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氨基酸微生物转化过程研究
Data(s) |
29/05/2007
|
---|---|
Resumo |
摘 要 土壤氨基酸是土壤有机氮的主要组成成分,对土壤氮素供应和土壤碳、氮循环过程有重要影响。揭示土壤氨基酸的微生物转化和更新过程将为土壤有机碳、氮循环转化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是研究外加N源在土壤中循环转化的有力手段。而研究特定化合物如氨基酸的微生物转化过程还需与其它技术手段相结合。本研究首次建立了稳定同位素培养-液质联机技术测定土壤氨基酸同位素比例变化的新方法。对于15N和13C培养样品,由于氨基酸在测定过程中,其分子结构未被破坏,15N和13C掺入氨基酸的同位素比例均可通过[M+n]/[M]进行计算,其中[M]为氨基酸准分子离子峰的质荷比(m/z), n为氨基酸分子中所含的C、N原子的个数。同位素富集用原子百分超(APE)表示。所建立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可以准确地反映土壤氨基酸同位素比例的动态变化。 利用上述方法,进行了土壤样品同位素培养与测定,通过跟踪测定土壤氨基酸微生物合成与代谢动态,进行土壤氨基酸的微生物转化与更新过程研究。主要结论如下: 1.葡萄糖为碳源时,微生物利用NH4+-N合成氨基酸的速率大于NO3--N。说明NH4+-N是微生物更易于利用的氮源。不同N源对不同种类氨基酸合成速率影响不同,表明土壤中不同微生物类群对氮源的选择性利用性差异明显。 2. 两种N源对微生物所新合成氨基酸容量影响差异显示,微生物利用NH4+-N所合成氨基酸的数量大于NO3--N,这与微生物利用两种N源合成氨基酸的APE结果一致。微生物利用两种N源所新合成氨基酸总量与氨基酸总量增量相比,新合成氨基酸总量均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而氨基酸总量增量在培养前期,呈增加趋势,到培养后期逐渐下降。微生物利用NO3--N时下降更为明显。说明微生物利用外加氮源在培养前期以固持为主,到培养后期以矿化为主。 3.微生物利用U-13C-glucose-NH4+和glucose-15NH4+进行不同种类氨基酸合成时,不同氨基酸的13C和15N的APE变化规律相似。但相应的APE(13C)大于APE(15N)。说明葡萄糖更易于被微生物利用掺与到微生物细胞质结构中。 4.氮源的施加频率的降低使氨基酸的合成速率及容量均显著下降。说明N素的不足同样限制了微生物对氨基酸的合成,使微生物活性明显下降。 5.不同C/N底物对微生物合成氨基酸速率和容量的结果显示,随着C/N增加,微生物利用外加N源合成氨基酸速率和容量明显增加。说明C源的供给显著的提高的微生物的活性,并与碳源的数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土壤微生物量N随着土壤中C源数量提高而显著提高的结果说明,土壤微生物的活性明显提高。进而提高了微生物利用土壤中无机态N向有机态N的转化速率和程度。速效N含量下降的结果表明,通过外加C源的调控,起到了调控N素转化过程的目的,C源浓度的提高显著降低了土壤中无机态N 的积累,降低了其损失的风险。 6. 利用有机物料和N素添加进行土壤样品培养时,土壤氨基酸总量在培养初期显著增加,而随着培养的进行略有下降。而各氨基酸15N APE值较低的结果表明,土壤氨基酸总量的增加主要来源于有机物料的降解,真正通过微生物转化而形成土壤氨基酸的比例很低。有机物料作为碳源时,微生物在利用外加N源合成氨基酸的速率和容量明显低于葡萄糖。说明C源的活性及其可利用性对微生物利用外加N有较大的影响。碳源能否促进微生物对N的利用不在于数量的多少,而在于碳的活性和可利用性。 在充足的能源和碳源条件下,微生物可快速利用外加氮源向土壤氨基酸态N进行转化。因此,氮肥高效利用调控实质是土壤氮素微生物转化过程的调控。提高无机氮素向土壤有机氮的转化速率和强度可以有效减少无机氮在土壤中积累。因此通过适当调节外加碳源的活性及数量,提高无机氮素微生物转化程度,而达到减少氮肥损失的目的。 |
Identificador | |
Idioma(s) |
中文 |
Fonte |
土壤氨基酸微生物转化过程研究.侯松嵋[d].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2007.20-25 |
Palavras-Chave | #氨基酸 #碳源 #微生物固持 #土壤 |
Tipo |
学位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