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5 resultados para GIS, geolocalizzazione, osm, webmapping, geoinformatica, neogeografia, opendata, geodata
Resumo:
东北是我国沼泽分布最广泛、类型最多的地区,而该地区也是中国将来气温变化幅度较大的地区,气候趋于暖干化,这些都不利于沼泽的发育和存在。据CGCM3气候变化模型预测:到2100年,温室气体排放浓度增高(排放水平720ppm、大于720ppm和550ppm)的三种排放情景下,气温分别增高3.22℃、4.36℃和2.13℃,年降水量分别平均增长102mm、127mm和74mm,干燥度增大,变化的幅度和排放浓度极为一致。本文将Logistic模型结合CGCM3气候变化数据,以预测未来100年后沼泽湿地的潜在分布。 由于沼泽分布具有地带性和非地带性规律的特点,本文针对整个东北地区、东北山地和东北平原建立了三个Logistic模型,环境因子包括11种地形因子和7种气候因子。三个模型的ROC值分别为0.86、0.92 和0.76,这说明山地区模型的精度最高,平原区精度最低。概率阈值基于ROC曲线设定为0.23、0.24 和0.26。结合CGCM3,预测结果显示:100年后,沼泽分布都趋于减少,尤其在平原地区,沼泽可能会全部消失。在COMMIT模式下,虽然CO2浓度保持不变,但是气候变化造成的后果依然持续进行,平原地区沼泽大量消失,沼泽潜在分布面积将减少34.11%;在SRES B1情景下,沼泽潜在分布面积减少66.46%,南部平原和山地沼泽消失;SRES A1B情景下,沼泽潜在分布面积减少80.11%,松嫩平原、松辽平原、长白山、大兴安岭南部地区沼泽消失,三江平原和小兴安岭地区只有零星存在;SRES A2情景下,沼泽潜在分布面积减少了87.25%,只分布在大兴安岭北部和小兴安岭西部的沟谷地带,其它各地几乎全部消失。通过GIS手段计算沼泽潜在分布与环境因子的相关系数,在东北区域和山地区,影响最大的地形因子和气候因子分别是坡位和寒冷指数;在平原区,影响最大的地形因子和气候因子分别是与河流距离和温暖指数。 MODIS数据是近年来常用的一种适用于宏观区域的遥感数据源。本文利用Logistic模型,多时相数据配合地形辅助数据,对大兴安岭北部地区的沼泽进行提取,分类精度84.63%。利用该数据进行沼泽分布模拟,能取得更高的精度(ROC值为0.957)。模拟结果表明:CO2浓度增高的三种排放情景下,沼泽的潜在分布面积分别减少54.16%、59.62%和73.51%。沼泽分布由南向北、由两侧向中心萎缩,且分布趋于破碎化。
Resumo:
岷江上游干旱河谷是岷江上游地区的生态脆弱带和敏感区,也是存在问题最多,在山区治理中最关键和最困难的一种特殊地域类型,其显著特征是年降水少、蒸发量大、土壤贫瘠、植被稀少,是泥石流、滑坡、崩塌等自然灾害频发的区域,其恶劣的生态环境条件严重影响当地及下游的工农业生产和群众的生活。 基于RS和GIS,本文研究了岷江上游干旱河谷从1974到2000年间的景观变化情况。主要结论如下: 1.岷江上游干旱河谷高程介于1200-3200m之间,干旱河谷在坡度26º-35º之间分布最广,坡度大于25º的陡坡上干旱河谷的分布面积约占59%左右。干旱河谷边界的上限沿垂直方向迅速抬升,1974到2000年间岷江上游干旱河谷边界最高上限沿垂直方向抬升了53m,大约平均每年抬升2m。岷江上游干旱河谷边界的影响域为800米。 2.灌木林地的面积占整个景观面积的60%以上,构成了干旱河谷区的景观基质。耕地是干旱河谷中重要的景观类型,其变化幅度是所有景观类型中最大。耕地和居民用地斑块的平均面积和密度较小,形状简单。耕地大多分布在干旱河谷中海拔1700-3000m的区域,并且陡坡耕种比较严重;居民用地的分布在低海拔地区相对较密,在海拔高的地方分布较分散。 3.干旱河谷的面积在不断的扩大,1995-2000年间干旱河谷面积年变化速率与1974-1995年间相比有所降低。1974-1995年景观的破碎化程度和异质性程度增大,斑块内部的连通性降低;1995-2000年则表现出相反的趋势。具体表现为岷江上游干旱河谷景观的斑块密度、多样性指数先增大后减小,蔓延度指数先减小后增大,而边界密度和分维数一直减小。导致干旱河谷景观变化的驱动因素主要有:自然地理条件、人口增长和政策导向。 4.干旱河谷范围的扩大,对周围景观造成了深刻的影响,如果气候朝着干旱化加剧的方向发展,人为活动强度不断加大,岷江上游干旱河谷的潜在干旱化趋势和潜在次生干旱化趋势将加剧,干旱河谷范围可能进一步扩大。
Resumo:
岷江上游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加之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土壤侵蚀问题日趋严重。准确定量土壤侵蚀、产沙模数的空间分布,从而分析土地利用及其空间配置对于土壤侵蚀过程是否合理?对减少长江上游的输沙量具有重要意义,是一个严峻的研究课题。本文以GIS为平台,建立泥沙输移分布模型,模拟流域的侵蚀模数、泥沙输移比和产沙模数的空间分布;结合模型模拟结果,分析不同土地利用/覆被方式的侵蚀和产沙特征,并以景观生态学的“格局-过程”理论为基础,通过景观指数——景观空间负荷对比指数,探讨土地利用/覆被的空间格局对土壤侵蚀过程的影响。泥沙输移分布模型模拟的产沙量与实测值比较,结果十分理想。模拟结果表明:两个流域大部分区域属于微度到中度侵蚀,平均侵蚀模数略低于长江上游的平均值;两个流域的平均泥沙输移比均远小于长江上游的平均值;河流两侧1 km范围内是流域主要的产沙区域;不同土地利用/覆被方式的侵蚀模数不同——裸岩>居民点>草地 >农田>灌木林>林地;侵蚀广泛分布在草地、林地和灌木林地上,占流域侵蚀总量的80%以上;灌木林和林地是流域主要的产沙源,占总产沙量的60%以上。景观空间负荷对比指数的计算结果表明:两个流域土地利用/覆被随坡度的空间配置有利于水土保持,但随相对距离、相对高度和运移距离的空间配置不利于水土保持;两个流域“源”大“汇”小的土地利用/覆被组成方式有利于水土保持,且镇江关流域的组成方式更优;景观空间负荷对比指数能够比较全面客观地反映景观格局对对土壤侵蚀过程的影响:两个流域的景观格局均较为合理;且镇江关流域的景观格局优于黑水流域。
Resumo:
生态系统服务评价可清晰地揭示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经济根源。由于生态系统服务的复杂性、多样性、重叠性,需选择合适的研究尺度及方法才可使评价结果进入管理、决策过程。 本文以本溪县森林生态系统服务评价为例,确定适合县域尺度的评价方法,借助GIS技术,揭示森林生态系统提供林木生产、水源涵养、土壤保持、气体调节等四种服务的物质量、价值量及其空间分布规律。不同生态系统服务空间分布规律的研究对于维护和提高区域森林生态系统提供生态系统服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研究区森林面积2.72×105ha,以天然次生林为主,中、幼龄林比重较大,森林郁闭度大。按优势树种可划分为蒙古栎、落叶松、色木、胡桃楸、红松、油松、千金榆、枫桦和杂木林等九种类型。 (2)研究区森林生态系统活立木生长量为2.56 m³•ha-1•a-1,森林水源涵养量为873m³•ha-2,土壤保持量为6.77 t•ha-1•a-1,固定CO2为5.15t•ha-1•a-1;活立木生产价值为200元•ha-1•a-1,水源涵养价值为611元•ha-1,土壤保持经济价值为663元•ha-1•a-1,固定CO2为6411元•ha-1•a-1;研究区总活立木生产价值为5.43×107元•a-1,水源涵养价值为1.66×108元,土壤保持价值为1.80×108元•a-1, CO2年固定价值1.74×109元•a-1。 (3)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较高的区域在研究区中部偏南、偏北集中分布,在南部、东南部零星分布。
Resumo:
理解森林管理对野生动物生境的累积效应,需要对不同森林管理预案作出预测、分析和评价。本文,以小兴安岭友好林业局为研究区,利用空间直观景观模型LANDIS模拟其在6种森林管理预案—无采伐、皆伐、择伐I(禁伐区不采伐,限伐区和商品林区每10年采伐面积分别为5%和10%)、择伐II(限伐区和商品林区10%和15%)、造林I(采伐同择伐I,伐后人工更新)和造林II(采伐同择伐II,伐后人工更新)下200年内的森林景观变化。在查阅文献、野外考察和咨询相关专家的基础上,以GIS为平台,构建有着不同生境需求的3种动物:松鼠(Sciurus vulgaris)、马鹿(Cervus elaphus)和花尾榛鸡(Bonasa bonasia)在景观尺度上的生境适宜度指数(Habitat suitability index, HSI)模型,利用Arc的宏语言AML(Arc Macro Language)将LANDIS的输出结果与3种动物的HSI模型相结合,借助生境单元和类水平(Class level)上的景观指数(结合度指数等)评价动物生境,以反映不同森林管理预案对动物生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1)对于LANDIS的模拟结果而言,不同森林管理预案往往导致不同的森林演替动态:无采伐和2造林方案下,森林逐渐向成、过熟林演替,且造林方案显著增加了营林树种的分布面积;择伐I和择伐II下,由于成、过熟林被采伐,森林向后期演替的速度较为缓慢,而皆伐下,中、幼龄林的比重较大。定性而言,对于偏好早期演替的动物而言,皆伐下的生境适宜性较高;对于偏好中、后期演替森林的动物而言,2种择伐方案下生境适宜性较高;对于偏好后期演替的动物而言,无采伐和2造林方案下生境适宜性较高。 2)对于松鼠,无采伐和2造林预案下的生境单元和适宜生境(HSI≥0.5)结合度指数较高,适宜生境的平均斑块面积较大,表明这3种预案下的生境适宜性较高,而2择伐预案由于移去了大量成、过熟林,导致松鼠生境适宜性的下降,对于皆伐,尽管采伐量比2择伐预案的小,由于其不利于针叶林的天然更新,对松鼠的生境破坏更为严重。 3)对于马鹿,皆伐和2造林预案下的生境单元和结合度指数较高,而无采伐下的生境单元和结合度指数整体上又小于2择伐预案下的,这表明,适当的干扰反而利于提高马鹿的生境适宜性,因为,若没有这些采伐、造林等干扰活动,森林的郁闭度会随着树冠的封闭而逐渐加大,下层的许多不耐荫的树种就会消失或减少,降低马鹿的食物来源。 4)对于花尾榛鸡,若不考虑营林活动对其干扰,2造林预案下的生境单元和结合度指数较高,其次为无采伐预案,而皆伐和2择伐方案下较低,这表明,单纯的采伐的将减小花尾榛鸡的生境适宜性。 生态系统是一复杂的系统,因此,不可能存在适于所有动物的森林管理预案,对于管理预案的选择取决于管理者多方面(经济、生态和社会)的权衡。本文是将LANDIS与HSI相结合模拟评估森林管理预案对动物生境影响的一次尝试,研究结果表明了这一方法的实用性。尽管这一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利用这一方法,能够可视化和量化结果,并比较不同森林管理预案,从生物多样性保护出发,为森林管理提供决策支持。最后,需要声明的是,本研究侧重方法的探讨,作为实际应用,还需要大量的野外工作来验证HSI模型。
Resumo:
本文根据1992年和2006年Landsat TM影像,利用Erdas和ArcGIS软件,对辽宁省中部城市群的居民地、交通道路及人口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居民地分布格局: (1)辽宁省中部城市群居民地在斑块数量上主要以小型斑块为主,沈阳等几个大型城市在斑块面积上占主要地位。 (2)依据居民地面积的空间比重将辽宁省中部城市群居民地划分为东部地区、沈阳地区和西部地区3个特征区域,其中沈阳地区平均斑块面积最大,城市化程度最高;西部地区斑块密度最大,居民地最为密集;东部地区平均斑块面积和斑块密度均最小,居民地发育程度最低。 (3)尽管居民地在3个区域内都呈随机分布,但其指示参数——最邻近点指数还是体现出明显的区划差异。 (4)居民地分布受中心城市的影响显著,各中心城市的辐射范围不同,大小依次为沈阳>鞍山>铁岭>营口>辽阳>本溪>抚顺。 交通道路: (1)辽宁省中部城市群地区二级路所影响面积最大,一级路最小,影响的居民地斑块数目则为二级路>一级路>高速路。总体上二级公路的修建对居民地斑块数目和面积的变化贡献率最大。而对于辽宁省中部城市群七个城市来说不同等级的公路对各个地区有不同的贡献率。 (2)通过简单相关和偏相关分析,从定量角度阐明居民地和不同类型道路之间的相关关系和相关程度。其中,在简单相关系分析中, 高速公路与居民地面积最为相关,二级公路与居民地斑块个数最为相关;在偏相关分析中, 高速公路与居民地面积、高速公路与居民地斑块个数都最为相关,且表现出极显著相关(p<0.01)。 人口分布: (1)辽宁省中部城市群人口从1992-2006年来呈现递增趋势,人口继续向不均衡发展,东部人口聚集相对较少,西部人口则较为密集。 (2)从人口密度的增长幅度来看,变化最显著的是人口密度为150-200人/km2的地区,沈阳作为中心城市,是人口增长的热点。人口密度在200人/ km2以上的地区逐渐缩小,而面积渐次扩大,表明辽宁省中部城市群人口更加趋近于聚集性。 (3)人口重心向西南方向偏移, 且仅在沈阳地区内变动,重心移动路径大约3.77km,表明十四年来人口分布变化较小。 本文还对辽宁省中部城市群人口统计数据空间化的方法做了些探讨,设计了以GIS确定量化影响因子、以居民地信息和交通道路信息相结合的方法,成功建立了辽宁省中部城市群的人口数据格网分布表面,并用面插值方法进行平滑。其优势为:①建立的模型更接近于实际的人口分布。②通过面插值平滑方法可以使整个区域的人口数量保持一致。③所建立的模型数学形式简单,更容易设计和改进。
Resumo:
全球正在迅速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当今世界一切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问题无一不与工业化、城市化过程相联系。城市的发展对生态学提出了挑战。同样,景观生态学如何服务于城市,如何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解决城市所面临的各种环境问题,这是广大景观生态学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应用GIS技术,以沈阳市城市核心区(三环高速公路以内区域)为研究对象,应用景观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探讨城市景观结构及景观与生态环境质量的关系,运用尺度分析方法来进行景观分区,探讨城市景观生态规划问题,以增加城市景观生态研究实例,补充与完善景观生态的理论与方法,为沈阳市城市景观生态建设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对其空间结构分析得出,该研究区内的景观多样性指数为2.847,优势度指数为1.059,聚积度指数为0.803。研究表明,在城市景观中存在着一明显的交错带,在该带中,景观多样性最大,。斑块数破碎化指数最大,优势度最小,均匀度最大,表明该带异质性最大,它处在郊区农业生态系统向城市中心过渡的过渡带,由于两个系统各自的能流与物流特征都可在该带内出现,所以集中了城市系统内部信息和郊区农业生态系统信息,使得该带内信息量最大,生态过程最强,这一交错带是信息流集中和汇集的焦点,是景观生态的活跃地带,对沈阳市而言,该带是一环路与二环路之间的区域。城市中人为利用开发程度从市中心向周边地区扩张,沈阳市建成区用地扩张的主要特点是条带发展带动区域扩张,局部突出促进整体发展,局部带动区域,区域带动全市,使城市用地规模不断增加,城区界限不断外延。尺度分析在景观生态学中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应用尺度分析方法把沈阳市城市景观分为12个景观区,通过分区研究表明,沈阳市景观区布局不合理。结构决定功能,沈阳市城市环境质量状况与其景观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不同类型的景观中,污染物含量的高低,因污染物的不同而异。TSP、SO2、NOx是工业景观中最多,绿地景观中最少,CO是道路中最多,绿地中最少。工业景观是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这与工业本身的特点密切相关。沈阳市大气环境质量的空间分布状况与其景观结构密不可分。最后对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的理论问题作了探讨,并提出了沈阳市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的基本思路。
Resumo:
本文以探讨农业非点源污染形成的主要机制和预测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为目标,从研究方法和实践应用两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阐述土壤水文过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土壤水文界面过程对农业非点源污染形成的重要影响,重点研究了发生在大气-土壤界面上的降雨-地表径流-土壤相互作用,以及土壤水分与溶质在饱和-非饱和界面上运行的特点。通过实验观测,分析了辽西地区典型农业小流域非点源污染形成的特点,从而为揭示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的形成提供了一套系统的研究方法论。在此基础上,将机与建模理论相结合,通过建立一个包含流域水文模型、产污模型、汇污模型等子模型的模型系统,进行农业非点源污染的预测,应用结果显示了该模型系统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和灵活性。此外,针对流动内非点源污染现象的空间差异,采用了分散参数结构的建模思想,运用了一种以等级为基础,兼顾尺度效应的流域空间单元划分方法,同时还探讨了GIS与模型相结合的途径,包括利用GIS进行空间分析,建立和管理模型所需的数据库等。
Resumo:
土地荒漠化是全球性的重大环境问题,其造成的生态环境恶化和经济贫困成为21世纪人类所面临的最大威胁,成为关系人类生存发展和影响全球稳定的重大问题。本文以科尔沁沙地的典型地区—科尔沁左翼后旗为例,对区域内土地荒漠化产生的自然、社会和经济驱动力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生态工程对策。结果表明:千旱化趋势是土地荒漠化的自然驱动力;相对较小的经济资源承载力是经济驱动力,不恰当的政策、土地利用监督不力和农牧民文化素质低是最根本社会驱动力;经济驱动力和社会驱动力属于人为驱动力的范畴,这些驱动力共同作用于脆弱的生态环境导致了土地荒漠化;应用系统诊断分析确定了科尔沁左翼后旗土地荒漠化成因分为4个层次,分别为表现层、间接原因层、直接原因层和根源层;利用系统动力学模型,预测了该区域土地资源承载力范围,为土地荒漠化的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以经济驱动力指数(人口、牲畜和人均纯收入)为基础,采用GIS手段将研究区域划分为强、中、弱驱动力区和自然保护区,提出了不同分区荒漠化治理的原则和削减这些驱动力的生态工程模式,并对部分生态工程模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Resumo:
长白山林区是我国国有重点林区,丰富的森林资源是大自然赐以我们的巨大宝库,如何正确处理保护与利用的关系是一项值得长期、全方位研究的重大课题。本文以长白山林区露水河林业局为研究区,从森林资源空间分布格局及变化、森林资源统计变化特征、森林景观格局及其变化三个角度研究了该局森林资源在十五年间的变化情况,并对未来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具体研究如下:1.森林资源空间分布格局及变化研究。基于森林生态学理论,以RS及GIS作为技术支持,通过图像单元统计及图像叠加分析、过去森林资源利用状况评价、两个时段主要河流沿岸缓冲区分析、未来利用森林资源的空间选择、目前森林资源质量分析,重点研究了十五年来该局森林资源空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森林资源由于人类强烈的经营活动,各类地物发生显著变化。2.基于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研究了各类森林资源面积、林分蓄积构成变化。结果表明,从林木总面积、蓄积指标上看现存森林资源结构较为合理,但以具体树种的面积、蓄积指标来分析,现存森林资源构成存在一些问题,蓄积总量构成占主导地位的五、六种树种中,成熟林、过熟林占相当大比例,后续储备蓄积结构失衡。3.基于景观生态学数量方法研究了森林景观格局及其变化。结果表明,当地人类活动的频繁程度正在加强,并对森林景观格局产生重大影响,主要林分类型在各类地物中保持相对稳定。
Resumo:
城市森林的结构和功能一直是城市森林生态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但至今仍缺乏一种有效的结构分析及效益量化手段,尤其是生态效益价值的量化比较困难,缺乏具体的数量指标。本研究以沈阳建成区为研究对象,第一次将目前国际上通用的CITYgreen模型应用到中国城市的森林结构及效益评价研究中,是一种方法上的突破。以CITYgreen3.0版本为基本运行界面,采用林业调查与GIS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沈阳市建成区(二环以内)城市森林结构及净化生态效益进行了量化分析,得到如下主要结论:(1)城市森林组成成分单一,单一成分优势过于明显(2)城市森林结构在树木个体数量上以低矮、小胸径树木为骨架,整体健康水平低(3)城市森林分布不均、布局不合理(4)绿化状况较从前有显著提高,现有城市森林将在10年后开始逐渐发展为相对合理的结构布局(5)对不同污染物的净化效应有明显的区别,SO2的吸收量严重不足(6)CITYgreen模型是一种有效的效益量化工具,经过修改的模型适合于中国城市森林。
Resumo:
森林景观在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变化规律,是森林景观生态学研究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之一,也是森林经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以大兴安岭呼中林业局为研究区,呼中自然保护区为其对照,充分利用TM数据、森林的资源清查图件资料和采伐设计资料,结合大量的野外调查,以GIS为核心技术,综合空间分析和各种统计方法,剖析呼中林业局1989-2000森林景观变化过程;分析道路、采伐的时空格局对景观格局和生态功能的影响,旨在更准确地揭示人类活动与森林景观变化的关系;同时为森林景观管理和森林经营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结论如下: ①呼中林业局1959-2000年的景观变化主要驱动力是采伐活动:优势类型从原有的大面积连续针叶林转变成大面积针阔混交林;森林景观功能指标,从一种高质量的匀质状态(原始状态)经过一个异质化程度增大(1989年)的过程,又形成一种低质量的匀质状态(2000年)。②采伐量、采伐面积、采伐方式和伐区的时空分布影响森林景观的结构和功能,采伐设计不合理甚至无设计的开发早期,主要导致针叶林面积下降,1989年后采伐,主要导致林龄下降。只要合理经营,该林业局森林有望获得较好的恢复,天保工程的实施为此提供了良好契机。③道路分割生境,使景观破碎化程度增加。移动窗口法判定道路对路旁植被影响阑的宽度为24-34m,且各个等级的道路之间无显著区别。④亚里河林场水源涵养、固土保肥、吸收二氧化碳和释放氧气四项服务功能总价值,1989年1.85亿,2000年1.37亿,下降25.9%。1989-1999年采伐当年损失的生态效益0.67亿元;由于道路的影响,该损失增加2%左右;该损失价值为当年生产木材所创造的经济效益的2倍。⑤呼中林业局野生动物的最适宜生境面积十年间减少41%,分布趋于破碎化;道路的存在使野生动物的适宜生境面积分别下降6.7%(1989年)和9.6%(2000年)。
Resumo:
中国西部干旱区是干旱区研究的天然实验场。塔里木河是西部干早区重要的生态河流。塔里木河中下游尉犁一若羌段以沙地景观为基质,以河渠、公路、防护林为连接廊道,草地、盐碱地、湿地、耕地为镶嵌斑块,是典型的干旱区河流廊道景观区域,是南疆第一大城市库尔勒与未来重建的新楼兰的唯一景观廊道,在塔里木河流域的可持续发展中起着重要的连通作用。本文以塔里木河下游绿色走廊为主体的塔里木河中下游河流廊道区域为研究对象,在区域景观生态特征的认识和景观生态建设方略的探讨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景观生态学的应用研究中,注重其理论体系的构建。(1)全面收集国内外景观生态学研究的最新进展,提出景观生态学研究的核心研究框架与原理,阐明景观生态学研究的热点和新的领域。干旱区多功能景观研究,有着极其广阔的理论与实践上的创新潜力。根据以往研究成果,揭示中国西部干旱区的景观生态特征,展望其关键研究领域的前景和方向,其中绿洲研究、湿地研究、廊道研究和景观生态建设研究,各具特有的角度,又有相互的联系,最具景观生态学研究的特质和潜质。(2)收集卫星影像资料并进行解译(1980年MS航片校正、1990年TM、2000年TM),以土地利用类型为基础,以塔里木河中下游河流廊道区域现状为参照,建立了干早区河流廊道景观区域景观生态分类体系,结合野外植被和土壤调查,以及相关图件,全面研究了各类研究区景观的土壤和植物生态属性与功能特征。(3)通过景观格局指数的计算,以及景观类型的转换矩阵,揭示20世纪80年代以来区域廊道景观格局的变化过程与趋势,结合区域水资源、生态及人文变化,对变化的驱动力因子进行研究。在区域景观尺度上,构建景观生态空间分析模式,包括格局指数分析、转移矩阵分析和空间过程分析,并以此寻求区域景观格局变化的驱动力。(4)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确定景观生态功能区划的原则,构建其区划系统。据此划分了三个景观生态功能类型区:①尉犁一卡拉水库段塔里木河一孔雀河中游城镇一绿洲农业区,②卡拉水库一大西海子水库塔里木河下游上中段农垦绿洲区,③大西海子水库一台特玛湖一若羌塔里木河下游下段一车尔臣河下游生态重建和恢复区。通过景观格局指数,对比不同功能区的景观生态差异;根据不同景观生态功能区,不同宽度的河流廊道缓冲带景观格局指数的分析,以及次一级廊道指数的计算,揭示景观廊道区域相关指数的变化规律及其廊道效应。(5)根据干旱区景观生态特点,建立干旱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概念模型,以研究区为案例,提出基于遥感和GIS的景观生态环境质量现状与预警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塔里木河中下游以河流廊道为特征的研究区域进行景观生态评价分析。(6)在了解廊道区域景观时空变化驱动力的基础上,对不同的生态治理方式的景观生态效应进行分析,提出塔河中下游河流廊道区域“大塔里木河”景观生态建设的总体原则(包括减少对沙地基质的干扰,充分利用和适度开发草地资源,保护和恢复湿地景观的多功能性,畅通输水过程以稳定和增加植被覆盖及其多样性与经济性,通过节水灌溉和重视排水减轻次生盐渍化程度),及其相应的景观生态工程设计,确定不同景观生态功能区的景观生态建设与设计的模式与途径(包括生态恢复、生境更新与调整、生态功能重建和生态移民)。
Resumo:
以沈阳市城区与环城区为对象借助于航片和卫片利用GIS进行城市森林结构的研究。针城市森林的性质和特点,以大功能为主体,结合植被类型,确定城市森林的4级分类单位,结合我国城市森林现状和分类原则,将城市森林分为五大类,并将沈阳城市森林分为5个城市森林类,16个城市森林亚类,43个城市森林组以及181个城市森林型。研究表明,沈阳城区乔木总体上胸径偏小,树高偏低,缺少大树,总体健康状况有待于提高,树种过于集中,主要乔木树种为杨柳榆(刺)槐以及油松和圆柏6种,其他树种占据比重较小,灌木生长良好。环城区乔木状况与城区相似,各状况更差,主要乔木树种为油松、蒙古栋和刺槐。城区森林覆盖率为7.15%,三维绿量总量为1.61E+08m3,总叶面积为1.13E+08m2,环城区森林覆盖率为4.82%,中心城区三维绿量和总叶面积分别为1.76E+08m2和1.51E+O8m2,环城区分别为4.44E十08m3和3.82E+08m2。获得主要树种的三维绿量模拟方程。沈阳城市森林总体景观格局分布均匀,但破碎化程度较大,大斑块分布不均匀,景观美学价值普遍较低。通过对所调查的样地进行综合评价并排序,获得沈阳市城市森林结构最优化类型,并对城市森林发展提出建议。
Resumo:
岷江上游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林区之一,它不但影响当地和崛江下游的农业生产、生活用水和生态环境建设,甚至影响长江上游地区生态环境改善,在长江上游生态安全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在收集遥感数据、统计数据、问卷调查数据和相关图件的基础上,以GIS为技术手段研究了崛江上游地区从1974年到2000年间的景观变化,并结合统计数据和问卷调查资料·分析了景观变化的原因,旨在为该区资源的合理利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主要结论如下:①有林地是崛江上游地区主要的景观类型,也是唯一一种面积持续减少的景观类型。林地与草地面积占研究区面积的90%以上,是该区的景观基质。草地、灌木林地、经济林、耕地和居民用地等面积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以灌木林地最多。景观变化转移量以在有林地和灌木林地、草地之间为最大;且变化多分布在干旱河谷周围和松潘高原地区。②斑块水平上的各类型的斑块数和边界密度都在增加;有林地和灌木林地的最大斑块占景观面积的比例和平均斑块面积呈减少趋势,LPI以草地增加最为明显,MPS以灌木林地增加最多,草地次之。景观水平上的斑块数、最大斑块占景观面积的比例、边界密度、散布并列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都在增加,而平均斑块面积和蔓延度指数在降低。各指数说明研究区的景观异质性和破碎化程度增加,连通性降低,且变化趋势有所减缓,以1974一1986年变化为最大。③导致景观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人口、经济和教育是该区景观变化的主要因素;并且人口和经济的驱动作用具有阶段性和发展性。参与式的问卷调查,是研究景观变化驱动力的一个有效方法。④景观变化导致了研究区的森林覆盖率下降,径流减少,草场退化,水土流失加剧,干旱河谷扩大,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建议进一步加大干旱河谷植被建设的力度,适当调整产业结构,并对资源进行合理的优化配置和规划使用,同时加强法制建设,走在保护和建设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和建设的生态建设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