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6 resultados para Sect. Petillium
Resumo:
异叶苣苔属(Whytockia)隶属于苦苣苔科(Gesneriaceae)、尖舌苣苔族(Klugieae).70年代以来,该属作为Klugieae中最原始的类群才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并被认为是解决Klugieae系统发育问题的关键类群,但到目前为止,对该属变异式样及系统发育的认识仍然极其有限.鉴于上述原因,本文结合蜡叶标本和大量的野外观察和采集,从形态学、维管束的结构和分化,形态发生和细胞学等方面,进行异叶苣苔属的系统学和进化研究,并兼论尖舌苣苔族的系统发育. 1.通过对异叶苣苔属大量性状的仔细观察和比较,本文选择了34个性状,并分析了他们的变异式样及其形成原因,为进一步的系统学研究提供依据. 2.地上茎的形态发生研究揭示出异叶苣苔属植物的顶芽完全受到抑制,位于小型叶腋的侧芽萌发,从而替代顶芽生长,地上茎的不分枝是位于大型叶腋的腋芽受到抑制所致,该研究纠正了前人的观察错误. 3.花序及花的形态发生过程表明,异叶苣苔属的花序呈对花从花序轴内侧二列式连续发生,没有任何分枝和附属物.花各部分的发生顺序基本上呈向心式,但在花冠和雄蕊原基之间则为离心式发生.花萼和花冠原基的发生及发育顺序均呈下降式,从而使花萼和花冠在芽中呈下降覆瓦状排列,退化雄蕊是由发育停滞所致.雌蕊的两个心皮在形态发生过程中由离生到合生,该属具中轴胎座的二室子房起源于两个离生心皮的近轴面内卷式愈合,柱头从离生到合生决定于个体发育中愈合部向上推进的程度. 4.为了澄清性状演化极性这一关键问题、本文作了花部器官解剖以及心皮维管束结构及分化过程的研究,结果表明,该属花梗和花萼中均具有分泌道和雄蕊束从中柱独立分出,同独叶苣苔属(Monophyllaea)十分相似:花盘低且薄并且没有维管束,以及子房壁维管束具有不同来源而区别于尖舌苣苔族(Klugieae)中的其它类群.异叶苣苔属的心皮结合程度和胎座形态可分为三种类型,即A型:心皮结合部的中轴区膨大,但四个瓣片的上部分离、B型:除中轴区膨大外,四个瓣片也成对愈合,胎座呈锚形、C型:中轴区不膨大,四个瓣片完全分离,子房上部一室.前者保留了较多的叶性,可能是该属乃至尖舌苣苔族中最原始心皮及胎座形态.后二者代表着两个相反的演化趋势. 5.本文首次报道了异叶苣苔属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染色体数目均为2n=18,x=9.核型分别是2A或3A.核型的演化趋势,即从对称到不对称和随体的丢失同外部形态的变异密切相关。 6.深入地比较和分析了异叶苣苔属和其他类群的关系以及性状的演化趋势,并运用分支分析方法,重建属的系统发育. 7.生态、地理分布和演化的研究表明:异叶苣苔属的多样化中心分别是云南东南部和滇、贵、川交界区域,起源于第三纪或更早期的古热带湿润性森林植物区系,起源地可能是两个现代多样化中心所连接的整个区域,即:滇东南至滇贵川交界区域. 8.本文对异叶苣苔属进行全面的分类学修订,包括7个种,其中一个新种,新组合1个种和一个变种、根据该属的系统发育式样,在属下新设两个组.系统排列如下: 异叶苣苔属Whytockia W. W. Smith 组1:异叶苣苔组Sect. Whytockia Y. Z. Wang sect. nov. 1.河口异叶苣苔W. hekouensis Y. Z. Wang 2.毕节异叶苣苔W. bijieensis Y. Z. Wang, sp. nov. 3.异叶苣苔W. chiritiflora (Oliv.) W.W. Smith 4.峨眉异叶苣苔W. wilsonii (A. Weber) Y. Z. Wang, stat. nov. 5.紫红异叶苣苔W. purpurascens Y. Z. Wang 组2:台湾异叶苣苔组Sect. Synstigma Y. Z. Wang, sect. nov. 6.白花异叶苣苔W. tsiangiana (Hand.-Mazz) A. Weber 7.台湾异叶苣苔W. sasakii (Hayata)B.L.Burtt. 9.在异叶苣苔属系统学和进化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前人工作,本文进一步探讨尖舌苣苔族的系统发育.大量的证据充分显示出异叶苣苔属和圆果苣苔属分别是Klugieae最原始的类群,该族中的尖舌苣苔属(Rhynchoglossum),盾座苣苔属(Epithema)和独叶苣苔属(Mono phyllaea),可能是从Whytockia植物的早期类群直接演化而来,十字苣苔属(Stauranthera)和Loxonia也可能直接或间接来自Gyrogyne植物的早期类群.尖舌苣苔族植物可能起源于亚洲大陆或更准确地说,中国西南部地区,在随后的演化过程中,经过分化、迁移,逐渐形成广布于南亚、东南亚及太平洋岛屿至西非、中美洲的现代地理分布式样。
Resumo:
丁香属Syringa是木樨科Oleaceae中一个中等大小的属,大多数种类花形美丽,具有很高的园林观赏价值。本文以标本检查为主,结合形态学、孢粉学、细胞学和植物地理学几个方面对丁香属进行了分类研究。 一.形态学:丁香属分类的主要性状为:单叶或复叶、圆锥花序的着生位置、花冠管的长短。这些性状的演化趋势为:单叶--羽状深裂--羽状复叶,圆锥花序由顶芽抽生--圆锥花序由侧芽抽生,长花冠管,雄蕊不伸出花冠管--短花冠管,雄蕊伸出花冠管。 二.孢粉学:本文首次对丁香属的花粉形态作了较为全面而系统的研究。所取材料为各组、系、亚系的代表种。孢粉学的研究表明,本属花粉形态一致。均为近球形,极面观3裂圆形,三(拟)孔沟,沟边缘不加厚,外壁分层明显,外层厚于内层,半覆盖层,粗网状纹饰。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本属花粉的表面纹饰可区分为6种类型:1).网眼小,网脊细、较直而使网眼呈多边形,网脊下小柱不明显,2).网眼稍大,网脊细、直,网脊下小柱不明显,3),网眼较大,网脊细、稍弯曲,网脊下小柱可见,4).网眼大,网脊细而弯曲, 网脊下小明显,5).网眼小,网脊细、弯曲而使网眼呈不规则扁长形,6).网眼较大,网脊粗、直,网脊下小柱不明显。顶生花序系Ser. Villosae (Schneid.) Rehd. 以1型为主,侧生花序系Ser. Syringa从2-4型,羽叶丁香系Ser, Pinnatifolia Rehd,为5型,短花冠管组Sect.Ligustrina Rupr.为6型。其变化规律与形态学上的系统演化关系相—致。 三,细胞学:本文对丁香属部分种进行了染色体数目的观察,初步的结果显示,本属的染色体基数为n=23或24,这两种情况在不同的组、系都存在。本属为异源多倍体起源,由陵花目中染色体基数为n=ll和n=12的祖先类群通过杂交形成,并由于染色体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非整倍性变异,而产生n 2或n=24的变化。 四,分类修订及系统位置和演化趋势: 本文在查看了本所标本馆全部丁香属的标本、考证了约22个种的原始描述以及部分模式标本和模式照片的基础上,对该属分类作下列修订:1.将华丁香Syringa protolaciniata、花叶丁香S.x persica、 裂叶丁香S.x laciniata、阿富汗丁香S.afghanica 四个种从欧丁香亚系中移出,置于羽叶丁香系Ser. Pinnatifolia,2.改欧丁香系Set. Vulgares和巧铃花系Ser. Pubescentes为亚系等级,均置于侧生花序系Ser. Syringa中,3.恢复山丁香Syringa potaninii Schneid.、小叶丁香S.micropylla Diels、关东丁香s.patula (Palibin) Nakai、光萼丁香S.juliana Schneid.、朝鲜丁香S.dilatata Nakai,并作为种的等级,毛萼云南丁香S.yunanensis Franch.f.pubicalyx (Jien ex P.Y. Bai) M.C. Chang仍作变种处理。在此基础上,本文将丁香属分为2组3系2亚系: 组1.长花冠管组Sect.l. Syringa:系1.顶生花序系Ser.1.Villosae(Sch- neid.)Rehd.;系2.侧生花序系Ser.2. Syringa,亚系1.欧丁香亚系Subser.1.Syring,亚系2.巧铃花亚系Pubescentes(Schneid.)Rehd.;系3.羽叶丁香系Ser.3. Pinnatifoliae Rehd. 组2.短花冠管组Sect.2. Ligustrina Rupr. 各分类单元的命名,仍沿用已有的名称。 结合各方面的研究成果,表明丁香属是一个十分自然的类群。在木樨科中,本属与女贞属的关系密切,由女贞属裂果女贞组Sect. Sarcocarpion (Franch.)Mansf.衍生而来。属内演化趋势始为长花冠管组的顶生花序系,而后是侧生花序系、羽叶丁香系,短花冠管组为本属中进化程度较高的类群。 五.植物地理学:丁香属为旧世界温带分布型属,分布区连续。约28种5变种9变型。除2种产于欧洲,1种产于阿富汗、巴基斯坦,1种产于朝鲜,1种产于日本外,其余种类均分布于中国。其中,中国西南地区丁香属的种类、原始类型及其在该地区所占比例均显示是丁香属现代分布中心和起源演化中心,并由此沿三条主线向周围扩散。
Resumo:
本文回顾了龙胆科蔓龙胆属、双蝴蝶属、龙胆属狭蕊组和翼萼蔓属的研究历史,对这些类群的外部形态、花部解剖结构、染色体、花粉形态及胚胎学进行了研究,并结合已有的资料,探讨了这些类群的分类学问题。主要结论如下: 1.外部形态 蔓龙胆属、双蝴蝶属、龙胆属狭蕊组和龙胆属其他组之 间以及蔓龙胆属和翼萼蔓属之间在外部形态上均存在差异。 2.花部解剖结构 蔓龙胆属、双蝴蝶属、龙胆属狭蕊组和龙胆属其他组的花部解剖结构存在较多地相似之处,同时蔓龙胆属和双蝴蝶属的花被维管束和腺体比龙胆属狭蕊组和龙胆属其他组的特化。而翼萼蔓属的花部解剖结构与蔓龙胆属的差异较大,与扁蕾属的花部解剖结构较相似。 3.染色体 本文对蔓龙胆属、双蝴蝶属、龙胆属狭蕊组和翼萼蔓属的7种植物的染色体数目、基数和核型对称性作了研究,其中6种植物的染色体为首次报道,它们是:披针叶蔓龙胆C.delavayi、双蝴蝶T.chnense、峨眉双蝴蝶T.cordatum、锯齿龙胆 G.serra、毛脉龙胆G.souliei、和翼萼蔓P.volubilis。蔓龙胆属、双蝴蝶属和龙胆属狭蕊组的核型不对称性稍强于龙胆属其他组,但在染色体组成上十分相似。翼萼蔓属和蔓龙胆属的染色体差异较大,面与扁蕾属的染色体较相似。 4.花粉形态蔓龙胆属、双蝴蝶属、龙胆属狭蕊组和龙胆属其他组均具有球形或长球形、3孔沟、沟长而宽、外壁纹饰为条纹一无穿孔和条纹一穿孔的花粉类型。而翼萼蔓属的花粉为球形、纹饰为网状纹馋与蔓龙胆属不同,与扁蕾属的花粉较相似。 5.胚胎学 本文对披针叶蔓龙胆C,delavayi、双蝴蝶T.chinense、峨眉双蝴蝶T.cordatum、条纹龙胆G. striata和翼萼蔓P.volubilis作了较详细的胚胎学研究,这些类群在花药壁的分化和形成、胚珠和胎座类型、卵器中的助细胞和反足细胞、种皮以及胚发育等特征上存在差异,并且在胚胎学特征上各自拥有原始和进化的性状。蔓龙胆属、双蝴蝶属和龙胆属之间的胚胎学性状差异较大,龙胆属狭蕊组与双蝴蝶属的胚胎学性状较相似,而与蔓龙胆属和龙胆属其他组的差吴较大。翼萼蔓属的胚胎学性状与扁蕾属的较相似,而与蔓龙胆属的差异较大。 6.综合分析外部形态、花部解剖结构、染色体、花粉形态及胚胎学性状,结果表明,蔓龙胆属、双蝴蝶属、龙胆属狭蕊组和龙胆属其他组是亲缘关系十分相近的类群,在某些特征上已存在明显地演化极向,但在大多数特征上演化极向不明。蔓龙胆属和双蝴蝶属分别作为独立属处理较为合适,而且两属的亲缘关系很近。狭蕊组仍应放在龙胆属,蔓龙胆属比双蝴蝶属与龙胆属的亲缘关系更近一些。翼萼蔓属也应作为一独立属处理,而且该属可能与扁蕾属的亲缘关系较近,而与蔓龙胆属亲缘关系较远。 7.本文还讨论了蔓龙胆属、双蝴蝶属、龙胆属狭蕊组和翼萼蔓属的地理分布。
Resumo:
稻属(OryzaL.)是禾本科稻族(Oryzeae)中最大,也是分布最广的属,由于其包括亚洲栽培稻这一世界第一大粮食作物,对该属各方面的研究都相当多,系统与进化植物学研究也是如此。然而,由于该属分布跨及亚、非、美、澳各洲热带、亚热带地区,材料不易得到,故研究常缺乏系统性,属和属内一些种的界限仍然存在争议,属下组间特别是几个孤立类群间的系统发育关系也一直不很清楚,稻属与近缘类群间系统发育关系研究也很有限。为此,本文在以前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评述了目前稻属各分类系统,指出了目前普遍接受的观点和存在分歧,同时对稻属系统作了一些必要的修订;通过l7种野生稻的核型分析和通过原位杂交技术在稻属尝试性的应用,从染色体水平探讨了稻属与近缘类群间的关系以及稻属内物种间的关系;通过对lO个属28种稻族植物cp DNA上的trnK基因的限制性内切酶位点的分析,并综合其它证据,对稻属与近缘属间关系进行初步的探讨。主要的结论如下: 一、 17种野生稻核型研究表明: 1)所有种的间期核属染色中心型(chromocentertype),染色中心较少或多,形状规则或不规则,散布于全核;前期染色体固缩特性属于近基型(proximal type),2)Sect.Oryza所有种的核型很相似,均为n=5m+5sm+2t,其中第四对和第十对为st染色体,第十对为随体染色体,Sect. Brachyantha和SeCt. Padia的核型与前者有一定的差异,表现在随体染色体的位置和染色体的大小。0. brachyantha的核型特点并不支持将该种置于Sect. Oryza的观点。 对携带BC和CD基因组的四个种的核型分析表明,其染色体组成并非是二倍体染色体组成的叠加,说明其形成后发生了二倍化的分化,综合各方面证据, 我们支持携带BC基因组的两个四倍体种属双系起源, 而携带CD基因组的四倍体之起源与亚洲携带C基因组的物种有关的观点。3)对国内8个居群的药用野生稻(0.officinalis)核型研究表明,所有居群均为二倍体,未发现以前学者所报道的四倍体类型。药用野生稻为一多型种,通过初步的形态学比较分析,我们认为斯里兰卡分布的根茎野生稻O.rhizomatis很可能是药用野生稻这一多型种适应于季节性干旱环境的一个生态型。4)以前学者认为稻属可能源于x一5的次级多倍化,我们不支持这一观点,从整个稻族所有属以及近缘的稻亚科其它三族的染色体基数来考虑,我们认为其祖先类群更可能的染色体基数为x-6。 二、原位杂交结果:1)确定了13个种的45s rDNA的位点数,其中所有携带A基因组的物种除亚洲栽培稻和O_ rufipogon之位点数有1和2的分化外,其余种皆为一个位点;B基因组也含一个位点,C基因组的两个种各含3个位点, BC基因组的两个种均具三个位点,E基因组含二个位点,携带CD基因组的稻种分别携带3和5个位点,其中位点有大小之分;2)利用C基因组作探针,B基因组作封阻DNA,在四倍体CD(O.latifolia)的染色体制片中确立了带C基因组的染色体。 三、用PCR-RFLP技术对稻族lO个属28个种的trnK基因的酶切位点变异进行了分析,发现:(1) trnK基因PCR扩增产物长度约为2575bp,没有明显的长度变异,l7种内切酶处理,共得到72个酶切位点,占整个trnk基因全长的13.98%,72个酶切位点中52个为突变位点,33个为信息位点,利用52个突变位点,构建了28个种的树系图。(2)分支分析表明,稻族的lO个属共分为两组,一组为O.ryza和Porteresia,一组为其余的8个属;该结果明显不同于经典的族内划分。根据稻族各属现在的分布格局,认为稻族是禾本科早期分化过程中产生的类群,由于生境的相似,趋同演化和网状进化事件可能比较频繁,稻族的亚族划分可能存在一些不合理的成分。Porteresia coarctata, Rhynchoryza subulata,Leersia perieri三种以前曾被置于稻属,根据分支图,后两种位于分枝图的第二支,与稻属各种分化较大,而P.coarctata与稻属聚在一起,说明两者在锻汰基因的变异式样是相似的。综合各方面资料,我们认为P. coarctata可能是稻属适应于海滩耐盐环境的一个特化的类群。 (3)稻属的Sect. Oryza所包括的两个系Ser.Oryza与Ser.Latifolia仅在一个酶切位点上有差异,说明其间关系非常密切,Sect. Padia中的两个系Ser. Meyerianae和Ser.Ridleyianae与Sect.Oryza所包括的两个系Ser. Oryza与Ser. Latifolia有明显分化,两个孤立类群O brachytrntha f770.scl71echteri与Ser. Ridleyi聚在一起。 这一结果与Vaughan(1994)将两孤立种和O.ridteyi复合体同置于其系统中的Sect. Ridleyanae是吻合的。
Resumo:
嵩草属隶属于莎草科苔草亚科苔草族,主要分布于北半球温带地区,少数种类为环北极分布,有一种产于泰国清迈,一种产于苏门达腊岛北部高山。本‘文在形态学、微形态学、解剖学和胚胎学研究的基础上,对嵩草属植物进行了全面的分类学修订,根据属内各类群之间的系统演化关系建立了一个新的属下分类系统,确认了世界范围内53种3亚种嵩草属植物,并做出5个种上等级的新组合,描述了一个新亚组。 作者研究了国内外14家标本馆(室)的3000多份腊叶标本并进行多次野外的实地观察,对嵩草属植物的形态学性状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和分析,评价了它们的系统学价值及其演化趋势。在嵩草属中,花序是由小穗排列成的圆锥花序或穗状花序,花序各部分的形态性状是种及种上等级分类的基础;花序的演化趋势是由圆锥花序到穗状花序,小穗是从由数朵雄花与1朵雌花组成简化到由1朵雌花组成。但是,花序和小穗由复杂到简单的进化在嵩草属中平行地发生于不同的类群中。先出叶的性状状态是分种的主要特征之一,通常认为边缘开裂的先出叶是原始的,边缘合生而为囊状的先出叶是进化的。同样,先出叶由开裂到合生的进化也是多次发生的。此外,根状茎、秆、叶鞘、叶片、柱头及小坚果等的性状状态对于种及种上等级的分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38种(或亚种)嵩草属植物的小坚果表面进行了观察,证明小坚果纹饰在种及种上等级的分类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并能揭示种及种下等级的亲缘关系。例如,分布于喜马拉雅东部至横断山地区的3种植物,K.clarkeana、K.curvata和K.fragilis外部形态非常相似,难于区分,而其小坚果的微形态特征却可以提供3种之间关系的证据。K.clarkeana与K.fragilis果实表面的特征完全一致,且与其它植物有显著区别,应为同种植物;K.curvata与它们明显不同,也与其它种有较大差异,应为独立的种。K.gramini folia,K.cercostach ys和K. nepalensis果实表面纹饰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说明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近。K.filicina和K.duthiei也存在同样的情形。 通过对秆和叶片的横切面和表皮的解剖学观察比较,发现嵩草属植物秆的横切面表现出由三角形到圆形的一系列变化。秆的横切面明显地分两个区域,中部的髓由较大而无色的细胞组成,其中心常碎裂形成大的气腔;外围的绿色部分,由绿色组织及分布其中的气腔和外韧维管束及与其相伴的厚壁组织组成。秆的表皮与叶片下表皮非常相象。叶片横切面的外形为V形、新月形或半圆形。V形的叶片具有明显发育的中脉并且在远轴面凸起,形成脊;新月形和半圆形的叶片中脉发育不明显,也无脊。叶片的表皮细胞均为长方形,垂周壁波纹状;平列型的气孔器纵向成行排列,多局限于下表皮;上表皮近边缘及脉附近的细胞常常在细胞的一端形成乳突。秆和叶片横切面的形态对于分种及种上等级的划分具有参考价值。 胚胎学研究表明小孢子、胚囊和胚的发育与莎草科其它类群一致。花粉为假单体花粉( pseudomonad),成熟花粉三核。胚珠倒生,厚珠心,双层珠被,珠孑L由内珠被形成。胚囊的发育为蓼型,原胚的发育为柳叶菜型灯芯草变型。首次观察到,在大孢子四分体时期,合点端和珠孔端两个大孢子细胞开始时体积都增大,而中部两个很快退化,稍后珠孔端一个也退化,合点端一个为功能大孢子,发育成为胚囊。根据胚胎学证据,不支持将嵩草属与苔草族一起另立为嵩草科。 嵩草属中较原始的一个亚属subg. Compositae主要分布于西喜马拉雅至横断山地区,还有一种见于泰国,一种产于苏门达腊,而后2种植物还具有一些最原始的形态性状。结合地史的变化推测,嵩草属可能在第三纪早期起源于古地中海的东部和北部。 根据形态学和解剖学性状的分析表明,许多性状在嵩草属中是平行演化的,如花序和小穗由复杂到简单、秆由圆柱形到三棱形、叶片横切面由V形到半圆形等。该属的属下分类应该追溯这些平行的演化线,而不能像以前的分类那样,将它们横向地划分为几个组或亚属。作者认为嵩草属有3个大的进化分支,据此将其划分为3个亚属。Subg. Compositae,12种,是较原始的一个分支。叶近基生,叶片扁平;花序多疏松圆锥状,少穗状,苞片多为叶状;小穗两性到单性,先出叶多为囊状,少边缘分离,退化小穗轴明显、扁平、较长。Subg. Blysmocarex,仅2种,是较早分化而相对隔离的一个分支。根状茎匍匐状;花序由圆锥状到穗状,小穗两性或单性;柱头2。Subg. Kobresia,种类最多。叶片扁平或内卷;秆三棱形到圆柱形;花序紧密,复杂到简单,苞片不为叶状;小穗两性或单性,先出叶由开裂到合生,退化小穗轴较小而不显著。根据该亚属呈现出的不同的性状演化系列,可以分为3个组。Sect. Kobresia花序圆锥状至穗状,小穗多为两性,少为单性,先出叶边缘分离。含3个亚组:subsect. Kobresia,8种2亚种.植株纤细,秆与叶均为丝状;subsect. Royleanae,8种l亚种,植株较粗壮,叶片扁平或对折;subsect. Sibiri-cae,4种,秆较粗,叶片内卷。Sect. Psmmostachys,仅2种,小穗两性,先出叶完全合生为囊状。SectHemicarex花序一般为穗状,稀圆锥状,小穗多为单性,少两性。分为四个亚组:subsect. Forexeta,6种,叶片内卷或对折,先出叶线形,边缘分离或合生;subsect. Chlorostachys,3种,叶片扁平,小穗两性;subsect. Holmia,4种,叶片扁平,小穗单性;subsectUtriculatae,5种,叶片丝状,先出叶完全合生为囊状,不为线形。嵩草属的属下分类纲要如下: Subgenus 1. Compositae (Clarke) Kukkonen Type: K. laxa Nees. Subgenus 2. Blysmocarex (Ivanova) S. R. Zhang Type: K. macrantha Boeck. Subgenus 3. Kobresia Section 1. Kobresia Subsection 1. Kobresia Type: K. simpliciuscula (Wahl. ) Mack. Subsection 2. Royleanae (Ivanova) S. R. Zhang Type: K. royleana (Nees) Boeck. Subsection 3. Sibiricae (Ivanova) Egorova Type: K. sibirica (Turcz. ex Ledeb. ) Boeck. Section 2. Psmmostachys Ivanova Type: K. robusta Maxim. Section 3. Hemicarex (Bentham) Clarke Subsection 4. Forexeta (Raffin. ) S. R. Zhang Type: K. cercostachys (Franch. ) C. B. Clarke. Subsection 5. Chlorostachys (Ivanova) S. R. Zhang Type: K. duthiei C B. Clarke. Subsection 6. Holmia (Boern. ) S. R. Zhang Type: K. esenbeckii (Kunth) Noltie. Subsection 7. Utriculatae S. R. Zhang Type: K. prainii Kukenthal.
Resumo:
五味子属隶属于木兰亚纲八角目五味子科,全属共15种,呈东亚一北美间断分布,东亚是其分布中心。五味子科因花部器官数目多而不定,螺旋状排列等特征,被确认为原始多心皮类的一员,与八角科、木兰科、Winteraceae等有亲缘关系。同时,因为它具有一些特化的性状,如具3沟或异极6沟型花粉、花单性,而常被视为木兰亚纲中进化水平较高的类群。然而,近年来分子系统学的研究结果显示,五味子科是被子植物最基部的分支之一。这使得该科成为解决原始被子植物起源与演化问题的重要类群之一,而倍受关注。中国是五味子属植物分布最集中的地区,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在论述了该属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作者重点从花发育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学,对该类群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发现了一些重要的新的性状,为该类群的系统发育分析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1. 借助于扫描电镜,对全属成熟雄花的6种变异类型的代表种,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花形态建成的观察和分析。首次发现该属雄花形态建成的式样有3类,并分别将之命名为柱托型、平托型和球托型,它们的主要特征如下:柱托型在花发育的全过程里,花托部分保持柱状,雄蕊始终螺旋状排列;平托型的花原端在分化出雄蕊原基后,向上的生长减弱而侧向的生长增强,最终形成扁平五边形的花托,雄蕊先螺旋状排列后轮状排列:球托型的雄蕊原基仍是螺旋状向顶发生,但与此同时,雄花花托部分球形膨大,并逐渐在雄蕊着生处产生浅凹和孔穴。显然,这3种式样在花形态发生的早前期相一致,而在雄蕊原基萌动后并开始分化时,它们之间发生分异,导致成熟雄花的形态显著不同。作者认为,雄花形态式样反映了五味子属系统发育的渊源,柱托型是原始类型,平托型和球托型是衍生类型,它们可能在系统发育的较早期就已分异,各自朝不同的方向演化。根据这一新的证据,将五味子属分成3亚属:大花五味子亚属、五味子亚属和团蕊五味子亚属。它们雄花的形态发生式样分别为柱托型、平托型和球托型。还发现在雄花的形态发生同为柱托型的类群中,大花五味子群和少蕊五味子群的雄蕊在成熟时,药室由初始时位于药隔两侧的位置逐渐外转至药隔的背面或侧背面,造成开裂时呈外向或外侧向纵裂:而华中五味子群的雄蕊成熟后,药室仍位于药隔的两侧面,呈侧向纵裂。 南五味子属是五味子属最近缘的类群,以南五味子为代表种,进行了雄花形态发生的研究,该种雄花的形态建成式样属于柱托型,但又不同于五味子属的柱托型,其主要的区别表现在南五味子的雄蕊在成熟时变成轮状排列,该特征使它似乎界于大花五味子群和五味子群之间,呈过渡类型。因而,对于传统分类学中,依据果实的形态将五味子科划分为五味子属和南五味子属,需要重新审视。 2. 根据对花形态发生的观察和分析,文章提出五味子属中雄花形态发生式样为柱托型的大花五味子亚属是最原始的类群,而具平托型和球托型式样的类群演化程度都相对较高。五味子属雄花的演化趋势主要表现在花托从柱状向扁平状和球状演化:雄蕊数目由多数变为少数并最终向定数演化:雄蕊群由螺旋状排列向轮状排列演化。有性生殖过程中的传粉习性可能是导致五味子属雄花形态产生变异的原因。在白垩纪,鞘翅目昆虫仍是最主要的传粉媒介,它们在起到传粉作用的同时,也对植物的花器官造成严重损害。五味子属植物的祖先类群为了适应这种传粉习性,采取了不同的策略。雄花花托柱状,雄蕊螺旋状排列的类群,以多数雄蕊保证传粉得以完成:而在雄蕊数目少的类群中,则补偿性地增大花器官的营养组织部分,达到保护花药的目的。 关于五味子属植物单性花的性质,常被认为是较进化的性状。本研究结果显示,雄花中未出现雌性部分的残存,雌花中也未出现雄性部分的痕迹。因此,在形态上,五味子属表现出完全单性的特征。作者认为,五味子属的单性花性质不同于由两性花退化所形成的单性花,它可能反映了被子植物祖先类群花的另一种演化路线。 另外,作者通过对五味子属雌花形态发生的研究,比较和分析了诸多原始被子植物类群心皮的形态及其发生过程,赞成Endress认为离生多心皮类中既有对折心皮,也有囊状心皮,它们在原始类群中并存的观点。五味子属植物雌花的形态较一致,心皮在原基腹面基部的活动不明显,成熟心皮具明显的腹缝,腹缝两侧形成柱头脊,在类型上属于对折型心皮,体现了该属的原始性。 3. 作者选取了核基因组的rrs区和叶绿体基因组的trnL-F区,对五昧子属的10个种(代表了全部雄花类型)和南五味子属的4个种(分属2个组)以及作为外类群的华中八角,首次进行了序列分析。结果表明,从代表不同基因组的两个片段得到的分支图非常一致,都显示出:a) 五味子属的类群分别聚在3个不同的支上,并且这3个支完全对应于花形态发生的3种式样:b) 南五味子属的成员与五味子群聚在一起并得到Bootstrap分析很高的支持率,说明它们可能是单系的。该结果支持基于花形态发生研究所得到的结论。作者认为过去的分类中,将五味子属和南五味子属分割成两个属可能是不妥当的,值得深入研究。 4. 通过花发育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学的研究,结合其它方面的资料,作者认为传统分类依据果实形态划分成的五味子属和南五味子属,可能都不是严格的单系类群。南五味子属的类群与五味子属中雄花花托为扁平五边形的类群显示出有很强的相关性。将两个属共同处理,分为3个亚属,似较适宜。由于尚需对南五味子属扩大取样研究,目前暂不对它进行处理。本文仅对传统意义上的五味子属的系统处理如下: 五味子属Schisandra Michx. 亚属1大花五味子亚属 Subgen.1 Pleiostema (Smith)Law 组1大花五味子组 Sect.1 PleiostemaSmith 组2华中五味子组 Sec.2 Sinoschisandra(Law)Liu 组3少蕊五味子组 Secc.3 Maximowiczia(Rupr.)Nakai 亚属2五味子亚属 Subgen.2 Schismxtm 亚属3团蕊五味子亚属 Subgen.3 Sphaerostema(Bl.)Law 5. 五味子科(或包括南五味子属在内的广义五味子属)现代分布格局显示,中国华中、华东和西南至印度支那北部的地域是该类群的多样性中心,而在整个分布区的外围,则零星散布着一些演化水平较高的类群。因此,五味子科很可能是在东亚大陆起源、分化后,往四周扩散。通过白令陆桥或欧美大陆到达北美:受第四纪冰川影响,形成东亚一北美间断分布。在东喜马拉雅、印度尼西亚的分布也都是扩散的结果。
Resumo:
冷杉属是松科中的第二大属,在北半球有着广泛的分布区,从温带的高纬度地带到亚热带(偶达热带地区)的山地,呈间断不连续的分布。虽然一些学者曾对冷杉属进行过大量的分类学和系统学研究,但该属复杂的变异式样至今仍困扰着植物系统学家们。本论文是在腊叶标本和野外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从形态学、解剖学、分子系统学和植物地理学等方面进行分类学和系统发育的分析研究。现得到以下初步结果。1.对冷杉属叶角质层内表面胞间凸缘的研究结果表明,可以分为4种类型: 1. 弯曲且发达的单凸缘;2直且发达的单凸缘;3不发达的单凸缘;4双桥型凸缘。分布于欧洲和亚洲的绝大部分种类都是弯曲且发达的单凸缘类型(日本一种除外),而分布于北美的种类则具有四种不同的类型。 2. 叶横切面的研究结果表明皮下层细胞的发育状况和树脂道的位置与大小在Sect. Balsamea中稳定,皮下层细胞的缺失和不发育、树脂道大且中生在该属中可能反映原始状态。 3. 本研究首次发现nrDNA ITS的长度在属下有较大的变异,变异幅度1700 bp-2500 bp,分析得出引起这一变异的主要原因是由于ITS1中有以GGCCACCCTAGTC为核心数目不等的重复序列的存在,并讨论了ITS长度的变异在冷杉属和松科系统演化中的意义。 4. nrDNA ITS的RFLP分析结果和5种冷杉的ITS序列分析结果(以Keteleeria davidiana为外类群)表明A. bracteata与Sect. Balsamea总是聚在一起,亲缘最近;A. kawakamii应属于Sect. Momi。 5. 地理分布和系统发育分析的研究结果表明,冷杉属的多样性中心在北美西南部、而种类分布最大多的地区为东亚、种群分化最强烈的地区为我国的横断山脉。根据冷杉属的系统发育、化石资料和现代冷杉属的地理分布格局,冷杉属可能起源于白垩纪的高纬度地带。 6. 结合ITS RFLP和ITS序列的分支分析结果以及某些形态特征和地理分布资料,重建属下分类系统,将冷杉属分为8组2亚组。探讨了各组间的亲缘关系,认为Sect. Balsamea是冷杉属中的原始类群,Sect. Balsamea是与Sect. Balsamea亲缘最近,形态上十分特化的类群。来自ITS的分析结果为摒属下亚属的划分和将A. kawakamii自Sect. Balsamea中移出,放入Sect. Momi中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经过标本和文献考证,综合各方面的资料,本文对冷杉属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类学修订,包括44种17变种1亚种,系统排列如下: 组1. 树脂冷杉组Sect. 1. Balsamea Engelmann。该组包括8种4变种:Abies balsamea, A. lasiocarpa, A. sibirica, A. sachalinensis, A. fraseri, A. koreana, A. nephrolepis, A. veitchii, A. bracteata。 组3. 日本冷杉组Sect. 3. Momi Franco。 亚组1.日本冷杉亚组Subsect. 1. Firmae (Franco) Farjon et Rushforth。该亚组包括6种3变种:A.holophylla, A. homolepis, A. firma, A. beshanzuensis, A. chensiensis, A. pindrow, A. beshanzuensis var. ziyuanensis, A. chensiensis var. ernestii, A. chensiensis var. salouenensis。 亚组2. 鳞皮冷杉亚组Subsect. 2. Squamatae E. Murray。该亚组包括12种6变种:A squamata, A. delavayi, A. nukiangensis, A. recurvata, A. spectabilis, A. mariesii, A. kawakamii, A. forrestii, A. fargesii, A. fansipanensis, A. fanjingshanensis, A. yuanbaoshanensis, A. delavayi var. fabri, A. delavayi var. motuoensis, A. spectabilis var. densa, A. forrestii var. georgei, A. forrestii var. ferreana, A. fargesii var. faxoniana。 组4. 冷杉组Sect. 4. Abies。该组包括7种1变种1亚种:A. alba, A. cephalonica, A. nordmanniana, A. nebrodensis, A. cilicica, A. pinsapo, A. numidica, A. nordamanniana ssp. equitrojani, A. pinsapo var. marocana。 组5. 太平洋冷杉组成Sect. 5. Amabiles (Matzenko) Farjon et Rushforth。该组仅一种:A. amabilis。 组6. 高贵冷杉组Sect. 6. Nobilis Engelmann。该组有2种1变种:A. procera, A. magnifica, A. magnifica var. shastensis。 组7. 大冷杉组成Sect. 7. Grandes Engelmann, emend. Farjon et Rushforth。该组包括4种2变种:A. concolor, A. grandis, A. durangensis, A. guatemalensis, A. concolor var. lowiana, A. durangensis var. coahuilensis。 组8. 墨西哥冷杉组Sect. 8. Oiamel Franco, emend. Farjon et Rushforth。该组包括A. religiosa, A. vejarii, A. vejari var. mexicana, A. hickelii
Resumo:
毛冠菊属是菊科21个“有问题”属中的一个,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地区。按照林镕、陈艺林的概念,它包含了Nannoglottis、.Stereosanthus、Vierhapperia、Senecio和Doronicum5个属的成员。它曾先后被放入旋覆花族、千里光族和紫菀族,在上述三族中的亚族位置也不确定。它的许多重要性状,如舌片颜色、染色体数目等等,人们所知甚少。由于缺乏野外工作以及看不到大多数名字的模式,林镕、陈艺林对该属的修订有待深入的研究。本文研究了该属的外部形态学、微形态学、解剖学、孢粉学、细胞学、生态学以及ITS序列,确定了毛冠菊属的分类位置,并建立了一个新的属下分类系统。 1.外部形态 在检查大量标本(包括大多数模式)和野外居群考察的基础上,分析了主要外部形态学性状的变异式样及其对划定物种范围的价值。共确认以下9个种:青海毛冠菊、厚毛毛冠菊、狭舌毛冠菊、虎克毛冠菊、宽苞毛冠菊、大果毛冠菊、毛冠菊、玉龙毛冠菊和云南毛冠菊。川西毛冠菊被处理成狭舌毛冠菊的异名。 2.微形态学 在光镜下检查了毛冠菊属9种和紫菀族2个代表属的花柱的形状、花药顶端不育附属物、花药基部、花药基部、花盘、花丝领、药室内壁细胞等微形态性状。除了花柱基外,其他的微形态学在属内一致。管状花的花柱形态支持将毛冠菊属放在紫菀族,但其药室内壁细胞两极加厚式样表明它和广义的旋覆花有某些联系。 3.叶表皮研究 在光镜和电镜下检查了毛冠菊属8个种的叶表皮特征。.所有种的气孔器都为不规则型。青海毛冠菊表皮细胞的为多边形,而其他种都为不规则型。青海毛冠菊表皮角质层的加厚方式也与其他种明显不同。 4.扫描电镜下的舌片和花柱分枝特征 在扫描电镜下观察毛冠菊属8种和紫菀族7个代表种的舌片近轴面表皮细胞。发现毛冠菊属的舌片近轴面表皮细胞都为板状,并且沿细胞中央特征性加厚,这与紫菀族类型的表皮细胞一致,但毛冠菊属表皮细胞的角质层主要是纵向条纹或皱纹,而紫菀族总是横向的条纹或皱纹,明显不同。 在扫描电镜下又检查了毛冠菊属8种和紫菀族8个代表种的管状花花柱分枝近轴面的结构,结果在毛冠菊属管状花花柱分枝的近轴面都发现了柱头毛状的突起,而在紫菀族8种中没有发现。从突起的形状和位置判断,它可能是残存的、未充分发育的柱头毛。这表明雌性不育管状花可能刚刚从两性管状花演化而来。 也在扫描电镜下观察了毛冠菊属6种和紫菀族8个代表种的舌状花和丝状花的花柱分枝的远轴面,结果在毛冠菊属4种中发现了类似扫集毛状的突起。从这种突起的位置和形状判断,它可能是残余的扫集毛。这种突起在除雏菊以外的其他紫菀族代表种中缺失。 5.细胞学 检查了毛冠菊属8种的细胞学性状。结果发现毛冠菊属所有种的染色体基数都为x -9。染色体长度大约4um-lOum。核型公式:毛冠菊、厚毛毛冠菊、狭舌毛冠菊、宽苞毛冠菊和云南毛冠菊都为2n=14m+2sm+2st;玉龙毛冠菊、大果毛冠菊和青海毛冠菊都为2n=12m+4sm+2st。A1、A2值在属内没有明显差异。所有种的核型都是2A型。这表明在物种形成的过程中没有多倍化参与,毛冠菊属宜放在紫菀族而不是千里光族。细胞学证据支持毛冠菊属为一单系类群。 6.分子生物学 测定了毛冠菊属7种的ITS序列,并从基因库里下载了46个ITS序列,涵盖紫菀族14个亚属和旋覆花族、春黄菊族、金盏菊族。以旋覆花族、春黄菊族、金盏菊族为外类群。简约性分析显示,毛冠菊属在紫菀族中,并有较高的bootstrap值,在紫菀族中处于基部位置。Olearia和Chiliotrichum两个Hinterhuberinae亚族的代表属与毛冠菊属密切相关。在属下系统发育分析中,Olearia和Chiliotrichum被选做外类群。652个性状中,共有7】个信息位点(31个在ITSI,33个在ITS2,7个在5.8S)。简约性分析时只获得一棵最简约树。树上有两个明显的进化支,一支仅有青海毛冠菊一种,另一支包含其他种类。这种分支方式也得到形态学和生态学证据的支持。 7.毛冠菊属的系统学 从上述结果可以看出,毛冠菊属宜放入紫菀族中,在紫菀族中处于基部位置,与Hinterhuberinae亚族关系密切。综合上述研究结果,提出一个新的属下 分类系统: 毛冠菊属的新系统 组I单头组Sect. Monocephala T.G.Gao et YL.Chen Sect nov. 青海毛冠菊Nannoglottis ravida (C.Winkl.)Y.L.Chen 组II毛冠菊组Sect. Nannoglottis 系1.长舌系Ser. Delavayanae Ling et YL.Chen 厚毛毛冠菊Nannoglottis delavayi(Franch.)Ling et Y.L.Chen 狭舌毛冠菊Nannoglottis gynura(C.Winkl.) Ling et YL.Chen 虎克毛冠菊Nannoglottis hookeri (C.B.Clarke ex Hook.f.)Kitam. 宽苞毛冠菊Nannoglottis latisquama Ling et Y.L.Chen 大果毛冠菊Nannoglottis macrocarpa Ling et YL.Chen 系2.短舌系Ser. Nannoglottis 毛冠菊Nannoglottis carpesioides Maxim. 玉龙毛冠菊Nannoglottis hieraciphylla (Hand.-Mzt.)Ling et YL.Chen 云南毛冠菊Nannoglottis yuennanensis (Hand.-Mzt.) Hand.-Mzt.
Resumo:
槽舌兰属为兰科树兰亚科万代兰族指甲兰亚族植物,大部分种类为中国特有种,部分种类分布到越南、泰国、缅甸等国家和地区。长期以来,本属植物由于与近缘属间的界线模糊不清,而属内性状变异大,是兰科植物系统学研究的疑难属之一。本文通过对槽舌兰属及部分近缘属植物的形态地理学、细胞学、传粉生物学、分子系统学等研究,重新界定了槽舌兰属,确认该属植物的种类,提出一个新的属下分类系统,讨论了槽舌兰属属内和近缘属间的系统学关系,同时对槽舌兰属高山组植物的演化进行了探讨。 1.槽舌兰属及近缘属形态学性状 我们通过标本研究和野外观察,对槽舌兰属和近缘属植物的形态学性状及其变异式样进行了详细比较分析,重新评价各性状的分类学价值,认为蕊喙、蕊柱翅、花粉块类型等对于槽舌兰属与近缘属的划分具有重要意义;胼胝体类型、粘盘柄形状、距的类型、唇瓣中裂片边缘状况等对属下分类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中裂片、侧裂片和距的形态对槽舌兰属的种的划分具有重要的意义。传统上作为划分种依据的胼胝体的数目、花序上花的数目、茎的长短等在种内变异较大,不宜用作种划分的依据。 2. 槽舌兰属植物核型研究 我们报道了8种槽舌兰属植物的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其中6种为首次报道,并对其中7个种的核型进行初步分析。目前已进行研究的槽舌兰属植物的染色体数为2n=38,体细胞分裂中期的染色体长小于2 um, 染色体类型以中部和近中部着丝粒染色体为主,部分染色体成点状。槽舌兰属不同染色体数目相等、染色体形态和大小相似,从一个方面反映了槽舌兰属植物是一个单系类群。 3. 滇西槽舌兰(Holcoglossum rupestre)的传粉生物学研究 我们选择滇西槽舌兰的进行传粉生物学研究以探讨本属植物系统学和进化,发现滇西槽舌兰的传粉系统为兰科植物中少见的甲虫专化传粉系统,而且滇西槽舌兰的传粉系统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弯腿金龟(Hybovalus bioculatus)是滇西槽舌兰唯一的传粉者,以两个不同的部位携带花粉团,即前腿和臀部,并存在着两种不同的传粉机制。滇西槽舌兰这种不稳定的传粉系统似乎表明该系统可能正处于转变阶段。繁殖系统的实验表明自然状况下滇西槽舌兰结实率由传粉率决定,而自然状况下低的结实率可能由两方面的原因导致:很低的传粉效率和有效的防止自花传粉机制。 4. 槽舌兰属植物的分子系统学研究 我们对9种槽舌兰属植物和2种万代兰属植物的叶绿体基因组trnL-F序列进行了测定,并从基因库下载了14种万代兰族植物和2种用作外类群的美洲附生兰亚科植物的trnL-F序列。测序结果发现槽舌兰属的trnL-F序列存在着很大的差异:H. lingulatum的trnL-F存在大片段的缺失,而H. kimballianum的trnL-F存在许多小片段的插入。分子系统学分析表明槽舌兰属为一单系类群,支持将Vanda subulifolia和V. amesiana转置入槽舌兰属中,强烈支持由H. sinicum、H. flavescens、H. rupestre和 H. weixiense构成槽舌兰属属内分支。 5.槽舌兰属的分类学修订 在广泛查阅国内外馆藏标本和开展多次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并结合细胞学和分子系统学研究结果,我们重新界定了槽舌兰属。该属植物的主要特征:茎短;叶肉质,细长半圆柱形,部分种叶略扁而成“V”形,其近轴面具一纵槽,先端渐尖,不裂;总状花序侧生,花疏生;花苞片比花梗和子房短;侧萼片或多或少呈镰形;花瓣通常具爪,与中萼片相似;唇瓣3裂;侧裂片直立;中裂片较大,基部常有附属物;蕊柱粗短,具翅,无蕊柱足或具很短的足;蕊喙2裂;花粉团蜡质,2个,球形,具裂隙。确定槽舌兰属目前包括11种(包括2个新种):H. subulifolium、H. amesianum、H. kimballianum、H. lingulatum、H. omeiense、H. quasipinifolium、H. sinicum、H. rupestre、H. flavescens、H. wangii和H. weixiense。 H. tangii和Vanda saprophytica被分别处理为H. lingulatum与H. kimballianum的异名,而H. tsii的分类学地位尚有待进一步研究。同时在我们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槽舌兰属一个新属下的分类系统: 槽舌兰属 Holcoglossum 短距亚属 Holcoglossum subgen. Amesianum H. subulifolium,H. amesianum; 槽舌兰亚属Holcoglossum subgen. Holcoglossum 槽舌兰组Holcoglossum sect. Holcoglossum H. kimballianum,H. lingulatum,H. wangii,H. omeiense,H. quasipinfolium; 高山组Holcoglossum sect. Sinicum H. sinicum,H. rupestre,H. flavescens,H. weixiense。 6.槽舌兰属属内和近缘属间系统学关系探讨 通过广泛的形态地理研究并结合传粉生物学和分子系统学研究结果,我们对槽舌兰属属内和属间关系进行的探讨。槽舌兰属短距亚属与万代兰属和指甲兰属比较接近,是槽舌兰属中比较原始的类群; 槽舌兰组植物的分布中心介于短距亚属和高山组分布中心之间,而该组植物的许多性状也表现出过渡性质。在‘Aerides-Vanda alliance’中,我们认为钻喙兰属和万代兰属是该类群中比较原始的属,而鸟舌兰属(Ascocentrum)可能是介于指甲兰属和举喙兰属(Seidenfadenia)之间,支持传统的观点认为Papilionanthe位于Vanda和Aerides之间但更接近于Aerides,但同时我们认为举喙兰属可能是‘Aerides-Vanda alliance’中最为特化的类群。 7. 高山组所属物种形成探讨 槽舌兰属高山组的四个种均为中国特有植物,主要分布云南西北部地区,其中H. weixiense、 H. rupestre、H. sinicum3个种只局限分布在云南的西北部地区。尽管高山组各个种比较相似,但形态上已经分化,生境也不同而且存在着对应关系。细胞学实验结果发现槽舌兰属高山组的四种植物均为二倍体(2n=38),与槽舌兰属的其他种类一致,这表明该组植物在横断山区的分化时染色体的数目并没有变化,高山组植物的三种横断地区特有植物可能为裂生特有。高山组4个种的1300bp的trnL-F总共只有10个碱基的差异,在trnL-F分支图中,高山组分支作为单系类群得到强有力的支持(BP=94%)。高山组植物trnL-F序列微小的差别反映了该组植物可能是在近期通过快速物种形成进行分化的。这些资料说明槽舌兰属高山组植物是近期通过适应辐射进行分化以适应不同生境,而且可能是生境和传粉系统共同驱动下形成的。
Resumo:
首先回顾了以往苏铁研究,在此基础上,对苏铁的区系地理、苏铁中种皮形态、台湾苏铁的模式产地与海南苏铁的名实问题、从叶绿体DNA matK序列及应用Trn L(UAA)序列资料分析苏铁目系统发育关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提出了我国西南及印度支那地区和澳大利亚及太平洋岛屿为现代苏铁两大分布中心,前者是苏铁科的演化中心,而后者是次生的分化中心。首次提出钉羊齿(Rhaphidopteris)可能是现代苏铁科近祖的观点。 首次系统研究了27种苏铁属植物中种皮的形态,据此把苏铁属种子分为苏铁型、台湾苏铁型、韦德苏铁型、拳叶苏铁型、斯曼苏铁型及粉种苏铁型等6个类型。对苏铁亚属中种皮纹饰的演化趋势以及其与种间亲缘关系进行了探讨。 对台湾苏铁(Cycas taiwaniana)的模式产地进行了深入的考证,认为其来自福建厦门一带的栽培植株,而非其他学者认为的广东汕头或台湾高雄。海南苏铁(C.hainanensis)应作为台湾苏铁的异名处理。 描述了苏铁科一新亚属奥苏铁亚属Subgen. Media,二新组台湾苏铁组Sect. Taiwanianae及韦德苏铁组Sect. Wadeanae。 分子研究表明托叶铁属(Stangeria)与波温铁属(Bowenia)并不构成一个单系类群;大泽米铁属(Macroz以mia)与非洲铁属(Encephalartos)关系最近,而与鳞叶铁属(Lepidozamia)稍远。 其次,在园林规划方面,对广东省江门市白水带风景区的森林植被进行深入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白水带植物景观规划与植被改造规划。在跨越林学与园林两大学科方面做了开拓性的尝试,大气势、大手笔营造森林植物景观。以小班为单位进行规划,植被改造依据植物群落演替原理,模拟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将种类贫乏、结构简单的人工林逐步改造为种类丰富、结构复杂的异龄复层混交林。首次以四季不同种类的花色变化的大范围森林景观来营造南亚热带平常并不明显的季相变化;而专类园的规划注意生态与景观的结合,从植物的生态学特性、群落学特性和景观要求出发进行配置,从而克服一般北京植物园注重品种收集,按分类系统或地理分布来布置而轻视植物生态习性与景观效果的通病。对现有的海金沙(Lygodium Japonicum)等层片或单优群落加以整理形成自然且景观优美的特色层片以及以江门的乡土植物与优秀外引植物营造独木成林、万雀迎宾、层峦叠嶂、孔雀开屏、仙鹤望天等景观的规划思想为国内首创;在国内首先提出规划建设热带雨林、冷色北京植物园、佛教北京植物园、国树国花园等专类园。 在白水带规划的同时,就江门市的人居环境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对国内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普遍存在的一些倾向与问题进行了反思,在总结江门城市环境建设得失的基础上提出了营造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七个方面的战略性意见。
Resumo:
郁金香属(Tulipa L.)是世界著名的观赏植物,广泛分布于欧洲、亚洲的温带地区以及非洲的西北部,中亚地区是其分布和多样化中心。该属包括老鸦瓣组、长柱组、郁金香组、毛蕊组、扭药组、鸡冠组和无毛组共七个组,40至150种。老鸦瓣组是东亚特有类群。中国共有郁金香属植物16种,主要分布于西北(新疆)以及中东部地区,其中老鸦瓣组有4个种,占该组全部种类的4/5。长期以来,由于对老鸦瓣组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地理分布缺乏了解,该类群的归属问题一直都是该属系统学研究中争论的焦点之一。因此,本文以分布于我国的郁金香属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形态学、胚囊发育的比较胚胎学以及分子系统学研究,对老鸦瓣组的系统位置以及上述特征在该属分类中的意义进行了探讨。主要结果如下 1)通过对该属18种植物(包括土耳其的3个种)28个形态性状数据的分支分析,表明广义郁金香属并不是一个单系类群。Tulipa sect. Amana与该属其他四个组(sect. Orithyia、sect. Eriostemones、sect. Leiostemones和sect. Tulipanum)在分支树上各成一支,它们与Lloydia属构成一个大支的三个分支。同时,sect. Amana具有与子房近等长的花柱以及2-3(-4)个苞片等与郁金香属不同的形态特征。因此,我们认为sect. Amana应从广义郁金香属中独立出来,恢复其老鸦瓣属Amana Honda作为属的分类地位。 2)发现了一个新种:Amana kuocangshanica D.Y. Tan et D. Y. Hong。该种与A. erythronioides 和A. anhuiensis近缘,区别在于鳞茎皮内侧光滑无毛,下部叶披针形,自基部向上2/3处最宽,果喙长0.64±0.08 cm。 3)对16种植物叶表皮形态观察的结果表明,老鸦瓣属4个种的叶上表皮细胞为矩形或矩圆形、下表皮为菱形或矩形,垂周壁为直线形或波形,上表皮无气孔或气孔密度较小,这些特征与狭义郁金香属的种差异显著。在狭义郁金香属中,叶表皮特征在种间差异明显,可以作为分种及种间亲缘关系探讨的依据,但在组间没有明显的差异。 4)对19种植物的花粉形态观察表明,Amana属的4种为近椭球形、舟形和肾形, 外壁纹饰网状,网脊浅皱波状,与狭义郁金香属的15种具明显不同。在狭义郁金香属中,花粉外壁纹饰虽然在种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但对组的划分意义不大。 5)从种皮形态及微形态特征看,在所观察的16种植物中,Amana属的种子小,呈半月形,较厚,种柄明显,胚不易见;种皮纹饰为皱波状或不规则,与狭义郁金香属存在显著的差异。狭义郁金香属的12种在种皮纹饰、网眼大小及形状、网脊宽窄等方面均存在明显的差异,但组间无明显差别,说明这些特征在种的划分上具有一定的分类学意义。 6)对16种植物的胚囊发育过程观察表明:共有6种胚囊发育类型,即Fritillaria type、Drusa type、Tulipa iliensis type、Tulipa tetraphylla type、 Adoxa type和Eriostemones type。其中Tulipa iliensis type为所发现的一种新的胚囊发育类型。Tulipa iliensis、T. heterophylla和T. heteropetala3个种具有两种胚囊类型。在郁金香属中,胚囊的发育类型具有一定的系统学意义。 7)通过对21种郁金香以及猪牙花属2种植物基于nrDNA ITS区和cpDNA trnL-F 区的序列分析,发现广义郁金香属并非一单系类群,老鸦瓣属为猪牙花属的姐妹群。在狭义郁金香属中,sect. Orithyia、sect. Tulipanum以及sect. Eriostemones得到了该分子系统学分析的支持,而sect. Leiostemones是否成立及其系统关系问题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Resumo:
铁线莲属尾叶铁线莲组是该属中记录种类最多的类群,主要分布在亚洲亚热带至温带地区,少数种类分布至亚洲及非洲的热带地区。由于缺乏野外观察和标本不够丰富等原因,有些种类的分类处理尚不能令人满意,应予修订。尾叶铁线莲组的组下分类系统以及与近缘组之间的系统关系也存在争议,还需深入研究。本文作者经过大量的标本馆工作和全面的文献考证,结合野外观察,对该组植物进行了分类学修订,同时通过基于形态性状的分支系统学和花粉形态研究对尾叶铁线莲组及铁线莲属的系统发育进行了探讨,结果如下: 1.分类修订 通过对国内外近20 个标本馆的5000 余份馆藏标本研究,结合全面的文献考证和广泛的野外观察,发现花丝形态、花药毛被状况、药隔是否凸起、萼片外侧附的属物等性状较为稳定,是分亚组的主要依据。而复叶类型、花序形态及花梗毛被状况、萼片颜色等性状为较好的分种性状。 本文在考证了近140 个种及种下等级的分类学名称后,确认尾叶铁线莲组植物共有37 种20 变种,共分为5 个亚组,另有4 种7 变种暂存疑;2 种、2 变种降为新异名;新组合6 个,其中5 个为改级新组合;发表新亚组1 个;发现中国新纪录变种1 个;纠正了以前研究者工作中对C. aethusifolia var. latisecta 的鉴定错误;初步澄清了C. jingdungensis 及C. jinzhaiensis 的一些名实混乱;指出了前人工作中的一些拼写错误;统一了植物的中文名称,并新拟了15 个分类群的中文名称;给出了各个种的形态描述、地理分布图以及分亚组和分种检索表。 2.分支系统学 在分类修订基础上选取了35 个形态性状,对尾叶铁线莲组的37 个种,和尾叶铁线莲组的近缘组Sect. Bebaeanthera 中的2 个种,以C. alternata 为外类群,利用系统发育分系软件PAUP 4.0 beta 10 对数据矩阵进行分析。共得到182 棵最简约树,树长为182 步,一致性指数(CI)=0.385,保持性指数(RI)=0.685。结果显示:尾叶铁线莲组为一并系类群,Sect. Bebaeanthera 中的两个种:C. pseudopogonandra 和C. barbellata 与Subsect. Otophorae 亲缘关系更为接近,应并入尾叶铁线莲组中;Subsect. Otophorae 与Subsect. Grandiflorae 各自聚为两大支,从分支图基部与其他类群分开,为本组早期分化出的类群;Subsect. Acutangulae 与Subsect. Connatae 中具有红色花的C. lasiandra 和C. dasyandra 近缘;分布于东亚北部地区的Subsect. Aethusifoliae 与分布于我国横断山区的C.rehderiana 和分布于印度的C. roylei 近缘;根据分支系统学分析的结果,对尾叶铁线莲组组下分类系统进行了调整,建立了新亚组Subsect. Otophorae。 3.花粉形态 在扫描电镜下研究了铁线莲属148 种12 变种和锡兰莲属3 个种的花粉形态特征,并在透射电镜下研究了部分种类的花粉外壁结构。 结果表明:铁线莲属花粉粒一般为近球形、球形或扁球形。具三沟的花粉赤道面观为椭圆形或近圆形,极面观为三裂圆形,大小为14.8-32.1 μm ×14.2-28.7 μm;具散沟或散孔的花粉(全为球形)直径大小为14.8-36.6 μm。花粉具三沟、散沟或散孔。在三沟类型中常伴有不同比例的散沟花粉。萌发沟狭长或稍宽,有整齐或不整齐下陷的边缘,沟膜上有颗粒状纹饰或刺状纹饰;萌发孔一般圆形或不规则形,分布不规则。外壁由薄到较厚,厚度为0.8-2.5 μm,外层稍厚于内层。在透射电镜下本属花粉外壁具备被子植物花粉典型的外壁层次,即外壁内层和外壁外层。外壁内层为一层均匀的质密的无结构的层次。外壁外层由3 层组成:覆盖层,柱状层,和基层。覆盖层上均匀分布有小刺状纹饰和小穿孔。 锡兰莲属花粉粒为圆球形,其直径大小为14.9-18.8 μm。具散孔。萌发孔一般圆形,分布不规则,孔膜上有颗粒状纹饰或刺状纹饰。外壁厚度为0.8-1.8 μm,外层稍厚于内层。覆盖层上均匀分布有小刺状纹饰和小穿孔。 根据花粉形态在花粉粒大小、萌发孔的类型和外壁纹饰方面的差异将两个属的花粉分为6 个类型,其中类型1 再分为两个亚型。在这些花粉类型中,类型1 为三沟花粉,类型3 为三沟至散沟花粉,其余类型为散孔花粉。类型1 的亚型 1b 在铁线莲属中分布最广,18 个组中有13 个组具有这种类型的花粉,是铁线莲属中最原始的花粉类型,其他类型和亚型均由此亚型直接或间接演化而来。 推测这两属花粉形态特征的演化趋势为:1. 萌发孔. 三沟→(散沟)→散孔。 2. 花粉粒大小. 小(散孔,直径14.9-18.8 μm)←中等(三沟,24.2 μm ×24.8 μm) →大(散孔,直径28.9-36.5 μm)。3. 表面纹饰. 小刺不明显、分布密集→小刺明显、分布稀疏。 铁线莲属及锡兰莲属花粉形态特征对于这两个属植物的区分以及铁线莲属下组间系统发育关系的探讨具有重要意义。锡兰莲属与铁线莲属中的Sect. Naraveliopsis 亲缘关系紧密;铁线莲属内具有散沟、散孔花粉类型的Sect. Naraveliopsis、Sect. Viticella、Sect. Tubulosa、Sect. Viorna (sensu Tamura 1995)为铁线莲属中的进化类群; Sect. Tubulosa 与Sect. Campanella 亲缘关系较远,而与Sect. Clematis 近缘。
Resumo:
本文通过对五味子科及其近缘类群植物的形态性状、叶表皮解剖特征、木材解剖特征、细胞学以及分支系统学研究,发现了一些重要的新性状,提出了新的五味子属的次级划分,阐明了南五味子属与五味子属的属间系统学关系,以及它们与近缘类群间的系统学关系,最后对这两属进行了分类学修订。主要内容包括: 1.形态性状分析 我们在查阅大量国内外馆藏标本和野外居群观察的基础上,对五味子科植物及部分近缘类群的形态性状和变异式样进行了详细地比较分析,重新评价了各性状的分类学价值,认为习性、茎有无棱翅、叶有无毛被、花雄蕊群特征及果实和种子形态等性状具有系统学意义,而叶片形状和大小、毛被多少、花被片颜色等特征在种内变化较大,不宜作为种的划分依据,至少不能作为主要的或唯一的依据。 2.叶表皮形态解剖学 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下,分别观察了南五味子属全属11种共92个样品、五味子属全属10种共136个样品和八角属2种共15个样品的叶表皮形态特征。结果发现南五味子属和五味子属植物的叶表皮性状,包括表皮细胞形状、气孔类型、保卫细胞形状及叶表皮细胞表面的角质纹饰、表皮毛的有无等在种内稳定且在种间有明显差异,对研究属内和属间关系有重要系统学意义。 在南五味子属中,发现了一个新的分类学性状:叶表皮表面具脊状网纹,该性状支持将南五味子属分为离蕊南五味子亚属Subg. Cosbaea和南五味子亚属Subg. Kadsura,且根据叶表皮形态特征和性状分析,支持将南五味子亚属分为南五味子组Sect. Kadsura和肉蕊组Sect. Sarcocarpon,同时支持R. M. K. Saunders和林祁对某些种的归并处理。 在五味子属中发现一新的分类学性状:气孔器外拱盖,表明该属常绿类群的气孔具有双层外拱盖,而落叶类群的气孔具有单层外拱盖。这一性状支持前人将五味子属根据习性和雄蕊群特征划分为两个亚属的观点,这一观点同样得到了包括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学证据的支持。此外,还发现在全为常绿习性的南五味子属中,气孔都具双层外拱盖,一方面说明五味子属的常绿类群与南五味子属有一定的相似性,亲缘关系密切,这同样得到分子证据的支持;另一方面表明五味子科植物生长习性与气孔器特征有一定相关性。 通过比较南五味子属与五味子属以及近缘的八角属叶表皮形态特征,认为这三个属的叶表皮形态特征非常相似,只是南五味子属在叶表皮形态特征上比五味子属和八角属具有更多的复杂或次生性状状态,此外,研究结果不支持将五味子科从八角目中分出而成立五味子目的观点。 3.比较木材解剖学 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了南五味子属7种21个样品和五味子属8种16个样品的木材解剖特征,结果表明次生木质部的导管分子类型、导管-射线间纹孔的排列方式、射线类型、射线细胞形状等性状特征在科的水平上很稳定,这些共同特征都支持五味子科是比较自然的类群。在五味子科中发现木材导管单生、具梯状穿孔板、导管壁具梯形排列的纹孔以及木射线异型等原始性状,支持五味子科在被子植物中的原始地位。此外,该科木材还具有单穿孔板导管、导管次生壁具螺纹加厚、具分隔纤维等较为特化的性状状态,这种性状进化水平的异等级现象,使五味子科表现出不同进化水平性状的镶嵌组合。根据木材解剖性状对五味子科进行UPGMA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南五味子属和五味子属在木材解剖特征方面有一定的交叉和重叠,这与分子系统学的结论一致,表明这两个属关系密切,可能起源于共同的祖先。通过比较五味子科与八角科的木材解剖特征,进一步证明两个科的亲缘关系很近,同样不支持将五味子科从八角目中独立出来成立五味子目的观点。 4. 细胞分类学 对五味子属铁箍散Schisandra propinqua(Wall.)Baill进行了细胞学研究,首次报道该种植物的染色体核型。核型分析的结果表明染色体数目为2n = 28,核型公式为2n = 2x = 20m+8sm, 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2n = 2L+14M2+8M1+4S,核型不对称系数0.59,核型为2B型,未发现次缢痕和随体。通过与该属其它种类的核型进行比较,发现具常绿习性的铁箍散其核型不对称性系数比该属落叶种类高,表明该种在五味子属中处于较进化的地位,这与我们根据该属其它性状得出的结论一致。 5. 分支系统学研究 对五味子属33个形态学性状进行了分支系统学研究,得到5棵同等最简约树,树长为53步,一致性指数(CI)= 0.7740, 保留性指数(RI)= 0.7740。在最简约树(MP)的严格一致树中,内类群形成两大支,一支包括所有落叶习性的类群,另一支包括具有常绿习性的类群,两支的支持率都非常高, 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五味子属内各种间的系统学关系。根据五味子属分支系统学分析的结果,对该属属下分类系统进行了调整。 在补充了包括叶表皮形态解剖学和木材解剖学等新性状的基础上,对五味子科42个形态学性状进行了分支系统学分析,分别计算得到了MP树和邻接树(N-J)。简约分析得到三棵同等最简约树,树长106步,一致性指数(CI)= 0.4910,保留性指数(RI)= 0.7450。严格一致树显示:五味子科分为五个并列的分支,其中南五味子属被分为三支,五味子属被分为两支,虽然这些分支的支持率都不是很高,但是一些种类间的亲缘关系还是得到很好的体现。用距离法建立的N-J树中,将该科分为两大支,五味子属所有落叶种类聚为一支,南五味子属和五味子属具常绿习性的类群聚为一支,这与分子系统学分析的结果一致,但是由于在N-J树上,五味子属两个常绿种与南五味子属构成的分支支持率较低,所以两属之间的关系还尚待讨论。 6. 分类学修订 在应用上述性状分析结果及查阅国内外大量标本的基础上,重新修订了南五味子属和五味子属的概念,包括新性状的补充,对两属植物进行了分类学修订。确定了南五味子属目前包括2亚属2组11种;五味子属目前包括2亚属4组10种,指定了Embelia valbrayi H. Léveillé的后选模式,提出一个新等级组。描述了每个种的性状特征、变异情况、地理分布、相关的分类学处理及其与近缘种的关系,并列出所研究的标本,最后讨论了南五味子属和五味子属的系统关系。
Resumo:
万寿竹属(Disporum Salisbury)隶属于广义百合科广义黄精族(Liliacear s. l.-Polygonateae s.l ),分为Sect. Disporum(东亚,约20种)和Sect. Prasartes(北美,6种)两个组。对于Sect. Disporum,日本的研究者者进行了大量的形态学、细胞学、胚胎学、生态学和物种生物学方面的研究,但研究的地域主要局限于日本和尼泊尔等地,种类也主要是D. sessile(只分布于日本),D. smilacinum(分布于中国烟台,朝鲜,韩国,俄罗斯远东,日本)等中国不产或少产的种,或者在整个东亚都有分布的广布种,如D. cantoniense。对于只分布于中国则涉及很少,如D. bodinieri,D. longistylum,D. megalathum, D. hainanense, D. acuminatissimum, D. jinfoshanense等。尽管Hara于1988年对东亚的Disporum进行了一次系统的修订,但是对Disporum的认识混乱的情况仍然大量存在。因此,正本清源的工作就显得很有必要。 本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a) D.bodinieri的文献考证和标本订正 结合文献考据和标本鉴定两方面的工作,认为D. bodinieri (Lévl. et Vant.) Wang et Tang在Flora of China Vol. 24 (2000)的分类处理,接受了Hara(1988)的观点,但是对国内的标本并没有进行相应的鉴定处理,其仍然被鉴定为D. bodinieri,但这些标本并不属于单一的分类学实体,而是包含D. bodinieri (Lévl. et Vant.) Wang et Tang和D. longistylum (Lévl. et Vant.) Hara两大类群,需作重新鉴定。 D. bodinieri和D. longistylum的形态学性状有很明显的区别,但是在所有被鉴定为D. bodinieri的标本中,真正的D. bodinieri (Lévl. et Vant.) Wang et Tang只占到10%,产生上述问题的直接原因是受到《中国植物志》第15卷(1978)的影响。 b) 发现并描述了一个新种:Disporum jinfoshanense X. Z. Li, D. M. Zhang et D. Y. Hong 该种与山东万寿竹D. smilacinum A. Gray相似,具卵形或椭圆形叶,顶生花序,花被片白色,开展,基部稍具浅囊;不同之处在于其茎高15(-20)cm,叶子3-4片,集中于茎上部,叶柄明显,长2-4mm,花被片内表面密布短柔毛。 c) 基于形态学数据的聚类分析 通过前期的性状研究,文献考证,标本订正以及发表新种,我们获得了大量的形态学数据。为了验证对D. bodinieri标本订正的正确性,我们利用PAUP软件采用UPGMA算法对标准化的形态学数据进行运算。获得的树状图显示:新种D. jinfoshanense和D. viridenscense、D. smilacinum聚在一起,如实反映了形态的相似性,说明该树图可信;被错误鉴定为D. bodinieri的标本和正确鉴定为D. longistylum的标本聚在一起,说明前面的判断是正确的。
Resumo:
本文回顾了八角科(Illiciaceae)的分类历史,对其现状进行了介绍,并提出了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对八角科及其近缘类群 [五味子科(Schisandraceae)和木兰科(Magnoliaceae)] 的木材解剖特征,以及对组成八角目(Illiciales)的八角科和五味子科的花被片表皮形态进行了研究,进一步确定了八角科在离生心皮类中的原始地位,且为其属的次级划分提供了更多的性状支持,更详尽地阐述了它与近缘类群间的系统学关系,确定了八角目的独立地位。 1 比较木材解剖学 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下,对八角科八角属(Illicium)2组19种1亚种43个材料、五味子科2属4种7个材料和木兰科1属3种4个材料的木材解剖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 因八角科导管单独、多角形、密集、细长且具螺纹加厚,穿孔板梯状且细密,射线异形等特征,本文支持建立单属的八角科。在八角属内,由于八角组(Sect. Illicium)的导管分子密度较高和直径较窄,易损度为0.090,射线较高,而八角茴香组(Sect. Cymbostemon)的导管分子密度较低和直径较宽,易损度为0.194,射线较矮,因而本文支持将八角属分为八角组和八角茴香组,且八角组比八角茴香组原始。根据欧式距离,八角科与五味子科之间的相似性(d=4.690)比八角科与木兰科(d=4.899)之间的相似性大,本文支持建立八角目(Illiciales)。 2 花被片表皮比较形态学 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了八角科八角属2组11种20个样品、五味子科南五味子属(Kadsura)2亚属2组8种15个样品和五味子属(Schisandra)2亚属4组6种17个样品的花被片表皮形态特征。 首次报道了八角目2个科(八角科和五味子科)3个属(八角属、南五味子属和五味子属)植物花被片表皮细胞的形状、分泌细胞的形状及分布、气孔器的形状及分布、花被片表面的纹饰,在五味子科中发现2个新的性状(气孔对和环列型气孔)。 通过与八角目2个科3个属植物的叶表皮形态比较,发现花被片表皮气孔器外拱盖均为单层,与叶表皮气孔器外拱盖层数(常绿种类为双层和落叶种类为单层)之间没有相关性。通过对两性花、雌花和雄花花被片表皮观察,发现花被片表皮形态与花的性别之间没有相关性。通过对八角属、南五味子属和五味子属花被片表皮比较,发现五味子属花被片表皮形态比南五味子属花被片表皮形态表现出更多的衍生性状,南五味子属花被片表皮形态比八角属花被片表皮形态表现出更多的衍生性状;南五味子属花被片表皮形态与五味子属花被片表皮形态之间的相似性程度较大,与八角属花被片表皮形态之间的相似性程度较小,支持建立含南五味子属和五味子属的五味子科,支持建立只含八角属的八角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