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4 resultados para 9-76
Resumo:
Growth hormone (GH), prolactin (PRL) and somatolactin (SL) were purified simultaneously under alkaline condition (pH 9.0) from pituitary glands of sea perch (Lateolabrax japonicas) by a two-step procedure involving gel filtration on Sephadex G-100 and reverse-phase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rpHPLC). At each step of purification, fractions were monitored by sodium dodecyl sulfate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 (SDS-PAGE) and by immunoblotting with chum salmon GH. PRL and SL antisera. The yields of sea perch GH, PRL and SL were 4.2, 1.0 and 0.28 mg/g wet tissue, respectively. The molecular weights of 19,200 and 20,370 Da were estimated by SDS-PAGE for sea perch GH and PRL, respectively. Two forms of sea perch SL were found: one (28,400 Da) is probably glycosylated, while the other one (23,200 Da) is believed to be deglycosylated. GH bioactivity was examined by an in vivo assay. Intraperitoneal injection of sea perch GH at a dose of 0.01 and 0.1 mug/g body weight at 7-day intervals resulted in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body weight and length of juvenile rainbow trout. The complete sea-perch GH amino acid sequence of 187 residues was determined by sequencing fragments cleaved by chemicals and enzymes. Alignment of sea-perch GH with those of other fish GHs revealed that sea-perch GH is most similar to advanced marine fish, such as tuna, gilthead sea bream, yellowfin porgy, red sea bream, bonito and yellow tail with 98.4, 96.2%, 95.7%, 95.2%, 94.1% and 91% sequence identity, respectively. Sea-perch GH has low identity to Atlantic cod (76.5%), hardtail (73.3%), flounder (68.4%), chum salmon (66.3%), carp (54%) and blue shark (38%). Partial amino-acid sequences of 127 of sea-perch PRL and the N-terminal of 16 amino-acid sequence of sea-perch SL have been determined. The data show that sea-perch PRL has a slightly higher sequence identity with tilapia PRL( 73.2%) than with chum salmon PRL(70%) in this 127 amino-acid sequence. (C) 2001 Elsevier Science B.V. All rights reserved.
Resumo:
A gradient reversed-phase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 method using a C30 column was developed for the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astaxanthin, astaxanthin monoesters and astaxanthin diesters in the green algae Chlorococcum sp., Chlorella zofingiensis, Haematococcus pluvialis and the mutant E1, which was obtained from the mutagenesis of H. pluvialis by exposure to UV-irradiation and ethyl methanesulphonate (EMS) with subsequent screening using nicotin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ntents of total astaxanthins including free astaxanthin and astaxanthin esters ranged from 1.4 to 30.9 mg/g dry biomass in these green algae. The lower total astaxanthin levels (< 2 mg/g dry biomass) were detected in the green algae Chlorococcum sp. and C. zofingiensis. The higher total astaxanthin levels (> 16 mg/g dry biomass) were found in the green alga H. pluvialis and its mutant E1. It is notable that the mutant E1 is found to have considerably higher amounts of total astaxanthin (30.9 mg/g) as compared to the wild strain of H. pluvialis (16.1 mg/g). This indicates that UV-irradiation and EMS compound mutagenesis with subsequent screening using nicotine is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breeding of a high-producing astaxanthin strain of H. pluvialis. In addition, the green alga C. zofingiensis had a remarkably higher percentage of astaxanthin diesters (76.3% of total astaxanthins) and a remarkably lower percentage of astaxanthin monoesters (18.0% of total astaxanthins) in comparison with H. pluvialis (35.5% for diesters and 60.9% for monoesters), the mutant E1 (49.1% and 48.1%) and Chlorococcum sp. (18.0% and 58.6%).
Resumo:
Asperamides A (1) and B (2), a sphingolipid and their corresponding glycosphingolipid possessing a hitherto unreported 9-methyl-C-20-sphingosine moiety, were characterized from the culture extract of Aspergillus niger EN-13, an endophytic fungus isolated from marine brown alga Colpomenia sinuosa. The structures were elucidated by spectroscopic and chemical methods as (2S,2'R,3R,3'E,4E,8E)-N-(2'-hydroxy-3'-hexadecenoyl)-9-methyl-4,8-icosadien-1,3-diol (1) and 1-O-beta-D-glucopyranosyl-(2S,2'R,3R,3'E,4E,8E)-N-(2'-hydroxy-3'-hexadecenoyl)-9-methyl-4,8-icosadien-1,3-diol (2). In the antifungal assay, asperamide A (1) displayed moderate activity against Candida albicans.
Resumo:
全球气候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气候研究一直是现代科学家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过去海面气象参数的研究主要借助于浮标和站点的观测,但是它们稀少的观测资料极大地限制了海面气象参数的研究。现在借助卫星观测大大地提高我们的认识能力,卫星可以对全球海洋进行连续观测,获取长期大范围的海洋气象资料,为全面深入地了解大洋甚至全球大气活动提供可能。 本文的工作就是利用卫星资料进行月平均和实时的近海面气象参数的反演及应用研究。利用近十八年SSM/I和AVHRR卫星资料与实测资料进行结合,建立神经网络(ANN)模型反演近海面月平均气温和湿度,与实测资料相比气温的均方根差为0.87 ℃,相关系数为 0.99,相对湿度的均方根差为3.73%,相关性为0.65。利用同步物理方法从TOVS资料反演中国海区上空1000mb到10mb之间的温湿廓线,再利用神经网络方法和基于Bowen比的方法从温湿廓线的结果反演出近海面处的实时气温和露温参数,取得了比较合理的结果,气温和露温结果的均方根差分别是1.85K和2.59K(与实测数据相比)。利用2005年1月的AMSR-E亮温资料对实时气象参数反演进行探讨,分析AMSR-E的各个探测通道与海表温度、近海面气温、湿度和风速等参数的相关性,把12个通道分为四种情况并在每种情况下分别进行试验,选择最合适的组合通道并进行气象参数的反演,结果与TAO资料进行比较,海表温度的均方根差是0.55℃,近海面气温的均方根差是0.74℃,海面湿度的均方根差是3.24%,海面风速的均方根差是1.11m/s。目前,与其它结果相比该结果的精度是最好的。 把以上反演得到的近海面气象参数结果应用于海气界面热通量的计算,以更好地研究海气相互作用。分别采用神经网络和Bulk公式两种方法计算月平均潜热和感热通量,结果与GSSTF2资料进行比较,Bulk方法反演的感热和潜热的均方根差分别为9.05±4.6 W/m2和23.7±4.0 W/m2,ANN模型得到的分别是7.54±3.0 W/m2和20.1±3.2 W/m2,,结果表明ANN模型得到的结果明显的好于Bulk公式。ANN模型反演的全球潜热和感热结果在空间分布上与GSSTF2的吻合很好,但在极大值区,ANN模型得到的结果偏小。把AMSR-E亮温资料反演得到的实时的海表温度、近海面气温、湿度和风速四个参数结合ANN模型,计算太平洋赤道地区的实时感热和潜热通量。 对反演得到的约18年近海面月平均气温进行年变化分析,得知近18年里气温呈现上升趋势。近海面气温在反映气候异常信息上有与海表温度相似的表达性,1989冷事件年,全球平均海面气温明显偏低(14.25℃),1998暖事件年,平均海面气温值最大(14.57℃ )。用经验正交函数(EOF)和经验模态分解(EMD)分析近海面气温的距平变化,得到的前三个主要模态解释了84%的总体变化,EOF1解释了76.1%的变化,主要表达了太阳辐射引起的年周期气温变化;EOF2解释了4.6%的变化,主要解释ENSO对气温异常的作用;EOF3(3.3%)的空间模态呈现了很多有趣的现象,比如气温正异常主要表现在北半球的高纬度区,南极附近高低起伏的气温异常可以作为南极绕极流的一个证据等。
Resumo:
滤食性贝类以水体中的浮游植物和有机碎屑为主要食物,养殖海域的初级生产力水平、水动力学特性等生态环境因子的差异,不仅直接影响养殖贝类的产量,而且也与贝类养殖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密切相关。由于养殖的种类、密度、方式及养殖海域的特性不同,关于贝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往往有不同的结果。本文以我国北方大连獐子岛扇贝底播海区和荣成桑沟湾贝类筏式养殖区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调查、室内受控实验及生态数值模型模拟方法,分析研究了滤食性贝类对海域生态系统的影响,对这两个海域贝类养殖的生态容量进行了初步的评价。 主要结果: 1. 獐子岛海域底播贝类养殖活动对该海域生态系统的影响较小。非参数统计—符号检验的结果显示,养殖区与非养殖区之间的溶解性无机氮、磷酸盐浓度、氮磷摩尔比及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没有统计学上的差异(p>0.05)。但是从变化的趋势上来看,贝类养殖活动对水域环境的某些参数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例如,獐子岛底播贝类养殖海域的溶解性无机氮以氨氮为主,可能与贝类的代泄活动有关;不论是叶绿素浓度,还是网采浮游植物的生物量都是贝类高密度养殖区<贝类低密度养殖区<非养殖区(7月份除外),这种趋势可能与贝类的摄食压力有关。 桑沟湾各环境指标表现出明显的区域性。除春季外,非养殖区的DIN浓度高于各养殖区。在春季和冬季,贝类区的磷酸盐浓度显著降低;而硅酸盐浓度在夏季和秋季显著增大。综合分析DIN、PO4-P及SiO3-Si三个参数的四季变化,海带区、贝藻区及贝类区发生显著性变异的概率分别为25%,42%和50%,贝类区的变异较大。浮游植物、小型浮游动物的生物多样性指数都是以非养殖区为最高,贝类区的多样性指数最低。尤其是浮游动物的丰度,贝类区显著低于非养殖区。 2. 利用挪威的MOM (Modelling-Ongrowing fish farms-Monitoring)评价系统,评价了桑沟湾长期大规模的贝藻筏式养殖活动对底质环境的压力。在桑沟湾设10个取样站位,共获得66个底泥样品。比较了MOM-B评价系统的3组参数的季节变化特性。结果显示,底质条件属于1级,说明桑沟湾贝藻长期大规模的养殖活动对底质环境的压力较低。结合桑沟湾的环境及养殖特点,分析了压力较低的原因。 3. 经计算,2006年中国海水养殖的贝类和藻类使用浅海生态系统的碳可达396万吨,并通过收获从海中移出至少136.9万吨的碳。从1995年至2006年,养殖大型藻类和贝类累计移出的碳分别约为365万吨和893万吨,总计达1258万吨。证明了浅海的贝类和藻类养殖活动直接或间接地使用了大量的海洋碳,提高了浅海生态系统吸收大气CO2的能力。 4. 采用模拟现场生物沉积法测定了虾夷扇贝的滤水率、摄食率等生理指标及其与贝类个体大小、水温的关系。虾夷扇贝单位个体的滤水率与组织干重的关系符合幂函数方程CR=a×DWb,b值在0.45~0.65范围内;水温对虾夷扇贝滤水率的影响极其显著(p<0.01),温度(T)与滤水率(CR)呈抛物线的关系:CR=-0.0009T2+0.0188T-0.0306,水温为10℃时,虾夷扇贝的滤水率、摄食较大。 5. 采用模拟现场流水法测定了3种滤食性贝类的食物选择性。紫贻贝、长牡蛎及栉孔扇贝分别对直径4m, 6m 和 8m颗粒的保留效率达到最大值;对小颗粒(直径2m)的保留效率分别为17%, 19% 和 8%。栉孔扇贝对食物数量和质量浓度的变化相对敏感,随着数量浓度的增加,栉孔扇贝倾向于摄食较大的颗粒;随着颗粒食物质量浓度的增加,倾向于摄食较小的颗粒。 6. 獐子岛海域四个航次的调查结果显示,叶绿素浓度在1.23~2.85mg.m-3范围内,均值为1.78±0.57 mg.m-3;初级生产力的变化范围为30.4~117.0 mg C. m-2.d-1,平均值为76.6±41.9 mg C. m-2.d-1。通过虾夷扇贝生物量断面调查,获得了虾夷扇贝的壳高频率分布情况,7月份的众数值出现在100 mm,10月份壳高的众数值为80 mm。利用以上测定的虾夷扇贝的滤水率等基本生物学特性,结合虾夷扇贝的年产量、海域面积和有关的水文状况等数据,计算了滤水效率、摄食压力、调节比率3个食物限制性指标参数,全年的均值分别为0.048, 0.31和 0.16,都小于1,说明目前该海域虾夷扇贝的养殖量未达到养殖容量。 7. 利用STELLA软件,建立的桑沟湾贝藻养殖的数值模型,模拟了叶绿素a浓度及氮磷营养盐的周年变化情况,及其对贝类养殖生物量变化的响应。以叶绿素a浓度为指标,初步探讨了桑沟湾贝类的生态容量。
Resumo:
趋磁细菌是一类革兰氏阴性的原核生物,广泛分布于淡水和海水环境中的有氧-无氧过渡区。本文研究了青岛汇泉湾沿岸一个海水养殖池塘中两个不同亚区内趋磁细菌的多样性。一个是常年水深在0.5 ~ 3 m,类似潮下带区域;另一个是在落大潮的时候沉积物能暴露在空气中,类似潮间带区域。 在该池塘类似潮下带区域的沉积物中发现了大量海洋趋磁细菌,最大丰度可达105 cells/cm3。透射电镜观察发现该菌菌体形态多样,有球形或卵球形、长短杆状、弧状和螺旋状,其中球形或卵球形趋磁细菌占绝对优势。电镜观察还发现该菌磁小体的排列方式呈多样化,大多数呈链状排列,有单链、双链及多链,还有的呈环状或者成簇排列。磁小体的形态也多种多样,有正方体、棱柱体、立方八面体、子弹头状、片状和齿状。用RFLP方法分析了70个克隆,测序得到10条不同序列。经16S rDNA系统发育分析,发现9个属于α-变形菌亚纲,1个属于γ-变形菌亚纲,共有8个不同的属,优势种属于未培养的海洋趋磁球菌。所有克隆与最接近的海洋趋磁球菌的相似性并不高(76.4% ~ 89.4%),表明该区域的趋磁细菌为新发现的微生物资源。 而在该池塘类似潮间带区域的沉积物中发现了单一种群结构的趋磁细菌。透射电镜观察显示菌体形态为球形至卵球形,大小为1.8 ~ 2.3 × 2.0 ~ 2.8 μm,细胞侧生两簇鞭毛,极性趋磁运动,每个细胞内都含有两条磁小体链。统计结果显示,两条磁小体链上的磁小体数目60%都相差1个。单个菌体中磁小体数目从7到31个不等,平均为18个,其中包含19个磁小体的菌体占多数。磁小体的形状多为长方体,平均长度和宽度分别为101 + 24 nm和83 + 21 nm,形态因子约为0.83 + 0.09,为单磁畴晶体。能谱显示磁小体的成分为Fe3O4。磁滞回线的测量得到单个磁小体的磁距为2.6 × 10-13 emu。用RFLP方法分析了98个克隆,测序得到3条不同序列,而三条序列之间的相似性都在98%以上,可认为是同一个种,FISH也证实了该处趋磁细菌为单一种群。经16S rDNA系统发育分析显示,该处趋磁细菌隶属于α-变形菌亚纲中的一个新属。初步结果显示了趋磁细菌对潮间带环境的适应性。 本文还采用半固体培养基培养了一株海洋趋磁螺菌,电镜下观察,菌体大小约为3 × 0.8 μm,体内包含一条磁小体链,磁小体形态不规则,大小分布不均。目前,纯化工作正在进行。
Resumo:
海洋污损苔虫(marine fouling bryozoans或bryozoan foulers)是海洋污损生物群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海洋污损动物中,海洋污损苔虫是仅次于软体动物和甲壳动物的主要污损生物。海洋污损苔虫有独特的群体生长方式,既有能利用表面积宽阔的附着基形成单层片状、多层结核状或丘状群体的成员;也有能利用表面积狭窄的附着基形成树枝状、树丛状或中空管状群体的成员;某些污损苔虫还能随附着基表面积的改变而改变其群体生长方式,即同一种污损苔虫在表面积宽阔的附着基上形成片状被覆群体,而在表面积狭窄的附着基上或空间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则形成被覆和直立两种生长方式式兼有的被覆-直立群体。随着海水养殖事业的发展,各种养殖生物尤其是养殖贝类及其养殖笼网的投入为海洋污损生物提供了极其丰富的附着基。而与其它污损生物相比污损苔虫更能充分利用养殖贝类及其养殖笼网作为附着基,从而成为养殖贝类及其养殖笼网污损生物群落的优势类群,给贝类养殖业带来极大危害。近年来对养殖贝类污损苔虫的研究已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但由于污损苔虫的调查一直是与其它污损生物调查同时进行的,污损生物学家在对污损苔虫的分类鉴定中面临着许多困难。作者对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历年来所收集的中国沿岸水域养殖贝类及其养殖笼网的污损苔虫标本进行了系统的分类研究,并对中国学者曾报道过的中国沿岸水域工污损苔虫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到的结果如下:1.中国沿岸水域养殖贝类及其养殖笼网的污损苔虫现有143种,分隶于2纲3目9亚目46科76属。其中养殖贝类的污损苔虫122种,分隶于44科68属;养殖笼网的污损苔虫90种,分隶于37科53属。养殖贝类和养殖笼网两类物体上的污损苔虫科属组成几乎相同,主要优势种组成几乎相同,膜孔苔虫Membranipora、琥珀苔虫Electra、草苔虫 Bugula、三胞苔虫 Tricellaria、软苔虫 Alcyonidium、隐槽苔虫 Cryptosula、血苔虫 Watersipora 拟分胞苔虫Celleporaria、和仿分胞苔虫 Celleporina等属的成员常形成污损苔虫生物群落的优势类群。2.本项研究中,我们发现一新科、一新属和7新种。新科为:太平洋苔虫科,新科Pacificincolidae fam. nov.。新属为:太平洋苔虫属,新属Pacificincola gen. nov.。7个新种分别为:(1)空穴拟小孔苔虫,新种Microporella vacuatus sp. nov.;(2)小筛网拟小孔苔虫,新种 Microporella cribellata sp. nov.;(3)无齿拟小孔苔虫,新种 Microporella inermis sp. nov.;(4)异北方拟小孔苔虫,新种 Microporella antiborealis sp. nov.;(5)项链拟小孔苔虫,新种 Microporella monilifera sp. nov.;(6)中华斑孔苔虫,新种 Fenestrulina sinica sp. nov.;(7)东方斑孔苔虫,新种 Fenestrulina orientalis sp. nov.。3. 笔者发现,本项研究以前其他中国学者所报道的污损苔虫在分类鉴定中存在许多异物同名和同物异名现象。例如,过去许多学者所报道的大室膜孔苔虫实际上包括3个不同的独立种;而过去一直被标定为聚合软苔虫的污损苔虫经鉴定为迈氏软苔虫。笔者对在本项研究以前的污损调查报告中所出现的污损苔虫的分类鉴定错误进行了适当的更正,并在系统分类研究的基础上编制了中国沿岸水域养殖贝类及其养殖笼网143种污损苔虫的分类检索表。
Resumo:
虾青素是良好的着色剂,具有超强的抗氧化、捕获自由基、抗癌变,抗紫外线辐射、增强免疫等功能,在医疗、水产、食品和化妆品等生产领域有着广泛的市场。雨生红球藻(Haematococcus pluvialis)是一种单细胞的绿藻,在逆境条件下可积累高达4%干重的虾青素,是目前已知的天然虾青素含量最高的生物资源,规模化培养雨生红球藻是获取天然虾青素的最佳途径。 目前实验室研究和规模化培养使用的藻株多为出发株,存在一些缺陷:养殖过程中易被其它微藻、变形虫、原生动物、细菌等污染;只适合低温培养,28℃以上生长受抑制;生长相对较慢,培养周期长;尽管雨生红球藻是已知的天然虾青素含量最高的生物资源,但其含量仍然需要提高以适合规模化生产。因此筛选出温度适应范围广、生长速率快、虾青素含量高的雨生红球藻株一直是努力的方向。 本研究选用化学诱变剂甲基磺酸乙酯(EMS)和叠氮钠(NaN3)以及物理诱变剂紫外线(UV)分别处理雨生红球藻,测定各种诱变剂的致死率,及对红球藻生长和虾青素积累的影响,根据实验结果确定合适的诱变剂量和诱变时间,通过初筛、复筛、再次诱变等分离、筛选出生长速度快、虾青素含量高的单一藻株并进一步利用高压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鉴定。 实验结果表明:浓度为0.2%-1.0%EMS处理4h,雨生红球藻H2的死亡率7%-35%;紫外线照射2min-10min,雨生红球藻H0的死亡率10%-98%;叠氮钠30mg/L-270 mg/L处理24h,雨生红球藻H0的死亡率为20%-100%。各种诱变剂诱变结束后立即观察发现死亡细胞的形态相似但存活细胞相态有所不同,死亡细胞呈浅绿色,轮廓模糊,形状不规则,质壁间隙消失,胞内有白色空泡;EMS处理后存活细胞,呈圆球状,部分失去鞭毛和前端突起,游动缓慢,处理后第二天,细胞即恢复游动和分裂,分裂方式与正常细胞相似。紫外线和叠氮钠处理后存活细胞壁加厚,呈深绿色,圆球状,部分失去鞭毛和突起,严重抑制细胞的游动和分裂,出现不动细胞,培养一段时间后才出现分裂细胞,游动的和不动的存活细胞主要是采用不对称无性繁殖,这与正常细胞的不对称无性繁殖有所不同,正常细胞中不对称无性繁殖的母细胞多为不动细胞。紫外线和叠氮钠处理后部分细胞还产生大量的小孢子(配子?),直径较小1-4m,在母细胞内不停摆动,四、五天后逐渐脱离母细胞。这和以前描述的有性繁殖很相似,但由于没观察到后期孢子配对过程和缺乏小孢子的DNA含量和倍性的有关数据,不能确定观察到的小孢子现象为雨生红球藻的有性繁殖。 各种诱变剂处理后,各组存活藻株的生长和虾青素积累情况同对照组相比发生了变化:EMS实验中0.4%EMS组生长速率提高24%,其它组的细胞生长速率有所降低。各组单细胞虾青素含量和积累速率均高于对照组,其中0.4%和0.8%处理组单细胞内虾青素含量分别提高了76%和90%,积累速率分别提高了69%和115%;紫外线实验中4min、6min和10min组生长速率分别提高20%、17%和35%,各组藻细胞虾青素积累速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2min组和10min组虾青素积累速率提高幅度最大分别为32%和31%,单细胞内虾青素含量除10min处理组提高48%,其它各组均有不同幅度的降低;叠氮钠实验中60mg/L、120mg/L和180mg/L组细胞生长速率分别提高了13%、20%和9%,各组藻细胞内虾青素含量和虾青素积累速率得到明显的提高。其中60 mg/L和180 mg/L组单细胞内虾青素含量提高幅度最大,分别提高75%和140%。180mg/L和240mg/L组虾青素积累速率提高幅度最大,分别为280%和250%。 诱变后通过固体平板分离,得到一系列单一藻株,其中0.4%浓度EMS处理雨生红球藻H2 4h后分离到H2-419在生物量上比H2高出20%,但虾青素含量提高幅度不大。用UV对突变株H2-419再次诱变得到较稳定的藻株H2-419-4,培养五个月后与H2相比生物总量提高68%,单细胞内虾青素含量提高28%,经高压液相色谱分析证明H2-419-4类胡萝卜素提取物中主要成分仍然为虾青素,和出发株H2相比色素成分没有发生变化,只是各成分比例有所不同。 还分析研究了其它单一藻株,但或是稳定性较差,或虾青素含量高而生长慢。如雨生红球藻H2经0.02%EMS诱变十天,分离得到的E-L-22和出发株相比虾青素产量提高40%,但生物总量上降低了27%;5min紫外线照射雨生红球藻H0后,分离得到的UV-5-16和UV-5-14在生物总量分别提高7%和36%。叠氮钠200mg/L处理24h分离得到的藻株N-2-42生物总量提高43%,但藻株N-2-43生物总量比出发株降低8%。
Resumo:
本文采用组织学手段研究了牙鲆性腺在分化、发育和成熟过程中的变化。然后,通过放射性免疫方法(RIA)测定了牙鲆仔稚幼鱼全组织匀浆液中的性类固醇激素—睾酮(T)和雌二醇(E2)的含量,并结合牙鲆血清中T和E2含量的年周期测定,从内分泌学水平探讨了T和E2在其性腺分化、发育和成熟过程中水平的变化规律。同时,采用高温和雌性激素对性腺未分化的普通和雌核发育牙鲆仔稚鱼进行诱导处理,获得了较高比例的雄性鱼/假雄鱼或100%雌性鱼;并研究了这些外界环境因子对牙鲆性腺分化、性别比率及体内T和E2水平的影响,藉此探讨了牙鲆性别决定与性腺分化的细胞学和内分泌学机制。 对牙鲆仔稚幼鱼性腺的组织切片观察发现,培育水温18~20℃下,孵化后第45天、平均全长<22.0±2.8 mm的牙鲆,其性腺分化尚未开始,属于原始性腺;在孵化后70日龄、平均全长为38.0±1.7 mm左右,部分个体中观察到卵巢的雏形,其余个体的性腺在此阶段以及之后的一段时间内变化并不明显;到了第110天、平均全长达到86.5±5.9 mm时,雌性个体卵巢出现了卵原细胞向卵母细胞的转变,标志着卵巢分化的结束。在90日龄、平均全长为63.5±3.4 mm的雄性牙鲆中,精原细胞快速增殖,并观察到了输精管结构;进一步的细胞学分化则出现在100日龄、平均全长为76.0±8.6 mm的个体中,此时可以看到精小叶的形成;在平均全长为140.0±15.2 mm时,精巢中出现初级精母细胞,标志着性腺分化的基本完成。 对牙鲆仔稚幼鱼全组织匀浆和成鱼血清中的T和E2水平的比较发现,在全长为6 mm左右的仔鱼中T和E2含量均较高。随后,在性腺分化过程中T含量大大降低,E2的含量急剧增高,而性腺分化后期E2含量又降到较低的水平。在雄性牙鲆成鱼中, 从精巢第Ⅲ期开始,T含量随着精巢的发育而增加,到了精巢第Ⅴ期性腺发育成熟并排精后,又降低到较低的水平;E2含量在从精巢第Ⅲ期发育至精巢第Ⅴ期过程中略呈降低的趋势,但是总体上来说没有明显的差异。在雌性牙鲆成鱼中,卵巢从第Ⅱ期到第Ⅳ期的过程中,T水平逐渐升高,在第Ⅴ期时则明显降低;而E2含量在卵巢第Ⅱ期时保持较低的水平,随着卵巢的发育,E2含量逐渐增高,在卵巢第Ⅳ期时达到最高水平,在第Ⅴ期产卵后又有所降低。在雌雄个体中T和E2均呈现周期性的变化。5月份随着水温的升高,雄性个体T和E2含量显著上升;到了9月份又逐渐下降至最低值。雌性个体E2含量自3月份开始增高,在5月份急剧升高,并在6月份达到最高值;在7月份的时候,E2突然降低,而到了8月份又有所回升;9月份之后E2逐渐降低并在1月份左右降到最低;而T的含量分别在2月份和6月份出现两次高峰。 温度诱导牙鲆幼鱼性腺分化的结果表明,牙鲆中存在明显的TSD机制,即其性腺分化因饲育水温的不同而变化: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着饲育温度的增加,牙鲆的雄性比例逐渐增高,常温对照组和21℃组中的雄性比例分别为51.62%、60.00%,而在24℃和28℃高温组中,雄性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达到73.33%和87.27%。T和E2含量测定显示,在性腺分化时期,高温和对照组中T含量没有明显的变化,而温度处理组中的E2水平则低于对照组,特别是在28℃高温组,其E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外源E2处理性腺未分化的牙鲆幼鱼的结果也表明,牙鲆的死亡率与雌性化比率均为雌性激素剂量依赖型的。随着外源E2剂量的增加,雌性比率增加,但同时死亡率也增高。此期间T和E2水平比较发现,在性腺分化时期,对照组中的T含量稍高于雌激素处理组;而对照组中的E2含量高于0.2 ppm和2 ppm两个低剂量组,却低于20 ppm和100 ppm两个高剂量组。 同时,还对人工诱导培育的雌核发育牙鲆和性反转牙鲆进行了性腺发育观察,在所观察的雌核发育牙鲆个体中,其雌性比例为83.33%,而高温28℃饲育群体中的雄性比例(即假雄鱼比例)为91.67%;在雌性个体中,也有一定比例的个体性腺发育不正常,有的性腺发育较小,有的则缺少部分性腺。进一步对雌核发育成体的血清中T和E2含量进行测量,发现在普通牙鲆个体中T含量显著低于雌核发育个体,而E2含量则高于雌核发育牙鲆;在雌核发育牙鲆中,性腺发育不正常的个体比性腺发育正常的个体中的T含量稍高,而E2含量则显著低于正常雌核发育牙鲆个体和普通牙鲆个体(P< 0.05)。
Resumo:
能量代谢指动物在进行生理活动(如摄食、消化以及动物的活动等)时所消耗能量的总和,一般以动物的呼吸率利排泄率来估计动物的能量代谢。其主要研究内容是闸明生物能量代谢的基木规律以及与环境闪子的关系。菲律宾蛤仔(Ruditapesphil ippmarum)是我国一种重要的养殖贝类,关于其能量代谢的研究却较少,这种状况妨碍了菲律宾蛤仔养殖生态理论的完善和养殖技术的提高。本研究主要对菲律宾蛤仔呼吸率和排泄率的基本规律(能量代谢与体重的关系、能量代谢的昼夜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饵料浓度、水温、栖息底质环境)的关系进行探讨。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体重菲律宾蛤仔代谢率小同。实验川菲律宾蛤仔分三种大小:l(干肉重为0.07-0.14g)、ll(干肉重0.27-0.34g)、III(干肉重0.45~0.63g)。温度包括:26℃(八月)、20℃(十月)、1 5℃(十二月)、9℃(一月)。实验共设四个饵料浓度:2.28±0.25,6.454±0.44,10.284±0.82,15.414±1.56mgTPM/L(TPM,总颗粒物),饵料中POM(颗粒有机物)含量都为4.68±1.64 mg/L。常温下菲律宾蛤仔代谢率随着体重的增大而增大。15℃、20~C、26℃时蛤仔呼吸率与干肉重呈明显的幂函数关系R=aW~b,a值变动范围为0.1076-0.3309;b值变动范围为0.239l~0.8381;蛤仔排泄率与干肉重也呈明显的幂函数关系N=aW~b,a值变动范围为14.213~68.362:b值变动范围为0.3673-1.1 532。9℃(饵料浓度为2.28±0.25mgTPM/L)、20℃(饵料浓度为10.284-0.82mgTPM/L)、26℃(饵料浓度为6.454±0.44mgTPM/L)时不同体重蛤仔氧氮比差异显著,其它情况下不同体重蛤仔氧氮比差异不显著。2.常温下菲律宾蛤仔代谢率受饵料浓度的影响,不同大小蛤仔受饵料浓度的影响程度不同。I组蛤仔呼吸率受饵料浓度的显著影响,II组III组蛤仔呼吸率只在9℃(一月)和26~C(八月)时受饵料浓度的显著影响。26℃时影响最显著,26℃时I组蛤仔在饵料浓度为2.28±0.25,6.45±0.44,l0.28±0.82,15.4l±1.56mgTPM/L时呼吸率分别是O.086,0.146,0.073,0.093(mlO_2/h);ll组蛤仔在上述浓度饵料中呼吸率分别是0.138,0.214,0.J 26,0.12l(mlO_2/h);III组蛤仔在上述浓度饵料中呼吸率分别是0.129,0.266,0.186,0.192(mlO_2/h)。菲律宾蛤仔呼吸率在饵料浓度为6.45±0.44 mgTPM/L时最高,蛤仔呼吸率在其它饵料浓度时都会降低。菲律宾蛤仔排泄率在饵料浓度为10.28±0.82 mgTPM/L和15.4l士1.56mgTPM/L时显著高于其它浓度组,9℃时这种趋势更明显,9℃时饵料浓度为2.28±0.25,6.454±044,lO.284±0.82,15.41±1.56mgTPM/L中I组蛤仔排泄率分别是4.297,2.874,8.003,6.658(μgNH_3-N/h);II组蛤仔在上述浓度饵料中排泄率分别是4.011,3.609,10.427,12.732(μgNH_3-N/h);III组蛤仔在上述浓度饵料中排泄率分别是2.28 l,6.452,10.283,15.417(μgNH_3-N/h)。3.菲律宾蛤仔代谢率受自然温度的显著影Ⅱ向。I组蛤仔在9℃、15℃、20℃、26℃时呼吸率平均为0.057,0.085,0.039,O.099;II组蛤仔在上述四个温度中呼吸率平均为0.08,O.128,0.089,0.149(mlO_2/h),I组和II组蛤仔在9℃和20~C时呼吸率较低,在26℃时呼吸率最高。III组蛤仔在上述四个温度中呼吸率平均为0.09,O.1 59,O.143,O.193(mlO_2/h),在9℃时llI组蛤仔呼吸率显著低于其它温度组。温度为9℃、15℃、20℃、26℃时l组蛤仔排泄率平均为5.458,13.169,4.946,11.138(μgNH_3-N/h):II组蛤仔在上述温度中排泄率平均为7.695,23.578,8.319,23.90l(μgNH_3-N/h);III组蛤仔在上述温度中排泄率平均为11.738,27.443,15.658,35.407(μgNH_3-N/h),蛤仔排泄率在15℃和26℃时均高于9℃和20℃。4.摄食状态与饥饿状态菲律宾蛤仔代谢率有明显不同。26℃时蛤仔静止状态呼吸率平均为0.336(m102/g干重.h),摄食状态呼吸率平均为0.656(ml0_2干重.h),摄食状态呼吸率比静止状态平均升高了0 32(ml0_2/g干重.h);26℃时蛤仔静止状态排泄率平均为39.471(μgNH_3-N/g干重.h),摄食状态排泄率平均为88.08(μgNH_3-N/g干重.h),摄食状态排泄率比静止状态排泄率平均升高了48.6(μgNH_3-N/g干重.h)。摄食状态代谢率平均是静止状态的2~3倍。根据摄食引起的呼吸率和排泄率升高量得出每氧化产生lμgNH_3-N需0_2量平均为7.05μl。5.人工控制温度对菲律宾蛤仔代谢率有明显影响。不同大小蛤仔受温度的影响程度不同。在温度5℃、10℃、l 5℃、20℃、26℃,I组和II组蛤仔呼吸率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在10℃~l5℃和20℃~26℃这二个温度变化范围内呼吸率变化最大,在20℃~26℃时I组蛤仔呼吸率变动范围为O.85~1.04(m10_2/g干重.h)、II组蛤仔变动范围为0.57~0.86(ml0_2/g干重.h)。III组蛤仔呼吸率只在5℃~l0℃时明显增高,变动范围为0.09~0.5l(m10_2/g干重.h),在10℃~26℃范围内变化不大。I组和II组蛤仔排泄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变动幅度较大,在5℃~26℃范围内其排泄率变动范围为10.32~81.53(μgNH_3-N/g干重.h);而 III组蛤仔排泄率只在5℃~15℃时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其排泄率变动范围为6.75~23.77(μgNH_3-N/g干重.h),在15℃~26℃范围内几乎不变。III组蛤仔的适温范围比I组和II组蛤仔广。菲律宾蛤仔在5℃和10℃时氧氮比变化明显,变动范围为2.76~11.44,在15~26℃时变化不大。6.菲律宾蛤仔代谢率有明显的日节律性,呈正弦曲线型变化。蛤仔夜问代谢率明显升高。I组蛤仔夜间呼吸率平均为0.867(m10_2/g干重.h),白天呼吸率平均为O.504(m10_2/g干重.h);II组蛤仔夜间呼吸率平均为0.438(m10_2/g干重.h),白天呼吸率平均为0.36l(m102/g干重.h);III组蛤仔夜间呼吸率平均为0.409(m10_2/g干重.h),白天呼吸率平均为0.252(m102/g干重.h)。在22:00-23:00菲律宾蛤仔呼吸率最高。7.底质环境对菲律宾蛤仔的代谢率有明显影响。在饥饿状态下菲律宾蛤仔在泥沙底质中呼吸率平均为l 406(m10_2/g干重h),在无泥沙环境中呼吸率平均为O.963(ml0_2/g干重.h);摄食状态下菲律宾蛤仔在泥沙底质中呼吸率平均为1.59l(m102/g干重.h),在无泥沙环境中呼吸率平均为1.115(m10_2/g干重.h)。在饥饿状态下菲律宾蛤仔在泥沙底质中排泄率平均为78.934(μgNH_3-N/g 干重.h),在无泥沙环境巾排泄率平均为45.043(μgNH_3-N/g干重.h);摄食状态下菲律宾蛤仔在泥沙底质中排泄率平均为87.12l(μgNH_3-N/g干重.h),在无泥沙底质中排泄率平均为58.354(μgNH_3-N/g干重.h)。蛤仔在泥沙环境中呼吸率和排泄率都明显升高。
Resumo:
海水经济鱼类的养殖在我国已经形成第四次海水养殖浪潮,经济效益显著,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海水养殖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然而在海水养殖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尤其是早期发育阶段的高死亡率,严重制约了我国海水养殖产业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海水鱼类养殖的关键为高质量,高存活率苗种的生产和培育,由于鱼类种类繁多,生物多样性丰富,对应实际的繁育技术,尤其是新品种的开发,必须要做出相应的调整。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每一种鱼类早期发育有所了解,并将形态和组织上的数据用于指导生产。 本文通过显微观察和组织学研究,主要描述和研究了我国北方三种重要的海水经济鱼类(条斑星鲽、杂交鲆、条石鲷)的早期发育生物学,并结合实际生产进一步阐明关键期的产生原因,机理以及采用相应的对策。具体结果如下: 1.条斑星鲽:作为冷温性鲆鲽鱼类,条斑星鲽早期发育过程的特征主要有: ① 条斑星鲽受精卵无油球,卵子呈半浮性;不同步卵裂现象提前,发生在第三次卵裂;卵裂期裂球大小差异大。孵化过程较长,在水温8 ± 0.3℃,盐度33的条件下,经9 d孵化。条斑星鲽胚胎发育的不同时期对温度的敏感性不同,其中原肠期对温度比较敏感。 ②在8-10℃,盐度33的条件下,8-9 dph开口摄食。且开口时,其吻前端出现有一点状黑褐色素,构成了条斑星鲽仔鱼“开口期”的重要标志。卵黄囊于消失。在后期仔鱼末期,背鳍和臀鳍上形成特有的黑褐色条斑带。 ③杯状细胞首先出现在咽腔后部和食道前段,胃腺和幽门盲囊出现于29 dph,变态期始于30dph。在条斑星鲽早期发育过程中,观察到其直肠粘膜层细胞质出现大量嗜伊红颗粒,为仔鱼肠道上皮吸收的蛋白质。 ④首先淋巴化的免疫器官是头肾,然后是胸腺和脾脏,这与大部分硬骨鱼类不同。条斑星鲽除头肾和脾脏外,胸腺实质也形成MMCs。其中以脾脏形成MMCs最为丰富,形态多样。 2. 杂交鲆:为同属的牙鲆和夏鲆间的远缘杂交种,其发育过程的特点为: ① 在温度为15.4~16.0℃,杂交鲆胚胎从受精到孵化所需的时间为76 h左右,胚孔关闭前期,胚胎先出现视囊及克氏囊,而后形成体节。孵出前胚体在卵膜内环绕不到1周。 ② 孵化后消失。杂交鲆群体变态间隔长(34-60 dph),且变态高峰期出现的冠状幼鳍不明显(与母本牙鲆相比),数量为7-8根。 ③组织学观察发现,其消化系统中胃腺出现较晚,且胃腺发育过程缓慢(与母本牙鲆相比)。甲状腺滤泡增生不明显,颜色较浅,数量较少。杂交鲆在早期发育过程中,并没有出现鳔原基。 3. 条石鲷作为岩礁性的暖水性鱼类,早期发育过程也较为特殊,包括外形以及内部的器官结构。主要特点有: ① 受精卵:受精卵卵黄上具有龟裂结构,为鱼卵的分类特征之一。 ② 初孵仔鱼:初孵仔鱼背鳍膜上的黑色素,从体背面向背鳍膜边缘移动,到3dph仔鱼基本消失,此为本种仔鱼发育所特有的特点。 ③ 后期仔鱼和稚鱼:肠道肌肉层加厚明显,仔稚鱼胃肠排空率急剧上升,死亡率增加,通过改善常规的投饵方式部分解决了这个死亡高峰的问题。在幼鱼初期,牙齿融合为骨喙,为石鲷科鱼类的特征。 ④胸腺上皮分泌细胞:类似的现象同样在虹鳟鱼中发现,但是虹鳟鱼胸腺上皮分泌细胞不如条石鲷的丰富,同样也不如条石鲷的排列整齐,而是零星分布在胸腺上皮与咽腔接触的表面。除了正常的造血器官—脾脏和头肾外,肝脏、胰腺和鳔等多种组织等也出现MMCs,此现象在硬骨鱼类不多见,一般发生在软骨鱼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