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9 resultados para 4-dihydrocarbazole-9-ethyl-benzenesulfonate
Resumo:
硬粒小麦DR147授以超甜玉米(ss7700)的花粉后,83.4%的小麦柱头上的玉米花粉萌发,花粉管经由花柱抵达胚囊,受精率和成胚率分别为44.4%和42.6%。杂种合子核型高度不稳定,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来自父本玉米的染色体逐渐被排除,最后形成硬粒小麦单倍体胚。尽管硬粒小麦×玉米存在较高频率的双受精(32.7%),同时形成胚和胚乳,但由于胚乳发育异常及败育,最后难以获得有生活力的种子。 硬粒小麦授以玉米的花粉后用100ppm 2,4-D进行处理(浸蘸穗子或向穗茎节间注射),可以延长杂种胚在植株上的存活时间。授粉9-13天后将颖果表面灭菌后在实体显微镜下剥取不同发育时期的幼胚,分别接种于含或不含2.0mg/l2,4-D,3%蔗糖,200mg/l水解酪蛋白,146mgl谷氨酰氨,300mg/l天冬氨酸的MS固体培养基上进行胚拯救或诱导愈伤组织。结果表明,发育程度较高的胚(具盾片的胚,长度大于0.5mm)容易通过胚拯救获得单倍体植株或诱导出愈伤组织,而发育程序较低的胚(琏形胚,梨形胚,鱼雷形胚,长度小于0.3mm)不易获得单倍体植株或诱导愈伤组织而常常变褐,最后死亡。如果将这些胚预先接种子含0.1mg/l BAP,3%蔗糖,200mg/l水解酪蛋白,146mg/l谷氨酰胺,300mg/l天冬氮酸的MS固体培养基上预培养20天,再转移至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上则易于产生愈伤组织,通过选择和继代培养可以获得淡黄色,结构致密的胚性愈伤组织。将这种愈伤组织转移至含1.Omg/l BAP和0.1mg/l NAA的MS固体分化培养基上培养20天后即可分化出小植株和绿色芽点,将这些小植株和绿色芽点再在分化培养基上继代培养20天,形成大量根系发达的健壮植株及次生小植株。其中一个胚性愈伤组织系的分化频率高达70. 6%。从获得的100余棵植株中随机取6棵再生植株进行根尖细胞染色体计数发现它们均为单倍体。具发达根系的健壮植株移入实验田后成活率可达80%以上,并生长至成熟。 利用硬粒小麦×玉米建立的单倍性胚性愈伤组织系进行了原生质体培养的研究。胚性愈伤组织经液体悬浮培养4个月后形成了生长迅速的由大小不同(0.5mm至5mm)的愈伤组织块组成的混合悬浮愈伤组织系,酶解试验表明2.0%纤维素酶RS和0.5%离析酶Y-23组合效果最好,而液体悬浮培养物和固体培养的愈伤组织(在酶解时用锋利的解剖刀片切成1mm左右的块)都能释放出大量原生质体,但悬浮培养物释放出的原生质体状态较好,胞质更浓厚,用KM8p培养基以琼脂糖包埋培养方式培养时得到了较高的(5%左右)分裂频率。 原生质体再生的小愈伤组织经增殖、筛选后可获得胚性愈性组织,将其转移至分化培养基Ⅰ(0.2mg/l 2,4-D,1.0mg/l BAP,0.1mg/l NAA,3%蔗糖,200mg/l水解酩蛋白,146mg/l谷氨酸胺,300m8/l天冬氨酸的MS固体培养基)和Ⅱ(不含2,4-D,其它成份同I)上进行分步分化培养可再生出完整植株,分化频率约为20%。从获得的22棵原生质体再生植株中,随机取4株进行根尖细胞染色体计数表明,它们均为单倍体。
Resumo:
本工作用BT基因、PinⅡ基因和bar基因对青饲玉米、谷子进行了基因转化的研究,并且对转基因的受体、转基因的方法、转化后的筛选、检测及植株再生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玉米胚性细胞系,包括胚性愈伤组织和胚性细胞悬浮系,可作为基因转化的受体,它亦是原生质体培养的关键。玉米的基因型对胚性细胞系的获得有很大的影响。在相同的培养条件下,九个青饲玉米品系都得到了I型愈伤组织,但仅有两个品系(232和235)得到了胚性细胞系(L32和L35)。幼胚的长度及年龄也是影响诱导形成胚性愈伤组织的一个重要因素,最佳胚长是1-1.5mm,最佳胚龄是授粉后10-12天的幼胚。另外,适当提高蔗糖浓度对胚性细胞悬浮系的建立及保持均有好处。 从玉米原生质体培养获得了再生植株.在此基础上用电激法和PEG法将BT基因导入玉米原生体,发现在原生质体培养过程中,同对照相比,第一次细胞分裂及形成愈伤组织的时间往后推移. 诱导玉米I型愈伤组织没有基因型的限制,可以从大多数玉米品系中得到。并且玉米I型愈伤组织具有极强的分化能力.我们将玉米I型愈伤组织作为基因枪法转化的受体,获得了转基因工程植株。目前,尚未见这方面的报道. 基因枪法转化玉米胚性细胞系,得到抗性愈伤组织的效率约为1/40。用直径约3mm的玉米I型愈伤组织块作基因枪法转化受体,转化后经筛选平均每块可得到1-4个抗性愈伤组织系。用PEG和电激法转化玉米原生质体,转化后原生质体再生愈伤组织中,抗性愈伤组织的得率为9.3%和8.9%, 基因枪法适应完整的细胞和组织的转化,可较快得到抗性植株,在玉米基因转化研究中, 为了较快地得到转化植株,用基因枪法较电激法和PEG法更好,在玉米三种基因转化的受体中(原生质体、胚性细胞系和I型愈伤组织),以I型愈伤组织作受体最好,用它作受体可以避免原生质体培养的困难,克服获得胚性细胞系的基因型的限制。 胚性细胞系对抗菌素的耐受性随继代时间增长而增加.I型愈伤组织对抗菌素的耐受性 同愈伤组织块的大小呈正相关。 由于玉米愈伤组织对卡那霉素的本底抗性较高,所以需要用高浓度(800mg/L)的卡那霉 素进行筛选,过高的选择压力对芽的分化有抑制作用.用电激和PEG处理后的原生质体再生的愈伤组织,经卡那霉素筛选出的抗性愈伤组织未能得到再生植株。而对照则得到了再生植株。用PPT和Hyg筛选出的抗性愈伤组织得到了再生植株. 用PCR和Southern杂交对抗性愈伤组织和再生植株进行检测,证明外源基因已整合到 玉米基因组中。得到了携有BT基因、bar基因或PinⅡ基因的愈伤组织或工程植株。 用豫谷一号的幼穗诱导获得了胚性愈伤组织,基因枪转化后,经PPT筛选得到抗性愈伤组织。每个5cm的培养皿内装有谷子胚性愈伤组织约0.5g,经筛选后可得到5-10块抗性愈伤组织,此PPT抗性的愈伤组织用PCR和Southern杂交检测,证明bar基因已整合到了谷子的基因组中。从转化愈伤组织中已分化出了再生植株。
Resumo:
本文探计了北京怀柔山区坡积黄土上的次生的荆条(Vitex qhinensic Mill)灌丛的生物量的季节变化规律和元素钾、钙、钠、锌在荆条灌丛中的分布的季节动态及循环特征,并通过相对稳定性指数的求算,对荆条灌丛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作出了客观的评价。 荆条的年第一性净生产量为5662.5公斤/公顷•年,其中81.4%来自其根系的生长,枝条的贡献只占13.9%。荆条根系的最高生长速度出现在5~7月,日均增长量为49.7公斤/公顷•天;而枝条的最高生长速度出现在7~10月,日均增长量达8.69公斤/公顷•天,说明光合作用产物首先运往根系,用于根系的生长并积累于根系,尔后才用于枝条的生长。同样,从生物量的动态可以知道光合作用在根系的分配是首先积累于根球,再运往其他部分,在枝条则首先积累于枝条项端。 四种元素在荆条植物体内的浓度的分布,基本上呈一致的规律:生命活动旺盛的部位浓度高,反之就低。钾是荆条中浓度最高的元素,其次是钙、钠、锌。荆条对元素的年吸收量,则是钙最大(60.94公斤/公顷•年),钾次之(40.64公斤/公顷•年),钠为0.3574公斤/公顷•年,锌最小,为0.081公斤/公顷•年。荆条对元素的利用率,为钙1.3 > 钾0.84 > 锌0.85 > 钠0.38。荆条对元素的吸收系数也呈相同的规律。荆条每年因雨水冲失凋落物而损失的元素量仍是钙 > 钾 > 钠 > 锌,而每年因降雨而得到的元素输入则为钾(35.17 公斤/公顷•年) > 钙(31.89) > 钠 (20.64)> 锌。 从荆条灌丛生态系统中钾、锌的循环得出的相对稳定性指数表明该系统是渐进稳定的,但这种稳定性是和人为干扰密切联系。而且该系统离稳定状态尚有较长的距离。
Resumo:
本文对北京怀柔汤河口、北京云蒙山、西山以及河北省石家庄地区元氏县的荆条灌丛的群落学特征及其生物量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并着重研究了汤河口、云蒙山、西山三个亲地的荆条群落的地球化学特征和元素循环特征,对西山的荆条群落中荆条叶片枯落物的分解过程进行了详细的比较研究,最后,对汤河口和西山的两个荆条灌丛的相对稳定性进行了探讨,并和昭田真的演替度进行了比较,期望对荆条灌丛的现况有个较全面和深入的了解,为合理的改造利用广阔的华北落叶灌丛提供理论依据。 本研究设置了四个样地。样地1在北京市怀柔县汤河口乡,样地2在汤河口以南40公里的云蒙山林场,下设两个小样地2a和2b,分别经过8年和3年的封山保护。样地3在北京海淀区的西山上,样地4位于河北省元氏县。四个样地的地理位置,地形、立地条件及所受的人为干扰的程度各不相同。DCA分析对样地的排序图中从左到右样地的顺序为样地2b,2a,样地3,样地1,样地4。 6个样地的荆条滋丛中计有高等植物49种,分属24科47属。其中样地1 8科14种,样地2a 15科24种,样地2b 13科18种,样地3 9科14种,样地4a 11科18种,样地4b 7科11种。以禾本科植物最多(8种),菊科植物6种次之,蔷薇科植物4种,居第三。6个样地中常见植物种(存在度60%以上)有11个,较1965年调查时的常见种数(16种)显著减少。 生活型谱分析表明样地1和2a的生活型谱介于热带和温带类型之间。样地2b的生活型谱是较典型的温带类型,样地3则较偏向荒漠类型;样地4a和4b的生活型谱则较偏向热带和荒漠的类型。 植物区系分析表明,样地2b带有最明显的中生性,而样地4a因含有最多的热带和亚热带分布种而最为干燥。样地依干燥度增加的顺序为2b,2a3,1,4b,4a。这个顺序恰好和DCA对样地的排序结果完全吻合,同时,它还是温度升高的梯度。 荆条灌丛中荆条地上部生物量,以样地2a和2b为最高,分别为3571,9和3285.8公斤/公顷,其次为样地3,达2445.7公斤/公顷,余下的顺序为样地1,样地4a和4b。这个顺序和DCA与样地的排序结果一致,即荆条地上部生物量随着样地干燥程度的增加和温度的增加而减少。相关分析表明,热量(年日照时数)是控制荆条生长的最主要因素,且荆条的生长受土壤中砾石的很大的制约。 荆条灌丛中荆条之外的其它植物种类,作为一个组分,其地上部生物量除样地1外,和荆条地上部生物量的大小顺序一致,这些植物地上部生物量随人为干扰程度的增强而极显著的减少,且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极显著的增加,说明这些植物较适于生长在海拔较高的地区,且它们随人为干扰的能力很弱。 荆条灌丛群落地上部总生物量,作为上述两个组分的综合,较多的受灌丛中其它植物地上部生物量的影响,而且与海拔高度呈现显著的相关性。群落地上部总生物量与年蒸发量、无霜期、人为干扰程度均表现极显著的负相关,与≥10'C的年积温也显著的负相关。这些特点,都表明荆条灌丛一个总趋势,即较低的温低更适合该群落的生长。 荆条地下部生物量在样地l达9641.8公斤,公顷顾(1986) 和l0996.6公斤/公顷(1987),其中各有51.1%和28.90%是根球的生物量,在样地3则1988年为2306.1公斤/公顷,l989年增至5442.2公斤/公顷,两个样地中,地下部生物量为枝条生物量的6.29和5.44倍(样地1),以及2.10和1.23倍《样地3),根枝比的分析表明样地1年龄大于样地3,且样地1比样地3.干燥,荆条的根枝比大于其它灌术种类的根枝比,这是荆条对砍伐的适应.就象灌丛栎(根枝比6.23)对火灾的适应一样。 样地1荆条灌丛的总生物量,1986年为13.44吨/公顷,87年为l6.4吨/公顷,增加了22.2%,群落年净第一性生产量为3.96吨/公顷•年。在群落总生物量中,荆条的生物量占绝大部分,分别达90.4%和86.3%,而在群落年净第一性生产量中,荆条的贡献达3.00吨/公顷•年,占75.8%。 样地3的总生物量88年为9.90砘/公顷.89年猛增至21.17砘/公顷,增加了113.9%,群落年净第一性生产量为12.62砘/公顷•年,是样地1的3.19倍。群落总生物量中,荆条所占的比例在1988年为48.0%,89年增大为58.5%,和样地1的变化趋势相反,表明两个样地的荆条灌丛处于不同的发育阶段。在群落的年净第一性生产量中,荆条的贡献和样地1相似,达71.1%。 和不同类型的灌丛地上部生物量比较的结果表明荆条灌丛小于同地区的落叶灌丛(绒毛绣线菊、荆条、蚂蚱腿子灌丛),更小于同地区的乔木树种的萌生灌丛如辽东栎萌生丛.以及其他地区的矮针叶树栎灌丛,群落总生物量的比较结果也表明荆条灌丛的生物量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荆条灌丛地上部生产量已经超过一些成熟乔木种类的林地的生产量,且荆条灌丛中生长最快的群落(样地3)的地上部生产量已接近一些乔木种类的幼龄林地的生产量说明荆条灌丛有较高的生长速度。 生物量累积比作为植物或群落衰老程度的指标,说明荆条灌丛较之其它原生灌丛还是较”年轻”的,样地1的生物量累积比较大,是该群落遭受频繁砍伐的反映。 由荆条灌丛立地的潜在生产量的分析可知样地1的荆条灌丛离其”成熟类型”的生产量还差距很大,而样地3的生产量正接近其”成熟类型”。结合前面的分析,可以推测在人类活动频繁和强度的干扰下,样地l的荆条灌丛没有继续向其成熟类型发育,而在中途衰退了。 西山荆条灌丛中,在代谢活动较旺盛的部位,N和K的含量较高,Hg,P和Zn也表现相似的倾向,A1和Fe则表现了相反的趋势,即代谢活动较强的部位,含量较低。Mn,Ca和Ha则是介于中问的一种类型。比较各组分中元素的含量值,Mg是较均匀的类型,其余元素在不同组分间含量的差异都较悬殊。西山荆条灌丛中,Mn,Mn, Mg,Ca,AI五个元素都以土壤中的含量为最高,N的含量则以上壤为最低,而植物组分中 K的含量一直保持较高的水平。 多数元素在荆条根球中的含量最低,包括Fe,Hn,Zn,(Ca,P和AI。随着年龄的增大,各组分中K的含量有增加的趋势(其增加量大于其它元素的增加量),在西山荆条灌从中,植物组分以及及土壤里各元素除p外,其含量均与两个以上元素的含量呈显著相关性(图11).而P的含量只与N的含量具极显著相关性,,在植物组分中,灰分含量与Fe,Mn,Ca,P,AI的含量均具极显著的相关性。荆条内部各组分的元寨岔登之间全部晕缀显著相关,而绝大部分植物组分中元素含量与土壤中相应元素的含量值无相关性。 植物组分中,其它植物地上部,其它植物地下部和羽叶是元素积累量最大的三个组分。荆枝中的Ca和Ha,荆根球和荆根中的Zn和Mg以及荆根中的Al,它们的含量与其积累量之间具有较明显的补偿现象,即它们的积累量并不随生物量的增减而发生显著的变化。 西山荆条灌丛中荆条和其它植物对10种元素的吸收总量基本相等。在荆条的总吸收量中,K,N,Ca的吸收量占88.5%,其余7种元素的吸收量只占11.5%。在其它植物中,则以Ca,N和Al的吸收量占多数,达73.9%。在荆条和其它植物中,K和Al的吸收可能存在着拮抗关系。 西山荆条灌丛中荆条对K的吸收量最大,但对Mn的利用系数最大。10种元素中最大和最小吸收量之间在荆条中相差339倍(K和Zn之间),但荆条对各元素的利用系数却相差不多,平均为0.775±0.09。其它植物对10种元素的利用系数较荆条稍高,平均为0.826±0.07,整个西山荆条灌丛群落对元素的利用系数以Mn为最高,Na为最低。 若以土壤中元素的垒量的贮量计算,荆条对N的吸收系数最大,Al最小。若以土壤中元素的有效含量(可溶性或可代换性量)汁,则荆条的吸收系数以Al最大,Ca最小 (表21)。土壤元素(全量)的周转时间,Al最长,达2603.2年,多数元素在450-600年 之间,只有N,P,K三个元素的周转时间最短,分别只有35.4,151.9,和109.l年。 西山荆条灌丛中荆条以凋落物形式归还土壤的元素量在其吸收量中所占的比例(归 还率),Zn (26.5%),Mg (36.1%),Ca (36.1%),P(21.3%)和N(25.0%)属较高的类型, Al (13.5%),Na(14.6%)和K(13.1%)居中,Mn (8.5%)和Fe(8.0%)最低。灌丛群落中 元素的归还率除Mn最小(12.1%)外,其余在21.3%-37.9%之间。 西山荆条灌丛中,荆条和其它植物所吸收的元素量在群落总吸收量中所占的比例, 各元素之间显著不同,均匀的类型有N,Zn,Mg和Na,即荆条和其它植物的吸收量相当。 K是唯一以荆条的吸收量占优势的元素,荆条吸收的K占群落总吸收量的80.7%。其余 元素,Mn,P,Al,Fe和Ca均是其它植物的吸收量显著大于荆条的吸收量(表22,图45)。 荆条所吸收的无素量,在其内部各组分中的分配(存留)格局,普遍规律是将绝大 部分用于其叶片的生长(或存留于叶片)中.Mn是唯一例外的元素,荆条将其吸收量的 最大部分存留于其枝条中。其余9个元素.荆条对其叶片存留后剩下的那部分元素量的 分配方式可以区分出三种类型:将剩余部分中的多数存留于其枝条的元素有AI,Fe,Zn, Mg;将剩余部分中的多数存留于其地下部的元素有P,Na, 和Ca;而K和N则属于中间 的类型,即用于叶片后的剩余的K和N在荆枝和荆条地下部(根球和艉)中较均匀的分配 (表22,图46). 西山荆条灌丛中元素循环的强度和速度都显著大于汤河口荆条灌丛,两个样地的元 素循环特征的最显著差异是汤河口荆条灌丛中荆条将其吸收的元素量中的最大部分存留 于其地下部,和西山样地完全相反,这可能是两个样地荆条灌丛元素循环特征的最本质 的区别。其原因,可能是汤河口样地中荆条对其地上部遭受频繁砍伐的一种适应方式, 也可能是汤河口荆条滋丛衰老的反映。 西山灌丛中荆条落叶分解过程中其失重率曲线呈双S形,其失重率最大增长速度出现在第166-299天之间。经过539天的分解作用,荆条枯落叶损失了其于重的53.3%,其中分解期(千重损失50%所用时间)为514.1天。 与干重失重率相对应,荆条枯落叶的平均腐解率的最高值出现在299和364天,而区 间腐解率的最大值则出现在第66—227天和第227 - 299天之间,比平均腐解率的最高值 出现的早,这与其总失重率曲线是非常吻合的,因为第166 - 227天及第227 - 299天之间 的高腐解率导致了其后高失重率的出现。 平均腐解率与平均气温之间具显著相关性(P<0.0S),而与平均降水量只在90%置信区间内有相关性,区间腐解率也只在90%置信区内与平均气温有相关性。 以平均腐解率计算,荆条枯落叶干重的95%被分解所需的时间为6.37年,比同一地区的侧柏、元宝槭、黄栌、山杏、刺槐,油讼和栓皮栎短,说明荆条叶片枯落物的分解速率是较快的。 荆条枯落叶分解过程中的失重主要由于有机物被分解引起的,且有机C,可溶性糖 和粗纤维的分解决定了失重率变化的总趋势。 各有机物含量程分解过程中的变化各不相同。就浓度而言,以可溶性糖的浓度降低 速度最快,丹宁的浓度也显著的下降,粗脂肪和有机C浓度属于平缓下降的类型,而木 质素和粗纤维属另一极端的类型,其浓度持续升高。各有机物在枯落叶中的总量以不同 的速率减少。经过539天的分解作用,各有机物的损失率大小的顺序为可溶性糖(97.90%)>丹宁(95. 92%)>粗脂肪(70.83%)>有机C(61.59%)>粗纤维(37.36%)>木质素( 31,97%)。此外,不同的有机物的含量以不同的规律变化,其中可溶性糖和木质素在第105天内即被大量的分解而损失(分别损失63.66%和19.67%)。丹宁和有机C的损失率的变化是较际准的S形曲线,粗纤维的损失率变化曲线为右抛物线的上半部,而粗脂肪类似S形曲线,但最不规则. 荆条枯落叶分解过程中矿质元素浓度和含董的变化很不规则。灰分含量作为大部分矿质元素含量的总和,其浓度在分解过程中稳定升高,而其总量则持续下降,所研究的10种矿质元素的浓度和总量的变化很不一致,在浓度变化方面,K是星下降趋势的唯一元素,其余元素(包括N,Ca,Na,Mg,P,Fe,Zn,Mn和Al)的浓度均随分解过程呈升高的趋势。从元素的总量方面可以区别出两种类型:即N,Ca,Na,K,P5个元素属于减少的类型,而Fe,Mn,Zn,Mg和Al的总量则有所增加。 西山和汤河口两个样地的荆条灌丛都是渐近稳定的,且离其稳定态尚有一定距离,相对稳定性指数没有显示两个样地的稳定性具有显著的差异。 西山荆条灌丛的演替度大于汤河口灌丛,这和它们所受的人为干扰的强度的差异有紧密联系。
Resumo:
全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GCTE)的研究一直是国际地圈一生物圈计划(IGBP).全球变化研究的焦点之一,其中植被与环境,尤其是气候的关系研究,虽然古老却又包含许多新的涵义,而陆地样带(Terrestrial Transect)则是近年来发起于GCTE,并拓展到IGBP其它核心项目的研究热点.博士后研究的主要工作有:将全球变化作为主线,以单个树种青冈(Cyclobalanopsisgtauco)为对象,研究其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地理分布与气候的关系;分别利用气温和降水指标,拓展Kira指标形成生物热量指数和干湿度指数,以及建立水热积指数,在宏观尺度上研究了中国植被与气候的关系;结合生物群区和植物功能型概念的发展以及生物多样性的研究,进行了以生物多样性保育为目的的我国生态地理区划;在熟悉IGBP陆地样带的科学计划并总结其最新发展动态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东北样带的基本生态地理特征;最后,粗略分析r生物性多样保育与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的关系问题。 1.植被一环境(气候)分类:指标、系统和模型 植被一气候关系是一个古老的命题,但在当今的全球变化研究中成为最基础和最具活力的工作。从单一因子的或多因子简单组合的分类指标,如Koppen,Box指标等,到以可能蒸散为基础的综合分类指标,如Penman,Thornthwaite, Holdridge,Budyko,Kira指标等,科学家们发展了众多的植被一气候分类系统和模型,如Koppen.Thornthwaite,Holdridge. Kira. Box. Neilson.Woodward, Budyko, Prentice系统,以及Holdridge,Uvardy,Matthews. Olson. Bailey.Woodward.Prentice. Box模型,为现今植被一气候关系的研究以及全球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和大气C02增加对潜在植被变化的响应预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基于物种的植被一气候关系研究:中国青冈的地理分布与气候的关系 在广泛收集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 (Thunb.) Oerst.]地理分布资料的基础上,利用目前国际上比较流行的研究植被与气候相互关系的指标和方法,包括Kira的水热指标、Penman的公式、Thomthwaite的指标和气候分类、Holdridge的生命地带分类系统指标, 以及年平均气温(TEMP). 1月均温(Tl)、’7月均温(T7)、极端最高气温(TMAX)、极端最低气温(TMIN).≥10℃积温(AT)和年降水量(PREC),研究了青冈在中国的地理分布与气候的关系,讨论了青冈垂直分布的上限、下限以及北界的Kira热量指标状况。根据孢粉资料和历史文献,探讨r历史时期青冈在中国大陆的分布与变迁及其与气候的关系,并利用Holdridge生命地带分类系统指标预测了C02浓度倍增条件下中国青冈分布区的可能变化。 3.宏观尺度上的中国植被一气候关系 1)用气温、降水指标研究中国植被一气候关系 能够在气象台站直接、方便地测试到的年平均气温、降水量指标,与其它水热气候因子有显著的相关性,用它们来研究中国植被与气候的关系是可行且有用的。利用全国689个气象站点的气象记录,计算得出了中国各植被地带、亚地带的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指标和温雨系数,利用生态信息系统EIS作出了各气候指标在中国的分布,并将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作散点图,均较好地表现了中国各植被类型与气候指标的关系和格局。总结可得中国各植被地带的气候指标范围及界限。综合孢粉,古生物等资料信息,前人确定在全新世中期中国存在一个大暖期,其中稳定暖湿的鼎盛阶段在7.2—6,0 Ka.B.P.,其时中国境内大部分地区的年平均气温比现在高2℃左右,年降水平均高于现在100 mm,通过数学处理,利用生态信息系统恢复重建了全新世大暖期中国大陆的气温和降水分布状况.参考孢粉、古植物和他人研究资料及现代植被气候关系,恢复编制了大暖期鼎盛阶段中国大陆的植被区划图,与现代植被区划相比较,东部各个植被带在大暖期盛时表现出明显的北迁,温带植被的迁移幅度大于亚热带和热带植被;西部的植被带出现了经向西迁,西北部的草原范围扩张,荒漠缩小;青藏高原地区高寒半荒漠和荒漠植被的范围大大缩小,而且植被带仍有不同程度向北迁移的表现。这可为预测与阐明未来的气候变化和植被变迁提供有力的证据. 2)KIRA指标的拓展及其在中国植被与气候关系研究中的应用 根据Kira以月平均气温5℃为界的热量指数和干湿度指数概念,提出了以月平均气温10℃为界的生物热量指数,包括生物温暖指数BWI和生物寒冷指数BCI,并修正其干湿度指数为生物干湿度指数BK。利用中国689个标准气象台站的资料,分析我国主要植被类型分布与热量因子和干湿度因子的关系,得出两者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生物温暖指数、寒冷指数和干湿度指数的散点图,较好地表现了中国各植被类型与气候指标的关系和格局。并得出中国各植被地带的气候指标范围及界限,以1 0℃为界的生物温暖指数不仅对我国森林植被的地理分布和温度气候带的划分具有较好的指示作用,而且对西南部高山、亚高山地区的植被与气候关系指示性较强;生物寒冷指数则对亚热带和热带的指示性很好,能够较好区分亚热带南部及热带地区;由热量指数和降水量综合得出的生物干湿度指数,对中国西北部干旱、半干旱区以至全国的植被分布与水分、热量因子的关系分析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3)水热积指数的估算及其在中国植被与气候关系研究中的应用 试图利用大气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可能蒸散和土壤水分平衡之间的关系建立一个水热积指数,并应用年平均气温.水分盈亏值和水热积指数三个气候变量来限定植物群落组合,构成一个圆形的生命-气候图式.根据全国689个标准气象台站的气候资料,计算了中国8个植被地带和26个亚地带的年平均气温、年水分盈亏和水热积指数,绘制了各气候指标在中国的分布图及散点图,较好表现了中国各植被类型与气候指标的关系和格局,包括寒温带针叶林、冷温带针阔叶混交林、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雨林和季雨林、温带草原、温带荒漠、青藏高原高寒植被,并得到了中国各植被地带的气候指标范围及界限。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年平均气温的等值线较好地反映了中国大陆的热量梯度,经度和纬度方向的区分均较明显;土壤水分盈亏曲线的等值线则比较零乱;综合了热量和水分差异的水热积指数,其等值线与热量梯度和水分梯度均有一定的对应性,与植被类型的对应也较好。这是在宏观尺度上进行的植被与气候关系研究的一种尝试,有待于增加机理性的内容,使其得到进一步的改进。 4.生物多样性保育和全球变化研究中的陆地生物群区类型 Biome(生物群区)是当今生物多样性保育和全球变化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根据此概念及植物功能型概念的发展,评述了9个重要的世界陆地生物群区分类系统,并根据中国的植被分类和区划,尝试划分了在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育和全球变化研究中所需要的陆地生物群区类型。 5.中国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地理区划 利用各种生态地理因子,包括气候指标如与植物耐寒性有关的绝对最低温度(TMrN),最冷月平均气温(TJAN),最冷月日平均温度的最大值(MXT)和最小值(MIT);与需热性有关的植物生长季积温(AT);年降水量的季节分配,包括最冷月降水(PJAN),最热月降水(PJUL),年降水量,年降水的统计标准差(PSD)和变异系数(年变率PCV);植被指标如植被类型(VEGET)、,植被区划类型(VEGED)、植被的净第一性生产力(NPP)、植物区系类型(FLORA)、动物区系类型(FA UNA).植物特有属的丰富度(EDGENUS)以及度量植物多样性的植物种丰富度(属数GENUS、种数SPECIES);土壤指标如土壤类型(SOILT),土壤理化性质如土壤酸碱度(SOILPH)、土壤表层阳离子交换量(SOILEXC)等;地形和地貌特征如经度(LONG)、纬度(LAT)和海拔高度(ALT),利用模糊聚类的手段,综合进行了中国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地理区划。采用四级区划,即:生物大区(biodomain) -生物亚区(subbiodomain) -生物群区(biome) -生物区(bioregion).全国划分为5个生物大区,7个生物亚区和1 8个生物群区。 I北方森林大区 I A欧亚北方森林亚区 I Al南泰加山地寒温针叶林 IA2北亚针阔叶混交林 II北方草原荒漠大区 II B欧亚草原亚区 II Bl内亚温带高草草原 II B2黄土高原森林草原(灌木草原) il C亚非荒漠亚区 II Cl中亚温带荒漠 ⅡC2蒙古/内亚温带荒漠 III东亚大区 III D东亚落叶阔叶林亚区 m DI东亚落叶阔叶林 III E东亚常绿阔叶林亚区 III El东亚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 III E2东亚常绿阔叶林 ⅡI E3东亚季风常绿阔叶林 III E4西部山地常绿阔叶林 IV旧热带大区 IV F印度一马来热带森林亚区 IV Fl北热带雨林、季雨林 IV F2热带海岛植被 V亚洲高原大区 vG青藏高原亚区V Gl青藏高寒灌丛草甸V G2青藏高寒草原V G3青藏高寒荒漠V G4青藏温性草原V Gs青藏温性荒漠IGBP陆地样带:科学计划与最新进展 作为国际地圈一生物圈计划(IGBP)的交叉项目(Interproject)的陆地样带(Terrestrial Transect),已成为IGBP的全球变化研究中最引人重视的发展和新研究方法之一。它以一系列综合性的全球变化研究计划为基础,是由沿着一个主要全球变化驱动因素(如温度、降水、土地利用强度等)的梯度上的一系列研究站点所构成研究区域,并配合以模型模拟和综合分析,其地理范围为1000 km或更大的长度,数百公里的宽度,以涵盖大气环流模型(GCM)运作的最小单元。本节论述了IGBP陆地样带的概念和研究的意义,样带的类型、一般设计和选择标准,国际上IGBP样带的初步设置,包括①经受土地利用变化的潮湿热带系统;②从北方森林到冻原的高纬度地区;③从干旱森林到灌丛的半干旱热带地区;④从森林或灌丛过渡到草地的中纬度半干旱地区,以及其它的一些样带和PAGES核心计划中的PEP样带,主要内容有样带设置的原因、研究内容和主要样带特点等,并总结了样带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动态. 6.中国东北样带(N ECT)的生态地理特征分析 陆地样带研究已成为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手段与热点。中国东北森林-草原样带(NECT)已被列为IGBP国际全球变化陆地样带之一。该样带在东经1120与130030’之间沿北纬43030’设置,长约l 600 km,是一条中纬度温带以降水为驱动因素的梯度,具有由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向温带草原的3个亚地带:草甸草原、典型草原与荒漠草原过渡的空间系列。本文给出了样带的基本生态地理特征及其梯度分析,包括其地理位置、设置意义、地形地貌、气候梯度、土壤类型、土地利用格局、植被类型、主要优势种和群落类型的生态地理特征以及全新世适宜期(大暖期)的植被分布格局。NECT将成为我国全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GCTE)与其它IGBP核心项目研究的前沿阵地。 7.自然保护区的作用、建设和管理及其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 一般而言,“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和最根本的途径,生境的“就地保护”是生物多样性保护最为有力和最为高效的保护方法,而就地保护的措施就是建立自然保护区,通过对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有效管理,使生物多样性得到切实有效的人为保护。从自然保护区定义和类型划分及生物多样性的定义本身可以看出,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是世界上丰富多彩的生物多样性,自然保护区是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的重要基地,是物种多样性的基因库,是留给野生动植物的宝贵栖息地,应把保护区的建设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持续利用密切结合起来,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促进生物多样性的可持续发展。
Resumo:
毛乌素沙地是我国十二大沙漠之一,地处北方干旱半干旱区向亚湿润区过渡地带,长期以来,不合理的人类土地利用,结合当地脆弱的环境生态特征,引起了严重的现代荒漠化过程,是我国北方荒漠化研究的重点地区。本文着重从自然和人文学科密切合作的角度,对毛乌素沙地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内在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 1. 利用多年实地观测数据资料,考察了毛乌素沙地四种主要草地类型代表性植物群落地上生物量响应气候因子波动的变化规律,建立了植物地上生物量对气候因子的逐月回归模型,揭示出如下规律:①各种气候因子对不同类型草地以及同一类型不同生长阶段草地都产生不同的影响作用;②同一气候因子在植物不同生长阶段上,对生物量形成的重要性程度存在差异:③在植物生长期内,每个生长阶段的生物量都对后一时期的生物量产生显著影响,说明植物生长的连续性对于生物量的形成和积累是重要的;④在植物的凋枯期,各种气候因子基本上都不对生物量产生显著影响;⑤水分因子对毛乌素沙地几乎各种类型草地的生物量,都是重要的影响因子,毛乌素沙地降水状况在不同年份的显著波动对草地植物地上生物量的影响,不仅直接构成了土地覆被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还影响到土地利用的方式、方法和后果。 2. 在考察毛乌素沙地草地地上生物量对气候因子变化的响应规律中,利用逐月动态回归建模方法改进了传统的累积气候因子回归建模方法。逐月回归模型与累积回归模型的比较显示,逐月动态回归模型的优势表现在三个方面:①可以提供累积回归模型无法揭示的作用规律;②模拟更加精确;③可以预测不同气候条件下群落地上生物量的变化范围。 3. 利用风速、降水和潜在蒸发等气象记录资料,建立了毛乌素沙地气候因子影响沙尘暴频率的作用模型,定量地考察了沙地各处气候因子对沙尘暴频率的影响作用。研究表明,气候因素是导致毛乌素沙地沙尘暴发生的主导原因,在沙地各处,气候因子可以解释沙尘暴频率分布格局总信息的比率分别为:乌审召83.6%,乌审旗77.5%,河南82.4%,鄂托克旗79.8%,新街73.1%,伊金霍洛旗82%。 4. 在定量考察气候因素对沙尘暴频率影响作用的基础上,对影响沙尘暴频率格局的自然和人为因素进行了定量分离,研究表明:人为影响因素对对沙尘暴发生起次要作用,解释沙尘暴频率分布格局信息的比率分别为:乌审召16.4%,乌审旗22.5%,河南17.6%,鄂托克旗20.2%,新街26.9%,伊金霍洛旗18%。 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作用的定量分离研究表明,毛乌素沙地人为因素的影响作用表现出空间上的差异性:①从方位上说,呈现自东向中、西部递减的梯度:②从地点上说,城镇附近人为影响作用远高于农村地区;③从土地利用方式上说,农垦种植业区域高于畜牧业区域。 5. 在实地观测基础上,建立了裸露沙面和植被覆盖沙面风蚀输沙率模型,定量考察了植被覆盖率与风蚀输沙率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当植被覆盖率达到60%以上,可以保护地表土壤使风蚀在大多数条件下不致发生;当覆盖率达到40%,可以使风蚀输沙大为减少;而当植被覆盖率低于10%,植被覆盖基本不能对地表土壤起到有效的防护作用。 6. 应用植被覆盖地表风蚀输沙率模型,考察了沙地不同风速条件下植被有效覆盖率。根据当地气象台站的多年气象记录,沙地最大风速在20m/s左右,这样的风速条件下,保证风蚀不致发生的植被有效覆盖率为65%左右;在沙地常见的大风风速14-16m/s下,植被有效覆盖率大致为50-55%;对于沙地一般的中等风速l0-12m/s.植被有效覆盖率为40%。植被覆盖对风蚀的影响作用也可以理解为,植被覆盖使沙粒起动风速发生了增大效应,研究表明:与裸露沙面沙粒起动风速4.5m/s对照,70%植被覆盖率使起动风速改变为15.4m/s;60%植被覆盖率使起动风速改变为12.1m/s;40%植被覆盖率使起动风速改变为8.Om/s;而在10%植被覆盖条件下,起动风速为5.Om/s,改变量很小,说明植被覆盖的保护作用极其有限。 7. 基于野外实地观测,比较了沙地五种常见植物种和二种人工防护材料防风效应上的差异。研究表明,防风效应由高到低的次序是,沙蒿>芨芨草>杨柴和牛心朴子>沙障>栅栏>旱柳;就乔、灌、草和人工材料而言,防风效应的次序是,灌木植被>草本植被>人工材料>乔木植被。植物和人工防护材料降低风速的比率与风速呈现二次函数关系,不同植物种或人工材料,降低风速比率都表现出不同的规律,在一般情况下,降低风速效应随着风速的增大而降低。 8. 通过不同植物种防风效应的比较研究,对毛乌素沙地植被生态建设的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毛乌素沙地的植被建设中对植被类型和植物种类的选择,应该遵循如下原则:①选取防风固沙效应好的植物种类;②应该考虑植物水分供给与需求的平衡状况,实行适地适树;③植物防护效应应该与当地风蚀气候在时间上较好地匹配,在春季等风蚀严重季节,植被覆盖应该具有较好的防风效应。 9. 在现实中,各种影响风蚀的因素是同时发挥作用的。将风蚀影响因素分解为风速、湿润度和植被覆盖率(以及植被类型)三个方面,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风蚀影响因素的综合作用的概念模型和沙丘活动性指数定量模型。湿润程度低、风速高、植被覆盖率低的地区,是风蚀最为严重的地区;在湿润程度高、风速低、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是风蚀最弱的地区;在其他地区,风蚀状况根据三个方面因素的综合状况来决定。 10. 利用风蚀影响因子综合作用的沙丘活动性指数模型,从空间、时间、植被类型变化角度,考察了毛乌素沙地的风蚀变化状况。得到如下结论:①随着空间变化,风速、降水等气候因素也随之存在差异,导致沙丘活动性指数的变化规律是,西北部鄂托克旗沙丘活动性最高,乌审旗次之,其他几个站差别不太显著,这是由各地降水、气温、沙粒粒径等因素共同决定;②随着时间的变化,气候、植被生长等方面的状况随之发生改变,导致沙丘活动性发生变化,春季最高,冬季次之,夏秋季最低:③随着沙丘植被覆盖类型的变化,沙丘活动性也发生显著变化,在一般情况下,乔木覆盖沙丘活动性>草本植物覆盖沙丘>灌木覆盖沙丘。 11. 在实地调查土地利用现实状况及其社会、经济和政策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区土地利用决策机制的概念模型,分析了与土地利用密切相关的农牧民一政府一环境科学家这三个社会群体对土地利用的立场和影响作用力上的差异,分析了毛乌素沙地土地利用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探讨了现实中不可持续土地利用行为发生的社会、经济和政策原因。 12. 在实地调查基础上,分别利用产出一费用分析法和过程影响因素分析法,建立了毛乌素沙地土地利用经济收益的定量模型。产出一分析研究表明,无论是农垦种植业,还是草地畜牧业,农牧民从这两种土地利用方式都只能获得较低下的经济收益。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是低下且不断处于波动之中的农牧业产品物价,二是沉重的农牧业税收。 13. 将影响农牧业产出的因素,划分为四个方面:土地面积(牲畜头数)、环境状况、管理水平和利用强度,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定量的影响作用模型。研究表明:环境状况指数每增加0.1,农牧业经济收益增加26%;管理水平因子每提高0.1,农牧业经济收益增加12.7%;农牧业经济收益最优的土地利用强度在0.4左右,在此之前,随着利用强度的增加,经济收益随之增大,而在此之后,随着利用强度的增大,经济收益逐渐降低,当土地利用强度达到0.9左右时,呈现负的经济收益。 14. 毛乌素沙地实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必须从技术的革新和社会经济政策等因素的调整两条途径同时入手,二者缺一不可。通过改进和应用节水灌溉、风能光能利用、生物增产技术,尽可能地提高各种资源的利用效率;通过应用免耕或浅耕技术,尽量减轻土地利用对资源和环境的破坏;通过栽培、速生技术,提高植被建设的成效和速度。而通过税收、物价政策的调整,尽可能地提高农牧民经济收益增长的速度,减轻土地利用压力;通过政府与人民之间对话和合作机制的建立,让广大农牧民参与到土地利用的决策和管理的过程中去;通过土地利用管理政策、措施的调整和完善,调动农牧民保护资源的积极性和自觉性;通过激励机制的建立,引导农牧民土地利用向着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15. 实现毛乌素沙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途径,在于这样几个方面:①建立和完善政府及其管理部门与人民之间有效的对话和合作机制,让广大农牧民参与到土地利用决策和管理的过程中去:②实行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做法,制订适应当地自然条件和生态特征的发展模式;③降低农牧业税收、稳定并提高农牧业产品的物价,增加农牧民经济收入,减轻土地利用压力;④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土地利用管理政策和法规;⑤建立有效激励机制,引导农牧民土地利用向着可持续的方向发展:⑥努力改进节水灌溉技术、生物增产技术,提高土地利用的科技水平:⑦改进环境保护和植被建设决策的科学性,提高植被建设的成效。
Resumo:
基于我国北方林一兴安落叶松林的实际观测资料对国际著名的CENTURY模型进行了验证,进而模拟了我国北方林一兴安落叶松林的碳循环动态;结合全球变化的预测结果,模拟了全球气候变化下中国北方林生物量、生产力以及碳吸收能力的变化;并且预测了大兴安岭地区的自然干扰因子(林火)和人类活动(采伐、搂除枯枝落叶)对兴安落叶松林碳循环的影响。建立了综合反映兴安落叶松林生物学特性(年龄、蓄积量)及气候因素(年均温、年降水)共同作用下的兴安落叶松林净第一性生产力模型一材积驱动模型。评估了我国森林的生态系统公益价值,并建立了森林生态系统公益价值与其总生产力的回归关系。具体结果如下: (1) 我国北方林的植物总生物量为112. llt.hm-2,净第一性生产力为403. 07gC.m-2.a-l。 (2) 建立了兴安落叶松林的生物气候生产力模型: NPP= (0.3318ln (V/A) +0.4747)×30 (l_e-0'0009695E) 为基于森林资源清查资料与气候资料估算森林生产力提供了方法。 (3) 兴安落叶松林生态系统每年可净吸收碳2.65 t.hm-2,是一个重要的碳汇。 (4) 大气C02浓度倍增将使兴安落叶松林的净笫一性生产力增加9. 8%,并且提高了兴安落叶松林的碳汇功能。 (5) 温度上升将增加兴安落叶松林的生物量和净初级生产力,并且其碳汇功能也有所提高。对兴安落叶松林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是温度而不是水分。 (6) 林火使兴安落叶松林的生物量降低,但同时也促进了兴安落叶松的更新及幼树的生长,火烧后兴安落叶松林的生产力均有所增加。火烧的强度越大,烧死的森林生物量越多,火后的恢复期也越长。 (7) 一定强度的采伐有利于兴安落叶松林的更新和幼苗、幼树的生长,从而既得到了直接的经济效益,同时又可以保持一定的生态效益。 (8) 搂除枯枝落叶层在短时间内促进了兴安落叶松林的生长,但长期下去,则将导致土壤越来越贫瘠,不利于森林的生长。 (9) 兴安落叶松林所创造的生态系统公益的总价值约为2409.96×106US$.a-,其生态效益的价值是其所创造的经济价值的2.52倍,反映了生态效益的显著性。 (10) 在对我国各类型森林的生态系统公益价值评估的基础上建 立了森林生态系统公益价值与其生产力的回归关系:Va=108.25×1 06×(Tp)0'93,简化了生态系统公益价值的评估计算工作。
Resumo:
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中主要的植被类型在全球碳循环研究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森林资源清样调查资料以其系统性、科学性、连续性等优点在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研究以中国主要森林植被类型为研究对象,基于中国森林资源清样调查资料(FID),采用建立的生物气候生产力模型和反映林龄和蓄积量共同影响的生产力回归模型分别估计了中国油松林和主要造林树种的生产力;利用改进的材积源生物量法估算了中国主要森林植被类型的碳储量;并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和因子分析法探讨了林业用地以及气候因子对中国森林植被碳储量的影响;同时,结合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模型CENTURY模型评估了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的碳收支。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建立了中国油松林生物气候生产力模型NPPa=[0.331n(V/A)+0.18]*3000(1-e-0.00096‘哪,根据油松林的森林资源清样调查资料和气候资料估算的中国油松林生产力平均为7.82Mg•ha-1•yr-1,其变化幅度为3.32-11.87Mg•ha-1•yr-1,其分布表现为南高北低的趋势。生产力较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东部和南部(四川、湖北、河南、辽宁等省),均大于7.7Mg•ha-1•yr-1;生产力较低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北部和西部较为干旱的区域(内蒙古),NPP均低于5.5Mg•ha-1•yr-1:油松林集中分布区(陕西、山西)生产力处于中等水平,在5.5-7.7Mg•ha-1•yr-1之间。 2基于森林资源清样调查资料评估了中国五种主要造林树种(落叶松Larix,油松Pinusstabulaeformis,马尾松Pinusmassoniana,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杨树Populus)的生产力,分别为8.43、5.75、4.42、4.41、7.33Mg•ha-1•yr-1,低于世界平均生产力水平,主要原因可能是这五种造林树种大都处于未成熟阶段,表明中国造林树种在提高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方面有很大的潜力。 3基于两次(第三次和第四次)森林资源清查资料和改进的材积源生物量法评估了中国森林的碳储量,分别为3.48和3.78PgC(1Pg=1015g)。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探讨了林业用地变化对森林植被碳储量的影响。分析表明:在森林平均林龄减小的情况下,森林植被碳储量有增加的趋势;而森林碳储量随森林面积的增加而增加。当平均林龄增加10年,全国森林面积增加1*104ha时,全国森林植被的碳储量将增加54.51Tg(1Tg=1012g),表明我国森林植被碳储量取决于自然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 采用因子分析方法探讨了气候变化对森林植被碳储量的影响,分析表明:气温是森林植被碳储量的主要限制因子。当气温升高时,森林植被碳储量有降低的趋势;降水与森林植被碳储量呈正相关,随降水的增加森林植被碳储量增加。在年均温升高4℃,年降水量增加10%;年均温升高4℃,年降水量不变;年均温升高4℃,年降水量减少10%三种气候变化情景下,我国森林植被碳储量的增加量分别为:9.19Tg、6.67Tg和4.15Tg。 4基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模型模拟的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的碳收支为0.17PgC,中国森林表现为一个巨大的碳汇。其中,西南地区森林碳收支占44%,华东及西北地区的森林碳收支总和不足14%。
Resumo:
为了进一步降低水中营养盐浓度、提高水体透明度,为湖泊生态系统的恢复创造条件,促进湖泊水体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以太湖五里湖富营养化水体为研究对象,采用中试规模的人工湿地技术来强化净化富营养化水体。重点研究了不同流态、不同基质、不同植物及植物有无条件下各人工湿地系统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处理效果。此外,还对生长在人工湿地中的7种湿地植物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香蒲(Typha angustifolia)、茭白(Zizania caduciflora)、水葱(Scirpus validus.)、菖蒲(Acorus calamus)、鸢尾(Iris pseudacorus)和千屈菜(Lythrum salicaria)的生长、生理生态特性如气体交换、叶绿素荧光、光合色素含量及氮、磷吸收能力进行了研究,旨在探索高等植物在富营养化水体净化过程中的机理和规律,为人工湿地污水净化机理奠定一定的科学和理论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通过对垂直潜流、水平潜流和自由表面流三种类型的人工湿地系统对富营养化水体净化效果的对比研究,我们发现在水力负荷0.64 m d-1,进水污染物浓度化学需氧量(COD) 7.37 mg L-1、氨氮(NH4+-N) 1.63 mg L-1、硝氮(NO3--N )1.41 mg L-1、总氮(TN) 4.82 mg L-1和总磷(TP) 0.15 mg L-1的条件下,三种不同流态的人工湿地对富营养化水体均有一定的净化功能。三种类型的人工湿地对主要污染物COD、NH4+-N、NO3--N、TN和TP的去除效果分别为:垂直潜流40.4%、45.9%、62.9%、51.6%和64.3%;水平潜流39.6%、32.0%、65.3%、52.1%和65.7%;自由表面流16.5%、22.8%、34.2%、19.8%和35.1%。相比之下,垂直潜流、水平潜流对主要的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明显好于自由表面流人工湿地。除垂直潜流湿地NH4+-N的平均去除率显著大于水平潜流外,两人工湿地在其余指标的去除效果上无显著差异。考虑到土地面积的限制,就太湖五里湖富营养化水体治理而言,垂直潜流和水平潜流较自由表面流更为适合。 以沸石为基质的人工湿地较以砾石为基质的人工湿地对NH4+-N有很好的去除效果,除此之外两种基质类型的人工湿地在其余各污染指标的去除效果方面差异不显著。但随着湿地运行时间的延长,沸石对NH4+-N的吸收能力会逐渐减弱,考虑到湿地构建成本,建议就地取材,以当地较为廉价的砾石为人工湿地基质比较经济适用。 有无植物对有机污染物COD的去除效果影响差异不显著,但对TN和TP去除效果影响差异极显著,有植物的人工湿地对TN的去除率比无植物的分别高出12.5%和13.4%,对TP去除率分别高出16.9%和31.0%。不同植物对人工湿地处理效果的影响差异不显著,可见湿地流态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大于植物的影响。 各湿地植物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均为双峰曲线,有光合“午休”现象。其中芦苇、茭白、鸢尾、菖蒲、水葱和千屈菜Pn的下降主要是由气孔导度(gs)的下降造成的,而香蒲则更多的受叶肉光合能力下降的影响。除千屈菜的Pn与gs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外,其余植物的Pn与gs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气孔行为对湿地植物光合作用碳的固定显示了明显的主导控制作用。 各湿地植物的光补偿点(LCP)差异不显著,其均值都在10µmol m-2 s-1以上,显示了阳生植物的特性。但湿地植物的光饱和点 (LSP)差异极显著,LSP大小依次为香蒲1476.3µmol m-2 s-1>水葱1140.0µmol m-2 s-1>菖蒲753.7µmol m-2 s-1>芦苇751.7µmol m-2 s-1>茭白640.7µmol m-2 s-1>千屈菜567.3µmol m-2 s-1>鸢尾479.0µmol m-2 s-1。7种湿地植物的CO2补偿点差异极显著,CO2补偿点大小依次为水葱47.1µmol mol-1>茭白28.4µmol mol-1>香蒲23.7µmol mol-1>鸢尾16.8µmol mol-1>菖蒲16.7µmol mol-1>千屈菜15.2µmol mol-1>芦苇14.8µmol mol-1。与此相反,湿地植物的CO2饱和点差异不显著。 各湿地植物的Fv/Fm值大小差异也极显著,Fv/Fm值大小依次为千屈菜0.8168>水葱0.8348>香蒲0.8262>菖蒲0.8198>芦苇0.8168>茭白0.8040>鸢尾0.7930。由此可见千屈菜、水葱较芦苇和茭白有较高的PSⅡ效率。7种湿地植物叶片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水平差异极显著,芦苇和茭白叶片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水平都较高,这在客观上解释了他们为何拥有较强的光合能力。 不同湿地植物的生物量大小差异极显著,平均生物量(干重)变化范围在0.26-6.65 kg m-2之间。除香蒲和水葱的地下部生物量显著大于地上部外,其余植物都是地上部生物量大于地下部,这非常有利于人工湿地生态工程中通过收获植物地上部生物量来达到去除氮、磷污染目的。 不同湿地植物植株氮、磷含量差异极显著。湿地植物对氮吸收总量变化范围为6.09-93.96 g m-2,吸收氮最高是芦苇,最低是菖蒲;对磷吸收总量变化范围为0.51-8.95 g m-2,吸收磷最高是香蒲,最低是菖蒲。经测算,植物吸收的总氮量占人工湿地总氮去除量的0.6-17.1%,总磷量占人工湿地总磷去除量的1.4-40.5%。本次试验中香蒲和芦苇对氮、磷的吸收去除能力比较高,茭白、鸢尾、水葱和千屈菜的吸收去除能力中等,而菖蒲的吸收能力较弱。
Resumo:
飞播是毛乌素沙地植被恢复与重建的重要手段。但此项技术仍存在一些问题,如飞播后成苗率较低等。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羊柴(Hedysarum laeve)、籽蒿(Artimisia sphaerocephala)与油蒿(Artimisia ordosica)是毛乌素沙地广泛分布的物种,也是飞播的主要物种。本文以飞播植被恢复技术为突破口,研究沙埋和土壤水分对种子萌发,幼苗出土和生长的影响,探讨幼苗出土和生长对沙生环境的适应对策。对采用合适的物种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提高生态工程的稳定性及可持续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本项研究有助于加深半干旱区植物对沙生环境适应机理的认识。 以上述4种植物为研究对象,设定7个沙埋深度和9个水分梯度,研究种子萌发和幼苗出土对沙埋和单次供水的响应。设定7个沙埋深度,选择3个沙丘部位,研究沙丘不同部位对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设定6个沙埋深度、4个水分梯度,研究两种蒿属植物幼苗生长对不同沙埋和供水的响应。得出如下主要结论: (1) 对于种子质量相对较大的柠条和羊柴而言,在一次性10-20 mm供水量条件下,幼苗主要在0.5-2 cm埋藏深度之间出土,但在埋藏深度为5 cm时这两个物种仍有少部分幼苗能够出土;对于种子质量相对较轻的油蒿和籽蒿而言,在一次性10-20 mm供水量时,幼苗主要在0.5 cm埋藏深度出土,油蒿和籽蒿幼苗在埋藏深度为1.5和2 cm时不能出苗。沙埋深度为0.5 cm时,4个物种出苗率较高、出苗时间较短、出苗速率较快。 (2) 实验期内(30天)在一次性供水量分别为5、7.5和7.5mm时,柠条、羊柴和油蒿出土幼苗全部死亡;在一次性供水量高于15-20 mm时,出土幼苗死亡率低于50%;籽蒿在供水量高于10 mm时出土幼苗死亡率低于50%;随供水量的增加4个物种出土幼苗的死亡率降低。 (3) 结合毛乌素沙地降雨特点与本文实验结果,0.5 cm的沙埋及7.5 mm以上的单次降雨量是上述4种植物自然条件下出苗较高的重要条件。 (4) 在沙丘顶部,2-7 cm沙埋深度之内各个物种不同沙埋深度的种子萌发率差异不显著。沙丘背风坡中部和底部,4个物种在沙埋深度为1 cm时的种子萌发率均显著高于5、7 cm时的萌发率。当沙埋深度为1-5 cm时,柠条和羊柴种子在坡面不同位置的萌发率均高于20%,且显著高于7 cm沙埋深度时的萌发率。在背风坡底部时,柠条、羊柴、油蒿和籽蒿的种子萌发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45.2±3.27%、48.4±5.21%、20.8±4.63%和22.4±4.83%。4个物种的种子萌发率从沙丘顶部到背风坡中部到底部呈递增趋势,表明背风坡中部和底部的环境条件要比顶部更适合种子萌 发。 (5) 部分沙埋促进幼苗生长。2种蒿属植物幼苗在沙埋深度为0.25、0.5 H时比在0、0.75 H时具有更高的生物量、叶面积、相对生长速率(RGR)和净同化速率(NAR)。在75 mm/月供水量时,油蒿幼苗具有较高的生物量和叶面积,但当供水量达到100 mm/月时其幼苗生长受到抑制。油蒿幼苗在遭遇较深(0.5、0.75 H)沙埋时的根冠比要显著高于未沙埋幼苗的根冠比;籽蒿幼苗根冠比在不同沙埋条件下没有显著变化。籽蒿幼苗在50 mm供水量时具有较高的RGR。油蒿幼苗在75 mm供水量时具有较高的RGR和NAR。
Resumo:
We report on the hybridization of mouse chromosomal paints to Apodemus sylvaticus, the long-tailed field mouse. The mouse paints detected 38 conserved segments in the Apodemus karyotype. Together with the species reported here there are now six species of rodents mapped with Mus musculus painting probes. A parsimony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the syntenies of nine M. musculus chromosomes were most likely already formed in the muroid ancestor: 3, 4, 7, 9, 14, 18, 19, X and Y. The widespread occurrence of syntenic segment associations of mouse chromosomes 1/17, 2/13, 7/19, 10/17, 11/16, 12/17 and 13/15 suggests that these associations were ancestral syntenies for muroid rodents. The muroid ancestral karyotype probably had a diploid number of about 2n = 54. It would be desirable to have a richer phylogenetic array of species before any final conclusions are drawn about the Muridae ancestral karyotype. The ancestral karyotype presented here should be considered as a working hypothesis. Copyright (C) 2004 S. Karger AG, Basel.
Resumo:
Mahseer, Tor putitora with 12.75, 12.11, and 12.02g of initial weight were fou · J to attain a net weight gain of 12.0 kg, ll.5 kg, and 11.4 kg respectively in pond-1 (commercial feed), pond-2 (farm-made feed), and pond-3 (farm-made feed), respectively against 78.2 kg, 70.3 kg, and 68.1 kg feed fed. Gross energy contents in fish were 1359.3 Kcal/kg, 1281.5 Kcal/kg and 1266.6 Kcal/kg, respectively in pond-1, pond-2, and pond-3 against 3630.4, 3876.9 and 3570.5 Kcal/kg energy in the feed fed. Only 9.4%, 10.5% and 13.7% of the protein, and 8.9%, 3.4% and 3.3% of the lipid fed to fish were converted into muscle respectively in pond-1, pond-2 and pond-3. It was observed that the higher the protein content in feed, the lower the rate of conversion in muscle; the same was also true for lipid. It is supposed that feed derived wastes contribute potentially to water quality deterioration and eutrophication. Lower feed conversion, higher nitrogenous and phosphatic concentrations and higher plankton biomass in the ponds are all supportive to this observation.
Resumo:
Four experiments each with three replications were conducted in 12 experimental ponds to control the euglenophytes bloom viz. treatment 1 (T1, covering of one third of the water surface by duckweed (Lemna minor); treatment 2 (T2), application of 123.5 kg lime/ha/month; treatment 3 (T3), use of both duckweed as in T1 and lime as in T2; treatment 4 (T4) was considered as control where neither duckweed nor lime was applied. Fishes comprising of rohu (Labeo rohita), catla (Catla catla), mrigal ( Cirrhinus cirrhosus), silver carp (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 and silver barb (Barbonymus gonionotus) were stocked at the rate of 1080 fishes/ha with the species ratio of 8:4:6:9:13, respectively. The lowest cell density of euglenophytes was found in the ponds of T3 followed by T2, and T1. In the ponds of T3, euglenophytes bloom did not occur possibly due to alkaline pH, shade and nutrient absorption by duckweed. Thin bloom was observed in the ponds of T1 where pH was neutral or slightly alkaline. The grazing on euglenophytes by the silver carp and silver barb also had some contribution in controlling the bloom. Growth of fishes was comparatively higher in the ponds of T3 and T1, which might be due to better water quality and availability of adequate food while the lower fish growth as recorded from the ponds of T4 might be due to euglenophytes bloom. Thick bloom inhibited light penetration which hampered photosynthesis and growth of other phytoplankton that are the preferred food of planktivorous fishes. Mortality of fishes in ponds having euglenophytes bloom was possibly due to formation of anoxic situation in the early morning or due to the combined effect of anoxic situation and toxic metabolites secretion by the euglenophytes.
Resumo:
结合日本猴(M. fuscata)的有关资, 料构建了猕猴属6个种的分子系统树, 并给出各个种的分化时间。这6个种可分成4个类群, 熊猴和藏酋猴、恒河猴和日本猴之间的遗传距离较近, 可分别划分为同一类群, 红面猴与其他5种猴的遗传距离最远, 在系统发生上分离最早。图9表5参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