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 resultados para water conservation


Relevância:

60.00% 60.00%

Publicador:

Resumo:

根据安塞水土保持试验站1993~2002年林地径流小区的降雨产流产沙的定位观测资料及2002年土壤含水量资料,分析了不同树种对坡面尺度降雨产流产沙及土壤水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场降雨径流小区的产流量、产沙量与降雨量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场降雨产流量和产沙量与降雨量和最大30min雨强的乘积呈正相关,与植被覆盖度呈负相关,场降雨产沙量回归方程复相关系数为0.253,各处理场降雨产流量回归方程复相关系数的变化范围为0.465~0.723,均达到了极显著的水平(P<0.01)。同时,各树种均具有良好的减流减沙功能,与农地相比,年均产流量和产沙量分别减少4.8%~52.9%和26.8%~86.0%;沙棘纯林及其混交林的减流减沙效益优于油松纯林。同时,沙棘纯林及其各混交林在造林初期就表现出良好的减流减沙效益,随着树龄的增长,其作用更加明显;而油松纯林在造林初期作用不明显,甚至出现产流量和产沙量大于农地的现象,但随着树龄的增长,减流减沙作用逐渐呈现并增大。沙棘纯林及其混交林30cm以下土壤含水量在整个生长季中均呈递减趋势,生长季初(4月份)土壤含水量最高,而生长季末(10月份)降到最低值。2002年沙棘纯林的...

Relevância:

60.00% 60.00%

Publicador:

Resumo:

为了给区域尺度的水土流失治理、规划及评价提供科学的依据,将"风险评价"的概念引入水土保持学科之中,定义了区域水土流失生态风险评价的概念,提出了评价的方法与步骤,构建了区域水土流失生态风险评价模型框架,并以延河流域为例进行了应用。结果表明:延河中游及安塞县和宝塔区为优先治理区;证明区域水土流失生态风险评价可以为政府水土保持管理决策提供参考。

Relevância:

60.00% 60.00%

Publicador:

Resumo:

针对密云水库上游承德"21世纪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项目"中水土流失治理后来水减少,加剧下游城市(北京)水资源供需矛盾的问题,探讨集水区减少水土保持用水,增加流域产水量,从而水资源在下游(首都圈)发挥最大效益的思路。在将流域分成3种类型区的基础上,提出了流域分区治理方案及其标准:1)生态产水功能区,以增加产水供给下游为主要目的,提出以需水量最低的低覆盖度草地配置为主的水土流失坡面治理模式和减少蓄水、增大拦沙的弱化与强化相结合的沟道治理模式;2)生产生活功能区,以满足流域基本粮食生产为主要目的,提出以黄土丘陵区坝地为主的水土流失治理模式及其标准;3)生态产水与生产生活复合功能区,兼顾二者功能,提出以需水量中等的灌木林和疏林配置为主的水土流失治理模式及标准。

Relevância:

60.00% 60.00%

Publicador:

Resumo:

研究黄土高原沟壑区不同树种幼林的水土保持效益及其适应性。【方法】以草地为对照,对黄土高原沟壑区刺槐、油松、沙棘、侧柏纯林及其混交林径流小区的产流产沙情况、土壤水分状况及各树种的生理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造林初期,各树种及其不同造林方式的水土保持效益均比较差,处于水土保持功能低下阶段,土壤侵蚀的差异主要是由植被的不同覆盖度引起的,二者呈二次多项式关系;回归分析表明,当覆盖度达53%时土壤侵蚀较为轻微。草地和各树种林下0~250 cm土层土壤水分变化较大,其中以刺槐消耗土壤水分最多,其次是侧柏,油松、沙棘和草地之间差异不明显;刺槐纯林与其混交林下土壤水分的差异比较明显,而其他树种不同造林方式下的土壤水分无明显差异。各树种叶片的水分利用效率表现为侧柏>油松≈沙棘>刺槐,油松与沙棘混交造林后两者的水分利用效率都有显著提高;各树种叶片的蒸腾速率表现为刺槐≈沙棘>油松>侧柏,沙棘与油松或刺槐混交后,油松与刺槐的蒸腾速率均有所降低,而沙棘变化不显著。【结论】综合考虑树种的水保效益及其适应性可以发现,沙棘与油松混交可能是黄土高原沟壑区较为适宜的一种造林方式。

Relevância:

60.00% 60.00%

Publicador:

Resumo:

在实测资料的基础上借助流域水沙耦合模型中的产流模式 ,将水土保持减水型措施和植被型措施在减流中的作用定量分割开来 ,为区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提供基础数据 .结果显示 ,高度综合治理的插财主沟和杨家沟小流域平均减水分别为 6 6 .2 %和 5 8.7% .其中减水型措施分别减水 42 .0 %和 19.8% ,植被型措施分别为 2 4.2 %和 38.9% .与未治理小流域相比 ,综合治理使小流域拦蓄水程度明显提高 ,减水型措施拦蓄径流作用显著高于植被型措施

Relevância:

60.00% 60.00%

Publicador:

Resumo:

黄土区大面积、高强度的植被营造工程和各项水利工程虽充分利用了有限的水资源 ,减少了入黄泥沙 ,但同时也人为的切断或改变了水分循环的途径 ,对水环境产生不同方向和程度的影响。尽管国内外学者对水土保持的水环境效应已进行了不少研究 ,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表现在单项措施 ,特别是林草措施下的水环境效应研究比较深入 ;在水环境研究内容上 ,多注重对地表径流减水减沙的分析 ,而对水量平衡、水文情势等研究较少 ;在研究尺度上 ,多集中于对径流小区的分析 ,单点研究深入而面研究不够

Relevância:

60.00% 60.00%

Publicador:

Resumo:

从流域产流规律及水土保持措施改变引起的土壤水分状况和流域蒸散发的变化等方面评价了黄土丘陵沟壑区泉家沟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变化对流域水分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土保持与生态建设过程改变了土地利用结构,对小流域水环境变迁具有很大的影响作用,主要表现在:减少地表径流量,径流模数1996~2000年平均较1980~1985年减少了36.1%;不同治理措施土壤水分状况不同,灌木林地、人工草地和乔木林地均存在深度和厚度不等的土壤"干层";不同地貌部位土壤储水差异很大,阴坡的水分环境优于阳坡,沟底优于峁顶,缓坡优于陡坡;林草措施对流域总蒸散量起着决定性作用,1991~1995年流域林草地面积达到最大,总蒸散量也达到最大,与治理初期相比,总蒸散量累计增加了56.3mm。

Relevância:

60.00% 60.00%

Publicador:

Resumo:

论述了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分析了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严重影响和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 ,搞好水土保持不但可以改善生态环境 ,而且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Relevância:

60.00% 60.00%

Publicador:

Resumo:

干旱缺水与水土流失并存是制约黄土高原经济发展的两大瓶颈性因素.集雨补灌农业作为雨水利用的更高发展阶段,更加强调了从时间和空间2个方面对有限雨水资源实施主动调控与利用.大量研究与实践证明,集雨补灌农业不仅是黄土高原不可缺少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形式,也是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工程技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黄土高原旱地农业持续发展的一种综合模式和战略性措施,是对旱地农业的进一步继承和发展.另外,具有工程化、科技化、规模化内涵的集雨补灌农业也已经成为现代节水农业技术体系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黄土高原集雨补灌农业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将会持续深入,其技术发展更加依赖于高新技术的支撑与应用.

Relevância:

60.00% 60.00%

Publicador:

Resumo:

对黄土丘陵沟壑区安塞水土保持试验站3种草本、3种灌木、3种乔木、1种农田共计10种植被类型径流小区进行径流和侵蚀泥沙观测,并分别分析其养分含量,研究黄土丘陵区不同植被类型水土保持功能及养分流失效应。结果表明,乔、灌、草植被类型的水土保持功能相对农田较好,在径流和土壤养分流失方面相对农田较少。因此,该地区要注意建设和恢复草、灌植被,使之尽快起到水土保持作用,近而减少土壤养分流失。

Relevância:

60.00% 60.00%

Publicador:

Resumo:

黄土高原地区地形破碎 ,坡地所占比例大 ,水土流失严重。调查和试验表明 ,在坡耕地上 ,因地制宜地采取各种水土保持耕作技术措施 ,对改变坡面微地貌 ,减少水土流失 ,增加土壤抗蚀、蓄水、保土性能 ;培肥地力和提高作物产量 ,都具有显著作用。着重分析了效果明显的八种耕作技术及其特征 ,供决策部门在制订规划时参考

Relevância:

60.00% 60.00%

Publicador:

Resumo:

研究表明 ,5~ 7年生沙棘林冠层可截留降水 8 5%~ 4 9 0 % ,并降低雨滴动能 ;枯枝落叶层重5 4 6t·hm- 2 ,其最大持水量可达 15 31t·hm- 2 ,有 1cm厚枯枝落叶层覆盖地表 ,即可基本控制水土流失 ;根系可以提高土壤的抗冲性和抗蚀性 ,与无根系土壤相比 ,可减少土壤冲刷量 55%~ 88% .据1988~ 1994年雨季径流小区测定 ,沙棘林在栽植后 4~ 5年可充分发挥水土保持作用 ,与农地相比 ,可减少地表径流量 87 1% ,减少土壤流失量 99 0 % .此外 ,它还可以每 4~ 5年提供薪材 10~ 30t·hm- 2 ,提高土壤中有机质和氮素含量 115%和 90 % ,生产沙棘果实 50 0kg·hm- 2 .所有这些表明了沙棘在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和改善人民生活条件 ,在实现由“恶性循环”向“良性循环”转变等方面 ,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目前 ,黄土地区已建立起若干利用沙棘固坡、防洪、解决燃料短缺和综合治理小流域的成功典型

Relevância:

60.00% 60.00%

Publicador:

Resumo:

根据黄土高原绥德、延安、安塞和离石等地林、草地径流小区降雨侵蚀资料,对不同降雨和坡度下林、草地水土保持有效盖度进行了分析,建立了林地、草地水土保持临界有效益度与降雨及坡度的关系式。在土壤和植被类型相对稳定的条件下,林、草地的有效益度随着降雨和坡度的增大而增大,当临界有效益度达到一定程度时,降雨和坡度的影响减弱;在其它条件相同时,同一水土保持作用所要求的有效盖度草地比林地大。并结合降雨频率分析,得出了林、草措施抵抗不同年遇暴雨时的临界有效盖度。

Relevância:

60.00% 60.00%

Publicador:

Resumo:

根据黄土高原( 陕西部分) 的145 个雨量观测站的30a 逐月降水资料,分析了陕西雨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在次基础上,分别对西北地区的作物地土壤拦蓄潜力,陕北、渭北、关中3 地区居民工矿与交通用地的雨水汇流潜力进行了测算。初步结果为:两北地区作物地年总无效蒸发耗水达33 ×108 m3 ,若采取集流保墒措施,年可减少蒸发损失6-4 ×108 m3 ;3 地区居民工矿与交通用地年可汇流6-27 ×108 m 3 ,若一半用于粮食生产,并采取节水灌溉,初步推算黄土高原地区可增产粮食约28-8 ×108 kg。

Relevância:

60.00% 60.00%

Publicador:

Resumo:

水土资源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资源 ,是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按照国家生态环境建设规划要求 ,2 1世纪水土保持工作任务繁重而艰巨。 2 1世纪水土保持的特点是内涵不断扩充 ,综合性日益突出 ,大量运用高新技术 ,产业进一步发展。建议提高水土流失治理的科技含量 ,培养和建立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水土保持队伍 ,引进新的监测技术与管理手段 ,建立一批高水平的综合治理试验示范工程和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