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3 resultados para Northwestern Yunnan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文包括两方面有关灵长类的研究工作。一是构建了一个非人灵长类(滇金丝猴)的人工染色体文库(BAC文库),为进一步研究灵长类的基因组进化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二是对一个认知相关基因neuotrypsin在灵长类中的分子进化进行了详尽的研究,以期从分子进化角度认识该基因在灵长类高级认知功能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滇金丝猴(Rhinopithecusbieti),一个处于严重濒危状态的旧大陆猴,中国特产灵长类之一。在系统发育上它占据着旧大陆猴与小猿的中间地位,是研究灵长类进化的一个重要物种。,在本研究中,我们构建了一个滇金丝猴的细菌人工染色体文库(BAC文库)。该文库含有136320个BAC克隆,平均插入片段大小为148kb,小片段(50-100kb)所占的比例为2.74%,非重组克隆仅占2.67%。假定金丝猴与亲缘关系较近的灵长类有着相似的基因组大小,该文库至少有6倍的基因组覆盖率。对随机选取的BAC克隆进行末端测序,我们获得了201个序列标签(STS)。通过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139个经末端测序的BAC克隆被精确定位到滇金丝猴的染色体上。荧光杂交实验还表明了人和金丝猴染色体产存在着高度的同线保守性。在人类基因组数据库中的Blast搜寻的结果显示染色体上的克隆数目与染色体大小呈很好的相关性,表明该文库克隆比较均匀地覆盖了滇金丝猴的基因组。该金丝猴文库及所定位的克隆将会成为非人灵长类的比较基因组研究和大规模基因组测序的一个宝贵的资源。Neurotrypsin是与个主要在脑中表达的,同神经发育和认知功能相关的胞外丝氨酸蛋白酶。它在人体中发生的突变与常染色体上隐性的非综合性精神发育迟缓(MR)紧密相关。我们通过对n个非人灵长类,包括大猿、小猿、旧大陆猴和新大陆猴neurotrypsin的编码区的测序,研究了neurotrypsin在灵长类中的分子进化。结果显示出,在灵长类进化过程中,neurotrypsin保持着由纯化性选择(负沟选择)所致的强烈的功能限制,这暗示着neurotrypsin在灵长类的认知发展中起着关键的功能性作用。进一步的分析表明,纯化性选择实际上只作用于neurotrypsin的介导其结合到其它细胞表面或胞外蛋白质的SRCR功能结构域上。另外,通过灵长类和其它哺乳动物目的比较,我们还发现,在鼠neuotrypsin中,一个人SRCR结构域(外显子2和3)的缺失是由于在鼠科动物中所发生的片段丢失事件所致。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roxellana)是我国著名的珍稀濒危保护动物,但是,现有的群体遗传学研究成果并不能满足科学合理的制定其遗传保护策略的要求。这主要是因为前人研究的遗传标记均是相对比较保守的功能基因,因此无法检测到足够的变异,进而也无法进行精细的分析。有鉴于此,我们选取了进化速率较快的线粒体控制区作为遗传标记,并对来自于三个主要栖息地的川金丝猴样本进行了群体遗传学研究。我们在线粒体控制区中观察到了大量的变异,这和前人的工作结果形成了强烈的反差。通过基于溯祖理论的最大似然法估算,我们得到现存川金丝猴群体的总的有效群体大小在700一2,300只以内,同时其最近共同祖先的年代在19,000-62,700年前左右。线粒体控制区的结果表明现存川金丝猴群体可能起源于眠山群体,我们称之为单起源假说,但是由于样本限制,多起源的可能性仍然存在。整个川金丝猴群体表现出显著的内部分化的信号,甚至氓山群体内部还存在一个序列分歧非常大的分枝,这可能是由其特殊的社群结构以及较弱的基因交流造成的,并且由于群体结构和分化信息的拮抗作用,我们并没有直接检测到瓶颈效应。通过和相关濒危与非濒危物种的比较,我们认为川金丝猴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并不低,提示其濒危的状态主要是由随机因素造成的而非遗传因素的结果。虽然我们在线粒体控制区中发现了大量的变异,但是前人在蛋白质电泳的研究中并未检出多态,同时,川金丝猴特殊的社群结构是否会影响其在核基因水平上的群体遗传结构也是十分有趣的问题,因此,为了从核基因组的角度进一步研究川金丝猴的遗传多样性,并实现对核基因和核外基因的比较,我们对样本的14个微卫星座位做了检测。我们发现这些微卫星座位均存在多态,所有地方群体的平均杂合度均大于0.5;地方群体间存在着显著的分化;地方群体间有效群体大小比率的估计值和群体大小比率的野外观测值非常接近。通过对比线粒体数据,我们认为川金丝猴的社群结构对其群体的遗传结构有着重要的影响,首先表现在核基因有更大的基因流水平,其次还表现在我们可以检测到眠山群体和秦岭群体在近期均经历了瓶颈效应,说明在核基因水平上群体结构信号的影响要弱于线粒体基因。但是,通过和其它物种比较,微卫星的数据却表明川金丝猴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并不高于其它的濒危动物,这和线粒体控制区的结果相反。这主要是当以微卫星为标记时,群体的历史动态对于当前群体的多态程度的影响力有限所致。微卫星的结果表明了保护川金丝猴群体的紧迫性。我们还通过细胞色素b基因证明了线粒体控制区中的巨大分歧不是由核假基因的造成的。巧合的是前人也在川金丝猴群体中对该基因进行过研究,但是结果却相反,即我们发现的变异水平远远高于他们的结果。为此,我们比较了两项工作的数据,我们推测在前人的工作中可能存在着潜在的测序错误。不过,如果没有出现污染的话,这两项工作的综合结果可以直接支持我们前面提到的单起源假说。此外,通过细胞色素b基因的分析,我们还估算出川金丝猴和滇金丝猴(R.bieti)的分歧时间大致在0.7-2.3百万年之间。镇金丝猴(R.biti)也是我国著名的濒危保护动物,它是川金丝猴的近缘种,其濒危等级甚至还要高于川金丝猴。迄今为止,关于滇金丝猴并基于DNA序列的的群体遗传学研究还没有见诸于报道。我们测定了来自于云南省维西县镇金丝猴群体样本的线粒体控制区全序列以及部分个体的细胞色素b全序列。在排除了核线粒体假基因存在的可能性之后,我们确认滇金丝猴维西群体内部也存在着两个序列分歧较大的分枝,但是,这可能是邻近群体迁移而来的产物。因此,如果考虑到群体结构和迁移的影响,我们认为维西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可能并不高。在以上的研究中,我们使用了大量的群体遗传学方法,但遗憾的是,目前还没有一套令人满意的侧重于群体遗传学分析的程序工具库。为了简化今后工作的复杂度和难度,我使用OCAAML语言编制了一套程序工具集(Pan'sToolKit,PTK)。OCAML是一门优秀的计算机语言,它既支持快速开发,又支持高速运行,是理想的算法实现语言。基于OCAML的PTK库集成了许多实用工具以及群体遗传学算法,尤其是溯祖理论的算法。PTK库不仅可以用于处理常规的实验数据,而且还可以用于辅助理论和算法的研究。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Many B cell epitopes within p24 of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ype 1 (HIV-1) were identified, while most of them were determined by using murine monoclonal antibodies reacting with overlapping peptides of p24. Therefore these epitopes may not represent the actual epitopes recognized by the HIV-1 infected individuals. In the present study, immune responses of 67 HIV-1 positive sera from Yunnan Province, China to five peptides on p24 of HIV-1 and one of HIV-2 were analyzed. All of 67 sera did not recognize peptide GA-12 on HIV-1 and peptide AG-23 on HIV-2, which indicated that GA-12 was not human B cell epitope and AG-23 did not cross-react with HIV-1 positive serum. Except 13 sera (19.4%), all remaining sera did not recognize peptides NI-15, DR-16, DC-22 and PS-18, which indicated that these four peptides represented B cell linear epitopes of HIV-1 p24 in some HIV-1 infected individuals but not the immuno-dominant epitopes in most individuals. 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 2005;2(4):289-293.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1993 年以来,在生物局的协调和推动下,美国各州相继开展间隙分析项目。随 后,间隙分析项目在加拿大、意大利、埃及等多个国家广泛开展。经过多年的发展, 其经验和方法可为我国所借鉴。植被与动物分布制图,以及保护优先地区评估,是 间隙分析项目的几项主要任务。本研究将探讨在高山峡谷地区完成这些任务的方法。 山区植被制图一直是遥感制图领域的难点。在发展中国家,由于缺乏高质量的 数字地形图,问题显得尤为突出。为提高山区林地制图效率与准确度,我们提出一 种基于Landsat 卫星影像的准自动化分类方法。按WRS-2 (the World Reference System-2)分幅系统和地形,将大面积的项目区划分为若干子区域。通过对Landsat 影像进行光谱增强处理,使用ISODATA 分类方法,依次将各个子区域划分为林地 和非林地。接着,集成粗分辨率地形数据和Landsat ETM+ 影像,使用基于原型的 最大似然分类方法,将林地划分为不同的林型。在云南西北部地区应用这种分类方 法,滇西北四县的林地覆盖图总体准确率高达96.8%,两个实验子区域的林地分类 图的总体制图准确度也分别达80.0%和82.9%。结果证明,我们提出的分层分类方 法,能提高山区林地制图的效率与准确度,可向整个横断山地区推广。 动物生境研究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和实践中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2007 年5 月,我们在西藏芒康小昌都村进行雉类生境研究考察。其间,我们初步分析了白马 鸡觅食生境特征。按不同坡向和地貌,分别调查了15 条沟谷和3 条山脊的白马鸡刨 食痕迹。结果显示,白马鸡春季偏好于东坡、西坡3800-4000 m 海拔范围的冷杉 林沟谷觅食,但回避北坡。结果暗示,水热条件是影响白马鸡觅食地选择的重要因 子。 为了使有限的保护资源发挥最大的作用,我们使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一个保护 优先地区评估模型。此模型综合不同评价标准,既考虑了珍稀濒危物种,也关注了 普通物种,可定量评估各地理单元的保护优先度。通过输入鸟、兽分布历史资料(标 本和文献),使用本模型评价了滇西北15 县的动物保护优先度,结果显示,贡山、 丽江、泸水、香格里拉、福贡、德钦和维西等县市具有较高的动物保护优先度。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从2003年3月到2006年5月期间,在云南中部无量山大寨子(24°21′N, 100°42′E)对一个黑长臂猿种群进行了研究。2003年3月至2004年3月主要研究了 3个群体的鸣叫行为。2005年3月一个群体被习惯化,随后对其进行了14个月的连 续观察。在此期间,主要对食性、时间分配、栖息地选择和利用、过夜地及过夜 树的选择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这些资料将有助于了解黑长臂猿对其高海拔、高纬 度、季节性变化明显栖息地的适应性,并且对了解长臂猿独特的社会结构具有重 要意义。另外,本研究结合获得的行为生态方面的数据,通过漩涡模型(VORTEX) 对该种群未来动态进行了模拟,对大寨子种群的保护和发展提出了保护建议。 黑长臂猿叫声在所有长臂猿中频率最高。成年雄性能发出boom、简单重复 音节和调节音节;成年雌性只能发出成功的激动鸣叫和失败的激动鸣叫。两者互 相配合组成结构复杂的二重唱,配对个体很少单独鸣叫,青年个体经常会加入二 重唱。同一群内两个成年雌性多数时候一起鸣叫。配对个体平均两天鸣叫一次 (53%),每次鸣叫平均持续时间12.9 分钟,雌性激动鸣叫4.6 次,激动鸣叫的 平均时间间隔为115 秒,91.5%的鸣叫发生在日出前半小时和日出后3 小时之间。 通过对相邻群体间鸣叫行为的分析,结果发现相邻群体倾向于不在同一天鸣叫, 如果同一天鸣叫,鸣叫的时间间隔显著长于不在同一天鸣叫的时间间隔,这些结 果不支持鸣叫具有调节群体空间距离的功能(inter-group spacing)的假说。雄性 倾向选择一个区域内最高的树进行鸣叫,这可能是为了声音的远距离传播。另外 雄性对鸣叫树的选择也兼顾了安全因素。通过比较鸣叫前后个体间的距离,黑长 臂猿的鸣叫具有群内通讯的功能,鸣叫后个体间的距离显著短于鸣叫前的距离。 虽然鸣叫树的分布与食物斑块的分布在不同海拔段和不同网格内都呈现出了高 度的相关性,但不能确定黑长臂猿在食物斑块附近进行鸣叫就是为了对食物资源 进行防御。 利用扫描法对研究群体的食性和时间分配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群体共 取食77 种植物和至少6 种动物,其中10 种重要食物占到取食比例的76.7%。在 10396 次确定食物类别的记录中,除无花果外的其它果实占25.5%,藤子叶和芽占21.0%,树叶和芽占19.2%,无花果占18.6%,花占9.1%,寄生植物的叶占6.3%, 另外其它食物占0.3%。黑长臂猿的食性具有明显的日变化和季节性变化。与其 它长臂猿相比,黑长臂猿的食性更加广泛。虽然黑长臂猿进食叶(藤子的叶和芽、 树叶和芽、寄生植物的叶)的比例稍多于进食果实(无花果和其它果实)的比例, 但当果实丰富时,它们仍然优先选择果实。 黑长臂猿平均在日出后33 分钟离开过夜树,在日落前128 分钟进入过夜树, 平均每天活动518 分钟。活动期间,黑长臂猿用于休息的时间最多,达到40.0%, 其次是取食28.7%,排在第三的是移动19.8%,排在第四的是觅食占到6.1%,鸣 叫占2.6%,玩耍和其它活动一共占活动时间的2.8%。时间分配具有明显的日变 化和季节性变化。食物和温度因素是影响黑长臂猿时间分配季节性变化的最主要 的原因。 群体一共利用129 个1 公顷的网格,如果包含在活动路线内的空隙,活动范 围达到151 公顷,主要由3 个大的山沟组成。黑长臂猿平均每天移动1391 米, 进入9 个网格,连续两天倾向于利用家域中的同一条山沟。群体平均每月仅利用 家域的19%~50%,集中利用家域中的小部分区域,除2 月份外群体总是选择利 用原始常绿阔叶林。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与食物的分布及其季节性变化有 关、并且与该群生活地区的地形有关。 黑长臂猿喜欢选择高大的,生长在陡坡上的树过夜,群体一般形成4 个不同 的小单元过夜(青年个体与成年雄性睡在一起,两个成年雌性与未独立的婴猿分 别睡在一起,亚成年雄性单独过夜),过夜时总是快速进入过夜树,然后立即安 静下来,利用很多棵不同的过夜树,并且间隔很长时间后才重复利用,这些行为 都是为了避免被捕食者发现和攻击。群体喜欢在山坡上过夜,并且在冬天喜欢选 择在长有寄生植物的大树枝上过夜,这些行为可能与研究地点冬天的低气温有 关。此外,过夜树的选择可能兼顾舒适和方便寻找食物的功能。 通过获得的生态学资料,结合近缘种生态学参数,利用漩涡模型(VORTEX) 对该种群未来动态进行了模拟。结果显示:大寨子亚种群是一个具有很强的潜在 繁殖力的种群,如果没有偷猎,亚种群在100a 之内不会灭绝,并且能迅速达到 环境容纳量。但是每年如果有1 只成年雄性和1 只成年雌性被猎杀,该种群将会在第78a 灭绝,且灭绝概率为100%。不同程度的死亡率对种群影响不大,但高 死亡率显著延缓了种群到达环境容纳量的时间。环境容纳量对种群遗传多样性损 失具有重要的影响,在没有猎杀的情况下,种群的长期存活需要一个较大的环境 容纳量。因此,在黑长臂猿受到严格保护、且栖息地主要在保护区内的今天,严 密监控火灾的发生,限制牲畜进入林区等人为干扰的影响,保护好黑长臂猿栖息 地是首要工作之一。但如果能使其栖息地周围的森林植被得到恢复,增加其栖息 范围,将有利于该地区黑长臂猿的发展。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长臂猿是现存最小的类人猿(俗称小猿),主要分布于东南亚的的热带雨林、季雨林及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是典型的树栖灵长类动物。我国现有长臂猿3属5种,包括黑长臂猿(Nomascus concolor)、白颊长臂猿(N. leucogenys)、海南长臂猿(N. hainanus)、白掌长臂猿(Hylobates lar)和白眉长臂猿(Hoolock hoolock)。其中黑长臂猿是主要分布于我国云南省境内的一种长臂猿,在国外仅在越南北部和老挝西北部局部地区分布,越南北部的数量不足100只,老挝目前仅发现9群。 滇南、滇东南曾是黑长臂猿广泛分布的地区之一。为掌握该地区近年黑长臂猿分布及种群数量现状,从2003年7月~2004年12月,利用访问调查及利用鸣声定位法对该地区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云南境内,近40 000 km2的范围内,黑长臂猿在红河以东可能已消失,而红河以西亦仅发现4~7个种群,且孤立分布于3个地区(金平芭蕉河2群6只,金平西隆山1-2群,绿春黄连山1~3群,总计不超过25只),而在江城牛倮河自然保护区、马关古林箐自然保护区、麻栗坡老君山自然保护区及屏边大围山自然保护区可能已绝迹。滇南、滇东南黑长臂猿分布区缩小及种群数量剧减,主要与栖息地丧失及过度捕猎有关。 在长臂猿数量与分布调查的基础上,我们于2004年底确定了以金平芭蕉河黑长臂猿的一个群体为研究对象进行行为生态观察。通过扫描与瞬时取样法记录,结合生境调查及物候监测,对其游走行为及生境利用格局进行了比较和分析,主要结论如下:⑴家域大小(活动范围)不是限制长臂猿日活动距离及活动时间的主要原因;⑵日活动距离及移动时间均与温度呈正相关;⑶食物资源分布及斑块丰富度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长臂猿对栖息地选择与利用方式;⑷长臂猿对陡坡与沟谷利用强度较高,与其主要行为表现(如;过夜点、休息点、取食点选择)有关;⑸长臂猿过夜点选择与食物资源分布、群体间关系及鸣叫点选择无关,而可能与天气和安全性因素有关;⑹果实树分布对取食点、休息点选择作用明显,而物候变化及食物可得性可能是影响长臂猿对栖息地利用季节性变化的主要原因;⑺在一定程度上,人为干扰只是在短时间内改变了长臂猿的活动路线或时间,而对其总体的生境利用策略并没有太大影响。食物资源的分布及季节性变化在长臂猿的游走行为及生境利用中均起到了重要作用。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The genus Yunnanilus Nichols, 1925 is revised; Eonemachilus Berg, 1938 is a junior subjective synonym. Yunnanilus includes at least nine described species and five undescribed species. The status of Y; salmonides Chaudhuri is still incertae sedis. Six new species are described: Y. parvus, Y: altus, Y; pachycephalus, X niger, Y. macrogaster and Y. paludosus. The last three species occur sympatrically in a small endorheic basin of eastern Yunnan; they developed different feeding specializations which allowed them to use different niches. Other species also have peculiar specializations. The diversity of feeding habits and related adaptations in Yunnanilus is greater than in the whole subfamily Nemacheilinae and is one more example of supralimital specialization. Speciation of fishes on the Yunnan Plateau is discussed. Several species are endangered or possibly extinct. Introduction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2006年10月~2007年5月,我们采用固定路线调查、瞬时扫描行为取样法对云南纳帕海越冬黑颈鹤的行为时间分配、鹤群结构、栖息地利用等方面作了研究。 黑颈鹤越冬期日间行为主要以觅食和警戒为主,分别为76.81±9.1%和11.84±5.6%,两种行为共占了黑颈鹤日间行为时间分配比例的88.65%;其它几种行为除理羽(5.18±4.2%)、走动(3.37±2.25%)和休息(1.32±1.7%)外,其所占比例均在1%以下,它们分别为:飞行0.59±0.89 %、鸣叫0.41±0.63%、争斗0.22±0.30%和其它0.22±47%。越冬期中黑颈鹤日间行为具有明显节律性,觅食行为呈早晚双峰型节律,且傍晚的觅食高峰较高。黑颈鹤在纳帕海越冬期间从数量变化上可分为4个时期:1 早期的越冬集散期;2 中期的越冬稳定期;3 晚期的迁飞集散期;4 末期的幼鹤滞留期。鹤群结构及行为在不同的时期之间有着显著的变化。在越冬期中期,黑颈鹤特别是带有幼鹤的繁殖家庭更偏向于选择以家庭为单位的活动形式活动。集群鹤和领域鹤间在行为的时间分配上存在显著差异,集群活动有着集体警戒的优势使得集群鹤有了更多的时间用于觅食,但集群中的繁殖家庭并不能有效的利用这种优势,集群密集活动中高的争斗比例给集群中的幼鹤带更多的威胁,增加了繁殖家庭中成鹤的负担。家庭鹤为了维护领域不受侵犯,付出了更高的警戒时间,而减少了觅食的时间分配,但稳定的环境给幼鹤的稳定成长提供了更可靠的保证。鹤群结构组成的研究表明,繁殖家庭倾向于选择在一定的家庭领域中单独活动,非繁殖成鹤则更多的选择活动在集群中。集群中的幼鹤跟家庭中的幼鹤在觅食、警戒、理羽、走动、休息、争斗等主要行为上并无差异,但集群中的幼鹤的躲避攻击的行为要显著高于家庭活动中的幼鹤,说明了家庭活动对幼鹤有着更好的保护作用,集群中的高争斗行为对幼鹤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幼鹤和成鹤间行为存在明显差异:幼鹤的觅食比例比较高,略高于集群中的成鹤而显著高于家庭中的成鹤,走动和休息两种行为高于成鹤,相反鸣叫、争斗行为低于成鹤。这说明,幼鹤在活动中的警戒作用很少,更多时间是用于觅食和休息中,家庭中的幼鹤也并不更多的承担警戒和维护家庭领域的任务,而同样以觅食和休息为主。 越冬鹤群白天栖息地主要有浅水沼泽、农地、草地、猪拱地和开阔水域5种,其中猪拱地与草甸裸地为浅水沼泽和草地的次生生境。5种栖息地中以浅水沼泽利用比例最大为32.26%,其次是猪拱地(31.49%),然后农地(18.01%)和草地(10.91%);开阔水域最小,只5.55%(图11)。这5种栖息地中,农地和猪拱地中鹤群的觅食比例最大分别为:78.85%和76.61%,是黑颈鹤越冬季觅食的重要地点之一。草地中鹤群的觅食行为比例(61.63%)相对其它4种栖息地中的觅食比例中最低,相反,移动和休整行为比例最高,是鹤群休息和转换觅食地的场所。鹤群对浅水沼泽的利用率最大,但浅水沼泽中鹤群的觅食比例并不是最高(71.22%),略低于农地和猪拱地中鹤群的觅食比例,这可能是因为沼泽中食物营养比较高,鹤群可以在不高的觅食时间中获取足够的能量造成的。猪拱地和裸泥地的利用率及鹤群在此种栖息地中的觅食比例均较高,仅次于浅水沼泽和农地两种最主要的栖息地类型,说明家畜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为越冬鹤群增加了新的觅食地,有利于黑颈鹤的越冬。 纳帕海越冬黑颈鹤春季迁徙时间从3月底开始持续至4月中下旬,2007年春季迁徙共持续时间22天。天气条件和日时间对鹤群的迁徙有着明显的影响,鹤群迁徙主要出现在晴天或多云天气的10:00-12:00段。晴朗的天气有利于形成上升气流,10:00-12:00时间段上升气流最强、最为稳定,能为鹤群迁徙节省最多的能量,有利于鹤群的迁徙。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从2006 年10 月24 日至2007 年4 月9 日,采用固定样线法和瞬时扫描法, 对在大山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N27°18′38″~27°29′15″,E103°14′55″~103°23′49″) 内越冬的黑颈鹤种群进行了越冬行为、日间活动节律和越冬栖息地利用的详细调 查,同时对黑颈鹤的春季迁徙行为和冬季黑颈鹤的死亡现象进行了观察和分析。 这些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黑颈鹤是采取何种行为模式和栖息地利用模式来适应高 海拔、低温度的环境,同时对如何有效地保护越冬黑颈鹤和合理规划保护区功能 区域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将黑颈鹤的越冬行为分为:取食(Feeding)、搜寻(Searching)、警戒(Vigilance)、 争斗(Fight)、行走(Walk)、飞行(Flight)、休整(Maintenance)和其它(Others) 八种,越冬期间最主要的行为是取食(53.05±4.93)%,其它行为依次为:搜寻 (10.38±1.34)%、警戒(18.75±2.65)%、休整(10.32±4.93)%、行走(4.90±1.59) %、飞行(1.70±0.38)%、争斗(0.36±0.25)%、其它(0.55±0.41)%。单因素 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分析表明越冬期间黑颈鹤日间各时间段(1h)和各 月份间行为差异极显著(P<0.05),并呈现出规律的变化。黑颈鹤的取食、警戒、 搜寻行为具明显的早(10:00-11:00)、晚(17:00-18:00)两个活动高峰,中午 13:00~14:00 最低;而休整行为正好相反,呈现出中午高峰、上午和下午低谷的趋 势;另外几种行为节律性表现不明显。黑颈鹤越冬期主要行为的节律变化是受环 境温度变化影响的,温度高时黑颈鹤增加了修整时间减少了取食时间,而温度低 时则减少了修整时间增加了取食时间以维持能量需求,湿度是通过温度对黑颈鹤 产生影响的。每天黑颈鹤都随着太阳的升起开始觉醒,于07:18±0:15 飞离夜栖地, 大雾的天气影响了黑颈鹤的外出觅食,与之相适应的是黑颈鹤相应的推迟了出飞 时间。黑颈鹤所采取的所有行为都表现出了对大山包特殊环境的适应。 在大山包黑颈鹤所利用的栖息共有耕地(farmland)、草地(grassland)、沼泽 (marsh)和浅水水域(water area)四类。选择指数分析表明黑颈鹤对水域有极大 的偏好,其次为沼泽湿地,再次为耕地,而对草地表现为负选择,并且在越冬期 间的各月份之间,对不同栖息利用比率保持一致。这提示我们在进行保护区规划 的时候应该适当增加前三种栖息地的面积以满足黑颈鹤的越冬需求。主成份因子 分析表明黑颈鹤倾向于选择距夜栖地和水源较近、人流较少、干扰较小、无坡或缓坡的低海拔栖息地。处于不同越冬地的越冬黑颈鹤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采取不 同的栖息地利用,说明黑颈鹤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 调查期间记录到了三只带有彩环的黑颈鹤个体,其中有两只佩戴有卫星发射 器,发射器编号分别为64309 和64311。大山包黑颈鹤种群数量变动的春季和秋季 高峰是由于处于不同越冬地的黑颈鹤迁徙造成的,同时也说明了大山包是在滇东 北和黔西北越冬的黑颈鹤的集散地。黑颈鹤的春季迁徙一般集中在3 月下旬至4 月上旬,在晴朗、微风的上午10:00-11:00 迁徙的黑颈鹤数量最多,说明了天气条 件对黑颈鹤迁徙的重要性。 大山包保护区内的高压输电电线和通信电缆对越冬黑颈鹤构成了极大的威 胁。观察期间共有7 只黑颈鹤因撞上输电电线而死亡,除去一只没有外伤的成体 之外,成幼比例为1:1,大都发生在天气较为恶劣的12 月-2 月之间。发生撞死黑 颈鹤的时候保护区内都有不同程度的大雾笼罩,由于大雾的影响造成可视条件下 降,加之黑颈鹤飞行的机动性差(翼载量大、展弦比不大),造成了黑颈鹤的伤亡.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从 2003 年12 月至2005 年1 月,我在黑白仰鼻猴(Rhinopithecus bieti)分 布区的南端(26.23o N, 99.25o E,海拔2700-3600 m)运用直接观察法与食物遗迹 法收集了龙马山群(大约80 只)的生境利用和食性数据。通过种内及种间比较, 评估该种的食性与栖息地特化程度。 龙马山群春季偏好落叶阔叶树的嫩芽与花;春末夏初偏好竹笋;秋季偏好果 实;冬季偏好壳斗科的种子。全年的食用植物共计27 科52 属97 种,多于中部 和北部猴群利用的种数。与疣猴亚科其他成员的食谱相比,这个数目仍然偏大。 龙马山群的生境利用方式可归纳如下:(1)家域被山脊分割为5 个相对独立 的斑块,斑块之间走廊状况差;(2)进入地图方格(250 m x 250 m)数与观察天 数的关联曲线呈台阶状上升,在120 个观察日前后达到渐近线;(3)年家域面积 约为9.56 km2,个体密度约8.5 只 / km2;(4)冬季与春季生境利用模式相似;(5) 夏季仅充分利用1 个斑块;(6)平均利用海拔高度为3023.75m。 考虑到(1)北端(西藏小昌都)猴群的食用植物种数为20,而中部(云南 维西塔城)是59 种;(2)地衣类的取食时间(树冠或以树冠为主的扫描观察) 在北端是82.1%,而中部是60%;(3)龙马山群具高度生境选择性,全部家域 在针阔混交林范围内。由此可以得出结论,黑白仰鼻猴的食性,以及相应的生境 需求并没有特化。北方猴群当前的食物与生境的‘不寻常’状态,或多或少是无 可奈何的生态适应。 与位于西藏芒康县的米拉卡群比较,龙马山群所受到的人类干扰主要是生境 的破坏与丧失,而米拉卡群面临的主要为偷猎。尽快建立保护区,禁止烧山毁林, 实施巡护制度,杜绝偷猎是龙马山群避免灭绝的唯一出路。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2007 年9 月5 日至11 月5 日和2008 年9 月3 日至11 月7 日期间,主要利用灯光诱捕,对云南省新平县哀牢山金山丫口(23°57′N, 101°30′E)夜间迁徙鸟类多样性进行调查。同时记录网捕鸟类的时序和几种主要鸟类的迁徙时序。分析各种因子(地理、温度、湿度、雾天、风向、风力以及月相周期)对夜间网捕鸟类数量和种类的影响。 2 年期间共网捕鸟类7943 只,129 种,分别属于14 目23 科。雀形目鸟类占总网捕数量的58.9%。网捕数量超过1%的科共10 个科。网捕数量占总网捕数量1%以上的共14 种。其中红尾伯劳Lanius cristatus、小杜鹃Cuculus poliocephalus、红喉歌鸲Luscinia calliope 三者的数量超过网捕鸟类总数的5%。所有网捕鸟类中,东洋型鸟类占最多共54 种,占41.85%。 2 年期间网捕鸟类多样性指数H′为2.60989,均匀度指数J 为0.29063,优势度指数C 为 0.22503,G-F 指数为0.71366。2007 年的优势指数C 和G-F 指数较2008 年高,但2008 年的 Shannon-Wiener 指数和Pielou 指数较2007 年高。红尾伯劳是造成两年多样性测度指数差异的主要原因。云南省不同“打雀山”夜间捕获鸟类的种类和数量存在差异。地理和气候可能是造成这些差异的主要因素。 2 年工作期间将观察时间平均分为早期(9 月3 日至9 月24 日)、中期(9 月25 日至10 月16 日)、晚期(10 月17 日至11 月8 日)三个时期。早期网捕鸟类数量最多5263 只,多样性指数最低,优势度指数最高;中期记录的种类最多86 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中期最高。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早期红尾伯劳的数量尤其突出。单独分析2007 年和2008 年各时期,除了2007 年晚期种类最多67 种以外,其余变化都与2 年总体一致。每个时期都有部分鸟类数量达到高峰,而也有部分鸟类数量处在低谷期。飞经哀牢山金山丫口的秋季夜间迁徙鸟类开始迁徙的时间大致在8 月中旬,结束在11 月下旬。每种鸟类的迁徙持续时间不一致,其中迁徙持续时间超过30 天的鸟有36 种。同种鸟类不同年份迁徙时间不一致。夜间每个时段捕获数量和种类有差异,在夜间20:00-22:00 和凌晨04:00-06:00 捕获数量和种类较多。24:00-02:00 网捕鸟类数量和种类最少。调查结果显示不是所有鸟类都是整夜迁徙,夜间开始迁徙较早的鸟类清晨也停止迁徙较早,夜间开始迁徙较晚的鸟类清晨停止迁徙较晚。除红喉歌鸲以外的4 种鸟,它们的迁徙时间是从9 月前至11 月后。红尾伯劳、小杜鹃以及大杜鹃的迁徙高峰期是9 月上旬至9 月中旬。厚嘴苇莺Acrocephalus aedon 的迁徙高峰期为 9 月中旬至10 月下旬。红喉歌鸲的迁徙时间是9 月下旬至11 月上旬后,迁徙高峰期为整个 10 月。5 个优势种都是整夜迁徙,不过每种鸟的迁徙高峰时段和低谷时段不一致。红尾伯劳、小杜鹃、大杜鹃在20:00-22:00 捕获数量最多;红喉歌鸲、厚嘴苇莺在凌晨04:00-06:00 捕获数量最多。红尾伯劳、红喉歌鸲、大杜鹃在24:00-02:00 捕获数量最少;厚嘴苇莺在22:00-24:00 捕获数量最少;小杜鹃在凌晨02:00-04:00 捕获数量最少。对5 个优势种在各迁徙时期的体重进行分析,采用双样本T 检验(Independent-Samples T Test)表明:红喉歌鸲和小杜鹃早中晚期的体重差异极为显著(P<0.01)。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NA)表明:小杜鹃早中晚期的体重变化极其显著(P<0.01)。进一步采用双样本T 检验(Independent-Samples T Test):小杜鹃晚期体重与早期和中期体重差异都极其著(P<0.01),早期与中期的体量没有显著差异(P>0.01)。其余3 个优势种各时期体量差异不显著(P>0.01)。影响夜间网捕鸟类种类和数量的因素较多。地理特点是影响夜间网捕鸟类种类的主要因素。气候条件是影响夜间网捕鸟类种类和数量的重要因素。风向和风力对夜间网捕数量和种类都有极其显著的影响(P<0.01),其中风向对其影响比风力大,西南风时夜间网捕鸟类数量和种类较多。雾天对夜间网捕数量和种类影响极其显著(P<0.01),大雾天气夜间网捕鸟类数量和种类较多。月相周期对夜间网捕数量及其种类的影响极其显著 (P<0.01),新月和残月期间夜间网捕鸟类数量和种类较多。温湿度对夜间网捕鸟类数量和种类影响不显著(P>0.05)。除此之外,光也是捕获夜间鸟类的必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