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 resultados para RI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书通过实验、计算和理论推导相结合的方法建立描述岩石流变性状的严谨的数学模型,并利用该模型来描述岩石随时间变化不可逆的变形过程.重点是建立在连续介质力学基础上的弹础塑性模型.

    本书适用于从事石油勘探、水利水电、建筑、采矿、地震等相关领域从事岩石流变学研究与工程设计的科研人员和工程师,亦适用于相应专业的高等院校教师、研究生.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一维情况
2.平衡方程和波动理论基础
第二章 塑性力学和粘塑性力学中的一维本构方程、初值问题和边值问题
1.一维经典塑性力学问题的某些本构方程
2.半线性和拟线性率型本构方程
3.瞬态塑性应变的率型本构方程
4.特征线场,初值问题和边值问题
5.例子
第三章 理论的实验基础
1.静态实验
1.1常规试验
1.2长程试验
1.3短程试验
1.4Portevin-LeChatelier效应
2.杆的动态纵向撞击
3.重复加载试验
3.1静态加载后再动态加载
3.2动态加载后动态重复加载
第四章 用数值方法确定本构方程
1.用于数值例子中的本构方程
2.初始条件与边界条件
3.冲击波
4.数值例子
5.模型之间的比较
6.结论和某些评论
第五章 一维率型本构方程
1.动态重复加载实验对率型本构方程所加的限制条件
2.率型材料的稳态运动
3.关于率型材料的微分方程(5.1.2)的解
4.本构假设Ⅰ和Ⅱ的结论
5.关于动塑性中“平台”存在的评论
第六章 内变量描述的非弹性性状
1.加在带内变量的本构方程上的热力学限制
1.1状态空间,本构方程
1.2加在本构方程上的CLAUSIUS-DUHEM不等式的实质
2.加在本构方程的耗损部分上的热力学限制
3.构架无关原理.材料的同格群
4.对单位自由能限制的意义
5.具有内部状态变量的弹—粘塑性模型
6.具有内变量的一维塑性理论
第七章 具有内变量的材料中的加速度波
1.引言
2.拟线性假设
3.对称加速度波
4.强平衡态.强椭圆率条件
5.实加速度波
6.第二对称假设和强平衡态附近的热流
7.线性理论
8.半线性理论
第八章 经典粘塑性力学中的某些本构方程
1.BINGHAM刚/粘塑性模型
2.弹—粘塑性模型
3.拟线性模型
第九章 岩石的粘塑性本构方程
1.引言
2.标准压缩试验
3.蠕变试验
4.体积压缩性
5.结论
第十章 一维粘塑性本构方程在连续统物理的其他领域中的应用
1.引言
2.拟线性率型本构方程,电线上的实波和对称波
3.线性率型本构方程
4.关于模拟电晕效应的半线性率型本构方程
4.1一般考虑
4.2实验结果的简短描述
4.3本构方程用于数值例子
4.4数值结果与实验结果的比较
4.5关于所讲座的模型的评论和结论
5.电晕效应和波传播的与速率无关的模型
5.1引言
5.2问题的表述
5.3数值例子
5.4结论要点
第十一章 流变学模型在岩体工程中的应用
1.油井周围岩石的里面蠕变、膨胀及压缩
1.1基本方程
1.2线弹性解
1.3线性粘弹性岩石
1.4弹性/粘塑性岩石
1.5井眼周围岩石的膨胀/压缩及损伤
1.6更一般的原始应力状态
2.水平井段周围岩石的蠕变、膨胀及压缩
2.1基本方程
2.2弹性解
2.3线性粘弹性模型下水平井段周围岩石的蠕变
2.4弹性/粘塑性模型的蠕变
2.5水平井段周围岩石的蠕变、膨胀/压缩,损伤破坏
3.开挖后的岩体高边坡流变学性状的分析
3.1简介
3.2岩体流变学模型
3.3有限元分析
3.4数值结果
3.5结论
附录实验数据分析中所使用的数值方法和程序
1.引言
2.问题的表述
3.迭代方法的原理
4.卸载描述
5.边界条件
6.程序方框图
7.关于RI情况的要点
8.其他的特征线方法变量
9.要点
参考文献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铁线莲属尾叶铁线莲组是该属中记录种类最多的类群,主要分布在亚洲亚热带至温带地区,少数种类分布至亚洲及非洲的热带地区。由于缺乏野外观察和标本不够丰富等原因,有些种类的分类处理尚不能令人满意,应予修订。尾叶铁线莲组的组下分类系统以及与近缘组之间的系统关系也存在争议,还需深入研究。本文作者经过大量的标本馆工作和全面的文献考证,结合野外观察,对该组植物进行了分类学修订,同时通过基于形态性状的分支系统学和花粉形态研究对尾叶铁线莲组及铁线莲属的系统发育进行了探讨,结果如下: 1.分类修订 通过对国内外近20 个标本馆的5000 余份馆藏标本研究,结合全面的文献考证和广泛的野外观察,发现花丝形态、花药毛被状况、药隔是否凸起、萼片外侧附的属物等性状较为稳定,是分亚组的主要依据。而复叶类型、花序形态及花梗毛被状况、萼片颜色等性状为较好的分种性状。 本文在考证了近140 个种及种下等级的分类学名称后,确认尾叶铁线莲组植物共有37 种20 变种,共分为5 个亚组,另有4 种7 变种暂存疑;2 种、2 变种降为新异名;新组合6 个,其中5 个为改级新组合;发表新亚组1 个;发现中国新纪录变种1 个;纠正了以前研究者工作中对C. aethusifolia var. latisecta 的鉴定错误;初步澄清了C. jingdungensis 及C. jinzhaiensis 的一些名实混乱;指出了前人工作中的一些拼写错误;统一了植物的中文名称,并新拟了15 个分类群的中文名称;给出了各个种的形态描述、地理分布图以及分亚组和分种检索表。 2.分支系统学 在分类修订基础上选取了35 个形态性状,对尾叶铁线莲组的37 个种,和尾叶铁线莲组的近缘组Sect. Bebaeanthera 中的2 个种,以C. alternata 为外类群,利用系统发育分系软件PAUP 4.0 beta 10 对数据矩阵进行分析。共得到182 棵最简约树,树长为182 步,一致性指数(CI)=0.385,保持性指数(RI)=0.685。结果显示:尾叶铁线莲组为一并系类群,Sect. Bebaeanthera 中的两个种:C. pseudopogonandra 和C. barbellata 与Subsect. Otophorae 亲缘关系更为接近,应并入尾叶铁线莲组中;Subsect. Otophorae 与Subsect. Grandiflorae 各自聚为两大支,从分支图基部与其他类群分开,为本组早期分化出的类群;Subsect. Acutangulae 与Subsect. Connatae 中具有红色花的C. lasiandra 和C. dasyandra 近缘;分布于东亚北部地区的Subsect. Aethusifoliae 与分布于我国横断山区的C.rehderiana 和分布于印度的C. roylei 近缘;根据分支系统学分析的结果,对尾叶铁线莲组组下分类系统进行了调整,建立了新亚组Subsect. Otophorae。 3.花粉形态 在扫描电镜下研究了铁线莲属148 种12 变种和锡兰莲属3 个种的花粉形态特征,并在透射电镜下研究了部分种类的花粉外壁结构。 结果表明:铁线莲属花粉粒一般为近球形、球形或扁球形。具三沟的花粉赤道面观为椭圆形或近圆形,极面观为三裂圆形,大小为14.8-32.1 μm ×14.2-28.7 μm;具散沟或散孔的花粉(全为球形)直径大小为14.8-36.6 μm。花粉具三沟、散沟或散孔。在三沟类型中常伴有不同比例的散沟花粉。萌发沟狭长或稍宽,有整齐或不整齐下陷的边缘,沟膜上有颗粒状纹饰或刺状纹饰;萌发孔一般圆形或不规则形,分布不规则。外壁由薄到较厚,厚度为0.8-2.5 μm,外层稍厚于内层。在透射电镜下本属花粉外壁具备被子植物花粉典型的外壁层次,即外壁内层和外壁外层。外壁内层为一层均匀的质密的无结构的层次。外壁外层由3 层组成:覆盖层,柱状层,和基层。覆盖层上均匀分布有小刺状纹饰和小穿孔。 锡兰莲属花粉粒为圆球形,其直径大小为14.9-18.8 μm。具散孔。萌发孔一般圆形,分布不规则,孔膜上有颗粒状纹饰或刺状纹饰。外壁厚度为0.8-1.8 μm,外层稍厚于内层。覆盖层上均匀分布有小刺状纹饰和小穿孔。 根据花粉形态在花粉粒大小、萌发孔的类型和外壁纹饰方面的差异将两个属的花粉分为6 个类型,其中类型1 再分为两个亚型。在这些花粉类型中,类型1 为三沟花粉,类型3 为三沟至散沟花粉,其余类型为散孔花粉。类型1 的亚型 1b 在铁线莲属中分布最广,18 个组中有13 个组具有这种类型的花粉,是铁线莲属中最原始的花粉类型,其他类型和亚型均由此亚型直接或间接演化而来。 推测这两属花粉形态特征的演化趋势为:1. 萌发孔. 三沟→(散沟)→散孔。 2. 花粉粒大小. 小(散孔,直径14.9-18.8 μm)←中等(三沟,24.2 μm ×24.8 μm) →大(散孔,直径28.9-36.5 μm)。3. 表面纹饰. 小刺不明显、分布密集→小刺明显、分布稀疏。 铁线莲属及锡兰莲属花粉形态特征对于这两个属植物的区分以及铁线莲属下组间系统发育关系的探讨具有重要意义。锡兰莲属与铁线莲属中的Sect. Naraveliopsis 亲缘关系紧密;铁线莲属内具有散沟、散孔花粉类型的Sect. Naraveliopsis、Sect. Viticella、Sect. Tubulosa、Sect. Viorna (sensu Tamura 1995)为铁线莲属中的进化类群; Sect. Tubulosa 与Sect. Campanella 亲缘关系较远,而与Sect. Clematis 近缘。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文通过对五味子科及其近缘类群植物的形态性状、叶表皮解剖特征、木材解剖特征、细胞学以及分支系统学研究,发现了一些重要的新性状,提出了新的五味子属的次级划分,阐明了南五味子属与五味子属的属间系统学关系,以及它们与近缘类群间的系统学关系,最后对这两属进行了分类学修订。主要内容包括: 1.形态性状分析   我们在查阅大量国内外馆藏标本和野外居群观察的基础上,对五味子科植物及部分近缘类群的形态性状和变异式样进行了详细地比较分析,重新评价了各性状的分类学价值,认为习性、茎有无棱翅、叶有无毛被、花雄蕊群特征及果实和种子形态等性状具有系统学意义,而叶片形状和大小、毛被多少、花被片颜色等特征在种内变化较大,不宜作为种的划分依据,至少不能作为主要的或唯一的依据。 2.叶表皮形态解剖学   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下,分别观察了南五味子属全属11种共92个样品、五味子属全属10种共136个样品和八角属2种共15个样品的叶表皮形态特征。结果发现南五味子属和五味子属植物的叶表皮性状,包括表皮细胞形状、气孔类型、保卫细胞形状及叶表皮细胞表面的角质纹饰、表皮毛的有无等在种内稳定且在种间有明显差异,对研究属内和属间关系有重要系统学意义。   在南五味子属中,发现了一个新的分类学性状:叶表皮表面具脊状网纹,该性状支持将南五味子属分为离蕊南五味子亚属Subg. Cosbaea和南五味子亚属Subg. Kadsura,且根据叶表皮形态特征和性状分析,支持将南五味子亚属分为南五味子组Sect. Kadsura和肉蕊组Sect. Sarcocarpon,同时支持R. M. K. Saunders和林祁对某些种的归并处理。   在五味子属中发现一新的分类学性状:气孔器外拱盖,表明该属常绿类群的气孔具有双层外拱盖,而落叶类群的气孔具有单层外拱盖。这一性状支持前人将五味子属根据习性和雄蕊群特征划分为两个亚属的观点,这一观点同样得到了包括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学证据的支持。此外,还发现在全为常绿习性的南五味子属中,气孔都具双层外拱盖,一方面说明五味子属的常绿类群与南五味子属有一定的相似性,亲缘关系密切,这同样得到分子证据的支持;另一方面表明五味子科植物生长习性与气孔器特征有一定相关性。   通过比较南五味子属与五味子属以及近缘的八角属叶表皮形态特征,认为这三个属的叶表皮形态特征非常相似,只是南五味子属在叶表皮形态特征上比五味子属和八角属具有更多的复杂或次生性状状态,此外,研究结果不支持将五味子科从八角目中分出而成立五味子目的观点。 3.比较木材解剖学   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了南五味子属7种21个样品和五味子属8种16个样品的木材解剖特征,结果表明次生木质部的导管分子类型、导管-射线间纹孔的排列方式、射线类型、射线细胞形状等性状特征在科的水平上很稳定,这些共同特征都支持五味子科是比较自然的类群。在五味子科中发现木材导管单生、具梯状穿孔板、导管壁具梯形排列的纹孔以及木射线异型等原始性状,支持五味子科在被子植物中的原始地位。此外,该科木材还具有单穿孔板导管、导管次生壁具螺纹加厚、具分隔纤维等较为特化的性状状态,这种性状进化水平的异等级现象,使五味子科表现出不同进化水平性状的镶嵌组合。根据木材解剖性状对五味子科进行UPGMA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南五味子属和五味子属在木材解剖特征方面有一定的交叉和重叠,这与分子系统学的结论一致,表明这两个属关系密切,可能起源于共同的祖先。通过比较五味子科与八角科的木材解剖特征,进一步证明两个科的亲缘关系很近,同样不支持将五味子科从八角目中独立出来成立五味子目的观点。 4. 细胞分类学   对五味子属铁箍散Schisandra propinqua(Wall.)Baill进行了细胞学研究,首次报道该种植物的染色体核型。核型分析的结果表明染色体数目为2n = 28,核型公式为2n = 2x = 20m+8sm, 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2n = 2L+14M2+8M1+4S,核型不对称系数0.59,核型为2B型,未发现次缢痕和随体。通过与该属其它种类的核型进行比较,发现具常绿习性的铁箍散其核型不对称性系数比该属落叶种类高,表明该种在五味子属中处于较进化的地位,这与我们根据该属其它性状得出的结论一致。 5. 分支系统学研究   对五味子属33个形态学性状进行了分支系统学研究,得到5棵同等最简约树,树长为53步,一致性指数(CI)= 0.7740, 保留性指数(RI)= 0.7740。在最简约树(MP)的严格一致树中,内类群形成两大支,一支包括所有落叶习性的类群,另一支包括具有常绿习性的类群,两支的支持率都非常高, 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五味子属内各种间的系统学关系。根据五味子属分支系统学分析的结果,对该属属下分类系统进行了调整。   在补充了包括叶表皮形态解剖学和木材解剖学等新性状的基础上,对五味子科42个形态学性状进行了分支系统学分析,分别计算得到了MP树和邻接树(N-J)。简约分析得到三棵同等最简约树,树长106步,一致性指数(CI)= 0.4910,保留性指数(RI)= 0.7450。严格一致树显示:五味子科分为五个并列的分支,其中南五味子属被分为三支,五味子属被分为两支,虽然这些分支的支持率都不是很高,但是一些种类间的亲缘关系还是得到很好的体现。用距离法建立的N-J树中,将该科分为两大支,五味子属所有落叶种类聚为一支,南五味子属和五味子属具常绿习性的类群聚为一支,这与分子系统学分析的结果一致,但是由于在N-J树上,五味子属两个常绿种与南五味子属构成的分支支持率较低,所以两属之间的关系还尚待讨论。 6. 分类学修订   在应用上述性状分析结果及查阅国内外大量标本的基础上,重新修订了南五味子属和五味子属的概念,包括新性状的补充,对两属植物进行了分类学修订。确定了南五味子属目前包括2亚属2组11种;五味子属目前包括2亚属4组10种,指定了Embelia valbrayi H. Léveillé的后选模式,提出一个新等级组。描述了每个种的性状特征、变异情况、地理分布、相关的分类学处理及其与近缘种的关系,并列出所研究的标本,最后讨论了南五味子属和五味子属的系统关系。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文报道农杆菌转化毛白杨的高效遗传转化系统的建立。所用农杆菌菌株为:1.发根农杆菌R1000,含有Ri质粒pRiA4b。2.发根农杆菌R1000(pTVK85),是菌株R1000中除含有pRiA4b外,并兼容一个带有超致病区(Supervirulent region)的质粒pTVK85。3.根癌农杆菌C58C1(pBZ693),其质粒pBZ693是改建过的Ti质粒,载有T-DNA的基因1和基因2。将毛白杨外植体分别与上述菌株在MS+0.5ppm激动素培养基上先培养2天后,转移至MS+500ppm氨噻肟头胞霉素的培养基上。一个星期后即有根从外植体上产生。根癌农杆菌诱导的根形态明显与发根农杆菌诱导的根不同。R1000(pTVK85)诱导生根的外植体可占供试外植体总数的59%。转化的根有的可自发地形成不定芽或愈伤组织。通过培养基中激素的调整,可使转化的根系统100%再生出不定芽,并可由这些不定芽得到完整植株。转化植株的各克隆之间表型差异很大。有的地上部形态正常,仅根系与未转化植株有所不同。有的节间短、叶片多、顶端优势弱、根系发达而多发枝、多根毛。但所有转化植株皆无皱叶现象,其叶片形态与正常植株无异。普遍地有根生于植株的培养基平面以上部分的现象。取三个克隆的植株进行Southern杂交,其中两个为杂交阳性,表明确已被转化;另一个克隆为杂交阴性。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论文由三部分内容组成,一、药用青蒿的遗传转化,即根癌农杆菌和发 根农杆菌介导的转化系统的建立及其影响参数的研究。二、青蒿素生物合成的 分子调控。三、倍半萜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克隆。 一、药用青蒿的遗传转化。建立了Ri质粒介导和Ti质粒介导的两种转基因系统, 其中Ri质粒介导青蒿转基因系统的建立是国际上首次报道;以GFP基因为报 告基因,首次获得高效表达的青蒿转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丛生芽,并对GFP基 因的表达进行了组织和细胞水平的定位。此外,对影响两种转基因系统的主要 参数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上述研究为青蒿素生物合成的分子调控奠定了坚 实的基础。 二、青蒿素生物合成的分子调控。为探索提高青蒿植株或组织和器官中的青蒿 素含量,首次以棉花中克隆的杜松烯合成酶和法呢基焦磷酸合成酶的 cDNA 为 目的基因导入青蒿,对青蒿中青蒿素的生物合成进行了分子调控研究的尝试。 通过已建立的两种转基因系统,将从棉花中克隆的杜松烯合成酶和法呢基焦磷 酸合成酶的 cDNA 导入青蒿,获得转基因发根和转基因植株。结果表明,外源 基因的表达能够影响青蒿素的生物合成,其中法呢基焦磷酸合成酶基因的过量 表达能够促进青蒿素的生物合成,提高转基因发根和植株中的青蒿素的含量。 转基因发根F-26系中青蒿素含量最高达3.01 mg/g.DW,与对照相比青蒿素含量 提高3~4倍;转基因植株的青蒿素含量最高达10.08 mg/g.DW,与对照相比, 转基因植株的青蒿素产物提高2~3倍。此外,研究还表明,在转基因的发根C -37株系中,外源杜松烯合成酶基因的导入和表达可能相应地促进青蒿转基因 发根自身的法昵基焦磷酸基因的表达。 三、倍半萜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克隆。采用 RT-PCR 技术,从马铃薯 (Solanum tuberosum L.) 幼叶中克隆了 HMGRII 亚基因家族的一个新的成员 HMGR-c2(GenBank accession No.AF 096838Southem);杂交分析表明,该基因至少以 两个拷贝以上形式存在于马铃薯基因组中;RT-PCR分析表明,HMGR -c2的 表达在幼苗期无组织特异性,广泛地存在于根、茎、叶等组织中。以青蒿001 株系的苗期叶片为材料,构建了青蒿苗期的λgtll cDNA文库,以PCR筛库方 法从青蒿中克隆一个法呢基焦磷酸合成酶cDNA (Artfps2 GenBank accession No. AF136602)和一个HMGR cDNA(GenBank accession No.AF142473);以青蒿 025株系的苗期叶片为材料,构建了青蒿苗期部分质粒文库以 PCR 筛库方法从 青蒿中克隆一个法昵基焦磷酸合成酶 cDNA (Artfpsl GenBank accession No.AF112881);此外,还从青蒿中克隆了倍半萜合成酶的 cDNA 片段(GenBank accession No.AF156854)。其中青蒿倍半萜合成酶基因的克隆是目前国际上本研 究领域最受关注的焦点和难点之一。至此,本研究已将与青蒿素生物合成相关 的三个重要的关键酶基因基本克隆,这无疑将加速青蒿素生物合成的基础和应 用研究的进程。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水母雪莲(Saussurea medusa Maxim.)和新疆雪莲(Saussurea involucrata Karel. et Kir.)是我国珍稀的药用植物资源,具有清热解毒、止痉镇痛、敛伤、消肿及治疗热病、风湿等多种功效。雪莲的主要药用成份为紫丁香甙(Syringin)、芦丁(Rutin)、高车前素(Hispidulin)和Jaceosidin等苯基丙酸类(phenylpropanoid)和黄酮类(flavonoids)物质。最新的药理研究表明,上述物质还具有抗菌消炎、保肝降压、延缓衰老和抑制癌细胞增殖等重要的研发价值。 雪莲生境恶劣,生长缓慢,人工引种困难,加上长期掠夺性采挖,已使雪莲处于灭绝的边缘。为了保存国家珍稀植物品种,保护生态环境,满足临床上对雪莲药物的需求,本研究在雪莲组织培养的基础上,应用诱导子添加技术和毛状根培养技术对雪莲中具有重要药用价值的次生代谢物质进行调控,并对雪莲MYB类转录因子的功能进行了初步探索,为保护珍稀植物资源、维护生态环境、开发野生雪莲替代产品、缩短雪莲药用成份的生产周期奠定了基础。另外,分析了野生雪莲和雪莲培养物中主要生物活性成份的种类及含量,为今后雪莲药理药效研究及品质评价奠定了基础。 为了提高雪莲黄酮的产量,满足工业化生产的需要,在细胞培养水平上,通过添加茉莉酸甲酯(MJ),对雪莲黄酮类物质的代谢进行调控。研究了诱导子的添加时间、添加浓度对水母雪莲红色系悬浮细胞的生物量和总黄酮产量的影响。发现在细胞培养的指数期(第9天)添加5.0 µmol/L的MJ,可以使总黄酮产量提高2.4倍(1134.5 ± 63.86 mg/L),而雪莲细胞干重(dw)仅比对照提高23.8 %(20.4 ±0.27 g/L)。另外,细胞中苯丙氨酸裂解酶(PAL)的活性分析表明,MJ添加后PAL活性的增加与雪莲总黄酮含量增长之间存在相关性。 在器官培养水平上,对雪莲毛状根的诱导频率及其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选择发根农杆菌R1601侵染预培养2天的新疆雪莲根段外植体,毛状根的诱导效率可达到83 %。毛状根的冠瘿碱检测、PCR和Southern分析表明,Ri质粒中的T-DNA已整合到植物基因组中并稳定表达。以新疆雪莲毛状根为外植体,能够容易地获得再生芽。在含有1.0 mg/L 6-BA的MS固体培养基上,其再生频率高达91 ± 5.9 %,是其正常根的2.4倍。而水母雪莲在该培养条件下,仅有少量的畸形芽出现。进而对毛状根的培养条件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无激素附加的MS液体培养基中,新疆雪莲的HR1601根系在一个培养周期内(32 天),其生物量能够达到接种量的16倍,而紫丁香甙含量(43.5 ± 1.13 mg/g dw)能够达到野生雪莲的83倍。从而显示了雪莲毛状根培养体系的优良特性。 在基因水平上,对雪莲黄酮类物质代谢调控的研究已经展开。玉米P基因编码的Myb类转录因子能够调节黄酮类物质代谢途径关键酶基因的表达。根据P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从雪莲细胞培养物中获得了SmP基因。核酸序列分析表明,SmP基因与烟草中涉及苯丙素类物质代谢途径的LBM 1、LBM 3和MybAS 1基因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分别为66 %、60 %和61 %。因此为了研究雪莲SmP基因的功能,构建了正义表达载体,并与先前构建好的反义表达载体分别导入烟草,分析了转基因植株的形态特征及黄酮类物质的含量变化。其中,约有30 %转反义SmP基因的株系表现叶片皱缩、叶脉紊乱、主侧脉角度缩小、叶片、花瓣失去对称性以及花粉败育等性状。 另外,通过正交试验设计优化了雪莲提取工艺的条件,并对雪莲细胞提取物进行了分离纯化。正交试验设计结果表明,温度对雪莲黄酮提取效率的影响极为显著,而分批多次提取比一次性浸提,能够收到较好的提取效果。考虑到工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推荐在60 ℃水浴条件下,采用50 %乙醇对雪莲样品连续浸提2次的方案。对雪莲提取物的纯化研究表明,雪莲成份复杂,仅依靠单一的分离手段,往往难以奏效。另外,野生雪莲及雪莲培养物中生物活性成份的比色法、HPLC(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LC-ESI-MS(Liquid Chromotagraphy Electrospray 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分析表明,传统的NaNO2-AlCl3 法测定雪莲总黄酮的含量,结果偏高,不利于雪莲黄酮的实验室研究分析与今后工业化生产的质量监控。而AlCl3 法的显色反应较为特异,今后有望取代NaNO2-AlCl3 法,作为雪莲类药材品质评价的标准。而HPLC-DAD结合LC-ESI-MS可以对雪莲中的主要生物活性成份进行较为准确的定性分析,从而解决了由于缺乏相应的雪莲化合物标准品而难以对雪莲中的成份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及比较的难题。最后综合利用上述分析方法,对雪莲细胞培养物中的花素类物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雪莲细胞中至少含有7种花色素类物质,分别为矢车菊素-3-O-葡萄糖甙及其衍生物、天竺葵素糖甙衍生物和芍药色素糖甙衍生物。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文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景观生态学理论和方法、分形理论以及统计分析方法对北京地区植被景观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景观格局和景观多样性的分析方法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 (1)对几乎所有的斑块类型,其斑块大小的分布都不是对称的,而是右偏的。4种概率分布(Г—分布、对数正态分布、Weibull分布和(负)指数分布)都只能刻划部分斑块类型,并且服从对数正态分布的斑块类型最多,服从(负)指数分布的斑块类型最少。 (2)随着斑块面积的增加,边界效应越来越小,而斑块形状越来越不紧凑。 (3)分形分析识别出本地区植被景观中的两个尺度域:一个是斑块面积小于(大约)2.7km2,另一个是斑块面积大于(大约)2.7km2。两个域中的斑块复杂程度有很大差异,后一个域中的斑块明显比前一个域中的斑块复杂,并且随着斑块面积的增加,斑块形状越来越复杂。 (4)用斑块数作为多度指标时,该景观的斑块类型一多度分布服从(截断)对数正态分布和(截断)负二项分布,不服从对数级数分布和几何分布。用斑块面积作为多度指标时,该景观的斑块类型一多度分布服从对数正态分布、Weibull分布和Г—争布,不服从正态分布。从而该景观的斑块类型一多度分布不是对称的,也是右偏的。在4个优势度/多样性模型中,“生态位优先占领”模型和Zipf-Mandelbrot模型可以较好地刻划该景观的斑块类型一多度关系。 (5)样本大小对多样性测度有直接的影响。如果这种影响比较小,就说明测度指标比较稳定。三个丰富度指数中,Ri比R2和R3更稳定;五个多样性性指数中,D和Di最稳定,OD最不稳定,因此,OD是用于景观多样性监测的理想指标;五个均匀度指数中,Jgi最稳定。根据设计的3种计算临界样方数量(即多样性测度指标达到稳定时的样方数量)方法的计算结果,上述几个最稳定的测度指标在通常情况下只需要几个样方(即总抽样面积为数百km2)就达到稳定状态。 (6)斑块类型数目随面积的增加而增加。根据四个评价指标的评价结果,认为双曲线对该景观的斑块类型一面积关系的拟合效果最好。 (7)样本较大(对于一阶刀切估计,大于30个样方;对于二阶刀切估计,大于60个样方)时,刀切法能够给出斑块类型数目(NPT)较好的估计;样本较小(小于30个样方)时,Mingoti和Meeden提出的经验贝叶斯方法能够对NPT给出比刀切法和自助法更好的估计。斑块类型一面积曲线外推虽然也能给出NPT较好的估计,但这种方法需要慎重使用,不能外推得很远。 (8)列联表分析表明,该植被景观中的斑块类型与土壤类型、岩石类型、海拔高度和坡向各因子之间均存在显著的相关性。植被景观多样性与岩石类型多样性和地形多样性之间也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植被景观多样性随岩石类型多样性和地形多样性的增加而增加。但植被景观多样性与土壤类型多样性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或秩相关关系,这可能是由于二者的分类体系不吻合。植被景观多样性与总的道路密度和第二类道路密度之间均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与第一类和第三类道路密度之间的关系都不显著。这反映出景观样本单元(10kmxlOkm)的尺度对应于第二类道路的影响尺度。而道路密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活动的强度,因此,在10kmxlOkm这个尺度上,人类活动愈剧烈,景观多样性就愈小。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世居云南的少数民族中,壮、傣、水、布依、布朗、德昂、佤、彝、白、怒、哈尼、傈僳、拉祜、纳西、景颇、阿昌、基 诺和独龙18 个民族是由“羌”、“濮”、“越”3 大部落群体演化而来,是云南的土著居民。利用PCR2RFL P 方法对这18 个土著民族进行Y染色体上13 个双等位基因位点进行基因分型。结果显示,不同历史族源的民族群体在Y染 色体双等位基因单倍型分布上具有一定的差异:在百越后裔民族群体中以单倍型H11 、H12 为主要分布;在氐羌后 裔民族中以单倍型H5 、H6 和H8 为主要分布;在百濮后裔民族群体中主要单倍型分布为H6 、H8 和H11 。进一步 主成分分析表明,百越后裔民族群体和氐羌后裔民族在主成分图上聚为两组,提示父系基因库有不同的来源,与历 史记载相印证。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为了分析家猪与野猪的遗传多样性及起源, 测定了来自12 个中国地方家猪品种、3 个欧洲引进猪品种以 及8 个中国野猪和2 个越南野猪共36 个个体的酪氨酸酶基因( T YR) 外显子1 的序列,共检出6 个单核苷酸多态性 位点(SNPs) ,且这6 个位点的变异均为同义突变,根据这些变异可将酪氨酸酶基因DNA 序列归结为4 种单倍型。 结合已发表的数据,构建了简约中介网络图。在网络图中,单倍型T YR 3 2 主要为欧洲家猪与欧洲野猪和3 条亚洲 家猪染色体。大部分亚洲家猪和野猪共享单倍型T YR 3 1 ,表明这是1 个亚洲类型的单倍型;同时也有部分欧洲家 猪与野猪携带这一单倍型。而单倍型T YR 3 3 和T YR 3 4 为本研究检测到的稀有单倍型,这两种单倍型主要由中 国家猪与亚洲野猪组成。这种网络图结构支持家猪的欧洲和亚洲独立起源学说,同时也表明,相当部分的欧洲家 猪品种受到亚洲猪的基因渗透,而少量中国家猪和日本野猪也受到了欧洲猪的基因渗透。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用ApaⅠ、AvaⅠ、BamHⅠ、BclⅠ、BglⅠ、BglⅡ、ClaⅠ、DraⅠ、Eco RI、Eco RV、HaeⅡ、HincⅡ、HindⅢ、HpaⅠ、KpnⅠ、PstⅠ、PvuⅠ、PvuⅡ、SacⅠ、SalⅠ、ScaⅠ、SmaⅠ、StuⅠ、XbaⅠ和XhoⅠ等25种识别6个碱基对的限制性内切酶分析了浙江地方品种猪、浙江野猪等30个个体的线粒体DNA,共检出30种限制性态型(morph),可归结成3种单倍型,其中BamHⅠ-B、BclⅠ-B、DraⅠ-B和XbaⅠ-C为首次发现;各单倍型间平均遗传距离(p)为0.005,群体的平均多态度(#pi#)为0.0008,均处于遗传多样性贫乏范围。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Trichosanthin (TCS) is a type I ribosome inactivating (RI) protein possessing anti-tumor and antiviral activity, including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 The mechanism of these actions is not entirely clear, but is generally attributed to its RI property. In order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nti-HIV-1 activity of TCS and its RI activity, three TCS mutants with different RI activities were constructed by using site-directed mutagenesis. The anti-HIV-1 activities of the three mutants were tested in vitro. Results showed that two TCS mutants, namely TCSM((120-123)), TCSE160A/E189A, with the greatest decrease in RI activity, lost almost all of the anti-HIV activity and cytopathic effect. Another mutant TCSR122G, which exhibited a 160-fold decrease in RI activity, retained some anti-HIV activity. The results from this study suggested that RI activity of TCS may have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to its anti-HIV-1 property. (C) 2002 Published by Elsevier Science B.V. on behalf of the Federation of European Biochemical Societies.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Trichosanthin (TCS) is a type I ribosome-inactivating (RI) protein possessing multiple biological and pharmacological activities. Its major action is inhibition of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 replication but the mechanism is still elusive. All evidences showed that this action is related to its RI activity. Previous studies found that TCS mutants with reduced RI activity simultaneously lost some anti-HIV activity. In this study, an exception was demonstrated by two TCS mutants retaining almost all RI activity but were devoid of anti-HIV-1 activity. Five mutants were constructed by using site-directed mutagenesis with either deletion or addition of amino acids to the C-terminal sequenc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I activity of mutants with C-terminal deletion mutants (TCSC2, TCSC4, and TCSC14) decreased by 1.2-3.3-fold with parallel downshifting of its anti-HIV-1 activity (1.4-4.8-fold). Another two mutants, TCSC19aa and TCSKDEL having 19 amino acid extension and a KDEL signal sequence added to the C-terminal sequence, retained all RI activity but subsequently lost most of the anti-HIV-1 activity. These findings suggested that ribosome inactivation alone might not be adequate to explain the anti-HIV action of TCS. (C) 2003 Elsevier Science (USA). All rights reserved.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选取分布于中国境内的8属9种灵猫科动物的88个骨骼性状、31个外部形态性状和1个行为性状,运用替代外群法分别以赤狐(犬科狐属)和青鼬(鼬科貂属)共同或单独作为外群进行支序分析,得出10个支序图(其步长(TL)为106--136,一致性指数(CI)为0.581--0.660,保留指数(RI)为0.610--0.714。经合意分析得到4个相似的支序图,其TL为41--136,CI为0.581--0.732,RI为0.610--0.818,结果支持:(1)斑灵狸、大灵猫、小灵猫构成一个单系群,与传统分类一致(均属灵猫亚科);(2)椰子狸、花面狸、熊狸构成一个单系群,与传统分类一致(均属长尾狸亚科);(3)红颊meng、食蟹meng与灵猫科其他种为姐妹关系(Bootstrap检验支持率100%),建议meng类为一亚科;(4)长颌带狸拥有较多自近裔性状如三个门齿孔,是一个高度特化的种类,其系统地位有待进一步研究。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A total of 62 variable osteological and external characters was found among the five currently recognized species of Epalzeorhynchos. When the genera Crossocheilus and Paracrossocheilus are combined as the outgroup, only 30 of these characters can be polarized. This includes six autapomorphies. The remaining 24 polarized characters form a data matrix which yields a single, 26-step tree with a Consistency Index (CI) of 1 and a Retention Index (RI) of 1, The analysis was also performed on a combined dataset in which the 32 unpolarized characters (characters for which the combined outgroup was dimorphic) were added and coded as missing data (i.e., "?"), Analyzing this data matrix with all multistate characters ordered generates the same single most-parsimonious tree with a length of 63 steps, a CI of 0.98 and a RI of 0.97, When either Crossocheilus or Paracrossocheilus is used as the sole outgroup, the same single most-parsimonious tree is produced although the numbers of informative characters and some of the polarities differ. Evidence is presented to support the following hypotheses: (1) E, kalopterus + E, frenatus + E. bicolor + E. munensis form a monophyletic group; (2) E. frenatus + E, bicolor + E, munensis form a monophyletic group with E, kalopterus as its sister group; this speciation event is congruent with the predictions of vicariant speciation mode I; and (3) E. bicolor and E. munensis are sister groups, again congruent with vicariant speciation mode I, Evidence presented here also supports the zoogeographical hypothesis that the faunas of the Indochinese region and the Greater Sundas are more closely related to each other than either of them is to the lower Salween basin fauna and that the lower Mekong, Chao Phraya, and Mac Khlong basin faunas are more closely related to each other than any of them is to the Greater Sundas, In addition, the monophyly of Epalzeorhynchos is also preliminarily discussed by including either Paracrossocheilus or Crossocheilus in the ingroup. It is demonstrated that E. bicornis clusters with Paracrossocheilus when Paracrossocheilus is included in the ingroup. It seems likely that the taxonomic position of E. bicornis will be resolved as more fishes of the Crossocheilus group are included in future stud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