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0 resultados para K-ar


Relevância:

60.00% 60.00%

Publicador:

Resumo:

大吉山钨矿床是一个大型的石英脉型钨矿床。矿床在空间上与燕山早期复式花岗岩相伴。利用云母单矿物的X·Ar同位素年龄测试方法,测定了矿床有关的花岗岩及矿脉的同位素年龄。结果表明,黑云母花岗岩中黑云母X.Ar年龄为(160.3t3.00)Ma和(164.2士3.5)Ma,二云母花岗岩中白云母X.Ar年龄为(160.6t2.8)Ma,含钨石英脉中白云母K-Ar年龄为(152.6t2.35)Ma和(158.!t2.8)Ma0钨成矿与花岗岩的成岩基本不存在时差,推测含钨石英脉的形成可能与岩浆分异出的富含矿化剂和成矿元素的流体有关。

Relevância:

60.00% 6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文从岩石学和地球化学方面对鲁西地区淄博盆地几个岩区的基性脉岩的成因和源区性质进行了探讨。脉岩的K-Ar年龄(72.2~116.3 Ma)表明其为晚中生代(白垩纪)岩浆作用的产物。主量元素显示该脉岩总体属钙碱性系列。微量元素特征表明脉岩为交代富集地幔部分熔融作用的产物,成岩过程可能同时经历了橄榄石、单斜辉石、Ti-Fe氧化物以及少量斜长石的分离结晶作用。Pb同位素组成:^208Pb/^204Pb=36.308~38.329;^207Pb/^204Pb=15.170~15.632;^206Pb/^204Pb=16.658~18.470,可以和下地壳组成相比,暗示成岩过程中存在大量下地壳物质的参与。岩浆在构造上受控于燕山造山带坍塌和沂沭断裂带(郯庐断裂山东段)的活动(左行平移和伸展),但在上升侵位过程中没有遭受地壳物质的混染,且具有大陆边缘弧玄武岩的特性。这暗示岩浆早期鲁西地区存在古大洋板块(苏-鲁洋)的俯冲作用(即古俯冲作用)。

Relevância:

60.00% 60.00%

Publicador:

Resumo:

在系统研究墨江金矿床地质事件的基础上,以富金石英脉中的石英流体包裹体为测定对象,获得RbSr等时线年龄为(135±3)Ma。上三叠统地层中含金石英脉旁侧发育的铬水云母脉K-Ar法年龄为(109.5±1.7)Ma。结合前人的研究资料,认为墨江金矿床经历了多期次成矿作用,其中构成本矿床的主体——富金石英脉的形成时代可能为135~90Ma,相当于燕山晚期。

Relevância:

60.00% 60.00%

Publicador:

Resumo:

湘中地区的锑(金)成矿多与脉岩相伴生,对其成因及对矿床成矿作用的贡献至今仍不清楚。本文通过对板溪石英斑岩脉的研究表明,全岩K,Ar年龄为200Ma±,至少比板溪锑矿成矿晚200Ma,因此脉岩与成矿不存在成因联系。板溪脉岩显示过铝质特征,其A/CNK为1.08~2.61,A/NK为1.08~2.71,K20为0.9%~3.66%,K20±Na2O为4.28%~7.5%,大多数样品的K2O/Na2O小于1。稀土元素以相对富集LREE,LREE分馏不明显、HREE分馏明显,配分曲线右倾为特点,其(LJYb)n为14.47~28.11,(Gd/Yb)n为9.8~14.3,并且具强负Eu异常,δEu为0.05~0.14,这表明岩石在成岩演化过程中,经历了强的分异结晶作用。在原始地幔标准化蛛网图上,脉体相对富集LILE,并具Ti和P负异常。(^87Sr/^86Sr)i变化范围较大,为0.6653~0.7149,其中B-3样品的(^87Sr/^86Sr)i为0.7149,与来自地壳上部的花岗岩的^87Sr/^86Sr初始比值相当。在构造环境判别图中,样品显示岛弧/同碰撞花岗岩的特点。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笔者推测板溪脉岩为地壳上部岩石部分熔融的产物,并经历了混染和高度的分异演化。其动力来源为200Ma左右,地壳叠置加厚作用后幔源岩浆的底侵作用.

Relevância:

60.00% 6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论文对广东沿海地区及海南岛基性岩脉的地球化学特征、成因、基性岩浆活动期次、地幔源区地球化学特征,以及岩石圈结构特征、形成机理和演化等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得出以下几点认识:1.全岩K-Ar年龄分析数据表明广东沿海地区及海南岛基性岩脉的成岩年龄是在54~146Ma之间。根据K2O/Na2O比值和K2O含量,以及不相容元素分配模式是否有“Nb–Ta”负异常,可以划分出两类中钾基性岩脉和高钾基性岩脉。2.本区基性岩脉的地球化学特征表明,中钾和高钾基性岩脉有着不同的岩浆来源,中钾基性岩脉的岩浆应来源于软流圈物质与Ⅰ型富集地幔的混合作用,高钾基性岩脉的岩浆应来源于软流圈物质与Ⅱ型富集地幔的混合作用。3.广东沿海地区应存在两个具有不同地球化学特征和演化历史的岩石圈地幔块体,北块体岩石圈地幔为Ⅰ型富集地幔。南块体岩石圈地幔为Ⅱ型富集地幔。南块体岩石圈地幔的富集作用与太平洋板块消减作用产生的流体交代有关。4.南、北块体最早的形成与特提斯构造有关,它们是由两岩石圈块体碰撞形成。5.软流圈上涌是本区岩石圈减薄主导因素。软流圈物质最早可能是沿岩石圈地幔中的断裂入侵的,通过对岩石圈的熔蚀发展成“蘑菇云”状,然后不断发展扩大,在蘑菇云顶部的局部地区形成突起,大约在54Ma,蘑菇云下方的岩石圈地幔脱落沉入软流圈中,软流圈物质直接大量上涌,岩石圈发生大规模的拉张减薄,形成本区物质来源以软流圈为主新生代玄武岩。而岩石圈地幔被部分置换,由软流圈物质和残留的古老岩石圈地幔组成双层结构。

Relevância:

60.00% 60.00%

Publicador:

Resumo:

中国东南部位于亚洲东部大陆边缘的南段,处于扬子地块、印度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中间地区,是中生代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相互作用的活跃区域,一直是地质学家关注的地区。晚中生代古太平洋板块对欧亚大陆的俯冲作用,以及大规模的钙碱性岩浆作用,是中国东南部晚中生代重要的构造-岩浆热事件。有关构造属性转换时间及大陆动力学演化过程、岩石圈伸展与地壳拉张期次和深部地质过程等问题,已成为当前重点研究的课题。基于此,本文以福建晚中生代以来的基性脉岩、基性岩、碱性超基性岩为研究对象,运用岩石学、矿物学、元素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及K-Ar同位素测年等研究方法,较为系统地研究了闽西碱性超基性岩、闽北角闪辉长岩、闽西及闽东南基性脉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对岩石成因、源区性质、成岩时代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据此反演福建及中国东南部中生代以来岩石圈伸展和地壳拉张期次、岩石圈地幔属性及演化性质,探讨了中国东南部中生代以来的大陆动力学背景。本次研究中获得以下几点初步认识: 1、闽西柳城新生代玻基辉橄岩呈岩筒侵入的,岩石化学研究表明,玻基辉橄岩属于钠质硅不饱和碱性超基性岩;系统的微量元素研究显示,岩浆在上升侵位过程中未发生明显的地壳混染作用,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是地幔源区性质的继承,地幔源区来自HIMU型地幔端元,HIMU型地幔端元的形成与大洋俯冲脱水板片及携带的沉积物再循环相关;柳城玻基辉橄岩由低程度部分熔融形成(约2.9%),全岩K-Ar测年为12.6±1.3Ma,为中新世,岩石产出构造背景为陆内裂谷。 2、系统的地质地球化学研究表明,闽北赤门角闪辉长岩为低钾(拉斑)系列,有高Al2O3,Na2O>K2O特征,微量元素具有富集LILE、LREE,亏损HFSE特征,岩浆的地幔源区为富集型,具有EMⅡ性质;与沿海地区辉长岩对比研究,认为赤门辉长岩株可能是中国东南部由拉张向裂谷转换的标志,全岩K-Ar测年为67.6±5.4Ma,晚白垩世末期,岩体的形成动力学背景为拉张带-初始裂谷。 3、闽西基性岩脉主要呈NW向展布;对闽西基性脉岩的岩石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基性脉岩为亚碱性岩石系列,稀土元素、不相容元素和Sr、Nd同位素表现出两种不同的地球化学特征,闽西存在两个不同地幔源区,即弱亏损地幔源区和富集地幔源区(类似EMⅡ型地幔端元),源自弱亏损地幔源区形成的基性脉岩以LILE弱富集、不出现Nb、Ta、Ti负异常和同位素Nd弱亏损及Sr弱富集为特征,源于富集地幔源区的基性脉岩,以不同程度富集LILE、LREE、有Ta、Nb、Ti负异常和Nd、Sr同位素富集的特征,源区壳幔相互混合特征明显;闽西基性脉岩均产出于板内环境,区域构造背景为大陆拉张带; 4、闽东南基性岩脉主要呈NE向展布;闽东南基性脉岩强烈富集LILE、LREE、亏损HFSE,Nb、Ta、Ti负异常,表征岛弧玄武岩地球化学特征;岩浆上升侵位过程中未发生地壳混染作用;微量元素和同位素研究表明,脉岩岩浆起源于富集源区,地幔源区发生俯冲组分交代作用,地幔源区有由富集向亏损转化的趋势,闽东南基性脉岩产出构造背景为陆缘拉张裂谷带,基性脉岩形成与长乐-南澳断裂带活动有一定的联系; 5、福建地区基性脉岩K-Ar年龄分布范围为57.9±1.3~136.6±2.7Ma,结合福建地区发育的碱性岩、A型花岗岩和双峰式火山岩和已发表基性岩脉的年代学数据,认为福建省中生代地壳拉张期次分别为75Ma±、85Ma±、90~100Ma、110~120Ma、125Ma±和180~165Ma,中国东南部地壳拉张作用与多金属成矿存在耦合关系; 6、通过对福建晚中生代以来基性脉岩、基性岩、碱性超基性岩的系统研究,表明中国东南部晚中生代以来岩石圈地幔性质发生明显的变化,总体的变化趋势是亏损地幔代替富集地幔,这种趋势与软流圈地幔上涌改造、擦拭了中生代地幔富集的特点,也与岩石圈伸展、地壳拉张关系密切;中生代岩石圈的富集可能是俯冲流体交代与俯冲板片携带地壳物质进入地幔再循环的结果。

Relevância:

60.00% 60.00%

Publicador:

Resumo:

华南地区中生代地壳拉张、岩石圈伸展减薄与大规模成岩成矿作用的时代分布格局和地球动力学背景一直是国内外关注的重要科学问题。富碱侵入岩及其有关的成矿作用是伸展构造的直接表现之一。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南岭中段花山-西山-香花岭-骑田岭NE向的花岗岩带为一中晚侏罗世形成的具有高εNd(t)和低Nd模式年龄的富碱侵入岩带,并伴有大规模的钨锡多金属成矿作用,是研究大规模地壳拉张、岩石圈伸展减薄与该区大规模的钨锡多金属成矿作用的耦合关系及其深部动力学机制的理想对象。本文以香花岭地区花岗岩及其有关的钨锡多金属矿床为研究对象,运用岩石学、元素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等方法手段,对香花岭矿区花岗岩的成因和形成构造环境、成矿物质与成矿流体的来源、成矿年代学及成岩成矿的地球动力学背景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初步建立了该矿的成矿模式。论文主要获得以下认识: (1)通过对香花岭矿区癞子岭和尖峰岭岩体的主、微量元素及Sr、Nd同位素研究,查明上述两个岩体均具有高硅、富碱及成矿元素,富LILE及Zr、Ga等部分高场强元素(HFSE),贫Ca、Mg,P,Eu,较高的εNd及较低的Nd模式年龄等特征,具有相同的岩浆源区,属于后造山背景下形成的铝质A型花岗岩(A2型),具有壳、幔混合来源。 (2)利用白云母Ar-Ar同位素定年手段对香花岭锡多金属矿床、香花铺钨多金属矿床及尖峰岭云英岩型锡多金属矿床进行了成矿年代学研究,并首次对该矿的矿石矿物-锡石进行了U-Pb同位素定年。结果表明,香花岭地区钨锡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时限为154-161 Ma,与矿区花岗岩黑云母K-Ar年龄相一致,并与区域主要钨锡矿床的形成时间一致。 (3)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及同位素地球化学的研究表明,香花岭锡多金属矿床与矿区花岗岩具有密切的成因联系,矿区花岗岩不仅为该区成矿作用提供热动力和介质条件,而且为成矿作用提供了主要的物源。此外,矿区内的赋矿地层可能提供了部分成矿物质。早期成矿流体以岩浆水为主,晚期有大量大气降水的加入。 (4)对香花岭锡多金属矿床锡的超常富集机制作了初步探讨,认为该区锡的超常富集可能归功于如下几个因素:首先,富含F等挥发分的花岗岩浆高度分异演化出富含挥发分及成矿元素的超临界流体,成矿流体在流经赋矿地层时萃取了其中的部分成矿元素;其次,伴随着围压的不断降低,成矿流体发生了沸腾及连续的去气作用,导致了成矿流体的高度浓缩,当流体达到饱和或过饱和时,成矿元素沉淀成矿;最后,早期形成的矿床进一步受到后期的叠加改造,从而形成该区高品位的锡矿石。 (5)根据上述研究,香花岭锡多金属矿床与矿区花岗岩具有密切的时间、空间及成因联系,二者应为同一构造背景下形成的产物。结合区域上的研究,香花岭矿区的成岩成矿作用与南岭中段同时代的其他钨锡多金属矿床具有相同的地球动力学背景。这种构造背景可能与该区中-晚侏罗世构造体制转换,地壳拉张-岩石圈伸展减薄背景下,软流圈地幔上涌及发生壳、幔相互作用密切相关。 (6)初步建立了香花岭锡多金属矿床的成因模式:在该区中晚侏罗世大规模地壳拉张、岩石圈伸展减薄背景下,地幔物质上涌到中下地壳,发生壳幔相互作用,形成壳幔混合的花岗岩浆。花岗岩浆经充分分异演化,形成富含挥发分和成矿元素的一种具超临界性质的成矿流体。成矿流体在上升过程中随着围压的不断降低,发生了连续的去气作用,使得成矿流体高度浓缩并沿有利的构造部位成矿,并在后期受到改造、叠加等成矿作用,以至于形成了该区最富的锡矿床。

Relevância:

60.00% 60.00%

Publicador:

Resumo:

中国东南部晚中生代以来的动力学背景一直受到大量学者的关注,特别是大陆岩石圈地幔和大规模岩浆活动事件。华南地区广泛发育的基性脉岩,为研究中国东南部动力学背景提供了载体。前人分别从年代学、矿物学、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等方面对广布于华南(福建、广东、江西、海南、湖南等地区)基性岩进行了详细研究,并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 赣杭构造带地处一级大地构造单元扬子地块和华夏地块结合部位,横跨江南元古宙岛弧和华南加里东造山带两个二级构造单元,长期控制两侧地质构造、岩浆活动、沉积、变质及成矿作用。带内发育的基性岩为认识构造带活动情况提供可能。但目前对构造带内的基性岩浆活动的研究较少,应用系统的矿物学、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及同位素年代学等研究方法,对赣杭构造带中生代以来的基性岩体及基性脉岩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应用其形成时代、源区性质等结论对中国东南部岩石圈伸展减薄、地幔性质等地球动力学背景中的问题进行探讨。主要取得以下几点认识: 1. 系统进行资料收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野外考察和采样,明确了赣杭构造带发育基性岩的岩石类型主要为辉长岩,辉绿岩及橄榄辉绿岩。主要分布在构造带的南侧,受主/次断裂控制明显。 2. 明确赣杭构造带基性岩体主要为辉长岩,落在粗面玄武岩-玄武岩-玄武粗面安山岩,碱性-亚碱性范围内各有分布,但以亚碱性居多。SiO2范围从45.11-53.47 wt%,MgO的范围从4.06-9.28 wt%,TiO2的范围从0.79-3.63 wt%。微量元素总体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Ba、Rb)、轻稀土(LREE),而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Ta、Nb、Zr、Hf、Ti)和重稀土元素(HREE)。余江、东乡、枧头、虎头等近构造带样品,岩浆来源与OIB近似,Nb、Ta亏损不明显。岩浆源区地幔性质从亏损地幔向富集地幔都有分布,流体熔体的交代作用及地壳物质参与可能是造成富集程度不同的主要原因。基性岩体未受到明显的地壳混染,主要经部分熔融形成,成岩过程中发生了橄榄石和单斜辉石的分离结晶作用。构造带对岩浆源区及深部壳幔物质演化发挥重要作用,还控制着岩浆的上升侵入。 3. 赣杭构造带基性脉岩主要为辉绿岩类,在玄武岩-玄武安山岩范围内,碱性-亚碱性范围内都有分布,以亚碱性占大多数。SiO2的范围从44.44-54.73 wt%,MgO的范围从2.74-7.89 wt%,TiO2的范围从0.91-3.39 wt%。微量元素总体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Ba、Rb)和轻稀土元素(LREE),而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Ta、Nb、Zr、Hf、Ti)。基性岩脉经不同程度部分熔融作用形成,且成岩过程中经历了橄榄石、单斜辉石及少量斜长石的分离结晶作用。样品没有受到明显的地壳混染现象。基性脉岩的源区性质与流体熔体交代作用及地壳物质参与有关。少量下地壳以拆沉形式加入了原始地幔,进而通过流体熔体交代作用,造成了原始地幔的富集。伸展活动的逐渐加大及软流圈的上涌为拆沉提供了有利条件。赣杭构造带对岩浆源区、深部壳幔物质演化及岩浆上升侵入影响显著。 4. 赣杭构造带岩浆活动发育呈现多元化特点,Sr-Nd-Pb同位素特征显示有EMⅡ的参与。流体交代特征比较复杂,源区存在金云母和金红石的交代,进一步说明下地壳成分参与了壳幔相互作用。同位素模拟表明古老基底通过源区混合也有所参与。结合前人的研究,提出了本区的成岩模式。赣杭构造带地区伴随岩石圈伸展作用的进行,发生了岩石圈减薄及软流圈地幔的上涌作用,少量下地壳物质拆沉到岩石圈地幔参与了岩浆的形成,构造带重新活化及活动对岩浆形成制约明显。新生代岩石圈地幔对中生代岩石圈地幔继承和改造。 5. 根据K-Ar年龄并结合区域内已有同位素年龄,赣杭构造带上的基性岩具有周期性分布特点,初步分为±180 Ma、145-150 Ma、120-140 Ma、95-110 Ma和65-80 Ma五组,且以120-140 Ma和95-110 Ma的峰值最为集中,代表了赣杭构造带岩浆活动最为强烈的期次。据目前研究,145 Ma限定了中国东南岩石圈伸展作用开始作用的下限,随着研究深入,更早能准确指示转换年龄的证据可能会被发现。大于140 Ma的岩浆比较偏向于构造体制转换下的构造-岩浆活动产物,与岩石圈的减薄及软流圈上涌关系密切。整个华南的岩石圈伸展作用对大规模金属成矿意义明显。赣杭构造带在热源、流体来源及驱动机制等方面对区内的以铀为主的金属成矿作用起到了制约。

Relevância:

60.00% 60.00%

Publicador:

Resumo:

中国东南部地处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的接合部位,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构造运动长期以来引起了地质学家的广泛关注。自印支运动以来,板内构造演化复杂而多样。最引人注目的无疑是燕山期广泛而强烈的构造一岩浆热事件。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逐渐凸显出两个重要的地质问题需要解决:(1)中国东南部晚中生代构造属性的转变时间及地球动力学演化过程;(2)多金属成矿作用与岩石圈伸展减薄及地壳拉张的关系。基于此,本文以中国东南部福建省的基性脉岩、岩体为研究对象,运用系统的矿物学、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及同位素年代学证据,详细论述了晚中生代中国东南部板块俯冲、地慢演化、壳幔相互作用及岩石圈伸展减薄的地球动力学过程,探讨了地壳拉张期次在福建省区域构造上的响应。本研究主要获得以下几点认识:1、岱前山辉长岩体沿福建长乐一南澳大断裂带分布,侵位于沿海的绿片岩相和角闪岩相的变质岩中及内陆的中生代火山岩中。岩体的微量元素特征表现为与俯冲作用有关的岛弧特点。岱前山岩体由低程度部分熔融形成(约7%),伴有角闪石、单斜辉石的分离结晶作用和斜长石的堆晶作用。时间上与古太平洋板块低角度一歪斜俯冲、晚中生代的变质事件、平潭一东山变质带抬升和长乐一南澳剪切带运动在时间上基本一致。岩体是受俯冲流体交代的上地慢,经部分熔融沿长乐一南澳断裂一应力转换带侵入。它与中国东南部出露的其它基性岩同源,但未受到地壳的混染作用。2、闽南茅坪一晒鞍角基性侵入体具独特的地球化学属性,表现为高Al2O3、CoO、MnO,低FeOT、MgO、TiO2含量,富集轻稀土元素(LREE)和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并具正的Pb异常和负的Ti异常;Sr-Nd-Pb同位素结果显示,该基性岩有EM2组分的参与。模拟计算表明,该基性岩墙群是尖晶石二辉橄榄岩地慢5-15%部分熔融的产物;微量元素配分模式及理论模拟表明茅坪一晒鞍角基性岩体的地慢源区在熔融前曾受到1%俯冲沉积物熔体的源区混染和5%流体交代作用。基性岩浆在上升过程中还受到10%左右的地壳物质的混染作用,导致该区基性岩富放射成因Sr、Pb同位素。3、福建省晚中生代基性脉岩富Al2O3(14.0-20.4 wt%)、CaO(4.09-12.7wt%)。按地球化学特征可分为两组:第一组脉岩具较低稀土总量(53.8-145.5μg/g)和平缓的稀土配分模式L(La/Yb)n=1.68-4.651,而第二组脉岩的稀土总量较高(63-247μg/g),且轻稀土富集[(La/Yb)n=4.63-19]。在原始地慢标准化图解上,第一组脉岩显示Pb的正异常和Ti负异常,无Nb、Ta异常,而第二组脉岩显示明显的Nb一Ta一Ti负异常和Pb正异常。两组脉岩经历了不同的源区混合和陆壳混染过程,第一组脉岩显示了以陆壳混染为主的地球化学过程,不具有岛弧特点的微量元素配分模式表明该类基性岩的地慢源区可能未受俯冲作用过程影响,第二组脉岩的岛弧地球化学特点暗示该类基性岩地慢源区是经俯冲作用改造过的富集岩石圈地慢。第一组基性脉岩来源于石榴石一尖晶石二辉橄榄岩地慢,而第二组脉岩来源于尖晶石或尖晶石一斜长石二辉橄榄岩地慢。地球化学数据显示,不同类型的地慢存在不均一性,反映了不同程度的交代作用或不同量俯冲沉积物的加入。福建省晚中生代基性脉岩产生于拉张构造背景,与岩石圈的伸展减薄及软流圈的上涌紧密联系;4、福建省基性脉岩的同位素特征显示,第一组脉岩具较高的143Na/144Nd,第二组脉岩的143Nd/144Nd较低;Th/Nd、Ba/La比值及理论模拟结果表明,第二组脉岩可能受到流体交代和俯冲沉积物的源区混合作用,而第一组脉岩基本未受俯冲组分(沉积物+流体)的改造。地壳混染对两组脉岩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EC-AFC理论模拟表明,福建省基性脉岩在上升过程中受到前寒武纪变质岩的影响,这种混染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同位素组成。因此,福建省晚中生代基性脉岩的地球化学特点是太平洋板块俯冲与壳慢相互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5、K-Ar年龄结果表明,出露于福建省的基性脉岩年龄具周期性分布,表现为五个周期:70-75Ma士,85 Ma士,105-110Ma,125Ma士和135-140Ma。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表明福建省与中国东南部区域上有相似的地壳拉张期次。K-Ar年龄主要集中分布在14OMa→65Ma之间,这表明:①140M。限定了中国东南部岩石圈伸展作用开始的下限,也就是说中国东南部晚中生代的岩石圈伸展至少开始于140Ma左 右,而并非90Ma;②标志着中国东南部大规模拉张作用的开始,表明构造属性由令挤压为主转变为以拉张作用为主。

Relevância:

60.00% 60.00%

Publicador:

Resumo:

东海陆架盆地广泛分布着第三系煤系烃源岩,根据勘探和研究结果,它们对该区油气资源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论文选择西湖凹陷和台北坳陷作为重点研究地区,应用有机岩石学、煤岩学、石油地质学、油气地球化学等学科的基础理论,采用显微傅立叶红外、核磁共振、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热解气相色谱、加水热模拟等先进技术和测试手段,对该区煤系烃源岩的物质组成、化学成分与结构、生烃潜力与特征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明确了东海盆地西湖凹陷第三系煤系烃源岩的物质组成以镜质组为主,且其中基质镜质体B(或称富氢基质镜质体)常见,含量可达25~55%。其次是壳质组,含量一般大于10%。而惰质组含量一般小于5%。煤中富氢组分以树脂体和基质镜质体B为主,尤其是树脂体含量丰富,在其边缘常见到与其具有渊源关系的渗出沥青体,这是煤系烃源岩形成烃类并发生运移的直接标志。暗色泥岩中主要是矿物沥青基质和壳屑体。根据不同有机显微组分生烃性质、生烃潜力及含量特征,可以认为,树脂体、基质镜质体B是该区煤系烃源岩中主要生烃组分。树脂体、角质体和孢子体的化学结构中富含甲基、亚甲基等富氢官能团,但树脂体相对更丰富,这是它具有较强生烃能力的根本原因。基质镜质体B也发现少量脂肪族结构官能团,说明它以生气为主,少量生油的特点。根据核磁共振和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研究结果,确定了不同有机显微组分生烃贡献的系数,并结合煤系烃源岩中有机显微组分含量统计,对不同有机显微组分的生烃贡献大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对生油贡献最火的是煤系烃源岩中的壳质组,而由于壳质组组成中主要是树脂体,因此,也可以说,对该区生油贡献最大的是树脂体。基质镜质体本身对生油的贡献较小,但由于它含量丰富,弥补了质量上的缺陷,对该区油的形成也有一定的贡献。根据煤系源岩中主要有机显微组分的热解气相色谱研究,结合加水热模拟实验,确定了不同有机显微组分生烃演化轨迹和相对生烃能力的大小。结果表明,树脂体在室温~300℃时已大量生烃,孢子体在300℃以后才开始大量生烃,而基质镜质体B的最大生烃期则在400~450℃,明显比树脂体和孢子体晚。在对主要有机显微组分生烃演化特点和生烃潜力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东海盆地第三系煤系烃源岩生烃模式。与我国石炭一二叠纪和侏罗系煤及山东黄县第三纪褐煤模拟实验对比表明,东海盆地第三系煤系烃源岩的生油能力相对较低,但最大生油温度明显提前,这与其中树脂体具有早期生烃的性质有关。说明东海盆地第三系煤系烃源岩在该区油气资源形成中,以生气为主,生油为辅。从而决定了该区应该以天然气勘探开发为主的战略思路。通过对东海盆地所产油气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化合物成分的研究,并与煤系烃源岩相关特征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二者具有明显的渊源关系,说明煤系烃源岩是该区目前所采油气的主要源岩层,尤其是其中的树脂体成为主要生烃母质。对有机包裹体类型、相态、丰度、分布特征、均一温度及化学成分(拉曼光谱)进行了系统研究,结合储层自生伊利石K-Ar定年的测定,并以盆地沉积构造演化史及热史的综合分析为基础,对西湖凹陷地质历史中油气生成、运移与聚集的时间及期次进行了确定。结果表明,台北坳陷明月峰组煤系烃源岩仅在T°_2。构造层形成前发生过一次生烃作用,生烃规模和生烃量都有限。西湖凹陷中央隆起带的花港组煤系烃源岩分别在T°_2、T°_1构造层形成期发生过两次较大的生烃作用,其中以T°_2构造层形成前的一期最强。而平湖组则除了T°_2、T°_1。二次生烃作用外,在T°_3构造层形成前就已经发生过一次生烃作用,但主要的生烃期发生在T°_2构造层形成前。西湖凹陷西斜坡带的情况比较特殊,其花港组煤系烃源岩一直到现在仍然处于低成熟~成熟阶段,平湖组也仅处于成熟~高成熟阶段,这里的主要生烃作用分别发生在T°_1、T°_0构造层形成前,且以T°_0构造层形成前为主。根据不同地区生烃时间与构造演化史相关关系的分析,结合自生伊利石测年结果,可以确定:西湖凹陷隆起带油气运聚最早发生在23Ma前的渐新世,黄岩地区则发生在约18Ma左右的中新世早中期。

Relevância:

60.00% 60.00%

Publicador:

Resumo:

基性岩脉具有特殊的地球动力学意义,一直是近十年来国际上研究的热点和重点。至今共举办过四次关于岩脉的国际专题大会,掀起了基性岩脉的研究高潮,分别从其分布、形态、古地磁、岩石学、地球化学、年代学和构造演化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由于出露面积的关系,岩脉或岩脉群往往容易被人忽略,直到最近五年来中国东部中新生代基性岩脉的地球动力学意义才引起地质学者的关注,甚至有些学者指出中国东部中生代基性岩脉的研究可以填补国际上对此方面的空白。对中国东南部中生代基性岩脉的系统研究主要集中在粤北地区,琼南、福建沿海一带、湘东南、某些热液矿床的矿区的基性岩脉得到零星的研究,缺少对中国东南部更大范围的和系统的研究。另外,中国东南部晚中生代部分基性岩体与地壳拉张有关,但研究多集中于沿海一带,对于内陆基性岩体的构造应力体制是否与基性岩脉类似。本论文选择了江西省晚中生代以来的基性岩脉(体)为研究对象,运用矿物学、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及K-Ar测年等研究方法,首次较为系统地研究了江西省晚中生代以来的基性岩脉、与地壳拉张有关的基性侵入岩体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并利用对其形成时代、源区性质的研究来探讨中国东南部地壳拉张期次、地幔性质等地球动力学背景中的关键性问题。通过研究取得了以下几点初步认识:1系统地进行野外地质考察和采样,并收集前人的研究资料,发现江西省的基性岩脉的岩石类型主要为煌斑岩、辉-长辉绿岩、辉绿岩、辉绿(珍)岩等,相对较多,主要呈三条北北东向带状分布,分别为星子-上高-萍乡、德兴-余江-相山-吉安-上犹、草桃背-岩背-大吉山。2对江西省的基性岩脉和部分与地壳拉张有关的墓性岩体进行全岩K-Ar定年,结果表明,基性岩脉的形成时代为140-50Ma,再结合中国东南部发育的富碱侵入岩(包括A型花岗岩)和已发表的基性岩脉的年代学资料,作者认为中国东南部地壳拉张可能共有六期,分别为50-6OMa、90士Ma、100-11OMa、125士Ma、140士Ma、165~180 Ma。3对赣南车步辉长岩类的地质特征、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着重讨论它与沿海辉长岩类构造环境和源区性质的不同,研究表明它可能是中国东南部中侏罗世软流圈上涌、岩石圈伸展和地壳裂解的产物,而沿海白至纪辉长宕类的构造环境是弧后拉张盆地;车步辉味岩类的源区可能是未受到明显俯冲组分影响的富集地幔,而沿海白翌纪辉长岩类的源区可能包含较多俯冲组分。4对赣南大吉山地区和赣北地区早白圣世基性岩脉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表明它们可能代表中国东南部早白至世初存在一次重要的岩石圈伸展和地壳拉张事件。但两者在岩石序列、微量元素、同位素方面存在明显不同,结合区域地质背景,认为造成赣南和赣北地区早白坐世的基性岩脉源区不同的可能原因是岩石圈地慢组成不同和/或形成基性岩脉的岩浆深度不同。5通过对江西省早白至世欧特里夫期(125士Ma)基性岩脉的地质、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研究,发现中国东南部的确存在早白至世欧特里夫期(125士Ma)基性岩脉,代表一次重要地壳拉张事件,其源区可能由亏损地幔、EMI和EMII地幔组成,后面两种类型地幔可能是先前受俯冲流体影响的成分不均一的富集岩石圈地幔。6通过对江西省早白至世未期(100-11oMa)和晚白至世(90士Ma)的基性岩脉(体)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研究,强有力的表明江西省存在100-110Ma、90士Ma两期地壳拉张,与粤北地区类似。本论文研究表明晚白至世的地壳拉张除了形成基性岩脉外,还形成同时代的基性岩体。这两期的基性岩脉(体)的源区可能由亏损地幔、EMI和EMll地幔组分组成,与(125士Ma)基性岩脉类似,但早白至世未期(100-110Ma)基性岩脉的源区可能含有相对较高的亏损地幔组分。7通过对江西省中部古新世的基性岩脉(体)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研究,发现了江西省中部的确存在50-60Ma地壳拉张事件。本期的基性岩脉(体)微量元素含量、MORB标准化模式和同位素与前面白至纪的基性岩脉(体)明显不同,软流圈参与其源区明显增多。8通过对中侏罗世以来基性岩脉(体)地质地球化学的系统研究,表明中国东南部晚中生代以来地幔性质发生了明显变化,总体变化趋势为亏损地幔代替富集地幔,这种过程与软流圈上涌、岩石圈伸展和地壳拉张有关:主要机制可能为岩石圈减薄,当然不排除其他机制。

Relevância:

60.00% 60.00%

Publicador:

Resumo:

燕山期(205~65Ma)山东地区地壳活动强烈,构造体系已由古亚洲构造域完全转化为滨太平洋构造域,构造活动导源于太平洋板块对欧亚板块的俯冲。由于太平洋板块对欧亚板块的俯冲(NW向),鲁东地区岩石圈发生了快速拆沉减薄作用.同时鲁东地区也可能会出现地l漫柱的活动;另外,在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影响下,炎区庐断裂(山东称沂沐断裂)带发生了大型左行走滑剪切和拉张活动。以上构造因素加上早白至世末一晚白至世期间燕山造山带的垮塌,都可能为山东地区中生代地壳拉张提供了动力条件。山东地区中生代(燕山期)基性脉岩特别发育,这些慢源基性岩脉充填张性裂隙,是大陆地壳拉张的标志;另外,山东地区也存在大量拉张背景下的燕山期火山岩和碱性岩。但关于它们的年代学和系统的地球化学研究还比较薄弱,且对其成因和形成的构造环境,仍存在着争议。本论文主要从同位素年代学、岩石化学、地球化学和Sr-Nd-Pb同位素方面对山东地区燕山期基性脉岩、火山岩和碱性超基性脉岩进行了系统研究。同时,考虑到鲁东地区煌斑岩中金含量普遍较高,且燕山期又是山东金矿的主成矿期,论文中对煌斑岩与金成矿之间的关系也作了一定的研究。通过研究,得出以下主要认识:1、火山岩为一套以钙碱性安山岩为主,含少量拉斑玄武岩和英安岩。成因上为富集地慢部分熔融作用的结果,但在成岩过程中也可能存在单斜辉石、斜长石、橄榄石和Ti-Fe氧化物等矿物的分离结晶作用。碱性超基性脉岩岩性上为单一的橄榄辉石岩,为富集地慢源低度(3.4%)部分熔融作用的产物,岩浆演化过程经历了以橄榄石为主的分馏作用。基性脉岩主要包括辉长岩、辉绿岩(主要分布在鲁西地区)和煌斑岩(以斜闪煌斑岩为主,同时含部分拉辉煌斑岩和角闪煌斑岩)(主要分布在鲁东地区),都为富集岩石圈地慢部分熔融的产物。三类岩石在侵位结晶过程都不存在明显的地壳混染。2、火山岩、碱性超基性脉岩和基性脉岩(除少数外)都形成于大陆板内拉张环境。3、富集地慢源区(EMI)的产生是俯冲并熔融的扬子下地壳物质进入华北岩石圈地慢并与之相互交代作用形成的。4、研究区中生代基性脉岩K-Ar年龄分布范围为72.2±1.70Ma~204.2±5.4Ma,且基本上在90~140Ma之间变化。综合碱性超基性脉岩和已知的青山组的火山岩、基性脉岩年龄数据,认为山东地区中生代地壳拉张至少存在四次:即约80Ma、100Ma、120Ma和 140Ma。但鲁东地区在地壳拉张方面可能存在着与鲁西地区不同的制约因素:即鲁东地区存在拆沉作用和可能存在地慢柱的影响,而鲁西地区可能受到了郊庐断裂的左行走滑剪切和拉张活动的影响。5、胶北地区煌斑岩为钙碱性系列,且金含量普遍较高(平均28ppb),该研究对胶北地区的找矿勘探工作具有一定意义。

Relevância:

60.00% 6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文从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流体演化以及剪切带对金矿的控制作用等方面利用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指示剂、稳定同位素(H、O、S)和放射性同位素(Rb-Sr、K-Ar、Sm-Nd、U-Pb等)年代学和示踪法以及流体包裹体等研究手段对两个矿区进行了全面的综合对比研究;认识到两个矿区在地质地球化学方面的相同之处及差异;并进一步认识到二甲金矿区在成矿的金背景、韧性剪切带的程序和强度、活动岩浆的岩石类型、成矿物质对地层的依赖性程序等方面可以明显看出二甲矿区金的成矿条件比河台矿区更有利;但河台金矿的规模明显大得多;这反映了矿源层厚度及韧性剪切活动带的规模存在着显著差别;并与糜棱岩原炭类别的差别密切相关。两个矿区大量样品的构造地球化学实验观测结果表明剪切变形改变了岩石、矿物的结构、构造及岩石矿物的成份、矿物的化学成份等;成矿物质迁移的机制是压溶导致粒化溶解及剪切溶解并使成矿物质沿特定方向(剪切带中)迁移;软弱面的存在是剪切带发育的前提;物质迁移的首要条件是含Fe和Si的粒间流体的存在;而沉淀的优势微构造是微裂隙及矿物颗粒边缘。

Relevância:

60.00% 60.00%

Publicador:

Resumo:

Tese de doutoramento (co-tutela), Geologia (Geodinâmica Interna), Faculdade de Ciências da Universidade de Lisboa, Faculté des Sciences D’Orsay-Université Paris-Sud, 2014

Relevância:

60.00% 60.00%

Publicador:

Resumo:

Crystallization temperatures of the oceanic carbonatites of Fuerteventura, Canary Islands, have been determined from oxygen isotope fractionations between calcite, silicate minerals (feldspar, pyroxene, biotite, and zircon) and magnetite. The measured fractionations have been interpreted in the light of late stage interactions with meteoric and/or magmatic water. Cathodoluminescence characteristics were investigated for the carbonatite minerals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extent of alteration and to select unaltered samples. Oxygen isotope fractionations of minerals of unaltered samples yield crystallization temperatures between 450 and 960degreesC (average 710degreesC). The highest temperature is obtained from pyroxene-calcite pairs. The above range is in agreement with other carbonatite thermometric Studies. This is the first study that provides oxygen isotope data coupled with a CL study on carbonatite-related zircon. The CL pictures revealed that the zircon is broken and altered in the carbonatites and in associated syenites. Regarding geological field evidences of syenite-carbonatite relationship and the close agreement of published zircon U/Pb and whole rock and biotite K/Ar and Ar-Ar age data, the most probable process is early zircon crystallization from the syenite magma and late-stage reworking during magma evolution and carbonatite segregation. The oxygen isotope fractionations between zircon and other carbonatite minerals (calcite and pyroxene) support the assumption that the zircon would correspond to the early crystallization of syenite-carbonatite magm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