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3 resultados para 2-8
Resumo:
给出含有圆弧裂纹的载流薄板在通入强大脉冲电流瞬间,裂纹尖端处温度场分布的复变函数解.该解是在首先求解通电瞬间,裂纹尖端处所形成的点热源功率的情况下得到的.它为进一步求解裂纹尖端处的应力场奠定了基础.文中给出的算例表明,适当控制通入的电流强度,可以达到有效控制裂尖熔化区尺寸以及形成焊口的目的.
Resumo:
第一章 绪论
1、1土的本构特性
1、2土本构模型的发展简史
1、3土本构模型的研究动向
2、1应力分析
第二章 连续介质力学的基本概念
2、1、1一点的应力状态、应力张量
2、1、2Cauchy公式、求和协定
2、1、3主应力
2、1、4偏应力
2、1、5八面体应力、纯剪应力、主剪应力
2、1、6应力空间、应力路径
2、1、7应力Mohr圆和应力Lode参数
2、2应变分析
2、2、1一点的应变状态、应变张量
2、2、2应变Cauchy公式
2、2、3主应变
2、2、4偏应变
2、2、5八面体应变、纯应变、主剪应变
2、2、6应变空间、应变路径
2、2、7应变率张量、应变增量张量
2、2、8应变Mohr圆
2、2、9有限应变
2、3基本方程
2、3、1连续方程
2、3、2运动微分方程
2、3、3协调方程
2、3、4能量方程
2、3、5本构方程
2、3、6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
第三章 经典塑性理论简述
3、1屈服准则
3、1、1初始屈服
3、1、2后继屈服
3、1、3几种屈服条件
3、2加载和卸载准则
3、2、1理想塑性材料的加载和卸载
3、2、2硬化材料的加载和卸载准则
3、3硬化规律
3、3、1各向同性硬化模型
3、3、2随动硬化模型
3、3、3混合硬化模型
3、4塑性公设
3、4、1Drucker塑性公设
3、4、2Ильюшин塑性公设
3、5流动规则
3、5、1塑性位势理论的基本概念
3、5、2流动规则
3、6塑性形变理论与塑性增量理论
3、6、1塑性形变理论
3、6、2塑性增量理论
第四章 土的弹性本构模型
4、1线弹性模型
4、1、1广义Hook定律
4、1、2正交各向异性线弹性体
4、1、3横观各向同性线弹性体
4、1、4各向同性线弹性体
4、2应变能和应变余能
4、3能量正定性与弹性材料稳定性
4、4具有割线模量的非线性弹性模型
4、4、1全量型应力—应变关系
4、4、2增量型应力—应变关系
4、5Cauchy弹性模型
4、5、1全量型Cauchy弹性模型应力—应变关系
4、5、2增量型Cauchy弹性模型应力—应变关系
4、6超弹性模型
4、6、1全量型超弹性模型应力—应变关系
4、6、2增量型超弹性模型的应力—应变关系
4、7次弹性模型
4、8结语
5、1本构关系的普遍表达式
第五章 土的弹性—理想塑性模型
5、2本构模型中材料常数的确定
5、3本构模型的数值计算
5、4Prandtl—Reuss模型
5、5Drucker—Prager模型
5、6Coulomb模型
6、1本构关系的普遍表达式
第六章 土的弹性—硬化塑性模型
6、2剑桥模型
6、3修正剑桥模型
6、4Lade—Duncan模型
6、5帽盖模型
6、5、1一般增量应力—应变关系与刚度矩阵的推导
6、5、2模型的拟合过程
6、5、3帽盖模型的数值计算
第七章 土的粘弹塑性模型
7、1土的流变学基本模型
7、2Maxwell体模型
7、3Kelvin体模型
7、4粘塑性体模型
7、5三元模型
7、6多元件组合模型
8、1弹塑性横观各向同性模型
第八章 土本构模型的近期发展
8、2非线性弹性—硬化塑性帽盖模型
8、3弹/粘塑性动态帽盖模型
8、4多重屈服面模型
8、5边界面模型
8、6内时本构方程
9、1基础的沉降与塌陷
第九章 土本构模型在工程中的应用
9、1、1具有不同材料常数的Drucker—Prager模型
9、1、2具有非相关联流动的Drucker—Prager模型
9、1、3具有相关流动的帽盖模型
9、2堤坝的非线性分析
9、3基坑开挖的非线性分析
9、3、1基坑竣工后状况
9、3、2边坡对地震过程的响应
9、3、3地震后的滑移
参考文献
Resumo:
《物理力学讲义(新世纪版)》第1章绪论阐明了物力学的内容、观点和方法,第2、第3、第4章是基础原理,第5章到第9章分别处理气体、固体的液体的热力学性质,说明了从分子结构计算宏观性质的方法,第10章到第13章处理各种输运过程,像热传导、粘滞性、扩散、中子慢化及热辐射等。
《物理力学讲义(新世纪版)》的特点是给出了明确具体而切实可行的计算方法,使得工程介质和材料的热力学性质可以不完全依靠实验就能确定。
物理力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从物质的微观结构出发。提供计算机工程技术和所用介质和材料的热力学性质的方法。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什么是物理力学?
1.2 物质的结构
1.3 原子半径与分子结构
1.4 物质结构概念的应用
第2章 量子力学
2.1 薛定谔波动方程
2.2 振幅方程
2.3 波函数的物理意义
2.4 谐振子
2.5 点粒子的体系
2.6 氢原子
2.7 自由粒子
2.8 氢原子的内部动力学
2.9 类氢原子的能级
2.10 电子自旋
2.11 分子能级的分类
2.12 分子的波动方程
2.13 双原子分子
2.14 U(r)的性质
2.15 刚性线转子的简单势
2.16 莫尔斯势
2.17 多原子分子
第3章 统计力学基础
3.1 体系的系集
3.2 关于微观性质的准备知识
3.3 一个系集状态的一般性质
3.4 关于平均的规则
3.5 一个经典系集的描写
3.6 可及性(主要是经典部分)
3.7 关于相似体系的系集的可及态对称群和反对称群
3.8 关于真实系集本征函数的对称类型
3.9 计算普通系集可及态的捷径
3.10 关于定域系配容的计算
第4章 恒定体系系集的一般原理
4.1 权重
4.2 几个简单体系的状态的权重
4.3 可及态(配容)的计算
4.4 两组定域线性振子的系集
4.5 最陡下降法的简单描述
4.6 平均值和统计温标
4.7 多自由度体系及退化体系
4.8 线性谐振子
4.9 二维及三维谐振子
4.10 没有轴自旋的刚性转子
4.11 有绕轴自旋的刚性转子(对称陀螺)
4.12 两组非定域系组成的系集
4.13 数学推导
4.14 结果之摘要
4.15 退化体系
4.16 经典统计力学
4.17 无结构质点在盒子中的运动
4.18 系集的外作用力
4.19 统计力学与热力学之间的关系
……
第5章 理想气体
第6章 固体的热学性质
第7章 固体的物态方程
第8章 非理想气体
第9章 液体和稠密气体
第10章 输运过程的一般理论
第11章 粘滞性,扩散和热传导
第12章 中子的扩散和减速
第13章 热辐射
附录 物理常数表
编后记
Resumo:
Resumo:
MicrosoftVisualC十十6.0作为Microsoft Visual Studio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了迄今为止功能最为强大的基于Windows的应用框架,在同类产品中处于领先地位。VisualC十十6.0是Microsoft迄今为止最全面、最完善的程序开发工具,为了适应各种编程风格,该软件提供了各种各样的辅助工具,在发挥编程能力和提高灵活性方面达到了空前的水平。与以往VisualC十十的各种版本相比较,VisualC十十6.0在编程环境、程序语言技术等方面做了许多改进,从而使VisualC十十更加适合专业程序员快速进行应用程序的开发。
本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是一本适合各种读者学习VisualC十十6.0的优秀参考书。
目 录
第一章 VisualC十十6.0简介及安装
1.1VisualC十十6.0新特性
1.2viSualC十十6.0开发环境简介
1.3如何学习使用VisualC十十6.0
1.4VisualC十十6.0的安装
第二章 走进C十十的世界
2.1类和对象的简介
2.2继承和多态性――一个具体的例子
2.3内嵌对象
2.4在栈中申请对象
2.5全程对象的申请
2.6对象之间的相互关系――指针数据成员
2.7this指针的使用
2.8对指针的引用
2.9友元类和友元函数
2.10静态类成员
2.11重载运算符
2.12从代码中分离出类定义
2.13匈牙利表示法
第三章 VisualC十十6.0的编程环境
3.1VisualC十十6.0主窗口
3.2VisualC十十6.0工具栏
3.3VisualC十十6.0菜单栏
3.4项目与项目工作区
3.5资源与资源编辑器
第四章 编一个最简单的VC十十程序
4.1什么是AppWizard?
4.2迎接你的第一个AppWizard程序
4.3“Iamaprogrammer.”在哪儿?
第五章 程序框架入门
5.1一个简化过的程序框架
5.2WinMain():第一个动作
5.3登记窗口类
5.4创建一个窗口
5.5显示窗口
5.6显示出那条消息
5.7窗口类与窗口对象
第六章 消息循环
6.1在消息循环中兜圈子
6.2对事件做出响应:WindowFun()
6.3响应不同的消息
6.4现在你还跟得上吗?
6.5设备界面进行交互
第七章 精通程序框架
7.1WinMain()函数在哪儿?
7.2应用程序框架和源文件
7.3工具条、状态条和打印等选项
7.4程序的控制流程
第八章 使用classWizard编程
8.1使用ClassWizard添加消息处理函数
8.2classWizard功能介绍
8.3传送鼠标消息
8.4保存鼠标绘图的信息
第九章 视图与文档
9.1Document-View模式
9.2从视图中分离出文档
9.3保存文档
9.4再访MyProg2.cpp
第十章 对象连接与嵌入(OLE)及其自动化
10.1公共对象模式(COM)
10.2类厂(classfactory)
10.3OLE自动化
10.4IDispatch接口
第十一章 动态连接库(DLLs)
11.1为什么使用DLL
11.2传统的DLL
11.3MFC库DLL
11.4MyProg4A――编写自己的类库扩展DLL
11.5MyProg4B――使用MFC库扩展DLL
11.6资源访问
第十二章 图形设备接口
12.1设备环境类
12.2GDI对象
12.3Windows的颜色映射
12.4映射方式
12.5字体
12.6MyProg3例程序
12.7MyProg3B程序
12.8MyPr0g3C例程序――使用CScrollView
第十三章 对话框
13.1在状态条上显示对话控件的帮助信息
13.2利用Fi1eOpen通用对话框打开多个文件
13.3定制通用文件对话框
13.4扩展和缩减一个对话框
13.5显示一个模式或无模式对话框
13.6编写定制的DDX/DDV例程
第十四章 剖析工具Spy十+
14.1窗体
14.2消息
14.3进程与线程
第十五章 代码调试
15.1TRACE
15.2调试框架
15.3自我诊断
15.4调试代码的作用
15.5用Dump()显示对象的信息
15.6检查内存
Resumo:
An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angular distribution and conversion of multi-keV X-ray sources produced from 2 ns-duration 527nm laser irradiated thick-foil targets on Shenguang II laser facility (SG-II) is reported. The angular distributions measured in front of the targets can be fitted with the function of f(theta) = alpha+ (1- alpha)cos(beta) theta (theta is the viewing angle relative to the target normal), where alpha = 0.41 +/- 0.014, beta = 0.77 +/- 0.04 for Ti K-shell X-ray Sources (similar to 4.75 keV for Ti K-shell), and alpha = 0.085 +/- 0.06, beta = 0.59 +/- 0.07 for Ag/Pd/Mo L-shell X-ray Sources (2-2.8 keV for Mo L-shell, 2.8-3.5 keV for Pd L-shell, and 3-3.8 keV for Ag L-shell). The isotropy of the angular-distribution of L-shell emission is worse than that of the K-shell emission at larger viewing angle (>70 degrees), due to its larger optical depth (stronger self-absorption) in the cold plasma side lobe Surrounding the central emission region, and in the central hot plasma region (emission region). There is no observable difference in the angular distributions of the L-shell X-ray emission among Ag, Pd, and Mo. The conversion efficiency of Ag/Pd/Mo L-shell X-ray sources i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Ti K-shell X-ray sources, but the gain relative to the K-shell emission is not as high as that by using short pulse lasers. The conversion efficiency of the L-shell X-ray sources decrease, with increasing atomic numbers (or X-ray photon energy), similar to the behavior of the K-shell X-ray Source.
Resumo:
利用解析的方法研究了非相对论线偏振激光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中的J×B加热吸收机理,建立了一种包含两类有质动力效应在内的自洽理论.探讨了密度轮廓修正下的J×B加热机理,给出了相应的吸收系数随激光场强度变化的关系曲线.研究发现,当激光场强度A0=20时,J×B加热所导致的吸收系数fabs约为2.8%.
Resumo:
基于棱镜的色散特性,提出一种楔形窗口与聚焦透镜组合的方式,解决了高功率激光装置三倍频谐波分离所存在的问题,即三倍频的高通量传输和靶面辐照。结合“神光Ⅱ”装置多功能高能激光系统有关参数进行系统设计,确定了楔形窗口参数,并对其所引起的B积分和间距误差进行了分析。通过实验测试,三倍频传输通量由0.7~1 J/cm2提高到2.8 J/cm2,同时靶面三倍频和二倍频分离间距达到2.85 mm,实现了高功率激光装置高通量传输的三倍频谐波分离。
Resumo:
对化学成分体系的确定是中国古代玻璃研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为此,用外束质子激发X荧光技术(PIXE)、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分析(ICP-AES)等方法,对新疆、湖北、河南和重庆等地区出土的一批战国时期的玻璃珠(包含镶嵌玻璃珠)、玻璃璧样品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战国时期中国境内同时存在PbO-BaO-siO2、K2O-SiO2、Na2O-CaO-SiO2三种硅酸盐玻璃,分布的地域范围从中国的新疆东部一直到长江、黄河流域,以及南方的四川、贵州等地区。中国古代的PbO-BaO-SiO2和K2O-SiO玻
Resumo:
尽管双包层光纤激光器的散热性能好于传统的固体激光器的散热性能,光纤激光器中的热沉积仍然是限制提高其输出功率的重要因素.以双端抽运的400W双包层光纤激光器为实例,定量分析了光纤内的热沉积分布.根据所建立的散热模型,为了确保千瓦级双包层光纤激光器安全稳定的运行,抽运端附近的对流换热系数应大于2.8×10-2W·cm-2K-1.据此设计出高功率双包层光纤激光器抽运端冷却装置并成功应用在激光系统中,获得了千瓦级的激光输出.
Resumo:
以摩尔组成为8.7MgF2-17.4CaF2-8.7SrF2-13.3BaF2-13.0YF3-31.6.AlF3-7.3ZrF4的氟化物玻璃为对象,研究了玻璃的分相和析晶.研究表明,玻璃中同时含有AlF3和ZrF4时,玻璃产生明显的分相,玻璃在高温下对水比较敏感,容易产生表面析晶.玻璃内部的析晶主要来自稳定性较差的富Al相,受空气中水分的影响,玻璃表面的析晶首先产生于富Zr相.依据玻璃的分相和析晶表现,讨论了含AlF3和ZrF4氟化物玻璃的表面析晶机理.
Resumo:
应用Judd-Oflet理论计算了新型掺铒高硅氧玻璃中铒离子的强度参量Ωt(t=2,4,6),Ω2=8.15×10^-20,Ω4=1.43×10^-20,Ω6=1.22×10^-20,相比于其他氧化物玻璃,表现出较大的Ω2,6值,反映了铒离子周围的近邻结构不对称性和Er-O键的离子键成分较高.利用McCumber理论计算得到了能级4I13/2→4I15/2跃迁的受激发射截面为σc=O.51pm^2.这种高硅氧玻璃掺铒离子浓度尽管高于石英光纤的掺杂浓度10倍左右,其荧光寿命和量子效率仍达到6.0ms和66.
Resumo:
制备了Er^3+/Yb^3+共掺磷酸盐玻璃. 通过分析其吸收光谱, 根据McCumber理论计算得到了Er^3+离子在波长1533 nm处的峰值发射截面为0.84×10^-20 cm^2, ^4I13/2能级的荧光寿命为8.5 ms. 利用激光二极管作为泵浦源, 成功地实现了Er^3+/Yb^3+共掺磷酸盐玻璃激光器的连续运转. 在室温下, 获得最大激光输出功率为80 mW, 斜率效率为16.5%.
Resumo:
We demonstrate the broadband optical amplification in bismuth-doped strontium germanate glass with 808 nm and 980 nm laser diodes (LDs) as excitation sources. The net optical gain has been obtained within the wavelength region of 1272 to 1348 nm with 808 nm laser diode under 0.97 W power. The maximum gain and gain coefficients are 1.23 and 1.03 cm(-1) at 1315 nm, respectively. The signal increment at 1300 nm is 2.8 times with 980 nm LD, under 3 W power. The differential thermal analysis measurement reveals the good thermal stability of the studied glass. This glass could be suggested as a promising gain medium for broadband optical amplifiers.
Resumo:
This paper reports on the fabr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ridge optical waveguide in an Er3+/Yb3+ co-doped phosphate glass. The He+ ion implantation (at energy of 2.8 MeV) is first applied onto the sample to produce a planar waveguide substrate, and then Ar+ ion beam etching (at energy of 500 eV) is carried out to construct rib stripes on the sample surface that has been deposited by a specially designed photoresist mask. According to a reconstructed refractive index profile of the waveguide cross section, the modal distribution of the waveguide is simulated by applying a computer code based on the beam propagation method, which shows reasonable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ly observed waveguide mode by using the end-face coupling method. Simulation of the incident He ions at 2.8 MeV penetrating into the Er3+/Yb3+ co-doped phosphate glass substrate is also performed to provide helpful information on waveguide 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