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 resultados para Single Molecule Magnets (SMMs), 1H NMR, 13C NMR, residual dipolar couplings (RDCs)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工作对两种新型的耐热高分子材料——含酞侧基聚芳醚砜(PES-C)和聚芳醚酮(PEK-C)进行了磺化改性,并利用不同金属离子置换的方法得到了钠盐型、铜盐型和铁盐型的改性产物,分别制备了上述各种产物的均质膜并对其各种性能进行了表征。一、改性反应 用98%的浓硫酸在40 ℃和60 ℃的条件下对PES-C、PEK-C进行了磺化改性。结果表明在上述条件下可以得到综合性能(机械强度,气体透过性等)最佳的改性产物,其磺化度(Xs)控制在0.1-0.4之间。通过IR确认了磺化反应的进行,~1H-NMR和~(13)C-NMR等进一步肯定了磺化反应发生在酚酞单元醚氧键的禽位氢原子上,和理论推测相一致也和文献报导的PEEK的磺化反应位置相同。二、性能表征 改性后的PES-C和PEK-C的溶解能力有所下降,由于-SO_3H的极性影响,几乎失去了在卤代烃中的溶解能力,而只能溶于几种强的非质子极性溶剂中,用DSC,动态粘弹谱仪测得磺化后的产物(SPES-C和SPEK-C)的Tg随磺化度的增大而呈线性升高,但在高磺化度(Xs > 0.5)时由于其它因素影响而偏离线性关系。三、气体透过性能采用压力法测定了SPES-C和SPEK- C 的各种改性产物(自由酸型SPES-C-H, 钠盐型SPES-C-Na,铜盐型SPES-C-Cu,铁盐型SPES-C-Fe,SPEK-C与此相同)的氮气、氧气透过率。结果表明与它们各自的原聚合物相比,氮气、氧气的透过率均随磺化度的增加而线性下降,特别是成盐后的产物气体透过率下降更大,此现象说明了引进离子基团后自由体积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四、水蒸汽的透过性能 利用透湿杯法分别测定了不同磺化度和不同盐型的水蒸汽透过率。由于磺酸基的引入大大地改善了PEK-C和PES-C的亲水性能,因此水蒸汽的透过率(PH_2O)提高幅度较大。在上述四种改性产物中自由酸型的透水蒸汽率最高,这和-SO_3H与水分子之间有很好的氢键作用是相关的。其它三种盐的PH_2O和Xs之间也呈线性相关性,随Xs的增大而提高。如果同时考虑到气体透过率数据则水蒸汽对氮气的选择性(PH_2O/PN_2)以盐型最佳,其αH_2O N_2可以高达几十万,是一种非常有希望的气体除湿膜的候选材料。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文以叔丁基环戊二烯为配体,在合成前体双(叔丁基环戊二烯基)稀土氯化物的基础上,进一步合成了几种具有催化活性的双(叔丁基环戊二烯基)稀土-CH_3σ键配合物,并考察了它们对甲基丙烯酸酯类和丙烯腈的催化聚合性能,进而对所得聚合物进行了表征。1、无水氯化稀土与叔丁基环戊二烯基钠在四氢呋喃中按1:2(摩尔比)反应,产物经甲苯萃取处理得到中性非溶剂化的二聚体[(t-BuCp)_2LnCl]_2 (Ln=Pr, Gd, Er)配合物,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IR,~1H-NMR及X光单晶结构的表征,结构分析表明,它们均为含对称μ_2-Cl剂的二聚体。2、在合成了[(t-BuCp)_2LnCl]_2 (Ln=Nd, Gd, Er)的基础上,使其与LiCH_3 -Et_2O液在-78℃下反应,分离得到了具有催化性能的[(t-BuCp)_2LnCH_3]_2 (Ln=Nd, Gd, Er)配合物,产物经元素分析,IR,~1H-NMR的表征,并测得了[(t-BuCp)_2NdCH_3]_2的晶体结构。结构分析表明,该配合物属正交晶系,F_(222)空间群,两个Nd~(3+)离子通过对称的μ_2-CH_3连接起来。3、(t-BuCp)_2LnCl的四氢呋喃溶液与C_6H_5Li在-78℃下反应,试图得到(t-BuCp)_2NdC_6H_5(THF) 配合物,但却分离到一种歧化产物(t-BuCp)_3Nd(μ-Br)Li(THF)_3,该产物经元素分析,IR和X光结构的证实。4、(t-BuCp)_2ErCl的四氢呋喃溶液与t-C_4H_9Li在-78℃下反应,分离得到了β-H消除产物,稀土多核有机氢化物—{[(t-BuCp)_2ErH]_3H} {Li(THF)_4},产物经元素分析,IR,~1H-NMR及X光单晶结构的证实。5、无水LaCl_3和茚基Na按1:3(摩尔比)加料反应,分离并结构鉴定了(C_9H_7)_3La,THF的组成。晶体属单斜晶系,P2_(1/0)空间群。6、系统地考察了[(t-BuCp)_2LnCH_3]_2 (Ln=Nd, Gd, Er)对甲基丙烯酸甲酯(乙酯、丁酯)的催化聚合活性,发现聚合活性与中心稀土离子几乎无关,但明显依赖于单体的性质,在我们所研究的条件下,其活性顺序是甲基丙烯酸甲酯> 甲基丙烯酸乙酯> 甲基丙烯酸丁酯。~(13)C-NMR和GPC对PMMA的研究表明,所得聚合物主要是间规立构的。分子量分布较窄。DSC热分析及广角X射线分析表明所得PMMA是部分结晶的。7、首次发现稀土有机配合物对丙烯腈的聚合反应性能,并考察了不同温度下[(t-BuCp)_2LnCH_3]_2 (Ln=Nd, Er)对丙烯腈的催化聚合活性,发现聚合活性与中心离子几乎无关,但明显依赖于聚合温度,对PAN序列结构分析表明,所得聚合物是无规的。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文用IR(包括Far-IR),~1H-NMR研究了二元稀土催化剂Nd(OPr~1)_2Cl - AlR_3 (均相)Nd(OPr~1)Cl_2 - AlR_3 (非均相)组份间的交换反应及活性中心结构,并用膨胀计法研究了它们各自催化异戊二烯聚合动力学。进而与典型的三元稀土催化剂:Nd(naph)_3 - Al(i-Bu)_2H - Me_2SiCl_2 (均相) Nd(naph)_3 - Al(i-Bu)_3H - Al_2Et_3Cl_3 (非均相) 共同比较。获得了主要的动力学参数均相与非均相稀土催化剂各自组分间的反应是不同的。均相体系异戊二烯聚合反应活化能低于非均相体系;相同的催化剂相态,催化剂活性越高,聚合反应活化能越低;均相与非均相稀土催化剂聚异戊二烯均为线性无支化高分子。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采用直接酯法合成了聚乙二醇600、聚乙二醇400、三缩四乙二醇的丙烯酸双酯,并用FT-IR、~1H-NMR表征了这些双酯的结构。以AIBN为双酯引发剂,XLA为环氧固化催化剂,采用一步法(Simultaneous)合成了一系列聚二丙烯酸聚乙二醇酯/环氧树脂互穿聚合物网络。用FT-IR表征了两组分间的氢键相互作用。测定了一系列IPN样品的力学性能,并讨论了各种因素对IPN的力学性能的影响。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论文探讨了烯烃聚合催化剂的合成及其用于聚合的研究,合成的催化剂是不含桥基的IVB族的茂金属化合物。共合成了十九个茂金属化合物:(~tBuC_5H_4)CpMCl_2[M=Ti(1a),Zr(1b)]; Me_3SiC_5H_4CpMCl_2[M=Ti(2a), Zr(2b)];~tBu_2C_5H_3CpMCl_2[M=Ti(3a),Zr(3b)];C_5H_9IndCpMCl_2[M=Ti(4a),Zr(4b)];PhCH_2IndCpMCl_2[M=Ti(5a),Zr(5b)];(~tBu_2C_5H_3)_2MCl~2[M=Ti(6a),Zr(6b),Hf(6c)];(C_5H_9Ind)_2MCl_2[M=Ti(7a),Zr(7b),Hf(7c)];(PhCH_2C_6H_5)_2MCl_2[M=Ti(8a),Zr(8b),Hf(8c)]。这十九个化合物分别通过EI-MS,~1H-NMR,IR 和元素分析进行了表征。用所合成的十九种茂金属化合物与甲基铝氧烷作为催化体系,在常温常压下,研究了乙烯聚合反应。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1a,2a, 5b 8b 催化活性最好。(2)1a 在铝钛比等于 1167 时聚合效率最高,2a 在铝钛比等于 1500 时聚合效率最高, 5b 在铝锆比大于 2955 时聚合效率最高,8b 在铝锆比等于 1667 时聚合效率最高。(3)相同的聚合条件下,催化效率是 1a<2a,8b<5b。(4)由聚合物的DSC表征中可见,所得聚合物的结晶度是 1a<2a,5b>8b。(5)由聚合物的分子量的测定可知,所得聚合物的分子量是 1a>2a ,5b<8b,由 8b 催化得到的聚合物的分子量最大。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植物源杀菌剂的开发应用以及从植物中寻找杀菌活性物质作为先导化合物,是目前杀菌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本文以蓼科植物虎杖(Polygonum cuspidatum Sieb.et Zucc.) 为材料,研究了虎杖提取物的杀菌活性和作用机理,确定了虎杖中的有效杀菌活性成分,并以此为先导化合物进行了衍生物合成与结构活性关系的研究。 不同溶剂提取物制备与杀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乙醇适合作为虎杖植物杀菌剂的提取溶剂,提取率高,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具有广谱的杀菌和抑菌活性,除对黄瓜白粉病(Sphaerotheca fuliginea)表现出很好的防治效果外,对苹果腐烂病菌(Valsa mali)、玉米小斑病菌(Helminthosporium maydis)、葡萄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 graminearum)、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水稻纹枯病菌(Rhizoconia solani)等也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虎杖回流提取物对黄瓜白粉病的杀菌作用以保护作用为主,兼具一定的治疗作用,并且具有一定的内吸活性,持效期约为4-7 d。温室试验结果表明,虎杖乙醇回流提取物10%可溶性液剂对黄瓜白粉病的EC90值为172.83 mg/L,田间小区试验表明该制剂在800-1600 mg/L的浓度下,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效达到76.3-93.4%,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对苹果腐烂病菌的抑菌作用机理表明,虎杖乙醇提取物对该病原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够抑制蛋白质、葡萄糖等菌体细胞内物质的合成,从而使病菌代谢速度减慢,抑制其生长。虎杖提取物还能够使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这两种细胞壁相关水解酶的活性升高,降解细胞壁而破坏菌体结构,使菌体自溶。 过测定虎杖乙醇回流提取物对黄瓜体内等一些防御酶和病程相关蛋白活性的影响,表明在40 mg/L和400 mg/L浓度下,虎杖乙醇提取物能够使黄瓜叶片内的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几丁质酶等不同程度的升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植物对病原真菌的抗病能力。 通过生物活性跟踪测定以及pH梯度提取法确定了虎杖中的主要杀菌活性成分为蒽醌类化合物大黄素(emodin)和大黄素甲醚(physcion),结构通过了HPLC-MS和1H NMR确认,并且通过HPLC确定了虎杖乙醇回流提取物中二者的含量分别为3.28%和1.11%。 以虎杖中的有效成份之一的大黄素为原料,通过羟基的甲基化反应合成了包括已知物大黄素甲醚在内的11个大黄素衍生物,其中5个化合物为首次报道,并进行了初步结构活性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大黄素3-OH位置以短直链烷基取代,其衍生物对黄瓜白粉病的活性大大提高,其中以甲基取代的衍生物大黄素甲醚的活性为母体大黄素的16.7倍,而以取代苄基修饰的衍生物的活性没有明显提高。一些目标化合物的活性明显优于三唑酮。研究中还意外发现大黄素的甲基化衍生物三甲氧基大黄素在4000 mg/L时能够明显抑制甜菜夜蛾幼虫的取食与生长发育,而大黄素和大黄素甲醚则无此作用。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文研究施化肥和海洋微生物制剂对桉树人工林土壤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施用不同的化肥对桉树人工林土壤质量影响具有明显差异;从海洋植物根际分离得到的微生物菌株制成的微生物制剂中的活性微生物菌株能够在桉树人工林土壤中定殖,对桉树生长具有一定促进作用。桉树凋落叶分解过程中是否释放化感物质是桉树人工林发展过程中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本论文也对该部分做了初步研究。 对施用长效尿素、芬兰复合肥、高峰复合肥三种不同化肥对桉树人工林土壤质量的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长效尿素在保障土壤氮素供应、促进土壤纤维素分离能力提高和增强土壤对磷元素吸收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芬兰复合肥在增强土壤呼吸作用和促进土壤酶活性提高方面优于长效尿素和高峰复合肥。 以两株海洋来源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3512, Bacillus subtilis 3728)和一株海洋木霉(Trichoderma TF4)为研究材料,在实验室条件下对其生防机理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两株枯草芽孢杆菌通过产生脂肽和蛋白酶对植物病原菌产生抑制作用;海洋木霉TF4则能够产生HCN,IAA类植物生长激素,同时还具有一定的解磷能力,具有很好的应用前途,采用传统分类学方法和分子系统学方法鉴定为棘孢木霉(T.asperellum)。这三株海洋菌株制成微生物菌剂,在原位条件和盆栽条件下考察了其对桉树生物量和土壤质量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将三株海洋微生物混合后添加少量三叶草作辅剂,能有效改善桉树人工林土壤质量,并促进桉树树高和胸径的增加,具备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成产品的价值。 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桉树凋落叶中毒性物质进行分离、纯化,以小麦、绿豆、大速生菜为指示植物,对分离到的物质进行毒性跟踪,分离到一个毒性较强的组分,经1H氢谱和NMR鉴定为3–β甲酰基–乌索酸。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芽孢杆菌 (Bacillus) 被认为是一种具有潜在的能有效抑制植物病原真菌并促进植物生长作用的有益菌种,它能产生许多种不同结构的抗菌物质,其中脂肽类抗菌物质是其中重要的一类。这些抗菌脂肽具有对动植物无害、对环境友好、不易产生交叉抗性等特点,因而在生物防治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海洋中也存在着大量芽孢杆菌,并且由于海洋的特殊生存环境有可能开发出与陆生芽孢杆菌性质或功能不同的代谢产物。 本论文从108株海洋芽孢菌中筛选到一株抗真菌活性显著、脂肽产量高的海洋枯草芽孢杆菌3512A(Bacillus subtilis 3512A)。对该菌株产生的脂肽进行分离纯化,结合酸沉淀、Flash Chromatography、HPLC等现代色谱手段,从其发酵液中分离得到了 4 个纯化合物,分别是流分 4 中分离到的Comd.1 和Comd.2,以及流分 8 中分离到的ALP1 和 ALP3。流分 4 中的 Comd.1 和Comd.2 分子量分别为1036D和1050D,结合1D, 2D-NMR, MS 等结构分析后确定分子式分别为 C53H93N7O13 和 C54H95N7O13,Comd.2为Comd.1的甲基化产物,均属于surfactin 的同系物,其它组分还有待进一步测定分析。而流分 8 中得到的三个化合物 ALP1、ALP2 和ALP3,对ALP1 和ALP3进行鉴定,通过 TLC 原位酸水解实验、1H-NMR 图谱分析等推断 ALP1 和 ALP3也属于环状脂肽类化合物。对这两种脂肽化合物的氨基酸组成进行分析,发现这两种化合物的氨基酸组成相同,推测可能是一组同系物,且这两种化合物的氨基酸组成不同于目前已报道的脂肽类化合物的氨基酸组成,可能是一类新的脂肽类物质,其具体化学结构还有待于进一步分析鉴定。 考察3512A所产粗脂肽的热稳定性和pH稳定性,结果显示粗脂肽的热稳定性很好,即使在115 ℃、30 min, 活性只有部分损失;粗脂肽对酸的耐受性比较好,对碱有部分耐受性,pH10后活性降低显著。通过单因素法考查培养基组成和培养条件对3512A产脂肽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以蔗糖或葡萄糖作碳源,以硝酸铵为氮源,pH为8.0,每250 ml三角瓶装液量60 ml,以5% 的接种量28℃,180 r/min培养48 h,脂肽产量最高,达到1003 mg/L。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海洋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菌株3512A分离自中国南海柳珊瑚。抗菌谱研究表明,该菌对多种动植物病原菌都有很强的抑制作用。稳定性试验表明该菌株产生的抗真菌活性物质对高温、酸和弱碱具有一定耐受性。利用玉米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作为靶标菌,结合酸沉淀、快速柱色谱、HPLC等现代色谱手段,对菌发酵液中的抗真菌活性物质进行分离纯化,获得两个活性强的单一化合物,化合物1和3。排油圈试验、甲苯乳化试验、TLC原位酸水解,以及一维核磁共振氢谱1H-NMR等多种研究结果表明,化合物1和化合物3均为脂肽类化合物衍生物。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以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基因为靶位点,使用含有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转染细胞株筛选模型M-4细胞从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中高通量筛选能够抑制VCAM-1基因表达的生物活性物质,以期找到能够治疗诸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免疫性疾病的新型药物。在筛选过程中使用有机溶媒萃取、ODS反相柱层析、HPLC制备等方法,从真菌FO-5897的发酵液中分离到了一个对测活用细胞株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表达有中等强度抑制作用的化合物,其IC50为13.8μmol/L,经各种理化性质及1H-NMR分析确定该化合物与文献报道的具有降血脂和抗癌作用的化合物Ascofuranone的结构相同。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合成了一种不对称含肼二胺单体3-氨基(N-氨基酞酰亚胺),通过1H NMR、IR确认了其结构,并用15NNMR证实了该化合物两种氨基活性存在差异。采用传统的一步法用对氯苯酚做溶剂,用该二胺单体与二酐4,4’-BP-DA,4,4’-ODPA 4,4’-BTDA,4,4’-HQDPA和BPADA聚合得到一系列新型聚合物,并进行了表征。其中由4,4’-HQDPA和BPADA聚合得到的聚酰亚胺薄膜,有较好的机械性能。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该工作对手性化合物的构效关系进行了研究,其内容包括:(1)对二维拓扑指数A_(mi)进行了扩展,即在指数的衍生中加入手性碳原子的因素,使之成功地应用于14个手性化合物活性的预测;(2)描述了构象独立的手性指数(CICC法)和构象依赖的手性指数(CDCC法),采用CDCC和CICC预测了80个二级醇的~1H NMR化学位移差的符号,并由此可以确定该类化合物的绝对构型;(3)描述了原子构象依赖的手性指数(aCDCC),并将这种方法用于手性仲醇的α-碳原子的~(13)C NMR在不同手性溶剂中的化学位移差的预测,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采用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将玉米淀粉与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AC)接枝聚合,制备了一系列分子中含有阳离子季铵基团的淀粉——DAC接枝共聚物。研究了单体用量、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接枝体系阳离子度的影响,探讨了过硫酸铵引发淀粉接枝DAC共聚反应的基本规律。并用FTIR、X-ray和1H-NMR等表征手段对接枝共聚物进行了结构分析。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通过大分子引发剂引发ε-苄氧羰基-L-赖氨酸-N-羧酸酐(Lys-NCA)开环聚合和大分子缩合的方法合成了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b-聚(ε-苄氧羰基-L-赖氨酸)-b-聚乙二醇单甲醚三嵌段共聚物(PNIPAM-b-PZLL-b-mPEG).用GPC和1H-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用芘荧光探针法证明了该三嵌段聚合物形成胶束的性质并测定了临界胶束浓度(CMC).动态光散射(DLS)研究表明,在固定PNIPAM-b-PZLL链段长度的情况下,mPEG分子量为2000时,胶束在温度高于临界溶解温度(LCST)时发生聚集,mPEG分子量为5000时,胶束在LCST以上没有发生聚集.

Relevância:

100.00% 100.00%

Publicador:

Resumo:

以1-烯丙基-3-甲基咪唑盐酸盐([AMIM]Cl)作为离子液体单体,偶氮二异丁腈作为引发剂,二甲基亚砜为溶剂,实现了与丙烯腈(AN)在不同反应条件下的自由基共聚合.研究了AN/[AMIM]Cl二元共聚合的动力学,得到了相应的竞聚率数据(rAN=8.11,r[AMIM]Cl=0).用1H-NMR、GPC、DSC、TGA等手段对共聚物进行了表征.通过对AN/[AMIM]Cl二元共聚及AN/IA/[AMIM]Cl三元共聚的研究发现,[AMIM]Cl在与丙烯腈共聚时具有双重作用,一部分离子单体进入到共聚物的分子链中调节其亲水性及可纺性,剩下的大部分留在纺丝液中可显著降低纺丝液的黏度,从而使高分子量高固含量纺丝液的纺制成为可能,有望得到高性能的碳纤维原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