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4 resultados para 9-76
Resumo:
利用室内人工模拟降雨,研究了不同初始含水量砂黄土在降雨条件下入渗-径流、土壤侵蚀,以及NO3--N随径流流失和土壤深层淋溶特征。结果表明,初始含水量对产流时刻的影响在相对含水量为49.4%和76.9%之间存在一个转折点,高初始含水量较低含水量产流提前大约15 min;土壤侵蚀量随着土壤初始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加,相对含水量为97.1%时,侵蚀泥沙量分别是相对含水量22.9%时的2.8倍,49.4%时的2.3倍,76.9%时的1.5倍。初始含水量高的处理径流初始NO3--N浓度高,随后各处理均衰减很快,10 min左右NO3--N含量趋于雨水本底值;土壤初始含水量越低,NO3--N被淋洗的程度越严重,土壤剖面中NO3--N的浓度峰越深。对于黄土高原坡地砂黄土NO3--N迁移特征来看,按照NO3--N迁移数量,随径流和泥沙流失量比向土壤深层迁移的数量小。说明在降雨条件下,NO3--N主要通过土壤深层淋溶损失,且土壤初始含水量越低其损失越严重。针对黄土高原降水量小、分布集中的特点,采取措施增加入渗,蓄积水分,在一定含水量下施肥,以提高氮肥利用率,降低NO3--N的淋溶。
Resumo:
为了给黄土旱地经济合理施肥、粮食增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长期定位试验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施肥对小麦产量、各生育期钾素营养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不同施肥小麦增产效果差异显著。单施氮肥小麦增产75.3%,单施磷肥小麦产量则降低24.7%,NM、PM、NPM配施小麦增产75.9%~92.9%;小麦钾素的吸收主要集中在生长发育前期,孕穗期以后因泌钾现象多表现为负吸收,施用有机肥,特别是无机肥与有机肥配施,促进小麦吸钾作用明显,小麦植株各器官含钾量明显提高;单施N肥、NP配施小麦钾素的吸收量、吸收速率较高,单施有机肥及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小麦钾素吸收量和吸收速率比对照也有明显提高;单施N肥小麦氮肥利用率较高为76.73%,单施P肥小麦磷肥利用率较低仅为14.20%,NP配施与单施P肥相比,吸磷量、吸钾量分别增加112.53%和79.36%。施用有机肥可以显著提高作物氮、磷、钾吸收量,但肥料利用率却不高。[结论]施用有机肥以及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可以明显促进小麦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提高小麦产量。
Resumo:
合成了一系列氯含量不同的氯化丁羟(氯含量为5%~68%)。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观察了氯含量不同的氯化丁羟的双键变化。通过氯含量-5反应时间的关系及上述观察结果表明;丁羟在四氯化碳中进行氯化,首先进行加成反应,待双键饱和后,进行取代反应。用红外光谱观察了丁羟在氯化反应中三种微观结构的变化,观察了氯化高顺式聚丁二烯的双键变化,对氯化丁羟的赤苏异构体的碳-氯键红外光密度比值,进行了分析。这些观察和分析说明;丁羟在四氯化碳中氯化,存在着顺-反异构化反应。较详细地研究了影响交联反应的主要因素,利用低聚物的特点,通过数均分子量和粘度表征了交联反应程度。从而观察到,交联反应伴随着氯化反应之中,交联程度随着反应液中羟浓度的提高,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在一定反应液浓度下交联程度可以减小到很低程度,得到完全可溶的氯化丁羟。反应温度对交联反应在20~76℃范围无显著影响。提出了以氯乙醇为调节剂合成液体氯化丁羟的方法。实验结果说明,氯乙醇比文献中得到的乙醇在抑制交联反应,提高氯含量方面效果更好。氯化丁羟的羟值分析结果表明,丁羟的羟值在氯化反应中没有损失。这对氯化丁羟作为遥瓜型低聚物应用,在进行固化反应时,是非常重要的。随着溶剂介电常数的提高,出现凝胶的极限浓度也提高。根据这一实验和上述各项实验结果,基于烯类化合物氯化反应的一些基础研究工作。我们认为,在丁羟的氯化反应中,存在着两种反应机理;离子机理的加成,导致可溶氯化产物,自由基机理除加成外,导致交联,顺-反异构化反应。II 氯化丁羟与TDI的反应为二级反应。DBTDL(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对本固化反应有明显的催化效果。在100 ℃,以DBTDL为催化剂的固化反应中,氯化丁羟与TDI的反应速度常数为11.9 * 10~(-3)(升/克分子·秒),这个反应活化能为5.5千卡/克分子。合成了一系列的氯化丁羟聚氨酯。红外光谱测试结果表明,NH基分为两个红外吸收峰;3440 cm~(-1), 3310 cm~(-1)。高波频峰的为游离的NH基,低波频峰为缔合的NH基,其缔合度为88%。同时,表征了氯化丁羟聚氨酯的主要红外光谱吸收峰。研究了氯化丁羟聚氨酯的形态结构。透射电子微显镜示出氯化丁羟聚氨酯的微相分离区域结构,其硬段区域结构的尺寸大约趋于在0.7~1.6μ范围内(硬段含量30%)。差热分析和示差扫描量热分析结果一致表明,氯化丁羟聚氨酯在60 ℃-90 ℃范围内有一宽而弱的吸热转变区,在115 ℃左右有一吸热峰,它们归因于硬段区域结构的热转变。宽角X光衍射实验没有观察到明显的结晶吸收峰的存在。这个实验结果主要与氯化丁羟聚氨酯的无规、侧基及不对称的结构特点有关。初步实验结果显示出,氯化丁羟聚氨酯具有优异的粘结性能,其抗剪强度约是丁羟聚氨酯的六倍。通过氧化锌的作用,可以提高氯化丁羟聚氨酯的抗张强度。因为粘结强度是水轮机耐磨耐汽蚀涂层研制中比较关键的因素,所以,这个实验结果是很有意义的。
Resumo:
本文叙述了2.4-二甲基戊二烯基稀土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及质谱的鉴定。测定了Gd(2.4-GH_(11))_3的单晶结构,此外还合成了(2.4-GH_(11)K.TMEDA及K_2C_8H_8·3THF并也测定了它们的晶体结构。在所合成化合物的红外光谱中,没有属于C=C双键的吸收峰,表明分子中配位体以η~5形式的大π键体系与稀土金属离子结合,在Ln(2.4-GH_(11))_2Cl·TMF和Ln(2.4-GH_(11))Cl_2·GH_THF的红外光谱中,于1060波数附近出现一强而宽的吸收峰,即化合物中有四氢呋喃分子络合。化合物的室温NMR谱有四个吸收峰,2.4-二甲基戊二烯配位体可能为η~5平面∪或W构型。化合物的水解'H-NMR谱与质谱都证实水解产物为2.4-二甲基-1.3-戊二烯。它是-2.4二甲基戊二烯阴离子水解所得的唯一产物,它表明化合物中的配位体确为2.4-二甲基戊二烯阴离子。(2.4-GH_(11))_2Cl·TMDA配合物晶体结构是应用低温X-射线衍射技术用Nicolet R_3 M/E型四园衍射仪LT-1低温装置并利用重原子法测定的最小二乘法精修至收敛时的一致性因子R=0.055. Rw=0.057。晶体属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晶胞参数a=11.322(4)A, b=9.242(3)A, c=15.956(5)A. β=106.70(3)分子中2.4-二甲基戊二烯阴离子呈平面∪构型。钾离子与四甲基乙二胺二啮体结合形成的络合阳离子和2.4-二甲基戊二烯阴离子相间排列形成无限链状结构分子。2.4-二甲基戊二烯阴离子的C-C键长明显分为中间与外端C-C键两组。外端组C-C键双性质较强键长较短。表明C3具有负电荷的共振杂化体贡献较大。分子中K-C键最短的是K-C(1.5)。而不是具有较多负电荷的C3-K键。这可能是由于几何因素造成的。K_2C_8H_8·3THF的晶体结构是采用与前者相同的方法测定的。它属三斜晶系,PT空间群,晶胞参数a=10.263(3)A, b=13.157(4)A, c=9.443A, α=87.51(2)°, β=114.93(2)°, γ=76.81(2)°. V=1111.6A, R=0.051. 晶体中负二价的环辛四烯阴离呈平面构型,具有中心对称性,两侧与两中心对称相关的钾离子连接,相邻的非等效的钾离子间通过两四氢呋喃分子的氧原子相连接,从而形成了无限链状结构的分子。环辛四烯反映了Huckel的4n+2芳香性规则。该结构的特别之处在于四氢呋喃分子的氧原子以桥键形式与两个钾离子同时连接。而这种形式的桥键在其它化合物中似还未发现。Go(2.4-GH_(11))_3的晶体结构亦是采用与前述相同的方法测定的。其晶体为三斜晶系,PT空间群,晶胞参数a=12.541A, b=12.853A, c=8.432A, α=91.44°, β=108.61°, γ=117.97°, V=112.54A~3. 结构测定表明,Gd(2.4-GH_(11))_3分子具有C_3h对称性。三个配位体阴离了的九个带负电荷的碳原子近似以三帽三角棱柱形式与钆离子配位。分子中2.4-二甲基戊二烯阴离子的C-C键长-亦分为而组。外端C-C键较中间C-C键强,键长较短,亦表明C3具有较多的负电荷。2.4-二甲基戊二烯阴离子本身近似呈平面∪构型。C2,C4偏离由C1 C3 C5三碳原子构成的平面0.067A。方向上远离中心钆离子。可能在此以离子性为主的化合物中,钆离子与不带电荷的C2 C4间的相互作用有些排斥性质。与Nd(2.4-GH_(11))_3不同的是,在Gd(2.4-GH_(11))_3分子中,Gd-(C(1,5)键最短,而不是Gd-C(3)键。这可能是由于钆离子的半径较小,化合物的空间位阻效应较大所致。
Resumo:
本文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垫失重,质谱,核磁共振以及电子能谱的测定,确认合成了下述两种新型的过程金属稀土有机配合物:<1> NdCl_3 + NaCaH_7 →~(THF) C_9H_7NdCl_2·nC_4H_8O C_9H_7NdCl_2 · nC_4H_8O + NaFeC_5H_5 (co)_2·mC_4H_8O →~(THF) Na[C_9H_7NdCl_2Fe(co)_2C_5H_5]·C_4H_8O <2> SmCl_3 + NaC_9H_7 →~(LiCl)_(THF) C_9H_7SmCl_2·(LiCl)_2·nC_4H_8O C_9H_7SmCl_2·(LiCl)_2·nC_9H_8O + NaFe(co)_2C_5H_5·mC_4H_8O → Li_2[(C_9H_7SmCl_3·Fe(co)_2C_5H_5]·C_4H_8O这些化合物可涂于四氢呋喃,氯仿,丙酮,三氯乙酸,吡喀算溶剂,不溶于四氯化碳,汽油,笨等涤剂。对水和空气敏感,同硝酸发生激烈的反应。化合物的红外光谱图中1010cm~(-1),865cm~(-1)为茚基特征吸收峰,1045cm~(-1), 910cm~(-1)为四氢呋喃分子的特征吸收峰。化合物垫失重图中出现了脱去一个四氢呋喃分子和两个羰基的垫失重谱。本文制备配体GH_7LnCl_2nTHF过程中,合成了一类新型的离子型金属有机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热失重,红外光谱的测定,确定了合成的化合物组成为[Na[C_4H_8O)_6][(CGH_7)_3Ln)_2Cl] 2 LnCl_3 + 6 NaC_9H_7 →~(THF) [(CGH_7)_3Ln)_2Cl][Na(C_4H_8O)_6] Ln = Nd, Sm 并测得了其晶体结构,Nd[Sm]的晶胞参数为:a = 12.553[12.550](A) b = 12.696 [12.653] (A) c = 10.630 [10.608] (A) α = 97.37 [97.76] (°) β = 91.65 [91.83] (°) γ = 87.19 [86.76] (°) V = 1672.4 [1665.9] (°)此类化合物的晶胞体积有V_(Nd) > V_(Sm)现象,符合镧系收缩的规律。化合物热失重图中表明,有27.5%的失重,相当于失去了六个四氢呋喃分子。化合物的红外光谱图中,1015cm~(-1), 865cm~(-1)为茚基特征吸收峰1055cm~(-1), 910cm~(-1)为四氢呋喃分子的特征吸收峰。这些化合物溶于四氢呋喃,不溶于汽油。对水和空气敏感。
Resumo:
本文进行了大豆种子超氧岐化酶和大豆品质因素(脂肪酸)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在这一研究中,我们使用了三种方法:1、HPLC分离测定脂肪酸的组成。2、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研究同功酶。3、建立了自旋捕捉方法分析超氧岐化酶的活性。我们对二十四种大豆进行了研究:虎林野生大豆、公主岭野生大豆、秣食豆、黑豆、金元1号、满仓金、小金黄、东农4号、大白眉、早丰1号、十胜长叶、阿姆索、九农9号、黑河3号、绥农4号、黑农26号、吉林3号、合丰23号、哈76-6296、辽宁3号、吉林20、铁丰18、长农4号和EVANS、结果表明大豆种子SOD的比活力和其油脂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和亚麻酸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和油酸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和棕榈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和亚油酸含量基本无关;和不饱和脂肪酸和为负相关。其直线回归方程分别为:Yoil = 27.72270-193.04800X比活力 Y18:3 = 3.64289 + 86.69367X比活力 Y18:1 = 31.42366 - 206.61395X比活力 Y16:0 = 9.03986 + 73.46336X比活力 只考虑栽培大豆,它们均未达到5%的显著水平。同功酶的研究结果表明,同功酶可分三个谱带区:A、B和C区,A区为MN-SOO、B、C区均为Cu、Zn-SOD。其中:虎林野生大豆、公主岭野生大豆,秣食豆、黑豆均有两条Mn-SOD同功酶谱带,其余二十个品种栽培大豆均有一条。吉林3号、吉林20的B区只有一条Cu、Zn-SOD同功酶谱带,其余二十二种大豆均有三条。C区都为三条Cu、Zn-SOD同功酶谱带。A、B和C区的百分量和大豆含油量、脂肪酸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只有栽培大豆的A区和亚麻含量为显著负相关,其它均没达到5%的显著水平。其直线回归方程为:YA = 43.3277 - 2.5481 X18:3对用HPLC分离脂肪酸的文献方法进行了改进,由文献的1小时改进到每个样品十八分钟。并对二十四种大豆的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离测定,结果发现,野生大豆、半栽培大豆和黑豆的亚麻酸含量高于栽培大豆。对光照核黄素体系,DMPO捕捉O_2:的机理进行了探讨。通过SOD抑制O_2~-的DMPO捕捉加合物DMPO-OOH的生成,建立了用自旋捕捉方法分析SOD的活性,并对二十四种大豆种子SOD的活性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野生大豆,半栽培大豆和黑豆的SOD比活力偏高。
Resumo:
本论文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对广西产眼镜王蛇(OPhiophagushannah)泛素融合蛋白基因和核糖体蛋白L30基因进行了克隆及分析;第二部分利用生物化学手段对大蹼铃蟾(Bombinamaxima)膜联蛋白A2样蛋白进行了初步研究。首先,从广西产眼镜王蛇毒腺中抽提总RNA,经mRNA纯化后构建眼镜王蛇毒腺。DNA文库,得到大概1.8*105个独立的克隆。从所构建的cDNA文库中,我们随机筛选200个克隆测序,得到两个在进化上高度保守的基因:泛素融合蛋白基因(GenBahk登录号为AF297036)和核糖体蛋白L30基因(GenBank登录号是AF297033)。前者cDNA的开放阅读框为387bp,后者为348bp。前者编码128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泛素融合蛋白前体;后者编码1巧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核糖体蛋白L30前体。由cDNA序列推导出的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泛素融合蛋白前体包括N-末端的泛素结构域(76个氨基酸残基)和C-末端的核糖体蛋白L40结构域(52个氨基酸残基)。该蛋白为一高碱性蛋白,C末端含有一个"锌指"结构域。与16个物种比较的结果表明,眼镜王蛇与脊椎动物的泛素融合蛋白氨基酸序列相似度较高,具有高度的保守性。我们克隆到的眼镜王蛇泛素融合蛋白基因和核糖体蛋白L30基因为泛素家族和核糖体家族提供新的序列信息,有助于深入研究泛素蛋白和核糖体蛋白的结构、功能以及与其他物种的类似分子之间的相互关系。其次,通过阴离子交换,凝胶过滤和阳离子交换层析我们从大蹼铃蟾皮肤匀浆物中纯化了一个表观分子量为33000Da的单链蛋白,N-末端序列比较分析显示它与脊椎动物膜联蛋白AZ亚群有较高的同源性,与来自非洲爪蟾、红色原鸡和人膜联蛋白AZ序列的annexin核心的第一个重复区结构域序列一致性分别为78.9%、89%和68%,因此命名为大蹼铃蟾膜联蛋白AZ样蛋白(BAllLP)。BAllLP具有钙依赖性的抑制专一性血小板膜受体GPVI激动剂一Stejnulxin诱导人血小板聚集的生物学功能。
Resumo:
从2003年3月到2006年5月期间,在云南中部无量山大寨子(24°21′N, 100°42′E)对一个黑长臂猿种群进行了研究。2003年3月至2004年3月主要研究了 3个群体的鸣叫行为。2005年3月一个群体被习惯化,随后对其进行了14个月的连 续观察。在此期间,主要对食性、时间分配、栖息地选择和利用、过夜地及过夜 树的选择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这些资料将有助于了解黑长臂猿对其高海拔、高纬 度、季节性变化明显栖息地的适应性,并且对了解长臂猿独特的社会结构具有重 要意义。另外,本研究结合获得的行为生态方面的数据,通过漩涡模型(VORTEX) 对该种群未来动态进行了模拟,对大寨子种群的保护和发展提出了保护建议。 黑长臂猿叫声在所有长臂猿中频率最高。成年雄性能发出boom、简单重复 音节和调节音节;成年雌性只能发出成功的激动鸣叫和失败的激动鸣叫。两者互 相配合组成结构复杂的二重唱,配对个体很少单独鸣叫,青年个体经常会加入二 重唱。同一群内两个成年雌性多数时候一起鸣叫。配对个体平均两天鸣叫一次 (53%),每次鸣叫平均持续时间12.9 分钟,雌性激动鸣叫4.6 次,激动鸣叫的 平均时间间隔为115 秒,91.5%的鸣叫发生在日出前半小时和日出后3 小时之间。 通过对相邻群体间鸣叫行为的分析,结果发现相邻群体倾向于不在同一天鸣叫, 如果同一天鸣叫,鸣叫的时间间隔显著长于不在同一天鸣叫的时间间隔,这些结 果不支持鸣叫具有调节群体空间距离的功能(inter-group spacing)的假说。雄性 倾向选择一个区域内最高的树进行鸣叫,这可能是为了声音的远距离传播。另外 雄性对鸣叫树的选择也兼顾了安全因素。通过比较鸣叫前后个体间的距离,黑长 臂猿的鸣叫具有群内通讯的功能,鸣叫后个体间的距离显著短于鸣叫前的距离。 虽然鸣叫树的分布与食物斑块的分布在不同海拔段和不同网格内都呈现出了高 度的相关性,但不能确定黑长臂猿在食物斑块附近进行鸣叫就是为了对食物资源 进行防御。 利用扫描法对研究群体的食性和时间分配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群体共 取食77 种植物和至少6 种动物,其中10 种重要食物占到取食比例的76.7%。在 10396 次确定食物类别的记录中,除无花果外的其它果实占25.5%,藤子叶和芽占21.0%,树叶和芽占19.2%,无花果占18.6%,花占9.1%,寄生植物的叶占6.3%, 另外其它食物占0.3%。黑长臂猿的食性具有明显的日变化和季节性变化。与其 它长臂猿相比,黑长臂猿的食性更加广泛。虽然黑长臂猿进食叶(藤子的叶和芽、 树叶和芽、寄生植物的叶)的比例稍多于进食果实(无花果和其它果实)的比例, 但当果实丰富时,它们仍然优先选择果实。 黑长臂猿平均在日出后33 分钟离开过夜树,在日落前128 分钟进入过夜树, 平均每天活动518 分钟。活动期间,黑长臂猿用于休息的时间最多,达到40.0%, 其次是取食28.7%,排在第三的是移动19.8%,排在第四的是觅食占到6.1%,鸣 叫占2.6%,玩耍和其它活动一共占活动时间的2.8%。时间分配具有明显的日变 化和季节性变化。食物和温度因素是影响黑长臂猿时间分配季节性变化的最主要 的原因。 群体一共利用129 个1 公顷的网格,如果包含在活动路线内的空隙,活动范 围达到151 公顷,主要由3 个大的山沟组成。黑长臂猿平均每天移动1391 米, 进入9 个网格,连续两天倾向于利用家域中的同一条山沟。群体平均每月仅利用 家域的19%~50%,集中利用家域中的小部分区域,除2 月份外群体总是选择利 用原始常绿阔叶林。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与食物的分布及其季节性变化有 关、并且与该群生活地区的地形有关。 黑长臂猿喜欢选择高大的,生长在陡坡上的树过夜,群体一般形成4 个不同 的小单元过夜(青年个体与成年雄性睡在一起,两个成年雌性与未独立的婴猿分 别睡在一起,亚成年雄性单独过夜),过夜时总是快速进入过夜树,然后立即安 静下来,利用很多棵不同的过夜树,并且间隔很长时间后才重复利用,这些行为 都是为了避免被捕食者发现和攻击。群体喜欢在山坡上过夜,并且在冬天喜欢选 择在长有寄生植物的大树枝上过夜,这些行为可能与研究地点冬天的低气温有 关。此外,过夜树的选择可能兼顾舒适和方便寻找食物的功能。 通过获得的生态学资料,结合近缘种生态学参数,利用漩涡模型(VORTEX) 对该种群未来动态进行了模拟。结果显示:大寨子亚种群是一个具有很强的潜在 繁殖力的种群,如果没有偷猎,亚种群在100a 之内不会灭绝,并且能迅速达到 环境容纳量。但是每年如果有1 只成年雄性和1 只成年雌性被猎杀,该种群将会在第78a 灭绝,且灭绝概率为100%。不同程度的死亡率对种群影响不大,但高 死亡率显著延缓了种群到达环境容纳量的时间。环境容纳量对种群遗传多样性损 失具有重要的影响,在没有猎杀的情况下,种群的长期存活需要一个较大的环境 容纳量。因此,在黑长臂猿受到严格保护、且栖息地主要在保护区内的今天,严 密监控火灾的发生,限制牲畜进入林区等人为干扰的影响,保护好黑长臂猿栖息 地是首要工作之一。但如果能使其栖息地周围的森林植被得到恢复,增加其栖息 范围,将有利于该地区黑长臂猿的发展。
Resumo:
提出了一种符合IEEE802.11a无线局域网的5GHz直下变频接收机解决直流漂移的方法.该方法利用双平衡混频器输出端的模拟反馈环路消除直流漂移.该混频器经过测试,在5.15GHz频率下具有9.5dB的转换增益,13.5dB的噪声系数和7.6dBm的三阶交调,在3.3V电源电压条件下67mW的功耗,以及1.73mV的直流漂移,并能使直流漂移减少76%.该方案及整个直下变频的WLAN接收机已经采用0.35μmSiGe BiCMOS工艺流片并测试.
Resumo:
通过对抚顺市温道林场20、53和69年生长白落叶松(Larix olgensis)人工林生物量和营养元素的积累与分配、养分利用效率和养分再吸收效率、养分生物循环的研究,探讨了长白落叶松生长发育不同阶段的养分生态学特征;对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实验林场17年生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人工林进行5年的施肥(NH4NO3,15 g•m-2•a-1),研究了施肥对人工林养分生物循环的影响。结果表明: (1)20、53和69年生单株落叶松生物量分别为33.14 kg•tree-1、311.42 kg•tree-1和408.46 kg•tree-1,随林龄的增长而增加。各器官生物量的分配格局为:树干>根>树枝>树皮>针叶。树干生物量的分配比例为50.16%~69.20%,随林龄的增长比例增大,而其他器官生物量的分配比例则逐渐减小。20、53和69年生单株落叶松净生产力分别为3.04 kg•tree-1•a-1、9.68 kg•tree-1•a-1和10.21 kg•tree-1•a-1,随林龄的增长而增大。针叶和树干的净生产力最大,分别占整株林木净生产力的40.07%~47.93%和27.32%~40.97%,并且随林龄的增长而增大。树枝、树皮和根的净生产力则表现出随林龄的增长呈抛物线状。 (2)20、53和69年生单株落叶松N、P、K、Ca、Mg等5种营养元素的总贮量分别为308.14 g•tree-1、2021.01 g•tree-1和2485.24 g•tree-1,随林龄的增长而增加。5种营养元素的贮量大小为:Ca>N>K>Mg>P。树干养分贮量的分配比例为19.74%~34.23%,随林龄的增长呈抛物线状。针叶、树枝和树皮的养分贮量占整株林木养分贮量的比例为35.16%~45.59%,建议在采伐木材时实施去皮、打枝等措施,留下针叶、树枝和树皮在林地中,让其自然分解以使营养元素重新归还利用,对于维持林地的养分平衡和长期生产力具有积极作用。 (3)20、53和69年生单株落叶松年吸收养分量分别为35.31 g•tree-1•a-1、97.83 g•tree-1•a-1和100.08 g•tree-1•a-1,随林龄的增长而增加。5种营养元素的年吸收量大小为:Ca>N>K>Mg>P。落叶松的养分利用效率随林龄的增长而增大,但生长到一定年龄阶段后,其养分利用效率逐渐趋于稳定。落叶松的最佳采伐年龄应为养分利用效率保持稳定时的年龄,此时采伐单位干材所带走的林地养分量较少。不同营养元素的利用效率不同,P的利用效率最高,Mg、K次之,N、Ca最低。不同器官的养分利用效率不同,树干的养分利用效率最高,其次是根、树枝、树皮,针叶最低。随着林龄的增长,树干和根的养分利用效率增大,而树枝和树皮的养分利用效率减小。 (4)落叶松叶片的N再吸收效率为50.76%~55.11%,随林龄的增长表现出增大的趋势;P和K再吸收效率分别为64.38%~68.85%和87.85%~90.62%,随林龄的增长表现出减小的趋势。从养分利用效率和养分再吸收效率综合判断,本研究区落叶松生长可能受土壤N、P、K供应的限制,3种营养元素的限制作用大小为:K>P>N。 (5)落叶松人工林养分的年吸收量、年存留量和年归还量分别为51.94~78.35 kg•hm-2•a-1、17.77~29.43 kg•hm-2•a-1和34.18~48.92 kg•hm-2•a-1,均随林龄的增长而减少,这与林分密度逐渐减小有关。5种营养元素的年吸收量和年存留量大小均为:Ca>N>K>Mg>P,年归还量大小为:Ca>N>Mg>K>P。落叶松人工林的养分循环速率为0.624~0.658,随林龄的增长而增大。5种营养元素的循环速率以Mg、N最快,Ca、P次之,K最慢。K的循环速率较低,可能与研究区土壤K含量较低而表现出的K再吸收效率较高有关。 (6)施肥导致落叶松叶片N再吸收效率显著降低,而凋落叶片的N浓度显著增加,从而使凋落叶片的C/N比由80.29降低到60.29。施肥林地凋落叶片C/N比的降低使其分解速率加快,有利于其养分归还土壤,从而加快了系统的养分循环速率,提高了系统的养分利用率。因此,在人工林经营中,施肥不仅能提高林地生产力,而且对于维持林地养分循环具有积极作用。
Resumo:
磷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由于磷在土壤中的难溶性和难移动性,使得磷在陆地生态系统的循环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在明确土壤磷素存在形态和分布特征的基础上,探讨土壤磷素与土地利用方式以及植被生长发育状况之间的关系,对于指导土地利用和恢复植被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辽东山区天然次生林主要林型胡桃楸林、杂木林(由蒙古栎、花曲柳和山杨等树种组成)和蒙古栎林为主要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辽东山区天然次生林土壤磷素的分布特征,并比较研究了落叶松人工林取代天然次生林后土壤磷素的变化特征。主要结论如下: 1. 辽东山区天然次生林土壤磷素特征:(1)次生林0-30 cm土壤全磷含量的变化范围为326.5 mg kg-1-984.9 mg kg-1,土壤总有机磷含量、总无机磷含量、Olsen-P含量和土壤微生物量磷含量占全磷含量的比例变化范围分别为47%-76%、24%-53%、1.23%-1.40%和2.67%-3.45%,土壤全磷与土壤有机碳、全氮之间呈显著正相关,说明次生林土壤有机质含量是影响土壤磷素含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土壤Olsen-P和微生物量磷季节变化明显,均表现为夏季最高,且土壤Olsen-P和微生物量磷的季节变化规律不受植被类型的影响;另外,土壤Olsen-P、土壤微生物量磷的季节变化均与土壤含水量相关。(2)三个林型土壤酸性磷酸酶与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Olsen-P和微生物量磷之间存在密切的相关性,酸性磷酸酶可以作为评价次生林土壤磷素状况的一个指标。(3)不同林型土壤各形态无机磷分布不同,胡桃楸林以Fe-P(铁结合的磷酸盐)和Ca-P(钙结合的磷酸盐)为主,杂木林和蒙古栎林以O-P(闭蓄态磷)为主;不同林型土壤各形态无机磷随季节的变化规律不同,与Olsen-P的关系也不同,胡桃楸林土壤Olsen-P与Al-P(铝结合的磷酸盐)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杂木林土壤Olsen-P与Fe-P和Ca-P之间相关性显著,蒙古栎林土壤Olsen-P与Ca-P之间显著相关,说明辽东山区不同林型土壤磷素的有效来源不同。(4)辽东山区有机磷各形态的分布特征为:中等活性有机磷 > 中等稳定性有机磷 > 高稳定性有机磷 > 活性有机磷;土壤活性有机磷的季节变化与Olsen-P变化一致,中等活性有机磷、中等稳定性有机磷和高等稳定性有机磷的含量随季节变化无此规律;胡桃楸林、蒙古栎林土壤Olsen-P与活性有机磷、中等稳定性有机磷和高等稳定性有机磷之间显著相关,杂木林土壤Olsen-P与活性有机磷、中等活性有机磷、中等稳定性有机磷和高等稳定性有机磷之间相关性显著,说明在本研究区土壤有机磷对磷素有效性的贡献较大。(5)三个林型内主要树种叶片磷含量均较高,且叶片N/P < 10,土壤磷素不是辽东山区次生林植被生长的限制性养分因子。 2. 落叶松人工林取代天然次生林后土壤磷素特征的变化:(1)和天然次生林相比,落叶松人工林土壤全磷、总有机磷、Olsen-P、土壤微生物量磷和磷酸酶活性均显著降低(P<0.05),土壤总无机磷含量无明显变化,这说明次生林转变为落叶松人工林后土壤磷素状况下降。(2)随着次生林转变为落叶松人工林和落叶松人工林连栽后,土壤无机磷各形态含量变化显著,土壤Fe-P和Ca-P含量逐渐降低,O-P含量升高,土壤Olsen-P与无机磷形态中的Fe-P和Ca-P之间显著正相关,表明了Fe-P和Ca-P是Olsen-P的主要无机磷来源。(3)落叶松人工林取代次生林后,土壤活性有机磷、中等活性有机磷、中等稳定性有机磷和高等稳定性有机磷含量均降低,土壤Olsen-P与活性有机磷显著正相关,活性有机磷是补充Olsen-P的直接有机磷源;土壤微生物量磷与各有机磷组分及 Olsen-P含量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这说明微生物量磷在有机磷转化中起着重要作用。
Resumo:
工业革命以来,由于人口的快速增加和人类活动的强烈干扰(主要包括煤炭、石油等石化燃料的燃烧、化肥生产和使用)导致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大气CO2浓度升高、N沉降等一系列全球环境变化问题。有关陆地生态系统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尤其是陆地生态系统C、N循环及其耦合过程方面的研究成为全球变化科学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 干旱/半干旱地区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1/3。与湿润地区相比较,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系统稳定性比较差,往往属于生态脆弱区。因此,全球变化对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系统影响更加敏感。科尔沁沙地位于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是我国典型的农牧交错区和生态脆弱区。科尔沁沙地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干旱/半干旱地区之一,人类活动对其影响剧烈。然而,有关科尔沁沙地生态系统C、N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N沉降等全球变化响应及其反馈机制的研究非常缺乏。因此,本文以科尔沁沙地退化沙质草地、农田、不同年龄樟子松和杨树人工林等生态系统为对象,开展了造林、模拟N沉降和凋落物管理对生态系统C、N元素循环过程影响的研究。 在科尔沁沙地东南缘,以退化沙质草地、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 mongolica)人工林(15、24和30年生)、杨树(Poplus xiaozhuanica)人工林(7、11和15年生)为对象,研究草地转变为林地对生态系统C、N储量影响;以退化草地、榆树疏林草地和32年生樟子松人工林为对象,比较草地造林对土壤C、N循环过程及其土壤微生物性状的影响;以农田和5、10、15年生杨树人工林为对象,研究退耕还林对生态系统C、N储量和循环过程影响;以35年生樟子松人工林为对象,模拟研究N沉降和凋落物管理对生态系统C、N循环过程影响。通过上述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果: (1)草地生态系统总C储量为34.38 Mg ha-1,15、24和30年生樟子松人工林生态系统总C储量分别为43.56、60.45和66.59 Mg ha-1,7、11和15年生杨树人工林生态系统总C储量分别为34.54、48.26和78.77 Mg ha-1;与农田相比,退耕5年的杨树人工林生态系统总C库储量下降13%,而10年和15年杨树人工林分别增加了176%和5倍;随着人工林年龄的增加,地上植被生物量C库储量占生态系统总C库储量的比例逐渐增加,并主要分配在树干。草地生态系统总N库储量为2.54 Mg ha-1,15、24和30年生樟子松人工林生态系统总N库储量分别为1.96、2.10和2.19 Mg ha-1,7、11和15年生杨树人工林生态系统总N库储量分别为2.27、1.84和2.60 Mg ha-1;与农田相比,退耕5年的杨树人工林生态系统总N库储量下降32%,而10年和15年杨树人工林分别增加了47%和76%;农田和草地造林后生态系统N储量依然主要分配在土壤中。 (2)草地和农田造林后土壤C、N库储量的变化受多因子的影响,例如林龄、树种种类以及立地条件等。农田和草地造林初期,土壤C、N库储量表现出下降趋势,随着林龄的增加,土壤C、N储量逐渐恢复。草地营造樟子松人工林30年后,0–60 cm深度土壤C、N储量依然显著低于草地;与草地相比,15年生杨树人工林土壤C、N储量差异不显著。在立地条件较好的情况下,10年杨树人工林土壤C、N储量已显著高于农田;然而,在立地条件相对较差的情况下,15年杨树人工林土壤C、N储量仍然与农田相比差异不显著。 (3)土地利用变化能够强烈地改变土壤C、N循环过程。与草地或疏林草地相比,32年生樟子松人工林土壤C、N、P含量显著降低;土壤C、N矿化过程发生显著变化,并且受季节变化的影响;在不同季节,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代谢熵(qCO2)、微生物熵(MBC/TOC)以及土壤酶活性等在不同土地利用条件下表现出规律不一致。同样,农田退耕杨树人工林能够显著影响土壤C、N矿化过程,土壤无机氮(铵态氮+硝态氮)含量,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以及土壤微生物活性。草地造林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土壤质量下降。而农田造林有利于土壤质量改善,尤其在在立地条件较好情况下。 (4)N添加增加对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地上和地下C、N元素含量影响不大;N添加1年后,仅林下植被C、N含量显著增加,高氮处理(N15)凋落物N含量显著增加。N添加抑制了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凋落物的早期分解和N、P元素释放。5、6、8和9月份土壤无机N含量均随着N输入增加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增加,然而,7月份N添加导致土壤无机N含量降低。N添加对土壤潜在N矿化速率影响不显著。7和8月份N添加影响土壤C矿化速率,而其它月份影响不显著。低氮处理(N5)有利于增加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而高氮处理(N15)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 (5)凋落物输入变化(凋落物添加和凋落物移出)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35年生沙地樟子松人工林生态系统C、N循环过程。凋落物移出(C0)增加了林下植被C含量,降低了树木叶片N含量。凋落物移出抑制了凋落物分解和P元素的释放,而增加了C元素的早期释放速率,对N元素释放过程影响不显著。凋落物输入变化对不同月份土壤无机N含量和土壤N矿化过程影响均不显著。仅在6月份凋落物移出显著抑制了土壤C矿化速率,其它月份差异均不显著。凋落物管理对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影响不显著。 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土地利用变化、N沉降和凋落物输入改变等能够影响半干旱地区沙地生态系统C、N储量和循环过程。尤其是土地利用变化强烈改变沙地生态系统C、N储量、分配格局和循环过程,并且受到多因子的影响。科尔沁沙地樟子松人工林生态系统C、N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存在密切的耦合关系。今后有必要进一步结合3S技术、同位素技术、模型模拟以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等,从微观-宏观不同尺度上,研究半干旱地区沙地生态系统C、N循环过程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及其反馈机制。
Resumo:
OLAND两阶段生物脱氮系统是一项正在开发且极具应用前景的处理高氨氮、低COD废水的新技术。在实验室水平,对OLAND系统限氧亚硝化阶段MBR反应器和厌氧氨氧化阶段SBR反应器的启动和运行进行了系统研究。MBR反应器控制参数在DO0.1-0.3mg/L,pH7.8±0.1,温度30±0.5℃,SRT无穷大的条件下,可实现在较高的容积负荷By=IO00mgN/L,水力停留时间HRT:ld下稳定的亚硝酸型硝化,使NH4+-N和NO2-N的出水比例达到理想的比值(1:1.20±0.20),保证厌氧氨氧化阶段SBR反应器的理想进水;SBR反应器在完全厌氧、pH7.8-8.2,温度30±0.5℃,SRT无穷大的条件下,无需外加任何有机碳源,在较高总氮负荷550mgN/L下,可实现NH4+-N和NO2--N同时稳定的去除,二者的消耗比例为1:(1.21±0.05),总氮去除率高达92%。采用巢式PCR、DGGE、 FISH等分子技术对MBR反应器硝化菌群随溶解氧的动态变化规律和SBR反应器厌氧氨氧化菌群结构、组成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硝化菌群与氮素组成变化之间的内在联系。结果表明:在限氧亚硝化阶段硝化菌群中氨氧化菌受溶解氧浓度的影响较大,其种群结构从反应器启动初期到稳定后期发生了非常明显的变化。亚硝酸氧化菌NOB的种群组成受溶氧影响并不明显,从启动初期到稳定后期其种群结构无明显变化。硝化菌群中氨氧化菌 AOB与亚硝酸氧化菌NOB的数量比例关系随溶解氧的降低而不断升高,从最初的3.6:1升高到稳定后期的5.5:1。MBR反应器优势硝化菌群主要由A、B、C三类氨氧化菌和硝化杆菌D、硝化螺菌F组成,其中优势菌C为维持MBR反应器稳定出水比例的主要功能菌。硝化菌群组成和结构的变化,带来了不同N素之间组成和比例的规律性变化。厌氧氨氧化阶段基本由厌氧氨氧化菌AnAOB和ANAMMOX两类菌组成,二者空间结构紧密,在反应器中的活菌数量比例分别为55%和42%。厌氧氨氧化菌AnAOB种群多样性相对比较丰富,主要由条带I和H所代表的两种优势菌组成;ANAMMOX菌种群多样性变化较小,其种群主要由优势菌K和J组成。对MBR和SBR反应器中的优势菌进行了克隆、测序和系统发育学分析,结果表明:限氧亚硝化阶段MBR反应器启动初期的优势菌A属于Nitrosomonadaceae科,是否是一个新属,还有待于进一步鉴定。运行中期优势菌B与Nitroso)nonaseurooaea亲缘关系最近,同源性高达99.1%,暂命名为Nilrosomonas sp.BI。稳定后期优势菌C与Nitrosomonas eutroPha亲缘关系最近,同源性为96.3%,暂命名为Nifrosomonas sp.cl。硝化杆菌属优势菌D与Nitrobacter alkalicus、Nitrobacter hambllrgensts和Nitlobac招rwinograsky 亲缘关系较近,同源性分别为95.5-97%、96.5~97%和95.8~96.8%。SBR反应器中AnAOB优势菌I与MBR反应器优势菌B亲缘关系最近,同源性高达98.7%,与Nitlosomonas euroPaea同源性为98.3%。根据序列比较和生理特性分析,优势菌I与优势菌B应为Nitrosomonas属两个不同的种,暂将优势菌I命名为Nitrosomonas sp.II。优势菌H与MBR反应器优势菌C亲缘关系最近,同源性达97.9%,与Nitrosomonas eutropha同源性为96.3%。结合其生理特性分析,二者应为Nitrosomonas属两个不同的种,暂将优势菌H命名为Nitrosomollas sp.Hl。ANAMMox优势菌K与未培养的 Planctomycete和已鉴定的另一种ANAMMoX菌尤uenenia sf况ttgartiensis亲缘关系较近,同源性分别为99.8%和96.6%。优势菌J与Gen bank收录的所有菌的相似性均低于76%,说明该菌是OLAND系统厌氧氨氧化阶段比较独特的菌,是迄今为止在厌氧反应过程中未发现的一个新菌。
Resumo:
大气中CO2、CH4和其它温室气体浓度升高导致的全球气候变化引起了人们对全球碳循环和碳收支的关注,植被与大气间CO2通量的长期测定能够加深对陆地生态系统在全球碳循环作用的科学理解。本文以我国北方典型的温带植被类型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为研究对象,利用观测塔上的涡动相关系统对长白山阔仆卜红松林进行长期的CO2通量监测,并分析CO2通量的周年动态,估算森林净生态系统生产力;同时基于测树学方法,进行群落调查,根据已有的经验公式,估算森林净生态系统生产力,综合评价长白山阔汗卜红松林碳收支,为森林碳收支的研究提供基础。主要结论有:(1)FSAM模型的分析结果表明,观测塔上40m高度的涡动相关仪器测量的信息中,76%来自于西北至西南方相对均质的阔叶红松原始林,其中footprint最大的源区在塔西南方100m-400m范围内。因此,森林群落调查选择在此区内进行,使得涡动相关法和测树学方法估算的生产力具有可比性。(2)2003-2004年碳通量季节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从年初到4月上旬该森林生态系统保持较弱的正的碳通量(释放CO2),5月开始表现为净的碳吸收,且吸收量迅速增加,到6月达到最大值,然后又逐渐减小;9月末到10月末随着生长季的结束,净生态系统COZ交换(NEE)开始由负转为正,11-12月NEE为正,生态系统以呼吸为主。净生态系统COZ交换的年累计量表明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为明显的碳汇,2003年和2004年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分别为-217±75gcm-2a-1和-190±85gcm-2a-1,相当于-2.17±0.75tCha-1a-1和-1.90±0.85tCha-1a-1。(3)根据经验公式和材积法得到阔汗卜红松林的生物量在343.9-362.3tha-l之间,应用两种方法得到2003一2004年群落的净初级生产力在10.22-10.40tCha-1a-1之间,净生态系统生产力在2.50±1.12tCha-1a-1-2.68±1.20tCha-1a-1之间。(4)测树学方法与涡动相关法测得的净生态系统生产力略有差异,但在误差有效范围内基本一致。
Resumo:
土壤微生物参与陆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在土壤生态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在森林生态系统管理过程中,森林树种组成的变化能影响土壤微生物数量和活性,这种影响的一个主要途径是通过森林凋落物的改变。我国南方杉木人工林取代地带性天然次生阔叶林后,林地土壤质量退化,随着杉木人工纯林的连栽,土壤质量进一步退化。树种单一化可能是引起土壤质量退化的一个重要原因,然而目前对其机理的认识十分有限。因此,本文比较研究了不同杉木人工林分布区(南带、中心产区、北带)杉木人工林和天然次生阔叶林土壤有机碳等土壤化学性状、土壤微生物数量以及土壤微生物活性特征。并且对位于中心产区的杉木人工林和天然次生常绿阔叶林土壤速效N、P、K养分及土壤酶活性的动态特征进行了研究,样地设在中国科学院会同森林生态实验站实验林场。同时,通过田间模拟试验,深入研究了不同杉阔叶凋落物(50%杉木+5O%恺木、50%杉木+500k枫香、330&杉木+33%恺木+33%枫香)以及单一杉木叶凋落物对土壤化学性状、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土壤微生物活性等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广西柳州、湖南会同、河南信阳三个地区杉木人工林与天然次生阔叶林相比,林地表层土壤总有机碳量下降分别达58.24%、36.55%、31.51%,土壤全N、全P含量亦有不同程度下降,林地表层土壤C/N、C/P比也呈降低趋势;三个地区的杉木人工林与天然次生林相比,土壤细菌数量分别降低了59.03%、88.25%、76.85%,真菌数量分别下降72.17%、43.15%、28.33%;杉木人工林土壤脉酶、蔗糖酶、脱氢酶、过氧化氢酶、土壤呼吸强度均低于天然次生林土壤,而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反而增加。(2)各季节天然次生阔叶林土壤氨态氮、硝态氮、有效P、有效K含量均高于杉木人工林;杉木人工林土壤酶活性具有明显季节动态特征,而天然次生阔叶林土壤酶活性季节性变化较小,但是天然次生阔叶林土壤酶活性普遍高于杉木人工林土壤酶活性。(3)凋落物模拟试验结果表明混合凋落物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代谢嫡(成0a)、微生物嫡(Cmic/C01^9)、土壤脉酶、蔗糖酶、脱氢酶、多酚氧化酶活性等土壤质量的微生物学指标,尤其是杉木恺木这一组混合凋落物对土壤质量的改善似乎更有效。2004年4月份取样分析结果,SQF、SQ、SF处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是咫处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1.64倍、1.64倍、1.28倍,10月份取样分析结果,SQF、SQ、SF处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是PS处理的1.25倍、1.37倍、1.46倍;土壤代谢熵(qCO2)值在不同处理间表现出明显的差异(P<0.05),两次取样比较结果均是PS处理qCO2值最高,其次为SF、SQF,最小为SQ;然而,不同处理凋落物对土壤总有机碳(TOC)等土壤化学性状影响差异不大。杉木人工林取代天然次生阔叶林后,由于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减少,林地凋落物质量变差,这可能是导致杉木人工林土壤质量退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增加人工林生态系统植物多样性,通过营造混交林(然而需要考虑混交树种的选择),改善林地凋落物质量,这一林地经营管理模式能在一定程度上减缓森林土壤质量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