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5 resultados para Sallust, 86-34 B.C.
Resumo:
以青海果洛黄河源区高寒退化草甸生态系统为对象,应用静态密闭箱-气相色谱法对高寒退化草甸生态系统CO_2释放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所选4种不同退化程度高寒草甸,即未退化草甸(A)、轻度退化草甸(B)、中度退化草甸(C)和重度退化草甸(D),其CO_2释放速率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日最大排放速率在15:00-17:00左右出现,最低值出现于清晨7:00-9:00左右,释放白天大于夜晚;(2)CO_2释放速率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特征,生长期CO_2释放速率明显高于枯黄期,8月为CO_2释放高峰期,1月或2月为CO_2释放低谷期;(3)CO_2释放速率的日变化主要受地表温度和5cm地温制约,季节动态与5cm地温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本研究为进一步进行高寒退化草甸生态系统源江效应的准确估测提供科学依据.
Resumo:
在典型矮蒿草草甸上,按大小梯度设置温棚(由小到大依次为A、B、C、D、E)进行模拟增温效应对黑褐苔草(Carex alrofusca)的分蘖数、叶片数和高度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地表温度和地温)随温室的减小而升高,其中,温室A内地表温度和地温最高,比对照分别提高了2.35℃和2.13℃.温室D的分蘖数增幅最大,温室D与温室A间分蘖数变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温室A至D中黑褐苔草的分蘖数变异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并与温度呈负相关关系(P地表〈0.05;P地温〈0.01);叶片数的变化趋势与分蘖数基本一致;黑褐苔草平均高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升高,温室A与对照间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各处理黑褐苔草高度与温度呈正相关且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
Resumo:
以1,2-苯并-3,4-二氢咔唑-9-乙基氯甲酸酯(BCEOC)作为柱前荧光衍生试剂,在Hypersil BDS C18 (4.6 ×200 mm, 5 μm)反相色谱柱上,荧光检测波长为390 nm(激发波长为333 nm),采用梯度洗脱实现了20种氨基酸标准品衍生物的分离检测.20种组分的线性范围为51.6 fmol~105.6 pmol,线性回归系数均大于0.9995;检出限为6.3~177.6 fmol (S/N=3:1).经柱后串联质谱电喷雾电离源(ESI Source)实现了各组分的质谱鉴定,并以酪氨酸(Tyr)衍生物为例进行了质谱裂解机理解析.对A、B、C三组(A:安静对照组;B:运动力竭即刻组;C:力竭恢复12 h 组) 24只大鼠血浆中氨基酸的定量测定结果表明,运动力竭即刻较安静状态大鼠血浆氨基酸含量明显增加;力竭恢复12 h 后血浆氨基酸水平基本恢复到运动前状态.方法的灵敏度高、重现性好,为大鼠血浆中氨基酸的测定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Resumo:
对青海油菜蜂花粉及生物酶解破壁花粉的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花粉经酶解破壁后,粗蛋白、粗脂肪、还原糖、核酸、总黄酮、灰份、多数氨基酸、维生素(A、B、C和K)及黄酮类化合物(原青花素、芦丁、槲皮素、异鼠李索)的含量得到了明显提高,而K、Na、Ca、Mg、Fe、Zn、Cu、Cr、Cd、Ni、Mn等矿质元素的含量无明显变化。青海油菜花粉经破壁后更有利于营养成分和活性成分的释放。
Resumo:
基于国际冻原计划(ITEX)模拟增温效应对植物影响的研究方法,将温棚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设为A、B、C、D、E 5个梯度水平,研究了矮嵩草(Kobresia humilis)植株的分蘖数、叶片数、高度、生物量以及重要值对温度升高的响应.结果表明:温度(地表温度和地温)随温棚的减小而升高,最高的A温棚内地表温度和地温分别比对照提高2.35℃和2.13℃;分蘖数在E温棚中增加最多,且分别与B、A温棚间差异分别达到显著水平和极显著水平,A~E温棚间分蘖数的变化与棚内温度呈负相关,且与地温呈显著相关;叶片数的变化趋势与分蘖数一致, A~E温棚间叶片数与温度呈极显著负相关;叶片高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升高,A温棚极显著高于E温棚和对照,处理间叶片高度变化与温度呈极显著正相关;生物量、重要值与温度呈显著负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