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3 resultados para BH Aesthetics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表现型是基因型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不同环境条件下给定基因型能表达为不同的表型,这是我们所熟知的植物表型可塑性。可塑性一方面帮助植物更好地适应不利环境,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可塑性,使得人们难以从表型直接理解基因功能。如今,基因组学快速发展允许解密基因更迅速便捷,甚至发现大量基因。因此,进一步理解可塑性过程的基因背景、理解基因和环境对表型的作用非常必要。由于从基因到表型非线性过程,从而引起基因型和表型差异,期望有效方法或工具能跨越这个横沟。植物生长模型已被开发用来模拟植物响应环境动态关系,并且将参数和环境整合到模型方法中。因此,普遍认为植物生长模型将在探讨复杂可塑性基因功能扮演重要作用。水稻是普遍应用在基因组学和功能基因组学典型的模式植物。水稻分蘖是重要的基因依赖环境敏感的过程,这是农学上非常关注的现象。本文将应用模型方法理解水稻分蘖逆制的可塑性。本研究设计了一个相对优化环境条件下,野生型水稻分蘖逆制试验,该试验有两个处理(1)手工剪切分蘖;(2)一个TDNA突变体,并分别设置对照。本试验在法国国际农业研究发展中心(CIRAD)温室开展,每个试验利用水培方法,培育植株50天左右(营养生长阶段)。在营养生长阶段,定期破坏性测量单个器官的鲜重、干重和单个器官的大小。本文尝试应用两个植物生长模型模拟和解释水稻响应分蘖逆制表型发育。GreenLab是一个植物结构数学模型,已被开发用来模拟植物结构动态和结构功能反馈。植物3D结构决定光捕获和生物产量,然后,生物量分配到新的器官,因此,器官形态结构将发生变化,新阶段的生物量生产将会更新。通过基于最小二乘法的CornerFit软件实现了模型参数优化。另一个模型EcoMeristem,基于作物模型和形态发生概念,用来模拟水稻分生组织活动、器官发生和形态过程等可塑性过程,内部竞争指数Ic主要与环境相关,参数主要描述基因功能。通过植物生长过程模拟与测量的优化,手工提取了模型参数。这两个植物生长模型演示了缩减基因型与表型之间的差距,并实现了水稻响应分蘖完全逆制的可塑性过程。GreenLab模型有一个极好的器官发生基础,但本研究限于单茎拓扑结构。另外,该模型有更长的时间步长,这对描述植物可塑性没有提供足够的分辨能力,这在EcoMeristem模型中得到了解决。很明显,EcoMeristem模型有更弱的结构基础,这可能蕴含了一些可塑性信息的缺失。总体而言,EcoMeristem模型有更专业的可塑性过程、基因环境理解和表达能力。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锥形繁殖体是具有吸湿芒和锐利尖端的一种繁殖体类型。芒的吸湿运动促使锥形繁殖体穿透土壤,而存在于繁殖体上的短硬刚毛阻止它在芒再次打开螺旋时从土壤中退出。通过这个过程,种子被埋藏到一定深度,称之为种子(繁殖体)的打钻作用,这是锥形繁殖体最主要的功能。锥形繁殖体的结构和功能代表了繁殖体在生活史各个阶段的适应,可能是植物在群落内占优势的原因之一。针茅属植物是具有锥形繁殖体的植物中较大的一类,常常被看作是识别地带性植被的优势种。小针茅分布于荒漠草原,克氏针茅和大针茅分别分布于典型草原较干和较湿的区域。沿着环境梯度的变化这些植物呈现明显的生态替代。因此,我们以小针茅、克氏针茅和大针茅为研究对象,从种子打钻、种子埋藏、种子生理特征出发研究针茅属植物的繁殖体特征对地带性分布的适应。结果表明: 小针茅的实生苗主要由当年种子产生,克氏针茅和大针茅在当年的冷秋季节和第二年的春季均能够产生实生苗。根据土壤种子库分类,三种针茅均具有瞬时种子库,所不同的是小针茅具有I型种子库的特征,克氏针茅和大针茅具有II型种子库的特征。针茅属植物通过芒的吸湿运动将繁殖体埋入土壤,这个过程可以造成种子损伤,但大部分只是引起基盘的脱落,而这不影响萌发,受到严重损伤的种子仅占种子库很小的一部分。 繁殖体吸湿芒的损伤程度和繁殖体的入土角度都影响繁殖体的埋藏。当芒被过度损伤以致不能提供杠杆作用时繁殖体不能埋藏。而繁殖体入土角度和埋藏深度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繁殖体的埋藏能力并不总是与土壤条件有关,大针茅和克氏针茅的繁殖体埋藏与土壤类型有关,而小针茅的埋藏主要与环境的湿度条件有关。 种子埋藏深度通过减少实生苗出现率和推迟实生苗的出现时间来影响实生苗的出现。埋藏深度与实生苗的出现率呈显著负相关,与实生苗出现时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棕钙土内种子埋藏深度对实生苗出现的影响比在栗钙土内的影响更明显。不同针茅物种具有不同的最适埋藏深度范围,小针茅的最适埋藏深度更浅而范围也更窄,这与它出现的环境有关。因此,繁殖体的形态和生理特征都体现了不同针茅繁殖体对环境条件的进化适应,可以从有性更新的角度解释针茅属植物的地带性分布和生态替代的原因。 放牧是羊草草原的主要利用方式。放牧引起的植被变化影响水分的可用性,而反过来植物所获取的水分来源也可以影响物种的分布。通过测定内蒙古羊草草原群落放牧和不放牧区内主要植物种和土壤的氢同位素值来研究植物 的水分来源,确定放牧对植物使用水分来源的影响,调查放牧前后植物的水分来源变化和相对生物量变化的关系。 我们发现120 cm深的土壤剖面在统计学上可以分为三层:0-20 cm, 20-50 cm和50-120 cm。低于50 cm土壤层的氢同 位素信号类似于地下水,这部分水分很少受到降雨的影响也不被任何植物所利用。群落内,灌木小叶锦鸡儿主要使 用来自20-50 cm土壤层的水分,除此之外大多数物种则主要使用来自水分含量频繁波动的地下20 cm土壤层内的水分。放牧使群落倾向于利用更浅层的土壤水,对植物的水分来源的影响则直接反映到它们的生物量变化上。此外,植 物水分来源对放牧的响应和生物量对放牧的响应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水分来源受到放牧影响越大的植物对放牧的响应越敏感。因此,我们有可能能够通过植物对水分来源的利用来估计物种在放牧演替中的丰富度分布。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通过群落生态学和景观生态学方法,结合GIS、RS技术对锡林河流域湿地植被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流域湿地面积为301.62km2,占流域面积的3%左右。尽管面积相对较小,但是物种丰富,群落结构多样。植被调查数据显示基本确定的植被型4个,植被亚型6个,群系组16个,群系68个,区系成分以泛北极种为主,占69%,相对简单;按照水分生态型划分,中生物种占最多,为44.32%;按生活型分以多年生草本为主占50%以上;科属分布相对复杂,隶属39个科,其中禾本科和菊科是最大的两个科,所占比例仅有17.30%和12.43%,其他科没有明显的优势性,充分说明湿地优越的生境可以满足多种植物共同生长。 多度分布是研究物种多样性分布的重要组分,同时反映了群落结构的特性。以常用的Lognormal、Logseries和Weibull、Exp、Power模型来拟和6个典型草甸群落和踏头草甸群落的物种多度分布,分log-相对多度-物种级数和物种-游程两种形式进行比较;同时,对于典型草甸群落和踏头群落区分常见种、偶然种等进行细化,深入分析群落多度的变化。结果表明,5个模型对于log-相对多度-物种级数在整个群落水平上均不能很好的拟和,50%以上的点都落在95%置信区间以外;但是对常见种和偶然种的拟和情况要好,Weibull、Power和Logseris模型分别对典型草甸群落常见种、偶然种和中间种能很好的拟和,而Logseries和Power模型对于踏头群落的常见种和偶然种拟和较好。5个模型都能较好的拟和物种-游程分布,其中K—S检验结果表明:Lognormal模型对于无脉苔草、针苔草和荸荠这类相对湿润环境下的典型草甸群落拟和较好,对于长叶火绒草和密花风毛菊群落Weibull拟和最好,Power 模型拟和箭叶橐吾最好,踏头草甸拟和最好的是Logseries模型,踏头间拟合最好的是Exp模型。不同的拟和模型应用于不同的群落类型,可以看出湿地群落的复杂性和生境的多样性。区分常见种和偶然种的拟合结果表明典型群落和踏头群落表现一致,即Lognormal模型对所有种拟和是最好的,而Power模型对偶然种的拟和是最好的,同时,Lognormal对典型草甸群落的中间种拟和也是最好。从中可以看出典型草甸群落和踏头群落尽管在表现形式上不同,但是群落的内部仍存在相似的联系,可能跟相似物种的作用有关。 根据湿地表观类型、植被水分状态和航片判别能力,结合实地调查,采用监督分类的方法将锡林河流域的湿地划分为低湿地草甸、盐化草甸和沼泽三种类型。自1984年以来20多年的时间中,锡林河流域的湿地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尽管总的面积没有太大变化,但是湿地类型发生转化。中上游的低湿地草甸面积减少8.94%,沼泽面积减少30.82%,同时,盐化草甸的面积增加了15.98%。增加的盐化草甸主要是另外两种湿地类型转化而成的,中游水库截流,加速中下游草甸的盐化是锡林河流域湿地变化的主要原因。利用GIS技术依据探讨不同湿地的空间变化,分析沙化对湿地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沙化只对少数湿地有影响,发育良好的湿地即使处在相对强烈的沙化环境下,仍能保持不变。接着,分析了人类直接干扰对湿地变化的影响,缓冲区居民点分析结果表明:近20年来,位于湿地周边的居民点分布格局发生显著的变化。1980年代,居民点分布在盐化草甸周边的最多,到2004年,居民点在沼泽草甸分布数量为最多,该类湿地水、草和资源最为丰富,人类直接的干扰最大,进而转化成另外两类,减少面积最大。低湿地草甸是物种丰富,结构复杂的一种湿地,抗干扰能力强,恢复能力也强,因此相对的变化面积较小。以锡林浩特市水库上下游的湿地植被物种和群落结构的变化,证明了水量减少是湿地数量、结构改变的直接影响因子。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外来生物入侵已严重影响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威胁生物多样性,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我国50%的外来有害植物是人为引种的结果。因此,在引种造林之前对引入种的入侵潜力的研究和评估极为重要。过去几十年,中国南方地区外来的红树植物物种经常被用于人工造林,但这些外来植物的入侵性却缺乏系统的研究。本研究将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四个尺度的研究有机结合,对海南和广东两地的原产于孟加拉国的红树植物无瓣海桑(Sonneratia apetala) (1985年由申达本引入海南东寨港,1993年引种到深圳)和原产我国海南的海桑(S.caseolaris) (1993年引种到深圳)的生物学特性如种子和幼苗的扩散特性、光合生理特性、抵抗潮汐淹水特性以及本地种、外来种林下和光滩大型底栖动物的营养关系进行了综合研究,结论如下: 1. 果期长和果实种子数量大是海桑属植物的共有特点,但海南的本地种海桑不管在海南还是在引种地深圳都具有比引入种无瓣海桑更优势的萌发和漂浮能力。在没有天然海桑属植物分布的天然红树林区开展海桑属植物造林,应高度重视海桑属红树植物果实和种子的漂浮以及萌发早期的幼苗漂浮可能造成的扩散。 2. 通过对深圳福田红树林保护区实验区引种海桑和无瓣海桑幼苗的自然更新和种苗扩散的调查结果表明:海桑和无瓣海桑在深圳湾经过十几年的引种驯化之后,幼苗的更新和扩散能力逐年增高。虽然林下当年生幼苗受光强和温度等环境因子的影响在定居后大量死亡,林缘、林内空地和光滩上良好的光照条件很适合这些红树幼苗的生长。这是近年来深圳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周边出现海桑和无瓣海桑幼苗扩散现象的主要原因。幼苗成功定居相关的机制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3. 在海南,引种的无瓣海桑的光合速率(A)和光合N利用率(PNUE)都低于本地种海桑和白骨壤,而在深圳引种的海桑和无瓣海桑其光合速率和营养循环速度与本地种相当或低于本地种。因此,海南的外来种与本地种红树植物竞争生境的可能性不大,而深圳的外来种海桑具有较高的光合速率(A)和光合N利用率(PNUE),和本地红树植物竞争生境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因此,海南以外的天然红树林区,引种的海桑与本地的红树植物竞争生境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4. 无瓣海桑对潮汐淹水时间的敏感性低于海南本地种海桑,在淹水时间最长的10-12 h的淹水处理下,无瓣海桑还能通过增加茎长度、扩大叶面积来缓解厌氧胁迫和增加光合速率。因此,无瓣海桑比海桑具有更强的抗淹水能力。从叶片气体交换和养分利用的特征上来看,由于同属的海桑和无瓣海桑在天然状态下存在生态位重叠,因此,从本研究的结果看,它们对于中低潮带的生态位竞争是可能存在的。在低潮带无瓣海桑的生长较海桑有优势,因此低潮带区域很可能成为无瓣海桑与海桑竞争空间和资源的主要区域。 5. 人工海桑林的动物营养结构相对于光滩和天然白骨壤林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人工海桑林的动物之间对于食物的竞争大于天然白骨壤林。因而,造林后的海桑人工林的营养结构的稳定性可能低于天然白骨壤林。但是,对于各种底栖动物的可能食物来源和营养关系的证明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本研究结论如下: 两种海桑属植物的果实、种子的数量和种苗的漂浮扩散特性都可能导致外来种幼苗在原生红树林周边的光滩和林缘空地成功定居,这一特点需要长期的监测。但是从植株的光合特性、潮汐淹水的适应性等生理生态学的证据表明:现阶段两个研究样地上的两种外来种红树植物发生生物入侵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引种后在中、低潮位滩涂上存在外来种无瓣海桑与海南本地种海桑竞争生态位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对引种后人工生态系统的底栖动物多样性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1. 生物土壤结皮是干旱半干旱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通过增加土壤肥力和稳定性、影响水分再分配和植物萌发、成活、生长和繁殖而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产生重要影响。为阐明生物结皮在内蒙古草地中的作用,本报告对两个草地生态系统进行了为期三年的调查,对生物结皮的氮素输入、对放牧的响应及其与植物的关系进行了综合研究。 2. 利用乙炔还原法,本研究对内蒙古退化草地中的生物土壤结皮中的蓝藻、地衣和地耳的氮素输入进行了为期30个月的连续测定。研究发现:1) 生物结皮固氮活性主要集中于5-10月,呈单峰型曲线,表明生物土壤结皮的固氮作用主要受温度和降雨影响;2) 生物结皮年固氮量为12.99-129.9 kg N•ha-1,98%的氮素固定于6-9月份;3) 按固氮量排序,蓝藻 (61%) > 地衣 (33%) > 地耳 (6%),表明物种组成和丰度对生物结皮的氮素输入具重要影响。生物结皮的固氮量和季节变化表明生物结皮可以是影响退化草地中植物生长和促进退化草地恢复的重要影响因子。 3. 本研究选择三个放牧处理(长期放牧、短期围封和近期放牧)对生物结皮固氮活性进行了为期3年的研究。结果表明,与短期围封相比,长期放牧造成生物土壤结皮固氮活性下降了99.5%。固氮活性在放牧时间不足11个月时即可下降至最低水平,因此,放牧持续时间短于4个月的轮牧可能有利于生物土壤结皮的固氮。 4. 本研究选择6个放牧梯度(对照:0.00 羊/公顷, 极轻度放牧:1.33羊/公顷,轻度放牧:2.67羊/公顷,中度放牧:4.00羊/公顷,重度放牧:5.33羊/公顷,极重度放牧:6.67羊/公顷),研究放牧强度对于生物结皮丰度、物种组成和固氮输入的影响。不同放牧强度对生物结皮丰度、物种组成和固氮输入具有重要影响,表明长期放牧可抑制生物土壤结皮在氮素输入和土壤固定方面的作用。极轻度放牧对生物土壤结皮影响不大;轻度放牧造成氮素输入降低了50%;重度和极重度放牧造成氮素输入降低了90%,并可使移动性较强的物种成为生物土壤结皮的优势组分,从而可抑制其土壤固定作用。因此,极轻度和轻度放牧是有利于生物土壤结皮固氮和固定土壤的草地利用方式。 5. 在处于恢复早期的一个退化草地中,我们对生物结皮和植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为期2年的研究。结果表明,生物结皮的丰度和物种组成与植物地上生物量和盖度高度相关。生物结皮丰度和氮素输入随植物生物量和盖度下降。结果还表明生物结皮是退化草地的主要氮素输入来源,尤其是在草地恢复初期。植物组织δ15N 低于土壤,这种差异随植物生产力增高而减小,表明生物结皮所固定氮素首先被植物利用,而后返回土壤。生物结皮的固氮输入变化可能是这种变化模式的主要原因,在分解作用和氮素损失中的同位素分馏,以及菌根真菌对于氮素的转运可能也是这种变化模式的原因。结果还显示生物土壤结皮与植物之间可能存在负反馈关系。这种自我调节的反馈过程可能是影响退化草地生态系统生产力和氮素循环的重要调节机制。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属忍冬科忍冬属,是一种重要的药用植物,其花蕾称为金银花(Flos Lonicerae),在我国已有1000多年的药用历史,具有清热解毒、凉散风热等功效。我们利用秋水仙素诱导二倍体“大毛花”品种茎尖选育出同源四倍体“九丰一号”品种,并在生产中发现花蕾产量显著提高,而药效成份含量是否发生变化了呢?四倍体忍冬表现出典型的器官巨大性,这些变化是否与其较强生态适应性之间存在联系呢?染色体加倍增强了忍冬的生态适应性,其生态修复功能如何呢?在本研究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1)染色体加倍对其叶片,茎、花蕾和花蕾产量及其药效成份等生物学性状的影响;(2)染色体加倍后植物对水分胁迫的响应;(3)染色体加倍后植物对热胁迫的响应;(4)除上述两个品种外,增加一个变异品种“红银花”,探讨3个忍冬品种对退化生态系统的修复功能。主要结果如下: 1. 通过测定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和使用流式细胞仪分析茎尖细胞DNA含量,表明四倍体忍冬(2n = 4x = 36)确实来自二倍体忍冬(2n = 2x = 18)的染色体加倍。四倍体忍冬气孔细胞大小显著大于二倍体,而气孔密度显著低于二倍体。四倍体忍冬没有光合“午休”,而二倍体存在明显的光合“午休”,这可能与其存在抗高温的叶片解剖结构特性有关。四倍体忍冬叶片较二倍体变大、变厚、变浓绿(较高叶绿素含量)。与二倍体相比,四倍体忍冬单位叶面积重量显著增高,表明其具有较强的生态适应性。四倍体忍冬单个花蕾的鲜重和干重均显著大于二倍体。连续3年的花蕾产量调查表明,四倍体显著高于二倍体。染色体加倍使其茎干粗壮、节间变短、新梢上着生花蕾数目增多及单个花蕾变大,这是其花蕾高产的生物学基础。对金银花的药效成份而言,染色体加倍不影响绿原酸的含量,但增加了木犀草苷的含量。结果表明,染色体加倍能增加金银花的产量和药效成份的含量,建议四倍体忍冬在药材生产中推广应用。 2. 水分胁迫显著降低二倍体和四倍体忍冬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水分胁迫也降低电子传递速率、光系统II实际量子产量和光化学猝灭,而增加非光化学猝灭、总可溶性糖、脯氨酸和丙二醛的含量。四倍体忍冬对水分胁迫的响应表现为其叶片水势、气体交换、叶绿素荧光和有关代谢物含量的变化程度低于二倍体,并且复水后其恢复能力快于二倍体,表明染色体加倍增强了忍冬的抗旱能力。分析其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四倍体植株总叶面积减少、单位叶面积重量增加、叶片表皮细胞和栅栏组织增大以及叶片表皮毛较浓密等形态解剖结构特性有关。结果表明,染色体加倍能增加忍冬植物的抗旱能力,而使其具有较强的生态适应性。 3. 二倍体和四倍体忍冬受48 ºC热胁迫处理6 h和恢复10 h,以及离体叶片45 ºC,50 ºC,55 ºC 水浴热胁迫3 min,应用叶绿素荧光成像系统研究了它们对热胁迫的响应。热胁迫显著降低了两个品种叶片的最大光化学效率、电子传递速率、光系统II实际量子产量和光化学猝灭,降低了四倍体的非光化学猝灭,而增加了二倍体的非光化学猝灭。热胁迫增加了两个品种叶片的总可溶性糖、脯氨酸和丙二醛的含量。四倍体受热胁迫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和有关代谢物的响应程度低于二倍体,以及其恢复程度快于二倍体,表明染色体加倍提高了抗热性。此外,叶绿素荧光成像的异质性也表明,四倍体的抗热能力大于二倍体。进一步的叶片解剖结构分析表明,四倍体叶片的表皮细胞变大、栅栏组织增厚、表皮毛较浓密等特点,是其抗热性强的主要原因。 4.根据以上的研究结果,通过四倍体忍冬生态修复功能的野外试验证明染色体加倍后其生态适应性变化。在本研究中,针对北京市门头沟区大面积不同类型的废弃地急需恢复植被和景观的问题,在恢复生态学理念的指导下,综合运用集成技术,将3个忍冬品种植物用于这些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在王平镇的公路下边坡(以碎石和矿渣为主)、煤矿、石灰窑和采石场4种类型废弃地建立生态修复的试验示范区。结果表明,在4个废弃地类型上引进的3个金银花品种,具有使示范区快速复绿、当年成景和群落快速形成的潜力,并具有对不同退化迹地的适应能力和恢复效果,其中四倍体忍冬效果更好些,这主要与其形态解剖结构和较强的生态适应性有关。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虫(nematodes)是世界农业生产的一大障碍,每年给世界农业生产造成约1000亿美元的巨额损失,是世界各国一直关注的重点病害之一。线虫可以危害各种大田作物和各种温室植物,几乎所有的栽培植物都有线虫危害发生。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以及健康意识的觉醒,传统防治根结线虫的药物如溴甲烷等因对环境的破坏作用,或者由于高毒、使用不便、抗药性等原因而迅速退出历史舞台,研究环保高效防治线虫成为世界各国竞相发展的技术之一。本研究尝试通过物理方式防治蔬菜根结线虫,并调查了对土壤质量的影响,主要内容包括: 1. 设计制造了功率20 Kw,频率为915 MHz的大功率土壤微波处理机,并通过了田间试验; 2. 设计制造了每小时120 g臭氧产量的便携式臭氧土壤处理机,并通过了田间试验; 3. 采用4因素3水平正交法L9(34)在山东寿光蔬菜大棚进行了蔬菜根结线虫的防治试验,综合考察微波、臭氧、微波吸收剂、EM菌等不同处理水平对根结线虫和对土壤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1) 大棚土壤经微波60 s照射能够显著降低甜瓜根结线虫数和根结指数(p < 0.05),盆栽试验只需处理10 s即可显著防治甜瓜根结线虫(p < 0.01);以120 g/h臭氧浓度处理5 s也能显著降低甜瓜根结线虫的数量(p < 0.05);田间施入5 g/m2的EM菌,能够显著降低甜瓜根结线虫的数量(p < 0.05);盆栽试验中微波吸收剂具有降低根结线虫数量的趋势,但是不同处理水平之间差异不显著,田间试验则具有增加根结线虫的趋势,不同处理水平之间也没有显著差异。 2) 微波不同处理水平之间对甜瓜单瓜重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以120 g/h臭氧浓度处理甜瓜能够显著增加甜瓜单瓜重(p < 0.05);200 g/m2微波吸收剂能够显著提高甜瓜单瓜重(p < 0.05);以5 g/m2EM菌处理土壤则显著降低甜瓜单瓜重(p < 0.05)。 3) 微波、臭氧、微波吸收剂不同处理水平对甜瓜糖度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以3 g/m2的EM菌处理甜瓜能够显著降低甜瓜的糖度。 4) 不同因素对甜瓜硬度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 5) 微波处理60 s能够显著提高甜瓜的果型指数(p < 0.1),臭氧、微波吸收剂、EM菌等因素不同处理水平之间对果型指数影响差异不显著。 6) EM菌5 g/m2处理浓度能够显著降低甜瓜株高(p < 0.1),微波、臭氧、微波吸收剂不同处理水平之间对株高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 7) EM菌5 g/m2处理浓度能够显著降低甜瓜根径(p < 0.1),微波、臭氧、微波吸收剂不同处理水平之间对根径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 8) 微波处理60 s能够显著降低表层土壤(0-5 cm)的有机质含量(p < 0.01);以120 g/h的臭氧浓度处理,则可以显著提高10-15 cm土壤的有机质含量(p < 0.05),其它处理因素的不同水平对有机质的影响差异不显著。 9) 微波不同处理水平对土壤全氮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p < 0.05);120 g/h臭氧处理浓度能够显著降低表层土壤(0-5 cm)的土壤全氮量(p < 0.1);100 g/m2微波吸收剂处理水平能够显著提高10-15 cm土壤全氮量(p < 0.05);EM菌3 g/m2的处理水平则显著降低5-10 cm土壤全氮量(p < 0.05)。 10) 微波、微波吸收剂、EM菌不同处理水平之间对土壤全磷没有显著影响;240 g/h臭氧浓度处理5 s能够显著降低10-15 cm土层的土壤全磷含量(p < 0.05)。 11) 微波、微波吸收剂对土壤全磷没有显著影响;臭氧处理具有降低土壤有效磷的趋势,EM菌处理则有提高土壤有效磷的趋势,但是 不同处理水平之间差异不显著(p > 0.05)。 12) 微波处理对土壤EC值没有显著影响;臭氧、微波吸收剂、EM菌处理具有降低土壤EC值的趋势,但是不同处理水平之间差异不显著(p > 0.05)。 13) 微波处理30 s能够显著降低表层土壤的pH值(p < 0.05),臭氧、微波吸收剂、EM菌处理具有提高土壤pH值的趋势,但是不同处理水平之间差异不显著。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在内蒙古典型草原农牧交错区多伦县境内,进行了土地利用历史和管理对群落结构演变影响的研究。探讨了模拟降雨和添加N、P对草地群落结构的单因子效应和互作效应。土地利用历史选择了围封禁牧和弃耕两种。弃耕地的弃耕历史为4年,围封禁牧分别为围封1年和围封4年。研究在2005年进行了一年,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 在内蒙古典型草原地区,土地利用历史对物种丰富度、植被盖度的影响不大,但对物种分布均度、植被高度影响显著。弃耕地的物种分布均质性较差,但植被高度高于围封草地。弃耕地的物种多样性指数、枯落物覆盖度低于围封草地,围封草地中围封4年的又低于围封1年。 2. 增雨对内蒙古典型草原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无显著影响,但利于植被盖度和植被高度的增加。增雨也使得群落的枯落物覆盖度和空地覆盖比例下降。在获得水分的条件下豆科植物的扩张速度快于禾本科植物,表现出了群落结构分异的趋势。 3. 添加N素和P素没有引起群落物种丰富度的明显变化,但添加N素利于物种数目增加。添加N素还使得草地植被盖度增加、枯落物覆盖度和空地覆盖比例下降,但添加P素没有产生类似的效果。添加5g/m2 以上的N就会引起内蒙古典型草原枯落物覆盖度的显著降低。添加N素后,禾本科植物盖度增加,但豆科植物响应不强烈;添加P素后,豆科植物盖度增势明显。因此,豆科植物对P素反应敏感,而对N素渴求不强烈。 4. 水、N、P交互对物种丰富度和植被高度影响都不大,但都有促使植被盖度增加、枯落物覆盖度和空地覆盖比例下降的趋势。水、N、P交互还使得禾本科盖度增加,但除水、P交互外,各交互组合对豆科植物盖度的影响都不大明显。 综上所述,土地利用方式和管理是内蒙古典型草原群落结构演变的重要驱动力。在当今人类活动日益加剧的形势下,天然植被受人为的干扰越来越大。如何保护内蒙古典型草原的植被,是许多研究者共同肩负的重任。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研究通过对鄂尔多斯(主要为毛乌素地区)植物遥感光谱和土壤结皮光谱的测定,通过专题资料搜集、野外踏查、植被样方调查和室内盆栽试验和实验室分析等工作,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测定了研究区主要植物光谱和土壤结皮光谱,建立了研究区生态环境本底数据库,在以上的基础上,进行了3方面的详细研究: (1) 通过野外样方调查,野外和室内培养的生物结皮的地面高光谱测定和野外典型地物(鄂尔多斯地区优势高等植物种和沙地土壤)的高光谱测定。采用人工模拟降雨,从苔藓休眠-正常代谢-休眠过程中,研究苔藓土壤结皮的光谱变化,得出苔藓结皮在夏季的生命活动期(正常代谢)的光谱曲线具有高等植物光谱曲线特征;不同地物的NDVI在降水前后变化:苔藓结皮NDVI的变化为0.3-0.35左右,藻类结皮变化为0.15左右,100%盖度的油蒿变化约为0.03左右,而土壤物理结皮的NDVI变化为0.06-0.08左右,可见降水对结皮的归一化植被指数的影响较土壤和高等植被大的多,对苔藓结皮的影响尤其显著。 通过线性模型研究了生物结皮对区域植被遥感解译的影响:模拟得出调查区域(11km样线)由于干湿结皮的变换, NDVI值平均变化0.03, 苔藓湿时的NDVI较苔藓干时相对提高9.3%。可见在研究区,由于苔藓结皮等土壤结皮的存在和干旱半干旱区降雨的不稳定性,必然造成该区域短时间内NDVI的不稳定性。研究结果可为如何结合苔藓结皮的高光谱特征及其变化规律选择和研究合适的生物结皮(苔藓)遥感解译方法提供借鉴。 (2)通过对1980S,1990s,2000s三个时期遥感图像解译,分析了毛乌素沙地沙漠化过程及其驱动机制,认为毛乌素沙地近20年来沙漠化程度有所减轻,植被覆盖有所增加。气候因素和人为因素是导致植被覆盖增加的决定因素,通过多元回归分析确定降水和温度是影响毛乌素沙地植被变化的关键气候因子,并建立了相应的回归方程;人为因素的影响表现在20年来农田和林地的大面积增加。 (3)在建立研究区生态环境本底数据库的基础上,利用遥感解译结果和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功能,分析了气候因素、地质水文因素、地形和地貌等对植被分布的影响,得出在不同尺度上,影响植被分布的关键因素不同。在鄂尔多斯研究区,区域年降水量对全区的植被分布有着重要影响,尽管地质水文条件的不同也影响了小区域的植被分布。在毛乌素沙地区,在宏观尺度上(旗县),植被分布与其所处的海拔高度关系不明显,在小尺度上,植被分布表现出趋向于相对低海拔分布;小尺度研究中发现,植被分布受地形和基质岩性的组合的综合影响。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干旱的实验地的自然生境(无遮荫不补水处理)对于1年生紫茎泽兰来说具有胁迫作用,而对于本地草本植物群落来说,这样的季节性干旱并不存在胁迫作用;在单层遮荫不补水的处理中,紫茎泽兰具有竞争优势,而单层遮荫补水处理对紫茎泽兰的竞争不利。在双层遮荫补水的处理中,紫茎泽兰表现出对本地植物较大的相对竞争优势,但双层覆盖对于二者的生长均构成了较严重的胁迫。 在无覆盖不补水的处理中,紫茎泽兰定居期的死亡率最高,而定居后的生长指标(平均高和平均单株干重)在补水和不补水条件之间没有明显差异;在双层覆盖条件下,紫茎泽兰存活率在补水和不补水条件下,绝对值都较高,而平均单株干重在补水和不补水条件下都比较低;在单层覆盖条件下,紫茎泽兰存活率在补水和不补水条件下都较高,紫茎泽兰的平均高和平均单株干重在不补水处理都显著高于补水处理,而且明显高于其他不覆盖、双层覆盖的补水和不补水处理。说明在实验地的自然生境中,本地群落对紫茎泽兰早期(侵入定居)具有一定的抵抗力,但在这样的生境中的本地植物群落对紫茎泽兰的后期(定居之后)的发展的抵抗力较低;双层覆盖条件(相当于郁闭度高的林下生境)对紫茎泽兰的早期侵入定居虽然抵抗力较差,但是对紫茎泽兰的后期(定居之后)的发展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单层覆盖条件(相当于受到人畜干扰的郁闭度较低的林下生境)下,本地群落对紫茎泽兰早期侵入定居和后期(定居之后)的发展抵抗力都很低,这一结果提醒我们,紫茎泽兰易于侵入受到过人为干扰的郁闭度较低的林下生境并产生严重危害。 刈割干扰对紫茎泽兰的入侵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高强度刈割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促进紫茎泽兰的个体生长速度和群体生物量上,但低强度刈割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入侵定居的个体数量和群体生物量上。低强度刈割处理中的紫茎泽兰的密度为高强度刈割处理的5倍,单位面积上的紫茎泽兰的生物量最高,达到高强度刈割处理的2.5倍,可见对于紫茎泽兰的入侵而言,低强度的刈割干扰比高强度刈割干扰具有更大的促进作用。 本地植物雀麦、豆科植物、鱼眼草和香薷在与紫茎泽兰混栽后,它们的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紫茎泽兰根际土壤微生物相似性更高,而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豆科植物和鱼眼草的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与它们的生物量生长具有一定的关联性,而对于雀麦和香薷的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与它们的生物量生长的关联性不明显,说明紫茎泽兰入侵本地植物群落后可以对生态系统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造成较大的影响,而微生物的改变并不是对所有的本地植物来说都是非常严峻的。虽然我们实验中的4种本地植物中只有2种本地植物的生长表现出与其根际土壤微生物变化的显著相关性,但这对于本地植物群落已经是非常严重的威胁。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空中花粉是植被类型、气候状况与大气环境质量的指示物之一。空中花粉雨的取样实验对化石花粉谱的解释和古植被的恢复具有指导意义,因此空中花粉分析成为第四纪孢粉学和古生态学研究的有效辅助手段。本研究在新疆天山中段北坡进行了短期的空中花粉监测(2001年7月~2006年7月),目的是获得局域性和区域性植被所散发的花粉类型及其数量信息,并探讨花粉数量的植被与气候指示意义、花粉传播以及受环境条件影响的程度,同时分析和检测花粉浓度受气候条件的影响情况。空中花粉的收集使用Cour-type捕捉器,分别在3个不同海拔梯度进行5年连续的空中花粉收集(夏秋季节每周一个样品,冬春季节每两周一个样品)。取样地点分别是新疆天山中段北部的天池气象观测站(43°53'58.38"N, 88°07'15.75"E , 海拔1942.5m)、中科院阜康荒漠生态系统定位站(44°17'27.41"N, 87°55'52.65"E, 海拔477m)和准噶尔盆地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的北沙窝试验站(44°22'40.74"N, 87°55'9.74"E, 海拔443m),取样点的植被带跨度天山北坡的森林草原到低海拔的典型荒漠。 光学显微镜鉴定的空中花粉主要有43种类型(24科30属),而蕨类、苔藓与真菌孢子数量较少。孢粉类型多样性指数为2.45(Shannon Index)。显然,从样品中所鉴定的空中花粉种类与所观察的植物种类有很大的差距。花粉类型与数量在三个不同海拔梯度的取样点上也有明显差异。天池取样点的花粉类型较丰富,与天山北坡垂直带植被分布以及丰富的植被成分相对应,花粉的优势种类为雪岭云杉(Picea schrenkiana)、蒿属(Artemisia)、藜科(Chenopodiaceae)、柽柳科(Tamaricaceae)和麻黄属(Ephedra),高代表性的外源荒漠花粉类型“削弱了”本地花粉类型的代表性;阜康与北沙窝取样点的花粉类型主要来自荒漠成分的藜科、蒿属、麻黄属、蒺藜科(Zygophyllaceae, 白刺属Nitraria为主)、柽柳科(柽柳属为主)、蓼科(Polygonaceae, 沙拐枣属Calligonum为主)等耐旱植物。花粉数量与植被数量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空中和表土花粉的数量分析表明,藜科、蒿属、麻黄属花粉具有超代表性;雪岭云杉花粉的代表性适中;禾本科(Gramineae)、榆属(Ulmus)、白刺属、柽柳科、沙拐枣属花粉代表性较差。 5年平均花粉浓度大小依次是阜康(81.668 grains/100m3)>天池(51.726 grains/100m3)>北沙窝(45.7685 grains/100m3)。蒿属花粉的峰值出现在秋季,并且出现双峰现象(可能与不同蒿类花期分布不均有关),而其它木本和草本类植物花粉浓度的峰值为单峰,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春夏之交开花的桦木属、榆属等类型较为明显。藜科花粉的峰值出现在夏季,麻黄和柽柳的峰值出现在盛夏,桦木属、柳属Salix、雪岭云杉等花粉浓度峰值出现在初夏,与其花期物候相对应。木本植物花粉以雪岭云杉为主,其次为桦木属(Betula)、榆属、柳属、胡颓子科(Elaeagnaceae)花粉,柳属花粉百分比在三个取样点分配比较均匀,桦木属花粉在空间分布上差异明显,与植物分布数量相关。胡颓子科的花粉出现时间短,数量也较少。榆属花粉出现的季节性明显,代表性也较差。因此解释地层中出现类似的低代表性和高代表性的花粉类型时,需要注意其百分比数量的适当校正。木本植物花粉百分比随海拔高度变化成正比关系,对植被的指示性较好。雪岭云杉的年平均花粉浓度在天池取样点明显高于其它两个取样点,5年的平均花粉浓度和百分比与海拔高度呈正比。天池取样点的百分比最高为28.85%,平均为21.15%,而北沙窝与阜康两地5年平均百分比含量分别为0.69%和1.57%,这种时空变化规律与植被数量的关系密切。藜科花粉百分比在阜康和北沙窝取样点占绝对优势,5年的平均花粉浓度与海拔高度呈反比。蒿属花粉年平均浓度与海拔高度关系微弱(R2=0.04,p =0.46),而花粉百分比与海拔高度有显著的线性正比关系(R2=0.72,p<0.0001)。但在低海拔的两个取样点之间差异不明显。 年平均花粉百分比和花粉浓度随海拔梯度而变化,主要花粉类型的变化规律存在差异。暗针叶林雪岭云杉花粉的年平均百分比在低海拔的阜康和北沙窝地区低于3%,在盛花期的6月初,低海拔的取样点也未见超过5%,雪岭云杉花粉的传播在研究区范围内数量分布变化较大,再次表明该类型的花粉在原地沉积效率很高。空中花粉数量能够较好地指示主要的植被带,盛花期内50%以上的雪岭云杉花粉含量则指示了雪岭云杉森林植被带,而高含量的蒿属植物花粉指示了天山山前冲积平原上的蒿类荒漠,相反,高含量的藜科花粉代表了低海拔地区的荒漠。雪岭云杉花粉百分比与浓度均与海拔高度呈显著的线性正比关系,表明雪岭云杉花粉传播的局限性。主要的非木本植物藜科花粉的浓度与海拔高度成反比,蒿属则相反,表明藜科与蒿属花粉在研究区具有很好的植被与气候指示意义。 花粉绝对数量、百分比、浓度具有明显的年际变化,其原因与气候状况的变化有关,年平均花粉浓度、主要类型的花粉浓度与气候参数(降水量、平均温度、最高和最低温度、相对湿度等)的相关分析表明,降水量和湿度与花粉浓度呈负相关程度较高,与其它气候参数则呈显著的正相关。干旱指数、花粉比值、花粉百分比(AP,NAP)与七月份平均气温,年平均降水量的相关系数(Pearson correlation),Ar/Ch与七月平均温度在0.01水平上呈显著的正相关(R2=0.894), 与年平均降水量在0.01水平上呈显著的负相关(R2=0.874)。AP花粉百分比与七月份平均温度呈显著的负相关(R2=0.71, p<0.0001),与年降水量呈正相关(R2=0.43, p=0.01),而NAP花粉正相反。利用短期监测的空中花粉雨数据计算得到的花粉比值以及干旱指数在研究区具有明确的指示意义,尤其是干旱指数、Ar/Ch、Ar/Ep,这些都可为表土花粉、植被与气候关系模型的建立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 气候参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大气花粉的浓度,而风速和风向对空中花粉的传播、散布影响较大,花粉的来源与传播受风向和风速的控制。不同取样点的空中花粉数量差异受地形条件影响很明显,这种差异也可利用地形空气动力学特征的差异来解释,天池监测站因“逆坡”(upslope)的气流促进了低海拔的花粉流向高海拔传播。 研究区的空中花粉数量信息是研究表土花粉、植被和气候关系以及第四纪古生态学的重要基础。本研究提高了对研究区空中孢粉的类型及其传播规律的认识和理解,增加了解空中花粉受环境影响的主要因素及其影响程度,对地层孢粉类型鉴定和花粉数据的解释提出指导性建议,对本地区的古植被与古环境研究增加现代孢粉学的参考依据和信息,并可为建立区域性的现代孢粉-植被-气候关系模型提供可靠依据。 同时,本报告也讨论了存在问题和不足,并提出了今后工作的可能完善方案。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文应用Granier热扩散技术对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榆树疏林林分进行树干液流通量研究,分别选择胸径大小占林分80%以上林木的三种胸径级(15-25cm,25-35cm,35-45cm)榆树样树各三株,应用Granier探针进行每隔15min的树干液流测定,同步测定林分环境因子,包括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土壤温度、土壤湿度、光合有效辐射、风速等10余个环境因子,在生长季节进行了5个月的测定,详细研究和分析了榆树树杆液流特征,其中包括昼夜变化趋势和规律、不同天气状况下的液流密度变化特点以及在生长季不同时期的液流密度变化规律,阐述了不同胸径级榆树树干液流变化特征。同时利用连续获得的树干液流通量与环境因子数据,分析了树干液流通量与环境因子的关系,阐明不同时期影响树干液流通量变化的主导因素,以及树干液流密度对环境因子的响应规律。并通过钻取样地内的树木生长年轮芯测定了榆树不同径级的边材面积,建立边材和胸径的关系方程,估算了不同胸径林分的边材面积以及冠层蒸腾的季节动态。 在晴朗的白天,不同胸径级榆树的树干液流密度变化曲线均呈单峰曲线,只是峰值持续的时间不同。不同胸径级榆树树干液流密度变化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性。在生长季结束后液流并不是马上停止,而是有微弱的波动。阴雨天液流密度变化曲线均不规则且液流密度值较小,甚至出现多峰曲线,而且峰值明显;液流密度的变化出现较大的波动性,夜间却有液流发生,而且值较晴天的夜间液流密度稍大。 林分不同胸径级榆树树干大径级木、中径级木和小径级木液流通量特征表现为: 榆树大径级木液流密度的峰值大于中等木,中等木峰值大于小径级木,差异明显;大径级木由于年龄较大,液流密度曲线变化平缓,没有明显的峰值,呈弧形曲线; 而且不同年龄的树木反映差别比较大,但是总体趋势还是受胸径的影响。 随季节推移生长季各月份液流密度均值基本逐渐减小,进入生长季末期(10月)基本处于微弱波动状态。液流通量月平均值最大值一般都出现在6-8月,大径级木、中径级木和小径级木各月液流通量变化差异较大。日液流通量比较分析得出,大径级木日液流通量最大值分别为394.53,中径级木为66.04,小径级木为63.56 kg∙ d-1。综合分析对不同胸径树木影响较大的环境因子为VPD,PAR,Ta; 但是在不同生长季节,对不同类型树木起主要作用的环境因子也不尽相同,但是PAR与VPD是其中基本主要起作用的两个因子。 通过建立边材与胸径的关系方程,得出边材和胸径关系(R2=0.99)。通过经验公式计算得出,林分生长期的蒸腾耗水量相当于2.24mm/day, 低于当地同期降雨量2.78mm/day.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已有研究表明,萌生现象对森林恢复和植被演替等生态过程中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作为一种可以和种子繁殖“抗衡”的直接的再生方式,森林萌生更新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近年来萌生生态学的研究主要针对于萌生的生态功能如对个体生活史策略的影响、在植被演替中的作用、对物种多样性影响等方面,研究的切入点大多注重相关的环境因子、遗传因子或自然和人为干扰如砍伐、火烧、大风等引起的萌生现象,针对原始森林演替的研究相对较少,针对“长期动态监测样地”的萌生现象则更少。由于长期动态观测样地具有固定和长期观察的特有优点,这对物种共存、格局及维持机制、植被演替等生物多样性热点问题的研究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和条件。 我国是地球上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分布面积最广,发育最为典型的区域,我国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生物多样性极高,仅次于热带雨林。目前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物种共存、分布格局、群落演替等的研究相对较少。参照美国史密森热带研究所的热带森林研究中心(Center for tropical forest science,CTFS)森林动态样地的操作规范,中国森林生物多样性研究网络在中国从南到北按主要森林类型建立了5块20~25hm2的森林大样地。作为中国森林生物多样性长期监测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古田山样地分布着典型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本论文在24hm2古田山中亚热带常绿阔林长期监测样地调查的基础上,重点从古田山大样地木本植物根萌现状及优势种群根萌空间格局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试图了解古田山大样地根萌植物的种类组成、个体大小、数量、地理区系成分特点等基础特征,同时选择大样地乔灌木层的优势树种,重点分析优势种群根萌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特点,以便加深了解优势物种根萌的种内、种间的共存关系,也将对优势植物根萌植物的分布和样地生境的关系作出有益尝试。本文最后通过比较优势物种的主干和根萌空间分布格局等方面的相关性进一步揭示根萌在群落组成中的地位和作用。本研究将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根萌植物的长期动态研究积累基础资料,对了解常绿阔叶林根萌植物现状以及空间分布格局等方面起到积极的探索意义,同时对揭示根萌现象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物种多样性维持机制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将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植物的生境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异质性的,即使在很小的尺度上这种异质性也是存在的。克隆生长使得克隆植物在理论上更适应利用异质性环境,本文以几种克隆植物为对象,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着重从生理生态特性、信号物质传导方面探讨克隆植物对异质性环境的适应对策。 以匍匐茎克隆植物野草莓(Fragaria vesca)为对象,研究了不同海拔梯度种群(1800m和3900m)对光照和养分资源斑块性分布生境的响应。研究结果显示:与资源的空间同质性处理(I) 和(II) 相比, 资源的空间异质性处理(III) 和(IV) 两个种群野草莓的近端、远端和整个克隆片段的生物量和分株数均获得显著增加。经历低光高养近端分株与经历高光低养的远段分株相连时,相比与低光高养的同质生境,来自两个海拔的种群分配更多的生物量到根;经历高光低养近端分株与经历低光高养远端分株相连时,相比于高光低养的同质生境,来自两个海拔的种群分配更少的生物量到根,类似的生物量分配格局在远端分株也被观察到。相比于高光低养同质性生境,当与低光高养远端分株相连时经历高光低养近端分株有更大的叶面积;相比于高光低养同质性生境,当与低光高养近端分株相连时经历高光低养远端分株有更大叶面积。实验结果表明, 资源交互斑块性生境中野草莓发生了克隆内分工。通过克隆内分工, 克隆植物能有效的利用异质性分布的资源, 缓解资源交互斑块性分布对克隆植物生长的不利影响。 以匍匐茎克隆植物蛇莓(Duchesnea indica)为对象, 研究其在高光照低水分斑块和低光照高水分斑块组成的资源交互斑块性生境中的克隆内分工。结果显示,当生长于高光照低水分(HL)条件下近端分株(basal ramets)与生长于低光照高水分(LH)条件下的远端分株(apical ramets)之间的匍匐茎连接时,近端分株根冠比显著下降,而远端分株根冠比显著增加,近端分株叶面积和远端分株总根长显著增加;当与低光照高水分条件下的远端分株相连时,近端分株叶片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也相应增加。此外,克隆分株间资源交互传输显著提高蛇莓的生长表现(生物量和分株数)。因此,在光、水资源交互斑块性环境中克隆植物蛇莓分株在生物量分配、资源获取器官形态和生理特性方面发生了环境诱导的功能特化。这种对局部丰富资源的趋富特化在一定的程度上增强了克隆分株对资源的吸收利用能力,克隆内资源共享有助于缓解资源交互性斑块生境对克隆植物生长的不利影响,有效地提高克隆植物在其生境中存活与定居能力。 一个盆栽实验被采用以便调查克隆整合对经受局部沙埋的根状茎克隆植物沙生苔草(Carex praeclara)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沙埋深度的增加,切断分株间的根状茎连接将显著降低经受沙埋处理分株的存活。当克隆植物经历局部沙埋时,切断分株间根状茎连接对其克隆生长(生物量、分株数和叶片数量)有显著负影响。耗-益(cost-benefit)分析显示,当与经历沙埋处理的远端分株相连时,近端分株的生长表现没有遭受任何负面影响。与经历沙埋处理远端分株相连时,近端分株的光合能力随沙埋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分株间的源-汇反馈调节机制所导致的补偿性反应减缓了局部沙埋对克隆植物生长的负效应。因此,克隆整合有助于提高经历局部沙埋克隆植物的存活,克隆植物在沙化地区植被恢复与重建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克隆植物分株间的匍匐茎或根状茎连接不仅可以传输水分、矿质养分、光合产物,而且还可以传输信号物质。以根状茎克隆植物黑褐苔草(Carex alrofusca)为对象,采用盆栽实验研究外源茉莉酸诱导克隆片段相连分株间信号物质传导。结果显示,相比中龄和老龄分株,幼年分株对1mM茉莉酸诱导有显著反应。茉莉酸引起幼年分株叶片浓缩单宁含量显著增加,同时其叶片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和氮含量降低。茉莉酸诱导后,幼年分株被昆虫咬食叶面积比率显著下降。因此匍匐茎或根状茎传也是克隆植物分株间信号物质传导重要通道,克隆植物通过分株间的风险扩散策略增强了对幼嫩植物组织器官的保护,这对克隆植物的存活或生长具有重要意义。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生态补偿机制因为能有效解决环境保护领域的外部性问题而日益引起关注。它是一套对造成自然环境破坏的行为进行处罚、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行为实行奖励的制度。生态补偿机制不但能为生态保护筹措资金,而且能统筹协调各区域和各行业的关系,从而达到经济发展与保护生态平衡协调、区域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 首先进行了生态补偿的理论研究。分析了生态补偿的概念、经济学原理、生态补偿网络的构成、以及目前在确定生态补偿的补偿依据和补偿额度方面所面临的问题和争议。引进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的原理与方法,探讨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应用于生态补偿的可行性,并提出了生态补偿的组成部分和一般机制。 区域补偿是一类重要的生态补类型。山东省是一个面积较大、经济较发达、但各地发展还不够平衡的省份,在山东开展生态补偿具有重要意义。以山东省为研究案例,研究了在山东省开展区域生态补偿的可行性和实施办法,并根据山东省各地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出优先补偿地区。提出了综合考虑各区域的单位面积非市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和单位面积GDP的生态补偿决策因子,并对山东不同生态功能区和17市的生态补偿决策因子分别进行了计算。从研究的结果来看,山东西部地区由于经济较落后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中的非市场价值较大而拥有相对较大的生态补偿决策因子,应该优先给与区域生态补偿,以促进山东整个区域的协调发展。 生态系统类型转换的补偿是生态补偿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山东省南四湖地区开展退耕还湿生态工程对保障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水质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但要在当地开展大规模退耕还湿,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至关重要。以南四湖地区退耕还湿地生态工程的生态效益和生态补偿机制为研究案例,探讨了生态系统类型转换的生态补偿方法。研究发现南四湖退耕还湿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大为增强,但当地农民的收入会受到显著负面影响,因此应该给与一定的资金补偿以提高农民参与退耕还湿的积极性和促进整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另外,生态补偿的方式应该多样化和结合当地实际,除资金补偿以外,南四湖地区还应该重点采取技术补偿的方式,由政府组织专家给当地居民提供湿地恢复和湿地植物资源开发的技术。资金补偿和技术补偿对以提高农民退耕还湿的积极性和湿地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对生态补偿的实施和保障机制进行了理论探讨。结合山东的研究案例和参考国内外经验,讨论和提出了生态补偿的主管部门、补偿费用征收机制、补偿费用使用的机制、生态补偿费用使用的监督机制等,并对生态补偿机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根据研究结果对山东实施生态补偿的优先领域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建议。 总之,通过生态补偿机制的理论研究和在山东开展生态补偿的案例研究,提出了生态补偿的一般机制和保障措施,以及对山东省开展生态补偿的建议,研究结果对促进生态补偿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