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4 resultados para 590 Animales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许多作者利用铜电极和汞-硫酸亚汞电极组成电池,研究硫酸铜的热力学性质,但该电池的标准电动势都是用扩展的Debye-Hükel公式外推得到的,由于Debye-Hükel公式中的离子大小参数无法实验直接测定,在选用时会给结果带来某些不确定性。本文测定了5~45℃间隔为10℃的电池。Cu|CuSO_4|Hg_2SO_4~-Hg (A)的电动势,在Pitzer电解质溶液理论基础上,提出了新的确定电池电动势的方法。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Protease-producing bacteria are known t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degrading sedimentary particular organic nitrogen, and yet, their diversity and extracellular proteases remain largely unknown. In this paper, the diversity of the cultivable protease-producing bacteria and their extracellular proteases in the sediments of the South China Sea was investigated. The richness of the cultivable protease-producing bacteria reached 10(6) cells/g in all sediment samples. Analysis of the 16S rRNA gene sequences revealed that the predominant cultivated protease-producing bacteria are Gammaproteobacteria affiliated with the genera Pseudoalteromonas, Alteromonas, Marinobacter, Idiomarina, Halomonas, Vibrio, Shewanella, Pseudomonas, and Rheinheimera, with Alteromonas (34.6%) and Pseudoalteromonas (28.2%) as the predominant groups. Inhibitor analysis showed that nearly all the extracellular proteases from the bacteria are serine proteases or metalloproteases. Moreover, these proteases have different hydrolytic ability to different proteins, reflecting they may belong to different kinds of serine proteases or metalloproteases. To our knowledge, this study represents the first report of the diversity of bacterial proteases in deep-sea sediments.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文以山东近海野生和养殖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T.& S.)为研究对象,采用同工酶电泳和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两种方法,进行了群体遗传学研究;另外,用PCR扩增了牙鲆、桂皮斑鲆Pseudorhombus cinnamomeus(T.& S.)、石鲽Kareius bicoloratus,Basilewsky和大菱鲆Psetta maxima 4种鲽形目鱼类mtDNA 16s rRNA基因区的部分片段,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构建了鲽形目分子系统树。主要结果如下:1.首先建立了适于牙鲆同工酶分析的水平淀粉凝胶和垂直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系统;对获得的牙鲆15种同工酶基本酶谱进行了生化遗传分析,进而对自然和养殖群体的生化遗传结构进行了分析,共记录了29个基因座位,发现了9个多态座位。2.野生群体的生化遗传参数多态基因座位比例(31.O%)、等位基因平均数(1.38)和群体平均杂合度(0.0802)都明显高于养殖群体(24.1%,1.28,O.0788);在野生群体中有9个多态基因座位,而养殖群体仅7个多态基因座位;其中,除了Cat和Idhp-1(仅养殖群体)(P < 0.05)有显著差异、Ldh-C(P < O.01)完全偏离Hardy-Weinberg定律外,其余多态座位基因频率均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野生和养殖群体的遗传相似性系数(I)为0.9877,它们的遗传距离(D)是0.0124;两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系数G_(st)为0.0681,D_m为0.01,表明总变异中的6.8%的遗传变异产生于群体间的基因差异。3.采用11个随机引物对20个野生个体和24个养殖个体进行了RAPD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分别扩增出88条和86条DNA带,片段大小在200-2500bp之间,平均每个引物扩增的带数是7.8-8.0。两个群体的多态座位比例分别是43.2%和34.9%,平均杂合度是0.2739和0.2255,而Shannon遗传多样性指数表明两群体的遗传变异中有88.12%的遗传变异来自种群内,只有11.88%的变异来自群体间。遗传分化指数G_(st)的结果也验证了Shannon遗传多样性指数的结果:总群体的遗传变异中约有12%是由两群体间的基因差异产生的。4.本文对牙鲆两个群体的同一批样品分别采用经典的同工酶方法和RAPD方法进行了较系统的比较分析。发现,RAPD所显示的多态性要比同工酶的高得多,因为大部分RAPD的变异是源于非编码区和重复DNA,可以遍布整个基因组,而同工酶仅是功能基因的产物,只表现编码区的变异。因此,自然选择在同工酶编码区的作用要多于RAPD标记。在遗传相似性系数(I)和遗传距离(D)上,RAPD的分析结果与同工酶的分析结果也是有差异的,用同工酶分析两个群体遗传距离只有0.0124,而用RAPD研究可达0.0508。遗传分化指数的差异也很大,同工酶为0.0681,RAPD为0.1237。5.RAPD和同工酶的分析结果是类似的,即自然群体的多态座位比例和平均杂合度要比养殖群体高,降低幅度在同工酶中界于1.7~22.3%之间,在RAPD中则界于15.9~19.2%之间。这充分证明了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已有明显的丧失,值得我们注意。6.构建了鲽形目鱼类mtDNA 16S rRNA基因的分子系统树。通过分子克隆法将牙鲆、桂皮斑鲆、大菱鲆和石鲽mtDNA 16S rRNA目的基因片段连接到质粒载体上,经MegaBACE测序仪测序,分别获得了590、595、582和590bp序列,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进行了序列分析和核酸变异比较,结合NCBI上6种鲽形目鱼类的同源序列探讨了这4种鱼类在鲽形目中的遗传分化和分子系统进化,构建了系统树,其中,桂皮斑鲆的16S rRNA基因在系统树中的位置与物种形态资料的系统演化不相符,而其它三种很好地呈现了它们在鲽形目中的系统位置。同时,可以看出mtDNA 16S rRNA基因片段可以构建一个相对准确的树,特别是NJ树和ML树比较接近,更为客观一些。由比对序列获得的物种之间的遗传距离也基本可以反映种、属、科间的不同变异水平。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海洋污损苔虫(marine fouling bryozoans或bryozoan foulers)是海洋污损生物群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海洋污损动物中,海洋污损苔虫是仅次于软体动物和甲壳动物的主要污损生物。海洋污损苔虫有独特的群体生长方式,既有能利用表面积宽阔的附着基形成单层片状、多层结核状或丘状群体的成员;也有能利用表面积狭窄的附着基形成树枝状、树丛状或中空管状群体的成员;某些污损苔虫还能随附着基表面积的改变而改变其群体生长方式,即同一种污损苔虫在表面积宽阔的附着基上形成片状被覆群体,而在表面积狭窄的附着基上或空间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则形成被覆和直立两种生长方式式兼有的被覆-直立群体。随着海水养殖事业的发展,各种养殖生物尤其是养殖贝类及其养殖笼网的投入为海洋污损生物提供了极其丰富的附着基。而与其它污损生物相比污损苔虫更能充分利用养殖贝类及其养殖笼网作为附着基,从而成为养殖贝类及其养殖笼网污损生物群落的优势类群,给贝类养殖业带来极大危害。近年来对养殖贝类污损苔虫的研究已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但由于污损苔虫的调查一直是与其它污损生物调查同时进行的,污损生物学家在对污损苔虫的分类鉴定中面临着许多困难。作者对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历年来所收集的中国沿岸水域养殖贝类及其养殖笼网的污损苔虫标本进行了系统的分类研究,并对中国学者曾报道过的中国沿岸水域工污损苔虫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到的结果如下:1.中国沿岸水域养殖贝类及其养殖笼网的污损苔虫现有143种,分隶于2纲3目9亚目46科76属。其中养殖贝类的污损苔虫122种,分隶于44科68属;养殖笼网的污损苔虫90种,分隶于37科53属。养殖贝类和养殖笼网两类物体上的污损苔虫科属组成几乎相同,主要优势种组成几乎相同,膜孔苔虫Membranipora、琥珀苔虫Electra、草苔虫 Bugula、三胞苔虫 Tricellaria、软苔虫 Alcyonidium、隐槽苔虫 Cryptosula、血苔虫 Watersipora 拟分胞苔虫Celleporaria、和仿分胞苔虫 Celleporina等属的成员常形成污损苔虫生物群落的优势类群。2.本项研究中,我们发现一新科、一新属和7新种。新科为:太平洋苔虫科,新科Pacificincolidae fam. nov.。新属为:太平洋苔虫属,新属Pacificincola gen. nov.。7个新种分别为:(1)空穴拟小孔苔虫,新种Microporella vacuatus sp. nov.;(2)小筛网拟小孔苔虫,新种 Microporella cribellata sp. nov.;(3)无齿拟小孔苔虫,新种 Microporella inermis sp. nov.;(4)异北方拟小孔苔虫,新种 Microporella antiborealis sp. nov.;(5)项链拟小孔苔虫,新种 Microporella monilifera sp. nov.;(6)中华斑孔苔虫,新种 Fenestrulina sinica sp. nov.;(7)东方斑孔苔虫,新种 Fenestrulina orientalis sp. nov.。3. 笔者发现,本项研究以前其他中国学者所报道的污损苔虫在分类鉴定中存在许多异物同名和同物异名现象。例如,过去许多学者所报道的大室膜孔苔虫实际上包括3个不同的独立种;而过去一直被标定为聚合软苔虫的污损苔虫经鉴定为迈氏软苔虫。笔者对在本项研究以前的污损调查报告中所出现的污损苔虫的分类鉴定错误进行了适当的更正,并在系统分类研究的基础上编制了中国沿岸水域养殖贝类及其养殖笼网143种污损苔虫的分类检索表。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针对目前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养殖亟待解决的种质、病害、环境和产品质量等日趋严重的问题,从栉孔扇贝本身的防御机制和神经内分泌机制入手,较为系统地研究了环境胁迫,应激激素与血细胞免疫功能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从生态免疫学角度,探讨了栉孔扇贝大规模死亡的原因,为栉孔扇贝病害防治和种质优化提供了一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较为系统地综述了贝类生态免疫机制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应激激素对贝类细胞免疫活性的抑制作用,以及生态免疫过程中免疫成本的投入与其他生态因子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了病原体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提出了贝类生态免疫机制研究新见解和新思路。 2.筛选出一种较适用的抗凝剂配方:Glucose 20.8 gL-1,EDTA 20mM, Sodium chloride 20 gL-1,Tris-HCl 0.05M,pH=7.4。 3.模拟研究了栉孔扇贝养殖过程中的主要环境胁迫因子,包括露空胁迫(5°C,17°C和25°C露空最长持续24小时),急性温度胁迫(从17°C分别直接升至23°C和28°C或降至11°C),急性盐度胁迫(从盐度31直接升至盐度35或降至盐度25和20),饥饿胁迫(持续40天)和密度胁迫(分为低、中和高密度),对栉孔扇贝血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养殖过程中的露空胁迫对栉孔扇贝的血细胞免疫功能具有抑制作用,从而削弱了扇贝胁迫后恢复的最初24小时中抗击病原体的能力。高温下(25°C)的露空胁迫能够显著地降低扇贝的成活率。急性升温胁迫(从17°C突变至28°C)会严重的破坏栉孔扇贝的内稳态,损伤其血细胞免疫功能,从而增加了扇贝对病原体的易感性。而扇贝对快速的降温胁迫(从17°C突变至11°C)则具有较高的耐受性。盐度20的低盐胁迫能够显著抑制栉孔扇贝的血细胞防御功能,同时低盐有利于许多病原体的繁殖,两方面的协同作用,将大大增加扇贝大规模死亡的几率。饥饿胁迫(40天)能够显著地抑制血细胞的免疫活性,然而在实验室饵料充足的条件下,养殖密度除了对血细胞的吞噬活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外,对血细胞其他的免疫活性影响不明显。 4.揭示了环境胁迫因子,包括露空胁迫(17°C 露空24小时),温度胁迫(从17°C分别直接升至28°C或降至11°C持续7天),低盐胁迫(从盐度31直接降至盐度20持续7天)和饥饿40天胁迫,对栉孔扇贝血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露空胁迫(17°C 露空24小时),低盐胁迫(盐度20持续7天)和饥饿40天胁迫严重损伤了血细胞的膜系统及各种细胞器的结构。 5.利用酶联免疫法测定了栉孔扇贝血淋巴中应激激素(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基础浓度,分别为0.088±0.11, 18.63±1.96 和 2.59±0.46ng/ml。研究了血淋巴中应激激素对环境胁迫(包括露空,急性升温和急性降盐)的响应水平,急性露空,升温和降盐能够显著提高血淋巴中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浓度,而多巴胺浓度变化却呈现出完全相反的趋势。 6.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体外诱导栉孔扇贝血细胞研究结果表明:浓度为30ng/ml或50ng/ml的去甲肾上腺素能够显著抑制血细胞的吞噬活性,浓度为50ng/ml的去甲肾上腺素能够显著抑制血细胞的活性氧产物,而肾上腺素对血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则不显著。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对不同放牧强度下高寒矮嵩草草甸建群种矮嵩草Kobresia humilis构件数量的季节动态、构件数量和生物量的表型变化及死亡概率变化进行了研究.家畜放牧试验设4个放牧强度处理,于1999-2001年在中国科学院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定位站的矮嵩草草甸内进行.研究表明,增加放牧强度会延迟部分分蘖抽秆开花,未影响所测其他性状的季节动态特征;每分株分蘖数、死分蘖数、叶片数和死叶片数均随放牧强度增加而显著提高,秆及死秆数在放牧处理间无显著差异,秆百分比、每分蘖秆质量及每分蘖地上生物量随放牧强度增加而显著下降;不放牧的对照处理中分蘖和分株死亡的概率大于重度放牧处理,在同一放牧处理中,分蘖死亡概率大于分株死亡概率,而分株死亡概率又大于源株死亡概率;构件较大的表型变化、分蘖的死亡以及贮藏资源共同构成了矮嵩草无性系风险分散对策.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计算机管理与通信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国民生活的各个角落。社会公共服务部门原有的管理体制与运作手段已不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如何改造旧体制及将新的技术应用到了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成为计算机应用研究员的一个主要课题。120急救部门是社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人民的健康与生命,所以实现急救部门的灵活与高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20通信指挥系统”的总体目标就是实施急救工作的全程实时控制和信息处理,为指挥与抢救工作提供服务。本文以“120通信指挥系统”为背景,探讨并运用了科学的软件工程技术,力求以最优方法实现呼救处理子系统,辅助急救调度工作的有效实施。呼救处理子系统的主要用途是完成接警、调度以及用急救任务的下达。在整个处理过程中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提供数字地图,并与后台数据库进行数据交互。论文中采用了第四代编程语言VB能及Client/Server技术实现接警高度过程的计算机化,并在接警过程中应用专家系统技术提供简单的病情诊断为急救工作人员的指挥调度提供依据。系统的开发为计算机技术在社会公共服务部门的应用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喀斯特石漠化( Karst Rocky Desertification , KRD) 是指喀斯特区地表出现类似荒漠景观的土地退化过程。采用RS 和GIS 技术,对都安喀斯特石漠化程度分级状况与驱动因素进行全面调查,建立全县1∶1 0 万喀斯特石漠化数据库。利用相关分析、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导致石漠化的影响因子,即喀斯特石漠化的重要驱动力,建立了喀斯特石漠化动力指数模型,算出了各因子对石漠化的贡献值,指出石漠化产生的主导原因是不合理的人为活动。所建的动力指数模型输出结果与遥感调查有相对一致性,表明石漠化动力指数能较好地反映该地区石漠化过程,可为喀斯特石漠化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利用XRD、TEM/EDS和连续提取实验研究了土法炼锌固体废渣中重金属的矿物学特征及不同粒度中重金属的相态分布特征。与通常发现的重金属一般富集在小粒径废渣中的情况不同,本工作所研究的废渣样品中大粒径废渣与细粒径废渣相似,甚至有更高的金属含量。化学形态研究表明,冶炼过程形成的矿物(或玻璃质)集合体和堆积后的风化过程形成的次生矿物是废渣中重金属存在的主要化学相。同时发现Pb的殖渣态很少(0.39%-15.75%),而Zn的残渣态较高(14.3%-46.2%),这可能与冶炼工艺所形成较多Zn的硅酸盐矿物有关。尽管可交换态Pb、Zn在不同相态中的相对比例非常小(Pb 0.03%-1.30%;Zn 0.03%-3.30%),但其绝对含量却比一般土壤或沉积物要高(Pb1.5-385μg/g;Zn3-590μg/g)。由于重金属可交换态有比其他化学相态更高的活动性和生物可利用性,因此,对环境有较大的潜在影响。废渣样品的微束分析表明,Pb在废渣中见有金属Pb存在形式或呈纳米金属Pb颗粒包裹于其他矿物或铁合金及熔球集合体中。同时不排除有Pb的碳酸盐矿物存在的可能。而以硅锌矿Zn2(SiO4)、锰硅锌矿(Zn,Mn)2[SiO4]和纤维状的丝锌铝石Zn8Al4[(OH)8(SiO4)5]·7H2O等矿物形式存在以及Fe、Mn等的铝硅酸盐形式存在的Zn,可能是导致Zn的残渣态较高的原因。与连续提取法的实验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在收集整理已有的同位素定年数据的基础上,应用构造-岩浆活化理论分析了华南锑矿成矿时代和成矿构造环境。研究表明,华南锑矿带存在多期次的成矿作用,最早为加里东晚期,最晚为喜山期,但大规模、爆发性的成矿作用为晚燕山期,大约在100Ma左右;华南锑矿带大规模成矿的构造环境为自治活化区构造-岩浆活化的第二阶段。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论文在前人数据资料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北衙金矿床及其相关的富碱侵入岩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探讨滇西新生代富碱火成岩成岩过程及富碱岩浆上升演化过程中的流体分异,北衙金矿床的成因,最终揭示北衙金矿床与相关的富碱侵入岩之间的关系为主要研究目的,通过主、微量(包括稀土)元素地球化学,Pb、Sr、Nd、C、O、S及He-Ar等同位素地球化学,以及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获得以下主要认识:-1.滇西新生代富碱火成岩来源于EM-II型富集地慢,源区的交代富集过程与古特提斯洋壳的俯冲有关,俯冲板片的含水流体对上覆上慢楔的交代是滇西富碱侵入岩(相当于A型花岗岩)含水的原因,这次富碱岩浆活动是一次滞后的弧岩浆活动;富碱中、酸性岩浆由碱性玄武质岩浆混染约20%的主要来自变质基底的地壳物质演化而来;滇西新生代富碱岩浆具备岛弧岩浆的氧化条件(即fogfo2>FMQ+2,FMQ代表铁橄榄石一磁铁矿一石英氧缓冲),并在其上升演化过程中分异出大量的流体相,具有较大的An、Cu成矿潜力。2.北衙金矿的矿化时代33.0±1.5Ma与相关的富碱侵入岩的成岩时代(32-34Ma)一致。3,成矿早期流体或初始流体具有富碱岩浆在变质基底内分异的流体的Nd和sr同位素组成(Isr≈0.722390,ε Nd(t)≈-2.8)、矿区及外围富碱斑岩的平均Pb同位素组成(206Pb/204Pb=18.590,207Pb/204Pb=15.606,208Pb/204Pb=38.770)、与相关富碱斑岩一致的稀土配分模式、岩浆热液的C、O同位素组成(δ13C≈-5%0,61、尧11%0)、以及壳一慢混合He-Ar同位素组成(3He尸He;1 .80-1.94 Ra,3He/3 6Ar=1 .19 * 10-3-3.93火10·3)并显示明显的He-Ar分异(4oAr*/He=0.34-0.75),且以高温、高压、高盐度、富c02为特征,说明初始流体主要在变质基底内由富碱岩浆分异而来;初始流体在上升过程中由于温度、压力降低发生富co2相和盐水相的分离,成矿元素优先分配进入富COZ相,逐步演化为成矿阶段流体;成矿阶段流体在去气或与大气降水混合过程中释放出其中的成矿元素。4.约80%的成矿金属来自富碱岩浆,其余部分主要通过岩浆流体从变质基底摄取。结论:北衙金矿与相关的富碱侵入岩具有密切的成因关系。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Barker, M. (2005) 'The Lord of the Rings and 'identification': a critical encounter', Europe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20, 3, 353-378 Sponsorship: This research was made possible by a grant from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Research Council (ESRC Grant No. 000-22-0323)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Projeto de Pós-Graduação/Dissertação apresentado à Universidade Fernando Pessoa como parte dos requisitos para obtenção do grau de Mestre em Medicina Dentár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