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6 resultados para Bs.As.
Resumo:
本文以复苏植物牛耳草Boea hygrometrica成熟植株的离体叶片为试材,对比非复苏植物烟叶唇苣苔Chirita heterotricha, 以光合作用在脱水-复水过程中的变化为切入点,从生理水平上探讨其脱水保护位点:应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从分子水平上探讨其脱水保护机制。 光合放氧速率、快速荧光诱导动力学、慢速荧光诱导动力学、荧光发射光谱、荧光激发谱的结果表明,相对于烟叶唇柱苣苔,脱水对牛耳草净光合速率、PS II和PS I光化学活性、电子传递、光合磷酸化及CO_2固定的影响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脱水时迅速降低,复水后恢复能力强。通过非变性绿胶的研究牛耳草叶片类囊体膜叶绿素-蛋白复合体在脱水-复水过程中保持高度稳定。色素含量分析表明牛耳草的叶绿素含量在脱水-复水过程中也相对稳定。这些特征可能是牛耳草叶片光合作用脱水保护机制的一部分。 SDS-PAGE和IEF电泳结果表明,牛耳草脱水复苏过程中蛋白质表达有差异,或增或减,并分别发现了一条(SDS-PAGE)和两条(IEF)在脱水过程中特异出现的蛋白质。 本文以银染法代替放射自显影用于mRNA差异显示,不但简化了实验步骤,缩短了实验周期,而且在不降低灵敏度的前提下避免了放射性危害,降低了实验成本。本文证明了mRNA差异银染显示法用于复苏植物牛耳草脱水-复水过程中基因表达变化的研究是可行的。 mRNA差异银染显示法揭示牛耳草耐脱水复苏机制涉及到基因表达的调控。脱水-复水过程中差异表达的基因有6种,其中脱水特异诱导表达的13个cDNA所相应的基因、脱水上调节的15个cDNA所相应的基因可能参与牛耳草叶片脱水保护机制,复水特异诱导的8个cDNA的所相应基因可能参与牛耳草复水后的修复机制。2个脱水特异诱导表达的cDNA片段进行了克隆和测序。
Resumo:
从构建具有稳定泌氨能力的联合固氮工程菌的目的出发,首先构建Enterobacter gergoviae57-7 (E57-7)基因文库并与所筛选的泌氨突变株进行遗传互补实验,得到可互补 泌氨特性的克隆,经Southern杂交后推测其中包含与glnA、amtB基因无关的另一类与泌 氨相关的基因。同时根据铵载体基因amtB的已知序列设计两对简并性引物,经PCR从 E57-7 DNA中扩增得到约340bp的片段,序列分析和Blast序列同源性比较后确定为amtB 基因片段,申报并获得序列号AJ132232,最终从基因库中筛选到两个包含E57-7 amtB 基因的克隆。 用K. pneumoniae的glnA基因片段为探针,通过Southern杂交从E57-7基因库中筛选到包含有glnAntrBC基因的克隆,经亚克隆后对包含有这个操纵元的4316bp片段进行了全序列分析,申报GenBank获得序列号AF072440。在体外实验中构建了Km-cassette 插入glnA的重组质粒pA,将此质粒转入E57-7野生型菌株后经筛选同源重组子获得glnA 突变的具有稳定泌氨能力的菌株15、I9。并进行了盆栽玉米接种实验,确定在灭菌上壤实验体系下I5对玉米幼苗有显著促生效应。 利用绿色荧光蛋白(GFP-S65T,V68L,S72A)基因建立分子生物学研究手段,构建了新 型克隆载体pGreenLD,建立了绿白斑筛选重组质粒的的技术。构建组成型表达gfp的质粒载体研究了E57-7在玉米根际的定殖模式;构建nifH-gfp表达载体,确定在与植物联合生活时其固氮酶结构基因nifHDK的表达与碳源物质供应密切相关。利用不同抗性基因和gfp基因片段构建出在E57-7中组成型表达抗性和GFP的质粒载体,建立了监测接种菌在土壤中释放的双标记系统。 最后克隆了E57-7 glg cluster并测定部分glgCA和glgP基因序列,申报后获得序列号AJ132233和AJ132234,这是首例从联合固氮菌中克隆得到glg cluster的报道。
Resumo:
基因组特异序列是跟踪外源染色质、鉴定易位系的特异探针。本文介绍一种带反馈控制的PCR增效减法杂交(PEFCSH),证明可高效克隆基因组特异序列。 带PCR接头的黑麦DNA片段与固定化的小麦ssDNA杂交,同源的片段将被吸附。用PCR扩增吸附的DNA,可监测杂交液中与小麦同源的DNA,确定是否还要再杂交。5轮连续杂交后,杂交液中的DNA几乎全为黑麦特异DNA,纯化后,用PCR扩增到方便操作的数量。经检测,PEFCSH片段99%为黑麦基因组特异性序列,富集度超过230倍。 PEFCSH片段克隆后检测:插入片段在120bp~2000bp,峰值250bp左右;306个克隆中301个显黑麦特异性,表明了PEFCSH的高效性。Tomita等曾用普通减法杂交富集黑麦特异序列,所得克隆只有6.3%为黑麦特异。 与数据库对比,分离片段有的为新序列,更多的与已知的黑麦特异重复序列同源。用其中一条作探针进行Southern杂交,小麦不显带,黑麦显阶梯型带,说明它是特异性串联重复序列。 PEFCSH有如下特点:1. 实时监测杂交液中非特异DNA,首次引入反馈控制,确保杂交达到预期效果。2. 用PCR制备Tester只需少量样品就可以分离特异序列。3. 采用固相减法杂交,大大简化Test与Driver的分离。4. 用PCR克服常规减法杂交操作性差的弱点。5. 富集特异单链和双链DNA,减少特异序列丢失。6. 适用于大多数分离两组相关核酸中的差异成分。
Resumo:
本研究在前人研究工作的基础上,以小麦转化系统的建立和完善为前提,将BADH基因导入小麦,获得外源BADH基因表达的小麦转基因植株。 (1)小麦不同基因型、不同外植体和不同器官对PPT或bialaphos选择的反应不同,两种试剂对小麦转化体的选择具有同样效果。轰击后的受体材料经过2-3天的恢复生长且植株分化时不用PPT选择可以提高转化效率。冀885-443和石90-4185两个品种对PPT敏感程度适中,具有较强的植株再生能力,得到的转基因植株数和转基因频率均较高。 (2)用pAHC25质粒转化冀885-443等小麦品种取得成功,获得转基因植株12株,平均转基因频率为0.4%。Southern杂交结果表明bar基因已经整合到小麦基因组中。根据研究结果认为,过快过高地提高PPT浓度是造成转基因频率低的主要原因。 (3)采用基因枪法成功地将山菠菜BADH基因(pABH9)导入到冀885-443等品种中。PCR检测和Southern杂交分析证实获得26株转基因植株,不同品种转化频率介于0.3-2.7%,外源BADH基因在转基因植株的叶片内表达。在胁迫条件下有15株转基因植株的BADH酶活力单位明显超过亲本;有6株的相对电导率显著比亲本低,说明这些植株在胁迫条件下细胞受到损伤比亲本低。 (4)采用花粉管通道法向小麦转化pAHC25,筛选出62株抗PPT,转化频率为3.97%。采用农杆菌介导转化冀885-443的成熟胚和幼胚愈伤组织,在转化愈伤组织中观察到gus基因的表达,也得到抗G418的愈伤组织,但没能得到再生植株。
Resumo:
应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并结合组织化学和细胞化学方法,研究了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 Mazel)茎各组织中细胞壁的木质化过程、木质素异质性、酚酸类成分的分布、木质素在细胞壁中的沉积方式以及过氧化物酶的组织、细胞化学定位等。 研究结果表明:毛竹茎的原生木质部导管在维管束发育早期就已木质化;后生木质部导管和纤维细胞在维管束分化完成后,自胞间层和细胞角隅处开始木质化;基本薄壁组织细胞木质化的发生较晚,通常在茎的节间完成伸长生长后才开始,但也有少数薄壁组织细胞始终保持非木质化的薄壁状态。根据可见光显微分光光度的分析结果,纤维细胞壁在木质化的早期,主要形成愈创木基木质素(guaiacyl lignin), 随着木质化过程的发展,紫丁得基木质素(syringyl lignin)含量不断增加,最后成为纤维细胞壁木质素的主要组成成分。导管分子的木质素主要成分为愈创木基木质素,基本薄壁组织细胞壁为愈创木基与紫丁香基两种。 毛竹茎各组织在紫外光激发下自发荧光的荧光显微分光光度分析表明,氨水处理可以有效地识别阿魏酸的分布,如在竹笋各种幼嫩组织中均分布有阿魏酸;而用过氧化氢/冰醋酸混合液处理,则可以区分木素与结合于半纤维素中的阿魏酸和对-香豆酸,随着毛竹茎的生长和细胞壁木质化的增加,阿魏酸的含量下降。 通过对毛竹茎纤维细胞壁木质化过程中超微结构的观察表明,高尔基体、高尔基小泡、内质网、壁旁体细胞器在木质素前体的形成和运输等方面均起着重要作用,而周质微管在细胞壁木质化过程中的具体作用方式尚不明确。木质素在细胞壁中的沉积方式分别为:胞间层的木质素呈分散的颗粒状沉积方式,导管次生壁的木质素为片层状沉积方式,而在纤维细胞次生壁Sl层中,木质素为团块状的沉积方式。木质素沉积方式与纤维素微纤丝的排列有密切关系。 在毛竹茎各组织的细胞壁尚未木质化之前,过氧化物酶仅分布于细胞角隅处,随着细胞次生壁的增厚和木质化的增强,过氧化物酶可大量出现在次生壁中;在纤维细胞次生壁中,木质素含量较高的St各层,过氧化物酶活性也较强,而木质素含量较低的Sl各层,过氧化物酶活性则较弱。由此表明,过氧化物酶直接参与了细胞壁木质素的合成。另外,在茎的部分基本薄壁组织细胞和韧皮部等未木质化的细胞壁中,过氧化物酶也同样表现出较强的活性,这说明在茎的不同组织中分布的这种酶,可能是几种不同功能的同工酶形式。
Resumo:
将pBIN35S-mGFP4质粒转入受体菌DH5α中,扩繁后提取纯化质粒DNA,待棉花盛花期时,用花粉管通道转化方法将其注射到授粉24小时左右的子房中。在被检测的950个发育10~20天左右的幼胚中,发现七个幼胚在蓝光(460~490nm)激发下发出绿色荧光,而对照发出程度不同的红色荧光。将收获的“转化种子”浸泡萌发得到生长5~6天的黄化无菌苗,在200粒种子来源的无菌苗中,检出两棵转化植株。在紫外光照射灯下转化植株发出绿色荧光,其叶片和下胚轴横切面在蓝光激发下也与对照明显不同。PCR及Southern blotting结果均证实转化植株的真实性,从而为花粉管通道转化方法的可行性提供了直接可靠的细胞及分子生物学证据。 将GFPmut1质粒的gfp通过一端平接一端粘接后重组到pBI121的BamH1和Sal1限制性酶切位点从而代替GUS基因,然后将新的重组质粒用三亲交配法转入到LBA4404菌株中得到双元载体,用于棉花下胚轴切段的转化。结果表明,gfp象gus一样可作为报告基因用于农杆菌介导的棉花转化。在对筛选培养基上生长的“抗性愈伤”进一步进行报告基因检测时,只需手持紫外灯就可以检出GFP阳性愈伤,大大减少了工作量和试验费用。 另外,在进行农杆菌转化前的棉花卡那霉素敏感性实验中发现,卡那霉素对棉花下胚轴的愈伤组织形成和增殖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随其浓度的增加,愈伤组织形成的频率降低,增殖的倍数减小;当浓度增加到100mg/L时,愈伤组织严重褐化,其正常生长受到完全抑制;下胚轴形态学上端切段较下端更易受卡那霉素的影响。
Resumo:
脂肪酸是生物体内普遍存在、具重要生理功能的物质,亦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研究脂肪酸生物合成及其调控,既是揭示生命活动基本规律的需要,又具巨大的经济价值。多形汉逊氏酵母(Hansenula polymorpha)是一种甲基嗜热酵母,能合成多聚不饱和脂肪酸,是研究脂肪酸生物合成的理想材料之一。为阐明多形汉逊氏酵母细胞中脂肪酸生物合成途径、关键步骤、调节机理,并利用此系统生产有用脂肪酸,我们开展了不饱和脂肪酸生物合成关键酶基因--△9-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研究。 以P. angusta IFO 1475的P-OLE1基因为探针,Southern杂交分析,发现在亲缘关系很近的不同种类的甲基嗜热酵母如H. pofymorpha、Pichia angusta、P. pastoris、P. methanolica和Candida boMinii中Δ9-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的结构多形性。 构建了H. polymorpha CBS 1976染色体Δ9-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座位的限制性酶切图谱,进而分离了3.4 kb BamHI-XhoI基因片段并进行全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这个片段含1个与已克隆的酵母Δ59-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高度同源的、由1353 bp组成的ORF。推导的H-OLE1多肽具脂肪酸去饱和酶的一些基本特征,如含2个结构域:1个位于N一端、含3个保守的组氨酸簇、具催化功能,另1个位于C-端、参与脱饱和反应中电子传递、类似细胞色素b5。将这个序列申报DDBJ,获得Accession number为:AB024576,推导的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的Accession number为:BAA75902。 为验证H-OLE1基因的功能,建立了多形汉逊氏酵母DNA电穿孔实验系统,进行了遗传互补测验。发现完整的H-OLE1基因可互补缺乏Δ59-脂肪酸去饱和酶活性的多形汉逊氏酵母营养缺陷型fadl突变体,却不能互补相应的酿酒酵母olel突变体,而由酿酒酵母GAP表达框架和H-OLE1 ORF组成的嵌合基因可互补上述olel突变体。说明H-OLE1基因编码Δ9-脂肪酸去饱和酶,多形汉逊氏酵母的Δ9-脂肪酸去饱和酶和酿酒酵母的脂肪酸脱饱和系统相亲和,而H-OLE1基因的启动子在异源细胞中没有活性。 为研究H-OLE1基因的转录及其调节规律,通过一系列实验,首次找到了可在研究多形汉逊氏酵母基因表达时用作内标的GAP基因。Northern杂交发现,H-OLE1基因在细胞中以较低水平表达,产生1.5 kb的转录子;基因表达略受不饱和脂肪酸的抑制;在多形汉逊氏酵母HOLE1基因的转录调节中,Choi等在酿酒酵母OLE1基因中发现的脂肪酸调节元件FAR可能不是关键的。 利用基因敲除技术,通过转化H-OLE1∷S-LEU2线性DNA到多形汉逊氏酵母二倍体细胞(fadl/FADl)中,首次构建了多形汉逊氏酵母H-OLE1基因的破坏株。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破坏株细胞中线性DNA定位串联多拷贝整合到染色体中并置换了fadl突变部位。利用气相色谱分析了ΔH-OLE1破坏株、fadl-2突变株、野生型菌株及含H-OLE1基因转化子的细胞总脂肪酸,发现多形汉逊氏酵母细胞中除18:0→18:1(Δ9)→18:2(Δ9,12)→18:3(Δ9,12,15)这个脂肪酸去饱和主路外,还可能存在其它几个脱饱和反应与延长反应,如16:1(Δ9)→16:2(Δ9,12)→18:2(Δ11,14);16:1(Δ9)→18:1(Δ11)→18:2(Δ11,15)等。 近年维管组织分化研究进展迅速,取得大量可喜结果,也存在许多不足,如细胞分化调节机理,特别是激素诱导的分子机理研究比较薄弱。为建立研究维管组织分化的理想系统,研究嫁接体发育的激素调节机制,在Parkinson和Yeoman发明的离体茎段嫁接系统的基础上,研究了激素对嫁接体发育特别是维管组织分化的影响。 采用不同的嫁接方法,用试管苗对黄瓜离体茎段自体嫁接、亲和性的黄瓜/黑籽南瓜与不亲和性的黄瓜/绿豆离体茎段嫁接组合进行研究,建立了嫁接过程简单、污染率低的试管苗离体茎段嫁接系统。利用往培养基中添加或不加植物激素研究嫁接体发育,发现通过改变培养基中的植物激素,可使亲和的嫁接体难以形成贯通砧木和接穗的维管束桥,也可诱导非亲和性的嫁接体产生维管束桥。初步研究证明利用植物激素可以克服嫁接不亲和性,这一结果是嫁接基础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进展,对揭示嫁接亲和性机制具重要意义。由于黄瓜绿豆嫁接组合中,砧木绿豆是可以固氮的豆科植物,研究结果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详细地研究了外源IAA和玉米素(ZT)对黄瓜自体嫁接系统中维管束桥形成时间和数目特别是贯通砧木和接穗的管状分子数的影响。当砧木和接穗培养基中都没有添加植物激素时,嫁接接合部难以产生维管束桥,也难以产生贯通的管状分子。当培养基中添加植物激素时,维管束桥数和贯通的管状分子数随激素浓度和种类的不同而不同。本实验的最佳激素条件是:在接穗培养基中加IAA 1.0 mg/L和ZT 0.25 mg/L,在砧木培养基中加ZT 0.25 mg/L。研究表明在试管苗离体茎段自体嫁接系统中,外源激素是嫁接成功的必要条件。试管苗离体茎段嫁接系统是一个理想的研究植物维管组织分化的新系统。 通过对嫁接体发育期接合部及嫁接体各部分IAA、玉米素及玉米素核苷(Z+ZR)的ELISA分析,发现嫁接接合部维管束的再生受IAA和Z+ZR含量的共同调节;连接接穗和砧木维管束桥的分化比维管束的网联要求更高的IAA水平及LAA(Z+ZR)比率。 上述结果为利用嫁接系统研究维管组织分化机理奠定了基础,使进一步研究嫁接体发育的激素调节机理成为可能。
Resumo:
聚-β-羟基链烷酸(PHA)是许多微生物作为碳源、能源的一类贮藏性聚酯,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该聚酯可被微生物完全降解且有与塑料相似的性质,因而研究并提高PHA在植物中的合成为解决环境污染提供了新的解决途径。 聚-β-羟基于酸酯(PHB)是研究的最早、研究的最清楚的一种PHA。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并克隆了真养产碱杆菌(Alcaligenes eutrophus)中合成PHB的一个关键酶——3-酮硫裂解酶基因phbA。DNA序列分析表明所克隆的基因与国外报道序列同源性很高,只有一个碱基对的区别。为了检测该基因的功能及导肽的定位效率,构建了带有导肽基因的组成型表达载体,由根癌农杆菌介导转化烟草(Nicotiana tabacum cv. Wisconsin 38)得到转基因植株。蛋白质电泳结果表明导肽可以将外源蛋白定位于质体,phbA基因能翻译成相应大小的蛋白。酶活性分析证实了转基因烟草中phbA编码的3-酮硫裂解酶可以催化乙酰-CoA合成乙酰乙酰-CoA。 将携有导肽序列的phbC(编码PHB合酶)和phbB(编码乙酰乙酰-CoA还原酶)连入pBIB-HYG得到组成型表达载体pZCB,用冻融法转入根癌农杆菌,介导转化烟草。烟草为已获得的具有卡那霉素抗性整合并表达phbA的转基因烟草。通过二次转化将携有潮霉素抗性的phbB基因和phbC基因导入已整合phbA的烟草,各基因均由质体导肽控制,最后得到整合PHB合成的三个酶基因的转基因烟草。转基因烟草经PCR、PCR-Southern检测,初步确定整合phbB和phbC烟草植株。以气相色谱初步分析,转基因烟草中PHB的含量可达鲜重的0.233%。 结果表明phbB和phbC基因可以在真核表达系统中编码相应的蛋白。通过色素分析、荧光动力学等手段分析了PHB在叶绿体中的累积对其功能的影响。 为了提高底物乙酰-CoA的供应能力及减少惰性聚酯对植物体的伤害,分离了种子特异性启动子和质体导肽序列,利用忆经克隆的合成PHB的三个关键酶基因,通过一系列DNA重组,分别构建了含有种子特异性启动子的嵌合phbC、phbB的二价表达载体pSCB及嵌合phbC、phbA、phbB的三价表达载体pSCAB,并由导肽将基因表达产物定位于质体。经根癌农杆菌介导转化油菜(Brassica napus L.) H165,获得转基因油菜植株,并进行了PCR、Southern blot及RT-PCR-DNA杂交等分检测。结果表明,三基因已经分别整合到相应的转基因油菜中,并已在转录水平表达。同时转化了油菜不育系、恢复系和保持系,获得批量转化株,并移入温室栽培。
Resumo:
一. 小麦相关基因ver203F cDNA全序列克隆与功能分析 根据本实验室通过差异筛选技术克隆到的与春化相关的基因cDNA verc203的序列,设计PCR 5’端PCR引物,利用RACE(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克隆策略,得到春化相关基因ver203基因的同源基因ver203F cDNA的3’端序列,长度为1,197bp。Northern分析表明ver203F全长约为1.5 kb,且其表达具有春化处理的特异性。根据3’RACE克隆的ver203F 3 ’端核苷酸序列设计了3’端PCR引物,利用5’RACE克隆到该基因的5’端片段,经DNASIS核酸分析软件分析将5’45RACE和3’RACE DNA序列拼接合并,得到ver203F全长cDNA,从TdT加尾5’末端到poly A全长为1,561 bp,5’端起始密码子ATG上游非编码区-1~-192共了192bp,终止密码子TGA到poly A的非编码区有253bp,cDNA编码区全长1,119 bp,推测编码373氨基酸残基。国际基因序列数据库检索表明该基因序列(GenBank/EMBL/DDBJ:AB012013)与大麦茉莉酸诱导基因有部分同源性。因上推测该基因在调控开花过程中可能参与茉莉酸介导的信号传导途径,ver203F作用的发挥可能需要其它蛋白的参与,或ver203F本身就是一个受体蛋白。 为了研究ver203F基因的功能,将通过3’RACE克隆到的ver203F 3’端序到分别构建正义和反义植物表达载体,通过花粉管通道法、农杆菌介导的叶圆片法以及农杆菌介导的真空转化法分别转化小麦、烟草和拟南芥菜。获得转基因植株后,PCR、DNA Dob Blot、Southern Blot分析以及GUS活性检测证明外源基因已整合到转基因植株中,并得到表达。在获得的小麦、烟草和拟南芥菜转基因植株中,它们开花时间都相应地推迟,表明正常植物体内该基因在控制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的转变中起作用。ver203F可以影响小麦和拟南茶菜花序的发育,首先无论正义还是反义都使得花序的发育受到抑制,在小麦中表现为顶部小穗退化,在拟南芥菜中表现为顶花。其次在转化正义基因的转基因拟南芥菜中,观察到产生的顶花为对称的两朵或以对称的两朵顶花基部为生长点长出丛生花,这种对称花的麦型小麦小穗中小花的表型相类似,说明ver203F基因可能在小麦小花的发育过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二. 春化相关基因ver17在开花过程中功能的分析 以春化处理冬小麦(京冬1号)幼苗cDNA为材料,通过减法杂交与差异筛选得到春化相关cDNA克隆verc17。为了研究该基因的功能,以包含CaMV 35S启动子的pBI221为载体,将ver17cDNA片段分别从两个方向插入pBI221的BamH I-Sma I, Xba I-BamH I间,构建正义和反义表达质粒:p17S和p17X,通过花粉管通道法转化小麦。对T0和T1两代转基因小麦的观察发现,在转化反义基因p17X的转基因小麦首先表现为抽穗推迟,其次穗的顶部和基部小穗严重退化,另外还发现转化反义基因的小麦败育现象严重(主要是花粉败育),因此推测ver17基困能可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a.春化诱导型表达;b.促进植物开花;c.促进穗顶端和基部花的发育,减少其退化;d.影响雄蕊的发育。
Resumo:
根据野外样地调查方法取得数据,我对样地资料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分析。根据吴征镒、王荷生区系分析方法,分析了东北地区蒙古栎群落中261种维管植物的区系成分,还分别分析了蒙古栎群落的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以及层间植物的区系成分。比较了东北地区的10个地点和河北省1个地点的蒙古栎群落物种所在属的分布区类型,计算了温带属与热带属(T/R)的比值,并给出了T/R值、纬度和海拔三者关系的回归方程。最后对这种分布格局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解释。分析了东北地区10个地点蒙古栎群落中290个维管植物的生活型,发现东北地区蒙古栎群落物种的生活型以地面芽最多,同时本文对地下芽、地面芽与纬度、海拔的关系进行了回归分析。根据Raunkiaer系统,分析了蒙古栎群落中337种维管植物的叶型,发现蒙古栎群落植物以小型叶为主,并分析了叶的边缘状况,全缘叶占22.3%。还分别分析了群落乔木、灌木和草本的叶型及叶缘状况。分析了13个地点蒙古栎群落物种相似性与两地之间距离的关系。 比较了丰林自然保护区三个不同年龄林(64年、100年和270年)物种多样性特征。对黑龙江省七个地点的蒙古栎林的更新特点的分析,蒙古栎林可划分为不同特点的蒙古栎林型,即蒙古栎纯林、蒙古栎桦林林、蒙古栎落叶松林、蒙古栎槭树林、蒙古栎红松林和蒙古栎红松混交林等。 比较了13个地点蒙古栎群落的物种丰富度、Simpson指数、PIE指数、Shannon指数和Pielou指数。并对蒙古栎群落和核桃揪群落、蒙古栎群落和长白落叶松群落、蒙古栎群落和杂灌丛群落及其交错带进行了研究。采用点样地法对五个地点蒙古栎的邻体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用物种共同出现百分率测定了4个地点的蒙古栎与其伴生种的种间联结值(PC值),并引入了LS值方法(即相邻物种的平均个体数目),对4个地点蒙古栎群落在不同的环境因子下物种多样性的进行了比较。
Resumo:
豆科植物凝集素基因和血红蛋白基因在对根瘤菌的识别作用和类菌体在低氧分压下的共生固氮中起重要作用。本文的目的是试图将这两个基因转移到非豆料植物烟草和水稻,使其能识别根瘤菌,探讨非豆科植物的共生和联合固氮的可能性。 构建了含有豌豆凝集素(P-Lec)基因、Parasponia andersonii血红蛋白基因、gus基因及植物选择标记潮霉素磷酸转移酶基因(hpt)的两个植物表达载体pCBHL和pCBHUL;同时,还构建了含有P-Lec基因、gus基因及植物选择标记PPT乙酰转移酶基因(bar)的植物表达载体pBBUL。在pCBHL中,CaMV35S启动子调控P-Lec基因的表达,而在pCBHUL和pBBUL中,该基因由玉米Ubiquitin 1启动子调控。 用农杆菌法将pCBHL导入烟草,得到53株再生植株,PCR检测表明转化频率为88%。用基因枪法分别将pCBHUL和pBBUL导入水稻幼胚或幼胚诱导的愈伤组织。转pCBHUL的材料共得到40株再生植株,经分子检测有18株分转基因植株,转化频率为0.9%。转pBBUL的幼胚愈伤组织经PPT筛选,只得到能分化出小芽的抗性愈伤组织。 PCR检测、Southern杂交表明P-Lec基因和Paraspoina血红蛋白基因都已经整合到转基因烟草及水稻的基因组中,转基因水稻植株中两个外源目的基因的拷贝数较高。Western杂交分析转基因植物中P-Lec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该基因在转基因的烟草和水稻叶片中得到正确地表达。同时,GUS组织化学染色表明转基因烟草的嫩茎和幼根,转基因水稻的嫩叶和幼根中都有gus基因的表达。转基因烟草中外源基因的表达频率高于转基因水稻。T1代转基因烟草幼根的蛋白原位免疫杂交显示P-Lec正确定位于正在生长的幼根根毛的顶端,与对照豌豆中的P-Lec基因表达部位相一致。关于Parasponia血红蛋白基因,以前本实验室对转基因烟草和水稻的研究表明有转录水平的表达,国外实验室证实转基因烟草中有转译表达。 上述结果有可能为进一步研究转基因非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相互作用奠定一定的基础。
Resumo:
一. 设计和筛选单链阻遏蛋白的高亲和力DNA结合序列 单链阻遏蛋白RRTRES是噬菌体434阻遏蛋白的衍生物,它是噬菌体434阻 遏蛋白的N端DBD(1-69位氨基酸)组成的共价二聚体。这个单链分子有两个DBD,一个是野生型噬菌体434的DBD-R,另一个是突变了的DBD - RTRES,二者用重组接头以头接尾的方式连接起来。在RTRES的α3-螺旋中.1、1、2、5位氨基酸与DNA识别紧密相关,它们分别为T、R、E、S。为了筛选出突变的RTRES的DNA结合位点,设计了核心序列为CATACAAGAAAGNNNNNNTTTATG随机DNA库,通过RRTRES与随机DNA库的体外结合和循环筛选。将筛选到的群体克隆并测序。通过与单链阻遏蛋白RRTRES的亲和力测定,对每一个筛选到的序列进行特性分析。结果表明,当结合位点(上述划线部分)为TTAC或TTCC时为最适操纵区序列。它们与单链阻遏蛋白RRTRES的亲和力很高,Kd值在1-10pM的范围。其中随机部分为TTTACG的操纵区与RRTRES的亲和力最高,Kd值约为lpM;当结合位点为TTAC时,平均Kd值为3pM:当结合位点为 TTCC时,Kd值在5-lOpM之间。天然噬菌体434阻遏蛋白与其操纵区的亲和力的Kd值在nM数量级,与之相比,所筛选操纵区的亲和力明显提高。此外,亲和力大小还受到结合位点两侧的碱基的影响,特别是5'位碱基的影响。 表达纯化同源双突变的单链阻遏蛋白RTRESRTRE'根据RTRES的以上识别特一点,设计了一系列新的操纵区序列,它们的共有序列为GTAAGAAARNTTACN,或GGAAGAAARNTTCCN,并测定它们与RTRES RTRE之间的结合特异性。结果表明,它们可被RTRES RTRES特异识别,且亲和力也很高,Kd值在5-40pM之间。其中GTAAGAAAGTTTACG与RTRES RTRES之间结合的Kd值约为5pM。同样,表达了异源双突变的单链阻遏蛋白R*RTRES,然而它与 设计的相关操纵区的亲和力并不很高,Kd值约为lOOpM。利用本工作中的随机筛选和合理设计的原则,得到了新的具有特异性识别和高亲和力的蛋白一DNA相互作用。这个方法可望用于其他DBP的新的结合特异性的筛选。 二. 非同位素的方法筛选单链阻遏蛋白的最佳DNA结合序列初探 克隆和表达了带半胱氨酸尾的单链阻遏蛋白,利用已包被了马来酰胺的活性板可以与自由巯基结合的特性,将蛋白固定在活性板表面。体外筛选RTRES RTRES的最佳DNA结合序列,得到了一些与RTRES RTRES结合的序列,但Kd值nM数量级。此方法需进一步优化。
Resumo:
当前分子生物学的方法以惊人的速度渗透到生命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植物对不断变化的环境逐步适应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与此同时,人类活动空间的不断扩大已经严重威胁到其他生命的生存和繁衍,越来越多的物种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在我们还没有来得及认识它们时就已经永远地消失了。加快物种鉴定和保护的步伐就必须发展更多能充分揭示物种遗传多样性的实验技术,从具有丰富遗传多样性的野生资源中寻找到更多能够服务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基因资源。本文以杨树杂交后代过氧化物同工酶和RAPD分析为基础,论证了我们改进的RAPD方法用于遗传分析的可行性。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测定了野大豆自然群体的耐盐性变异,并且用微卫星和RAPD分析的方法研究分子标记与DXA变异、植株耐盐性之间的关系。对四个可能与抗盐性有关的RAPD片段进行克隆、测序,并进行序列比较。由此得出以下结论: 1、在本文的实验条件下,杨树同工酶和RAPD分析均表明,RAPD标记在亲本及其杂交后代中性状比例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尽管有时也会出现遗传负载等机制引起的基因分布扭曲现象。 2、初步研究了个体发育阶段和环境条件对植株耐盐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耐盐性不仅仅与外界的盐度有关,而且受发育阶段和其它环境条件(如,温度)的影响。但也发现了某些个体在各种条件下都具有较高的耐盐性,而且,不易受到其它环境条件的影响。 3、微卫星标记的结果表明,10对引物中的8对引物共检测到时17个等位基因,平均每对引物2.125个等位基因。本文的实验条件下,双核苷酸和三核苷酸的引物对扩增产物都没有出现“ghosts"条带或“打滑”现象。 4、有4个RAPD标记可能与野大豆群体的耐盐性有关,分别是OPCO8460bp、OPCO8213bp、OPCO2690bp、以及OPCO5270bp。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的序列作同源性比较,结果显示,OPCO2_(690bp)与小麦、松树等植物的吉普赛性的逆转录转座子的部分区域(24--53)有很高的同源性(86-89%)。此外,OPCO2690bp与栽培大豆胞质谷氨酰胺合成酶(gs15)基因的启动子有高达95%的同源性。 5、本文实验条件下,RAPD扩增产物在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后,消化产物的多态性未见增大,也没有发现与耐盐性相关的多态位点。 6、野大豆自然群体DNA变异的研究中也可以应用SWAPP方法。
Resumo:
以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 L.)栽培品种新陆早4号、系550、冀资492、衡无89-30、邯93-2、冀资123等为材料,进行了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研究,建立了一套陆地棉体细胞植株再生速成体系。通过调整激素种类与比例以及改善培养条件,降低了畸形胚发生频率(从80%降为41%),并可将畸形苗转化为正常苗(转化率约为78%);通过水培和嫁接,结合试管扦插、扩繁技术,解决了棉花生根及移栽难题,为农杆菌介导法转化棉花奠定了基础。 用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作为报告基因,构建了pBGb1m(含Bt和gfp二价基因)、pBGbf(含Bt-gfp融合基因)和pBGbfg(含Bt-gfp融合基因和gna基因)等三种植物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化烟草,转基因再生植株经过荧光、虫试、PCR、Southern blot和Western blot等检测,表明三种植物表达载体能够在转基因植物中有效表达,同时,绿色荧光蛋白(GFP)的检测表现出了简便、经济、快速、可靠等优点,为大量棉花转基因苗的检测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 采用花粉管通道法将携带细胞间隙定位信号肽的Bt基因的pBin438-S1m质粒导入棉花品种冀资492,经过田间卡那霉素筛选、虫试、PCR、PCR-Southern blot和Southern blot检测,证明Bt基因已整合至棉花基因组中,而且可能是以单拷贝形式插入。 同时,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三种植物表达载体(pBGb1m、pBGbf和pBGbfg)转化陆地棉栽培品种新陆早4号、冀资492、衡无89-30和邯93-2等材料,获得了大量转化再生棉株。经过PCR和PCR-Southern blot检测,转基因阳性植株为转为再生植株总数的89.45%。目前,虫试、Southern blot及Western blot正在进行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