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9 resultados para 12-112
Resumo:
The effects of hydrogen passivation on multi-crystalline silicon (mc-Si) solar cells are reported in this paper. Hydrogen plasma was generated by means of ac glow discharge in a hydrogen atmosphere. Hydrogen passivation was carried out with three different groups of mc-Si solar cells after finishing contact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photovoltaic performances of the solar cell samples have been improved after hydrogen plasma treatment, with a relative increase in conversion efficiency up to 10.6%. A calculation modelling has been performed to interpret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using the model for analysis of microelectronic and photonic structures developed at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Resumo:
Normal-incident infrared absorption in the 8-12-mu m-atmospheric spectral window in the InGaAs/GaAs quantum-dot superlattice is observed. Using cross-sectional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we find that the InGaAs quantum dots are perfectly vertically aligned in the growth direction (100). Under the normal incident radiation, a distinct absorption peaked at 9.9 mu m is observed. This work indicates the potential of this quantum-dot superlattice structure for use as normal-incident infrared imaging focal arrays application without fabricating grating structures. (C) 1998 American Institute of Physics. [S0003-6951(98)01151-6].
Resumo:
This paper describes a 12-bit 300 MHz CMOS DAC for high-speed system applications. The proposed DAC consists of a unit current-cell matrix for 8 MSBs and a binary-weighted array for 4 LSBs. In order to ensure the linearity of DAC, a double Centro symmetric current matrix is designed by using the Q(2) random walk strategy. To minimize the feedthrough and improve the dynamic performance, the drain of the switching transistors is isolated from the output lines by adding two cascoded transistors.
Resumo:
This paper presents a direct digital frequency synthesizer (DDFS) with a 16-bit accumulator, a fourth-order phase domain single-stage Delta Sigma interpolator, and a 300-MS/s 12-bit current-steering DAC based on the Q(2) Random Walk switching scheme. The Delta Sigma interpolator is used to reduce the phase truncation error and the ROM size. The implemented fourth-order single-stage Delta Sigma noise shaper reduces the effective phase bits by four and reduces the ROM size by 16 times. The DDFS prototype is fabricated in a 0.35-mu m CMOS technology with active area of 1.11 mm(2) including a 12-bit DAC. The measured DDFS spurious-free dynamic range (SFDR) is greater than 78 dB using a reduced ROM with 8-bit phase, 12-bit amplitude resolution and a size of 0.09 mm(2). The total power consumption of the DDFS is 200)mW with a 3.3-V power supply.
Resumo:
Single-frequency output power of 12 W at 1064 nm is demonstrated. Pumped by a fiber-coupled diode laser, the Nd:YVO4 produces 58.6% of the slope efficiency with respect to absorbed pump power, and 52.7% of the optical-optical efficiency and nearly diffraction-limited output with a beam quality parameter of M-2 approximate to 1.11. To the best of our knowledge, this is the highest slope efficiency and optical-optical efficiency in single-frequency Nd:YVO4 ring laser. The slope efficiency of the single frequency laser is close to the limit of the efficiency. [GRAPHICS] output spectrum of the single-frequency Nd:YVO4 ring laser
Resumo:
从武汉石油化工厂的活性污泥中,分离到一株可以以菲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的假单胞菌P_(12)该菌经靛蓝产生法测定有双加氧酶,在菲无机盐培养基中生长时,有3-菲酚物质积累,经检测有一条质粒带。用丝裂霉素C消除质粒后的菌落,失去了降解菲的能力,说明P_(12)对菲的降解功能是由质粒控制的。
Resumo:
We propose a LBO-based ultra-broadband chirped pulse optical parametric amplifier employing pulse-front-matching to yield transform-limited sub-12-fs pulses. Measurement of the maximum possible gain bandwidth for the LBO-based OPCPA demonstrates more than 60nm gain bandwidth FWHM. For the generation of TL pulses by the use of this OPCPA, a suitable combination of OPCPA and PFM is first presented. The PFM pump geometry realizes tilt-free signal amplification, and permits this OPCPA to generate TL sub-12-fs pulses.
Resumo:
本论文的出发点是ICP—MS的谱干扰及其校正和基体效应研究。以ICP—MS测定贻贝标准参考物质中的痕量元素以及生物样品中的稀土元素为例,研究了基体元素C、Ca、Cl、K、Na和P的多原子离子对一些元素的测量同位素以及Ba及轻、中质量稀土元素的氧化物离子对部分中、重质量稀土元素的同位素的干扰程度,确定了干扰元素的允许浓度比,建立了ICP—AES和ICP—MS测定贻贝标准参考物质中的主量和痕量元素以及ICP—MS测定生物样品中稀土元素的新方法,首次报出了贻贝标准参考物质中全部稀土元素的含量。考查了ICP—MS测定高纯镉中的杂质元素时,镉的多原子离子可能产生的谱干扰并比较了干扰程度的大小,研究了仪器工作参数变化对镉基体的多原子离子~(106)CdH~+、~(110)Cd~(16)O~+和~(112)Cd~(16)O_2~+以及~(116)Cd~(2+)信号的影响。研究了乙醇、丙醇、丙三醇、乙酸、乙二胺和三乙醇胺等与水互溶的有机试剂对不同质量和不同电离电位无素信号的影响。首次发现,溶液中加入少量乙二胺或三乙醇胺对Hg信号有10倍以上的增强,对Pb和Sr等的信号起抑制作用,探讨了乙二胺和三乙醇胺对Hg信号增强的机理,建立了一个测定生物样品中Hg的新方法。研究了FI小体积进样时ICP—MS的基体效应,并与连续进样作了比较。流动注射小体积(100 μ1)进样时,电离电位大于9 eV的As和Au基体对分析元素的信号表现为增强效应,而电离电位较小的Cu、In、Li、Na和Pb基体对分析元素的信号表现为抑制效应。与连续雾化相比,FI小体积进样的抑制效应较小而增强效应较大。
Resumo:
随着萃取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日益要求更加深入的了解萃取过程的机制及其动力学特性。以便有效地控制和强化萃取过程,提高萃取效率,或者利用萃取动力学的差异来实现某些分离嘴过程。尽管许多萃取过程进行得很快,但是人们也发现不少的金属鳌合物萃取体系,其萃取过程相当缓慢。因而这类体系的萃取机制和萃取动力学问题已日益引人注目。除此而外,在设计,放大或改进萃取设备时,研究和掌握有关萃取过程的动力学规律也有十分重要意义。在本文中主要对稀土萃取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得到主要结果如下:1.研究了硫代有机磷酸Cyan.ex302萃取饵的动力学。通过测定各种萃取条件对萃取速率的影响,获得了萃取速率方程,并讨论了萃取的控制过程。实验发现萃取剂中的杂质对萃取具有较大的加速作用,这对工业生产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2.用两相滴定法测定了两种新合成的J梭酸萃取剂CA-12和CA-100的某些重要的物理常数。这将有助于深入研究它们的萃取性质及机理。3.用层流恒界面池研究了CA-12萃取La, Gd,Er, Yb和Y的动力学。考察了各种因素对萃取速率的影响,获得了它们的萃取速率方程,实验发现了它们的萃取控速步骤并推测了其萃取机理。4.研究了HEHEHP对CA-12萃取Yb和Y的动力学的影响。实验发现在CA一12中加入少量的HEHEHP后,萃取活化能显著降低,萃取速率明显加快。由于加入HEHEHP后,萃取Yb的活化能的降低要比萃取Y的活化能降低的程度大',所以使Yb和Y的萃取分离因素加大。5.用两相滴定法研究了HEHEHP萃取铭的机理,CA-12萃取稀土及其相关离子的机理。并计算了它们相应的平衡常数。
Resumo:
本文叙述了2.4-二甲基戊二烯基稀土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及质谱的鉴定。测定了Gd(2.4-GH_(11))_3的单晶结构,此外还合成了(2.4-GH_(11)K.TMEDA及K_2C_8H_8·3THF并也测定了它们的晶体结构。在所合成化合物的红外光谱中,没有属于C=C双键的吸收峰,表明分子中配位体以η~5形式的大π键体系与稀土金属离子结合,在Ln(2.4-GH_(11))_2Cl·TMF和Ln(2.4-GH_(11))Cl_2·GH_THF的红外光谱中,于1060波数附近出现一强而宽的吸收峰,即化合物中有四氢呋喃分子络合。化合物的室温NMR谱有四个吸收峰,2.4-二甲基戊二烯配位体可能为η~5平面∪或W构型。化合物的水解'H-NMR谱与质谱都证实水解产物为2.4-二甲基-1.3-戊二烯。它是-2.4二甲基戊二烯阴离子水解所得的唯一产物,它表明化合物中的配位体确为2.4-二甲基戊二烯阴离子。(2.4-GH_(11))_2Cl·TMDA配合物晶体结构是应用低温X-射线衍射技术用Nicolet R_3 M/E型四园衍射仪LT-1低温装置并利用重原子法测定的最小二乘法精修至收敛时的一致性因子R=0.055. Rw=0.057。晶体属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晶胞参数a=11.322(4)A, b=9.242(3)A, c=15.956(5)A. β=106.70(3)分子中2.4-二甲基戊二烯阴离子呈平面∪构型。钾离子与四甲基乙二胺二啮体结合形成的络合阳离子和2.4-二甲基戊二烯阴离子相间排列形成无限链状结构分子。2.4-二甲基戊二烯阴离子的C-C键长明显分为中间与外端C-C键两组。外端组C-C键双性质较强键长较短。表明C3具有负电荷的共振杂化体贡献较大。分子中K-C键最短的是K-C(1.5)。而不是具有较多负电荷的C3-K键。这可能是由于几何因素造成的。K_2C_8H_8·3THF的晶体结构是采用与前者相同的方法测定的。它属三斜晶系,PT空间群,晶胞参数a=10.263(3)A, b=13.157(4)A, c=9.443A, α=87.51(2)°, β=114.93(2)°, γ=76.81(2)°. V=1111.6A, R=0.051. 晶体中负二价的环辛四烯阴离呈平面构型,具有中心对称性,两侧与两中心对称相关的钾离子连接,相邻的非等效的钾离子间通过两四氢呋喃分子的氧原子相连接,从而形成了无限链状结构的分子。环辛四烯反映了Huckel的4n+2芳香性规则。该结构的特别之处在于四氢呋喃分子的氧原子以桥键形式与两个钾离子同时连接。而这种形式的桥键在其它化合物中似还未发现。Go(2.4-GH_(11))_3的晶体结构亦是采用与前述相同的方法测定的。其晶体为三斜晶系,PT空间群,晶胞参数a=12.541A, b=12.853A, c=8.432A, α=91.44°, β=108.61°, γ=117.97°, V=112.54A~3. 结构测定表明,Gd(2.4-GH_(11))_3分子具有C_3h对称性。三个配位体阴离了的九个带负电荷的碳原子近似以三帽三角棱柱形式与钆离子配位。分子中2.4-二甲基戊二烯阴离子的C-C键长-亦分为而组。外端C-C键较中间C-C键强,键长较短,亦表明C3具有较多的负电荷。2.4-二甲基戊二烯阴离子本身近似呈平面∪构型。C2,C4偏离由C1 C3 C5三碳原子构成的平面0.067A。方向上远离中心钆离子。可能在此以离子性为主的化合物中,钆离子与不带电荷的C2 C4间的相互作用有些排斥性质。与Nd(2.4-GH_(11))_3不同的是,在Gd(2.4-GH_(11))_3分子中,Gd-(C(1,5)键最短,而不是Gd-C(3)键。这可能是由于钆离子的半径较小,化合物的空间位阻效应较大所致。
Resumo:
本论文从合成Co(salen)开始,对Co(salen)在电化学现场合成辅酶B_(12)模型物的工作进行了尝试。进一步地,用Co(salen)制作了两种化学修饰电极,并对它们的性质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考察。同时还将这两种修饰电极应用于电催化研究工作,得到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Resumo:
2003 年3 月到2006 年3 月,我们对世界上了解最少的鹤类,也是唯一一种越冬和繁 殖都在高原湿地内进行的鹤类——黑颈鹤(Grus nigrcollis)东部种群的野外繁殖生态、越冬 生态和迁徙路线等方面作了重点研究。研究时间分为三个阶段:2003 年3 月到2005 年6 月,在黑颈鹤的繁殖地点四川省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102°29′-102°59′E, 33°25′-34°00′N)进行,对在若尔盖湿地内繁殖和度夏黑颈鹤的种群现状,繁殖习 性,繁殖季节黑颈鹤栖息地选择利用及牛羊放牧活动对黑颈鹤栖息地利用的影响,繁殖黑 颈鹤鸟巢及筑巢栖息地选择的特点等内容进行了研究;第二阶段从2004 年10 月到2006 年3 月,在黑颈鹤东部种群重要的越冬地云南省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 (103o14’55”—103o18’38”E, 27º18’38”—27o28’42”N)进行,对越冬黑颈鹤的越冬习性,栖息 地选择利用,白昼时间行为分配进行了研究;第三阶段2005 年2 月-3 月、2006 年3 月,在云南省大山包保护区和贵州省草海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给8 只黑颈鹤佩戴卫 星发射器,第一次在中国利用卫星技术来跟踪候鸟的迁徙,对东部黑颈鹤越冬种群的迁徙 路线进行求证和新的探索,并利用卫星数据进行黑颈鹤在繁殖地和越冬地活动特点的分 析。 在2004 年5 月围绕整个若尔盖湿地自然保护区内和周边地区繁殖和度夏黑颈鹤的现 状调查中,共统计到黑颈鹤320 只和巢6 个,112 只黑颈鹤(35%)和5 个鸟巢分布在保护 区内,主要集中在保护区内水域和沼泽面积较大的两块核心区内,208 只黑颈鹤(65%)和1 个鸟巢分布在保护区外,主要分布在黄河、白河沿线地区,其中在白河和黄河交界的地 区,记录有163 只黑颈鹤;本次调查中,黑颈鹤利用最多的是在黄河和白河交界处的农 地,其次是沼泽和河岸地带,最少的是草甸和退化草甸;不论是在保护区内还是在保护区 外,湿地生境都体现了黑颈鹤在栖息地选择时的重要性;在花湖繁殖地,黑颈鹤繁殖种群 和巢在3 年内呈现下降和减少的趋势,湿地面积的缩小和退化可能是主要的原因。 繁殖习性:根据繁殖期间产卵,幼鹤出壳等事件行为发生的时间将整个繁殖季节划分 为繁殖前期(到达之日到5 月12 日),繁殖中期(5 月13 日到6 月18 日)和繁殖后期(6 月19 日到离开)。黑颈鹤3 月下旬即从越冬地返回繁殖地点花湖,首先到达的是带有幼鹤的繁 殖家庭鹤,之后才是集群鹤,这种返回的过程持续到5 月初。在繁殖前期,黑颈鹤种群数 量经历一个增加的过程,在此期间,花湖的黑颈鹤种群数量较低(27),繁殖黑颈鹤先后经历家庭解体 (Family breakup),建立繁殖领域,完成交配,筑巢等行为,进入繁殖中期 后,花湖的黑颈鹤种群数量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并在6 月的第一周达到最低,繁殖中期黑 颈鹤的种群比前期稍高(29),与繁殖相关的行为在整个繁殖季节达到最高(51%),进入繁 殖后期,随着幼鹤出壳和成鹤维持领域能力的降低,花湖周围的黑颈鹤种群数量再次增 加,并在以后的2 个月内维持在较高的数量(56),到9 月中旬,黑颈鹤开始迁徙,4 周 后,所有的鹤都离开繁殖地花湖。在繁殖期间,被驱逐出领域的幼鹤与非繁殖的成鹤形成 集群在繁殖地周围游荡,集群在各个时期都存在,只是在繁殖前期最多(2 群/周),繁殖中 期和繁殖后期为1 群/周,群内个体数量在繁殖中期最高(26 只/群),在繁殖前期和中期分 别是6 和8 只/群,不同时期的群体和群体规模都存在显著差异;黑颈鹤的交配发起者是 雌鹤,交配的成功率为60%,雄鹤的无应答和不成熟的交配经验是交配失败的主要原 因,80%的交配发生在上午,交配成功率为58.3%,20%的交配发生在下午,成功率为 66.7%,黑颈鹤的交配主要发生在4 月到5 月上旬之间,66.7%的交配发生在这一时期, 成功率为80%,之后到6 月上旬的交配仅有33.3%,成功率仅有20%,随着时间的推移, 交配的成功率降低(从4 月的100%减少到5 月份的45%和6 月份的0);黑颈鹤的窝卵数是 2 枚,卵重207 克,卵长径和短径分别是107 和58 毫米,孵卵期为31 天,幼鹤的出壳率 为100%,但二个月后的死亡率达到31.2%,之后的幼鹤未观察到死亡,幼鹤出壳后两个 月内的死亡率可能是制约种群增长的一个原因;繁殖期间黑颈鹤食物以蕨麻(Potentilla anserina)、荸荠(Heleocharis dulcis)、委陵菜属(Comarum)、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眼 子菜属(Potamageton)、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等植物的花、果、茎等为主,但也 取食包括无脊椎动物如蝗虫(Chorthippus hsiai),粪金龟(Geotrupes sp.),椭圆萝卜螺(Radix swinboi)和耳萝卜螺(Radix ouricuaria),以及脊椎动物黑唇鼠兔(Ochotona curizoniae)、红 脚鹬(Tringa totanus)、黑水鸡(Callinula chloropus)、小..(Tachgbaptus ruficollis)、黄河裸 鲤(Gymnocypris pylzovi)等,取食动物性食物可能是补充繁殖所耗费的巨大能量和为迁徙 储备能量;繁殖季节黑颈鹤的主要时间分配在取食和繁殖上,分别占45%和28%,其余 依次为运动10%、护理9%、警戒6%、静息1%和其它1%,不同的繁殖阶段,除了运动 和其它行为外,其余各种行为的时间分配存在显著差异,各行为频次以警戒最高(43 次/小 时),其余依次为取食(31 次/小时)、护理(17 次/小时)、运动(11 次/小时)、繁殖(5 次/小 时)、其它(1 次/小时)和静息(1 次/小时),除了其它行为外,各繁殖阶段行为发生频次差异 显著,各行为的持续时间以繁殖最多(189 秒/次),其次为取食(53 秒/次)、静息(50 秒/次)、 运动(33 秒/次)、其它(22 秒/次)和护理(19 秒/次),在一天中,黑颈鹤各行为分配随时间的历家庭解体 (Family breakup),建立繁殖领域,完成交配,筑巢等行为,进入繁殖中期 后,花湖的黑颈鹤种群数量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并在6 月的第一周达到最低,繁殖中期黑 颈鹤的种群比前期稍高(29),与繁殖相关的行为在整个繁殖季节达到最高(51%),进入繁 殖后期,随着幼鹤出壳和成鹤维持领域能力的降低,花湖周围的黑颈鹤种群数量再次增 加,并在以后的2 个月内维持在较高的数量(56),到9 月中旬,黑颈鹤开始迁徙,4 周 后,所有的鹤都离开繁殖地花湖。在繁殖期间,被驱逐出领域的幼鹤与非繁殖的成鹤形成 集群在繁殖地周围游荡,集群在各个时期都存在,只是在繁殖前期最多(2 群/周),繁殖中 期和繁殖后期为1 群/周,群内个体数量在繁殖中期最高(26 只/群),在繁殖前期和中期分 别是6 和8 只/群,不同时期的群体和群体规模都存在显著差异;黑颈鹤的交配发起者是 雌鹤,交配的成功率为60%,雄鹤的无应答和不成熟的交配经验是交配失败的主要原 因,80%的交配发生在上午,交配成功率为58.3%,20%的交配发生在下午,成功率为 66.7%,黑颈鹤的交配主要发生在4 月到5 月上旬之间,66.7%的交配发生在这一时期, 成功率为80%,之后到6 月上旬的交配仅有33.3%,成功率仅有20%,随着时间的推移, 交配的成功率降低(从4 月的100%减少到5 月份的45%和6 月份的0);黑颈鹤的窝卵数是 2 枚,卵重207 克,卵长径和短径分别是107 和58 毫米,孵卵期为31 天,幼鹤的出壳率 为100%,但二个月后的死亡率达到31.2%,之后的幼鹤未观察到死亡,幼鹤出壳后两个 月内的死亡率可能是制约种群增长的一个原因;繁殖期间黑颈鹤食物以蕨麻(Potentilla anserina)、荸荠(Heleocharis dulcis)、委陵菜属(Comarum)、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眼 子菜属(Potamageton)、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等植物的花、果、茎等为主,但也 取食包括无脊椎动物如蝗虫(Chorthippus hsiai),粪金龟(Geotrupes sp.),椭圆萝卜螺(Radix swinboi)和耳萝卜螺(Radix ouricuaria),以及脊椎动物黑唇鼠兔(Ochotona curizoniae)、红 脚鹬(Tringa totanus)、黑水鸡(Callinula chloropus)、小..(Tachgbaptus ruficollis)、黄河裸 鲤(Gymnocypris pylzovi)等,取食动物性食物可能是补充繁殖所耗费的巨大能量和为迁徙 储备能量;繁殖季节黑颈鹤的主要时间分配在取食和繁殖上,分别占45%和28%,其余 依次为运动10%、护理9%、警戒6%、静息1%和其它1%,不同的繁殖阶段,除了运动 和其它行为外,其余各种行为的时间分配存在显著差异,各行为频次以警戒最高(43 次/小 时),其余依次为取食(31 次/小时)、护理(17 次/小时)、运动(11 次/小时)、繁殖(5 次/小 时)、其它(1 次/小时)和静息(1 次/小时),除了其它行为外,各繁殖阶段行为发生频次差异 显著,各行为的持续时间以繁殖最多(189 秒/次),其次为取食(53 秒/次)、静息(50 秒/次)、 运动(33 秒/次)、其它(22 秒/次)和护理(19 秒/次),在一天中,黑颈鹤各行为分配随时间的历家庭解体 (Family breakup),建立繁殖领域,完成交配,筑巢等行为,进入繁殖中期 后,花湖的黑颈鹤种群数量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并在6 月的第一周达到最低,繁殖中期黑 颈鹤的种群比前期稍高(29),与繁殖相关的行为在整个繁殖季节达到最高(51%),进入繁 殖后期,随着幼鹤出壳和成鹤维持领域能力的降低,花湖周围的黑颈鹤种群数量再次增 加,并在以后的2 个月内维持在较高的数量(56),到9 月中旬,黑颈鹤开始迁徙,4 周 后,所有的鹤都离开繁殖地花湖。在繁殖期间,被驱逐出领域的幼鹤与非繁殖的成鹤形成 集群在繁殖地周围游荡,集群在各个时期都存在,只是在繁殖前期最多(2 群/周),繁殖中 期和繁殖后期为1 群/周,群内个体数量在繁殖中期最高(26 只/群),在繁殖前期和中期分 别是6 和8 只/群,不同时期的群体和群体规模都存在显著差异;黑颈鹤的交配发起者是 雌鹤,交配的成功率为60%,雄鹤的无应答和不成熟的交配经验是交配失败的主要原 因,80%的交配发生在上午,交配成功率为58.3%,20%的交配发生在下午,成功率为 66.7%,黑颈鹤的交配主要发生在4 月到5 月上旬之间,66.7%的交配发生在这一时期, 成功率为80%,之后到6 月上旬的交配仅有33.3%,成功率仅有20%,随着时间的推移, 交配的成功率降低(从4 月的100%减少到5 月份的45%和6 月份的0);黑颈鹤的窝卵数是 2 枚,卵重207 克,卵长径和短径分别是107 和58 毫米,孵卵期为31 天,幼鹤的出壳率 为100%,但二个月后的死亡率达到31.2%,之后的幼鹤未观察到死亡,幼鹤出壳后两个 月内的死亡率可能是制约种群增长的一个原因;繁殖期间黑颈鹤食物以蕨麻(Potentilla anserina)、荸荠(Heleocharis dulcis)、委陵菜属(Comarum)、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眼 子菜属(Potamageton)、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等植物的花、果、茎等为主,但也 取食包括无脊椎动物如蝗虫(Chorthippus hsiai),粪金龟(Geotrupes sp.),椭圆萝卜螺(Radix swinboi)和耳萝卜螺(Radix ouricuaria),以及脊椎动物黑唇鼠兔(Ochotona curizoniae)、红 脚鹬(Tringa totanus)、黑水鸡(Callinula chloropus)、小..(Tachgbaptus ruficollis)、黄河裸 鲤(Gymnocypris pylzovi)等,取食动物性食物可能是补充繁殖所耗费的巨大能量和为迁徙 储备能量;繁殖季节黑颈鹤的主要时间分配在取食和繁殖上,分别占45%和28%,其余 依次为运动10%、护理9%、警戒6%、静息1%和其它1%,不同的繁殖阶段,除了运动 和其它行为外,其余各种行为的时间分配存在显著差异,各行为频次以警戒最高(43 次/小 时),其余依次为取食(31 次/小时)、护理(17 次/小时)、运动(11 次/小时)、繁殖(5 次/小 时)、其它(1 次/小时)和静息(1 次/小时),除了其它行为外,各繁殖阶段行为发生频次差异 显著,各行为的持续时间以繁殖最多(189 秒/次),其次为取食(53 秒/次)、静息(50 秒/次)、 运动(33 秒/次)、其它(22 秒/次)和护理(19 秒/次),在一天中,黑颈鹤各行为分配随时间的历家庭解体 (Family breakup),建立繁殖领域,完成交配,筑巢等行为,进入繁殖中期 后,花湖的黑颈鹤种群数量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并在6 月的第一周达到最低,繁殖中期黑 颈鹤的种群比前期稍高(29),与繁殖相关的行为在整个繁殖季节达到最高(51%),进入繁 殖后期,随着幼鹤出壳和成鹤维持领域能力的降低,花湖周围的黑颈鹤种群数量再次增 加,并在以后的2 个月内维持在较高的数量(56),到9 月中旬,黑颈鹤开始迁徙,4 周 后,所有的鹤都离开繁殖地花湖。在繁殖期间,被驱逐出领域的幼鹤与非繁殖的成鹤形成 集群在繁殖地周围游荡,集群在各个时期都存在,只是在繁殖前期最多(2 群/周),繁殖中 期和繁殖后期为1 群/周,群内个体数量在繁殖中期最高(26 只/群),在繁殖前期和中期分 别是6 和8 只/群,不同时期的群体和群体规模都存在显著差异;黑颈鹤的交配发起者是 雌鹤,交配的成功率为60%,雄鹤的无应答和不成熟的交配经验是交配失败的主要原 因,80%的交配发生在上午,交配成功率为58.3%,20%的交配发生在下午,成功率为 66.7%,黑颈鹤的交配主要发生在4 月到5 月上旬之间,66.7%的交配发生在这一时期, 成功率为80%,之后到6 月上旬的交配仅有33.3%,成功率仅有20%,随着时间的推移, 交配的成功率降低(从4 月的100%减少到5 月份的45%和6 月份的0);黑颈鹤的窝卵数是 2 枚,卵重207 克,卵长径和短径分别是107 和58 毫米,孵卵期为31 天,幼鹤的出壳率 为100%,但二个月后的死亡率达到31.2%,之后的幼鹤未观察到死亡,幼鹤出壳后两个 月内的死亡率可能是制约种群增长的一个原因;繁殖期间黑颈鹤食物以蕨麻(Potentilla anserina)、荸荠(Heleocharis dulcis)、委陵菜属(Comarum)、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眼 子菜属(Potamageton)、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等植物的花、果、茎等为主,但也 取食包括无脊椎动物如蝗虫(Chorthippus hsiai),粪金龟(Geotrupes sp.),椭圆萝卜螺(Radix swinboi)和耳萝卜螺(Radix ouricuaria),以及脊椎动物黑唇鼠兔(Ochotona curizoniae)、红 脚鹬(Tringa totanus)、黑水鸡(Callinula chloropus)、小..(Tachgbaptus ruficollis)、黄河裸 鲤(Gymnocypris pylzovi)等,取食动物性食物可能是补充繁殖所耗费的巨大能量和为迁徙 储备能量;繁殖季节黑颈鹤的主要时间分配在取食和繁殖上,分别占45%和28%,其余 依次为运动10%、护理9%、警戒6%、静息1%和其它1%,不同的繁殖阶段,除了运动 和其它行为外,其余各种行为的时间分配存在显著差异,各行为频次以警戒最高(43 次/小 时),其余依次为取食(31 次/小时)、护理(17 次/小时)、运动(11 次/小时)、繁殖(5 次/小 时)、其它(1 次/小时)和静息(1 次/小时),除了其它行为外,各繁殖阶段行为发生频次差异 显著,各行为的持续时间以繁殖最多(189 秒/次),其次为取食(53 秒/次)、静息(50 秒/次)、 运动(33 秒/次)、其它(22 秒/次)和护理(19 秒/次),在一天中,黑颈鹤各行为分配随时间的历家庭解体 (Family breakup),建立繁殖领域,完成交配,筑巢等行为,进入繁殖中期 后,花湖的黑颈鹤种群数量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并在6 月的第一周达到最低,繁殖中期黑 颈鹤的种群比前期稍高(29),与繁殖相关的行为在整个繁殖季节达到最高(51%),进入繁 殖后期,随着幼鹤出壳和成鹤维持领域能力的降低,花湖周围的黑颈鹤种群数量再次增 加,并在以后的2 个月内维持在较高的数量(56),到9 月中旬,黑颈鹤开始迁徙,4 周 后,所有的鹤都离开繁殖地花湖。在繁殖期间,被驱逐出领域的幼鹤与非繁殖的成鹤形成 集群在繁殖地周围游荡,集群在各个时期都存在,只是在繁殖前期最多(2 群/周),繁殖中 期和繁殖后期为1 群/周,群内个体数量在繁殖中期最高(26 只/群),在繁殖前期和中期分 别是6 和8 只/群,不同时期的群体和群体规模都存在显著差异;黑颈鹤的交配发起者是 雌鹤,交配的成功率为60%,雄鹤的无应答和不成熟的交配经验是交配失败的主要原 因,80%的交配发生在上午,交配成功率为58.3%,20%的交配发生在下午,成功率为 66.7%,黑颈鹤的交配主要发生在4 月到5 月上旬之间,66.7%的交配发生在这一时期, 成功率为80%,之后到6 月上旬的交配仅有33.3%,成功率仅有20%,随着时间的推移, 交配的成功率降低(从4 月的100%减少到5 月份的45%和6 月份的0);黑颈鹤的窝卵数是 2 枚,卵重207 克,卵长径和短径分别是107 和58 毫米,孵卵期为31 天,幼鹤的出壳率 为100%,但二个月后的死亡率达到31.2%,之后的幼鹤未观察到死亡,幼鹤出壳后两个 月内的死亡率可能是制约种群增长的一个原因;繁殖期间黑颈鹤食物以蕨麻(Potentilla anserina)、荸荠(Heleocharis dulcis)、委陵菜属(Comarum)、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眼 子菜属(Potamageton)、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等植物的花、果、茎等为主,但也 取食包括无脊椎动物如蝗虫(Chorthippus hsiai),粪金龟(Geotrupes sp.),椭圆萝卜螺(Radix swinboi)和耳萝卜螺(Radix ouricuaria),以及脊椎动物黑唇鼠兔(Ochotona curizoniae)、红 脚鹬(Tringa totanus)、黑水鸡(Callinula chloropus)、小..(Tachgbaptus ruficollis)、黄河裸 鲤(Gymnocypris pylzovi)等,取食动物性食物可能是补充繁殖所耗费的巨大能量和为迁徙 储备能量;繁殖季节黑颈鹤的主要时间分配在取食和繁殖上,分别占45%和28%,其余 依次为运动10%、护理9%、警戒6%、静息1%和其它1%,不同的繁殖阶段,除了运动 和其它行为外,其余各种行为的时间分配存在显著差异,各行为频次以警戒最高(43 次/小 时),其余依次为取食(31 次/小时)、护理(17 次/小时)、运动(11 次/小时)、繁殖(5 次/小 时)、其它(1 次/小时)和静息(1 次/小时),除了其它行为外,各繁殖阶段行为发生频次差异 显著,各行为的持续时间以繁殖最多(189 秒/次),其次为取食(53 秒/次)、静息(50 秒/次)、 运动(33 秒/次)、其它(22 秒/次)和护理(19 秒/次),在一天中,黑颈鹤各行为分配随时间的变化而体现较为明显的节律性,这可能与青藏高原恶劣的自然环境(如高辐射和热量的不 均匀分布)有关。 2003 年4 月1 日到10 月13 日,在花湖对黑颈鹤繁殖栖息地选择和放牧活动对黑颈鹤 取食栖息地选择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区域内,按照从湖心向外的方向,将黑颈鹤繁殖期 间所使用的生境划分为4 种类型,即:湖心沼泽,浅水沼泽,草甸和退化草甸。繁殖期 间,黑颈鹤对各种栖息地利用的强度并非一致。湖心沼泽和湖岸沼泽是整个繁殖季节黑颈 鹤青睐的栖息地,是黑颈鹤筑巢和休息的地点,草甸和退化草甸是黑颈鹤主要的取食地 点,但在整个季节内都不是黑颈鹤青睐的栖息地类型,虽然在繁殖后期,在草甸和退化草 甸上活动的黑颈鹤明显增加。在有牛羊放牧时,大多数的繁殖鹤(49.7%)选择在距离湖边 100m 内的区域活动,而非繁殖鹤则主要在0-100m 区域(33.3%)和>400m 的区域(28.1%) 活动,在牛羊集中活动的200-400m 区域,两种鹤都选择避开,牛羊离开繁殖地点后, 黑颈鹤有向远离湖边方向扩散的趋势,多数的繁殖鹤(54.9%)和非繁殖鹤(52.3%)都在 >400m 的区域活动,虽然距离水面的距离在繁殖鹤活动地点的选择上有一定的影响,但 过度放牧的牛羊的确压缩了繁殖鹤和非繁殖鹤的活动空间。因此,在繁殖地来说,减少沼 泽区域的开发,对特定区域放牧活动的控制,加强沼泽生境的恢复,是保证黑颈鹤成功繁 殖的关键。 2003 年5 月到2005 年6 月,在若尔盖湿地内找到黑颈鹤的巢21 个。黑颈鹤的巢有3 种,分别是芦苇巢(3 个)、地上巢(14 个)和泥堆巢(4 个),地上巢巢参数最小,芦苇巢的巢 参数最大;所有的巢都分布在湿地环境中,包括湖泊,沼泽和河流三种栖息地,巢在这些 栖息地中的分布也不是均匀的,湖泊中分布的巢最多,湖泊是黑颈鹤筑巢首选的栖息地, 但每年在此类生境中筑巢的黑颈鹤正在减少,黑颈鹤选择避开利用沼泽区域作为筑巢的栖 息地,黑颈鹤对河流区域的利用按照获得性进行;筑巢栖息地周围1 米外的草高和巢的暴 露与否、巢距离水面的距离和巢所在草岛的面积、巢周围的水深成为影响巢址选择的三个 主要生态因子,反映了隐蔽度、筑巢栖息地的质量和到达巢的难易程度是黑颈鹤选择巢址 的主要因素;在不同的微生境中,巢的参数不同,湖泊中的巢参数最大,湖泊中的巢比沼 泽中的巢更长、更宽和更高,而巢周围的水深差距不明显,湖泊中的巢要比河流中的巢短 径大,巢周的水深要比河流中的巢要稍浅,但巢长径和巢高差异不显著,沼泽和河流环境 中的巢参数没有明显的差异;巢周围有一定的水深是巢址选择时最为基本的条件;与其他 地区黑颈鹤的巢比较,若尔盖湿地中的巢要更小,但巢周围的水深要更深,这可能与不同 地点的植被、地理环境以及不同的人为干扰强度有关;若尔盖湿地内黑颈鹤巢栖息地的选择是黑颈鹤对正在变化中栖息地的妥协结果,保留有适宜于繁殖的小面积沼泽区域对黑颈 鹤的繁殖也很重要。 2004 年10 月到2006 年3 月,在大山包保护区对越冬黑颈鹤的生态进行研究。我们 将整个越冬季节划分为越冬早期(10 月-12 月),越冬中期(1 月-2 月)和越冬后期(3 月-4 月)。保护区内黑颈鹤利用的栖息地划分为4 种类型,即:浅水生境,沼泽区域,草甸和 耕地。首先到达越冬地的仍然是家庭鹤,其次是集群鹤。大山包是黑颈鹤春季迁徙和秋季 迁徙的迁徙中转站,迁徙的高峰在12 月和3 月出现,在草海越冬的黑颈鹤在春季迁徙时 经过大山包,并在此停留8 天。大山包也是黑颈鹤的越冬地点,有大约900 只的黑颈鹤在 此越冬。黑颈鹤的配对主要发生在越冬中期,黑颈鹤家庭的解体(Family breakup)发生在繁 殖后期的3 月和4 月间,成鹤以放弃幼鹤离开越冬地而达到家庭的解体。整个越冬季节, 黑颈鹤对各种栖息地的利用强度并不是一致的。湿地(浅水区域和沼泽)是黑颈鹤整个冬天 青睐的生境(除了越冬后期对水域区域利用低外),而耕地是越冬早期和越冬中期黑颈鹤的 主要取食地点,在越冬后期,草甸则成为黑颈鹤的主要取食地点。在整个冬天,幼鹤将 72.2%的时间用在取食,将6.8%的时间用在警戒,将18.6%的时间用在修整行为上,用在 其它行为上的时间为2.4%,而成鹤用在这些行为上的时间分配是63.9%,11%,22.8%和 2.3%。随着时间的推移,成鹤减少取食的时间,与之对应而增加了修整行为的比例,而 幼鹤的各行为变化没有规律性。是否具有越冬经验和不同的生态需求导致了成鹤和幼鹤的 不同时间分配。正是由于具有越冬经验,成鹤能够有效地调整不同行为的分配,幼鹤虽然 没有越冬经验,但在成鹤的照顾下,幼鹤有足够长的时间去取食,成鹤和幼鹤采取了不同 的越冬策略。正是具有越冬经验,成鹤的白昼行为分配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如取食行为 在早晚各自有一个取食峰值,而修整行为在中午最高等,而由于缺乏越冬经验和行为受到 成鹤的影响较大,幼鹤的行为节律规律性不是很强。 2005 年2-3 月和2006 年3 月,在大山包和贵州草海给8 只黑颈鹤放置了卫星发射器 以确定这两个地点的黑颈鹤的迁徙路线和新的繁殖地点。东部越冬种群的黑颈鹤迁徙时间 2-4 天,中途停歇3-4 个点,迁徙平均距离为622 公里,黑颈鹤迁徙时首先飞越金沙 江,向北偏西方向穿过和停歇于四川省的凉山山脉,到达凉山、邛崃山和大雪山脉交界的 地方,然后沿着大渡河河谷向北迁徙,到达包括四川省的若尔盖县、红原县、阿坝县、松 潘县,以及甘肃省玛曲县的若尔盖湿地内。与1993 年环志证实的迁徙路线比较,黑颈鹤 迁徙时明显避开了海拔较低、人口稠密的四川盆地,选择了沿着青藏高原东缘向四川盆地 过渡的高山峡谷地带飞行,沿着大渡河河谷进行迁徙。2 只黑颈鹤的信号在大渡河河谷区域消失,这个地点对于黑颈鹤的迁徙和保护有重要的意义。到达繁殖地后,黑颈鹤的活动 范围在5 月达到最大,此后逐渐减小,在8 月份活动范围减小到最小,之后,活动面积又 逐渐增大,并在迁徙前达到最高。在繁殖地,黑颈鹤每天的活动范围只有不到2km,隔 日的活动范围也不超过3km,结果提示在若尔盖湿地内可能还有更多的黑颈鹤活动。编 号为55984 的黑颈鹤在2005 年11 月和2006 年3 月分别完成从繁殖地返回越冬地和从越 冬地再次到达繁殖地的迁徙过程,在草海环志的64311 在繁殖地若尔盖湿地度过繁殖季节 后又成功返回草海越冬,而64310 在大山包越冬,在若尔盖湿地内度过夏季,在2006 年 11 月又返回草海越冬,其余两只黑颈鹤返回大山包越冬,结果证实1、黑颈鹤迁徙路线、 繁殖地和越冬地选择的稳定性,2、东部黑颈鹤越冬种群存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