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8 resultados para Psicologia evolutiva de 3 a 6 anys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长臂猿是现存最小的类人猿(俗称小猿),主要分布于东南亚的的热带雨林、季雨林及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是典型的树栖灵长类动物。我国现有长臂猿3属5种,包括黑长臂猿(Nomascus concolor)、白颊长臂猿(N. leucogenys)、海南长臂猿(N. hainanus)、白掌长臂猿(Hylobates lar)和白眉长臂猿(Hoolock hoolock)。其中黑长臂猿是主要分布于我国云南省境内的一种长臂猿,在国外仅在越南北部和老挝西北部局部地区分布,越南北部的数量不足100只,老挝目前仅发现9群。 滇南、滇东南曾是黑长臂猿广泛分布的地区之一。为掌握该地区近年黑长臂猿分布及种群数量现状,从2003年7月~2004年12月,利用访问调查及利用鸣声定位法对该地区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云南境内,近40 000 km2的范围内,黑长臂猿在红河以东可能已消失,而红河以西亦仅发现4~7个种群,且孤立分布于3个地区(金平芭蕉河2群6只,金平西隆山1-2群,绿春黄连山1~3群,总计不超过25只),而在江城牛倮河自然保护区、马关古林箐自然保护区、麻栗坡老君山自然保护区及屏边大围山自然保护区可能已绝迹。滇南、滇东南黑长臂猿分布区缩小及种群数量剧减,主要与栖息地丧失及过度捕猎有关。 在长臂猿数量与分布调查的基础上,我们于2004年底确定了以金平芭蕉河黑长臂猿的一个群体为研究对象进行行为生态观察。通过扫描与瞬时取样法记录,结合生境调查及物候监测,对其游走行为及生境利用格局进行了比较和分析,主要结论如下:⑴家域大小(活动范围)不是限制长臂猿日活动距离及活动时间的主要原因;⑵日活动距离及移动时间均与温度呈正相关;⑶食物资源分布及斑块丰富度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长臂猿对栖息地选择与利用方式;⑷长臂猿对陡坡与沟谷利用强度较高,与其主要行为表现(如;过夜点、休息点、取食点选择)有关;⑸长臂猿过夜点选择与食物资源分布、群体间关系及鸣叫点选择无关,而可能与天气和安全性因素有关;⑹果实树分布对取食点、休息点选择作用明显,而物候变化及食物可得性可能是影响长臂猿对栖息地利用季节性变化的主要原因;⑺在一定程度上,人为干扰只是在短时间内改变了长臂猿的活动路线或时间,而对其总体的生境利用策略并没有太大影响。食物资源的分布及季节性变化在长臂猿的游走行为及生境利用中均起到了重要作用。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20033 月到20063 月,我们对世界上了解最少的鹤类,也是唯一一种越冬和繁 殖都在高原湿地内进行的鹤类——黑颈鹤(Grus nigrcollis)东部种群的野外繁殖生态、越冬 生态和迁徙路线等方面作了重点研究。研究时间分为三个阶段:20033 月到2005 年6 月,在黑颈鹤的繁殖地点四川省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102°29′-102°59′E, 33°25′-34°00′N)进行,对在若尔盖湿地内繁殖和度夏黑颈鹤的种群现状,繁殖习 性,繁殖季节黑颈鹤栖息地选择利用及牛羊放牧活动对黑颈鹤栖息地利用的影响,繁殖黑 颈鹤鸟巢及筑巢栖息地选择的特点等内容进行了研究;第二阶段从2004 年10 月到20063 月,在黑颈鹤东部种群重要的越冬地云南省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 (103o14’55”—103o18’38”E, 27º18’38”—27o28’42”N)进行,对越冬黑颈鹤的越冬习性,栖息 地选择利用,白昼时间行为分配进行了研究;第三阶段2005 年2 月-3 月、20063 月,在云南省大山包保护区和贵州省草海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给8 只黑颈鹤佩戴卫 星发射器,第一次在中国利用卫星技术来跟踪候鸟的迁徙,对东部黑颈鹤越冬种群的迁徙 路线进行求证和新的探索,并利用卫星数据进行黑颈鹤在繁殖地和越冬地活动特点的分 析。 在2004 年5 月围绕整个若尔盖湿地自然保护区内和周边地区繁殖和度夏黑颈鹤的现 状调查中,共统计到黑颈鹤320 只和巢6 个,112 只黑颈鹤(35%)和5 个鸟巢分布在保护 区内,主要集中在保护区内水域和沼泽面积较大的两块核心区内,208 只黑颈鹤(65%)和1 个鸟巢分布在保护区外,主要分布在黄河、白河沿线地区,其中在白河和黄河交界的地 区,记录有163 只黑颈鹤;本次调查中,黑颈鹤利用最多的是在黄河和白河交界处的农 地,其次是沼泽和河岸地带,最少的是草甸和退化草甸;不论是在保护区内还是在保护区 外,湿地生境都体现了黑颈鹤在栖息地选择时的重要性;在花湖繁殖地,黑颈鹤繁殖种群 和巢在3 年内呈现下降和减少的趋势,湿地面积的缩小和退化可能是主要的原因。 繁殖习性:根据繁殖期间产卵,幼鹤出壳等事件行为发生的时间将整个繁殖季节划分 为繁殖前期(到达之日到5 月12 日),繁殖中期(5 月13 日到6 月18 日)和繁殖后期(6 月19 日到离开)。黑颈鹤3 月下旬即从越冬地返回繁殖地点花湖,首先到达的是带有幼鹤的繁 殖家庭鹤,之后才是集群鹤,这种返回的过程持续到5 月初。在繁殖前期,黑颈鹤种群数 量经历一个增加的过程,在此期间,花湖的黑颈鹤种群数量较低(27),繁殖黑颈鹤先后经历家庭解体 (Family breakup),建立繁殖领域,完成交配,筑巢等行为,进入繁殖中期 后,花湖的黑颈鹤种群数量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并在6 月的第一周达到最低,繁殖中期黑 颈鹤的种群比前期稍高(29),与繁殖相关的行为在整个繁殖季节达到最高(51%),进入繁 殖后期,随着幼鹤出壳和成鹤维持领域能力的降低,花湖周围的黑颈鹤种群数量再次增 加,并在以后的2 个月内维持在较高的数量(56),到9 月中旬,黑颈鹤开始迁徙,4 周 后,所有的鹤都离开繁殖地花湖。在繁殖期间,被驱逐出领域的幼鹤与非繁殖的成鹤形成 集群在繁殖地周围游荡,集群在各个时期都存在,只是在繁殖前期最多(2 群/周),繁殖中 期和繁殖后期为1 群/周,群内个体数量在繁殖中期最高(26 只/群),在繁殖前期和中期分 别是6 和8 只/群,不同时期的群体和群体规模都存在显著差异;黑颈鹤的交配发起者是 雌鹤,交配的成功率为60%,雄鹤的无应答和不成熟的交配经验是交配失败的主要原 因,80%的交配发生在上午,交配成功率为58.3%,20%的交配发生在下午,成功率为 66.7%,黑颈鹤的交配主要发生在4 月到5 月上旬之间,66.7%的交配发生在这一时期, 成功率为80%,之后到6 月上旬的交配仅有33.3%,成功率仅有20%,随着时间的推移, 交配的成功率降低(从4 月的100%减少到5 月份的45%和6 月份的0);黑颈鹤的窝卵数是 2 枚,卵重207 克,卵长径和短径分别是107 和58 毫米,孵卵期为31 天,幼鹤的出壳率 为100%,但二个月后的死亡率达到31.2%,之后的幼鹤未观察到死亡,幼鹤出壳后两个 月内的死亡率可能是制约种群增长的一个原因;繁殖期间黑颈鹤食物以蕨麻(Potentilla anserina)、荸荠(Heleocharis dulcis)、委陵菜属(Comarum)、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眼 子菜属(Potamageton)、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等植物的花、果、茎等为主,但也 取食包括无脊椎动物如蝗虫(Chorthippus hsiai),粪金龟(Geotrupes sp.),椭圆萝卜螺(Radix swinboi)和耳萝卜螺(Radix ouricuaria),以及脊椎动物黑唇鼠兔(Ochotona curizoniae)、红 脚鹬(Tringa totanus)、黑水鸡(Callinula chloropus)、小..(Tachgbaptus ruficollis)、黄河裸 鲤(Gymnocypris pylzovi)等,取食动物性食物可能是补充繁殖所耗费的巨大能量和为迁徙 储备能量;繁殖季节黑颈鹤的主要时间分配在取食和繁殖上,分别占45%和28%,其余 依次为运动10%、护理9%、警戒6%、静息1%和其它1%,不同的繁殖阶段,除了运动 和其它行为外,其余各种行为的时间分配存在显著差异,各行为频次以警戒最高(43 次/小 时),其余依次为取食(31 次/小时)、护理(17 次/小时)、运动(11 次/小时)、繁殖(5 次/小 时)、其它(1 次/小时)和静息(1 次/小时),除了其它行为外,各繁殖阶段行为发生频次差异 显著,各行为的持续时间以繁殖最多(189 秒/次),其次为取食(53 秒/次)、静息(50 秒/次)、 运动(33 秒/次)、其它(22 秒/次)和护理(19 秒/次),在一天中,黑颈鹤各行为分配随时间的历家庭解体 (Family breakup),建立繁殖领域,完成交配,筑巢等行为,进入繁殖中期 后,花湖的黑颈鹤种群数量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并在6 月的第一周达到最低,繁殖中期黑 颈鹤的种群比前期稍高(29),与繁殖相关的行为在整个繁殖季节达到最高(51%),进入繁 殖后期,随着幼鹤出壳和成鹤维持领域能力的降低,花湖周围的黑颈鹤种群数量再次增 加,并在以后的2 个月内维持在较高的数量(56),到9 月中旬,黑颈鹤开始迁徙,4 周 后,所有的鹤都离开繁殖地花湖。在繁殖期间,被驱逐出领域的幼鹤与非繁殖的成鹤形成 集群在繁殖地周围游荡,集群在各个时期都存在,只是在繁殖前期最多(2 群/周),繁殖中 期和繁殖后期为1 群/周,群内个体数量在繁殖中期最高(26 只/群),在繁殖前期和中期分 别是6 和8 只/群,不同时期的群体和群体规模都存在显著差异;黑颈鹤的交配发起者是 雌鹤,交配的成功率为60%,雄鹤的无应答和不成熟的交配经验是交配失败的主要原 因,80%的交配发生在上午,交配成功率为58.3%,20%的交配发生在下午,成功率为 66.7%,黑颈鹤的交配主要发生在4 月到5 月上旬之间,66.7%的交配发生在这一时期, 成功率为80%,之后到6 月上旬的交配仅有33.3%,成功率仅有20%,随着时间的推移, 交配的成功率降低(从4 月的100%减少到5 月份的45%和6 月份的0);黑颈鹤的窝卵数是 2 枚,卵重207 克,卵长径和短径分别是107 和58 毫米,孵卵期为31 天,幼鹤的出壳率 为100%,但二个月后的死亡率达到31.2%,之后的幼鹤未观察到死亡,幼鹤出壳后两个 月内的死亡率可能是制约种群增长的一个原因;繁殖期间黑颈鹤食物以蕨麻(Potentilla anserina)、荸荠(Heleocharis dulcis)、委陵菜属(Comarum)、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眼 子菜属(Potamageton)、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等植物的花、果、茎等为主,但也 取食包括无脊椎动物如蝗虫(Chorthippus hsiai),粪金龟(Geotrupes sp.),椭圆萝卜螺(Radix swinboi)和耳萝卜螺(Radix ouricuaria),以及脊椎动物黑唇鼠兔(Ochotona curizoniae)、红 脚鹬(Tringa totanus)、黑水鸡(Callinula chloropus)、小..(Tachgbaptus ruficollis)、黄河裸 鲤(Gymnocypris pylzovi)等,取食动物性食物可能是补充繁殖所耗费的巨大能量和为迁徙 储备能量;繁殖季节黑颈鹤的主要时间分配在取食和繁殖上,分别占45%和28%,其余 依次为运动10%、护理9%、警戒6%、静息1%和其它1%,不同的繁殖阶段,除了运动 和其它行为外,其余各种行为的时间分配存在显著差异,各行为频次以警戒最高(43 次/小 时),其余依次为取食(31 次/小时)、护理(17 次/小时)、运动(11 次/小时)、繁殖(5 次/小 时)、其它(1 次/小时)和静息(1 次/小时),除了其它行为外,各繁殖阶段行为发生频次差异 显著,各行为的持续时间以繁殖最多(189 秒/次),其次为取食(53 秒/次)、静息(50 秒/次)、 运动(33 秒/次)、其它(22 秒/次)和护理(19 秒/次),在一天中,黑颈鹤各行为分配随时间的历家庭解体 (Family breakup),建立繁殖领域,完成交配,筑巢等行为,进入繁殖中期 后,花湖的黑颈鹤种群数量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并在6 月的第一周达到最低,繁殖中期黑 颈鹤的种群比前期稍高(29),与繁殖相关的行为在整个繁殖季节达到最高(51%),进入繁 殖后期,随着幼鹤出壳和成鹤维持领域能力的降低,花湖周围的黑颈鹤种群数量再次增 加,并在以后的2 个月内维持在较高的数量(56),到9 月中旬,黑颈鹤开始迁徙,4 周 后,所有的鹤都离开繁殖地花湖。在繁殖期间,被驱逐出领域的幼鹤与非繁殖的成鹤形成 集群在繁殖地周围游荡,集群在各个时期都存在,只是在繁殖前期最多(2 群/周),繁殖中 期和繁殖后期为1 群/周,群内个体数量在繁殖中期最高(26 只/群),在繁殖前期和中期分 别是6 和8 只/群,不同时期的群体和群体规模都存在显著差异;黑颈鹤的交配发起者是 雌鹤,交配的成功率为60%,雄鹤的无应答和不成熟的交配经验是交配失败的主要原 因,80%的交配发生在上午,交配成功率为58.3%,20%的交配发生在下午,成功率为 66.7%,黑颈鹤的交配主要发生在4 月到5 月上旬之间,66.7%的交配发生在这一时期, 成功率为80%,之后到6 月上旬的交配仅有33.3%,成功率仅有20%,随着时间的推移, 交配的成功率降低(从4 月的100%减少到5 月份的45%和6 月份的0);黑颈鹤的窝卵数是 2 枚,卵重207 克,卵长径和短径分别是107 和58 毫米,孵卵期为31 天,幼鹤的出壳率 为100%,但二个月后的死亡率达到31.2%,之后的幼鹤未观察到死亡,幼鹤出壳后两个 月内的死亡率可能是制约种群增长的一个原因;繁殖期间黑颈鹤食物以蕨麻(Potentilla anserina)、荸荠(Heleocharis dulcis)、委陵菜属(Comarum)、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眼 子菜属(Potamageton)、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等植物的花、果、茎等为主,但也 取食包括无脊椎动物如蝗虫(Chorthippus hsiai),粪金龟(Geotrupes sp.),椭圆萝卜螺(Radix swinboi)和耳萝卜螺(Radix ouricuaria),以及脊椎动物黑唇鼠兔(Ochotona curizoniae)、红 脚鹬(Tringa totanus)、黑水鸡(Callinula chloropus)、小..(Tachgbaptus ruficollis)、黄河裸 鲤(Gymnocypris pylzovi)等,取食动物性食物可能是补充繁殖所耗费的巨大能量和为迁徙 储备能量;繁殖季节黑颈鹤的主要时间分配在取食和繁殖上,分别占45%和28%,其余 依次为运动10%、护理9%、警戒6%、静息1%和其它1%,不同的繁殖阶段,除了运动 和其它行为外,其余各种行为的时间分配存在显著差异,各行为频次以警戒最高(43 次/小 时),其余依次为取食(31 次/小时)、护理(17 次/小时)、运动(11 次/小时)、繁殖(5 次/小 时)、其它(1 次/小时)和静息(1 次/小时),除了其它行为外,各繁殖阶段行为发生频次差异 显著,各行为的持续时间以繁殖最多(189 秒/次),其次为取食(53 秒/次)、静息(50 秒/次)、 运动(33 秒/次)、其它(22 秒/次)和护理(19 秒/次),在一天中,黑颈鹤各行为分配随时间的历家庭解体 (Family breakup),建立繁殖领域,完成交配,筑巢等行为,进入繁殖中期 后,花湖的黑颈鹤种群数量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并在6 月的第一周达到最低,繁殖中期黑 颈鹤的种群比前期稍高(29),与繁殖相关的行为在整个繁殖季节达到最高(51%),进入繁 殖后期,随着幼鹤出壳和成鹤维持领域能力的降低,花湖周围的黑颈鹤种群数量再次增 加,并在以后的2 个月内维持在较高的数量(56),到9 月中旬,黑颈鹤开始迁徙,4 周 后,所有的鹤都离开繁殖地花湖。在繁殖期间,被驱逐出领域的幼鹤与非繁殖的成鹤形成 集群在繁殖地周围游荡,集群在各个时期都存在,只是在繁殖前期最多(2 群/周),繁殖中 期和繁殖后期为1 群/周,群内个体数量在繁殖中期最高(26 只/群),在繁殖前期和中期分 别是6 和8 只/群,不同时期的群体和群体规模都存在显著差异;黑颈鹤的交配发起者是 雌鹤,交配的成功率为60%,雄鹤的无应答和不成熟的交配经验是交配失败的主要原 因,80%的交配发生在上午,交配成功率为58.3%,20%的交配发生在下午,成功率为 66.7%,黑颈鹤的交配主要发生在4 月到5 月上旬之间,66.7%的交配发生在这一时期, 成功率为80%,之后到6 月上旬的交配仅有33.3%,成功率仅有20%,随着时间的推移, 交配的成功率降低(从4 月的100%减少到5 月份的45%和6 月份的0);黑颈鹤的窝卵数是 2 枚,卵重207 克,卵长径和短径分别是107 和58 毫米,孵卵期为31 天,幼鹤的出壳率 为100%,但二个月后的死亡率达到31.2%,之后的幼鹤未观察到死亡,幼鹤出壳后两个 月内的死亡率可能是制约种群增长的一个原因;繁殖期间黑颈鹤食物以蕨麻(Potentilla anserina)、荸荠(Heleocharis dulcis)、委陵菜属(Comarum)、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眼 子菜属(Potamageton)、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等植物的花、果、茎等为主,但也 取食包括无脊椎动物如蝗虫(Chorthippus hsiai),粪金龟(Geotrupes sp.),椭圆萝卜螺(Radix swinboi)和耳萝卜螺(Radix ouricuaria),以及脊椎动物黑唇鼠兔(Ochotona curizoniae)、红 脚鹬(Tringa totanus)、黑水鸡(Callinula chloropus)、小..(Tachgbaptus ruficollis)、黄河裸 鲤(Gymnocypris pylzovi)等,取食动物性食物可能是补充繁殖所耗费的巨大能量和为迁徙 储备能量;繁殖季节黑颈鹤的主要时间分配在取食和繁殖上,分别占45%和28%,其余 依次为运动10%、护理9%、警戒6%、静息1%和其它1%,不同的繁殖阶段,除了运动 和其它行为外,其余各种行为的时间分配存在显著差异,各行为频次以警戒最高(43 次/小 时),其余依次为取食(31 次/小时)、护理(17 次/小时)、运动(11 次/小时)、繁殖(5 次/小 时)、其它(1 次/小时)和静息(1 次/小时),除了其它行为外,各繁殖阶段行为发生频次差异 显著,各行为的持续时间以繁殖最多(189 秒/次),其次为取食(53 秒/次)、静息(50 秒/次)、 运动(33 秒/次)、其它(22 秒/次)和护理(19 秒/次),在一天中,黑颈鹤各行为分配随时间的历家庭解体 (Family breakup),建立繁殖领域,完成交配,筑巢等行为,进入繁殖中期 后,花湖的黑颈鹤种群数量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并在6 月的第一周达到最低,繁殖中期黑 颈鹤的种群比前期稍高(29),与繁殖相关的行为在整个繁殖季节达到最高(51%),进入繁 殖后期,随着幼鹤出壳和成鹤维持领域能力的降低,花湖周围的黑颈鹤种群数量再次增 加,并在以后的2 个月内维持在较高的数量(56),到9 月中旬,黑颈鹤开始迁徙,4 周 后,所有的鹤都离开繁殖地花湖。在繁殖期间,被驱逐出领域的幼鹤与非繁殖的成鹤形成 集群在繁殖地周围游荡,集群在各个时期都存在,只是在繁殖前期最多(2 群/周),繁殖中 期和繁殖后期为1 群/周,群内个体数量在繁殖中期最高(26 只/群),在繁殖前期和中期分 别是6 和8 只/群,不同时期的群体和群体规模都存在显著差异;黑颈鹤的交配发起者是 雌鹤,交配的成功率为60%,雄鹤的无应答和不成熟的交配经验是交配失败的主要原 因,80%的交配发生在上午,交配成功率为58.3%,20%的交配发生在下午,成功率为 66.7%,黑颈鹤的交配主要发生在4 月到5 月上旬之间,66.7%的交配发生在这一时期, 成功率为80%,之后到6 月上旬的交配仅有33.3%,成功率仅有20%,随着时间的推移, 交配的成功率降低(从4 月的100%减少到5 月份的45%和6 月份的0);黑颈鹤的窝卵数是 2 枚,卵重207 克,卵长径和短径分别是107 和58 毫米,孵卵期为31 天,幼鹤的出壳率 为100%,但二个月后的死亡率达到31.2%,之后的幼鹤未观察到死亡,幼鹤出壳后两个 月内的死亡率可能是制约种群增长的一个原因;繁殖期间黑颈鹤食物以蕨麻(Potentilla anserina)、荸荠(Heleocharis dulcis)、委陵菜属(Comarum)、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眼 子菜属(Potamageton)、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等植物的花、果、茎等为主,但也 取食包括无脊椎动物如蝗虫(Chorthippus hsiai),粪金龟(Geotrupes sp.),椭圆萝卜螺(Radix swinboi)和耳萝卜螺(Radix ouricuaria),以及脊椎动物黑唇鼠兔(Ochotona curizoniae)、红 脚鹬(Tringa totanus)、黑水鸡(Callinula chloropus)、小..(Tachgbaptus ruficollis)、黄河裸 鲤(Gymnocypris pylzovi)等,取食动物性食物可能是补充繁殖所耗费的巨大能量和为迁徙 储备能量;繁殖季节黑颈鹤的主要时间分配在取食和繁殖上,分别占45%和28%,其余 依次为运动10%、护理9%、警戒6%、静息1%和其它1%,不同的繁殖阶段,除了运动 和其它行为外,其余各种行为的时间分配存在显著差异,各行为频次以警戒最高(43 次/小 时),其余依次为取食(31 次/小时)、护理(17 次/小时)、运动(11 次/小时)、繁殖(5 次/小 时)、其它(1 次/小时)和静息(1 次/小时),除了其它行为外,各繁殖阶段行为发生频次差异 显著,各行为的持续时间以繁殖最多(189 秒/次),其次为取食(53 秒/次)、静息(50 秒/次)、 运动(33 秒/次)、其它(22 秒/次)和护理(19 秒/次),在一天中,黑颈鹤各行为分配随时间的变化而体现较为明显的节律性,这可能与青藏高原恶劣的自然环境(如高辐射和热量的不 均匀分布)有关。 2003 年4 月1 日到10 月13 日,在花湖对黑颈鹤繁殖栖息地选择和放牧活动对黑颈鹤 取食栖息地选择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区域内,按照从湖心向外的方向,将黑颈鹤繁殖期 间所使用的生境划分为4 种类型,即:湖心沼泽,浅水沼泽,草甸和退化草甸。繁殖期 间,黑颈鹤对各种栖息地利用的强度并非一致。湖心沼泽和湖岸沼泽是整个繁殖季节黑颈 鹤青睐的栖息地,是黑颈鹤筑巢和休息的地点,草甸和退化草甸是黑颈鹤主要的取食地 点,但在整个季节内都不是黑颈鹤青睐的栖息地类型,虽然在繁殖后期,在草甸和退化草 甸上活动的黑颈鹤明显增加。在有牛羊放牧时,大多数的繁殖鹤(49.7%)选择在距离湖边 100m 内的区域活动,而非繁殖鹤则主要在0-100m 区域(33.3%)和>400m 的区域(28.1%) 活动,在牛羊集中活动的200-400m 区域,两种鹤都选择避开,牛羊离开繁殖地点后, 黑颈鹤有向远离湖边方向扩散的趋势,多数的繁殖鹤(54.9%)和非繁殖鹤(52.3%)都在 >400m 的区域活动,虽然距离水面的距离在繁殖鹤活动地点的选择上有一定的影响,但 过度放牧的牛羊的确压缩了繁殖鹤和非繁殖鹤的活动空间。因此,在繁殖地来说,减少沼 泽区域的开发,对特定区域放牧活动的控制,加强沼泽生境的恢复,是保证黑颈鹤成功繁 殖的关键。 2003 年5 月到2005 年6 月,在若尔盖湿地内找到黑颈鹤的巢21 个。黑颈鹤的巢有3 种,分别是芦苇巢(3 个)、地上巢(14 个)和泥堆巢(4 个),地上巢巢参数最小,芦苇巢的巢 参数最大;所有的巢都分布在湿地环境中,包括湖泊,沼泽和河流三种栖息地,巢在这些 栖息地中的分布也不是均匀的,湖泊中分布的巢最多,湖泊是黑颈鹤筑巢首选的栖息地, 但每年在此类生境中筑巢的黑颈鹤正在减少,黑颈鹤选择避开利用沼泽区域作为筑巢的栖 息地,黑颈鹤对河流区域的利用按照获得性进行;筑巢栖息地周围1 米外的草高和巢的暴 露与否、巢距离水面的距离和巢所在草岛的面积、巢周围的水深成为影响巢址选择的三个 主要生态因子,反映了隐蔽度、筑巢栖息地的质量和到达巢的难易程度是黑颈鹤选择巢址 的主要因素;在不同的微生境中,巢的参数不同,湖泊中的巢参数最大,湖泊中的巢比沼 泽中的巢更长、更宽和更高,而巢周围的水深差距不明显,湖泊中的巢要比河流中的巢短 径大,巢周的水深要比河流中的巢要稍浅,但巢长径和巢高差异不显著,沼泽和河流环境 中的巢参数没有明显的差异;巢周围有一定的水深是巢址选择时最为基本的条件;与其他 地区黑颈鹤的巢比较,若尔盖湿地中的巢要更小,但巢周围的水深要更深,这可能与不同 地点的植被、地理环境以及不同的人为干扰强度有关;若尔盖湿地内黑颈鹤巢栖息地的选择是黑颈鹤对正在变化中栖息地的妥协结果,保留有适宜于繁殖的小面积沼泽区域对黑颈 鹤的繁殖也很重要。 2004 年10 月到20063 月,在大山包保护区对越冬黑颈鹤的生态进行研究。我们 将整个越冬季节划分为越冬早期(10 月-12 月),越冬中期(1 月-2 月)和越冬后期(3 月-4 月)。保护区内黑颈鹤利用的栖息地划分为4 种类型,即:浅水生境,沼泽区域,草甸和 耕地。首先到达越冬地的仍然是家庭鹤,其次是集群鹤。大山包是黑颈鹤春季迁徙和秋季 迁徙的迁徙中转站,迁徙的高峰在12 月和3 月出现,在草海越冬的黑颈鹤在春季迁徙时 经过大山包,并在此停留8 天。大山包也是黑颈鹤的越冬地点,有大约900 只的黑颈鹤在 此越冬。黑颈鹤的配对主要发生在越冬中期,黑颈鹤家庭的解体(Family breakup)发生在繁 殖后期的3 月和4 月间,成鹤以放弃幼鹤离开越冬地而达到家庭的解体。整个越冬季节, 黑颈鹤对各种栖息地的利用强度并不是一致的。湿地(浅水区域和沼泽)是黑颈鹤整个冬天 青睐的生境(除了越冬后期对水域区域利用低外),而耕地是越冬早期和越冬中期黑颈鹤的 主要取食地点,在越冬后期,草甸则成为黑颈鹤的主要取食地点。在整个冬天,幼鹤将 72.2%的时间用在取食,将6.8%的时间用在警戒,将18.6%的时间用在修整行为上,用在 其它行为上的时间为2.4%,而成鹤用在这些行为上的时间分配是63.9%,11%,22.8%和 2.3%。随着时间的推移,成鹤减少取食的时间,与之对应而增加了修整行为的比例,而 幼鹤的各行为变化没有规律性。是否具有越冬经验和不同的生态需求导致了成鹤和幼鹤的 不同时间分配。正是由于具有越冬经验,成鹤能够有效地调整不同行为的分配,幼鹤虽然 没有越冬经验,但在成鹤的照顾下,幼鹤有足够长的时间去取食,成鹤和幼鹤采取了不同 的越冬策略。正是具有越冬经验,成鹤的白昼行为分配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如取食行为 在早晚各自有一个取食峰值,而修整行为在中午最高等,而由于缺乏越冬经验和行为受到 成鹤的影响较大,幼鹤的行为节律规律性不是很强。 2005 年2-3 月和20063 月,在大山包和贵州草海给8 只黑颈鹤放置了卫星发射器 以确定这两个地点的黑颈鹤的迁徙路线和新的繁殖地点。东部越冬种群的黑颈鹤迁徙时间 2-4 天,中途停歇3-4 个点,迁徙平均距离为622 公里,黑颈鹤迁徙时首先飞越金沙 江,向北偏西方向穿过和停歇于四川省的凉山山脉,到达凉山、邛崃山和大雪山脉交界的 地方,然后沿着大渡河河谷向北迁徙,到达包括四川省的若尔盖县、红原县、阿坝县、松 潘县,以及甘肃省玛曲县的若尔盖湿地内。与1993 年环志证实的迁徙路线比较,黑颈鹤 迁徙时明显避开了海拔较低、人口稠密的四川盆地,选择了沿着青藏高原东缘向四川盆地 过渡的高山峡谷地带飞行,沿着大渡河河谷进行迁徙。2 只黑颈鹤的信号在大渡河河谷区域消失,这个地点对于黑颈鹤的迁徙和保护有重要的意义。到达繁殖地后,黑颈鹤的活动 范围在5 月达到最大,此后逐渐减小,在8 月份活动范围减小到最小,之后,活动面积又 逐渐增大,并在迁徙前达到最高。在繁殖地,黑颈鹤每天的活动范围只有不到2km,隔 日的活动范围也不超过3km,结果提示在若尔盖湿地内可能还有更多的黑颈鹤活动。编 号为55984 的黑颈鹤在2005 年11 月和20063 月分别完成从繁殖地返回越冬地和从越 冬地再次到达繁殖地的迁徙过程,在草海环志的64311 在繁殖地若尔盖湿地度过繁殖季节 后又成功返回草海越冬,而64310 在大山包越冬,在若尔盖湿地内度过夏季,在2006 年 11 月又返回草海越冬,其余两只黑颈鹤返回大山包越冬,结果证实1、黑颈鹤迁徙路线、 繁殖地和越冬地选择的稳定性,2、东部黑颈鹤越冬种群存在交流。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糖酵解作为细胞的基本能量代谢途径广泛存在于各类生物中。真核生物的糖 酵解一般都在细胞质中进行。然而,有报道发现少数物种如原生生物的动基体类、 少数藻类(如硅藻)中糖酵解途径却并非发生在胞质中,而是分别发生在糖酵解 体和线粒体中。在处于关键进化地位的单细胞绿藻—衣藻中,其糖酵解途径的亚 细胞定位一直存在争议。本文针对衣藻糖酵解途径的亚细胞定位问题开展了如下 两方面的研究工作,获得了一些重要结果: 1 衣藻糖酵解途径亚细胞定位的实验研究 本实验室曾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 对衣藻糖酵解途径的酶进行了鉴定和定位预测的理论分析,结果发现该途径的前 7 步主要发生在叶绿体,后3 步则主要发生在胞质。据此,本文选取了糖酵解途 径中具有代表性的几个酶(PFKa、PFKb、NAD+-GAPDH 和TIM)进行了GFP 定 位实验,以期通过实验验证该结论。结果表明,参与糖酵解途径第3、5、6 步反 应的酶(分别为PFK、TIM 和NAD+-GAPDH)确实定位到叶绿体。本文的研究 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以往的生物信息学理论分析结果--衣藻糖酵解途径的 前七步发生在叶绿体中。 2 衣藻叶绿体内糖酵解与卡尔文循环二者之间协调机制的研究 既然衣藻糖 酵解途径发生在叶绿体中,这势必与同样发生在叶绿体中的卡尔文循环途径发生 冲突。因为这两个途径有五步反应是逆向重叠的,它们之间是如何协调的呢?为 了探讨这一问题,本文开展了如下研究:首先,我们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衣藻 全基因组中参与上述五步逆向重叠反应的酶进行了鉴定,并对它们的定位进行了 预测。结果发现,第一步有两个定位到叶绿体的PFK 催化糖酵解途径的反应, 其逆向反应则是由FBP 来催化;第四步在叶绿体中有两个利用不同辅酶(NAD+ 和NADP+)的GAPDH;第二步有两个拷贝的FBA(FBAa 和FBAb)定位到叶 绿体;而参与第三步与第五步的TIM 和PGK 仅有一个拷贝且是叶绿体定位。其 次,我们对这些参与五步逆向重叠反应且定位到叶绿体的酶进行了real time RT-PCR 实验,得到了它们的转录表达谱。PFK、FBAb 和NAD+-GAPDH 在整个 光照和黑暗中均表达恒定波动不大,但相对于PFK 和NAD+-GAPDH,FBAb 的 表达量却极低;而FBP、FBAa 和NADP+-GAPDH 在黑暗条件下表达量低且恒定, 而进入光照后表达量急剧增长,1 小时之后即能达到最高,表明这些酶的表达是 受光调节的;PGK 的转录表达情况则与FBP、FBAa 和NADP+-GAPDH 类似,也 是光照条件下表达量剧增,说明它也是受光调节的;TIM 在光照条件下也是有上 调趋势的,只是幅度较小,推测可能与其作为异构酶催化效率高有关。因此我们 认为PFK、FBAb 和NAD+-GAPDH 是专职参与糖酵解途径的,而FBP、FBAa 和 NADP+-GAPDH 是专职催化卡尔文循环反应的,通过光对它们表达的调节而 来协调它们各自参与的反应;而TIM 和PGK 则是两个代谢途径所共有的,它们 是通过光照、底物浓度等综合因素来调节它们所参与的反应方向进而达到两个途 径之间的协调。 该研究工作不仅对衣藻糖酵解途径的亚细胞定位进行了实验验证,还首次揭 示了衣藻同处叶绿体中的糖酵解与卡尔文循环两个途径之间的协调机制。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近年来南美斑潜蝇(Liriomyza huidobrensis Blanchard)在云南爆发成灾,严重为害蔬菜、花卉及部分粮食作物,已对云南省的农业构成了巨大威胁。目前在防治工作中虽已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因对该虫的基本生物学特性缺乏了解,使得防治工作存在较大的盲目性。在世界范围内,南美斑潜蝇是一种危险性害虫。在国外,对南美斑潜蝇的生物学研究做过一些工作,但在国内未见任何研究报道。作者开展本项研究是想了解该虫的生物生态学问题,为探讨其成灾机制提供基础,同时也期望为该虫的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运用室内饲养观察、组织切片及显微分析、营养成分分析及野外调查等方法,作者研究了昆明地区南美斑潜蝇的生物生态学特性及其与寄主植物的关系。研究结果如下:1、南美斑潜蝇在云南省分布区域包括8个地、州,70余个县,发生面积约72万亩。其为害的寄主植物涉及41个科近300种。较喜好的寄主有蚕豆、繁缕、菠菜、生菜、满天星、芹菜、莴笋、黄瓜、菜豆等。2、成虫大部分于上午羽化,雄虫羽化时间稍早一些,雌性比为1.07:1。羽化后第二天是求偶与交配高峰期,大部分交配在上午进行。雌虫羽化后2-5天取食量较多,在满天星上日平均取食孔数为60个,总产卵量为140粒,第13天产卵量最多。成虫在10:00-12:00和14:00-16:00有两个活动高峰期,且下午活动盛于上午。雌成虫寿命为5-21天,平均为14天,雄成虫寿命为3-7天,平均为5天。3、雄虫在求偶过程中用腿节摩擦腹部磨擦器以吸引雌虫交配,在较高的种群密度下,雄虫在交配过程中表现出较强的攻击性。雌虫在取食和产卵之前用跗节、产卵器和喙上的感受器对寄主的适合度进行探查和评估。4、南美斑潜蝇卵、幼虫及蛹的发育临界低温分别为6.6、7.2及4.6 ℃,有效积温分别为50.5、84.2和182.2日度。昆明地区的气候条件有利于南美斑潜蝇的存活,南美斑潜蝇在昆明地区可全年发生,发生代数为16代。5、保护地内南美斑潜蝇成虫的高峰期出现在4月、5月、7月和8月。南美斑潜蝇的发生受温度、降雨、农药、作物种植等多种因素的影响。6、南美斑潜蝇的寄生蜂有两种寄生类型,一种是从南美斑潜蝇的幼虫中发育和羽化,另一种是寄生南美斑潜蝇幼虫,从南美斑潜蝇蛹中羽化。前者包括:姬小蜂科(Eulophidae)的潜蝇姬小蜂Pediobius mitsukurii和豌豆潜蝇姬小蜂Diglyphus isaea。后者为离颚茧蜂亚科(Dacnusaina)的潜蝇离颚茧蜂Dacnusa sp.。7、寄主叶片的组织结构影响南美斑潜蝇的寄主选择性,叶片表皮外壁较厚,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紧密度程度较高将对南美斑潜蝇的取食和产卵以及幼虫在叶肉内的取食和发育形成阻碍作用。其中,叶片表皮外壁厚度对雌虫寄主选择性的影响程度最大,幼虫的发育则更多地受到栅栏组织的紧密程度和海绵组织的紧密程度制约。叶片表皮外壁的厚度,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紧密程度应作为作物抗南美斑潜蝇的重要特征。8、叶片蛋白质和氮的含量与南美斑潜蝇的寄主适合度正相关性显著,蛋白质和氮含量高的寄主叶片适合南美斑潜蝇的存活。植物叶片蛋白质和氮的含量可作为一种潜在的抗性因素而加以利用。9、云南适宜南美斑潜蝇生长繁殖的气候条件和丰富的寄主植物资源是造成该虫在云南大发生的两大环境因素,人类的经济活动加剧了该虫的扩散和泛滥成灾。当前在南美斑潜蝇种群数量大,为害严重时药剂防治作为一种快速有较的防治方法是必要的,但长期单一使用,会使害虫抗药性增加。因此,对南美斑潜蝇的防治,应建立自然抑制体系。这就需要同时进行农业和生物防治,建立综合防治体系。以上研究结果不仅有助于认识南美斑潜蝇种群的基本生物学特性、而且有助于理解南美斑潜蝇在云南爆发成灾的过程,进而为制定科学的防治策略和综合防治实践提供了依据。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从 1999 年4 月至2002 年六月间,对黑白仰鼻猴种群(Rhinopithecus bieti ) 的分布和生境状况进行了调查。与十年前的调查结果相比,本次调查新发现了4 个亚种群(指存在生境走廊的若干群体),但有5 个以前存在的群已经消失,现 存猴群数量为13 群,总体数量约为1200-1700 只。从西藏的芒康到云龙的龙马 山,随着海拔的降低,猴群可利用的植被类型也随之多样化。但由于砍伐、放牧、 开矿等因素的影响,猴群生境破碎化程度较高,连接猴群的生境走廊状况极差, 多数猴群孤立分布,并且存在小种群问题,生境走廊的维护和恢复已成为该物种 保护成功与否的关键。种群的总体数量下降了32%(不含4 个新发现的亚种群), 其中4 群数量下降,4 群持平,1 群有所增长,5 群消失,这不容乐观的状况给 我们保护敲响了警钟。此外,基于以前的研究结果,暗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和栎 树林均为其适宜生境,夏季高山牧场则是由当地居民为放牧而砍伐、焚烧高海拔 带的暗针叶林而形成的林间空地。我们使用了1997 年的卫星影像和1958 年的航 拍地图来估算适宜生境和夏季高山牧场的面积。结果表明;1)在1997 年,黑白 仰鼻猴的适宜生境面积为4169 km2,夏季高山牧场的面积为1923 km2。2)在近 40 年中,黑白仰鼻猴的适宜生境面积下降了31%(约1887 km2),而夏季高山牧 场的面积则增加了204%(约1291 km2)。3)森林斑块的平均面积从15.6 km2 下降到5.4 km2。此外,夏季高山牧场的面积与当地居民的人口数量增长之间呈 正相关关系 (R2 ≥ 0.53,p < 0.05)。除非当地居民的人口数量增长模式或者传统 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改变,这种破碎化趋势将继续下去。 从1999 年三月至2000 年十二月对云南塔城(99o18’E, 27 o36’N, 活动范围在 2,700 – 3700 m asl)的一群黑白仰鼻猴收集了食性和时间预算的数据。通过状态 行为扫描的方式,主要记录了树冠中单雄组食用植物种类—部位。同时用显微镜对每个月的粪便样本进行了显微分析,以此作为食性的补充数据。仰鼻猴食用属 于28 科、42 属的59 种植物,共计90 个食用的植物种类—部位,其中冬季利用 21 个植物种类—部位,春季38 个,夏季39 个,秋季47 个。另一方面,该群年 平均花费日活动时间的35%进食,33%休息,15%移动,13%社会行为。日活 动时间预算分配、摄食不同食物类别的时间、粪便中食物残留物及食用植物种 类―部位的数目存在着季节性变化。食物种类与时间分配之间和之内的相关显然 是为了最大化觅食效率与最小化能量消耗。考虑到来自北面与南面的群的相关报 道,这个种对生境的适应性似乎与其他疣猴没什么区别,并无特化之处。因此, 这个种的最终生存预期要比以前乐观。 我们利用整个塔城猴群沿地面通过开阔地或喝水的机会,使我们能记录野外 种群的大小和组成(如性比等)以及通过分析依次经过个体间的时间间隔以量化 反映社会组织单元之间和之内的空间距离,用统计分析的方式来量化描述社会组 织的模式,发现塔城猴群由9 个单雄单元(OMUs)、5 个多雄单元(MMUs)和2 个全雄单元(AMUs)组成, 单雄单元、多雄单元和全雄单元内的个体分别约占 总数的58%、34%和8%,无论在开阔峡谷地域或水潭旁,单元内的时间间隔显 著短于单元间的时间间隔(开阔峡谷地域:非配对 t 检验,df = 49; p < 0.01, 水潭:非配对t 检验,df = 35; p < 0.01)。 在单雄单元的成年不等性比和成 年雌性与婴猴的比例显著大于多雄单元(开阔峡谷地域:非配对t 检验,df = 40; p < 0.05,水潭:非配对t 检验,df = 16; p < 0.05)。在全雄单元中有大量的 性别不明的未成年个体。此外,加之某些个案描述,论述了多雄单元存在的可能 性及与全雄单元和单雄单元之间的关系。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从 2002 年11 月至2005 年4 月,在西藏红拉雪山自然保护区(98°20' ~ 98°59'E,28°48' ~ 29°40'N)对小昌都黑白仰鼻猴(Rhinopithecus bieti)群(98°35'00" ~ 98°40'00"E,29°14'24" ~ 29°16'42"N)(210 只左右)的生境及其利用形式、食 性、活动时间分配、过夜树及过夜地选择、雄-婴照料和繁殖季节作了重点研究, 并对保护区内的猴群分布、种群数量、保护状态以及潜在的威胁因素等作了一般 性的考查研究。 红拉雪山自然保护区存在3 个黑白仰鼻猴群,数量至少有300 只。从北到南 分别是执娜群、小昌都群和米拉卡群,其中执娜群(29°22',98°28'),是黑白仰 鼻猴最北分布群。猴群栖息范围中,人类的经济活动频繁。由于活动范围位于或 接近藏传佛教的神山,小昌都和执娜猴群保护最好,这两群之间存在生境走廊。 米拉卡猴群保护状态较差,主要是偷猎现象还没有杜绝。对过去20 年的农牧业 统计资料及藏族风俗习惯和民族传统综合分析发现:在红拉雪山自然保护区,尽 管人类经济活动频繁,但猴群与人类和谐共存是可能的。 小昌都猴群全年白天用49%的时间取食,20%的时间移动,18%的时间休 息,13%的时间作其他的活动。在6-8 月,猴群日间表现出明显的三个取食高峰, 两个休息高峰。在11-1 月,猴群有两个取食高峰,一个休息高峰,或者休息高 峰根本不明显(12 月)。尽管环境温度和食物组成等也会影响时间预算,但造成 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白天长度的季节性变化。 小昌都猴群年家域为21.25 km2,且主要在3800 – 4250 米的针叶林中活动。 食物好的季节,猴群日移动距离长,日活动范围大;食物差的季节,则相反。秋 -冬季(10-12 月)由于取食川滇高山栎(Quercus aquifolioides),活动的海拔高 度高于其它季节;冬季(1-4 月)活动范围最低。猴群并不避免在人类间伐过的 次生针叶林中活动。小生境的使用强度与在此生境中过夜的次数有关。 小昌都猴群的食物以松萝为主。全年的食物组成:用单筒望远镜观察,松萝 82.1%,芽和叶12.1%,花、果实或种子占1.1%,无脊椎动物占0.6%,树皮、 树根、树胶,草等占4.2%;接近猴群用肉眼或双筒望远镜观察,松萝50.8%, 芽和叶28.5%,花、果实或种子占7.1%,无脊椎动物占6.5%,树皮、树根、树胶,草等占7.1%。根据动物在不同林层分布百分比整合后得到接近真实的食物 构成:松萝75.4%,芽和叶15.7%,花、果实或种子占2.9%,无脊椎动物占2.4%, 树皮、树根、树胶,草等占3.9%。猴群在夏季(6-8 月)会下地翻开小石块,取 食无脊椎动物。冬季(1-4 月)会取食至少6 种树皮和2-3 种干草。 基于避免捕食、安全、舒适、体温调节的考虑,小昌都猴群选择高大、底枝 高、底枝长以及层数多的树过夜,并在背风、阳坡和海拔低的过夜地过夜。在过 夜地的选择中,存在着阳坡和海拔高度的权衡决策。 小昌都猴群个体不同林层的分布:77.5%在树上,6.0%在灌丛,16.5%在地 上。成年雄猴和青年猴倾向于在地上活动。在地上活动时又倾向于移动,休息和 其他活动少。获得高质量的食物和避免被捕食是出现这种格局的原因。 在小昌都猴群中,婴猴受到雄猴照料时间百分比(percent time of infant care, PTIC)为17.2±3.3,其中身体接触(BC)、接近(IP)和监护(G)照料的时 间百分比分别为0.6±0.5、5.8±1.2 和10.8±3.8。G 照料的最低值和最高值分别 在8 月和3 月。雌猴总PTIC 为69.3±6.9,其中BC、IP 和G 的时间分别为42.0 ±8.6、21.6±5.3 和5.7±3.8。最低BC 和最高G 照料同时出现在3 月。对雄猴, (1)总PTIC 在能量压力高的季节明显高于能量压力低的季节;(2)G 照料PTIC 在能量压力高的季节也要比能量压力低的季节高;(3)BC 和IP 照料在两个季节 之间没有区别。对于雌猴,(1)总PTIC 在高能量压力季节要比低能量压力季节 低;(2)G 照料在高能量压力季节要比低能量压力季节高,而BC 照料在高能量 压力季节要比低能量压力季节低;(3)IP 照料在两个季节之间没有区别。这种 高强度的雄婴照料,特别是托儿所的照料方式,是由这种环境下过高的能量压力 所引起的。 小昌都群为严格季节性出生且出生季节在2 月初到3 月中旬之间,时间跨度 45 天,属脉冲型。这种格局是光周期、温度、食物等环境因子综合调控的结果。 综合以上结果我们认为小昌都群的行为和生态特点,除具备疣猴一般特点 外,还具有地点特殊性,是自然环境如光照、温度、食物供给季节变化和生物环 境如捕食压和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或者可以看成是能量摄入和损耗之间以 及它们和安全之间的权衡结果,体现了猴群对极端环境的适应。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在讨论半导体激光线宽压窄理论的基础上,利用闪耀光栅作为外部反馈元件,介绍了由中心波长为949.6nm、原始线宽为1.2THz的单管半导体激光器构成的反馈外腔,它能够很好的改善半导体激光器的性能.实验得到了中心波长稳定的、单纵模的高质量激光输出,边模抑制比大于30dB,线宽优于1.2MHz (Δλ<3.6×10~(-6)nm).实验证实了强反馈能够很好地改善外腔半导体激光器的动态特性.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采用中心波长为942.4 nm,线宽大于36 nm的半导体激光器,使用Littrow型自准直光栅外腔结构,得到功率恒定、模式单一稳定、线宽优于1.2 MHz(△<3.5×lO~(-6) nm)的激光输出;使用正弦光频调制方式完成了对远距离的微小振动(纳米量级)的测量,对振动的辐值和频率都具备良好的探测效果。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The heteroepitaxial growth of n-type and p-type 3C-SiC on (0001) sapphire substrates has been performed with a supply of SiH4+C2H4+H-2 system by introducing ammonia (NH3) and diborane (B2H6) precursors, respectively, into gas mixtures. Intentionally incorporated nitrogen impurity levels were affected by changing the Si/C ratio within the growth reactor. As an acceptor, boron can be added uniformly into the growing 3C-SiC epilayers. Nitrogen-doped 3C-SiC epilayers were n-type conduction, and boron-doped epilayers were p-type and probably heavily compensated.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Fe-57 Mossbauer spectra for the Fe atoms in the R3Fe29-xTx (R=Y, Ce, Nd, Sm, Gd, Tb, Dy; T=V, Cr) compounds were collected at 4.2 K. The analysis of Mossbauer spectra was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magnetization and neutron powder diffraction measurements. The average Fe magnetic moments at 4.2 K, deduced from our data, are in accord with magnetization measurements. The average hyperfine field of Tb3Fe29-xCrx (x=1.0, 1.5, 2.0, and 3.0) decreases with increasing Cr concentration, which is also in accordance with the variation of the average Fe magnetic moment in the Tb3Fe29-xCrx compounds.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The crystallographic and intrinsic magnetic properties of hydride R3Fe29-xTxHy (R=Y, Ce, Nd, Sm, Gd, Tb, and Dy; T=V and Cr) have been investigated. The lattice constants and the unit cell volume of R3Fe29-xTxHy decrease with increasing R atomic number from Nd to Dy, except for Ce, reflecting the lanthanide contraction. Regular anisotropic expansions, mainly along the a- and b-axis rather than along the c-axis, are observed for all the compounds upon hydrogenation. Hydrogenation leads to an increase in Curie temperature. First-order magnetization processes (FOMP) occur in magnetic fields of around 1.5 T and 4.0 T at 4.2 K for Nd3Fe24.5Cr4.5H5.0 and Tb(3)Fc(27.0)Cr(2.0)H(2.8), and around 1.4 T at room temperature for Gd3Fe28.0Cr1.0H4.2 Abnormal crystallographic and magnetic properties of Ce3Fe29-xTxHy suggest that the Ce ion is non-triply ionized.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研究通过对沈阳清̶6;昭陵、清̶6;福陵和千山风景区树木年轮气候学考察和取样,共采集了103株古油松样本的树芯和轮盘。依据树木年轮气候学研究的规范做法建立了3地区的STD, RES, ARS三种类型的树轮宽度年表9个。并分析了不同采样点树木年轮所反映的气候信息,在此基础上重建了该区域近300年来的气候变化,开展了区域以及全球气候变化对比研究,以探讨沈阳地区近300年来气候变化的特点、规律和机制: (1)古油松年表与冬季和初春低温的关系较明显,1月的低温最显著,3种年表与冬季、春季和秋季的降水量的相关性均较显著。水汽压、相对湿度在入冬前、生长后期和易发生春旱的5-6月份对年轮宽度的影响表现突出。蒸发是上年全年、当年全年和当年绝大部分月份对油松生长起负效应的因素,其中5月最明显,但1、2月的蒸发量与油松当年的年轮宽度表现出正相关。油松年表的窄轮和窄化突变佐证了1650年以来的35次主要的旱灾年历史记录和59次干旱记录。 (2)本研究成功地检验了沈阳地区古油松年轮宽度年表对太阳活动,地磁活动,太平洋十年震荡和全球气温变化的响应。年轮宽度与这些影响因子均存在共同的周期变化和显著的线性关系。其中,年轮宽度对过去太阳活动和地磁的活动呈明显负相关关系,而且是多种抑、促效应的复合。所有结果表明沈阳城市古油松适于监测极度的诸如El Ni&ntilde;o (La Ni&ntilde;a)事件的全球环境变化和区域环境异常。 (3)本研究重建了沈阳地区1710-2004年12-1月的极端最低温,并指出其主要低温波动期,高温波动期;重建了沈阳地区1780-2004年1-6月的降水量,并统计了降水量反映的偏湿年份,,偏干年份;同时,分别重建了沈阳地区1780-2004年的年均水汽压、年蒸发量和年均相对湿度,并指出各重建结果所表征的旱涝年份。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文以多环芳烃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以菲(Phe)、芘(Pyr)和苯并[a]芘(BaP)为目标污染物,以建立生态、经济、高效污染土壤修复技术为目标,在研究植物与微生物联合修复多环芳烃污染土壤效果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植物与微生物联合修复污染土壤过程中多环芳烃的去除机制。 研究结果表明:种植苜蓿和黑麦草能够促进土壤中多环芳烃的去除,提高土壤中多环芳烃的去除率。植物根际土壤中多环芳烃的去除速度快于于非根际土壤。在植物与高效降解菌联合作用过程中,植物的存在强化了菌剂对土壤中多环芳烃的去除作用。苜蓿和黑麦草与高效降解菌的联合作用使菲、芘和苯并[a]芘去除率分别比对照土壤提高了26.64%、30.41%、32.04%和26.93%、27.43%、30.15%。 植物根和茎叶中菲、芘和苯并[a]芘的含量与土壤污染物浓度正相关,但其吸收积累作用对土壤中多环芳烃去除的贡献率小于0.34%。植物对土壤多环芳烃污染的修复作用主要源于植物生长显著提高了根际微生物的降解活性。 植物根际微生物的数量和土壤酶活性显著高于非根际土壤。植物根系的存在提高了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和酶活性,从而提高了土壤中PAHs的去除率。这是根际土壤中多环芳烃去除的主要机制。 模拟根际修复,研究了添加根系分泌物对土壤中芘降解的影响。添加20mg/kg根系分泌物土壤中细菌数量为未添加根系分泌物土壤的19.43-36.29倍,真菌为3.05-6.60倍,土壤中芘的半衰期比未添加根系分泌物处理减少10.91天。植物根系分泌物是影响根际修复的一个重要原因。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随着工农业的快速发展,土壤重金属尤其Cd和Pb污染日益严重。筛选和培育具有重金属低积累特性的农作物排异品种被认为是当前应对土壤重金属污染最为合理和有效的途径之一。本文通过盆栽试验、大田试验和砂培试验,研究了大白菜品种对Cd和Pb的吸收和积累的品种差异、对Cd、Pb胁迫的响应以及大白菜安全生产的调控技术,得出以下结论: 1) 盆栽梯度试验中,80种大白菜地上部对Cd的吸收存在显著差异(p < 0.05)。在3种Cd处理下(1.0, 2.5和5.0 mg/kg),80种大白菜Cd含量浓度范围分别为(mg/kg) 0.22–2.46, 0.90–14.10和2.03–18.01, 其平均值分别为 0.79, 3.766.79 mg/kg DW。大白菜对Cd胁迫具有较强的耐性。大田试验中,15种大白菜的富集系数和转运系数与盆栽梯度试验的结果基本一致。排异植物的筛选和鉴定标准包括:(1)该植物的地上部和根部的Cd含量都很低或者可食部位低于有关标准;(2) 富集系数(BF) < 1.0;(3) 转运系数(TF) < 1.0;(4)该植物具有较高的Cd耐性,在较高的Cd污染下能够正常生长且生物量无显著下降。采用此标准,结合盆栽梯度试验和大田试验结果,北京新3号、绿星70和丰源新3号可鉴定为Cd排异品种。秋傲和赛新5号具有排异Cd特性,但其对Cd的耐性较差。 2) 盆栽梯度试验中,在Pb投加浓度为500和1500 mg/kg处理下,30种大白菜地上部对Pb的吸收存在显著差异 (p < 0.05),其Pb浓度的范围分别为:0.52–8.68 和1.86–16.20 mg/kg, 其平均值分别为3.01 和6.87 mg/kg DW。并且,随着Pb浓度的增加,白菜地上部Pb含量有随之增加的趋势。大白菜对Pb具有较强的耐性。低浓度的Pb处理对大白菜的生物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结合盆栽试验和大田试验的结果,秋傲、世博秋抗和福星80可鉴定为Pb排异大白菜品种。 3) 砂培试验中,在Cd和Pb胁迫下,大白菜地上部的丙二醛(MDA)含量增加,随着Cd处理浓度的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呈现先下降后上升接着下降的趋势,酸菜王的SOD活性要高于北京新3号SOD的活性。随着Pb处理浓度的增加,福星80地上部的SOD活性随之增加,而绿星大棵菜地上部的SOD活性先下降后增加。在不同梯度的Cd处理下,大白菜地上部的可溶性蛋白(SP)含量未见显著降低,甚至有所增加,而在不同梯度的Pb处理下,大白菜地上部的SP含量有所降低。 4) 施用改良剂可升高土壤的pH值和降低土壤中的有效态Cd,从而对大白菜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施用改良剂可显著降低大白菜对Cd和Pb的吸收和累积。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微生物介导的氮素矿化作用、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等,在土壤氮素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微生物群落作为基本功能单位决定着这些微生物过程的进程,因此,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是土壤氮素循环研究领域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内容。作为重要的农业管理方式,施肥和灌溉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及其功能有着重要影响。本论文以山西运城“中澳粮食主产区水肥优化管理试验区”小麦-玉米轮作农田为试验地点,研究了传统和优化两种水肥管理方式下的土壤总矿化速率、总硝化速率、微生物量碳的变化,以及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变化,并获得以下主要结果: (1)不同水肥管理方式下共计四个处理:传统施氮肥区(A-UN)、传统不施氮肥区(A-NN)、优化施氮肥区(B-UN)和优化不施肥区(B-NN)。传统水肥管理区的灌溉方式为漫灌,冬小麦生长期土壤施氮肥量为85.0kgN/ha,玉米生长期施氮肥量210kgN/ha。优化水肥管理区的灌溉方式为喷灌,冬小麦生长期土壤施氮肥量为120kgN/ha,玉米生长期施氮肥量为120kgN/ha。土壤样品采集时间分别为3月份冬小麦土壤施肥前和施肥后、5月份冬小麦孕穗期、6月份冬小麦收获期、7月份玉米抽雄期和9月份玉米收获期。 (2)在冬小麦生长期,无机氮肥的施入明显改变了优化水肥管理区土壤细菌群落结构,但未发现对传统水肥管理区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明显影响。在玉米生长期,无机氮肥的施入对两种水肥管理区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影响均较小。在所有处理中,细菌群落结构有着明显的季节变化性,不同季节之间细菌群落结构变化较大。 (3)优化施氮肥处理中(B-UN)存在着丰富的氨氧化细菌,该土壤中的氨氧化细菌属于Nitrosospira,且都归于Nitrosospira cluster3。优化施氮肥处理中(B-UN)也存在着氨氧化古菌,但氨氧化古菌的类群比较单一,存在着一个绝对优势类群,测序结果表明此氨氧化古菌属于泉古菌门。在两个不同时期(3月和5月),氨氧化细菌的群落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而氨氧化古菌的群落结构变化则很小。 (4)7月总矿化速率大于9月。氮肥的施入对矿化速率有激发效应,氮肥施入量越大,土壤氮素的总矿化速率越大。7月份土壤总矿化速率的大小顺序为传统施氮肥处理(A-UN)>优化施氮肥处理(B-UN)>优化不施肥处理(B-NN),速率介于2.59mgN/Kg干土.d-1与12.6 mgN/Kg干土. d-1之间。9月份土壤总矿化速率介于1.84 mgN/Kg干土.d-1 与2.28 mgN/Kg.d-1之间。土壤NH4+-N消耗速率与矿化速率极其显著正相关(R=0.914,p<0.001),与总硝化速率显著正相关(R=0.496,p<0.05),与NH4+-N浓度极其显著负相关(R=-0.803,p<0.001)。 (5)玉米田土壤总硝化速率一直处于非常低的水平,总硝化速率介于0.016 mgN/Kg干土.d-1-0.22 mgN/Kg干土.d-1之间。以7月优化施肥处理(B-UN)最高,为0.22 mgN/Kg干土.d-1。土壤NO3- N消耗速率与土壤NO3- N浓度极其显著正相关(R=0.845,p<0.001)。土壤硝化潜势远大于土壤总硝化速率,土壤硝化潜势介于52.47 mgN/Kg干土.d-1-80.87 mgN/Kg干土.d-1之间。 (6)土壤微生物量碳有着季节变化性,7月份土壤微生物量碳大于9月份土壤微生物量碳。施无机氮肥使传统水肥区土壤微生物量碳迅速降低,降低幅度为28.7%,但对优化水肥区微生物量碳没有影响。无机氮肥的施入使土壤微生物量碳趋向降低,降低幅度为26%左右,至9月份,施肥区土壤微生物量碳(A-UN和B-UN)小于不施肥区(A-UN和B-NN),且优化水肥管理微生物量碳大于传统水肥管理微生物量碳,这表明传统水肥管理不利于土壤微生物量碳的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