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0 resultados para 1 Corinthians 15:20-58
Resumo:
本文通过辐照样品的溶胶分数测定,双键转化分析等,研究不饱和聚合物1,2-聚丁二烯的辐射交联和环化。并对辐照样品的交联网状结构生成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讨论,提出了无规链式反应交联溶胶分数S与辐照剂量R(或交联指数γ)关系式 logS=-AR~(1/2)+B=-A’γ~(1/2)+B’由此获得辐照无规1,2-聚丁二烯相关的交联参数等信息。关于交联G值与样品分子量的关系也在文中进行了讨论。
Resumo:
添加稀土的铝合金的加工性能及耐腐蚀性均有明显地改善,为了提高其防护和装饰性能,我们在流酸溶液、硫酸亚锡溶液中进行稀土LD_(13)变形铝合金电解着色研究,得到了较好的工艺参数。电解着色工艺: 酸洗(时间1~3分,室温)→中和(时间2分,60℃)→刻蚀(时间1~3分)→氧化(时间40分,20℃、电压 18V,电流 0.7~1.5安/分米~2)→着色(时间3~6分,室温)→封闭(时间15分,55℃)。在阳极氧化生产的过程中,各种生产条件的变化,对膜层的质量都有一定影响。 1.电解液浓度对膜厚的影响在浓度分别为5%、20%、35%的硫酸溶液中,温度22℃,1安/分米~2的电流密度,对含0.20%稀土的LD_(31)挤压铝合金处理,其结果如图1。提高电解液的浓度,增加对铝件的侵蚀作用,一般情况下氧化膜厚度增加。但从图1看出,浓度增加到35%,
Resumo:
Morphology and culture studies on germlings of Sargassum thunbergii (Mertens et Roth) Kuntze were carried out under controlled laboratory conditions. Growth characteristics of these germlings grown under different temperatures (from 10 to 25A degrees C), irradiances (from 9 to 88 mu mol photons m(-2) s(-1)), and under blue and white light conditions are described. The development of embryonic germlings follows the classic "8 nuclei 1 egg" type described for Sargassaceae. Fertilized eggs spent 5-6 h developing into multicellular germlings with abundant rhizoids after fertilization. Under conditions of 20A degrees C, 44 mu mol photons m(-2) s(-1) and photoperiod of 12 h, young germlings with one or two leaflets reached 2-3 mm in length after 8 weeks. Temperature variations (10, 15, 20, 25A degrees C) under 88 mu mol photons m(-2) s(-1)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the growth rate within the first week, although this effect became less obvious after 8 weeks, especially at 15 and 20A degrees C. Variation in germling growth was highly significant under different irradiances (9, 18, 44, 88 mu mol photons m(-2) s(-1)) at 25A degrees C. Low temperature (10A degrees C) reduced germling growth. Growth of germlings cultured under blue light was lower than in white light. Optimal growth of these germlings occurred at 25A degrees C and 44 mu mol photons m(-2) s(-1).
Resumo:
紫菜作为一种经济海藻, 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生物学价值,可作为海洋生物学研究中的模式生物。我们将生物反应器等生化工程技术用于紫菜无性丝状体细胞的培养和增殖,以实现迅速大量的为育种提供优质苗源,并为紫菜基础和应用研究提供材料、建立细胞培养技术。 适合大型藻类细胞增殖的光生物反应器需要五个基本因素:光照、温度控制、气体传输、营养物质传输、混合。针对大型藻类细胞生长特点,本文以坛紫菜(Porphyra haitanensis)丝状体为研究对象,采用本实验室自行设计的光生物反应器进行培养,得到的主要结果为: 1)摇瓶悬浮培养丝状体细胞,发现丝状体细胞营养增殖的生长特性是细胞分裂而不分开,由丝状藻丝生长为细胞团,容易聚团、贴壁。 2)本实验室开发了300 mL 鼓泡式光生物反应器。它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合藻细胞生长、制作成本廉价等特点。通过运行本系统验证了光生物反应器培养紫菜丝状体的可行性,并优化了过程参数,得到的结果为:初始密度为700 mg DCW/L,通气量为 1.2 L air min-1 L-1(vvm),氮和磷浓度为:15 mM和0.6 mM, 培养时间为20天。在此培养条件下坛紫菜丝状体最大生物产量达到4000 mg DCW/L。 3)将鼓泡式光生物反应器的实验体系扩大到2500 mL,研究了不同光强及光周期对丝状体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发现光暗周期为14h light/10h dark、光强为80 μmol m-2s-1是最佳光照条件,最大生物量4350mg DCW/L。 4)对光生物反应器体系进行改进,设计了2500 mL气升式光生物反应器,进行了鼓泡式光生物反应器和气升式光生物反应器对坛紫菜丝状体细胞培养的比较研究,发现气升式光生物反应器更适合丝状体的生长,最大生物产量达到4850 mg DCW/L。
Resumo:
由于红树林植物的重要药用价值及其特殊的生长环境,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于红树林植物的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本论文对两种药用红树林植物黄槿(Hibiscus tiliaceus L.)和长梗肖槿(Thespesia populneoides (Roxb.) Kostel)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研究。对从其中分离得到的部分化合物进行了初步的抗菌活性筛选。 黄槿和长梗肖槿均采自海南岛,干燥粉碎的样品用90%的乙醇水以及1:1氯仿-甲醇混合溶液室温浸泡提取得总浸膏,将总浸膏悬浮于水中,分别用石油醚和乙酸乙酯萃取,获得石油醚相和乙酸乙酯相萃取物。 采用常规的硅胶柱层析、制备薄层层析、凝胶Sephadex LH-20柱层析、反相硅胶柱层析、以及重结晶等手段,从黄槿和长梗肖槿的乙酸乙酯相中共分离得到43个化合物。利用各种现代波谱技术(IR、UV、MS、HR-MS、1D-NMR、2D-NMR等)确定了38个化合物的结构。其中,从黄槿的乙酸乙酯相中分离得到22个化合物,鉴定了其中19个化合物的结构,包括3个新的三萜类化合物(H1*-H3*)以及15个首次从该种中报道的化合物。从长梗肖槿的乙酸乙酯相中分离得到21个化合物,鉴定了其中19个化合物的结构,这些化合物皆为首次从该种中报道,其中1个为新的倍半萜类化合物T1*。本文为首次报道长梗肖槿的化学成分。 对分离得到的部分样品进行了抗菌活性测试,仅T1*表现微弱的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抑菌圈直径为8mm(阳性对照氯霉素的抑菌圈直径为20mm),其余各样品在测试浓度下对测试菌株均未表现出活性。
Resumo:
以海州湾前三岛周围海域为研究地点,开展了栉孔扇贝岛屿生态增养殖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调查了海区的地理、水文、水化学环境以及饵料供应能力;现场测定了栉孔扇贝的滤水率,根据扇贝实际生长情况结合水动力学因子评估了该海域的养殖容量;监测了不同养殖模式情况下栉孔扇贝的存活、生长以及污损生物附着情况;利用免疫学指标揭示了各种养殖方式下栉孔扇贝的健康状态;研究了不同水温、扇贝规格对敌害生物捕食的影响;优化了该海域栉孔扇贝的养殖模式和关键技术。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查明了前三岛海域理化环境、生物资源等现状。前三岛海域水质优良,生物资源丰富,虽然饵料浓度相对较低,但是该海域海流畅通,水交换条件好,较高的流速可以弥补饵料浓度的不足,适合开展栉孔扇贝增养殖。由于各项理化因子随着时间和水深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对养殖模式等进行相应调整,才能获得更高经济和生态效益。 2.较为系统地研究了前三岛海域深水筏式养殖栉孔扇贝生理生态学特征,评估了养殖容量。周年监测了海域的环境因子和栉孔扇贝的生长情况,利用生物沉积法,现场研究了各时期扇贝的滤食作用。结果表明:该海域养殖栉孔扇贝在当年秋、冬季和次年春季生长迅速,夏季生长相对缓慢,周年平均软组织生长速度为11.29 mg/d,平均干贝壳生长速度为48.84 mg/d,扇贝能够于次年年初达到商品规格(6cm)。不同时期栉孔扇贝的滤水率之间差异显著,滤水率随水温的升高和扇贝规格的增大而增加。利用改进的Incze等(1981)的养殖容量模型,评估了该海域养殖容量,结果表明:在现有条件下,各时期沿着海流方向适养区域长度分别为:4.0,4.6,4.7,5.1,4.5和3.2 km,平均为4.35 km。 3.揭示了不同养殖水层栉孔扇贝存活、生长以及免疫指标特征。于2007年夏、秋高温季节监测了5个不同水层(2, 5, 10, 15, 与 20 m)筏式养殖栉孔扇贝的存活、生长以及免疫指标特征。研究表明各水层栉孔扇贝成活率差异显著,其中15 m(78.0%)和20 m(86.7%)成活率要明显高于2 m(62.9%),5 m(60.8%),和10 m(66.8%);夏季(7~9月)各水层壳高生长速度有较大差异,其中10m (205.0 μm/d)与20 m(236.9 μm/d)要显著高于2,5,和15 m,而秋季(9~11月份)20m生长速度最低,5m水层(262.9 μm/d)要显著高于其他水层;不同水层扇贝软组织生长情况与壳的生长情况类似;扇贝血淋巴SOD活性随着水深的加深而增大,15 和 20 m 养殖的栉孔扇贝ACP活性要高于其他水层,这表明深水养殖栉孔扇贝健康状态要优于浅水层。 4.比较研究了筏式和底播两种养殖方式情况下栉孔扇贝的存活、生长以及免疫指标的周年变化。结果表明夏季栉孔扇贝的生长、免疫酶活性要低于其他季节,扇贝死亡也基本集中于夏季高温季节。除了2008年春季壳高以外,筏式养殖栉孔扇贝的生长、免疫酶活性都要高于底播养殖。实验结束时筏式养殖的成活率(54.6 ± 12.3 %)要显著地低于底播养殖(86.8 ± 3.5 %)。由此可见,在夏季高温季节采取底播养殖提高成活率,然后转为筏式养殖以提高生长速度,这样可以获得更高的产量。 5.研究了日本蟳和多棘海盘车对栉孔扇贝的捕食机制。现场研究表明,成年日本蟳可以捕食壳高小于5.0 cm的栉孔扇贝,捕食强度随着水温的升高而增大,而壳高大于5.9 cm的栉孔扇贝则可以免遭日本蟳的捕食;与栉孔扇贝相比,日本蟳更倾向于捕食贻贝;室内模拟研究表明水温低于10 ℃时,日本蟳对大规格扇贝的捕食作用不明显。相同温度条件下,室内实验日本蟳的捕食强度要低于现场,但其温度系数(Q10)差别不大。室内试验表明多棘海盘车对栉孔扇贝也有很强的捕食作用。提出了提高底播栉孔扇贝成活率的方法,即选择大规格的扇贝在水温较低的秋、冬季进行底播。
Resumo:
为了进一步完善裙带菜单倍体克隆(简称单克隆,以下同)育苗技术,实现该技术的产业化,本文对单克隆的快速扩增以及育苗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获得如下结果:一、光对裙带菜排卵的干扰现象:一般附苗后4-5天雌雄配子即已形成。接近成熟的卵囊细胞翘起,长度达到50-55μm,直径为19-20μm,一到两天后即可排卵。精子囊略透明,颜色微绿。在11:13(L:D)的光周期下,排卵一般在黑暗开始后5分钟即已开始,5-15分钟后达到高峰。排卵的过程只有几秒钟。卵排出后停留在卵囊开口处,仍与卵囊牢固相连。虽然排卵过程只有几秒钟,一旦这个过程受到光的干扰,就会诱导卵脱离卵囊。实验证实,5-6μmol m~(-2)s~(-1)的微弱光强(显微镜下镜检的光强)即能引起95%的卵从卵囊脱落。根据我们的观察,一旦卵已排出并与卵囊相连,将不再受光的干扰而脱落。脱落的卵很快死亡分解。将配子已经形成但尚未释放的培养转移至连续光下以后,卵仍能排放,但排出的卵大部分脱落(75%),进一步说明了光对排卵的干扰作用。在育苗实践中,为了方便工作,育苗车间内在天黑后的2-3小时内仍有照明,而在第二天早晨取样观察,就会发现许多空的卵囊。我们的实验证实了这是由于排卵过程受到光的干扰引起的。因此,在育苗实践中,为了提高出苗率,在出苗期间,天黑后2-3小时内育苗车间内应避免照明,以降低光导卵的脱落。二、单克隆快速扩增以及育苗条件的优化:(一)、单克隆快速扩增的优化。实验结果表明:1、单克隆快速生长的适宜光照强度为80-120μmol m~(-2)s~(-1)。单克隆的培养密度宜控制在1-10g/L。接种密度以1g/L为宜。2、单克隆藻体内能贮藏氮,因此在单克隆快速扩增过程中,可采用间歇施肥法补充氮源。实验证明,培养液中氨态氮的适宜浓度为20μmol/L,可维持单克隆6天的生长之用(单克隆培养密度1-10g/L)。3、实验证明,在65天内,“老水”对单克隆的生长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且,PES培养基除氮的其它成分也可满足单克隆65天的生长需求。4、单克隆快速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2 ℃。另外,单克隆密度与消光值之间存在着线形关系,可以通过测量消光值来计算单克隆的培养密度和鲜重,以代替称量法测鲜重。综上,可提出如下单克隆快速扩增的模式:温度为22 ℃;初始光强控制在80-120 μmol m~(-2)s~(-1);单克隆的接种密度为1g/L;PES培养基(除去氮的成分)可供单克隆65天的培养之用,在这65天内,每隔六天左右将初始氨态氮补充至20 μmol/L;单克隆的培养密度控制在1-10g/L;单克隆培养密度和鲜重可通过测量消光值计算得到。依以上模式,并及时进行扩养,单克隆的鲜重平均日增长率可达25%,以此增长率计算,10g单克隆经一个月培养后鲜重可达8070克,可培育苗帘2000多个,实现海面养殖1000多亩,达到了生产性育苗的要求。(二)、单克隆育苗条件的优化 根据实验结果,可采取如下的育苗优化措施:1、光对排卵有干扰作用。因此,在出苗期间,在天黑后2-3小时内,育苗车间内应避免照明,以降低光导的卵子脱落。2、1μmol/L磷(PO_4~(3-) -P)和70 μmolm/L氮(NH_4~+-N)有利于加速出苗。3、铁对配子体的发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2.5μmolm/L的Fe(III)能使出苗时间提前1-2天,出苗率增加15%左右。4、单克隆育苗较适宜的温度为17 ℃。依以上条件,4-5天左右即可出苗,比一般出苗时间提前1-2天。出苗率也有所增加,例如在实验室条件下,出苗率由原来的50-60%增至80-90%,增加了30%左右。本项研究进一步完善了裙带菜单克隆育苗技术,将大大有利于该技术的进一步推广。
Resumo:
本研究运用RAPD和ISSR两种分子标记技术,对采自山东半岛4个不同地理位置的鼠尾藻(Sargassum thunbergii)和海黍子(S. muticum)种群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的研究,从而对其种群间的地理隔离、基因流动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做出估计和判断,为马尾藻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提供依据。在室内对鼠尾藻有性生殖幼苗的早期发育和生长进行了研究,了解其繁殖生物学特性,为鼠尾藻人工种苗的培育提供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对4个鼠尾藻(S. thunbergii)地理种群的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筛选出了28条RAPD 引物和19条ISSR引物,分别扩增产生了174和125个位点。选用的三种不同指标,即多态位点比率(P%,percentage of polymorphic loci),平均预期杂合度(H,the expected heterozygosity)和 Shannon's 信息多样性指数(I,Shannon's information index),均可反映出鼠尾藻种群内部的遗传多样性呈较低水平。而群体间遗传距离(D,Nei’s unbiased genetic distance)矩阵和固定化指数(FST,the fixation index)矩阵均反映出群体间高度的遗传分化。通过分子变异分析(AMOVA,Analysis of molecular variance)来区分来自种群内部和种群之间的遗传变异,揭示出多数的遗传变异(57.57% 或59.52%)来自于鼠尾藻种群之间。另外,Mantel分析表明,4个鼠尾藻种群间的遗传分化与地理距离呈正相关(r>0.5),遵循传统的IBD(isolation by distance)模式,UPGMA(unweighted pair group method with arithmetic averages)聚类分析也反映出相似的结果。 对4个海黍子(S. muticum)地理种群遗传结构的研究中,筛选出的24条RAPD 引物和19条ISSR引物分别扩增出164和122个位点。遗传多样性评估结果表明,海黍子种群内部存在较低或者中等水平的遗传多样性,而D矩阵和FST 矩阵均显示种群间存在高水平的遗传分化。并且,发现D和FST 矩阵在RAPD和ISSR分析中均具有高且显著的相关性。AMOVA分析显示,种群之间的遗传变异高于种群内部。Mantel分析和UPGMA聚类分析均发现海黍子种群间的遗传分化遵循IBD模式,即与地理隔离呈正相关(r>0.6)。 并且,RAPD和ISSR分析的结果高度一致(r>0.9,P<0.05),均揭示4个海黍子种群之间存在高度的遗传分化。 对鼠尾藻有性生殖幼苗早期生长发育的研究结果表明,其早期发育过程属于马尾藻科(Sargassaceae)中典型的“8核1卵”型。在一定条件下培养两个月后,产生了1~2个小叶,幼苗的长度达2~3毫米。生长实验发现,温度(10, 15, 20, 25℃)和光照强度(9, 18, 44, 88 µEm-2s-1)对培养第一周幼苗的生长均有显著的影响(ANOVA, P<0.01)。在两个月的培养中,幼苗对温度和光强的耐受范围较宽,在10℃~25℃,9~88 µEm-2s-1条件下均可生长,最适温度和光强为25℃,44 µEm-2s-1;低温(10℃)对幼苗的生长有显著抑制。不同光质对幼苗生长的影响显著(P<0.01),相同光强条件下,蓝光和白光相比较,蓝光显然不能满足鼠尾藻幼苗早期生长的需要。
Resumo:
“海浪驱动自持式海洋要素垂直剖面测量系统”(简称“海马”)利用海洋无时不在的波浪能,驱动滑行器单方向下潜运动,直达海底或程序设定的预定深度,在控制系统作用下,滑行器依靠自身的浮力匀速上浮, 并在此过程中,完成海洋要素的自动测量和存储。 “海马”的中央控制单元是滑行器运动状态的指令官。在控制电路的作用下,“海马”在水下完成单向抓紧、阻尼锁定和自由上浮三种状态。当系统处于单向抓紧状态时,滑行器只能向下运动。当波浪提升时,抓紧缆绳的棘爪松开,滑行器因惯性滞留原位;当波浪下降时,棘爪咬紧缆绳,滑行器步进下潜。锚定缆绳在波浪不停起伏的作用下连续做升沉运动,直达海底或控制单元预置的测量深度。在到达底部之后在控制系统的作用下,棘爪机构打开,滑行器与锚定缆绳失去啮合,完全处于自由状态,滑行器是一正浮力载体,所以,滑行器将在浮力作用下沿锚定钢缆上浮。在系统自由上浮的过程中,位于滑行器内的传感器开始测量所需海洋要素。阻尼锁定即为在引导缆的固定位置(例如,在近海面(5~8米)与近海底(15~20米))上分别敷设两只阻尼器,滑行器可固定于这两个特殊水层上,完成某些特殊海洋参数的测量。 中央控制单元硬件电路的设计基于AT89C2051单片机,结合了固态继电器、电磁继电器以及I2C总线芯片等元器件。整个硬件电路为配合系统的集成要求,设计成直径为109mm的圆形版图。在设计电路的同时考虑了从硬件方面避免电磁干扰的措施。 中央控制单元的软件编写采用汇编语言。汇编语言简单明了,程序总共分为3个主要模块,分别是主程序、运动状态控制模块和系统参数设置模块。模块化设计增强了程序的可读性。为了防止程序运行时跑飞,还可将“看门狗”电路芯片引入电路中。一旦程序跑飞,“Reset”信号被出发,程序被初始化。 文章同时介绍了对中央控制单元设置及使用的步骤及流程。后期的实验总共分为2次室内模拟实验和1次近海模拟实验。实验的数据图表说明,中央控制单元能够很好的控制“海马”滑行器在水下按照预先设定的状态运动,实验得到的数据表明,“海马”系统在下降过程中不采集任何数据,只有压力传感器不停的读取深度值与预先设定的值进行比较,系统只有在自由上浮过程中才会采集数据。在此过程中,电路的硬件和软件运行正常,达到实验初期设想的目的。
Resumo: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了确保日益增长的人口对蛋白质的需求,海洋鱼类养殖在全球范围内日趋发展。然而,许多养殖鱼类的品质如抗病力、口味等与野生种类相比大为降低。饵料对于鱼类品质的好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海洋的自然环境中,浮游动物,特别是数量庞大、种类繁多的桡足类是野生鱼类的天然活饵料。哪些桡足类适于作养殖饵料,如何获得、从何处获得桡足类,人工培养是否可行,能否通过加入桡足类来改善养殖鱼类的品质是长期以来业内人士一直关注的问题,需要大量的基础性探索研究工作。 开展有潜在开发价值种的生物学特性及室内培养的基础研究,进而开展大量生产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不仅是开发利用桡足类的一个重要途径,而且可以获得一些重要的生态学参数。 本论文自2003年10月-2004年9月之间,在胶州湾采集不同的桡足类种类,通过室内比较培养实验,选定双刺纺锤水蚤作为具有开发潜力的研究培养对象,对其展开一系列培养条件及生物学特性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小水体增殖培养,结合现场调查资料对与其生活策略相关的生态学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探索。结果如下: 筛选:2003年10月-2004年9月全年不同季节共采集11 种桡足类,在室内自然温度、自然海水(盐度30-32)下长时间培养,粗略筛选出能够经受实验室人工养殖水体生活的种类有:强额拟哲水蚤(Paracalanus. crassirostris)、汤氏长足水蚤(Calanopia thompson)、太平洋真宽水蚤(Eurytemora pacifica)、双刺纺锤水蚤(Acartia bifilosa)。对上述种类的成体和子代幼体分别测定其对不同盐度、温度的耐受能力。培养结果表明:18℃室温下,强额拟哲水蚤幼体在盐度20以上的环境中,存活时间不超过11天;汤氏长足水蚤雌体在培养温度低于20℃时,只能存活10天;25℃室温下,当盐度低于20时,汤氏长足水蚤雌体存活时间不超过9天,子代的存活时间不超过7天;太平洋真宽水蚤不适宜在温度较高的夏秋季培养,幼体在不同盐度的实验条件下存活时间不超过5天,不适宜长期培养;双刺纺锤水蚤在全年8-24℃的室内培养温度范围内保持了24-85%的存活率,雌体和子代在盐度10-35的范围内都能存活,最终结果表明双刺纺锤水蚤是其中最适宜进行人工培养的种类。 繁殖:对双刺纺锤水蚤雌体的培养条件和繁殖生物学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所使用的6种微藻饵料:微绿球藻(Nannochloropsis oculata)、小球藻(Chlorella.sp)、等鞭金藻(Isochrysis galbana)、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亚心型扁藻(Platymonas subordiformis)、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中,亚心型扁藻和中肋骨条藻适宜成体培养,亚心型扁藻对雌体存活有利,排粪率也要比中肋骨条藻低得多,亚心型扁藻在高温条件下的饵料利用效率要高于中肋骨条藻,中肋骨条藻对产卵有利,二者混合优势互补;预饥饿处理的双刺纺锤水蚤恢复到最高产卵率需要较长的时间,并且一直保持较低的产卵率;该种繁殖的最适温度范围15-20℃;在10-25℃温度范围内的平均产卵率差异并不显著。 生长及发育:对双刺纺锤水蚤幼体培养条件及发育生物学研究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所使用的6种微藻饵料中,微绿球藻是比较理想的开口饵料;粒径小(1500; 4 1549;m)的微藻——微绿球藻和小球藻不能保证双刺纺锤水蚤后期无节幼体发育至桡足阶段,22℃以下采用微绿球藻 + 亚心型扁藻 + 中肋骨条藻的食物搭配,22℃以上需加入粒径在41549;m左右的等鞭金藻。 世代时间:通过一系列的温度梯度实验,证明在相同饵料的情况下,温度对双刺纺锤水蚤的发育具有显著的影响,在15-25℃的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生长速度加快、世代周期缩短;在温度条件为15、18、20、22、25℃下的世代时间分别为25.5, 18.5, 13, 11.5, 9.5天。 群体培养:研究了适宜的微藻饵料种类搭配比例以及总饵料浓度对种群日均增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20℃下培养宜采用亚心型扁藻:中肋骨条藻:微绿球藻按含碳量2:1:1的比例组成混合饵料,达到最高增殖率的混合饵料浓度范围在1.0-4.0 μg C ml-1之间;25℃下培养宜采用亚心型扁藻:中肋骨条藻:微绿球藻:等鞭金藻按含碳量2:1:1:2的比例组成混合饵料,日均增殖率在混合饵料总浓度为1.0 μg C ml-1 时最高,低于和高于此浓度都会降低日增值率。 度夏机制:针对野外大面调查发现双刺纺锤水蚤在高温季节的胶州湾内仍然存在的事实(传统观点认为该种在夏季从水体中消失,通过休眠卵度夏),本论文从基础生态学研究出发,根据胶州湾夏季的温度和叶绿素浓度资料,设计实验研究了高温和饵料浓度对成体繁殖和幼体生长发育的影响。实验发现,饵料浓度对高温下雌体的繁殖有着明显的影响,151549;g Chla l-1浓度下的雌体在28℃都可以保持产卵状态,而且卵的孵化率也在50%以上;各处理中的卵都很快孵化,并保持了60%以上的孵化率;高浓度组15 1549;g Chla l-1和10 1549;g Chla l-1,无节幼体都能发育至成体,低浓度5 1549;g Chla l-1处理组中,28℃下,不能发育至桡足阶段,而25℃下也只能发育至C4期。在本实验中没有发现双刺纺锤水蚤产生休眠卵。在胶州湾自然环境中发现该种全年存在。胶州湾中的双刺纺锤水蚤在夏季能够在不产生休眠卵的情况下安全度夏。
Resumo:
角叉菜(Chondrus)是一种重要的经济红藻,广泛应用于食品行业及卡拉胶的提取工业。从种苗繁育的角度看,对角叉菜早期发育的研究意义重大。自然环境下角叉菜的生活史循环已得到阐释,但对其四分孢子及果孢子在室内条件下的早期发育过程还远远了解不够,因此有必要对其早期发育的具体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 本研究以青岛海域常见的角叉菜(Chondrus ocellatus Holm)作为实验材料,分析了实验室培养条件下温度及光强两个环境因子对其四分孢子和果孢子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同时对整个发育过程进行了观察与记录。研究结果表明角叉菜两种孢子的早期生长发育过程基本一致,从孢子附着后萌发到长出幼苗,整个过程经历三个发育阶段:分裂期、盘状体期和直立幼苗形成期。另外,在早期发育过程中观察到多个盘状体融合的现象,这种融合使得孢子幼苗对基质的附着更加稳固,有利于其生存。通过设定6个温度梯度(10℃、15℃、20℃、22℃、25℃、28℃)及2个不同光照强度(10、60 μmol photos m-2s-1)条件,确立了角叉菜果孢子及四分孢子最适培养温度为20℃,而最适光照强度为60 μmol photos m-2s-1。角叉菜四分孢子和果孢子的早期生长发育均显示出较宽的温度耐受范围(10-25℃),但在28℃的高温条件下,两种孢子均会逐渐褪色死亡。分别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两种统计学方法分析温度和光强的影响,发现温度、光强的变化对角叉菜盘状体生长均有显著性影响。高光照可促进两种孢子的生长与发育,而低温(10℃)则会抑制孢子的的生长与发育。
Resumo:
本论文在FPS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医配伍理论,研究将FPS与几味传统中药-大黄、黄芪、泽泻、益母草的提取物组合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海洋复方新药物。由于FPS研究相对成熟,故对复方药物中FPS外其它组分(以下简称复方)的提取、分离工艺以及制定复方质量的标准和检测方法等药学内容进行研究,为下一步新药的开发打下基础。 1. 对复方的醇提与水提进行了比较,确定了复方最佳提取方法-醇提。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法对醇提工艺进行优化,以复方中主要有效成分的含量为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得到了复方提取的最佳工艺:8倍量95%乙醇回流提取两次,1.5h/次,并对该提取工艺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本工艺提取物中各主要有效成分的含量均较高,是可靠可行的。 2. 采用微波水提法,对复方中的单味药-黄芪的主要有效成分黄芪皂苷的提取进行了研究,通过正交实验设计方法优选出了最佳提取工艺为20倍量水、微波功率800 W、对60目黄芪提取两次、15 min/次。将该工艺与传统乙醇回流提取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该工艺快速、经济、有较好的皂苷提取率,是黄芪皂苷提取的很好的方法。 3. 进行缺FPS的褐藻糖含量测定阴性对照实验,结果阴性无干扰,褐藻糖含量测定可以作为控制复方质量的一个指标。分别做缺大黄和缺黄芪阴性对照实验,结果总蒽醌和总皂苷含量测定阴性干扰较大,大黄素含量测定阴性无干扰,确定大黄素含量测定为控制复方质量的另一指标。 4. 进行复方提取物质量控制指标之一-大黄素含量测定的分析方法学研究,找到了一稳定可行的方法-HPLC方法,该方法测定条件为:流动相甲醇与0.1%磷酸比例为85:15,柱温40℃,通过ODS柱分离,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在436 nm下测定含量。该方法测定复方提取物中大黄素含量精密度高、专一性好、干扰小,可用来控制复方的质量。
Resumo:
海洋是一个巨大的天然产物宝库,约占地球表面积70%的海洋蕴藏着80%的生物资源。由于海洋生态环境的特殊性,导致海洋生物能够产生大量结构独特多变和活性特殊多样的代谢产物。我国海域辽阔,海洋资源丰富,为寻找结构新颖、生理活性独特的先导化合物,加强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本论文对中国沿海的三种海洋红藻和两株放线菌次生代谢产物以及生物活性进行研究,为新药研究与开发提供模式结构和药物前体。 对红藻似瘤凹顶藻Laurencia similis乙酸乙酯萃取物进行分离纯化,从中得到单体化合物35个,通过波谱学方法(IR、MS、NMR等)鉴定了他们的结构。分别为:2, 21602;, 5, 51602;, 6, 61602;-sixibromo-3, 31602;-bi-1H-indole (1),3,5-dibromo- 1-methyl-indole (2),3',5',6,6'-tetrabromo-2,4-dimmethyldiphenyl ether (3),1,2,5- tribromo-3-bromoamino-7-bromomethylnaphthalene (4),2,5,8-tribromo-3-bromo- amino-7-bromomethylnaphthalene (5),2,5,6-tribromo-3-bromoamino-7-bromo- methylnaphthalene (6), 2,5,6,5',6'-pentabromo-3,4,3',4'-tetramethoxybenzophenone (7), (4E)-1-bromo-5-[(1'S*,3'R*)-3'-bromo-2',2'-dimethyl-6'-methylenecyclohexyl] -3-methylpent-4-ene-2,3-diol (8),4-hydroxy-Palisadin C (9),Isopalisol (10),Luzonensol (11),Palisadin B (12),Aplysistatin (13),Palisadin A (14),5-Acetoxypalisadin B (15),Aristolan-1(10)- en-9-ol (16),Aristol-8-en-1-one (17),Aristolan-9-en-1-one (18),Aristolan-1(10)-en- 9-one (19),Aristofone (20),Aristolan-1(10)-8-diene (21),Aristolan-1,9-diene (22),10-Hydroxyaristolan-9-one (23),7,11,15-trimethyl-3-methylene-hexadecan-1,2-diol (24),3β-Hydroxyergosta- 5,24(28)-dien-7-one (25),Isofucosterol (26),β-sitosterol (27),豆甾-4-烯-3α,6β-二醇 (28),Cholesta-5-en-3β-ol (29),Stigmasterol (30),2,3,5,6-四溴-吲哚 (31),2,3,6-tribromo-1H-indole (32),3,5,6-tribromo-1-methylindole (33),3,5,6-tribromo -1H-indole (34),2,3,5-tribromo-1-methylindole (35),其中化合物1-9为新化合物,化合物10-15、20和化合物24-30均为首次从该种海藻中得到。对新化合物1-9进行PTP1B酶抑制剂活性筛选,新化合物1、3、7显示强的PTP1B酶抑制活性。 对红藻齐藤凹顶藻Laurencia saitoi乙酸乙酯萃取物进行分离纯化,从中得到单体化合物11个,通过波谱学方法(IR、MS、NMR等)鉴定了他们的结构,分别为:2-hydroxyl-Luzofuranone (1),2-hydroxyl-Luzofuranone B (2),4-hydroxyl-Palisudin C (3),2-bromo-γ-ionone (4),Aplysistatin (5),5-Acetoxypalisadin B (6),Palisadin B (7),Palisadin A (8),Pacifigorgiol (9),豆甾-4-烯-3α,6β-二醇 (10),2, 3, 5, 6-四溴-吲哚 (11),其中化合物1-4为新化合物,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种海藻中得到。通过MTT法对分离得到的新化合物1-4进行肿瘤细胞毒活性筛选,结果显示4个新化合物对所测肿瘤细胞株均无明显的活性。 对红藻瘤状软骨凹顶藻Chondrophycus papillous乙酸乙酯萃取物进行分离纯化,从中得到单体化合物5个,通过波谱学方法(MS、NMR等)鉴定了他们的结构,分别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1),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 (2),胆甾醇 (3),3,7,11,15-tetramethyl-hexadec-2-en-1-ol (4),4-羟基苯甲醛 (5),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种海藻中得到。 对海洋放线菌M159乙酸乙酯萃取物进行分离纯化,从中得到单体化合物13个,通过波谱学方法(MS、NMR等)鉴定了他们的结构,分别为:5-(4',6'-dihydroxy-6-methyloctyl)furan-2(5H)-one (A),phenethyl alcohol (1),4-羟基苯甲醛(2),anthranilic acid (3),4-Hydroxy-3-methoxy- phenyl-propionic acid (4),5-(6,7-dihydroxy-6-methyloctyl)furan-2(5H)-one (5),p-Hydroxyphenylethyl alcohol (6),3-Indoleacrylic acid (7),Indol-3-carboxylic acid (8),Adenine cordyceposide (9),腺嘌呤核苷(10),尿嘧啶核苷(11),Thymidine (12),其中化合物A为新化合物。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株放线菌中得到。 对海洋放线菌L211乙酸乙酯萃取物进行分离纯化,从中得到单体化合物15个,通过波谱学方法(MS、NMR等)鉴定了7个结构,分别为:spatozoate (1),anthranilic acid (2),3-Indolylethanol (3),1-Acetyl-β-carbolin (4),p-Hydroxyphen- ylethyl alcohol (5),Indole-3-acetic acid (6),Indol-3-carboxylic acid (7),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株放线菌中得到。
Resumo:
本文对真鲷心跳期胚胎对5种常用渗透性抗冻剂(DMSO、甘油、甲醇、丙二醇、乙二醇)和3种非渗透性抗冻剂(PVP、PEG-8000、蔗糖)的耐受性进行了研究。渗透性抗冻剂分6个浓度梯度(5%;10%;15%;20%;25%;30%)和3个时间组(10min;30min;1h)。非渗透性抗冻剂中,PVP、PEG-8000分3个浓度梯度(5%、10%、15%)和2个时间组(10min、30min),蔗糖为4个浓度梯度(5%、10%、15%、20%)和2个时间组(10min、30min)。实验结果表明,在渗透性抗冻剂组中,浓度为5%的处理组的孵化率(>90%)与对照组差异均不显著,随着抗冻剂浓度增大及处理时间的延长,真鲷心跳期胚胎的孵化率显著下降(P<0.05),在最高浓度的最长处理时间中胚胎孵化率均降到了0。总体上,真鲷心跳期胚胎对五种渗透性抗冻剂的耐受性从小到大依次为:甲醇 < 甘油 < 乙二醇 < DMSO < 丙二醇。对影响胚胎孵化率的三个因素(抗冻剂、浓度、时间)进行的因素效应分析结果表明,三种因素对孵化率的影响显著(P<0.05),并且浓度效应 > 时间效应 > 抗冻剂效应。在非渗透性抗冻剂组中,蔗糖组胚胎孵化率未呈显著变化;PVP组随着浓度及时间的增大,孵化率显著下降(P<0.05);PEG-8000组随着浓度增大孵化率显著下降(P<0.05),但在两个时间组间差异不显著。相同处理情况下PEG-8000对真鲷心跳期胚胎的毒性要小于PVP。因素效应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仅时间效应不显著,且抗冻剂效应 > 浓度效应 > 时间效应。 对所用各种抗冻剂进行了渗透压测量,实验中使用的渗透性抗冻剂(5%-30%)的渗透压值在959-7980mOsm/kg之间,均高于使用海水的渗透压值(919mOsm/kg);使用的非渗透性抗冻剂的渗透压值在316-1040mOsm/kg之间,除20%蔗糖渗透压值(1040mOsm/kg)高于海水外,其他非渗透性抗冻剂的渗透压值均要低于海水。对孵化率与相应的溶液渗透压值进行相关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渗透性抗冻剂的渗透压与孵化率呈显著的负相关(P<0.05),而非渗透性抗冻剂的渗透压与孵化率相关不显著。渗透性抗冻剂组的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二次方程的曲线拟合度最高,得到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10min = -2×10-8X2 10min - 6×10-5 X 10min + 1.5635 (R2 = 0.713),Y30min= 5×10-8X2 30min-0.0007 X 30min + 2.097(R2 = 0.681),Y1h = 7×10-8X2 1h-0.0008 X 1h+ 2.0397(R2= 0.725)。 在真鲷胚胎对抗冻剂耐受性实验的基础上,挑选五种抗冻剂--10%DMSO、5%甘油、10%甲醇、20%丙二醇、10%乙二醇,浸泡真鲷心跳期胚胎30min后,分别以超速(130℃/min)、快速(20℃/min)、慢速(3℃/min)的速度降温并使用低温显微镜进行观察,依次记录Toif(油球结冰)、Teif(胚胎外部结冰)、Tiif(胚胎内部结冰)等结冰点,Toif值在-9~-23℃之间;Teif值在-21~-35℃之间;Tiif值在-21~-52℃之间。结冰顺序为先油球结冰,然后胚胎外部结冰随之内部马上瞬间变黑形成内部冰晶。随着降温速度的提高,各结冰温度值显著下降。各抗冻剂之间的Teif及Tiif值不同,Toif值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对两种玻璃化冷冻方法进行模拟观察,发现胚胎冰晶形成的顺序与非玻璃化过程不同--先内部结冰然后逐渐蔓延至外部形成外部冰晶,而且模拟玻璃化的内部结冰温度Tiif值(-52.56℃)显著(P<0.05)低于使用低浓度的同种抗冻剂超速降温组的Tiif值(-40.11℃)。在快速及慢速降温组中,20%丙二醇组的Tiif要显著的低于其他组(P<0.05);在超速降温中,甲醇组的Tiif值要显著的低于其他组(P<0.05)。在Tiif小于30℃的实验组中获得形态完整胚胎的比例平均仅有30.77%;在Tiif大于30℃的实验组中获得形态完整胚胎的平均比例高达70.37%,模拟玻璃化组达到100%。各抗冻剂之间,复温后胚胎形态完整率10%甲醇组最高(77.78%);其次依次为10%乙二醇(66.67%)、20%丙二醇(55.56%)和10%DMSO(55.56%);5%甘油组最低(11.11%);推测甲醇的对胚胎的渗透效果要好于其他组。综上推测:使用丙二醇、甲醇作为抗冻剂以及玻璃化冷冻保存方法对真鲷心跳期胚胎超低温保存也许较为合适。 我们对低温保存的真鲷精子核DNA损伤进行了研究以期为下一步胚胎遗传物质稳定性研究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方法为单细胞凝胶电泳(SCGE),针对研究对象,在实验过程中对传统的碱性单细胞凝胶电泳在铺胶方法、电泳条件等进行了改进。对精子细胞进行预处理,在碱性电泳液中使核DNA双链解链变性后电泳,EB染色lOmin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每次随机观察50个左右的核DNA。结果表明,对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精子核按彗尾长度及荧光强度划分等级,出现损伤的精子核DNA的损伤程度主要为轻度损伤和中度损伤,很少见有完全损伤的真鲷精子核。经5%、10%、18%、20%、25%、30%DMSO冷冻保存后的精子彗星率分别为33.47% ± 8.95%; 35.91% ± 19.44%; 48.95% ± 8.90%; 43.33% ± 11.19%; 55.80% ± 38.94%。鲜精彗星率为31.43 % ± 2.68%。对比真鲷冷冻精液与新鲜精液的精子DNA的损伤状况,表明仅用30% DMSO冷冻精子DNA损伤状况与鲜精差异显著(P<0.05)。 综上所述,渗透性抗冻剂对胚胎的毒性与其渗透压值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丙二醇对真鲷心跳期胚胎毒性最小,甲醇较其他抗冻剂能更好的渗透入胚胎;玻璃化方法能显著降低Tiif值并能更好的保持超低温保存后胚胎的形态完整性,因此,使用丙二醇、甲醇作为抗冻剂以及玻璃化冷冻保存方法对真鲷心跳期胚胎超低温保存也许较为合适。常规使用的用于超低温保存真鲷精子的DMSO(浓度<15%)不会对精子核物质稳定性造成明显影响。由于胚胎较精子结构要复杂许多,对于真鲷胚胎损伤机理的研究还有大量工作可以开展。
Resumo: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body size and water temperature on feeding and growth in the sea cucumber Apostichopus japonicus (Selenka), the maximum rate of food consumption in terms of energy (C-maxe; J day(-1)) and the specific growth rate in terms of energy (SGRe; % day(-1)) in animals of three body sizes (mean +/- SE) - large (134.0 +/- 3.5 g), medium (73.6 +/- 2.2 g) and small (36.5 +/- 1.2 g) - were determined at water temperatures of 10, 15, 20, 25 and 30 degrees C. Maximum rate of food consumption in terms of energy increased and SGRe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body weight at 10, 15 and 20 degrees C. This trend, however, was not apparent at 25 and 30 degrees C, which could be influenced by aestivation. High water temperatures (above 20 degrees C) were disadvantageous to feeding and growth of this animal; SGRe of A. japonicus during aestivation was negative. The optimum temperatures for food consumption and for growth were similar and were between 14 and 15 degrees C, and body size seemed to have a slight effect on the optimal temperature for food consumption or growth. Because aestivation of A. japonicus was temperature dependent, the present paper also documented the threshold temperatures to aestivation as indicated by feeding cessation. Deduced from daily food consumption of individuals, the threshold temperature to aestivation for large and medium animals (73.3-139.3 g) was 24.5-25.5 degrees C, while that for small animals (28.9-40.7 g) was between 25.5 and 30.5 degrees C. These values are higher than previous reports; differences in sign of aestivation, experimental condition and dwelling district of test animals could be the reas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