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9 resultados para 20S-15N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Based on the valence subbands of the zinc-blende GaN/Ga0.85Al0.15N strained quantum wells obtained by a 6x6 Hamiltonian (including heavy hole, light hole and spin-orbit splitting band), optical gain and radiative current density are calculated for the strained quantum well laser structures. The compressive strain in the GaN well region strongly depresses the TM mode optical gain and enhances the TE mode optical gain.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摘 要 土壤氨基酸是土壤有机氮的主要组成成分,对土壤氮素供应和土壤碳、氮循环过程有重要影响。揭示土壤氨基酸的微生物转化和更新过程将为土壤有机碳、氮循环转化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是研究外加N源在土壤中循环转化的有力手段。而研究特定化合物如氨基酸的微生物转化过程还需与其它技术手段相结合。本研究首次建立了稳定同位素培养-液质联机技术测定土壤氨基酸同位素比例变化的新方法。对于15N和13C培养样品,由于氨基酸在测定过程中,其分子结构未被破坏,15N和13C掺入氨基酸的同位素比例均可通过[M+n]/[M]进行计算,其中[M]为氨基酸准分子离子峰的质荷比(m/z), n为氨基酸分子中所含的C、N原子的个数。同位素富集用原子百分超(APE)表示。所建立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可以准确地反映土壤氨基酸同位素比例的动态变化。 利用上述方法,进行了土壤样品同位素培养与测定,通过跟踪测定土壤氨基酸微生物合成与代谢动态,进行土壤氨基酸的微生物转化与更新过程研究。主要结论如下: 1.葡萄糖为碳源时,微生物利用NH4+-N合成氨基酸的速率大于NO3--N。说明NH4+-N是微生物更易于利用的氮源。不同N源对不同种类氨基酸合成速率影响不同,表明土壤中不同微生物类群对氮源的选择性利用性差异明显。 2. 两种N源对微生物所新合成氨基酸容量影响差异显示,微生物利用NH4+-N所合成氨基酸的数量大于NO3--N,这与微生物利用两种N源合成氨基酸的APE结果一致。微生物利用两种N源所新合成氨基酸总量与氨基酸总量增量相比,新合成氨基酸总量均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而氨基酸总量增量在培养前期,呈增加趋势,到培养后期逐渐下降。微生物利用NO3--N时下降更为明显。说明微生物利用外加氮源在培养前期以固持为主,到培养后期以矿化为主。 3.微生物利用U-13C-glucose-NH4+和glucose-15NH4+进行不同种类氨基酸合成时,不同氨基酸的13C和15N的APE变化规律相似。但相应的APE(13C)大于APE(15N)。说明葡萄糖更易于被微生物利用掺与到微生物细胞质结构中。 4.氮源的施加频率的降低使氨基酸的合成速率及容量均显著下降。说明N素的不足同样限制了微生物对氨基酸的合成,使微生物活性明显下降。 5.不同C/N底物对微生物合成氨基酸速率和容量的结果显示,随着C/N增加,微生物利用外加N源合成氨基酸速率和容量明显增加。说明C源的供给显著的提高的微生物的活性,并与碳源的数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土壤微生物量N随着土壤中C源数量提高而显著提高的结果说明,土壤微生物的活性明显提高。进而提高了微生物利用土壤中无机态N向有机态N的转化速率和程度。速效N含量下降的结果表明,通过外加C源的调控,起到了调控N素转化过程的目的,C源浓度的提高显著降低了土壤中无机态N 的积累,降低了其损失的风险。 6. 利用有机物料和N素添加进行土壤样品培养时,土壤氨基酸总量在培养初期显著增加,而随着培养的进行略有下降。而各氨基酸15N APE值较低的结果表明,土壤氨基酸总量的增加主要来源于有机物料的降解,真正通过微生物转化而形成土壤氨基酸的比例很低。有机物料作为碳源时,微生物在利用外加N源合成氨基酸的速率和容量明显低于葡萄糖。说明C源的活性及其可利用性对微生物利用外加N有较大的影响。碳源能否促进微生物对N的利用不在于数量的多少,而在于碳的活性和可利用性。 在充足的能源和碳源条件下,微生物可快速利用外加氮源向土壤氨基酸态N进行转化。因此,氮肥高效利用调控实质是土壤氮素微生物转化过程的调控。提高无机氮素向土壤有机氮的转化速率和强度可以有效减少无机氮在土壤中积累。因此通过适当调节外加碳源的活性及数量,提高无机氮素微生物转化程度,而达到减少氮肥损失的目的。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文以公主岭市长期定位监测基地的黑土为研究对象,通过15N同位素标记盆栽试验,系统研究了化肥及其配施玉米秸秆处理土壤不同形态氮库的容量特性、释放规律及其对作物的持续供氮能力。结果表明: 标记化肥氮施入土壤,连续三个生长季主要以有机氮的形式残留于土壤中,其次是固定态铵,无机氮最小。新形成土壤有机氮和“新固定”的固定态铵活性较高,极易释放供作物吸收利用,连续三季作物土壤固定态铵的净释放率最高,氨基酸氮次之,有机氮最低。与土壤有机氮库相比,土壤无机氮库中标记肥料氮的残留率较低,高量氮肥处理残留率高于低量氮肥处理,与单施化肥相比,化肥配施玉米秸秆降低了标记肥料氮在土壤无机氮库中的残留,说明高量氮肥的施用会增加其在无机氮库中的残留,化肥与有机物料配合施用能够促进无机氮肥向土壤有机氮的转化,从而避免无机氮大量积累而造成氮素损失。 标记氮肥在土壤中的残留率随作物生长季的增加而降低,经过连续三季作物的吸收利用,其在土壤中的残留率平均为15.8%;而作物对标记肥料氮的利用率和标记肥料氮的损失率随着作物生长季的增加而增加,至第三季作物成熟期,作物对标记肥料氮的利用率平均为61.1%,标记肥料氮的损失率平均为23.1%。在单施化肥处理中,高量氮肥的施用降低了标记肥料氮在土壤中的残留率,增加了氮素损失率;与单施化肥处理相比,化肥配施玉米秸秆能明显增加标记肥料氮在土壤和作物中的回收率,降低氮素损失率,从而说明通过施入有机物料玉米秸秆合理调节土壤中C源和N素营养的施用比例可以达到增加氮肥在土壤中的残留率,提高氮肥利用率的目的。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土壤中氨基酸和氨基糖是土壤有机氮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土壤氮素供给和土壤碳、氮循环过程有重要贡献。研究氨基酸和氨基糖聚合物的矿化,对于减少氮素损失,提高氮肥利用率能够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当向土壤中(本试验为黑土)同时添加葡萄糖和(15NH4)2SO4时,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15NH4)2SO4会被用以合成土壤15N-氨基酸和氨基糖聚合物。新合成的这部分氨基酸和氨基糖聚合物与土壤中原有氨基酸和氨基糖聚合物的性质是否不同并且是否受到外源底物的调控。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试验将采用Stanford and Smith的间歇好气矿化淋洗培养法,结合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气相色谱/质谱联机技术(HPLC/MS,GC/MS)跟踪测定土壤中15N-氨基酸和氨基糖的同位素富集比例及其含量的变化,探讨土壤中新合成15N-氨基聚合物的矿化特征,通过研究添加葡萄糖、玉米秸秆和无机氮肥对土壤中新合成15N-氨基聚合物矿化过程的影响以及对有机氮聚合物解聚的动力-酶活性的影响,从而阐明土壤氨基聚合物矿化的碳源营养调控机制和氮源反馈调节机制及其解聚机理。研究结果表明: 1. 土壤中新合成的氨基酸和氨基糖聚合物与土壤原有氨基酸和氨基糖聚合物相比具有较高的循环速率,并且不同种氨基酸和氨基糖也分别表现出不同的矿化特征。较高循环速率的存在,将为调控其矿化过程奠定基础,因为只有快速循环的氮素才能够被调控,而且调控新合成有机氮的矿化过程,可以不断地满足作物生长对氮素养分的需求。 2. 土壤中新合成氨基聚合物的矿化受到不同外源底物调控。其中碳源(葡萄糖和玉米秸秆)能够抑制氨基聚合物矿化,但是活性碳源葡萄糖的抑制程度高于活性较低的碳源玉米秸秆,表明氨基聚合物矿化受到不同碳源活性调控。不同浓度以及不同形式氮源也能够调控土壤氨基聚合物的矿化,并且适量氮肥的加入能够抑制土壤中新合成氨基聚合物的矿化,存在氮肥的反馈抑制机制。 3. 土壤中蛋白酶、芳基酰胺酶和几丁质酶活性受到不同碳源和氮源的影响。其中碳源表现为促进作用,而氮源则表现为抑制作用。氮源对土壤酶活性的反馈抑制作用是控制土壤氮素转化的关键,而碳源只是起到维持土壤酶活性的作用。三种酶活性对外源底物的敏感性,将对于调控土壤氮素循环奠定一定的理论依据。 4. 不同处理酶活性与有机氮矿化之间表现出不同的相关性,说明酶与氮矿化之间的关系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总体来看,蛋白酶、芳基酰胺酶和几丁质酶在水解土壤氨基酸和氨基糖聚合物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是有机氮聚合物重要的解聚酶。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单株树木CO2和H2O交换的研究对森林生态系统碳水循环的深入理解具有重要意义,而目前尚未有使用可靠、操作简便、商品化的成熟观测系统直接应用于单株尺度气体交换观测。 本研究基于国内外常用的美国LI-COR公司生产的Li-6400便携式光合仪,自行设计制作了两套箱式气体交换观测系统:闭路箱式气体交换观测系统和开路箱式气体交换观测系统。对这两套系统进行了调试和评价后,利用这两套系统,以长白山红松针阔叶林主要优势种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为试验材料,探讨了单株CO2和H2O交换的日变化特征,并与单叶尺度气体交换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主要结论有: 1)本研究设计制作的闭路和开路箱式气体交换观测系统具有经济实用,适用范围广、改造方便和操作简单等特点。实现了单株树木CO2和H2O气体浓度的同时观测,且能自动采集和存储数据,能够自动监测箱体空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光合有效辐射和大气压等环境因子。 2)闭路箱式气体交换观测系统密闭性较好,但在测定过程中箱内气温和相对湿度会升高,其上升速率随着外界气温的升高而增加。基于仪器响应和环境控制等方面的考虑,该系统在应用时实际观测时间为200s,除去20s的混合响应时间,使用180s的数据。该系统环境控制标准为:箱内外温差 <3℃, 箱内外相对湿度差< 10%。 3)开路箱式气体交换观测系统在测定时箱内的环境因子与箱外接近,箱内外的气温和相对湿度差异都很小,与外界气温平均相差1℃以内,相对湿度的最大差异也仅为8.53%。确定开路系统的观测时间为600s,在数据处理过程中需要出气口气体浓度数据进行延迟处理。 4)冠层不同位置叶片的气体交换速率日变化特征为:垂直方向上,由下至上三个层次叶片的平均气体交换速率表现为第三层 >第一层 >第二层;水平方向上,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叶片的平均净CO2交换速率表现为南向叶>西向叶>北向叶>东向叶,而平均H2O交换速率为西向叶> 南向叶>北向叶>东向叶。不同层次和不同方位叶片的气体交换日变化曲线的走势主要与光合有效辐射PAR和饱和水汽压差VPD的日变化有关,另外还与各叶片氮含量的差异也有关系。 5)闭路和开路箱式气体交换系统对水曲柳单株气体交换速率的日变化观测表明:两套系统内的环境因子基本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开路系统优于闭路系统。两套系统测定的单株尺度气体交换速率日变化趋势与各自当天的光合有效辐射变化相同,这与单叶尺度的气体交换表现一致。另外,单株尺度的CO2交换速率与光合有效辐射存在双曲线关系,而该尺度的H2O交换速率与PAR存在线性关系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杉木化感作用是导致连栽杉木生产力下降的一个不容忽视的科学问题。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化感物质的作用机制,为杉木人工林林地环境质量下降提供理论依据。1.杉木纯林中的杉木根系分泌液与混交林中的相比呈现出较为显著的化感作用,抑制了杉木幼苗的生长。2.用香草醛和对轻基苯甲酸处理土壤后,土壤中有效N、有效K含量有所降低,与对照的最大差值分别为21.8%,2.8%,且有随着施加物质浓度的升高而呈现降低的趋势。3.香草醛和对轻基苯甲酸显著抑制了杉木幼苗的叶绿素含量、光合作用、根系活力等生理指标,并且随着浓度的增加,对生理活性的抑制作用越大。其中,用1*10~(-2)mol L~(-1)香草醛处理的杉木幼苗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根系活力等分别降低了37.00/'0, 37.0%, 46.8%, 78.8%0另外几种酚类物质也能对杉木呈现化感作用。4.香草醛及其与对T-31:基苯甲酸的混合物(浓度比1:1明显影响了杉木幼苗对15N.3.离子的吸收与分配。其中,1*10~(-2)mol L~(-1)的香草醛使杉木幼苗根、茎、叶等器官''N吸收量分别减少了38.5%, 48.10l0, 46.5%a香草醛和混合物增加了根系中N素的分配率,而减少了茎、叶中N素的分配率。同时,还发现香草醛和对经基苯甲酸之间存在着协同作用。另外,香草醛也能抑制杉木幼苗对NH_4~+、SO_4~(2-)等离子的吸收作用。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界面生态学是一门新兴的生态学分支学科,其主要任务是以系统的生态界面为研究对象,研究其结构功能,重点解决界面生态过程的动力学机制。本文以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为例,解决了林冠/大气、土壤/大气生态界面结构和过程的动态监测技术,建立了土壤/大气和林冠/大气生态界面诊断方法,刻画了其平均结构与时空特征;使用图示技术和子波辨识方法分析了林冠/大气生态界面交换的主要过程一相干结构的时空结构、碎发规律及其表现;初步分析了生长季节土壤/大气生态界面交换机制。林冠/大气生态界面核心区域为16一32m;界面上界变化最大,下界变化很小,生长季节尤为如此;界面呈不对称结构,大气系统一侧厚度大于冠层一侧;生长季节的界面厚度大于非生一氏季节;界面结构有显著日动态。相干结构主要周期30一60秒:水平尺度约为1一5倍平均冠层高度;碎发周期和碎发频率随冠层整体风速切变增大逐渐趋近于常数:20s,50次/半小时;80%以上的相干结构可以影响整个林冠流场,生长季节只能在生态界面内发挥重要作用,刘·交换的贡献率在70%以上,入侵概率在50%以上;3m处的入侵概率仅为0.05%,对动量和感热输运贡献率仅为35%和10%。土壤/大气生态界面的核心范围为。一0.5m,土气界面处的物质能量输运以局地湍流输送为主体。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土壤氨基糖因其异源性和稳定性可用以指示微生物对土壤碳(C)氮循环的相对贡献。但由于氨基糖是微生物在土壤中长期残留的平衡结果,其数量变化无法准确反映在微生物作用下无机态氮(N)向氨基糖转化的动态过程和机制,从而使氨基糖对土壤氮内循环的指示作用受到限制。如果能够利用新的技术手段研究土壤氨基糖的微生物转化过程,将使土壤氮素内循环研究产生突破。同位素技术是研究土壤C,N转化过程的有效手段。但是研究特定化合物如氨基糖的微生物转化过程还需要新的技术支持,本研究首先建立了稳定同位素培养-气质联机技术测定土壤氨基糖同位素富集比例新方法。对于15N培养样品,由于氨基糖分子中只有一个N原子,15N富集比例可通过m/z(F+1)与F相对丰度的比值计算;对于13C培养样品,由于葡萄糖c整体掺入形成氨基糖c骨架,所以利用m/z(F+n)与F相对丰度的比值计算13c在土壤氨基糖中的富集(n为质谱碎片中骨架C原子数)。同位素富集用原子百分超(APE)表示。EI和cI两种方式测得的APE有很好的同一性,且不受土壤基质的影响,表明方法的可靠性和广泛适用性。利用以上方法,进行了土壤样品的同位素培养与测定,以跟踪土壤氨基糖微生物合成动态,进行氨基糖的微生物转化与更新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当以葡萄糖为碳源且每周施入底物时,NH4+和NO3-均可被微生物迅速同化并进行氨基糖的合成。但NO3-必须被还原成NH4+才能被微生物利用,因而NO3.存在短暂的滞后期,之后被微生物快速利用。氨基葡萄糖(GluN)和胞壁酸(MurN)不同的同位素富集特征表明,N源形态对细菌增殖无显著影响,但真菌更倾向于利用NH4+。在NO3-培养中氨基糖的增量及微生物对C的截获均小于NH4+。2.分别利用u一13c一glucose一NH4十和glLlcose一ISNH4+进行样品培养时,同位素富集趋势相同,但APE(13C)大于APE(15N),这种差别反映了了土壤微生物利用C,N的时间特征及土壤有机质含量对C,N循环的影响。3.以gtucose-15NH4+为底物时,施入N素频率的改变也会影响微生物的活性。尤其是细菌的快速生长受到N素不足的限制,转而代之以细菌和真菌的持续的低速生长。微生物活性的降低减少了对有机c的截获。DCD的加入有效抑制了NH4+向NO3一的转化,但对氨基糖的合成无显著影响。4.土壤氨基糖反映的主要是土壤中已经死亡了的微生物的一种长期过程而产生的残留,同土壤微生物量无明显的相关性。但经外加底物培养后,氨基糖同位素富集比例的变化则来源于微生物的转化,因而与微生物量碳有直接的相关性。5.从原理上说,在氨基糖的微生物合成过程中,葡萄糖没有发生C骨架的断裂,而是直接转化成为氨基葡萄糖的骨架。但在复杂的土壤基质中,氨基葡萄糖的合成必然受到葡萄糖其他生物化学过程的影响。使少量葡萄糖经酵解后再次参与己糖胺的合成。以全取代葡萄糖为底物时,葡萄糖碳骨架的断裂与重排不影响13c同位素的富集。但对于单取代葡萄糖培养来说,必须要考虑因葡萄糖碳骨架断裂而产生的同位素的重新分配,Mass(F+1)和Mass(F+2)的丰度变化的总和真正代表了氨基葡萄糖的同位素富集。6.添加有机物料和N素进行土壤样品培养时,对外加氮素的同化远低于相应的葡萄糖培养。碳源尤其是能源不足限制了N的转化。微生物分解高C加的有机物料需吸收外加N源以满足自身生长需要。N素的加入频率影落响微生物对外加N素的利用。当加入的N不能满足微生物分解有机物料的需要,就会降低微生物对有机物料的分解速度,使无机N向氨基糖态N转化速度降低。应用稳定同位素技术,发现施到土壤中的无机氮素可被微生物快速转化成某种形态有机氮,这种有机态氮处于不断转化循环之中,构成土壤有效氮的暂存"过渡库",其中氨基糖是重要成分之一。过渡库现象的发现为氮肥的有效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根据土壤有效氮"过渡库"的模型,氮月巴高效利用调控实际上就是土壤氮素微生物转化过程的调控。提高土壤无机氮素向土壤有机氮的转化速率和转化强度可以有效减少无机氮在土壤中的积累,从而降低肥料和土壤氮素的硝化和反硝化损失,提高氮肥利用率。研究还发现,土壤有效氮"过渡库"容量与循环速率不仅取决于N源自身性质,碳源的可利用性显著影响施入土壤的N素微生物转化特征。只有适当提高可利用碳源即活性碳源的数量,才能提高氮素的微生物同化,土壤有效氮"过渡库"容量,从而减少氮素损失。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文对禄春安息香(Styrax macranthus)种子和攀援孔药花(Porandra scandens)全草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共获得30个化合物,其中2个为新化合物。 从禄春安息香种子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并鉴定了12个化合物,其中2个新化合物鉴定为3-[7-methoxy-2-(3,4-methylenedioxy phenyl) benzofuran-5-yl] propyl 3-[7-methoxy-2-(3,4-methylenedioxyphenyl)benzofuran-5-yl] propanoate (1) 和去甲氧基-egonol-龙胆双糖甙 (2);已知化合物分别为2-(3,4-二氧亚甲基苯基)-5-甲酰基-7-甲氧基-苯并呋喃 (3)、egonol (4)、去甲氧基-egonol (5)、去甲基-egonol (6)、egonol-葡萄糖甙 (7)、egonol-龙胆双糖甙 (8)、egonol-龙胆三糖甙 (9)、豆甾醇 (10)、二十四烷酸 1-甘油酯 (11) 和胡萝卜甙 (12)。生物活性测试发现,化合物2具有促进雌激素E2合成的作用。 从攀援孔药花全草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并鉴定了19个化合物:(2S,3S,4R)-2-[(2R)-2-羟基-二十一烷酰基氨基]-二十一烷-1,3,4-三醇 (13)、(2S,3S,4R)–2–二十四烷酰基氨基-十八烷-1,3,4-三醇 (14)、胡萝卜甙 (12)、β-谷甾醇 (15)、(20S,22E,24R)-5α,8α-表二氧-麦角甾-6,22-二烯-3β-醇 (16)、6β-羟基-豆甾-4-烯-3-酮 (17)、十六烷酸 1-甘油酯 (18)、桦木酸 (19)、大黄素 (20)、二十二烷酸 1-甘油酯 (21)、对羟基苯甲醛 (22)、十七烷酸 1-甘油酯 (23)、金色酰胺醇乙酸酯(24)、十九烷酸 1-甘油酯 (25)、棕榈酸 (26)、(E)-p-香豆酸 (27)、(22E,24S)-24-麦角甾醇-7,22-二烯-3β,5α,6β-三醇 (28)、2-去氧-β-蜕皮激素 (29)和auranamide (30)。 综述了近十年来发现的2-芳基苯并呋喃类新木脂素的结构特征、来源、生物活性和化学全合成。 Phytochemical investigation on the seeds of Styrax macranthus and the whole plants of Porandra scandens led to the isolation of thirty compounds, two of which were new ones. Two new 2-aryl benzofuran derivatives, 3-[7-methoxy-2-(3,4-methylenedioxy phenyl) benzofuran-5-yl]propyl 3-[7-methoxy-2-(3,4-methylenedioxyphenyl)benzo furan-5-yl]propanoate (1) and demethoxy egonol gentiobioside (2), were isolated from the 95% aqueous ethanolic extract of the seeds of Styrax macranthus, together with 7-methoxy-2-(3,4-methylenedioxyphenyl) benzofuran-5-carbaldehyde (3), egonol (4), demethoxy egonol (5), demethyl egonol (6), egonol glucoside (7), egonol gentiobioside (8), egonol gentiotrioside (9), stigmasterol (10), 2,3-dihydroxypropyl tetracosoate (11), and daucosterol (12). In vitro test, compound 2 promote the synthesis of estrogen E2. Nineteen compounds were isolated from the 95% aqueous ethanolic extract of the whole plant of Porandra scandens for the first time. Their structures were identified as (2S,3S,4R)-2-[(2R)-2-hydroxy-heneicosanoylamino]-1,3,4- heneicosanetriol (13), (2S,3S,4R)-2-tetracosanoylamino-1,3,4-octadecanetriol (14), daucosterol (15), β-sitosterol (12), (20S,22E,24R)-5α,8α-epidioxy-ergosta-6,22-diene- 3β-ol (16), 6β-hydroxylstigmast-4-en-3-one (17), 1-glycerol-1-hexadecoate (18), betulinic acid (19), emodin (20), 1-glycerol-1-docosoate (21), p-hydroxybenzaldehyde (22), 1-glycerol-1-heptadecoate (23), aurantiamide acetate (24), 1-glycerol-1- nonadecoate (25), palmatic acid (26), (E)-p-coumaric acid (27), (22E,24S)- 24-metbylcbolesta-7,22-diene-3β,5α,6β-triol (28), 2-deoxycrustecdysone (29), and auranamide (30). The characteristic, natural resource, bioactivity, and the total synthesis of 2-aryl benzofurans were reviewed.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钮子瓜(Zehneria maysorensis Arn.)是一种常用的中草药,其性味苦、凉,主要功效为清热利湿、散风止痛,主治膀胱炎、头痛。体外活性筛选实验表明,袋花忍冬(Lonicera saccata Rehd.)95%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分对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显示较强的抑制活性。为明确钮子瓜的药用物质基础和袋花忍冬中具有ACE抑制活性的成分,首次对两个植物的成分进行了研究。 1. 从钮子瓜95%乙醇提取物中主要通过色谱方法首次分离了14个化合物,通过波谱方法鉴定为(2S,3S,4R,10E)-2-[(2R)-2-羟基二十四烷酰基氨基]-10-十八烷-1,3,4-三醇(1)、(2S,3S,4R)-2-二十四烷酰基氨基-十八烷-1,3,4-三醇 (2)、胡萝卜苷(3)、swertish (4)、苯甲酸(5)、水杨酸(6)、loliolide (7)、胸腺嘧啶(8)、尿嘧啶(9)、(23Z)-9,19-环阿尔廷-23-烯-3β,25-二醇(10)、(20S,22E,24R)-5α,8α-表二氧-麦角甾-6,22-二烯-3β-醇(11)、十六烷酸 1-甘油酯(12)、大豆脑苷Ⅰ(13)和(22E,24S)-24-甲基-5α-胆甾-7,22-二烯-3β,5α,6β-三醇(14)。其中化合物4为一黄酮碳苷,具有旋转异构现象,有止痛作用;化合物6具有抗炎、镇痛、减热的活性,它们可能是钮子瓜药用物质基础的一部分。 2. 从袋花忍冬95%乙醇提取物中首次分离并鉴定了16个已知化合物:胡萝卜苷(3)、(20S,22E,24R)-5α,8α-表二氧-麦角甾-6,22-二烯-3β-醇(11)、十六烷酸 1-甘油酯(12)、E-p-coumaryl behenate (15)、谷甾醇(16)、2,6-dihydroxyhumula-3(12), 7(13),9(E)-triene (17)、环阿尔廷-25-烯-3β,24ξ-二醇 (18)、二十四烷酸 (19)、2,4-二羟基-3,6-二甲基苯甲酸甲酯 (20)、乌苏酸 (21)、柚皮素 (22)、木犀草素 (23)、柏双黄酮(24)咖啡酸 (25)、洋芹素(26)和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 (27)。其中木犀草素(23)和咖啡酸(25)含量较高,它们为抑制ACE活性的成分。 3.综述了黄酮碳苷的旋转异构现象。 Zehneria maysorensis is a folk medicine for the treatment of cystitis and headache. The ethyl acetate soluble fraction of the 95% ethanol extract of Lonicera saccata showed obvious ACE inhibitory activity in vitro. To reveal their active constitutents, they were subjected to chemically study. From the 95% ethanol extract of the whole plants of Zehneria maysroensis fourteen compounds were isolated for the first time. On the basis of spectral data and/or by comparison with authentic samples, they were characterized to be (2S,3S,4R,10E)-2-[(2R)-2-hydroxytetracosanoylamino]-10-octadecene-1,3,4-triol (1), (2S,3S,4R)-2-tetracosanoylamino-1,3,4-octadecanetriol (2), daucosterol (3), swertish (4), benzoic acid (5), salicylic acid (6), loliolide (7), thymine (8), uracil (9), (23Z)-9,19-cycloart-23-ene-3β,25-diol (10), (20S,22E,24R)-5α,8α-epidioxy-ergosta- 6,22-diene-3β-ol (11), 2,3-dihydroxypropyl hexadecoate (12), soya-cerebroside (13) and (22E,24S)-24-methyl-5α-cholesta-7,22-diene-3β,5α,6β-triol (14). Compound 4, a C-glycosylflavone, showed a very interesting rotational isomerism. Compounds 4 and 6 may be the active constituents of Zehneria maysorensis considering their sedative and anti-inflammation activity, respectively. From the whole plants of Lonicera saccata, sixteen compounds were isolated for the first time. On the basis of spectral data and/or by comparison with authentic samples, they were identified to be daucosterol (3), (20S,22E,24R)-5α,8α-epidioxy- ergosta-6,22-diene-3β-ol (11), 2,3-dihydroxypropyl hexadecoate (12), E-p-coumaryl behenate (15), β-sitosterol (16), 2,6-dihydroxyhumula-3(12),7(13),9(E)-triene (17), cycloart-25-ene-3β,24ξ-diol (18), tetracosanoic acid (19), methyl 2,4-dihydroxy- 3,6-dimethylbenzoate (20), ursolic acid (21), naringenin (22), luteolin (23), cupressuflavone (24), caffeic acid (25), apigenin (26) and luteolin-7-O-β-D- glucopyranoside (27). Luteolin (23) and caffeic acid (25) were the ACE inhibitory active constituents. Rotational isomerism for C-glycosylflavonoid was reviewed.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用非线性相对论平均场对两对镜像核13N 13C和15N 15O进行了研究. 发现无论在基态还是激发态, 用两套参数所得的结合能都跟实验值很接近. 计算结果显示13N的第一激发态 (2s1 /2 )和第三激发态(1d5 /2 )各存在一个非束缚的质子晕, 而13C的第三激发态 (1d5 /2 )存在一个弱束缚的中子皮. 另外研究表明, 在另一对镜像核15N 15O的第二激发态 (2s1 /2 )和第一激发态 (2s1 /2 )分别存在一个中子晕和质子皮.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描述了利用离子注入固体靶测量15N(p ,α) 12 C核反应微分截面的实验过程和方法 ,给出了在163keV≤Ec≤ 360keV能区 90°方向上的微分截面测量结果和激发函数曲线 ,并对该反应的基本特征进行了分析和描述。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利用15N硫铵研究了凋落叶多样性对杉木幼苗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结果表明 ,凋落叶多样性的增加有利于盆栽杉木幼苗的生长 .杉木、火力楠、红栲和刺楸 4种凋落叶混合处理后 ,杉木幼苗的生长量最大 ;杉木、火力楠、刺楸 3种凋落叶混合处理后的杉木幼苗生长量次之 ,其它依次为杉木、火力楠、红栲 3种凋落叶混合处理 >杉木和刺楸凋落叶处理 >杉木和红栲凋落叶处理 >对照 >杉木和火力楠 2种凋落叶混合处理 >杉木凋落叶处理 .就杉木幼苗对硫铵氮的吸收率而言 ,不作任何处理的杉木幼苗吸收率最高 ,其次为杉木、火力楠、红栲和刺楸 4种凋落叶混合处理 ,其它依次为杉木、火力楠、刺楸 3种凋落叶混合处理和杉木、火力楠、红栲 3种凋落叶混合处理 >杉木和刺楸凋落叶处理 >杉木和红栲凋落叶处理>杉木和火力楠 2种凋落叶混合处理 >杉木凋落叶处理 .另外 ,用凋落叶处理后 ,土壤中硫铵氮的残留量比不作凋落叶处理的土壤多 ,硫铵氮的总回收量也比不作凋落叶处理的土壤大幅增加 ,而且凋落叶多样性的增加也会增加硫铵氮的残留量 .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以15N标记尿素及用其制成的有机-矿质材料控释尿素为供试肥料,探讨其在黑土水稻田上使用后水稻对N的吸收利用及水稻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控释尿素比普通尿素氮肥利用率提高了3.64%~19.92%,土壤中N的残留量增加6.37%~20.86%,可提高水稻产量8.66%~25.70%。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采用好气土壤培养试验 ,研究了尿素配施有机物料和DCD条件下土壤不同氮库的动态。结果表明 ,尿素、尿素与小麦秸秆、苜蓿秸秆、鸡粪配施的条件下 ,硝化作用在 7d之内完成。DCD处理的NH4 N一直保持较高水平 ,说明DCD对土壤硝化过程有强烈的抑制作用。与单施尿素相比 ,C N高的小麦秸秆显著地降低了NH4 N、NO3 N的含量 ;C N低的苜蓿秸秆和鸡粪显著地增加了NH4 N、NO3 N的含量。土壤易矿化有机态氮不仅含量低 ,且处理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与对照相比 ,施肥后土壤微生物氮的含量有所增加 ,但处理间没有达到显著水平。15N标记结果表明 :肥料氮的回收率在 84 .1%~ 92 .0 %之间 ,加入DCD显著提高了肥料氮的回收率 ,其他处理之间没有显著差异。DCD处理肥料氮主要以有机固定态或粘粒矿物固定态存在 ,其次以NH4 N形式存在 ;其他处理肥料氮在土壤中主要以NO3 N形式存在 ,加入秸秆增加了化肥氮被土壤固定的比例 ,鸡粪中的氮素几乎全部以极易矿化的形式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