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江上游景观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Autoria(s): 赵永华
Data(s)

2005

Resumo

岷江上游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林区之一,它不但影响当地和崛江下游的农业生产、生活用水和生态环境建设,甚至影响长江上游地区生态环境改善,在长江上游生态安全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在收集遥感数据、统计数据、问卷调查数据和相关图件的基础上,以GIS为技术手段研究了崛江上游地区从1974年到2000年间的景观变化,并结合统计数据和问卷调查资料·分析了景观变化的原因,旨在为该区资源的合理利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主要结论如下:①有林地是崛江上游地区主要的景观类型,也是唯一一种面积持续减少的景观类型。林地与草地面积占研究区面积的90%以上,是该区的景观基质。草地、灌木林地、经济林、耕地和居民用地等面积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以灌木林地最多。景观变化转移量以在有林地和灌木林地、草地之间为最大;且变化多分布在干旱河谷周围和松潘高原地区。②斑块水平上的各类型的斑块数和边界密度都在增加;有林地和灌木林地的最大斑块占景观面积的比例和平均斑块面积呈减少趋势,LPI以草地增加最为明显,MPS以灌木林地增加最多,草地次之。景观水平上的斑块数、最大斑块占景观面积的比例、边界密度、散布并列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都在增加,而平均斑块面积和蔓延度指数在降低。各指数说明研究区的景观异质性和破碎化程度增加,连通性降低,且变化趋势有所减缓,以1974一1986年变化为最大。③导致景观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人口、经济和教育是该区景观变化的主要因素;并且人口和经济的驱动作用具有阶段性和发展性。参与式的问卷调查,是研究景观变化驱动力的一个有效方法。④景观变化导致了研究区的森林覆盖率下降,径流减少,草场退化,水土流失加剧,干旱河谷扩大,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建议进一步加大干旱河谷植被建设的力度,适当调整产业结构,并对资源进行合理的优化配置和规划使用,同时加强法制建设,走在保护和建设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和建设的生态建设道路。

Identificador

http://210.72.129.5/handle/321005/3361

http://www.irgrid.ac.cn/handle/1471x/106358

Idioma(s)

中文

Fonte

岷江上游景观变化及驱动力分析.赵永华[d].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2005.20-25

Palavras-Chave #岷江 #景观变化 #驱动力 #问卷调查 #主成分分析
Tipo

学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