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resultados para 1973-1976
em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Portal
Resumo:
该项研究在水稻育种中取得了突破,于1973年获得了我国第一株籼稻花粉植株。1975年从50多个杂交组合的花粉植株中选育出我国第一个单倍体籼稻新品种--“单籼一号”及其他一些新品系。1973年开始把花药培养技术运用于杂交水稻强优组合的育种,至1976年获得矮花21号和27号;汕花22号和2号等一批较好新品系,在生产中试种表证。1973年至1974年进行了筛选培养基的研究,在Miller及Ms培养基的基础上改良成较适合于籼稻花药诱导愈伤组织的培养基--“籼稻I”及分化培养基“籼苗I、II”。1975年起与广东师范学院数学系协作运用正交和平衡不安全区组试验法研究筛选出“合五”诱导培养基,愈伤组织诱导率平均达5.84%,与“籼苗II”分化培养基配合,绿苗分行率平均达30%,对水稻不同组合的花粉培养均有较广的适应性。
Resumo:
<正> 西藏地区的跳科(Sisoridae)鱼类,过去只记载过一种。从1973年到1976年,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参加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陆续采集到一些鮡科鱼类的标本,经整理,共7属10种,即:扎那纹胸姚Glyptothorax zanaensis,sp.nov.,墨
Resumo:
We study the photoluminescence (PL) properties of InAs/GaAs self-assembled quantum dots (QDs) by varying excitation power and temperature. Excitation power-dependent PL shows that there exists bimodal size distribution in the QD ensemble. Thermal carrier redistribution between the two branches of dots is observed and investigated in terms of the temperature dependence of their relative PL intensity. Based on a model in which carrier transfer between dots is facilitated by the wetting layer,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are well explained. (C) 2001 American Institute of Physics.
Resumo:
我国湖南黔阳农校于1964年开始水稻雄性不育研究,1970年全国各地陆续开展此项研究,当年冬,黔阳农校发现花粉败育的野生稻植株,为我国杂交水稻育成打开了突破口。1970年广东等省相继成立杂优协作组,1971年从湖南引入野败材料,开始了全国性的对水稻野败材料的研究。1972年被列为全国重大科研项目,有19个省市、自治区分别成立了协作组。同年,江西、湖南等省利用野败材料育成“二九矮”、“珍汕97”、“二九南I号”、“71-72”等第一批籼稻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1973年广东、广西、江西、湖南先后分别利用上述雄性不育系较大群体上获得“IR24”、“IR661”及“泰引一号”、“水田谷6号”等强恢复系,宣告我国水稻“三系”配套,制出第一批强优杂交水稻组合,取得了水稻杂优利用的重大突破。1974年,广西、广东、上海等省市在5600亩大面积上进行生产鉴定,证明取得显著增产效果。1976年全国种植面积100余万亩,到1979年单广东省种植面积就为190万亩,一般可比当家种增产2-3成。水稻“三系”杂优利用已成为我国水稻大面积增产的重要措施,经济效益巨大,1981年国家科委授予全国杂优协作组特等发明奖,广东省杂优协作组为全国五个重点获奖省区之一。
Resumo:
本文重点分析了黄华属植物的形态变异,并结合微形态、植物地理及分子生物学的证据,对全世界黄华属植物首次进行了全面的分类学修订,承认全世界黄华属植物共5组、21种、6变种。对Czefranova (1954,1958,1970,1976)的分类系统/2亚属、4组、38种,及其他学者描述的种进行了修正。对7个种进行了归并处理:确认了3个种的分类学地位;新组合了两个变种;建立了1个新组。 考证了属的正确模式及一些种的合法学名。长期被误用的本属模式 Thermopsis lanceolata R.Br. (1811)实际上是根据Sophora lupinoides L.(1973)同 模式(轮生花)建立的一个多余名,这个命名法上的异名应当被废弃而代之以T. lupinoides (L.) Link (1821)。而长期被误用的东北亚互生花黄华的正确名称应当是T. fabacea (Pall.) DC. (1825). 本文首次较全面的研究了黄华属植物的地理学。黄华属基本上为东亚-北美间断分布属。东亚地区是黄华属植物的现代分布及分化中心。伊朗-土兰地区及落基山地区是次生分布和次生演化中心,该属的多倍性现象也出现在这二地区,而且自此二地区曾经描述了许多新分类群,同时也被归并了很多,然而,最近的分子生物学证据又揭示,在这些地区曾被归并的一些分类群应是不同的实体,这似乎也在提醒分类学家,对这些物种分化较活跃的区域进行分类处理时,无论是描述新分类群,抑还归并或新组合旧分类群都应持谨慎态度。 据黄华属植物的现代地理分布、形态演化趋势、现有的化石及地质历史资料推测,黄华属植物在中新世之前早已存在,并且很可能在早第三纪或晚白垩纪,起源于劳亚古陆上一个含羽扇豆生物碱的古槐成员。两大陆分离后,在不同的促进种化因子的影响下,形成了各自的演化格局。根据黄华属植物的系统演化趋势、原始类群的分布式样及特有现象分析,东亚地区的中国,日本亚区和北美的阿把拉契亚省可能是可能是本属现存植物的原始类型保存中心。
Resumo:
本文记载了1973—1976,1981—1982年间在西藏高原及横断山区的温泉蓝藻。并根据该地区不同温泉,对其中所产蓝藻的种群分布状况以及蓝藻生长特点作初步论述。
Resumo:
<正> 1973年4月20日和1976年6月8日,我们先后在河北省怀来县官厅水库和安徽省繁昌县龙窝湖采集的白鲢 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Cuvier et Val eaciennes)以及细鳞斜颌鲴 Plagiognathops microlepis(Bleeker)中发现两种粘孢子虫,经研究鉴定为粘袍子虫一新属二新种。 模式标本均保存在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Resumo:
<正> 中国科学院青藏综合科学考察队于1966、1973—1976年在西藏全境采集了大量的水生生物标本,作者从中共观察到原生动物458种,其中肉足虫170种,纤毛虫288种。关于西藏原生动物的分类区系、地理分布、生态特点等已另有报道。本文仅对匣壳虫属Centropyxis中一新种、二新亚种进行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