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8 resultados para Vila do Céu do Mapiá - Pauini (AC)
em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Portal
Resumo:
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了非晶Cu的形成过程,研究了非晶Cu力学性能的微观机理.用径向分布函数(RDF)和键对分析方法(PA),分析了快速冷却过程中系统内部结构的变化.非晶Cu径向分布函数第2个峰有明显的劈裂,键对分析表明,在快速降温过程中2331,2211和2101键对的增多是径向分布函数第2峰劈裂的原因.对非晶Cu进行拉伸、剪切加载模拟,结果表明,非晶Cu应力达到最大值之后,没有应力值的突降,宏观上出现类似塑性变形的行为.但是,非晶金属变形的微观机理不同于晶体.本文引入微观数密度统计分析,发现加载过程中微观密度呈现非均匀演化,这为理解宏观类似塑性行为的微观机理提供了线索和可能的分析方法.
Resumo:
采用离子束溅射在K9玻璃基底上沉积了不同厚度的Cu膜,利用Lambda-900分光光度计,测量了波长为310nm到1300nm范围内Cu膜的反射率和透射率.选定波长为310、350、400、430、550、632、800、1200nm时对薄膜的反射率、透射率和吸收率随膜厚变化的关系进行研究.同时,对Cu膜的光学常量也进行了讨论.结果显示,Cu膜的光学特性都有明显的尺寸效应.将波长为550nm时的反射率和透射率随Cu膜厚度变化关系的交点对应厚度作为特征厚度,该厚度可认为是金属Cu膜生长从不连续膜进入连续膜的
Resumo:
采用离子束溅射沉积了不同厚度的Co膜和Cu膜,利用四电极法测量了薄膜的电阻率,从而得到了Co膜和Cu膜的电导率随薄膜厚度的变化关系。实验结果表明,Co膜和Cu膜的电学特性都具有明显的尺寸效应。比较了同时考虑表面散射和晶界散射的电导理论得到的电导率公式与实验结果,不同薄膜厚度电导率的理论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提出了厚度作为金属薄膜生长从不连续膜进入连续膜的一个特征判据,并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观测了膜厚在特征厚度附近的Co膜和Cu膜的表面形貌。
Resumo:
使用两种化学机械抛光剂得到的单层大马士革Cu导线表面起伏程度不同.扫描电镜观察到明显的缺陷出现在大起伏的Cu导线表面.这种表面缺陷导致早期失效比率剧增至几乎100%、电迁移寿命猛降至早期失效的量级、失效时间分布从多模变为单模,其相应的失效机制激活能为0.744-0.02eV,这说明失效主要是由Cu原子沿导线表面扩散引起的.最弱链接近似被用来分析单根Cu导线
Resumo:
Nanopores with diameters between 30 nm and 180 nm have been fabricated by inducing latent track with fast heavy ions and etching process in 25 μm thick,single-crystal muscovite mica.For short etching time,the nanopores are columns with circular cross section.For long etching time the cross section of nanopores becomes rhombic.Thus the shape of nanopores depends on the etching time.Cu nanowires have been fabricated with controlled dimensions by electrodeposition into the nanopores.The ultraviolet-visible lig...中文文摘:利用快重离子辐照的单晶白云母片产生潜径迹,蚀刻得到直径在30—180nm纳米孔道.孔道形状依赖于蚀刻时间,蚀刻时间短得到圆柱形孔道,蚀刻时间长得到菱柱形孔道.从而在云母模板孔道中电化学沉积得到不同直径和形状的Cu纳米线.通过紫外可见光谱分析,发现铜纳米线的尺寸和形状影响其光学性质.直径小于60nm的近似为圆柱状Cu纳米线有一个明显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峰和一个微弱的次峰.随着直径增加,菱柱状的Cu纳米线主峰有明显的红移,次峰逐渐增强.同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对Cu纳米线的形貌和晶体结构特征进行了表征.
Resumo:
利用快重离子辐照的单晶白云母片产生潜径迹,蚀刻得到直径在30—180nm纳米孔道.孔道形状依赖于蚀刻时间,蚀刻时间短得到圆柱形孔道,蚀刻时间长得到菱柱形孔道.从而在云母模板孔道中电化学沉积得到不同直径和形状的Cu纳米线.通过紫外可见光谱分析,发现铜纳米线的尺寸和形状影响其光学性质.直径小于60nm的近似为圆柱状Cu纳米线有一个明显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峰和一个微弱的次峰.随着直径增加,菱柱状的Cu纳米线主峰有明显的红移,次峰逐渐增强.同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对Cu纳米线的形貌和晶体结构特征进行了表征.
Resumo:
Cu进入土壤后的早阶段,低浓度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有刺激作用,而高浓度则起抑制作用;表现在微生物呼吸强度升高,微生物生理生态参数代谢商qCO2增大,微生物生物量碳与有机碳的比值(Cmic/Corg)降低;但土壤对Cu高强的结合容量导致该效应随时间而变得不显著;Biolog数据表明,在Cu的胁迫下,不仅微生物的群落结构有所改变,而且对碳源的优先利用种类发生了转移,碳源消耗量增加,消耗速度变快,同时这样的损伤效应具有长期性。
Resumo:
利用Lambda-900分光光度计对离子束溅射沉积不同厚度Cu膜测定的反射率和透射率,运用哈德雷方程,并考虑基片后表面的影响,对离子束溅射沉积的Cu膜光学常数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在同一波长情况下,膜厚小于100nm的纳米Cu膜光学常数随膜厚变化明显;膜厚大于100nm后,Cu膜的光学常数趋于一定值。Cu膜不连续时的光学常数与连续膜时的光学常数随波长变化规律不同;不同厚度的连续膜的光学常数随波长变化规律相同,但大小随膜厚变化而变化。
Resumo:
我国牡丹资源丰富、药用历史悠久、药材出口量大。近年来国际上对进口植物药的重金属限量标准不断提高,已成为影响丹皮出口的最大贸易壁垒之一,严重阻碍了丹皮产业化进程。为了提高我国丹皮药材整体质量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本试验探讨了不同产地、不同种质资源的丹皮与Cu、Cd、Pb、As四种重金属的关系,重点研究了两个代表性品种对重金属Cu的富集规律,分析了重金属Cu对牡丹生长、生理和药材品质的影响。实验中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FAAS )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为基本检测手段来分析样品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从植物与重金属相互关系的角度对牡丹药用、花药兼用以及生态修复可行性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如下: 1. 丹皮重金属含量与牡丹种质资源和栽培环境关系密切。野生种中滇牡丹丹皮中Cu、Cd含量相对较高,多数野生种丹皮中Pb、As含量较栽培种偏高;铜陵产区的丹皮重金属含量明显高于其它产区,铜尾矿上栽培出产的丹皮重金属Cu含量明显超标,建议其改变种植模式,可以考虑丰富牡丹品种,开发生态旅游、观赏栽培。 2. 综合比较同一地块的7个常用药用品种发现,‘JPH’和‘CKL’品种对重金属富集能力相对较弱。‘JPH’是传统的优良观赏品种,适宜花药兼用;结合前期研究的结果‘CKL’药效成分含量相对较高,药用价值较高,适宜药用栽培。 3. 对药用牡丹品种‘凤丹’和‘建始粉’外施不同浓度CuSO4溶液处理后发现,丹皮中重金属富集量与外施重金属浓度成显著正相关。当外施Cu 浓度超过150mg/kg 时,两个品种的丹皮中Cu含量均已超标。 4. 重金属Cu对牡丹生长的影响效应与重金属浓度和植物体自身部位有关。当外施Cu浓度小于600mg/kg 时,对牡丹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地上部分;超过600mg/kg 时,对牡丹生长有抑制作用,随着浓度增大,毒害症状愈加明显。地下部主要表现出受抑制作用,抑制效应随外施浓度增大而加重。 5. 牡丹通过自身的生理生化调节机制抵抗Cu胁迫对细胞造成的氧化伤害:低浓度Cu可以刺激抗氧化酶系统SOD和POD 活性升高,高浓度下SOD和 POD活性则显著降低。相同处理条件下‘凤丹’品种的抗铜性要高于‘建始粉’。 6. 本试验未发现外施Cu处理对丹皮中药效成分丹皮酚、芍药苷产生影响。 7. ‘凤丹’及‘建始粉’根系铜富集质量分数均达到超富集植物的要求,因此牡丹可能在重金属Cu污染的环境修复方面存在巨大潜力。
Resumo: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重离子径迹模板的制备,一维纳米材料包括半导体CdS纳米线/管和金属Cu纳米线的制备,以及纳米线/管的光学性质测量三个部分。利用高能重离子辐照、蚀刻技术,制备了不同孔径的聚碳酸酯和白云母两种模板。聚碳酸酯模板的孔道形状为圆柱形。云母模板的孔道形状与蚀刻时间有关,短时间蚀刻为圆形,长时间蚀刻为菱形。利用聚碳酸酯模板结合电化学的方法可控制备了CdS纳米线和纳米管。纳米线和纳米管的直径在20至110 nm,长度在十几个微米。X射线衍射和选区电子衍射表明所制备的CdS纳米线和纳米管为多晶结构。通过对嵌有CdS纳米线和纳米管的聚碳酸酯模板的紫外可见光谱分析,发现随着纳米线和纳米管尺寸减小,吸收峰明显蓝移。实验中同时发现,制备的CdS纳米线是由纳米管通过填充生长机制产生的。利用白云母模板结合电化学方法可控制备了金属Cu纳米线。Cu纳米线的形状由模板孔道的形状决定。通过嵌有Cu纳米线的云母模板的紫外可见光谱分析,发现直径小于60 nm的Cu纳米线有一个强的共振峰和一个微弱的次峰。随着纳米线直径增加,吸收峰发生明显的红移,同时次峰增强。结果表明,Cu纳米线直径和形状可以改变电子的共振模式,从而引起纳米线光吸收的改变
Resumo:
用核化学方法研究了低能和中能重离子核反应,对低能反应97MeV~(16) + ~(65)Cu,使用离线y能谱法测定了放射性产物的角分布和射程分布,结果表明全熔合为主要反应道,同时存在直接反应和非完全熔合机制的贡献。对中能反应44.7MeV/AC~(12) + ~(181)Ta,用离线y能谱法测定了104个放射性余核的截面。通过高斯电荷分布的拟合得到了同位素分布和质量分布,与高能反应340MeV P + Ta和8.0GeV ~(20)Ne + Ta进行了比较。借助厚靶反冲技术,得到了线性动量转移,和我们以前工作比较指出:相应于中心碰撞的最大线性动量转移随靶质量A的增加,与leading-Particle模型预言一致。另一方面,平均线性动量转移显示了弹核和靶核不对称性的强烈依赖关系
Resumo:
摘 要 铜是我国当前紧缺的金属矿产,所以研究铜矿形成的地质规律、寻找铜的矿产基地是地质工作者一项重要的任务。本文以关岭丙坝和盘县黑牛坪地区峨眉山玄武岩底部与二叠系茅口组灰岩接触界面上赋存的铜矿床(点)为例,开展了成矿的模拟实验研究,论述了黔西南地区这一类型铜矿的成矿地质条件。 1. 铜的地球化学特性表明:铜是一种典型的亲硫元素,其外层电子构型为:3d104s1,铜离子(Cu2+)具有较强的极化力,容易被风化淋滤,形成酸根离子,增加铜盐在水中的溶解度,从而使其易于迁移搬运。 2. 分布在贵州西南部的峨眉山玄武岩中的铜矿是近年发现的一种新的铜矿类型。通过野外考察和室内岩矿鉴定,按铜矿化的矿物组合及赋存特点,初步划分为:凝灰角砾岩型黄铜矿化和次生氧化、硫化物铜矿化。其中,次生氧化、硫化物铜矿化类型在区域上的分布更为广泛。通过研究,笔者认为这一新型铜矿很可能具有重要的创新性研究意义和找矿价值。 3. 通过黔西南地区关岭丙坝和盘县黑牛坪铜矿围岩样品的水-岩相互作用模拟实验,探讨峨眉山玄武岩含铜性及与铜矿形成的关系,并研究了铜元素在成矿流体中迁移搬运的物理化学条件。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酸雨和酸性水最容易形成高含量的成矿溶液。 4. 通过低温开放体系中纳米级胶体铜的制备实验研究,笔者认为,与金、银等惰性元素不同,制备胶体铜的条件太过苛刻,不能用于地质实验研究。实验结果也表明:纳米铜胶体在没有任何保护剂存在的条件下,在低温开放体系中长期稳定存在不被氧化的可能性不大。 5. 铜离子(Cu2+)与不同矿物和岩石之间的吸附实验表明:不同的矿物和岩石对纳米铜的吸附性能不同。 6. 通过本次研究工作,笔者探讨了该类型铜矿成矿的机制:在表生条件下,富含Cu的峨眉山玄武岩,在雨水及表生循环水的淋滤下将以硫化物形式存在的Cu活化淋滤出来,然后沿岩层运移至峨眉山玄武岩底部及茅口灰岩上部的有利位置上富集。在铜元素迁移过程中,从铜的硫化矿物被氧化分解开始,形成铜的硫酸盐配合物迁移,最后氧化形成孔雀石、蓝铜矿、水胆矾等次生矿物。 关键词:铜 峨眉山玄武岩 风化淋滤实验 铜胶体 表生作用 吸附作用 黔西南
Resumo:
地幔柱概念在19世纪60至70年代就被提出,但是由于板块构造理论在解释地球上岩浆活动的分布规律时取得了空前的成功,在当时这一理论是被排斥的。板块边界概念可以解释地球上绝大部分的岩浆产出,但在解释板内岩浆的成因时往往显得力不从心,尽管这些岩浆的体积只占地球岩浆总量的2%。地幔柱理论模型发展到现在得到不同学科的支持。地质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古生物学、比较行星学、实验岩石学等等都提供了直接或间接的证据,证明地幔柱几乎存在整个地:质历史时期。当前地幔柱理论中在地球化学领域有两大研究热点:高钦低钦玄武岩的起源以及地幔柱中是否存在循环俯冲洋壳物质。完全解决这些问题才可能深入系统地建立地慢柱成矿作用模型。现在已经建立了一些矿床类型与地慢柱作用的联系:如现在认为赋存在金伯利岩中的金刚石矿床的形成与地慢柱作用密不可分,一些岩浆硫化物矿床和岩浆氧化物矿床很显然是地慢柱岩浆作用形成的,如西伯利亚火成岩省的Noril'sk-Talnakh铜镍铂族元素矿床以及KeweenawaJI大陆裂谷体系的Dultlth杂岩体的Cu-Ni矿床。另外还有赋存在大型基性一超基性层状岩体中的PGE、Ni和cu矿床,如Great Dyke和布什维尔德杂岩体。一些超大型热液矿床也与地慢柱有可能的联系(Pirajno,2000):如270oMa形成的超大型Kidd Creek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Bleeker et al.,1 999;Wynan et al.,1999)和南澳大利亚1600Ma形成的超大型olymPicD翻矿床。本文的研究工作包含两方面内容:通过热力学计算峨眉山玄武岩在深部的结晶分异,对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的岩浆量分布和岩浆氧化物矿床(华Ti磁铁矿矿床)的分布以及下地壳高波速层的物相进行理论解释;对峨眉山大火成岩省金宝山PGE典型矿床进行成岩成矿的地球化学研究,预测整个大火成岩省的岩浆硫化物矿床产出位置。大多数峨眉山玄武岩的 MgO<7%,Ni为4-232ppm,它们是原始岩浆结晶分异后的产物。峨眉山玄武岩省下地壳和上地幔之间存在厚度为:8-25km1,P彼速为7.1-7.8km/s的附加层(高地震波速层)。滇西地区出露的洲套第三纪富碱斑岩,地球化学和同位素研究表明斑岩的岩浆源是来自“壳一慢混合层”,源区的形成时代为220-25Ma,与峨眉山玄武岩的形成时代一致。所以有理由认为该附加层是由峨眉山玄武岩在此结晶分异形成的。与地慢柱有关的洋岛Hawaii、Marquesas Islands;海底高原Oniong Java、大陆火山岩省ColumbiaRiver Plateaus地震彼研究都表明在上地慢顶部有一高速附加层,Farnetani etal.(1996)的研歼表明高速附加层是由来自地幔柱的岩浆在此结晶分异形成的。玄武岩是一种混合的部分熔融产物,是不同成分的地幔橄榄岩在不同的压力下熔出的。这种降压熔融高温高压实验是做不到的。熔出的熔体成分是温度、压力及橄榄岩成分(源区)的函数,形成的岩浆是一个多压熔融的集合体。热力学计算能够较为精确地计算出生成的岩浆成分和约束岩浆产生的过程。岩浆的结晶分异也是同样的情形,尤其是分离结晶过程,实验岩石学是很精确难模拟其过程的。热力学计算使用的MELTS程序,MELTS适用范围很广,适用于模拟岩石熔融生成岩浆和岩浆的冷却结晶。现今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的地壳厚度为40恤,这被认为是后期褶皱加厚的缘故。根据峨眉山玄武岩中辉石斑晶成分和玄武岩本身成分计算出分异结晶的压力为6kb,那么当时的地壳厚度约为20km:选择氧逸度为QFM,这一氧逸度范围认为是大多数大陆溢流玄武岩结晶分异时的氧化还原环境。热力学计算结果通过峨眉山玄武岩成分进行约束和验证。Al2O3、NaZO+K 20、CaO与MgO计算的演化趋势线与实际观察的演化符合较好,橄榄石和斜方辉石的结晶使得CaO随着MgO的降低而增高;当单斜辉石成为液相线矿物时,cao也随着Mgo的降低而降低了。单斜辉石在岩浆演化到MgO=10.3%时成为液相线矿物。整个计算过程中斜长石未成为液相线矿物,这与大多数玄武岩不具有Eu异常是一致的,并月_Al2O3随着MgO的减小单调增加也说明了这点。不过大多数峨眉山玄武岩常含有斜长石斑晶,这是低压下结晶分异的结果。由于斜长石密度小,所有很难与高铁玄武岩分离。整个计算的难点也是创新点是波速计算。通过分离的堆晶矿物组合中各种矿物的成分和质量分数计算的附加层波速比观察值高,不过堆积岩体常常会有残留岩浆存在矿物晶粒间,这样会降低岩石的压缩波速。大型基性一超基性岩体常常会残留有或者捕获5-30%的岩浆。假定两个高波速附加层分别捕获7叭,和巧%的残留岩浆,计算的结果就大体等于观察值。热力学和质量平衡计算研究表明:高地震波速层为橄榄辉石岩一辉石岩的巨型侵入岩体;峨眉山中岩区的岩浆量最大也符合含V-Ti磁铁矿矿床只产在中岩区,如太和、白马、攀枝花、红格等岩体;西岩区的岩浆量最小表明几乎没有可能在西岩区形成有规模的V-Ti磁铁矿矿床,实际观察仅仅只见到数量少而小的岩体;东岩区下地壳厚达20灿1的高波速层暗示东岩区上地壳的侵入岩体积也应该具有相当规模,应该是V-Ti磁铁矿矿床成矿区。目前在东岩区很少发现与峨眉山玄武岩有关的岩浆矿床的主要原因是:东岩区的剥蚀深度不够,没有可观的侵入岩体出露,而中岩区侵入岩都侵入在元古代地层中。按照质量平衡的计算方法,最保守的估算整个峨眉地慢柱岩浆事件产生的岩浆量为8.9*106km3,上地壳峨眉山玄武岩和侵入岩体积为3.9*106km3。如果按照初始覆盖面积5x106km2计算(与西伯利亚暗色岩初始覆盖面积相当),喷发高峰期为2Ma,计算的喷发速率为3.9km3/year。这并不亚于西伯利亚暗色岩的喷发速率4km3/year。这对于研究峨眉山大火成岩浆事件与二叠·三叠交界或end-QuadaluPian生物灭绝之间的可能联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另一方面的研究工作是:首先系统地介绍了岩浆硫化物矿床的基本原理,然后通过金宝山PGE矿床实例研究,提出金宝山岩体成岩模式,并且对整个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的岩浆硫化物矿床产出位置进行理论预测。详细地球化学研究表明金宝山镁铁一超镁铁岩是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古老火山岩浆房的残留物。岩体主要由底部超镁铁岩和上部镁铁岩组成,两种岩石的质量大致相同。根据超镁铁岩的矿物组合计算的成岩时的氧逸度较高,热力学方法计算的成岩压力为2kb左右。超镁铁岩的包嵌结构和铁铁岩的微晶一细晶结构说明超镁铁岩为镁铁岩结晶的矿物堆积形成的。镁铁一超镁铁岩的蚀变程度不同以及Sc、Sr、Eu等元素在两类岩石中的不同特征指示了整个成岩过程。金宝山岩体的原始岩浆 MgO=8%说明高镁玄武岩并不是形成PGE矿床的必要条件。金宝山的成岩模式是:在火山喷发前,岩浆侵位时橄榄石和少量铬尖晶石先结晶,沉淀在岩浆房底部;随后结晶的是斜方辉石和斜长石,斜方辉石也沉淀在岩浆房底部,斜长石由于密度较小集中中岩浆房上部,岩浆房的中部是:少量的斜长石小斑晶。由于斜方辉石和斜长石的结晶,这样岩浆中的Sc、Sr和Eu就会亏损,也是岩浆房底部堆积岩的原始捕获岩浆。火山喷发后,由于压力的突然降低,岩浆房底部的堆晶会发生再熔融,几乎消耗掉所有的斜方辉石,橄榄石也呈熔蚀状浑圆形态,重新熔融的斜方辉石导致超镁铁岩中残留岩浆比原始捕获岩浆更加富Sc,这种岩浆由于富MgO和在快速冷却的环境下同时结晶,最终形成光性方位一致的单刹辉石。喷发后岩浆房空间的剩余导致围岩-灰岩进入,造成岩浆房中剩余岩浆强烈的碳酸盐化。峨眉山玄武岩Cr-Mg#的相关关系定义一条正常玄武岩演化线。大多数这些玄武岩的Ni也保持了这种演化关系,其中低钦玄武岩和过渡型高钦玄武岩Ni-Mg#相关关系远离了正常演化线,这些玄武岩的Cu-Mg#相关关系也有类似的情形。峨眉山低钦和过渡类型高钦玄武岩Ni和 Cu的非正常亏损,表明它们在地表下经历了硫饱和事件。金宝山岩浆硫化物矿床成岩模型的建立,为在整个大火成岩省寻找岩浆硫化物矿床提供了一种新认识。低钦和过渡型高钦玄武岩的古老火山口下部是岩浆硫化物矿床的所在地。
Resumo:
稀矿山式铜矿是指赋存在昆阳群因民组地层中的铜铁矿床,其大地构造背景属于元古代裂谷带,大陆裂谷是超大型铜等多金属矿形成和分布的有利环境,在裂谷下部常发育异常地慢和岩浆源,裂谷空间上的多层次性使矿床具有明显垂向分带特征,其演化时间的长期性、脉动性和继承性便于多期成矿作用相互叠加、矿质的高度聚集。稀矿山式铜矿以落雪矿区稀矿山矿段最为典型,主要分布在因民落雪大乔地一稀矿山、滥山、磨子山,滥泥坪6-4巷、白锡腊和拖布卡地区。该类矿床广布于康滇地轴南段东川、武定一罗茨、元江、易门狮子山、金沙江南岸的花生坪、红门厂等地,已知中型铜矿床1处(稀矿山)、中型铁矿床2处(鹅头厂、笔架山)、小型铜(铁)矿床多处,上世纪90年代易门狮子山该类矿床的发现,表明该类矿床在东川-易门具找矿潜在远景。本文通过对东川矿区稀矿山式铜矿的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包裹体、同位素及同位素定年等地球化学研究,获得以下认识:1.东川矿区地层(包括其下覆基底)和晋宁期碱基性岩中Cu等成矿元素背景值较高,且在蚀变过程中均能析出Cu等成矿元素。矿床中Cu等成矿物质来源复杂,以深源为主,部分来源于地层(因民组紫色层和落雪组白云岩)及基底地层:矿区内的退色蚀变作用可能是混合流体碱质交代改造作用的结果,对铜矿形成影响明显,是铜矿化的标志;2.该类矿床成矿流体属于中高温、中高盐度、高密度Na,(K+)Ca2+-SO42-(Cl-)型,以深部岩浆水为主,混有大量海水和变质水。矿床中发现了富NZ包裹体,可能是矿床形成时,深大断裂活动、碱基性岩浆带来地球深部(上地慢和下地壳)物质并形成的成矿流体,在氧化一去挥发分作用过程中所形成;3.铁矿体被铜矿体包围,铁矿石被铜矿细脉穿插,说明铜矿化的形成晚于铁矿化。黄铜矿单矿物的Re-05同位素年龄研究表明其成矿年龄为826士230Ma,接近矿区碱基性岩年龄,与昆阳裂谷内其它类型铜矿成矿时代相当,均属于晋宁-澄江期;4.东川矿区晋宁一澄江期碱基性岩侵入活动明显,常作为因民组复杂角砾岩胶结物和岩脉(体)产出,多分布于深大断裂及其派生的次级构造附近,明显受南北向小江深大断裂走滑运动引起的右行旋扭及其派生构造控制,与“落因破碎带”和“铜矿分布”较吻合,均为“Z”字形。表明东川矿区铜矿形成与深大断裂及其派生次级构造和,宁-澄江期碱基性岩侵入活动关系密切;5.昆阳裂谷内的多数铜矿同位素成矿年龄多集中在9.0亿-6.5亿年之间,属于晋宁-澄江期,与Redina大陆裂解时限相当。表明裂谷内铜矿床的形成可能与Rodinia大陆裂解有关。因此,总结东川稀矿山式铜矿成矿模式为沉积(Fe、Cu)-热液叠加(Cu)改造:晋宁-澄江期,小江深大断裂发生走滑运动,在东川矿区造成右行旋扭及其派生构造,形成“Z”,字形落因破碎带,同时来自深源(下地壳或上地慢)碱基性岩浆侵入,不仅带来了大量Cu等成矿物质,更重要的是提供了热源,促使地层水(落雪组白云岩和因民组紫色层)循环,与富碱(Na和K)岩浆水混合,形成富碱中高温高盐度流体。因民组紫色层与其底部角砾岩接触带,具有较高的空隙度和渗透率,有利于成矿流体的运移和成矿。在这种混合流体作用下,地层中Cu等成矿物质析出,叠加改造了初始铜矿化最终形成稀矿山式铜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