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5 resultados para 14-1
Resumo:
采用样方调查与挖掘相结合的方法,以金露梅(Potentilla fruticosa)灌丛多年累积枝干、地下生物量和当年新生枝叶量及6-9月冠面长度、宽度和高度为参数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结合金露梅灌丛与草本植物在样地所占比例,估算其年净初级生产量及年净固碳量。结果表明:2004年金露梅灌丛地下实际周转量为53.7g/m^2,周转率为26%;当年新生枝叶量为41.0g/m^2,年净初级生产量94.7g/m^2;以草本植物与金露梅灌丛在样地所占比例为60%和40%进行估算,2004年金露梅灌丛草甸总净初级生产量为858.3g/m^2,固碳量481.9g/m^2。
Resumo:
我国森林生态补偿已经有所落实,而草原生态补偿尚末进行。基于草原为社会提供大量公益性产品、草原许多经济价值不允许变现、草原退化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为国家发展作出贡献以及由于草原地区贫困引起社会不公等原因,提出要进行草原生态补偿的观点。其目的是支持和鼓励草原地区更多地承担保护草原生态环境责任的同时,维持和发展社会经济。此外,文中还对草原生态补偿的原则、对象以及资金来源等进行了探讨。
Resumo:
藏羚(Pantholops hodgsoni)的集群类型有雌性群、雄性群、母仔群、雌雄混群和独羚5种形式。2002年7月~2003年12月,在可可西里地区沿青藏公路设立试验区,直接观察到936群次,计13795只次藏羚。藏羚的集群类型受到生育周期的影响,季节间差异显著。春季以雌性群(60.49%)和雄性群(30.86%)为主;夏季和秋季主要为雌性群(41.65%,49.66%)和母仔群(49.36%,33.67%);雌雄混群(58.14%)主要出现在冬季。雄性群在1年中很少见,尤其是夏秋两季,冬季较为常见,多由亚成体雄性组成。独羚是一种特殊的集群类型,占11.32%。常见的集群大小为2~20只,占71.90%,其次是21~200只的群,占16.35%;>200只的集群极少,仅占0.43%,且仅出现于夏季产羔往返迁徙途中。藏羚的集群大小受竞争、捕食风险以及迁徙繁殖的共同影响。藏羚的集群极不稳定,交配期雌雄混合群受雄性亚成体的干扰经常改变,而在迁徙季节大群和小群之间的转换也很频繁。大型集群为雌性群或母仔群,其最适集群大小为2~20只。
Resumo:
采用乙醇提取,硅胶柱层析分离和波谱方法鉴定结构,从须花藤Genianthus laurifolius (Roxb.) Hook. f.地上部分共分离鉴定出8个化合物:羽扇豆醇乙酯(I)、大黄素甲醚(II)、β-谷甾醇(III)、6,23-二烯-5,8-过氧麦角甾-3-醇(IV)、7,8β-epoxysinogenin-α-D-oleandropyranoside(V)、常春藤配基(VI)、3β,23-二羟基乌索-12-烯-28-酸(VII)和胡萝卜甙(VIII)。这些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Resumo:
普氏原羚是中国的特有动物。1986年在青海湖地区仅发现350 只普氏原羚, 分布于鸟岛、湖东2克图和元者3 个种群之中。1996~1998 年7 月至8 月, 我们沿设定的10 条样线对青海湖地区的普氏原羚进行了考察。调查样线总长度为37.55 km。观察记录距样线两侧100 m 以内普氏原羚足迹链和狼足迹链、粪堆和尿迹。同时记录观察样线两侧600 m 以内的普氏原羚个体, 记录群体大小、性别和年龄, 然后, 计算单位样带面积上普氏原羚和狼的密度。1997 年湖东2克图种群雄羚占29 %、雌羚占50 %和幼羚占21 %; 元者种群雄羚占29 %、雌羚占43 %和幼羚占27 %。狼捕食是1997 年湖东-克图种群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在湖东-克图沙漠中, 1996 年普氏原羚群体大小为9.0 ±6.9 只(平均数±方差) , 密度为3.19 ±3.59 只/ km2 , 而1997 年为4.2 ±3.9 只/ km2 , 密度为1.14 ±1.09 只/ km2 。1997 年冬季猎狼后, 湖东-克图种群数量回升到2.14 ±3.13 只/ km2 , 幼羚占群体的27 %。
Resumo:
为了解城市管道煤气生产中可能存在的汞污染,对贵阳市管道煤气及煤气生产所使用的洗精煤、煤气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化学产品焦碳、焦油及焦炉煤气脱硫洗涤物硫浆中汞的含量和分布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管道煤气中汞的含量低于二次金汞齐~冷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限0.05ng/m^3,较贵阳市城区大气汞的含量还低。在原煤转化为城市管道煤气过程中,煤中的汞在煤气生产的各个环节都有不同程度的脱除;其中原煤的洗选过程是最主要的脱汞过程,约75%左右的汞在该过程中被脱除;焦碳中汞含量占洗精煤汞含量的14.1%;煤焦油中汞含量占洗精煤中汞的15.5%;硫浆的生成过程则脱除了煤气生产用洗精煤中51%的汞。
Resumo:
采用二次金汞齐-冷原子吸收光谱法对贵阳市城市民用管道煤气中的汞含量进行了测定。同时,对煤气生产所使用的洗精煤、煤气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化学产品焦碳、焦油及焦炉煤气脱硫洗涤物硫浆中汞的含量和分布进行了初步研究。管道煤气中汞的含量低于方法检测限0.05ng/m3,较贵阳市城区大气汞的含量还低。在原煤转化为城市管道煤气过程中,煤中的汞在煤气生产的各个环节都有不同程度的脱除:其中原煤的洗选过程是最主要的脱汞过程, 75%左右的汞在该过程中被脱除;焦碳中汞含量占洗精煤汞含量的14.1%;煤焦油中汞含量占洗精煤中汞的15
Resumo: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对贵州织金戈仲伍剖面戈仲伍组磷矿岩样品的微量、稀土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戈仲伍组磷矿岩主要为生物碎屑白云岩、硅质磷块岩,普遍形成生物碎屑结构,以小壳类动物化石及藻类化石为主。分析结果表明,磷矿岩中As、Sb等微量元素富集,Co/Ni的比值为0.14,明显小于1;U/Th比值介于1.27-7.39之间。平均值为3.40;在lgw(U).lgw(Th)关系图、Cr-Zr的关系图中样品点几乎都落在热水沉积区。表现出热水沉积成因的地球化学特征。磷矿岩中普遍富集稀土元素,含稀土总量∑REE较高。尤其富集Y重稀土元素;磷矿岩具Ce负异常,指示环境处于氧化程度相对较高状态;稀土元素北美页岩标准化模式曲线为帽状形态,指示在磷矿岩形成过程中有生物或有机质参与作用;磷矿岩普遍具Eu正异常、稀土总量较高、∑IREE/∑HREE比值较高的特征,暗示戈仲伍组磷矿岩具有正常海相沉积伴有海相热水沉积混合成因的特征.
Resumo:
下庄矿田是华南重要的热液铀矿产区,区内控矿条件复杂。研究选取下庄矿田部分矿床内热液碳酸盐样品并测定其C,O同位素组成:测定矿田北部的δ^13CPDB为-7.6‰~-8.4‰,δ^18CSMOW为12.1‰~13.2‰,而矿田南部测波动范围较大δ^13CPDB则为-3.1‰~-8.5‰,δOSMOW为10.4‰~14.1‰。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成矿流体中矿化剂∑CO2主要来源于中新生代与区域深大断裂有关的幔源脱气作用,同时伴有壳源有机碳来源;成矿同时期伴随的强烈流体脱气(CO2)作用对矿质沉淀至关重要.
Resumo:
云南省大红山铁铜矿床位于康滇地轴南端西缘,介于红河深断裂与绿汁江深断裂所夹持的滇中台坳内,赋存于中元古代大红山群海相火山喷流-沉积岩系中,是我国典型的火山岩型块状硫化物(VHMS)矿床之一。该矿床包括一系列与火山喷发-岩浆侵入活动相关但成因有一定差别的矿床,被统称为“大红山式”铁铜矿床。该矿床经济价值巨大,铁、铜储量均达超大型矿床规模,但其研究程度较低,多停留在矿区地质特征层面上,地球化学研究较为薄弱。本次工作系统地研究了大红山层状铜矿床中各类岩石的岩相学特征,对特征矿物做了电子探针定性和定量分析,挑选火山质岩石中锆石做定年分析,系统分析了岩石的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测定了硫化物的硫和铅同位素,并选取了与富集型硫化物相关的石英脉矿物和碳酸盐矿物分别做流体包裹体和碳、氧同位素研究。论文取得的主要认识如下: 1.红山群曼岗河组火山喷流-沉积年代约为1687±8Ma,即形成于早-中元古代,因此不可能遭受如前人所说的吕梁运动改造作用。在700 ~ 800Ma左右,即晋宁运动期本区遭受了强烈的变质变形以及流体蚀变改造作用。 2.层状铜矿中岩石类型主要为黑云母片岩、白云石钠长石岩和白云石大理岩。黑云母片岩中主要矿物为黑云母、钠长石、铁白云石和石榴子石;白云石钠长石岩中主要矿物为钠长石、铁白云石、石榴子石及少量的黑云母;白云石大理岩中主要矿物为铁白云石,含少量的钠长石和黑云母。岩石原岩恢复表明,三类岩石原岩为火山物质、泥质沉积物和喷流热水沉积混合组成,其中黑云母片岩以泥质为主,包含火山质物质和喷流热水沉积物质;白云石钠长石岩以火山物质和喷流热水为主,含少量的泥质;白云石大理岩以热水喷流沉积为主。 3.本区至少遭受过三期变质作用:区域高温变质作用、流体蚀变改造作用和变形变质作用。区域高温变质作用变质温度最高可达可达660℃,主要集中在600 ~ 630℃之间,形成压力约为4.9 ~ 5.0Kbar。三期变质改造使原岩发生了绿帘-角闪岩相的变质作用,变质过程中,稀土元素(特别是轻稀土元素)和部分高场强元素发生了迁移;流体蚀变改造富集了早期的贫铜矿胚,使之形成工业矿床。 4.硫化物硫同位素研究显示,其δ34S值为-0.6 ~ +10.9‰,主要集中在+5.0 ~ +10.9‰之间。这一组成表明富集型硫化物大体继承了早期硫化物硫源特征,并在改造过程中富集重硫。早期硫化物硫源主要来自岩浆硫和海水无机还原硫。硫化物铅同位素范围为:206Pb/204Pb= 18.985 ~ 23.318,均值为21.222;207Pb/204Pb=15.581 ~ 15.904,均值为15.747;208Pb/204Pb=39.803 ~ 45.652,均值为42.540。显然,本区硫化物具有极高含量的放射性成因铅,部分放射性成因铅含量稍低的样品与前人所圈定的改造型矿床的硫化物铅同位素范围较为吻合。分析认为,本区硫化物铅同位素代表了两种不同铅源的混合,即早期硫化物的普通铅和围岩中的放射性成因铅。硫铅同位素示踪以及矿相学研究表明,本区早期铜质来源于海底火山喷流-沉积,而晚期富集型铜矿铜质继承了早期铜质,同时也不排除晚期流体中所带来的铜质。 5.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本区改造型流体中包括三种流体体系:①中-低盐度H2O-NaCl±KCl±FeCl3 ±CaCl2流体,盐度范围为0.53 ~ 24.59 % NaCl equiv.,密度为0.80 ~ 1.16 g/cm3;②高盐度高密度H2O-NaCl±CaCl2流体,盐度为31.2 ~ >59.76% NaCl equiv,密度为1.14 ~ 1.45 g/cm3;③纯液相CO2流体,流体密度为0.77 ~ 1.09 g/cm3。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在100 ~ 456℃之间,主要集中在150 ~ 260℃和260 ~ 456℃两个温度区间。方解石碳、氧同位素范围分别为-5.6 ~ -3.1‰和12.4 ~ 15.5‰。综合分析表明,流体主要来自海底下伏岩浆房的出溶或喷流的高温高盐度流体,部分与海水混合。流体在热液改造过程中活化富集了早期硫化物,经过短距搬运而沉积形成了晚期富集型硫化物。 6.本次研究确定该矿床的成矿机制为:早-中元古代,本区的陆内裂谷作用为火山喷发提供了构造条件,海底火山喷流-沉积形成了早期的贫铜矿胚。元古代末期,本区遭受了强烈的区域变质、变形和流体蚀变改造作用,使原先的贫铜矿胚得到活化富集,形成了工业矿床。
Resumo:
硒是人体和动物必需的微量元素,摄入过高或过低均可导致不同的健康效应。已有的研究表明,硒的生物有效性不仅与地质环境中的总硒有关,更取决于硒的形态分布。不同形态的硒具有显著差异的地球化学特性,影响着环境中硒的迁移、循环、生物有效性和毒性。渔塘坝是中国唯一发生过人群硒中毒爆发性流行的地区,该地区风化富硒碳质岩和高硒土壤中有机结合态硒可达到总硒的60%以上,而有机结合态硒的进一步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硒的分布和生物可利用性,阐明富硒碳质岩风化及其成土过程中硒的生物地球化学次生富集过程与循环机制。本论文利用改进的7步连续化学浸提技术和优化的有机结合态硒提取方案,使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研究了恩施表生高硒环境中有机结合态硒的形态分布,得出了以下几点结论: 1. 在硒七步连续提取方案的基础上,对影响硒提取的因素如液固比、提取剂浓度等进行了优化、并对不同结合态(相态)硒提取中的若干问题进行了讨论。研究结果表明,硒的连续化学提取过程中,液固比为20:1到50:1时能够满足不同结合态硒提取的要求;在水浴加热条件下,NaOH浓度0.1M~0.5M时能有效提取有机结合态硒;1M Na2SO3溶液是元素硒的较好提取剂;而对于硫化物/硒化物结合态硒,合适配比的NaOH+H2O2混合液有利于H2Se的完全吸收,500~600mL/min的载气气流能保证其被CrCl2+HCl混合液还原所产生H2Se气体的完全吸收。 2. 利用优化的连续化学浸提方案提取风化富硒碳质岩石和高硒土壤样品的有机结合态硒,进而分离出富里酸硒和胡敏酸硒,并用高压密闭消化-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了硒的含量。该方案的回收率为84.4~104.2%,平均回收率为96.1%;有机结合态硒与胡敏酸富里酸硒加和值之间有良好的一致性,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n=14),斜率为1.0026。而后使用自制的氢化物反应发生和吸收装置进一步分离了与富里酸(胡敏酸)吸附的Se(IV)和强结合的硒,其中分离富里酸硒的回收率为86.3%~107.6%,平均值为97.1%;分离胡敏酸硒的回收率为85.5%~105.9%,平均值为97.9%。表明本论文所采用的实验方案是切实可行的。 3. 风化富硒碳质岩石样品中胡敏酸硒比例较高,所占比例为36.3%~75.8%,平均值为58.1%,但胡敏酸硒并不是占有绝对的优势,且各个样品之间存在较大差异。高硒土壤样品中富里酸硒占有机结合态比例在25.4%~85.0%,除个别样品外,多数样品的富里酸硒所占比例均在70%~80%,表明富里酸硒是渔塘坝土壤有机结合态硒的一种主要存在形式,在适当的条件下(如环境的pH-Eh变化),能够被转化从而被植物吸收利用。并且这种岩石中胡敏酸硒含量高、土壤中富里酸硒含量高的分布特征指示了硒在风化过程中可能的迁移和转化规律。 4. 富里酸硒和胡敏酸硒的形态分析表明,不同岩石样品中各有机结合态硒的形态分布差异较大,分布规律不明显,这可能与岩石样品的风化程度有关;而对于土壤样品,不论是在富里酸还是胡敏酸中,吸附Se(IV)的含量都大于强结合硒,尤其是富里酸中的吸附Se(IV),平均值为83.4%,最高达95.4%。这部分吸附的Se(IV)相对于强结合的富里酸硒更容易被释放,而这也进一步佐证了富里酸硒易于受环境变化(pH-Eh)和倍半氧化物等的影响而转变为生物可利用态硒。 5. 无论是胡敏酸强结合硒(HA-Se)还是富里酸强结合硒(FA-Se)均在有机结合态硒中以一定的比例存在,对这部分硒的研究还仅局限于定量,而其究竟是以何种形态、以何种方式与腐殖质结合尚不清楚。因此,有必要对这部分硒进行进一步研究。
Resumo:
In this study, a novel sol-gel method is used to synthesize amorphous silica-alumina materials with a narrow mesoporous distribution and various Si/Al molar ratios without using any templates and pore-regulating agents. During the preparation procedure, only inexpensive inorganic salts were used as raw materials, instead of expensive and harmful alkoxides. The precursor sol was dried at room temperature in a vacuum box kept at 60 mmHg until it began to form the gel. The results of a nitrogen sorption experiment indicate that the synthesized materials with different Si/Al molar ratios have similar mesoporous distributions (within 2-12 nm). Moreover, it was found that the material's pore size distribution remains at a similar value during the heat treatment from room temperature to 550 degreesC. On the basis of the nitrogen sorption, TEM, and AFM characterization results, a formation mechanism of mesopores which accounts for the experimental data is also suggested. This suggested mechanism involves rearrangement of the primary particles during the drying process to form the precursors of the similarly sized mesopores. The synthesized materials were characterized by XRD, thermal analysis (TG/DTA), Al-27 and Si-29 MAS NMR spectroscopy, SEM, TEM, and AFM. The results of Al-27 and 29Si MAS NMR indicate that the distribution of silicon and aluminum in the synthesized materials is more uniform and homogeneous than that in the mixed oxides prepared via the traditional sol-gel method even at high alumina contents. The type and density of the acid sites were studied using pyridine adsorption-desorption FTIR spectroscopy. It was shown that the acidity of the synthesized materials i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silica-alumina materials prepared by conventional metho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