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 resultados para 9-79
Resumo:
为了给黄土旱地经济合理施肥、粮食增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长期定位试验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施肥对小麦产量、各生育期钾素营养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不同施肥小麦增产效果差异显著。单施氮肥小麦增产75.3%,单施磷肥小麦产量则降低24.7%,NM、PM、NPM配施小麦增产75.9%~92.9%;小麦钾素的吸收主要集中在生长发育前期,孕穗期以后因泌钾现象多表现为负吸收,施用有机肥,特别是无机肥与有机肥配施,促进小麦吸钾作用明显,小麦植株各器官含钾量明显提高;单施N肥、NP配施小麦钾素的吸收量、吸收速率较高,单施有机肥及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小麦钾素吸收量和吸收速率比对照也有明显提高;单施N肥小麦氮肥利用率较高为76.73%,单施P肥小麦磷肥利用率较低仅为14.20%,NP配施与单施P肥相比,吸磷量、吸钾量分别增加112.53%和79.36%。施用有机肥可以显著提高作物氮、磷、钾吸收量,但肥料利用率却不高。[结论]施用有机肥以及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可以明显促进小麦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提高小麦产量。
Resumo:
控制聚合物的形态,就可以合理地控制聚合物的性能。形态控制这种方法在非辐射界中应用的例子很多,最有代表性的是动态硫化和反应增容技术。在此基础上,辐射加工领域的研究者迅速发展了辐射相态固化和辐射反应增容技术,并且也取得很好的结果。但是,我们发现对于结晶型聚合物共混体系的辐射交联,特别是连续相交联的控制,这些方法都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所以,我们提出“辐射交联”的方法来控制共混体系连续相和分散相的形态。利用这种方法,通过控制辐射条件,可以得到共混体系中连续相交联,分散相几乎不交联的形态;同时得到比较好的力学性能和结晶性能。这种形态控制的方法不但补充了形态控制理论,而且会对今后的共混体系辐射加工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由于尼龙类聚合物的辐射交联是下个世纪辐射行业的发展主要方向,所以我们选择的体系是连续相为辐射交联型聚合物PAl010,分散相为辐射稳定型聚合物HIPS。而尼龙共混体系的辐射交联,尤其是PAlOlO共混体系,至今鲜有报导。本文通过研究共混体系聚合物的力学性能、凝胶动力学、热学性能和不同方法得到的形态来阐述聚合物共混体系的形态、辐射交联、结晶和性能之间的关系。得到的结果如下:(1)HIPS是一种辐射交联型聚合物。由于体系比较复杂,所以利用Charlesby-Pinner公式处理HIPS的凝胶含量和辐射剂量的关系并不符合线性,但是利用张-孙-钱公式进行处理,得到了比较好的线性关系。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体系的凝胶含量出现先增加,略有降低的趋势。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弹性模量保持增加的趋势;断裂能和断裂伸长率下降;而拉伸强度出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当辐射剂量为0.80Mgy的时侯,拉伸强度达到最大值。从液氮断裂SEM电镜分析,基质上的圆形鼓包是具有增韧能力橡胶或HIPS中的接枝共聚物。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这种鼓包逐渐减少,体系失去了增韧的能力。拉伸断面SEM照片表现为,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断裂面上出现了未辐照HIPS基质中没有出现的圆形鼓包,我们认为是橡胶相交联所致。随着辐射剂量的进一步加大,交联密度的增加,体系的圆形鼓包消失。(2)PAlOlO和HIPS的共混体系辐射交联后,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断裂能同时出现了最大值,但是进一步增加辐射剂量,迅速下降。另外共混体系辐射交联后,随辐射剂量的增加,弹性模量出现先增加、后出现平台、然后继续增加的现象。(3)利用DSC非等温结晶现象分析,发现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共混体系的结晶温度有下降的趋势,说明辐射对结晶能力的限制。而且我们发现辐射诱导结晶现象的出现,而且辐射诱导结晶达到最大的时候的辐射剂量为0.34MGy,此时恰好是力学性能最优的时候。(4)聚合物各种性能的体现和聚合物的形态是密不可分的。我们先后利用TEM,脆断样品SEM和拉伸样品SEM来对PAl010/HIPS共混体系进行了形态学上的研究。脆断形态发现,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凝胶反应在共混体系的基质PAl010相和两相界面处比较明显。进一步增加辐射剂量发现,在分散相表面上的凝胶物质增加;利用TEM发现共混体系中分散相HIPS中橡胶粒子随着辐射增加,出现粒子尺寸减小的趋势,而且在0.34MGy时候,橡胶粒子尺寸比较小,而且分布很好,此时体系的力学性能也比较好;拉伸形态分析发现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断面出现了明显的韧脆转变。(5)共混体系非等温结晶现象和纯PA1O1O的有些相似。随着辐射的增加,结晶温度和熔融温度都随之下降。讨论半晶型聚合物的熔融双峰现象很多,本实验得到的现象比较符合熔融重组(The melting recrystallization)的观点。辐射诱导结晶现象的出现,促进了力学性能的提高。辐射对于结晶表面的损伤,通过WAXD可以看出,而且我们发现在010面的衍射峰的强度在辐射剂量为0.34MGy的时候要比未辐照体系的衍射峰强,但是在辐射剂量为0.85MGy的时候,衍射峰的强度比未辐照的时候低。等温结晶的现象,说明利用Avrami公式可以处理共混体系的辐射交联。在在相同温度下,辐射剂量大的体系的结晶速率比辐射剂量小的低,说明结晶困难。相同辐射剂量下,不同结晶温度得到的n值不同,变化幅度从2.4~2.9。通过Hoffman-Weeks公式我们得到未辐照体系的平衡熔点是202.21 ℃。辐射剂量为0.34MGy的时候,平衡熔点为193.3 ℃。当辐射剂量为0.85MGy的时候,平衡熔点为185.79 ℃。
Resumo:
本论文应用应力应变和动态力学方法,系统地表征了L_n-PIR的粘弹行为及其对聚合物链结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的依赖性,建立了有关力学量与分子量和分子量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的数学模式。结果表明,聚合物的粘弹力学量可以用有效分子量的概念来描述:P=K{(M-bar)_ηexp[(M-bar)_w/(M-bar)_n-1]}~(-α) <1>不同类型的分子量的K_D值是不同的,其K_D大小顺序为:(M-bar)_n > (M-bar)_w > (M-bar)_k > (M-bar)_z。弹性物理量对分子量分布的依赖性较粘性物理量为小。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对屈服行为的影响,可以归结为分子链缠结行为的作用。L_n-PIR的屈服强度与链缠结点数(m-1)之间的关系满足如下指数方程λ_yσ_y=5.99*10~5(m-1)~(0.47),达因·厘米~(-2) <2>聚合物的屈服活化能与解链缠结活化能等值等效,均是为使分子链开始解缠结,克服缠结间链段的分子间作用力所做的功,是链缠结分子量的函数。对L_n-PIR,ΔEy与Me之间的关系为 ΔEy=-148.0+40.0 logMe,千焦/摩尔 <3>在M-bar=Mc时,ΔEy达最大值,为其流动活化能。L_n-PIR的屈服破坏能等效于解分子链缠结能,是为使缠结点解脱,克服缠结点的单体单元之间的范德华力所做的功。ΔEd是缠结点数(m-1)的函数ΔEd.=1.38*10~4(m-1),焦耳·摩尔~(-1) <4>单个链缠结点对ΔEd的贡献是相同的,约为0.143er,相当于相互缠结的两分子链段的链节单元之间的距离接近于范德华平衡半径re=2.84A的分子间作用力。另由于L_n-PIR聚合物本体内存在的紧密的分子链缠结结构,导致非牛顿效应,其流变行为和应力松弛行为偏离牛顿线性流动规律。L_n-PIR的本体粘度与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的关系为η_0~(100)=8.91*10~(-19) (M-bar)_η~(4.25)exp[-0.30*4.25((M-bar)_w/(M-bar)_n-1)],达因·厘米~(-2)·秒 <5>正应力系数与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之关系为ξ_0~(100)=1.43*10~(-32) (M-bar)_η~(6.86)exp[-1.10((M-bar)_w/(M-bar)_n-1)],达因·厘米~(-2)·秒<6>由于分子链的热运动状况不同,回复柔量对分子链结构和分子结构的依赖性是随温度而变化的。L_n-PIR在25 ℃和100 ℃时,回复柔量与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的关系为25 ℃: Je-o=0.158(M-bar)_η~(-0.75)exp[+0.298((M-bar)_w/(M-bar)_n-1)],达因~(-1)·厘米~2 <7> 100 ℃: Je-o=1.32*10~6(M-bar)_η~(-1.81)exp[0.704((M-bar)_w/(M-bar)_n-1)]达因~(-1)·厘米~2 <8>最大松弛时间与(M-bar)_η、MWD之关系为Jm=1.19*10~(-6)(M-bar)_η~(1.72)exp[-0.282((M-bar)_w/(M-bar)_n-1)],秒<9> Rouse松弛时间与(M-bar)_η、MWD之关系为Jr=1.79*10~(-14)(M-bar)_η~(3.46)exp[-0.567((M-bar)_w/(M-bar)_n-1)],秒 <10>。
Resumo:
本论文由六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文献综述,对近年来碱性染料-元素杂多酸显色反应的研究及其应用的进展情况作了介绍。第二部分研究了乙基罗丹明B与硅钼杂多酸 PVA存在下的显色条件,缔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84nm,在测量波长586nm处,ε_(586) = 3.4 * 10~5lmol·cm~(-1), 缔合物至少可稳定1小时,0~1.3μg Si(IV)/25ml Beer定律,只有P(V)、A(s)、Ge(IV)等离子干扰严重,可采用酒石酸掩蔽之。从而提出了测定硅的高灵敏光度法。本法可不经分离直接用于水样及NaOH、NH_4G、NH_4NO_3等试剂分析,检测下限分别为10ppb(水样,5ml) 1 * 10~(-5)%(试剂,1g)。第三部分研究了乙基罗丹明B-磷钼杂多酸-PVA新的显色体系的光度测定条件,缔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84nm,在工作波长586nm下,ε_(586) = 3.2 * 10~5l·mol~(-1)·cm~(-1),配合物至少可稳定1小时,0~1.5μgP(V)/25ml服从Beer定律。藉提高酸度和还原剂以消除Si(IV)、As(V)等离子的干扰。本法可不经分离直接用于钢样及硫酸钠、硫酸镁试剂中痕量磷的测定,检测下限达1 * 10~(-5)%(试剂1g)。第四部分研究了乙基罗丹明B-锗钼杂多酸在PVA存在下的显色条件,缔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584nm,在测量波长588nm下,缔合物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_(588) = 3.8 * 10~5l·mol~(-1)·cm~(-1),0~1.5μg Ge(IV)/25ml服从Beer定律,缔合物至少可稳定2小时,仅P(V)、As(V)、 Si(IV)等离子严重干扰。第五部分研究了缔合物的形成机理。我们用摩尔比法,等摩尔连续变化法及摩尔吸光系数对比法分别研究呈溶液或结晶状的缔合物组成比,所得结果一致,即Si(或 P、Ge):ERB=1:4。由红外光谱的研究证明,染料ERB~+的结构未受缔合物形成的影响。ERB~+阳离子与杂多酸阴离子是藉离子链力结合成离子对缔合物,并讨论了本类显色反应的历程。第六部分是罗丹明类碱性染料中取代基对缔合的稳定性及萃取率的影响的研究。对用苯萃取罗丹明类碱性染料-高氯酸缔合物体系,进行了吸收光谱、酸度影响、表现摩尔吸光系数、萃取率和萃取平衡常数的测定实验,各种缔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分别为:BRB, 567nm; ERB, 567nm; R6G, 536nm; RB, 563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l·mol~(-1)·cm~(-1):BRB, 9.86 * 10~4; ERB, 8.82*10~4;R6G, 4·0.3 * 10~4。萃取率分别为:BRB, 91.9%, ERB, 79.2%; R6G, 45.7%。萃取平衡常数分别为:BRB, 1.32 * 10~4; ERB, 1.14 * 10~3; R6G, 6.06 * 10~2。并用平衡移动法测定缔合物组成均为1:1。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从离子体积、憎水和亲水基、取代基的酸碱性及染料阳离子的正电性等四个方面对染料分子上不同取代基对缔合物稳定性、可萃性和溶解度影响进行了讨论,得到了一些规律性的认识:随着取代基体积增大、憎水基的引入和加重、碱性减弱、染料阳离子正电性的增加,均能使形成缔合物的稳定性和可萃性增加,其增加顺序为BRB > ERB > R6G > RB。
Resumo:
Photoluminescence of GaInP under hydrostatic pressure is investigated. The Gamma valley of disordered GaInP shifts sublinearly upwards with respect to the top of the valence band with increasing pressure and this sublinearity is caused by the non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lattice constant and hydrostatic pressure. The Gamma valleys of ordered GaInP rise more slowly than that of the disordered one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band gap and the pressure can not be explained in the same way.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Gamma valley and the folded L valleys, as well as, the X valleys, the experimental pressure dependences of the band gap of ordered GaInP epilayers are calculated and fitted quite well using first order perturbation theory.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simultaneous ordering along [111] and [100] directions can occur in ordered GaInP. (C) 1996 American Institute of Physics.
Resumo:
森林凋落物、细根及红松阔叶林碳循环 摘要: 由于全球变化进程的加快使生态系统碳循环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森林生态系统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碳循环过程和源、汇功能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本文以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两个关键过程-凋落物和细根的生产和分解过程为主要研究目标,探讨了两者的时空动态格局和主驱动因子;同时采用传统的森林调查与通量观测相结合的方法,系统的刻画了红松阔叶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过程。 主要结论如下:(1)区域平均温度是决定东北地区不同气候区域森林凋落量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优势树种生物学特性不同导致同一气候区域内森林类型之间凋落量呈现显著差异。(2)红松阔叶林不同凋落组分凋落量对气候因子的年际波动和林分生长的反应不同,红松生长使其落叶量和在凋落总量中所占的比重显著增加,这将导致林地的凋落物组成和物理化学性质发生根本改变。(3)6个不同气候区域内地带性树种凋落物分解率和养分元素释放率随纬度增加而降低,并且与区域年平均温度和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随着分解的进行凋落物分解率与温度和降水的相关性降低。凋落物初始化学指标与其分解率呈显著相关关系。回归模型的预测结果显示温度和降水的增加均可促进凋落物分解,并且其对分解的影响强度大于CO2浓度升高对凋落物分解间接影响。(4)3种原始群落——红松阔叶林,云冷杉林和岳桦林的细根生产量、周转率和养分元素归还量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对于同一海拔带上的3种林型而言,红松阔叶林生长量最高而周转率和养分元素释放率最低,白桦纯林细根周转率和养分元素释放率最高,山杨林细根生长量最小,细根周转率和养分元素释放率介于前两者之间。(5)红松阔叶林生态系统碳储量为25962.17±2002.1 C g m-2,其中植物(乔、灌木和草本)、土壤和林地(凋落物和倒木)内的碳储量占总体的79%, 15% 和6%。生态系统碳的净交换(NEE)为366.8±110.6 C g m-2year-1, 林地和土壤的碳输入量为504.9±28.9 C g m-2year-1,输出量为405.9±28.7 C g m-2year-1。植物净固碳量为287±34.5 C g m-2year-1,乔木和灌木净固碳量分别占植物净固碳总量的98.6%和1.4%。 关键词:森林凋落物,凋落物分解,细根,碳储量,碳循环
Resumo:
维生素C生产废水有机物浓度高、成分复杂、排放量大,是一种亟待处理的典型工业废水。本研究分别采用实验室规模和中试规模的升流式厌氧颗粒污泥床反应器(UASB)对该制药工业废水的厌氧生物处理工艺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同时采用两种不依赖于纯培养的分子生物学手段—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和扩增核糖体DNA限制性分析(ARDRA)技术揭示了UASB反应器不同运行阶段污泥中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组成及变化。此外,首次研究了零价铁(Fe0)在厌氧消化过程中对反应器运行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采用城市污水处理厂厌氧消化池絮状污泥和处理啤酒废水的颗粒污泥混合接种,小试中温(35±1℃)UASB反应器在其运行的第65天启动成功。反应器稳定运行阶段,在进水COD浓度为9000mg/L、水力停留时间为12h、容积负荷为13.6 kgCOD/m3.d条件下,其COD去除率稳定在85~90%之间,沼气产率达到4.5 m3/m3.d,沼气甲烷含量平均为72%。中试UASB反应器的接种污泥为厌氧消化污泥,其启动时间相对较长,为90天。在稳定运行期,反应器的进水COD浓度为8000~10000mg/L,水力停留时间和容积负荷分别保持在12~16h和10.6~14.2 kgCOD/m3.d范围,该阶段反应器的平均COD去除率稳定在85%左右,沼气产率平均为5.2m3/m3.d,沼气中甲烷含量为69%。上述结果表明中温UASB工艺用于维生素C生产废水处理是高效、可行的。 与对照反应器相比,添加Fe0的小试UASB反应器的COD去除率和沼气产量分别提高了6.5%和10.2%。同时,磷酸盐平均去除率为79%,比对照提高了64%,目前尚未见类似研究报道。在中试规模的UASB反应器中补充一定量的Fe0可缩短反应器启动时间,促进颗粒污泥的形成,该结果可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培养试验进一步表明,Fe0可以作为产甲烷菌还原CO2生成甲烷的电子供体。培养实验还表明,当系统中存在硝酸盐(0.40 mM)和硫酸盐(0.26 mM)时,Fe0促产甲烷过程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 采用细菌通用引物968F/1401R和341F/907R获得的PCR-DGGE指纹图谱均表明UASB反应器不同运行阶段细菌种群结构变化明显。小试和中试稳定期污泥的微生物多样性均高于各自初始接种污泥。产甲烷菌通用引物340F/519R的PCR-DGGE结果显示,虽然接种污泥中产甲烷菌的丰富度系数略低于稳定期,但总体而言,反应器运行期间产甲烷菌的种群组成相对稳定。 通过构建不同处理和不同运行阶段污泥样品的16S rRNA基因文库并对克隆基因进行限制性内切酶消化、测序分析。结果表明,稳定期两个反应器微生物群落结构相似,但与各自接种污泥差异明显。小试UASB反应器接种污泥中细菌的优势菌群分别为变形菌纲的δ亚纲(28.7%)和β亚纲(17.4%),至稳定运行期则演替为革兰氏阳性低GC菌群(21.9%)和变形菌纲的δ亚纲(14.0%)。中试反应器接种污泥Green non-sulfer bacteria(25.9%)和变形菌纲的δ亚纲(16.4%)类群占优势,而稳定期Green non-sulfer bacteria类群(17.9%)、革兰氏阳性低GC菌群(16.2%)和变形菌纲的δ亚纲(15.4%)为优势菌群。 产甲烷菌的优势克隆为SRJ 230、SRJ 26和SRJ 583,前两者分别与Methanosaeta concilii和未培养的Methanobacteria-like克隆Gran7M4的同源性达到97%和98%,后者与Methanomethylovorans. sp同源性为99%。接种污泥中上述类群占总克隆数量的比例较低。小试、中试接种污泥中产甲烷菌分别占7.8%和3.0%,但稳定运行期,该比例明显增加,分别达到21.9%和18.8%。上述结果表明启动期与稳定期污泥产甲烷菌种群组成相对稳定,但各类群数量明显增加。 添加Fe0的UASB反应器稳定运行期污泥中产甲烷菌比例(31.2%)高于对照反应器(24.2%), 革兰氏阳性低GC类群、变形菌纲的δ亚纲比例差异不明显,而变形菌纲β亚纲(6.0%)和Green non-sulfer bacteria(9.2%)的比例均分别低于对照反应器(13.1%和17.1%)。该结果表明,添加Fe0使反应器内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发生了显著变化。 此外,在添加Fe0的UASB反应器中检测到特异性的克隆SRJ 341和SRJ 320,两者分别同磷酸盐去除和铁氧化有关的克隆子Orbal D41和Clone195的序列相似性达95%和96%。这两个类群可能分别与磷酸盐去除及铁促产甲烷作用密切相关。这一结果尚未见报道。
Resumo:
土壤碳循环过程是目前全球碳源碳汇研究的核心,目前对土壤碳循环过程和机制的研究还十分缺乏。杉木人工林约占我国人工林面积的1/4,由于近几十年经营管理措施不当,土壤有机碳的下降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极大地影响了杉木人工林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通过对杉木人工林土壤有机碳来源、分解和释放动态的区分量化,结合13C标记示踪试验,开展了杉木凋落物分解对土壤有机碳平衡影响的研究,为土壤碳平衡和转化机理及杉木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通过系统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⑴估算了典型杉木人工林土壤碳的周转状况,研究发现典型杉木人工林土壤碳更新较慢。土壤碳年输入量、形成量、转化量、输出量和贮存量分别为2.79 t hm-2、1.58 t hm-2、2.04 t hm-2、4.57 t hm-2、113.21 t hm-2。其中在土壤碳年排放量中矿质土层呼吸、根呼吸、凋落物层呼吸碳分别占土壤碳总排放量的50.6%、26.0%、23.1%。 ⑵计算了凋落物分解对土壤碳平衡的贡献。不同器官凋落物在土壤中的矿化释放碳量和进入土壤碳库量均随着凋落物易分解性的增大而增大,并且各器官凋落物分解以CO2-C释放最多,以微生物量碳存在的量次之,以可溶性碳存在的量最少。年均温16.5 ℃条件下培养100天,分别来自于叶、枝、细根、粗根有机碳的13.81%、9.26%、5.74%、4.62%被矿化释放,占总CO2-C释放量的比例分别为43.7%、37.2%、31.9%、29.0%。同时不同器官凋落物依次有3.05%、3.26%、2.24%、1.84%存在于土壤微生物碳库,占总微生物量碳的比例分别为12.9%、14.3%、10.5%、8.8%;不同器官凋落物依次有0.62%、0.62%、0.31%、0.24%存在于可溶性有机碳库,占总可溶性有机碳的比例分别为3.99%、4.10%、2.13%、1.73%。 ⑶不同器官凋落物进入土壤对土壤碳排放的激发效应不同,叶、枝、细根、粗根加入土壤产生了正激发效应,激发率依次为6.6%、7.0%、2.2%、2.8%。并且土壤风干-湿润过程影响了凋落物在土壤中的分解和转化过程。土壤风干-湿润使起始矿化底物库增大,培养初期凋落物分解速率上升,同时土壤原有机碳矿化速率降低,微生物对凋落物碳的利用以及凋落物对可溶性有机碳的贡献下降。 ⑷凋落物碳在不同轻组密度组分中的分布不同,但各器官凋落物间无明显差异,均为中等密度自由轻组最多,其次为最小密度自由轻组,最少为闭蓄轻组。室外培养224天,结果表明叶、枝、细根、粗根凋落物在各密度组分中的分配情况为:<1.0 g cm-3自由轻组中16.5~19.1%,1.0~1.8 g cm-3自由轻组中56.8~65.2%,闭蓄轻组中残留5.7~6.9%,其余的9.9~21.0%被矿化损失。研究还表明,凋落物粉碎添加方式能改变其在土壤组分中的分布比例,倾向于向较重的密度组分中分布而被保护起来利于有机碳的积累。
Resumo:
土壤呼吸是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土壤呼吸的主要组分根系呼吸和土壤微生物呼吸进行分离并量化,对于了解土壤碳释放规律、估算生态系统土壤碳的年际通量以及预测气候变化条件下根系或土壤微生物对土壤碳释放格局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挖壕法测定辽东山区蒙古栎林、杂木林和胡桃楸林的土壤表面CO2通量,并同步分析土壤水热因子及土壤有机质、N含量、根系生物量、土壤酶活性、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等。研究结果表明:(1)辽东山区次生林0-10cm土壤有机质含量为9.29-18.15%,全氮含量为0.43-0.90%,pH值为5.67-6.19;次生林生长季细根生物量平均为152.61- 447.79 g/m2,粗根生物量平均为255.42-507.42 g/m2,根系总量平均为540.93-955.22 g/m2;土壤酶活性季节变化明显,且具垂直分布特征,蒙古栎林的土壤转化酶、淀粉酶和脱氢酶活性最高,胡桃楸林最低,胡桃楸林过氧化氢酶活性相对最大;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季节变化呈明显的单峰曲线并与土壤温度相关,土壤微生物量碳氮之间具显著相关性(P<0.05)。(2)次生林土壤总呼吸、根呼吸和土壤微生物呼吸具明显的日、季变化规律,生长季根呼吸贡献相对较低,胡桃楸林根呼吸贡献率为34.0-34.8%,蒙古栎林为17.9-28.4%,杂木林为14.7-35.3%;土壤微生物呼吸贡献率为66.0-85.3%,高于根呼吸贡献率,说明辽东山区次生林土壤微生物呼吸决定土壤总呼吸的变化趋势。(3)土壤呼吸与地下5cm土壤温度呈指数函数关系,土壤总呼吸的Q10值为1.29-2.30,微生物呼吸的Q10值为1.28-2.09,根呼吸的Q10值为1.29-3.72;土壤总呼吸、微生物呼吸、根呼吸与土壤含水量均无明显相关关系;蒙古栎林根呼吸与细根生物量显著相关,杂木林根呼吸与粗根生物量及根系总生物量显著相关,胡桃楸林根呼吸与根系生物量总量显著相关(P<0.05);微生物呼吸与淀粉酶、转化酶、脱氢酶、过氧化氢酶均无显著相关性(除胡桃楸林与过氧化氢酶显著相关);微生物呼吸与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均呈显著线性相关关系(P<0.05)。(4)蒙古栎林土壤总呼吸、根呼吸、土壤微生物呼吸年际碳释放量分别为572.78、147.78和425.59 g C m-2a-1,杂木林分别为403.12、108.92、297.51 g C m-2a-1,胡桃楸林分别为519.47、173.75、345.72 g C m-2a-1;生长季和非生长季通过根呼吸释放的碳量均小于分解土壤有机质的微生物呼吸释放的碳量,非生长季次生林土壤碳释放量为39.21-152.04 g C m-2a-1,占全年呼吸总量的10-29%,说明冬季土壤碳释放量不能忽略。
Resumo:
本文利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以四株营养缺陷型突变株(康宁木霉UV2-1、UV2-15、绿色木霉UV2-11和另一木霉菌株UV2-2)为亲本进行种间融合重组。研究了原生质体形成和再生的最适条件及高产的重组菌株筛选的方法。筛选到了一株优良的融合株F1-18,它固体发酵稻草粉产生的滤纸酶活(FPA)、Cx酶活、Cl酶活和β-葡萄糖苷酶活分别为1148、5705、6042和1036 U/g基质,分别是其双亲-康宁木霉F224和绿色木霉F264-的1.86、1.38、1.95、1.52倍和9.10、6.78、4.79、0.85倍。对F1-18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经菌落形态观察、分生孢子大小及其DNA含量测定,认定它为单倍性重组体。经非特异性酯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分析及纤维素酶SDS-PAGE电泳图谱分析表明,它既有与双亲共有的谱带,也有它独有的谱带,说明在融合-分离过程中,发生了基因重组和基因突变,产生了新的蛋白组分。与生产用菌SN9706相比,F1-18固体发稻草粉产生的滤纸酶活提高了39%,β-葡萄糖苷酶活提高了86%。在固体发酵玉米秸粉时也获得较高的纤维素酶产量,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F1-18的最适产酶条件为:培养基起始PH值为5.5 ~ 6.0,培养基中加2.5 ~ 3倍于原料的水,28 ~ 30 ℃发酵4天,培养基中添加0.35%脲和0.35% KNO3,最高酶产量可达滤纸酶活1347 U/g基质。
Resumo:
森林蒸散不但是森林水量平衡的重要分量,也是森林热量平衡的重要分量。准确模拟森林蒸散量是森林水文学、森林气象学学科发展的需求,同时也为森林流域水资源、森林生态系统管理及其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长白山阔叶红松为对象,利用长白山阔叶红松林气象观测塔安装的常规气象梯度观钡(系统、开路涡动相关系统的观测数据,依据空气动力学基本理论与能量平衡方程建立了森林蒸散机理模型(模型a与模型b),并确定了参数:零平面位移高度d以及温度和风速廓线稳定度订正函数φm和φh。同时,对比分析了模型模拟森林蒸散量的精度,结果表明:本文模型a模拟蒸散量的精度为84.06%:模型b的模拟精度为79.47%;空气动力学方法中的Pruitt法、Businger法、Dyer法的模拟精度分别是59.85%、53.81%、52.07%;波文比法模拟精度仅为41.15%。最后,利用MAOS-I型小气候自动观测系统的观测数据以及土壤含水量监测结果,分别应用模型。和水量平衡法对长白山阔叶红松林生长季节(2001年7-9月)的蒸散量进行了模拟与计算。结果表明,模型。得到的森林蒸散总量为268.91mm,水量平衡法获得的结果为288.18mm。两者相差:19.29mm,相对误差为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