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2 resultados para 312.432
Resumo:
自1997年3月至1999年2月,从青岛麦岛海珍品养殖场购买栉孔扇贝,利用普通组织学、组织化学、透射电镜、扫描电镜、电镜细胞化学和生物化学等技术,对栉孔扇贝血细胞的形态、血淋巴中参与免疫防御的酶的活力和免疫刺激剂对血淋巴中酶活力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将其血细胞分为:拟淋巴细胞、血栓细胞、中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6类。中性粒细胞对细菌的吞噬能力最强,嗜碱性粒细胞吞噬能力较弱,嗜酸性粒细胞无吞噬能力。无颗粒细胞中只有少量较大的细胞具有吞噬能力。扫描电镜观察栉孔扇贝血细胞有圆形、椭圆形和梭形3种形状。多数血细胞容易变形形成伪足。可形成大量长的纤维状伪足的血细胞具有凝血功能。血细胞溶酶体呈强的酸性磷酸酶(ACP)阳性。碱性磷酸酶(AKP)阳性颗粒常沿细胞膜分布。生化测定,血细胞和血清中均存在ACP和AKP活性。血清中ACP和AKP的最适pH值分别为4.4和10.3,最适温度分别为35 ℃和55 ℃。血细胞质中直径分别为300~430nm 和130~200nm的大、小两种颗粒呈强的酚氧化酶(PO)阳性;次级溶酶体和小颗粒呈旨的髓过氧物酶(MPO)阳性。生化测定,血清中存在PO和MPO活性,血细胞仅有MPO活性。血清中PO和MPO的最适pH值分别为6.0和6.5,最适温度分别为45 ℃和35 ℃。血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力分别为312.7U和124.4U,血清中SOD和CAT活力分别为102.3U和73.8U;血细胞中CuZn-SOD和Mn-SOD的活力分别为其SOD总活力的70.3%和29.7%,血清中仅存在CuZn-SOD活性。脂多糖、硒多糖和酵母聚糖A对栉孔扇贝血清和血细胞中溶菌酶、ACP、AKP、PO、MPO、SOD和CAT7种酶的活力均有激活加强作用。
Resumo:
贝类养殖作为我国传统的海水养殖产业,在我国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但由于近年来养殖扇贝病害的不断发生,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直接威胁到现有养殖产业的生存和发展。目前认为,机体抗病能力的下降是发生流行性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深入研究扇贝免疫防御特性,能更好地了解和解决贝类养殖中的病害问题。本文比较了健康状态和重金属污染以及高温胁迫下海湾扇贝和栉孔扇贝部分免疫指标的变化,并对同龄不同大小的栉孔扇贝的部分免疫指标进行了比较,以期更好的了解贝类的防御机制,为扇贝病害防治提供资料。研究结果如下: 用流式细胞仪技术对血细胞死亡率、细胞吞噬率和呼吸爆发进行了测定,发现健康状态下两种扇贝的细胞死亡率相差不大,海湾扇贝为4.83%,栉孔扇贝为4.95%;细胞吞噬率差异显著(P<0.05),海湾扇贝为26.73%,栉孔扇贝为19.89%;呼吸爆发的基础值相差也不大,海湾扇贝为1.94,栉孔扇贝为1.56。另外用免疫化学方法对健康状态下栉孔扇贝和海湾扇贝血淋巴和肝胰腺中SOD、ACP活性和MDA含量也进行了测定与比较。发现在血淋巴和肝胰腺中,两种扇贝SOD活性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海湾扇贝分别为995.43和113.99,栉孔扇贝分别为446.64和40.6;血淋巴和肝胰腺中ACP活性差异显著(P<0.05),海湾扇贝分别为90.19和432.36,栉孔扇贝分别为73.26和146.63;血淋巴中和肝胰腺中MDA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海湾扇贝分别为3.37和92.46,栉孔扇贝分别为2.17和28.96。实验结果说明,海湾扇贝对细菌等异物的吞噬和杀灭能力以及机体自身的抗氧化能力高于栉孔扇贝,这为海湾扇贝比栉孔扇贝具有更高的抗逆性提供了证据。 用相同的方法对不同浓度(0, 0.2, 0.3, 0.5 mg L-1) Pb2+溶液浸泡后的栉孔扇贝和海湾扇贝的血细胞死亡率、细胞吞噬率和呼吸爆发进行了检测,同时测定了Pb2+处理后肝胰腺中SOD、ACP活性和MD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栉孔扇贝的血细胞死亡率与对照组相比有上升趋势,且随着Pb2+浓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而海湾扇贝在相同条件Pb2+的胁迫下,血细胞的死亡率明显低于栉孔扇贝。栉孔扇贝各实验组细胞吞噬率均低于对照组,而海湾扇贝在低浓度的Pb2+浸泡后,细胞的吞噬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所降低,但随着浓度的继续增加,细胞的吞噬率反而上升,甚至略高于对照组。栉孔扇贝血细胞的呼吸爆发在Pb2+胁迫后较对照组有所升高,但随着浓度的增加,呼吸爆发有下降的趋势,而海湾扇贝的呼吸爆发随着Pb2+浓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对两种扇贝体液免疫指标的测定发现,各实验组SOD的活性均比对照组高,且海湾扇贝的SOD活性高于栉孔扇贝;随着Pb2+浓度的增加,各实验组ACP的活性一直呈上升趋势,且海湾扇贝的ACP活性也高于栉孔扇贝;Pb2+处理后MDA的含量均显著增加,其中栉孔扇贝MDA含量的增幅明显高于海湾扇贝。该结果说明,Pb2+对两种扇贝的免疫系统都有一定的影响,但相同剂量的Pb2+对两种扇贝的毒害程度不同,海湾扇贝对Pb2+的耐受性似乎高于栉孔扇贝。 对海湾扇贝和栉孔扇贝的升温刺激实验发现,当养殖水体的温度从18℃缓慢升高到30℃后,栉孔扇贝在第三天开始出现大量死亡现象,而海湾扇贝未出现死亡。因而本文只对升温前后的海湾扇贝进行了细胞死亡率、吞噬率和呼吸爆发的测定和比较。结果发现,与升温前相比,血细胞的死亡率在温度升高后略有增加,但差异不显著(P>0.05);而细胞吞噬率在温度升高后显著下降;通过对呼吸爆发积聚的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测定发现,升温后血细胞的ROS含量显著高于升温前(P<0.05)。该结果表明,高温会影响血细胞的功能,使机体的免疫防御能力下降,从而导致病害的发生。 另外,本文对同龄不同大小的栉孔扇贝的血细胞吞噬率以及血淋巴和肝胰腺中SOD、ACP活性和MDA含量进行了测定与比较。结果发现: 小扇贝的血细胞吞噬率略高于大扇贝,分别达到了22.82和20.96;在血淋巴及肝胰脏中,两组扇贝SOD酶的活性均差异显著(P<0.05),小扇贝分别为613.88和102.01,大扇贝分别为356.15和50.22;血淋巴中小扇贝ACP的活性极显著的高于大扇贝(P<0.01),分别为44.3和2.91,但肝胰腺中大扇贝和小扇贝ACP的活性相差不大,大扇贝为455.75,小扇贝为485.33;大扇贝和小扇贝血淋巴和肝胰脏中MDA含量相差不大,大扇贝分别为2.67和31.83,小扇贝分别为3.17和35.33。该结果说明,小扇贝对细菌等异物的吞噬和杀灭能力以及机体自身的抗氧化能力高于大扇贝,这为生长与抗逆性相颉抗提供了依据。
Resumo:
优良的种质是产业发展的重要保证,品种更新和养殖技术的发展已经给世界农业带来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然而我国水产生物的育种工作刚处于起步阶段,而育种技术的研究则更是滞后。借鉴陆生生物中发展起来的相对成熟的研究方法,可以帮助加快海洋生物遗传育种相关研究的进度。本研究以我国北方海区重要的海洋经济动物-皱纹盘鲍为研究对象,从表型遗传、数量性状遗传等2个方面开展了皱纹盘鲍的遗传育种研究,同时从幼鲍培育密度与分选效应等方面研究了皱纹盘鲍的中间培育技术。 主要结果如下: 1. 皱纹盘鲍的贝壳颜色遗传、食物对贝壳颜色表现型的影响,贝壳颜色与生长速度间的关系 将贝壳颜色为橘红色(O表型)的突变型皱纹盘鲍与贝壳颜色为绿色(G表型)的野生型皱纹盘鲍进行了连续2代的交配实验。结果表明:皱纹盘鲍橘红色的贝壳颜色相对于绿色的贝壳颜色为隐性性状,皱纹盘鲍的贝壳颜色表型受单位点、2个等位基因遗传控制,其中基因型为oo的个体,贝壳颜色的表现型为橘红色(O表型),而基因型为GG或Go的个体,贝壳颜色的表现型为野生型(G表型)。 为探讨食物类型对不同基因型皱纹盘鲍贝壳颜色表现型的影响,对不同贝壳颜色表型的个体投喂不同种类的食物,结果表明,除遗传因素外,皱纹盘鲍的贝壳颜色表现型显著地受食物类型的调控。其中oo基因型的个体,在摄食底栖硅藻(Navicula sp.)和红藻时,贝壳颜色的表型为橘红色;而在摄食褐藻、绿藻和以海带粉为唯一海藻源的人工配合饵料时,贝壳颜色的表型为黄色。GG和Go基因型的个体,在摄食底栖硅藻、红藻时,贝壳颜色的表型为褐红色;在摄食褐藻、绿藻和以海带粉为唯一海藻源的人工配合饵料时,贝壳颜色的表型为绿色。该结果表明,相同基因型的皱纹盘鲍在摄食不同类型的食物时,贝壳表现型不同,即不同类型的食物可以导致2种基因型皱纹盘鲍的贝壳颜色表现型在一定范围内发生转换:oo基因型的个体,贝壳的颜色可以表现为橘红色或者黄色,不会出现野生型皱纹盘鲍的褐红色或绿色;而GG与Go基因型的个体,相应的贝壳颜色表型只能是褐红色或者绿色,不会出现oo基因型可能表现的橘红色或黄色。特定基因型的皱纹盘鲍,在摄食特定类型的食物时贝壳的相应部位可表现出特定的颜色。皱纹盘鲍的这种“食物-贝壳颜色”的相关性可作为一种形态标记,用于标识皱纹盘鲍的个体和群体,该标记技术可用于皱纹盘鲍的养殖技术和遗传学研究。 此外,选用了贝壳颜色遗传学实验中建立的贝壳颜色发生分离的家系为实验材料,以壳长为指标,分析比较了来自相同家系的O表型与G表型个体之间的生长速度。结果表明,在幼鲍发育至412天止的3-5个统计时段内,没有在同一家系来源的2种贝壳颜色表型个体之间检验到生长速度的显著差异。 2. 皱纹盘鲍不同选育群体及杂交群体的贝壳形态参数分析 在皱纹盘鲍的7个群体中(包括已经对生长速度为指标进行了多代人工选育的群体4个、野生群体之间直接杂交繁育的杂交F1群体3个),测量了4-6龄成体样本的壳长(L)、壳宽(W)、壳高(H)和壳重(Sw),并计算了L/(L+W+H)、W/(L+W+H)、H/(L+W+H)和Sw/(L×W×H)等4个壳形态学参数。用方差分析方法(MANOVA、ANOVA)统计并比较了这些壳形态参数在皱纹盘鲍群体间的遗传变异。结果表明,4个壳形态参数在不同群体间变异系数分别为0.34、0.74、2.62和6.54,其中,H/(L+W+H)与Sw/(L×W×H)在各供试群体间均具有较高的多态性且差异达显著水平,表明这2个参数在不同群体间存在较高的遗传变异。由于在活体情况下无法测量壳重(Sw)性状,建议以参数H/(L+W+H)为指标对皱纹盘鲍贝壳形态(如壳型)等进行人工选择。 3. 皱纹盘鲍成体阶段生长性状的遗传参数估计 采用巢式设计,分析了成体阶段不同发育期皱纹盘鲍的壳长与生长速率的遗传力、不同发育期的壳长性状之间的遗传相关、以及不同发育期的生长速率之间的遗传相关,结果表明:(1)壳长遗传力在受精后第70 、130、320、320、380、490与550天的雄性组分估计值分别为0.161 ± 0.075、0.312 ± 0.131、0.326 ± 0.331、0.135 ± 0.228、0.153 ± 0.185和0.180 ± 0.106;雌亲组分估计分别为0.312 ± 0.172、0.699 ± 0.168、0.695 ± 0.168、0.977 ± 0.407、0.427 ± 0.195和0.449 ± 0.027。(2)生长速率遗传力在受精后第320~380天、490 ~ 550天,雄、雌组分估计值分别为0.080 ± 0.120(雄)、 0.210 ± 0.191(雌)以及0.299 ± 0.146(雄)、0.306± 0.148(雌)。雌亲组分的壳长遗传力和生长速率遗传力估计值较大且均达显著水平,表明皱纹盘鲍在成体阶段依然受母性效应的影响。成体阶段生长性状遗传力水平的估计对制定科学的皱纹盘鲍育种方案有指导意义。(3)雄亲组分估计的不同发育期(第390 ~ 550天)壳长间遗传相关为0.597 ~ 1.000,雌亲组分估计为0.589 ~ 1.177。由雄亲、雌亲组分估计,受精后第320~380天与第490 ~ 550天两个发育阶段生长速率间遗传相关均接近于0。雌亲组分估计不同发育期壳长间遗传相关均达显著水平(t0.05, d.f.=13 = 4.33 ~ 11.69,P<0.01),表明壳长性状早期选择有效,即在皱纹盘鲍早期阶段依据壳长性状对个体进行择优或去劣可在后期阶段获得壳长较大的个体。由于使用的雄亲数目少(8个父系半同胞),实验中以雄亲组分估计的遗传参数误差较大。 4. 皱纹盘鲍选育系间的群体杂交 进行了皱纹盘鲍4个人工选育系之间的完全双列杂交实验,以群体交配的方式共建立了16个组合;此外,以大连“98”选群与汕头“S”选群为亲本,以群体交配的方式建立了4个交配组合。对不同方向的杂交组合进行了中亲杂种优势、超亲杂种优势以及配合力等方面的评价。 (1)测量了4个选育群体(R、97、S和J)及其各杂交组合在受精后第9、20和30天时的壳长,统计分析了不同选育系间壳长性状的差异、评价了不同方向杂交组合的中亲与超亲杂种优势、以及配合力。结果如下: 选育系群体内交配繁育的4个组合,在受精后第9、20和30天的壳长均有显著差异,其中,97 97组合在早期发育各阶段均为最小,分别为0.462 ± 0.023mm、0.698 ± 0.057mm和1.476 ± 0.234mm;S S组合的3次测量值均为最大,分别为0.522 ± 0.023mm、0.824 ± 0.084mm和1.798 ± 0.229mm。 两个方向杂交组合与选育系亲本群体内交配组合的平均值和高亲值比较,得到如下结果:(A)受精后第9天壳长表现正向中亲杂种优势的组合有6个、表现负向中亲杂种优势的组合6个,其中J 97组合的中亲优势率最高,为9.05%;R S组合最低,为-6.61%。正向高亲杂种优势组合有4个、负向高亲杂种优势组合有8个,其中S J组合的高亲优势率最高,为5.77%;R S组合最低,为-7.96%。(B)受精后第20天壳长表现正向中亲杂种优势的组合有7个、表现负向中亲杂种优势的组合5个,其中J 97组合的中亲优势率最高,为12.60%;J R组合最低,为-8.72%。正向高亲杂种优势组合有3个、负向高亲杂种优势组合有11个,其中J 97组合的高亲优势率最高,为12.20%;J R组合最低,为-12.67%。(C)受精后第30天壳长表现正向中亲杂种优势的组合有7个、负向中亲杂种优势的组合5个,其中97 S组合的中亲优势率最高,为24.08%;S 97组合最低,为-12.69%。正向高亲杂种优势组合有6个、负向高亲杂种优势组合有6个,其中97 S组合的高亲优势率最高,为15.95%;S J组合最低,为-19.44%。上述结果表明,皱纹盘鲍不同选育系之间的交配组合,杂种优势率差异很大,因此,通过组配实验,将杂种优势率高的交配组合选择出来应用于生产,可望显著提高目标性状的产量。 对早期发育阶段各生长期壳长性状,亲本一般配合力(GCA)、各杂交组合间特殊配合力(SCA)以及正反交(REC)效应值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各亲本GCA差异显著,说明各选育群体存在显著的遗传差异,其中汕头选群“S”在测量的各个生长期均为正值且显著大于其它各亲本;特殊配合力(SCA)以及正反交(REC)效应值较大在各杂交组合间存在显著差异,说明在早期生长发育阶段非加性遗传效应(显性和上位效应)占主导地位。综合各个生长期亲本GCA和杂交组特殊配合力(SCA)以及正反交(REC)效应值,杂交组合97×S在早期生长阶段不仅有较高SCA值而且两个亲本也具有较大的GCA值,表明选育系97和S较适宜作为杂交亲本使用。 (2)大连“98”选群与汕头“S”选群进行2×2因子设计的群体杂交实验,比较了各交配组合早期存活相关性状如受精率、孵化率、变态率以及壳长性状,评价了两个方向杂交组合平均以及不同方向杂交组合的中亲杂种优势率。结果表明早期发育阶段各组合间的受精率无显著差异,而孵化率、变态率等两个杂交方向平均的中亲杂种优势率为5.49%与12.53%,高于壳长性状的优势率(0.936-1.534%)。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方向的杂交组合在早期发育阶段存活相关性状以及壳长性状存在显著差异。孵化率、变态率性状,S×98的中亲杂种优势率分别为13.21%与21.10%,均高于98×S的-3.84%与3.85%;而第10和25d壳长性状,S×98的中亲杂种优势率为1.14%与-2.52%,低于98×S的1.93%与4.41%。 为进一步评价“98”选群与“S”选群不同交配组合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生长,进行了基因型与环境的互作研究。从“98”选群与“S”选群的4个交配组合中分别取5月龄幼鲍100头,各组合随机分成3组,每组1个重复,分别于12°C、16°C和 22°C温度条件下进行培育,比较各交配组合基因型与温度对幼鲍生长的影响。不同温度条件下,各组合壳长生长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基因型和温度都能够对幼鲍生长以及最终壳长产生极显著的影响(P < 0. 01),它们的交互作用也达到显著水平(P < 0.05)。杂交子代的幼鲍壳长在12°C、16°C和 22°C温度条件下均表现出杂种优势,双向杂交的中亲杂种优势率分别为5.32%、5.55%和0.03%,表明低温条件(12°C),比高温条件(22°C)下有更强的杂种优势。汕头“S”选群的早期孵化率、变态率、生长性状以及低温条件下幼鲍生长性状的单亲杂种优势率分别为16.64%、42.49%、3.42~5.79%和5.73~9.15%,单亲杂种优势率较大,表明可通过杂交手段,显著地改良汕头“S”选群在早期发育阶段的生长速度、存活率以及幼鲍期的生长性状。本研究的结果支持了Lerner(1954)杂种优势的基因与环境互作学说。 5. 皱纹盘鲍幼鲍的中间培育技术研究 (1)对南方越冬方式的评价 目前,每年的11月前后,将6-7月龄幼鲍运往南方的闽东、闽中、闽南沿海越冬,翌年4月至6月再运回到北方(大连、山东半岛)的养殖模式已经普遍应用于皱纹盘鲍的实际生产,为评价南方越冬的幼鲍培育方式,本研究分别以不同幼鲍材料在闽东三都海湾进行了越冬培育实验。 选择生产上壳长分别为18.37 ± 1.28 mm、15.89 ± 1.10 mm、14.55 ± 1.10 mm与10.59 ± 0.84 mm的幼鲍进行了为期6.5个月的越冬培育,实验结束时,存活率分别为95.56 ± 2.21%、90.55 ± 1.96%、83.97 ± 1.63%与63.30 ± 2.79%。回归分析表明,供试幼鲍在实验起始时的壳长与越冬阶段的存活率成正相关(P = 0.018 < 0.05)。该结果表明,提高幼鲍的规格可显著提高皱纹盘鲍的越冬成活率,因此对于实际生产而言,采取适当措施提高皱纹盘鲍越冬苗种的规格将大幅增加生产的收益,而采用生长速率快的品种、品系或提早采苗均可实现该目标。综合各规格组幼鲍,幼鲍在南方开放性水域进行越冬培育的平均存活率较高,可达到91.38±0.01%,从幼鲍南方越冬的存活曲线可以看出,幼鲍的死亡主要集中在从大连运至福建某地后的15天内,出现死亡高峰的原因可能是由于运输过程的胁迫。此外,2月及4月中下旬水温出现显著降低或回升时也有较明显的死亡出现。该部分结果,对皱纹盘鲍幼鲍的养成管理有指导意义,可以通过合理安排越冬时间、避开死亡的敏感期等措施减少苗种越冬阶段的死亡量。 以中国大连野生群体繁育的子一代为亲本(10♀,10♂),以群体交配的方式繁育F2代个体为实验材料,分别于南方海区以及北方室内升温水方式下进行生长、存活比较,结果表明南方越冬培育方式下,幼鲍壳长的日增长率为81.37-108.89 µm•day-1,与北方室内升温培育条件相比,壳长生长提高了1.08 ~ 1.68倍;而存活率无显著差异。皱纹盘鲍幼鲍南方越冬方式的优势主要体现在鲍鱼幼鲍的生长速度加快,同时节约养殖场的能耗 (2)幼鲍培育过程中的养殖密度与分选效应评价 以3种规格皱纹盘鲍幼鲍为材料比较幼鲍在4个培育密度以及分选或混养条件下壳长的平均日生长及特定生长率。在南方越冬培育方式下实验进行106天,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实验初始幼鲍的壳长以及培育密度对壳长的生长有显著影响,而且密度效应在不同幼鲍起始规格组中有不同表现;分选没有能够提高不同规格组的生长。本研究的结果对皱纹盘鲍幼鲍的越冬培育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Resumo:
附着生物又称污损生物,是附生在海洋设施和生物体表面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生物的总称(Azis et al., 2001)。附生在养殖器材和生物体表面的数量巨大的附着生物,对贝类养殖和海湾生态系统内的物质和营养盐循环等多个方面产生影响。本研究以北方重要的养殖海湾----桑沟湾为研究对象,对贝藻养殖区附着生物的群落演替及其生态效应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① 2007年5月至2008年5月,采用挂网的方法对桑沟湾栉孔扇贝和海带混养区的附着生物的季节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挂网上的附着生物具有显著的季节变化特征,网片上的附着生物湿重与水温的变化相一致,生物量为3~1210 g•m-2。2月份附着生物的生物量最低,8月份最高。2007年9月至11月,对栉孔扇贝养殖笼上和贝壳上的附着生物种类和数量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9月份养殖笼上附着生物的湿重约为1.94 kg,10月份降至0.99 kg,11月份又稍有增加,为1.03 kg。扇贝壳上的附着生物变化趋势与养殖笼上的相同,9~11月份壳上附着生物的数量约0.49~2.09 g。扇贝养殖笼上可鉴定的大型附着生物约23种,包括藻类、海鞘类、苔藓虫类、环节动物、腔肠动物、软体动物、甲壳动物和海绵动物等。玻璃海鞘、柄海鞘、紫贻贝和苔藓虫等是附着生物群落中的优势种。 ② 通过在栉孔扇贝和虾夷扇贝上壳上添加不同重量的“模拟附着生物”(速凝水泥)的方法,研究了贝壳上附着生物的重量对这两种扇贝生长和存活的影响。结果显示水泥重量是上壳重0.5-3倍的各组实验组扇贝的生长和存活与对照组(未添加水泥的扇贝)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说明贝壳上附着生物重量为上壳的3倍重时,也不会显著影响扇贝生长存活。9-11月份贝壳上的自然附着生物的重量约为1.47-2.09 g,为上壳重的28.16 (±38.6)%—31.29 ± (31.63)%。因此,贝壳上附着的生物重量不太可能对扇贝的生长存活造成显著的负面影响。 ③ 在桑沟湾现场测定了玻璃海鞘和柄海鞘的生物沉积速率。9月份(水温约24℃)玻璃海鞘和柄海鞘的生物沉积速率分别为32.14和90.06 mg•ind-1•d-1或(858.99 和467.76 mg•gdw-1•d-1),据此计算,养殖笼上的两种海鞘的生物沉积速率约为84.29 mg•m-2•d-1。海区的自然沉积速率为41.49 mg•m-2•d-1;玻璃海鞘和柄海鞘沉积物中有机质含量分别为14.34%和13.77%,对照组海区自然的有机质含量为14.36%;以上三者有机碳的含量分别为24.72%,23.74%和24.76%;氮的含量分别为0.27%和0.25%,自然沉积物中的氮含量为0.30%。9月份扇贝养殖笼上附着的海鞘将产生2588.16吨的沉积物,即向底部沉积363.77吨的有机物、6.99吨的氮和1.79吨的磷。 ④ 通过测定扇贝养殖笼上优势种附着生物--玻璃海鞘、柄海鞘和贻贝的摄食、呼吸和排泄,研究了这些优势种类对贝类养殖和海湾环境的影响。9月份(水温约24.5℃)玻璃海鞘和柄海鞘对颗粒有机物(POM)的摄食率分别为14.30 和17.01 mg• h-1•ind-1。根据实验结果计算这两种海鞘摄取的颗粒有机物相当于312个扇贝的摄取量,大于笼内养殖的扇贝的摄取量;玻璃海鞘和柄海鞘的耗氧率分别约为0.32和0.18 mg•h-1•ind-1,养殖笼上的这两种海鞘消耗的溶解氧约等于75个扇贝消耗的溶解氧。栉孔扇贝、玻璃海鞘、柄海鞘和贻贝的排氨率分别为33.66 ±11.34,117.90±23.46,35.91±6.22,28.08±3.41 ug NH4-N•gdw-1•h-1。以此估算,9月份玻璃海鞘、柄海鞘和贻贝每天排泄的氨氮约为654.08 kg,相当于16467吨栉孔扇贝(鲜重)排泄的氨氮。海鞘和贻贝排泄的氨氮可提供浮游植物等所需的2.75%的氮,可以提供1204吨海带的生长所需的氮。 ⑤ 一个养殖笼内的栉孔扇贝和全部附着生物(Scallop Culture Unit, SCU)在夏季(6-9月)对颗粒有机物的摄食速率约为43.13-98.94 mg/h,平均74.05 mg/h,期间桑沟湾养殖的栉孔扇贝及附着生物摄取的POM约为1279.58吨;同期,SCU对氨氮和磷(PO4-P)的排泄速率分别为125.59-1432.23 μmol•h-1和76.2-252.89μmol•h-1,期间桑沟湾养殖扇贝及附着生物排泄的氮磷分别为211.09 吨和83.79 吨。一串牡蛎及吊绳和牡蛎壳上的附着生物(Oyster Culture Unit, OCU),夏季摄食率为5-41.43μmol•h-1,耗氧率为16.54-41.76μmol•h-1,对氨氮和磷(PO4-P)的排泄速率分别为35.56-489.34μmol•h-1 和9.92-16.68μmol•h-1。以此估算,夏季OCU可摄取POM535.68吨,消耗溶解氧955.58吨,排泄氮磷分别为62.37 吨和15.50 吨。
Resumo:
在中国,孔石莼应用于医药方面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其煎剂常被当地居民用来治疗中暑和泌尿方面的疾病。实验室以前所做的工作表明,孔石莼的水溶多糖具有很好的抗高血脂活性,本论文在此研究的基础上主要就多糖的长期毒性、一般药理、多糖的衍生化、不同分子量孔石莼多糖的抗氧化活性、衍生物的抗氧化活性和动物调血脂活性进行了研究。 水提醇沉制备多糖,多糖主要由糖醛酸、鼠李糖、木糖、葡萄糖和硫酸根组成,还含有微量的半乳糖、甘露糖和阿拉伯糖。多糖中主要的二糖重复单位为[β-D-Glcp A-(1->4)- α-L-Rhap 3S] 和 [α-L-Idop A-(1->4)- α-L-Rhap 3S]。急性毒性实验表明,KM小鼠对孔石莼多糖的最大耐受量(MTD)大于4000 mg/kg,其腹腔注射雌性小鼠的半致死量(LD50)为408.7 mg/kg,雄性动物为432.7 mg/kg。长期毒性(6个月)实验表明孔石莼多糖无毒反应剂量为1.2 g/kg。一般药理研究表明孔石莼多糖对小鼠中枢神经系统无明显影响,对麻醉犬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均无明显影响。 采用过氧化氢降解的方法制备了不同分子量的孔石莼多糖,并且测定了体外抗氧化活性;制备了高硫酸根含量的孔石莼多糖、乙酰化和苯甲酰化孔石莼多糖衍生物,测定了体外抗氧化活性和动物调血脂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分子量的孔石莼多糖其抗氧化活性是不同的,分子量低的孔石莼多糖表现出了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孔石莼多糖的衍生物其抗氧化活性要优于孔石莼多糖。调血脂动物试验表明,孔石莼多糖以及其衍生物都具有很好的调血脂效果。高硫酸根含量孔石莼多糖的中、低剂量组的调血脂活性要优于高剂量组(低剂量组降低低密度脂蛋白的能力要稍弱于原料),而且,中剂量组与原料组相比,小鼠血清TG明显降低(P<0.05),LDL-C 明显降低(P<0.01)。低剂量组乙酰化衍生物降低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的能力要优于中高剂量组。对于孔石莼多糖以及衍生物调血脂的机制还需进一步的研究。
Resumo:
A novel manganese superoxide dismutase (MnSOD) was cloned from bay scallop Argopecten irradians by 3' and 5' 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 (RACE) PCR. The full-length cDNA of MnSOD was of 1207 bp with a 678 bp open reading frame encoding 226 amino acids. The deduced amino acid sequence contained a putative signal peptide of 26 amino acids. Sequence comparison showed that the MnSOD of A. irradians shared high identity with MnSOD in invertebrates and vertebrates, such as MnSOD from abalone Haliotis discus discus (ABG88843) and frog Xenopus laevis (AAQ63483). Furthermore, the 3D structure of bay scallop MnSOD was predicted by SWISS-MODEL Protein Modelling Server and compared with those of other MnSODs. The overall structure of bay scallop MnSOD was similar to those of zebrafish Danio rerio, fruit fly Drosophila melanogaster, Chinese shrimp Fenneropenaeus chinensis, human Homo sapiens, and had the highest similarity to scallop Mizuhopecten yessoensis and abalone H. discus discus. A 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 (qRT-PCR) assay was developed to detect the mRNA expression of MnSOD in different tissues and the temporal expression in haemocytes following challenge with the bacterium Vibrio anguillarum. A higher-level of mRNA expression of MnSOD was detected in gill and mantle. The expression of MnSOD reached the highest level at 3 h post-injection with V. anguillarum and then slightly recovered from 6 to 48 h.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bay scallop MnSOD was a constitutive and inducible protein and thus coul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immune responses against V anguillarum infection. (c) 2008 Elsevier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Resumo:
通过盆栽试验,观测分析了祁连山东段南麓坡地3200m-3800m垂直带3种牧草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中华羊茅(Festuca sinen-sisKeng)仅在3400m处发芽、生长,其他高度上未发芽;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G riseb)和冷地早熟禾(Poa crym ophilaKeng)在不同海拔高度均可发芽、生长。垂穗披碱草和冷地早熟禾地上、地下生物量沿海拔高度的升高而降低,且前者生物量大于后者;两者的植株高度和根系长度随海拔不同而不同,都在3400m处最大,前者大于后者。因此,垂穗披碱草和冷地早熟禾可以作为高寒草原地区推广种植的首选牧草,而中华羊茅生长所需环境相对苛刻,不易在同类环境下生长。
Resumo:
2003年8~9月,对青海省境内普氏原羚的分布和种群数量进行了专项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普氏原羚现存7个种群,累计数量为602只;其中塔勒旋果种群属首次报道.与以往报道相比,目前元者和鸟岛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海晏-刚察种群数量增长明显;湖东-克图种群数量有所回升,但仍没有达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时的种群数量.普氏原羚种群数量变化与栖息地质量及人为干扰程度有密切相关.本次调查显示,普氏原羚现存栖息地呈不连续的间断分布,随着区域经济开发力度的加大,其栖息地在不断缩减、生存环境质量仍在继续恶化.
Resumo:
应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青海10个不同产地的五脉绿绒蒿样品总生物碱含量测定,结果显示,不同产地的总生物碱含量为0.0262%~0.0788%,平均0.0502%,与分布海拔呈正相关,与分布纬度无显著关联.
Resumo:
对柴达木唐古特白刺种籽油的安全性和降血脂作用进行了研究。以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提取白刺种籽油,采用小白鼠进行急性毒性实验和安全性评价,以高脂例料诱导建立大鼠高脂动物模型,灌胃种籽油4w,测定动物血清血脂水平。结果表明,小鼠每日给予白刺籽油40ml/kg,连续观察14d,无毒性表现,服用安全;种籽油5g/kg和10g/kg剂量对高脂饲料诱导的大鼠血清TC、TG及LDL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可显著升高高血脂大鼠HDL/TC和HDL/LDL的比值,表明高剂量白刺种籽油具有显著的降血脂作用。
Resumo:
报道了西藏鱼类染色体多样性的研究结果。黑斑原■的染色体数目2n = 48 ,核型公式为20 m + 12sm + 10 st + 6 t;同时还存在2n = 42 与2 n = 44 两种类型,并据此认为黑斑原■不应是■科鱼类中的最特化种。西藏高原鳅、尖裸鲤、拉萨裸裂尻鱼、异齿裂腹鱼和拉萨裂腹鱼的染色体数目与核型公式分别为2n = 50 = 14 m + 4sm + 22 st + 10 t,2n = 86 = 24 m + 12 sm + 22 st + 18 t,2n = 94 = 22 m + 8 sm + 46 st + 18 t ,2n = 106 = 24 m + 26 sm +30 st + 26 t ,2n = 112 = 26 m + 24 sm + 28 st + 34 t ,在数目和核型或图像上有别于前人的报道。首次报道小眼高原鳅、高原裸鲤的染色体数目、核型及巨须裂腹鱼的核型公式,依次为2n = 50 = 16 m + 12 sm + 12 st + 10 t,2n = 94 =24 m + 14 sm + 22 sm + 34 t,2n = 102 = 20 m + 28 sm + 22 st + 16 t 。佩枯湖裸鲤的染色体数目2n = 66,是裂腹鱼类中最少的。双须叶须鱼染色体的数目则极多,2n = 424~432,甚为罕见,两者都有待进一步研究。 西藏鱼类的染色体多样性十分丰富, 表现出裂腹鱼类、鳅科和■科鱼类各属、种之间的差别以及种内不同居群甚至同一个体的细胞之间的差异。该特点可能与鱼类物种形成所处的不稳定环境有关。在探讨鱼类分类地位和演化关系时, 染色体组型有一定的可信度, 但只有当一个类群或属或种的染色体组型完全稳定时才可作为依据予以采用。
Resumo:
The Tarim Block is located between the Tianshan Mountains in the north and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in the south and is one of three major Precambrian cratonic blocks of China. Obviously, the Paleozoic paleogeographic position and tectonic evolution for the Tarim Block are very important not only for the study of 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the Altaids, but also for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distributions of Paleozoic marine oil and gas in the Tarim Basin. According to the distributions of Paleozoic strata and suface outcrops in the Tarim Block, the Aksu-Keping-Bachu area in the northwestern part of the Tarim Block were selected for Ordovician paleomagnetic studies. A total of 432 drill-core samples form 44 sampling sites were collected and the samples comprise mainly limestones, argillaceous limestones and argillaceous sandstones Based on systematic study of rock magnetism and paleomagnetism, all the samples could be divided into two types: the predominant magnetic minerals of the first type are hematite and subordinate magnetite. For the specimens from this type, characteristic remanent magnetization (ChRM) could generally be isolated by demagnetization temperatures larger than 600℃; we assigned this ChRM as component A; whilst magnetite is the predominant magnetic mineral of the second type; progressive demagnetization yielded another ChRM (component B) with unblocking temperatures of 550-570℃. The component A obtained from the majority of Ordovician specimens has dual polarity and a negative fold test result; we interpreted it as a remagnetization component acquired during the Cenozoic period. The component B can only be isolated from some Middle-Late Ordovician specimens with unique normal polarity, and has a positive fold test result at 95% confidence. The corresponding paleomagnetic pole of this characteristic component is at 40.7°S, 183.3°E with dp/dm = 4.8°/6.9° and is in great difference with the available post-Late Paleozoic paleopoles for the Tarim Block, indicating that the characteristic component B could be primary magnetization acquired in the formation of the rocks. The new Ordovician paleomagnetic result shows that the Tarim Block was located in the low- to intermediate- latitude regions of the Southern Hemisphere during the Middle-Late Ordovician period, and is very likely to situate, together with the South China Block, in the western margin of the Australian-Antarctic continents of East Gondwana. However, it may have experienced a large northward drift and clockwise rotation after the Middle-Late Ordovician period, which resulted in the separation of the Tarim Block from the East Gondwanaland and subsequent crossing of the paleo-equator; by the Late Carboniferous period the Tarim Block may have accreted to the southern margin of the Altaids.
Resumo:
运用简易、快捷、灵敏的ICP2MS 法直接测定稀有多金属矿以及河水样品中的铀钍含量,并推算其与比放射性活度之间的定量关系,客观评价了某稀有多金属矿废水中的放射性水平以及额尔齐斯河流域的放射性污染现状。研究表明,某稀有多金属选矿废水铀含量可达781311μg/ L ,钍含量达01627μg/ L 。额尔齐斯河流域各支流河水铀、钍平均含量分别为01584μg/ L 、01025μg/ L ,其干流河水钍平均含量为01019μg/ L ,而铀平均含量达21234μg/ L ,远高于世界河水铀平均含量01309μg/ L 。
Resumo:
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素氏提取、水蒸汽蒸馏3种提取技术提取蓬莪术挥发油,并用GC-MS联用仪分析其化学成分,实验结果表明: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在挥发油得率、有效抗肿瘤组分、工艺流程、有机溶剂残留、挥发油外观及香气等诸多方面均明显优于索氏提取法和水蒸汽蒸馏法,有较高的工业应用价值。
Resumo:
姚安金矿床与富碱侵入岩体具有密切时空关系[1] 。本研究运用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示踪方法 ,探讨了富碱侵入岩与姚安金矿床之间可能的成因联系。1 地质背景我国滇西“三江”地区沿哀牢山—金沙江深大断裂及其附近 ,分布着一个总体呈这个北西走向的巨型富碱侵入岩带 ,带内分布着大量在第三纪时期的裂谷环境中由富集地幔部分熔融形成的富碱侵入体[1~ 4 ] 。姚安岩体属于这个富碱侵入岩带的一部分。姚安金矿床已探明金矿脉 19条 ,金品位为0 .4 5~ 2 9.95)g/t① 。矿区内的侵入体为姚安岩体 ,主要由正长斑岩和石英正长斑岩组成。矿体产于姚安岩体与侏罗系地层的内外接触带内。野外可见 ,姚安岩体形成后至金成矿前 ,区内再未有其它岩浆活动 ,这表明金成矿与姚安岩体具有密切的时空联系。矿区内出露的地层是侏罗系妥甸组 (J3t)灰黑色粉砂质泥岩 ,姚安岩体呈岩株状侵位于妥甸组地层中。区内的骨架构造为北西向的断裂 ,矿体呈脉状、豆荚状产于主断裂旁侧的次级断裂破碎带中。根据矿脉的穿插关系、矿石的结构构造和矿物组合 ,姚安金矿床可分为两个主要成矿阶段。早期硫化物阶段(阶段I) :矿石为细脉浸染型 ,主要矿石矿物有黄铁矿、黄铜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