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9 resultados para minutes 25.4
Resumo:
要有效应用SK模式生长的Ge量子点,必须实现Ge量子点的位置可控并且进一步缩小Ge量子点的尺寸.阐释了这方面的研究进展,特别对图形衬底生长Ge量子点,利用Si表面的自组织性在错切割的邻晶面衬底上生长有序Ge岛,表面杂质诱导成岛这三个方面的进展加以介绍分析.
Resumo:
国家攀登计划,国家973计划
Resumo:
长白落叶松(Larix olgensis)在东北地区广泛栽培,然而,其林下天然更新不良,究其原因却鲜见相关报道。本文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结合不同间伐强度和地面处理的播种实验,分析影响长白落叶松天然更新不良的主要因素;同时,探讨了不同间伐强度对长白落叶松林内生境和天然更新的影响。旨在为更好地经营管理长白落叶松人工林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 (1)落叶松种子雨在林缘1次扩散距离一般不超过1.5倍树高,其强度与林分结构和结实年份有关。种子雨中有活力的种子仅占总体的30%。土壤种子库的种子主要分布在枯枝落叶层,翌年8月,土壤种子库的种子几乎全部丧失了活力,这表明落叶松种子不能在地面形成连续的种子库; (2)结实的落叶松人工林内有1年生落叶松幼苗出土,一般其高生长不超过6 cm,地径生长少于0.1 cm,叶片数量不超过25片。幼苗4月份就开始出土,6月份幼苗数量最多,9月份多数幼苗消失。落叶松林下很难见到自身更新的幼树,只有在光照充足、地被物少与土壤较湿润的林地能见到; (3)落叶松幼苗出土株数与间伐强度无关,但却受到地面处理的影响,保护的裸地有最高的出土率,而没有保护的裸地出土率最少,这表明裸地及保护有利于落叶松种子出土; (4)长白落叶松幼苗存活率、存活时间和生长随间伐强度增大而增加,而较多的地被物不利于幼苗存活和生长,这些表明光照强度和地被物限制长白落叶松幼苗存活和生长。另外,霜冻、降雨集中和连续的高温天气也影响幼苗存活; (5)间伐后,幼苗幼树总数增加,并使更多的幼苗进入幼树层,且增加的百分率与间伐强度呈正相关(p<0.05);落叶松林内天然更新的阳性树种比阴性树种对间伐响应更明显,其中,对间伐响应最明显的树种是黄波罗。
Resumo:
通过田间随机区组试验,就缓释尿素对棕壤农田线虫群落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本试验设置4个处理,(1)普通尿素(U);(2)U+脲酶抑制剂LNS(SRU1);(3)SRU1+硝化抑制剂双氰胺(DCD)(SRU2);(4)SRU1+硝化抑制剂3, 5-二甲基吡唑(DMP)(SRU3)。结果表明,在整个春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生育期内,SRU1、SRU2和SRU3处理的土壤脲酶活性低于U处理,且SRU2、SRU3 处理的土壤NH4+-N含量在较长时间内维持在较高水平;4个处理共鉴定土壤线虫39个属,其中Cephalobus和Aphelenchus为优势属,所有处理均以食细菌线虫为优势营养类群;小麦抽穗期、成熟期,SRU3处理土壤线虫总数、食细菌线虫数量以及小麦成熟期SRU3处理的土壤捕食/杂食线虫数量显著高于U、SRU1和SRU2处理(p < 0.05);香农多样性指数(H′)、优势度指数(λ)表明小麦成熟期SRU3处理的物种多样性较高,且线虫群落组成较为均衡;脲酶抑制剂和硝化抑制剂组合型缓释尿素能够对土壤线虫群落结构产生有益的影响。
Resumo:
磷脂酰肌醇4-磷酸5-激酶(PI4P5K)催化磷脂酰肌醇4-磷酸(PI4P)的磷酸化产生磷脂酰肌醇4,5二磷酸(PI(4,5)P_2),后者参与很多细胞内信号传递。本实验应用化学致畸方法使裂殖酵母随机突变,筛选出its3突变株,该突变株具有温度敏感及免疫抑制剂FK506敏感的突变表型。通过将裂殖酵母基因文库转化至its3突变株内,根据表型互补性原理分离出its3~+基因。序列分析证明在裂殖酵母中its3~+基因编码PI4P5K。同时得出其功能与小鼠及出芽酵母中的PI4P5K相同,证明在裂殖酵母中its3基因产生为PI4P5K。将its3~+基因人为特异破坏后裂殖酵母细胞不能生存,说明在裂殖酵母中PI4P5K基因是必须基因,但其在信号传递系统中的具体作用机制还有特进一步阐明。对its3突变株中基因突变点确定显示其中一寡核苷酸G突变为A,从而导致编码蛋白第280位甘氨酸变异为天门冬氨酸。its3基因突变导致裂殖酵母细胞具有温度及FK506敏感性,FK506为Calcineurin特异抑制剂,因此可以说明its3~+基因产生参与外界温度及Calcineurin中介的信号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