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0 resultados para Bocaina Plateau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毛乌素沙地与浑善达克沙地为我国著名的沙地。本文以毛乌素沙地荒漠化防治中常用的飞播植被恢复技术为突破口,研究飞播采用的主要植物种种子萌发与幼苗出土对沙埋与水分的响应,以改善植被飞播恢复技术。近年来浑善达克沙地快速发展的荒漠化进程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本文应用统计方法对浑善达克沙地荒漠化成因进行了系统研究。 羊柴(Hedysarum leave Maxim.)、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 Kom.)、籽蒿(Artimisia sphaerocephala Krasch)与油蒿(Artimisia ordosica Krasch.)为鄂尔多斯高原广泛分布的植物种,也是该地区飞播选用的主要植物种。通过温室实验,对四种植物萌发特性及出苗与水分和沙埋深度的关系进行研究,阐明了种子萌发的最适水分条件和沙埋深度。四种植物种子萌发与出苗最适宜的供水量都接近于当地生长季的平均降水量 (50mm/month);最适宜的沙埋深度为0.5cm-1cm, 羊柴、柠条、籽蒿和油蒿的沙埋深度分别为:0.5、1.0、0.5和0.5cm。过多的水分和过深的沙埋显著降低种子萌发与出苗,反映了四种植物对沙区环境的生态适应。基于实验结果及当地气候特点,建议将鄂尔多斯地区的飞播时间由6月初提前至5月中下旬,以提高飞播植物的出苗率。 近年来浑善达克沙地荒漠化的发展呈现加剧的趋势。通过对位于浑善达克沙地中心区正蓝旗的自然和社会因子变化趋势的研究寻求该区荒漠化发生发展的原因,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对正蓝旗一些重要的气候及经济因子在近40年的变化过程进行了系统分析,发现过度放牧及人口的急剧增加是导致正蓝旗乃至浑善达克地区荒漠化加剧的主要原因。同时,温室效应造成的全球增温也是重要的诱因之一。基于上述分析,对浑善达克沙地的荒漠化防治工作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和措施。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克隆植物通过克隆生长能够很好的适应异质性的生境。在进行植被修复的研究和实践中,注意发扬或引进具有重要资源价值的克隆植物是重要的恢复生态学思考和途径。本文主要应用实验生态学的方法,通过对鄂尔多斯高原不同克隆植物克隆性及其对水分条件的反应的比较,以及对不同克隆植物抵抗风蚀和风蚀坑修复的能力的比较,探讨克隆植物对干旱(水分条件)及风蚀的适应机制,从而对克隆植物的克隆性在生态修复中的意义进行了研究和阐述。   对不同水分条件下赖草(Leymus secalinus (Georgi.) Tzvel)和沙鞭(Psammochloa villosa (Trin.) Bor)克隆性的研究表明:克隆生长开始时间和克隆生长率二者与克隆植物新产生子代分株数量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说明克隆生长开始时间和克隆生长率能够作为准确评价克隆性的指标;相对于沙鞭来说,赖草具有更强的克隆性,表现在它的早的克隆生长开始时间、高的克隆生长率,并且这种差异可以被水分条件所修饰;植物的克隆性对水分条件具有较强的可塑性,这种可塑性具有种间差异。相对赖草来说,沙鞭能更好地适应干旱条件。   克隆植物植株有两种繁殖体类型,分株和种子。本研究对分别从分株来源和种子来源的赖草与沙鞭植株在不同水分条件下生长状况及克隆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水分的增加,有利于赖草的生长;而对于沙鞭来说,水分抑制了分株来源的沙鞭植株的生长,但对种子来源的沙鞭植株的生长有着促进作用。克隆植物的克隆性在水分条件较好的情况下能够得到更好的表达。不同来源有赖草植株之间克隆性没有明显差异;对于沙鞭来说,分株来源的沙鞭植株克隆性受水分条件的影响不明显,但水分有利于种子来源的沙鞭植株克隆性的表达。说明不同繁殖体类型来源的植株,克隆性对水分的反应格局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分株来源的沙鞭植株对干旱条件具有比种子来源的植株更强的适应性。   通过对沙鞭和赖草实生幼苗在不同风蚀程度下生长状况的比较,结果表明二者幼苗在抵抗风蚀时采取不同的策略。风蚀显著降低了赖草产生新生分株的能力,而对沙鞭潜在分株数没有显著影响。赖草实生幼苗生长状况在轻中度风蚀条件下与对照处理没有显著差异,说明对风蚀具有较强的抵抗能力,其策略可能是风险分担,赖草具有的强克隆性使之能快速产生新的子代分株,从而分担了风蚀造成的风险;沙鞭实生幼苗的生长状况受风蚀影响较为明显,但风蚀没有能对其产生潜在分株(芽)的能力产生显著的影响,说明沙鞭实生幼苗对风蚀可能采取的是通过芽的产生贮存资源、逃避风险、等待机会的策略。赖草和沙鞭对风蚀所采用的不同适应策略,可能会影响到二者在自然条件下种群更新方式的选择。   为了探讨克隆植物对风蚀坑修复能力及机理,研究了沙鞭和赖草对种群内风蚀坑的修复过程,结果表明:合轴型克隆草本赖草具有比单轴型克隆草本沙鞭更强的植被修复能力,能够在风蚀坑中产生更多的新生分株,这主要归功于赖草的强克隆性,而赖草间隔子的可塑性反应也有利于将更多的新生分株放置在风蚀坑内。二者进行植被修复的机理有所差异,赖草对风蚀坑的修复主要是通过周围根茎扩展进入坑中,然后产生新的分株;而沙鞭不仅可以通过周边根茎进入产生新的分株,同时也可以通过刺激深层休眠芽来产生新的分株。二者都能在风蚀坑中产生比自然条件下更多的分株,以更好利用风蚀坑中充足的光照;但同时这些分株的生长也受到风蚀坑中养分条件的制约,生物量和生长状况都不如自然条件下形成的分株。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氮素是大多数陆地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的主要限制因子。由于人类的工业和农业生产活动不断加剧,导致全球性氮沉降增加,使大多数生态系统氮素的可获得性增强。从而降低或消除了氮素对生态系统的限制作用,加速了生态系统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对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产生了显著的影响。但由于成土母质、气候条件、地形地貌、植被组成等的差异,不同生态系统类型对氮素增加的响应也不尽相同。欧洲和北美一些发达国家地区对于草地生态系统对于全球性氮沉降增加响应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对于分布广泛的欧亚大陆草原研究相对不足。 本文研究选择对于欧亚大陆草原较具代表性的成熟羊草草原群落及该群落的退化类型为研究对象,从1999年开始,在这两类群落中选取地形相对平缓均一,植被组成一致的地段设置了施肥小区并进行持续氮素添加实验。本文研究了成熟和退化羊草草原群落物种功能特性与土壤微生物量C、N、P对氮素添加响应。 羊草群落中6种主要植物的地上生物量、种群密度、比叶面积、叶氮和叶绿素含量对于氮素添加响应以及各指标之间相关关系的分析表明:比叶面积、基于质量的叶片含氮量和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比值等叶片水平上物种功能特性间的相互作用,共同影响和决定了种群密度和地上生物量对氮素添加的响应。羊草通过提高比叶面积、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含氮量、种群密度及个体生物量等多重调节功能对氮素添加做出响应。西伯利亚羽茅主要通过提高比叶面积、单位质量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含氮量,以及株丛生物量,使其在群落占据优势。大针茅和冰草在提高比叶面积、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含氮量的调节能力相对较低,种群密度沿氮素添加梯度显著降低。黄囊苔草只能通过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含氮量对氮素添加做出响应,其叶绿素a与叶绿素b的比值沿氮素添加梯度逐渐降低,种群密度和地上生物量也显著降低。糙隐子草的叶绿素a与叶绿素b比值沿氮素添加梯度显著降低,但由于糙隐子草具有较高的SLA,且对叶绿素、叶片含氮量的调节能力较强,氮素添加处理没有对其种群密度和地上生物量产生显著的影响。上述结果支持Tilman的光资源竞争假说和Knops等的物种替代假说。 成熟和退化羊草群落土壤微生物量、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速效氮、pH以及凋落物碳、氮、磷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1)成熟羊草群落表层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含量均随氮素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退化羊草群落表层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含量沿氮素梯度表现出先增加而后降低的趋势;相关分析的结果显示各群落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均与土壤pH呈显著的正相关。(2)微生物量碳、氮、磷含量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下将;而对照的微生物量碳、氮、磷含量则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3)年度间降水量差异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具有较大影响。综合上述研究结果,我们认为成熟羊草群落土壤微生物生长不受氮素限制,但退化群落不同;氮素添加导致的土壤酸化作用可能是两类群落表层土壤微生物量下降的主要因素,且这种影响主要集中在0-10cm的表层土壤;表层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对氮素添加的响应可能还受到其它因子(如生长季降水量)的影响;深层土壤微生物量较低主要是由于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的缘故。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克隆植物,尤其是丛生禾草(如紫花针茅(Stipa purpurea Griseb)、丝颖针茅(S. capillacea Keng))和根茎苔草(如青藏苔草(Carex moorcroftii Falc. ex Boott)、窄叶苔草(C. montis-everestii Kük.)),在环境条件非常特殊的青藏高原高寒草原生态系统中,作为建群种或优势种而存在。本文利用控制实验研究不同构型克隆植物对资源供应的表型反应。 源于典型草地和灌木地的窄叶苔草和丝颖针茅对养分添加和光照处理产生广泛的表型反应。植物生长型影响分株数、比叶面积和叶鞘长度对光照强度的可塑性,源生境改变分株数、植株生物量和根茎总长对光照强度的可塑性。各性状对养分水平的可塑性反应均不受生长型和源生境的影响。游击型克隆植物窄叶苔草对高度异质性的灌木生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而密集型克隆植物丝颖针茅的生长受生境的影响较小。 青藏苔草和紫花针茅对养分供应表现出了高度的表型可塑性。种群类型对少数性状有显著影响;除生物量分配和光合特征外,其它许多性状在基因型间有显著分化;除根茎生物量分配外,没有检测出表型可塑性的遗传分化;表型性状间有着广泛的表型整合及可塑性整合,并且整合格局随养分添加范围而变化,在种间也存在整合格局的差异。青藏高原高寒草原上强烈、稳定而持续的选择压力,以及一些与适合度相关的性状间的表型整合和可塑性整合可能对表型可塑性的进化有一定的限制作用。反应规范分析显示,高寒生境的克隆植物可能具有既能利用高养分环境,又能在低养分环境下维持生长的能力,这是植物适应养分环境变化的重要对策。 青藏苔草和紫花针茅的表型反应主要受养分供应量的影响,对由等量养分不同供应频次组成的实验处理的反应并不显著。青藏苔草的分株均重、叶片长度、比根长、根茎生物量分配和紫花针茅的比根长等性状在基因型间存在遗传分化;青藏苔草的分株数和总干重,以及紫花针茅的总干重和总根长表现出表型可塑性的遗传分化。比根长、根茎生物量分配等性状的遗传变异,以及这些性状的表型可塑性和可塑性的遗传变异对于不同基因型适应不同养分供应格局可能具有适应意义。 总之,青藏高原克隆植物对资源供应表现出了高度的表型可塑性,多数表型性状在不同基因型间存在显著的遗传分化,但表型可塑性的遗传分化相对有限。克隆植物可能通过遗传变异和表型可塑性适应异质性资源分布环境。表型可塑性及其遗传变异仍需要更多的研究,以便深入理解其适应性进化。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为了研究高原植物对青藏高原特殊环境的适应机制,本文选取青藏高原高寒草原优势物种紫花针茅和青藏苔草作为研究物种,运用数量分析的方法对它们的形态结构及生态适应性进行了研究。试图通过对环境因子和这些形态结构变化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以找出这两种植物是如何适应严酷的环境以及这两种具有不同克隆生长方式的植物是否具有不同的适应机制。 2004年8月,我们沿青藏公路设置一条从西大滩到羊八井的样带,并进行取样。样带的生态特征从南到北变化较大:海拔从4586m上升到4901m,生长季降水量从384.0cm下降到202.2cm,生长季月均温从5.1℃下降到1.4℃,生长季月均相对湿度从65%,下降到54%,生长季蒸发量从1242cm下降到798cm,生长季月均风速从2.4m/s增大到4.0m/s。将采集的植物叶片材料制成石蜡切片,采用番红固绿对染,在显微镜下观察测量。同时研究了青藏苔草的根茎特征。数据分析中运用了变异系数比较,多重比较,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被用来分析结构变化及其与生态因子的关系。 结果表明,两物种的叶片结构特征在不同环境中的种群间存在显著差异。总体上,青藏苔草的保护组织、光合组织以及综合指标变异系数明显大于紫花针茅的,仅输导组织相关指标的变异系数小于紫花针茅的。这些结果表明,在叶片结构水平上青藏苔草比紫花针茅具有较大的可塑性,也意味着青藏苔草对生态因子变化的潜在适应能力可能较紫花针茅强。 紫花针茅和青藏苔草的大部分叶片结构特征与其生存环境的生态因子间存在着线性回归关系:紫花针茅叶肉细胞大小随土壤有效K含量增高而减小;下表皮厚度和韧皮部面积随生长季云盖度增高而增大;单一导管半径和导管平均面积随生长季月均湿度的增加而增大;青藏苔草上表皮细胞厚度随生长季月均最低温的降低而增厚;泡状细胞厚度随大陆度的增强而增加;上表皮细胞大小随土壤pH的增大而增大;导管总数和韧皮部面积随土壤速效P含量的增高而增加;气腔总面积随土壤有效K含量增高而增大。 青藏苔草分枝方式为典型的合轴分枝。分株间由埋藏在地下的匍匐根状茎连接,其扩展方式不呈直线形。青藏苔草喜沙质土,其根茎一般分布在沙土中10cm以下,在部分通气性能良好的风成沙丘或沙地,深度可超过50cm,间隔子长度依生境的不同而变化很大,短的仅约3cm,而长的可达2m多。 青藏苔草的间隔子长度和节间长度随有效温度的增加而减小,根茎每间隔子节间数随降水的增加而减少,在较低有效温度下和较低水分供给的情况下单位面积分布的克隆分株数量较少,在较高有效温度下和较高水分供给的情况下单位面积的克隆分株数量分布较多。这种变化趋势有助于青藏苔草有效迅速地占领条件适合的生境,充分利用生境内的各种资源,扩大种群;在不利条件下,青藏苔草则减少单位面积内克隆分株的分布,以适应不良生境。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被称为“地球第三极”,环境条件相当严酷。本研究通过ISSR标记的方法研究青藏高原两种相对克隆构型的克隆植物紫花针茅(Stipa purpurea Griseb.)和青藏苔草(Carex moorcroftii Falc. ex Boott)不同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及克隆格局,在分子水平上揭示两种植物对极端环境适应的机理。主要结果如下: 与其它针茅属植物相比,紫花针茅各种群平均遗传多样性相对较低,其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种群之内;与其它苔草属植物相比,青藏苔草各种群平均遗传多样性也较低,而总的遗传多样性较高,其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种群之间。紫花针茅各种群平均遗传多样性高于青藏苔草各种群平均遗传多样性,尽管差异不显著。紫花针茅和青藏苔草各种群间具有较高的遗传分化。 紫花针茅具有与其它分蘖型克隆植物相当的克隆多样性,说明有性生殖在其生活史中起着重要作用。青藏苔草具有与其它克隆植物相当的克隆多样性,而与北极地区苔草属植物相比,其克隆多样性则较低。 Pearson相关显示,紫花针茅遗传多样性与纬度、经度均成显著负相关,而与海拔高度相关关系不显著;青藏苔草克隆多样性及遗传多样性与纬度、经度、海拔高度均不相关,而克隆多样性与遗传多样性的比值则与纬度显著相关。唐古拉山对紫花针茅遗传格局未产生显著影响,山南北地区遗传多样性无显著差别;唐古拉山对青藏苔草遗传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唐古拉山南北地区基因交流有显著隔离,唐古拉山以北地区种群遗传多样性显著高于以南地区,推测其种群自北向南迁移过程中的瓶颈效应起着重要作用。青藏苔草种群的克隆多样性与遗传多样性成显著正相关。Mantel test检验显示,紫花针茅和青藏苔草的地理距离与遗传距离间的关系均不显著。 紫花针茅以分蘖生长的方式由源株向外扩展,有明确、致密的边界,野外观察和室内检测的结果显示其环上其它基株也可进行生长成活,可形成一种克隆环镶嵌格局,克隆环或其边界可能是幼苗定居有利的生境;空间自相关也显示在较小的尺度内紫花针茅遗传相关性强,推测克隆繁殖在其中也起重要作用。青藏苔草种群不同尺度的取样其克隆多样性不同,小面积(1 × 1 m2)的克隆多样性均小于大面积的(10 × 10 m2),空间自相关也显示克隆生长在其中起重要作用;尽管青藏苔草有较强的克隆生长能力,在环境条件较好时其呈密集分布,表现出较强的可塑性。 总之,尽管青藏高原环境非常严酷,紫花针茅与青藏苔草仍有较高水平的克隆多样性和一定的遗传多样性;高原严酷的环境造成了两种植物较大的遗传隔离。紫花针茅环状结构对其有性更新有重要作用,青藏苔草克隆生长具有较大可塑性,这些都是植物对高原严酷环境的适应形式。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植物种间作用是决定物种分布、种群动态、群落演变和生态系统功能的重要因子。长期以来,相关研究集中在竞争作用上。然而自1990年代以来,易化作用逐渐受到重视,被认为是植物群落中物种共存的主要推动力,尤其是在极端和受到干扰的环境中。很多研究都揭示出植物对其他特定的物种产生直接或间接的正向的作用。护卫植物主要通过两种机制对临近的物种产生正向作用,即对恶劣的自然环境的改善和对高强度干扰的阻止和减轻。灌木在很多条件下能够成为护卫植物,影响种群的分布、群落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功能。 中国西南部的青藏高原的牧场上,非生物的环境胁迫(比如生长季短暂、辐射强度大和极端温度等)和生物的干扰作用(比如过度放牧等)都很强。有文献表明,随着过度放牧现象的加重和草地的不断退化,灌木的分布有逐渐扩大的趋势。针对灌木对过度放牧草地上小尺度植被格局的影响,我们在若尔盖地区展开了以下两方面的研究。 为了研究不同种类灌木的影响,我们在若尔盖高原上选择了既具有恶劣的自然环境又遭受过度放牧压力的草地,对三种灌木内外的相同大小面积上小尺度范围内的植被进行调查。三种灌木分别是高山绣线菊、窄叶鲜卑花和金露梅,它们在形态结构、高度和可食性上都存在差异。在不考虑灌木种类的基础上,我们发现物种丰度、总盖度、开花的物种数和花序数都是灌木内部高于外部,而均匀度则恰好相反,是外部要高于内部,香农多样性指数内外没有明显的差异。金露梅灌丛中内外物种丰度和均匀度的差异要明显高于窄叶鲜卑花,但是总盖度、开花的物种数和花序数的差异不随着灌木种类的不同而有明显的差异。大多数的物种(占总物种数的47-85%)并没有因为灌木的存在而在内外出现的频数上表现出差异,而相当一部分物种(占总物种数的13-39%)在灌木外部的频率要高,仅仅有很少的物种(占总物种数的3-13%)因为灌木的存在而受益,内部的频数要高于外部。这种对某些物种的保护作用没有表现在群落水平上,即提高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因为同时发生的灌木和其他植物的竞争作用也会限制以致排除冠层下面某些物种的存在。灌木的可食性和形态结构(比如盖度、高度、冠层的紧实度等)能对它们跟其他植物的相互之间净作用的类型和强度产生影响。不同的灌木能保护不同种类、不同数量的植物,表明易化作用是物种特异性的,跟护卫植物有关,也跟受益者有关。通过植被的排序,金露梅和高山绣线菊内外的植被得到了很明显的分离,而窄叶鲜卑花的则没有。总体上来说,灌木的存在确实能够通过提高出现或开花的频率,保护了某些对放牧比较敏感的物种,而且这种易化作用是物种特异性的。内外植被的差异在放牧压力最大的金露梅灌丛中最大,表明过度放牧导致的大尺度的植被状况对于小尺度上灌丛内外的植被的差异所起的作用比灌木种类的作用更大。 为了研究同种灌木不同的分布类型对植被格局的影响,选择金露梅作为目标灌木。金露梅是当地常见灌木,有的植株孤立存在,有的则是很多株联合形成比较大的斑块。我们选择金露梅形成的斑块中央、外沿金露梅植株内部、外围和孤立的金露梅植株内部、外部五个位置,并在小尺度上进行了植被调查和比较,发现金露梅的存在确实保护了一些物种,但是种类有限,反而是大部分的物种在外部的频数要高与内部;从群落水平来看,金露梅冠层下的植被从丰富度、多样性上来讲并没有超过外部,仅仅是具有更高的均匀度和同质性;生殖方面的结果也是类似的,而且大部分物种跟其分布呈现出基本类似的格局。金露梅斑块的存在和自然围栏的产生没有起到很明显的保护作用,并没有使得斑块中央植被的丰富度、多样性、均匀度提高,而仅仅是提高了植物的长势(表现为具有较高的总盖度等);在物种水平,没有发现什么特异种的存在,仅仅发现能够促进一些物种在内部的生长或开花,而且比例很低。在这种效应的影响下,斑块边缘的金露梅相对于孤立的金露梅而言,也没有表现出更好的保护植被的能力。几乎所有的群落水平的指标都仅仅是受到灌木内外这个因素的影响,而两种分布格局(即:在斑块边缘和孤立存在)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植被排序的结果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灌木内外的植被被明显的分离开来,而不同灌木中相应位置的植被则是混杂在一起。并且在物种水平上,除了极个别的物种之外,绝大部分物种内外的差异是是一致的,没有受到灌木分布格局的影响。即使个别物种具有不同的格局,也没有证据表明是受到了斑块中央植被的影响而产生的。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树木年轮的生长与气候因子、立地环境条件以及树木自身生长节律等密切相关。一方面,干旱半干旱区的树木年轮宽窄能够比较真实地记录过去的气候变化,据此,可以利用树木年轮资料重建干旱半干旱区过去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气候变化。另一方面,立地环境条件也可能改变年轮生长与气候因子之间的响应关系。 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地区的气候变化与亚洲季风及全球气候系统密切相关。青藏高原也是世界上地形最复杂的高原,具有极其复杂的地形、地貌。因此,在青藏高原尤其是其东北部的干旱半干旱区开展树木年轮气候学及生态学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研究的目标就是利用树木年轮生态学方法研究树龄、立地条件等对青藏高原东北部祁连圆柏树木年轮宽度生长的可能影响。 为实现以上目标,本研究拟订了以下主要研究内容:探究祁连圆柏树种的年轮宽度生长对气候的响应关系中的年龄问题;比较每个样方内的个体径向生长变化以及三个样方内祁连圆柏个体径向生长规律;探讨导致个体径向生长差异的可能原因。 本文的研究材料为青藏高原常见的长寿树种祁连圆柏,研究方法是国际上通用的树木年轮学研究方法和手段。主要结果归纳如下: 1)依据国际树木年轮库的标准,建立了青藏高原东北部包括德令哈、乌兰、香日德、油葫芦、青羊沟、芒扎、东沟七个采样点的树木年轮年表。 2)运用响应函数、相关函数及单因素方差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年龄因素对树木年轮生长与气候关系的可能影响。结果为:年龄在200-500年之间的祁连圆柏径向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关系比较好。幼树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相对差。而当树龄大于500年时,尽管由于树木内部生理变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相对减弱,但是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这种减弱未能达到显著水平。因此,总体而言,我们认为长寿的祁连圆柏树种是重建古气候的理想材料。 3)通过设立样方,分析了样方内个体径向生长之间的相关性和差异性,以及生长释放与抑制事件发生的规律。同时还探讨了树间距离、立地微环境、限制性气候因子等对树木年轮生长的可能影响。主要研究结果:青藏高原东北部祁连圆柏年轮宽度序列中生长抑制事件发生的频率相对生长释放事件低很多,且存在个体间的差异;不同样方内个体径向生长之间的相关性有差别,乌兰样方内单棵树年轮宽度指数序列之间的相关性比香日德样方以及德令哈样方内单棵树年轮宽度指数序列之间的相关性差;乌兰样方内树木年轮生长受立地微环境的影响比较大。 本论文中年龄相关的树木年轮生长与气候因子响应关系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了祁连圆柏在重建古气候方面的应用价值;通过设立样方进行祁连圆柏种群内个体差异及立地条件对比方面的研究结果对重建青藏高原地区的气候变化、了解采样地的干扰历史以及树木年轮采样工作等也同样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随着青藏高原气候变暖进程及放牧压力与开垦面积的逐年加大,非常有必要评价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生态系统温室气体通量对气候变暖、放牧(包括粪尿斑)和开垦的响应和反馈。与此同时,我们进行了粪尿斑及开垦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研究。本研究对于青藏高原高寒草甸C、N循环关键过程对全球变化响应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2年(2006-2007)增温(白天+1.2℃,晚上+1.7℃)与放牧耦合试验,在生长季观测了增温与放牧对高寒草甸生态系统温室气体通量的影响。研究初步表明,增温试验显著增加10 cm土壤温度1℃左右;在放牧频度相对较高的2007年,放牧也显著增加了土壤温度1℃左右。总体上,增温对土壤湿度的影响不显著。 增温可以促进土壤对CH4的吸收,而放牧对CH4通量影响不大或起到一定程度抑制作用。在较低放牧频度的2006年,放牧显著降低了植物-土壤系统CO2总释放量,增温促进了CO2的释放。而在放牧频度相对较高的2007年生长季,没有发现增温及放牧对土壤-植被系统CO2释放显著的影响。2006年放牧后,增温促进了高寒草甸土壤N2O的释放;2007年,增温不放牧小区N2O总通量较对照增加了24.6%,同时放牧处理也促进了N2O释放。基于土壤温度和土壤湿度的线性回归模型可以解释55%-89%的CH4通量变异,而土壤湿度较土壤温度对CH4通量影响更大。土壤温度是影响CO2和N2O通量的主要因子,通过拟合的指数型曲线,土壤温度可以分别解释43%-63%CO2通量变异与65%-81%N2O通量变异。 在2005年与2006年夏季放牧期间,对牦牛粪尿斑处理对高寒草甸CH4、CO2和N2O通量进行了观测。牛粪小区2年观测期内CH4平均通量为687 μg m-2 h-1,而尿斑和对照土壤吸收CH4(平均通量分别为-34 μg m-2 h-1和-39 μg m-2 h-1)。牛粪小区CO2在2005年和2006年观测期内累积释放量较对照分别增加了35.8%和49.7%,而牛尿小区与对照累积释放量差异不显著。牛尿与牛粪小区N2O累积释放量显著高于对照,在2005年牛尿与牛粪小区N2O累积释放量较对照分别增加了3.7和3.5倍,而在2006年分别增加了2.1和1.8倍。因此,在估算放牧高寒草甸生态系统N2O释放时,来自牛粪斑释放量是不能被忽略的。但在中等放牧强度下(1.45头ha-1 y-1),有粪尿斑覆盖的高寒草甸在观测期内全球变暖潜势较相同面积没有粪尿斑覆盖的草甸仅增加了1%。土壤水分孔隙度(WFPS)可以解释牛尿小区35%和对照小区36%CH4通量变异。土壤温度是控制CO2释放的主要因子之一,它可以解释所有处理40-75% CO2的变异。牛尿处理(34%)、牛粪处理(48%)及对照(56%)N2O时间变异则同时受土壤温度和WFPS的驱动。在观测期内,牛尿可以显著提高土壤的pH值。粪尿斑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没有产生显著性影响,但在一定时段内能显著增加土壤无机氮含量。 通过在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开展的人工草地试验,初步探讨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种植燕麦、开垦后闲置及自然恢复)对CO2、CH4和N2O通量,以及土壤无机氮和微生物量氮的影响。燕麦地、自然恢复草地及开垦闲置地与天然草地相比,吸收CH4的能力均表现为增强(CH4的吸收总量分别增加了31.9%、57.2%和71.0%)。由于燕麦地生物量低于天然草地与恢复草地,造成了燕麦地土壤-植被CO2释放量低于天然草地和恢复草地。而闲置地几乎没有植被覆盖,其CO2释放量显著低于天然草地。草地恢复8年后,CO2释放基本恢复到天然草地的水平。闲置地N2O总通量显著高于天然草地,较天然草地增加了60.5%。观测期内燕麦地与天然草地相比,N2O总通量增加了24.3%,但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开垦及种植燕麦,增加了土壤硝态氮的含量,而自然恢复地、燕麦地、天然草地和闲置地在观测期内土壤铵态氮平均含量没有观察到显著性差异。燕麦地土壤微生物量氮平均含量最低(119.7 mg N kg-1),而自然恢复草地、天然草地和闲置地土壤微生物量氮差异不大。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近年来,种群空间分布格局日益为生态学家所重视,已成为生态学发展最快的领域和生态学理论发展的核心之一,群落的植被盖度和生物多样性是生态学研究的常用指标。植物种群分布格局及群落特征是种群和群落对环境条件长期适应和选择的结果,一方面决定于植物自身的生物学特性,另一方面与种群和群落分布的生境密切相关,对于揭示植被对环境的适应规律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油蒿种群为研究对象,沿着鄂尔多斯高原从东至西的降水梯度(336~249mm),应用传统的分布格局检验法以及点格局方法进行油蒿种群分布格局的研究;采用Gleason 指数、Shannon-Wiener 指数、Pielou 指数和Simpson 指数分析比较油蒿群落的生物多样性。从格局分析的尺度问题、严密性以及聚集程度变化趋势等几个方面,对本文采用的种群分布格局分析方法进行比较,为种群分布格局分析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 种群分布格局分析结果表明沿着降水递减的梯度,在小尺度上油蒿种群分布格局表现为由均匀分布向随机分布转变的趋势;在大尺度上则表现为由随机分布向聚集分布转变的趋势。沿降水逐渐减弱的梯度上,油蒿种群的聚集程度逐渐增强。降水梯度对油蒿种群分布格局的影响一方面由油蒿本身的生物学特性决定,在降雨量小的地区,油蒿母株周围幼苗的存活率高,呈现聚集分布格局,而降雨量大的地区,油蒿幼苗存活概率比较平均,形成随机分布格局;其次,降雨量较大的地区,土壤水分资源较充足,油蒿个体较大,个体之间以竞争关系为主,聚集程度较低,降雨量少的地区,油蒿个体较矮小,个体之间为共同抵御恶劣生境,呈现聚集分布的格局。 群落FPC 和生物多样性指数与年平均降水量的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降水量越大,植被盖度越高,物种丰富度越大,群落物种分布均匀程度和优势度越低。充足的降雨促进油蒿群落的发育,草本层植物长势更好,生物量增加,群落的结构趋于复杂。 传统的分布格局检验方法和点格局方法在油蒿种群分布格局分析应用中得到的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然而在实际工作中,这些方法之间具有各自的优劣和适应性。 建议在选取种群分布格局的分析方法时,要充分考虑研究目的,根据具体的物种和实验环境确定采用的方法。需在各细微尺度上做种群分布格局分析时,点格局方法优于传统的分析方法;在大范围取样及对工作效率要求较高时,方差均值比率法和聚集强度指数法更适合。由于聚集强度指数法在进行结果判定时比较模糊,建议优先选择方差均值比率法,将聚集强度指数法作为参考。降雨的减少显著改变了植物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和群落结构及物种组成,在进行生态恢复时可以参照本文的分析结果进行恢复植被的合理配置。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The continental shelf between the three and twelve fathom lines, off the Ceylon coast in the Gulf of Mannar is popularly known as the Pearl Banks. Though the area of this plateau is extensive the pearl oysters are concentrated on restricted areas known as "paars". The more productive of these are the Cheval Group of paars and the Moderagam Paar. The Peria Paar and Twynam's Paar though covering larger areas are not dependable as oyster beds. The True Vankalai, Peria Paar Karai and Muthuvarathu Paars are small in extent, but have yielded oysters on a commercial scale. Although the Ceylon Pearl Banks has been commercially fished for centuries, the first scientific investigation of its pearl oysters on an intensive scale was started by Herdman in 1902 (1902-06) and later continued by Hornell (1905-41), Shipley (1904-06), Pearson (1911-33), Jameson (1912-13), Southwell (1910-14) and Malpas (1922-39).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通过气体交换、荧光猝灭动力学以及反射光谱等技术研究了两个青稞(Hordeum vulgare L.)品种的光合特性及激发能分配。结果表明,青稞的光饱和点1000 μmol m-2 s-1左右。在0~500 μmol m-2 s-1的光强范围里,青稞叶片的光呼吸(Pr)随着光强升高而增加;光强超过500 μmol m-2 s-1以后,光呼吸变化不明显。光呼吸占总光合的比例(Pr/Pm)随光强增强下降。随着光强增强,PSⅡ有效光化学量子效率(Fv′/Fm′),PSⅡ反应中心的实际光化学量子效率(ΦPSⅡ),光化学猝灭系数(qP)不断降低而青稞叶片的非光化学猝灭(NPQ)不断升高,说明越来越多的光能以热耗散的形式耗散掉。光谱分析表明△PRI 随着青稞叶片暴露于光下的时间迅速增大。因此,我们认为光呼吸不是青稞主要的光破坏防御机制,依赖叶黄素循环的热耗散可能是田间青稞耗散过剩光能的主要途径。 通过气体交换、荧光猝灭动力学等技术研究了四种乔木在拉萨和那曲的光合特性及激发能分配。结果表明,四种乔木藏川杨(Populus szechuanica var. tibetica schneid.),银白杨(Populus alba L.),左旋柳(Salix paraplesia var. subintegra C. Wang et P. Y. Pu),墨竹柳(Salix maizhokunggarensis N. Chao)在拉萨市的光合速率(Pn),叶片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均显著高于那曲。藏川杨和墨竹柳的光下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在拉萨显著高于那曲,银白杨和左旋柳的光下实际光化学效率在拉萨和那曲没有显著差异。四种乔木开放反应中心激发能捕获效率(Fv′/Fm′)和天线热耗散(1-Fv′/Fm′)在拉萨和那曲的差异不显著。测量光合时的气温(Tair)拉萨显著高于那曲,除墨竹柳外叶温(Tleaf)也显著高于那曲,墨竹柳的上述两参数在两地间无显著差异。除藏川杨外其余三种乔木在拉萨的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显著高于那曲,气孔限制值(Ls)显著低于那曲,藏川杨的上述两指标在两地间无显著差异。除墨竹柳外,其余三种乔木在两地的光合(Pn)与叶温(Tleaf)成显著正相关。对银白杨和左旋柳来说,低叶温通过降低气孔导度(Gs)从而降低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是造成那曲光合低的主要因素之一。对于墨竹柳来说,可能有其他非温度的环境条件影响其气孔导度进而造成气孔限制。此外,叶温可能主要通过非气孔限制来影响藏川杨的光合速率。因此,我们认为在西藏地区不同乔木对海拔高度的响应机制可能不同,但具体机制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The effect of varying both the aspect ratio and the coefficient of friction of contacts with elliptical geometry on their elastic shakedown performance has been examined theoretically for surfaces with two types of subsurface hardness or strength profiles. In stepwise hardening the hard layer is of uniform strength while in linear hardening its strength reduces from a maximum at the surface to that of the core at the base of the hardened layer. The shakedown load is expressed as the ratio of the maximum Hertzian pressure to the strength of the core material. As the depth of hardening, expressed as a multiple of the elliptical semi-axis, is increased so the potential shakedown load increases from a level that is appropriate to a uniform half-space of unhardened material to a value reflecting the hardness of the surface and near-surface material. In a step-hardened material, the shakedown limit for a surface 'pummelled' by the passage of a sequence of such loads reaches a cut-off or plateau value, which cannot be exceeded by further increases in hardening depth irrespective of the value of the friction coefficient. For a linear-hardened material the corresponding plateau is approached asymptotically. The work confirms earlier results on the upper bounds on shakedown of both point and line contacts and provides numerical values of shakedown loads for intermediate geometries. In general, the case depth required to achieve a given shakedown limit reduces in moving from a transversely moving nominal line load to an axisymmetric point load.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Hybridization between yak Poephagus grunniens and taurine Bos taurus or indicine B. indicus cattle has been widely practiced throughout the yak geographical range, and gene flow is expected to have occurred between these species. To assess the impact of cattle admixture on domestic yak, we examined 1076 domestic yak from 29 populations collected in China, Bhutan, Nepal, India, Pakistan, Kyrgyzstan, Mongolia and Russia using mitochondrial DNA and 17 autosomal microsatellite loci. A cattle diagnostic marker-based analysis reveals cattle-specific mtDNA and/or autosomal microsatellite allele introgression in 127 yak individuals from 22 populations. The mean level of cattle admixture across the populations, calculated using allelic information at 17 autosomal microsatellite loci, remains relatively low (mY(cattle) = 2.66 +/- 0.53% and Q(cattle) = 0.69 +/- 2.58%), although it varies a lot across populations as well as among individuals within population. Although the level of cattle admixture shows a clear geographical structure, with higher levels of admixture in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 and Mongolian and Russian regions, and lower levels in the Himalayan and Pamir Plateau region,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level of cattle admixture is not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the altitude across geographical regions as well as within geographical region. Although yak-cattle hybridization is primarily driven to produce F-1 hybrids, our results show that the subsequent gene flow between yak and cattle took place and has affected contemporary genetic make-up of domestic yak. To protect yak genetic integrity, hybridization between yak and cattle should be tightly controlled.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As an endangered animal group, musk deer (genus Moschus) are not only a great concern of wildlife conservation, but also of special interest to evolutionary studies due to long-standing arguments on the taxonomic and phylogenetic associations in this group. Using museum samples, we sequenced complete mitochondrial cytochrome b genes (1140 bp) of all suggested species of musk deer in order to reconstruct their phylogenetic history through molecular information. Our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ytochrome b gene tree is rather robust and concurred for all the algorithms employed (parsimony, maximum likelihood, and distance methods). Further, the relative rate test indicated a constant sequence substitution rate among all the species, permitting the dating of divergence events by molecular clock. According to the molecular topology, M. moschiferus branched off the earliest from a common ancestor of musk deer (about 700,000 years ago); then followed the bifurcation forming the M. berezouskii lineage and the lineage clustering M. fuscus, M. chrysogaster, and M. leucogaster (around 370,000 years before present), interestingly the most recent speciation event in musk deer happened rather recently (140,000 years ago), which might have resulted from the diversified habitats and geographic barriers in southwest China caused by gigantic movements of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 in history. Combining the data of current distributions, fossil records, and molecular data of this study, we suggest that the historical dispersion of musk deer might be from north to south in China. Additionally, in our further analyses involving other pecora species, musk deer was strongly supported as a monophyletic group and a valid family in Artiodactyla, closely related to Cervidae. (C) 1999 Academic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