物)的线粒体基因组有相近的基因排列,而且所有基因都在同一链上编码;2)基于蛋白质编码基因的系统发育分析强有力地支持星虫动物和环节动物(包括螠虫动物)组成一个单系群,而将软体动物排除在外。因此,本研究认为以前许多星虫动物和软体动物“共享”的特征,包括发育特征和缺乏分节等,需要重新考虑。
Resumo:
热带西太平洋环流是副热带环流与热带环流关键分量,毗邻西太平洋暖池,对暖池的形成与变化有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为止,热带西太平洋环流还有许多问题,包括动力结构还不清楚。因此,论文针对热带西太平洋环流的研究不仅在太平洋环流动力学上有理论意义,而且对气候变化的研究和预测也具有理论和实用价值。 太平洋北赤道流分叉是大洋,特别是太平洋西部边界流海域的一个非常突出的环流现象,它是大洋中副热带大流环和热带流环的发源地,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海盆尺度的大洋环流结构,在大洋环流动力学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地位;同时它决定着大洋西边界区质量、热量的经向输送,进而对气候变化产生重要影响,是气候系统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分量。因此,北赤道流分叉的研究,不仅具有在海洋动力学上科学意义,而且对气候变化和预测也有实践意义。 从30年代至今,关于北赤道流分叉的研究有两种,一是根据实际观测水文数据,二是由数值模拟结果得出结论。用观测数据做出的结果,相对比较接近实际,但资料的分辨率较差,会引起估算结果的偏差;数值模拟结果有较高的时空分辨率,但由于模式本身的某些缺点会导致结果偏离实际。目前为止,诸多有关北赤道流分叉的结果,如分叉纬度变化的结论很不一致。所以,如何找到一种高时空分辨率的数据或提出一个比较符合物理实际并得到实测数据验证的数值模式是研究北赤道流分叉的关键。 本文用1992年10月到2004年12月高时空分辨率的卫星高度计数据,通过计算迹线的方法,确定了北赤道流分叉的纬度。结果表明,年平均分叉纬度约在13.4°N. 关于北赤道流分叉的季节变化,6月份发生在最南端(12.9°N),12月份发生在最北端(14.1°N)。12年的平均结果显示,7月份的分叉纬度比6月份和8月份明显偏大,这是局地风应力旋度导致的结果。本文同时研究了北赤道流分叉的年际变化,结果表明在厄尔尼诺年,北赤道流分叉纬度北移,在拉尼娜年,分叉纬度南移。 在热带西太平洋地区,特别是西边界流区和印度尼西亚贯通流邻近海域,岛屿众多,地形非常复杂,历史水文数据和测流数据又极少,所以几乎无法用分析观测数据的方法求得这一海域海洋环流,特别是次表层环流结构的深刻了解。因此,本文利用一个既适用于开阔大洋又适宜于地形变化剧烈海域的混合坐标海洋模式HYCOM,模拟了热带西太平洋环流,特别是西边界流及其相关海流,如,新几内亚沿岸潜流、棉兰老潜流、赤道潜流和印度尼西亚贯通流的气候态及其月、季变化。模式结果再现了该海域主要流系及其季节变化,模拟得到的海面高度场与卫星高度计数据基本一致;模拟所得的诸多关键断面上的海流、温度和盐度结构与实地观测数据(Johnson et al., 2002)有良好的一致性,说明本文的HYCOM模拟结果是比较可信、可靠的,可以用来做西太平洋环流分析用。本文得到结果如下: (1)赤道潜流究竟起源于何处,是赤道环流动力学上一个重要问题。鉴于实测数据缺乏和赤道潜流起源邻近海域地形复杂,相关研究很少,仅有的几项研究结果认为赤道潜流起源于135-137°E。本文一系列经向跨赤道断面的纬向流速模拟结果表明,赤道潜流最西源于129-130°E之间;另外,事实上,从200米层水平环流的模拟结果来看,赤道潜流有4个源头,各季有所不同:(i) 新几内亚沿岸潜流在135°E附近汇入赤道潜流;与Tsuchiya et al.(1989)结论相同;(ii) 来自棉兰老海流,这与Lu and McCreary(1995),Gu and Philander(1997)结论相同;(iii) 南海水经民都洛海峡、苏禄海和苏拉威西海西部由哈马黑拉岛以北进入赤道潜流,特别是,在春、夏、秋季;(iv) 印度洋海水经班达海和马鲁古海沿苏拉威西东岸北上沿哈马黑拉岛以东汇入赤道潜流(特别是春季)。所以,赤道潜流就水源来说,它有来自南海、印度洋和棉兰老以东的海水,就其起源来说,还是应该算从129-130°E开始的。 (2)棉兰老潜流发现于80年代末,尽管棉兰老潜流的起源对这一海域环流动力学非常重要,但由于资料缺乏,其起源的研究甚少。本文的模拟结果表明棉兰老潜流似乎有一部分水来自棉兰老海流,这主要在300-500米层。但更重要的是,从马鲁古海西边界(苏拉威西岛以东)向北的一支流更是棉兰老潜流的重要水源,说明棉兰老潜流的水源有相当部分是来自南半球,在600,700米层,特别是800,900和1000米层,棉兰老海流流速急剧减小至几乎看不到,而棉兰老潜流非常突出,其水源主要来自南半球苏拉威西岛东部向北的流动。至于棉兰老潜流的去处,500,600米层的模拟结果显示,棉兰老潜流在12-13°N附近,一大部分向东流去,一小部分向南加入棉兰老海流。在700米层以下,棉兰老潜流则在12°N向东流去,这与Hu and Cui(1989, 1991)和Wang and Hu(1998)的结果一致。 (3)关于印度尼西亚贯通流。HYCOM模拟的印度尼西亚贯通流年平均状况指出:250米以浅,印度尼西亚贯通流由西太平洋主要经由望加锡海峡进入东印度洋;300米以深,印度尼西亚贯通流反向,由东印度洋经由弗罗勒斯海、班达海和马鲁古海的西部边界进入太平洋。由200米层环流可以看出,从民都洛海峡南下的南海水是进入望加锡海峡构成印度尼西亚贯通流的主要的来源,另一小部分来自棉兰老海流。 (4)关于黑潮南海分支。在本文的模拟结果中,一年四季都有明显的黑潮分支由吕宋北端向西北进入南海后,沿大约21°N附近向西南流动,宽约100-200公里,深达300-400米,最大流速一般可达20厘米/秒,最大在冬季,可达40厘米/秒,流量约为6.5Sv,冬季强,5、9月份偏弱。证明了仇德忠、杨天鸿、郭忠信(1984)和郭忠信、杨天鸿、仇德忠(1985)关于南海黑潮分支存在的论述,并在一定程度上定量的解释了其季节变化规律。
Resumo:
以血管生成为靶点的抗肿瘤策略是抗肿瘤领域的研究热点,目前已经发现许多天然和化学合成的抗血管生成药物。鲨鱼软骨作为抗新生血管生成因子的重要来源的研究已有20多年的历史,很多研究显示鲨鱼软骨提取物有抗血管生成活性。但鲨鱼软骨活性多肽的完整分子结构一直未见报道;鲨鱼软骨活性多肽干扰血管生成通路的信号途径尚不明确。 本文应用盐酸胍抽提、丙酮分级沉淀、超滤、凝胶层析等分离技术,从青鲨(Prionace glauca)软骨中分离纯化并鉴定了一种新的具有抗新生血管生成活性的多肽。经SDS-PAGE和N-末端氨基酸序列分析显示,该多肽分子量为15500 Da,采用蛋白数据库分析表明该多肽是一种新发现的鲨鱼软骨多肽(Polypeptide from Prionace glauca,PG155)。 体外实验显示,PG155抑制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介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 ,HUVEC)迁移和管腔形成,并呈剂量依赖关系。200 μg/ml PG155对牛主动脉内皮细胞(Bovine Aortic Endothelial Cells,BAECs)和HUVECs及以下癌细胞,包括人肝癌细胞(human hepatoma Bel-7402 cells,Bel-7402)、 口腔上皮癌细胞(human oral epidermoid carcinoma KB cells ,KB)、人结肠癌细胞(human colon cancer HCT-18 cells,HCT-18)和人乳腺癌细胞(human breast MCF7 cancer cells ,MCF7)的增殖均无抑制作用,说明PG155无细胞毒作用。20 μg/ml PG155显著抑制HUVEC的迁移和管腔形成;40-80 μg/ml PG155 对VEGF 介导的HUVEC的迁移和管腔形成几乎完全抑制。 体内实验显示,PG155显著抑制斑马鱼胚胎模型新生血管生成,并呈剂量依赖关系。形态学观察表明PG155显著抑制斑马鱼胚胎肠下静脉(subintestinal vessels, SIVs)的生长,随着浓度的升高SIVs的生长可受到完全抑制。碱性磷酸酶染色分析显示,在一定浓度范围内,PG155随着浓度的升高对斑马鱼胚胎整体血管生成抑制作用依次增强。160 μg/ml PG155会引起斑马鱼胚胎心脏功能障碍。 由海洋生物中发现新的肿瘤新生血管生成抑制剂国内外的报道较少,我们的工作表明鲨鱼软骨可作为血管生成抑制剂的重要来源,鲨鱼软骨活性多肽PG155由于具有极低的细胞毒作用,并能抑制VEGF介导的血管生成过程,有希望成为一类新型抗肿瘤药物。
Resumo:
大米草是一种外来引种植物,本来引进的目的是为了保滩护岸、促淤造陆。然而大米草过度繁殖,侵袭海洋沿岸滩涂,所以综合开发大米草有着重要的经济意义和生态意义。本实验研究着力于将大米草水解液通过皮状丝孢酵母发酵而制取生物油脂。并且随着近年来石油价格的攀升和对于汽车尾气对环境造成的日趋严重的污染,生物柴油的开发受到高度重视。微生物油脂则是生物柴油生产的很好的原料,因为它无需占用耕地,而能够把农业加工剩余物或是其它的含纤维素的生物质转化为油脂。 本实验采用产油酵母菌皮状丝孢酵母(Trichosporon cutaneum)直接发酵经过简单脱毒处理的大米草水解液生产微生物油脂。在122℃,固—液比为10%(w/v),分别用1%、2%、4%和6%稀硫酸水解大米草,结果表明在6%的酸浓度下水解40 min后还原糖含量最高,达到22.8 g/L。而同时以1%稀硫酸在140℃下水解大米草,2.8h后,水解液中葡萄糖产量达到最高14.2g/L。确定了摇瓶发酵最适工艺条件:摇床转速200 rpm,接种量10%(v/v),装液量为200 mL (1000-mL三角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水解液最适浓缩倍数和pH值,水解液浓缩倍数为4.0时产油量高达6.0 g/L,产油率为46.3%。本文为高效利用大米草提供了新的途径。 关键词:皮状丝孢酵母,大米草,水解,发酵,微生物油脂
Resumo:
沉积物可以提供连续的地磁场相对强度(RPI)记录,这些记录在全球范围内的对比具有一致性。目前RPI记录越来越多地在布容极性期内作为千年尺度高精度的地层对比手段,但由于构建RPI所需的岩石磁学标准较高,总体来说,RPI数据还相对缺乏,尤其是太平洋地区连续的RPI记录更是相对较少。本文以西太平洋特定海域沉积物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古地磁和岩石磁学方面等多个参数的综合测量,通过归一化天然剩磁得到了地磁场相对强度变化曲线,为RPI研究提供了新的记录,为研究区测年提供了新的手段。 西菲律宾海的Ph05孔沉积物的岩石磁学和古地磁研究表明,岩芯中的载磁矿物比较单一,以低矫顽力的磁铁矿为主,χ、ARM及SIRM等参数指示的磁性矿物的含量变化不大。磁性矿物的颗粒以准单畴为主,粒度指示参数χARM/χ具有冰期-间冰期旋回变化。通过交变退磁可得到稳定的特征剩磁,32-38 cm及108-110 cm处发现负倾角,并伴随着RPI的低值。谱分析检验后选择ARM作为归一化参数,通过ARM归一化天然剩磁获得了200 ka以来的地磁场相对强度记录。重建的RPI记录与综合曲线Sint-200有良好对比,可以反映全球性的信号。基于RPI建立的年代模型与氧碳同位素年代模型相似,可以作为独立的定年手段。 对东菲律宾海帕里西维拉海盆西侧F090102孔柱样沉积物进行了系统的古地磁和岩石磁学分析,结果表明样品适合进行相对强度研究。根据功率谱分析结果,选择非磁滞剩磁作为归一化的参数,得到约2 Ma以来的地球磁场相对强度变化曲线。该曲线与SINT-2000曲线可详细对比,比如呈比较典型的锯齿状特征,布容期内的记录与800 ka以来的SINT-800曲线相符。布容/松山极性转换期呈单强度降低的特征,在极性转换期和极性漂移期,相对强度曲线表现为显著低值。 对东海内陆架泥质区沉积物EC2005孔的磁学研究表明,岩芯在110 cm即受到还原成岩作用的影响;110-600 cm经历了铁氧化物还原阶段,样品中磁性矿物以PSD磁铁矿为主,随深度增加,其含量快速减少,其间随着硬磁矿物含量的波动,磁学参数也呈现出峰谷变化;600 cm向下岩芯经历硫酸盐还原阶段,各磁学参数都维持在很低的水平,顺磁性颗粒增加,并出现黄铁矿。早期成岩作用及重磁化作用使得古地磁信号被削弱和改造。
Resumo:
在浅海养殖系统中,生源要素的形态和动态对滤食性贝类生长有着重要影响,与此同时,滤食性贝类对系统中的生源要素的动态也具有重要作用,国外学者对此研究的比较多,但在我国研究甚少。在本论文中利用室内模拟实验和海上调查的方法,研究滤食性贝类的生物过滤、生物沉积及排泄作用对浅海养殖系统中生源要素动态的影响。室内模拟实验部分:1998年4月至6月间,在烟台利用室内规格相同的水池,建立了栉孔贝扇(Chlamys farreri)不同养殖密度单养、栉孔扇贝和海带(Laminaria japonica)混养、栉孔扇贝和海带、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多元化养殖等三种养殖模式,九个养殖系统和一个对照系统,实验中各池的温度、光照、盐度和换水量基本一致,定期测定实验池中颗粒有机碳(POC)、颗粒氮(PN)和水体及沉积物中营养盐的含量。实验结果表明:1 栉孔扇贝大量滤食水体中的颗粒物质,导致水体中颗粒物质浓度的降低,水体中POC和PN的现存量与栉孔扇贝的放养密度负相关,水体中颗粒物的缺乏会限制栉孔扇贝的生长,当POC、PN的现存量分别降低到0.09mg/L、0.015mg/L时,就会限制栉孔扇贝的生长。2 栉孔扇贝排泄代谢产物增加了水体中无机营养盐的浓度,栉孔扇贝排泄的氮以NH_4~+-N为主,占三氮的93.5%;海带可为栉孔扇贝生长提供一部分饵料。3 实验期间硅浓度低于或近于2umol/L,限制了硅藻的生长,实验后期水体中氮盐浓度降低,氮磷比小于10,可能限制了浮游植物的生长,减少了栉孔扇贝的饵料生物,从而抑制了栉孔扇贝的生长。4 在栉孔扇贝单养和贝藻参混养系列中,沉积物中有机物、有机碳、有机氮、有机磷及总磷的含量随栉孔扇贝放养密度的增大而减少。5 在贝藻混养系列中的栉孔扇贝生长好于单养系列,在贝藻参混养系列中的海带生长速度快于贝藻混养系列;单养和贝藻参混养模式中栉栉孔扇贝的日产量均以放养密度中等的(20个/m~2)养殖系统较高。海上调查部分:于1997年冬季、1998年春季和夏季,在烟台四十里湾海区进行了三次野外调查,分别在养殖海区和非养殖海区取得沉积物柱状样,测定沉积物中有机质和间隙水中无机营养盐的含量。实验结果表明:6 养殖区沉积物中有机质的含量大于非养殖区,平均高约22%。7 养殖海区沉积物间隙水中营养盐的浓度大于非养殖海区,其中养殖区NH_4~+-N、PO_4~(3-)-P 的浓度分别高于非养殖区50%和200%-400%,NO_3~--N, NO_2~--N 的浓度差别不明显;沉积物间隙水中营养盐浓度冬季较小,而春夏季浓度较高;氮盐以NH_4~+-N 为主,占90%以上。8 养殖海区沉积物-海水界面间营养盐扩散通量大于非养殖海区,烟台四十里湾沉积物-海水界面间NH_4~+-N, PO_4~(3-)-P, NO_3~--N, NO_2~--N 冬、春、夏三季平均扩散通分别为249.99 umol/m~2/d、3.78 umol/m~2/d、5.24 umol/m~2/d、0.83mol/m~2/d。
Resumo:
利用焦脱镁叶绿酸-a甲酯与亲电试剂发生的取代反应,在焦脱镁叶绿酸-a甲酯的20-meso-位上分别引进硝基和卤原子,得到了20-meso位取代的焦脱镁叶绿酸衍生物.所合成的新叶绿素-a衍生物均经UV,IR,~1H NMR及元素分析证明其结构.另外,对叶绿素-a卟吩环上的芳香性和相应的化学反应活性也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可能的亲电取代反应机理.
Resumo:
以1,2-苯并-3,4-二氢咔唑-9-乙基氯甲酸酯(BCEOC)作为柱前荧光衍生试剂,在Hypersil BDS C18 (4.6 ×200 mm, 5 μm)反相色谱柱上,荧光检测波长为390 nm(激发波长为333 nm),采用梯度洗脱实现了20种氨基酸标准品衍生物的分离检测.20种组分的线性范围为51.6 fmol~105.6 pmol,线性回归系数均大于0.9995;检出限为6.3~177.6 fmol (S/N=3:1).经柱后串联质谱电喷雾电离源(ESI Source)实现了各组分的质谱鉴定,并以酪氨酸(Tyr)衍生物为例进行了质谱裂解机理解析.对A、B、C三组(A:安静对照组;B:运动力竭即刻组;C:力竭恢复12 h 组) 24只大鼠血浆中氨基酸的定量测定结果表明,运动力竭即刻较安静状态大鼠血浆氨基酸含量明显增加;力竭恢复12 h 后血浆氨基酸水平基本恢复到运动前状态.方法的灵敏度高、重现性好,为大鼠血浆中氨基酸的测定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Resumo:
利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及反相硅胶RP-18分离及纯化技术,从辐状肋柱花全草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萃取部分得到7个水溶性成分,经^1H NMR、^13C NMR等波谱技术鉴定为异荭草苷、芒果苷、Swertipunicoside、当药醇苷、异牡荆苷、当药黄素、和7-O-[α-L-吡喃鼠李糖-(1-2)-β-D-吡喃木糖]-1,8-二羟基-3-甲氧基[口山]酮。除异荭草苷外,其余化合物均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Resumo:
藏羚(Pantholops hodgsoni)的集群类型有雌性群、雄性群、母仔群、雌雄混群和独羚5种形式。2002年7月~2003年12月,在可可西里地区沿青藏公路设立试验区,直接观察到936群次,计13795只次藏羚。藏羚的集群类型受到生育周期的影响,季节间差异显著。春季以雌性群(60.49%)和雄性群(30.86%)为主;夏季和秋季主要为雌性群(41.65%,49.66%)和母仔群(49.36%,33.67%);雌雄混群(58.14%)主要出现在冬季。雄性群在1年中很少见,尤其是夏秋两季,冬季较为常见,多由亚成体雄性组成。独羚是一种特殊的集群类型,占11.32%。常见的集群大小为2~20只,占71.90%,其次是21~200只的群,占16.35%;>200只的集群极少,仅占0.43%,且仅出现于夏季产羔往返迁徙途中。藏羚的集群大小受竞争、捕食风险以及迁徙繁殖的共同影响。藏羚的集群极不稳定,交配期雌雄混合群受雄性亚成体的干扰经常改变,而在迁徙季节大群和小群之间的转换也很频繁。大型集群为雌性群或母仔群,其最适集群大小为2~20只。
Resumo:
对甘、青两省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生产上曾磊面积应用的200多个春小麦地方品种和育成品种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个形态性状、5个农艺性状和2个品质性状都存在着广泛的遗传多样.蟾能成品种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总体上大于地方品种,但是从20世纪60年代开展春小麦杂交育种工作之后,育成品种形态性状、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遗传多样性呈下降趋势。评价育种对小麦遗传多样性的影响,不能只将地方品种和育成品种的遗传多样性作一简单比较就得出结论,而是应该在遗传多样性演变的动态过程中去研究。
Resumo:
On a reversed phase Hypersil BDS C-18 (200 mm x 4. 6 mm, 5 mu m) column, 20 amino acids, which were derivatized using 2-(11H-benzo [a] carbazol-11-yl) ethyl carbonochloridate (BCEC-Cl) as pre-column derivatization reagent, were separated in conjunction with a gradient elution. Optimum derivatization was obtained by reacting of amino acids with BCEC-Cl at room temperature for 5 min in the presence of sodium borate catalyst in acetonitrile solvent. The fluorescence excitation and emission wavelengths were 279 nm and 380 nm respectively. The identification of amino acid derivatives from hydrolyzed bovine serum albumin and bee pollen was carried out by post-column mass spectrometry with electrospray ion source in positive ion mode. Linear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of the amino acid derivatives were > 0.9990, and detection limits (at signal to noise of 3:1) were 1.49 - 19.74 fmol for the labeled amino ac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