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5 resultados para tin
Resumo:
The synthesis and properties of the title complex CH3OCOCH2CH2SnCl3.2-HOC6H4CH=NC6H4-3'-CH3 are described. It crystallizes from benzene in the monoclinic space group P2(1/n) with unit cell dimensions a=10.326 (C),b=6.815(8), c=12.931(6) Angstrom, beta =111.52(3,)degrees, V=2088.7(1) Angstrom (3), Z=4, F(000) =1040, mu =16.31 cm(-1), Dc=1. 67g/cm(3) final R factor is 0.037 for 3177 observed reflections, 1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3 sigma (1(0)). The tin atom in the structure of the complex exists in a distored octahedral geometry defined by three Cl atoms, the C and O atoms of a chelating methoxycarbonylethyl. group as well as an O atom derived from the Schiff base ligand.
Resumo:
The title complex was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H-1, C-13, Sn-119 NMR and IR spectra. A single 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study confirmed its molecular structure and revealed that 3,4,5-trimethoxy-benzoyl salicylahydrazone was a tridentate and approximately planar ligand. The complex crystallizes in the triclinic space group P1BAR with a = 9.208(3), b = 12.536(2), c = 12.187(4) angstrom, alpha = 113.12(2), beta = 90.58(2), gamma = 81.42(2), V = 1277.5(6) angstrom, Z = 2. The structure was refined to R = 0.033 and R(w) = 0.041 for 3944 observed independent reflections. The tin atom has a distorted trigonal bipyramidal coordination. The Sn-C bond lengths are 2.129(5) and 2.113(5) angstrom (av. 2.121(5) angstrom), the C-Sn-C angle is 123.3(2); the bond length between the tin atom and the chelating nitrogen is 2.173(3) angstrom. Two chain carbon atoms and the chelating nitrogen atom occupy the basal plane. The skeleton of two erect oxygen atoms and the tin atom is bent (O-Sn-O angle = 153.5(1)). In the complex, the ligand exists in the enol-form.
Resumo:
The behaviour of the electroplated copper film electrode on tin oxide/glass or glassy carbon surface was studied in potassium hydroxide medium by cyclic voltammetry and in situ transmission spectroelectrochemistry.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electroplated copper film electrode is similar to a copper electrode and cyclic voltammetry with this electrode affords more resolution. The anodic peaks were found to correspond successively to the adsorption of oxygen, the formation of a surface layer of Cu2O, the formation of a surface layer of Cu(OH)2 or CuO and formation of a thick multilayer film of CuO. This is the first time it has been proposed that a surface layer of Cu(OH)2 or CuO is formed from the oxidation of the surface layer of Cu2O. Similarly, a clear interpretation is presented that the cathodic peaks correspond successively to the reduction of CuO to Cu2O, the reductions of Cu2O to Cu and the soluble Cu(II) species to Cu. On the other hand, a shoulder peak related to the chemical transformation of Cu(OH)2 to CuO was first observed.
Resumo:
The present work is devoted to the studies on relationship of structure and activity of Sn-Mo oxides by using XRD, ESR, IR, XPS, TEM and SEM. Eight samples with Mo/(Mo + Sn) rations: 0.0, 0.1, 0.2, 0.4, 0.6, 0.8, 0.9, 1.0 were prepared. On the basis of structure characterization, Sn-Mo oxides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Catalysts I with Mo/(Mo + So) less-than-or-equal-to 0.2, Catalysts II with 0.2 < Mo/(Mo + Sn) < 0.8, and catalysts III with Mo/(Mo + Sn) greater-than-or-equal-to 0.8. The solid solution of Mo5+ in tin oxide was formed and the cation vacancy was formed in catalysts I. The solid solution of Sn4+ in molybdenum oxide was formed in catalysts III. The lattice oxygen in catalysts III has higher mobility and reactivity than that in catalysts I. The catalysts III showed higher activity but lower selectivity than that of catalysts I.
Resumo:
有害赤潮(Harmful algal blooms, HAB)已成为全球性的海洋灾害,对我国近海养殖业危害尤为巨大,研究赤潮发生、发展的主要环境影响因子,对于控制赤潮的发生以及加强赤潮的防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重大项目“中国沿海典型增养殖区有害赤潮发生动力学防治对策研究”项目组近年来对胶州湾东北部养殖海域的监测资料,分析了该海区营养状况,结合该区自然环境特点,探讨了发生于1998年7月和1999年6月两次硅藻赤潮的主要影响因子;并应用胶州现场海水进行了室内模拟培养实验,对影响有害赤潮生消过程的关键环境因子进行了分析探讨。对1998和1999年赤潮多发季节胶州湾东北部增养殖水域海水的营养状况进行了分析,并参照潜在性富营养化的概念,应用NQI指数对该海域的富营养化水平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胶州湾东北部增养殖海域赤潮多发季节TIN、DIP和活性硅酸盐的含量均较高,远高于同期胶州湾大面观测站各营养盐的平均含量;该海域有机污染物含量相对营养盐含量不高。(2)该海域春季氮、磷营养盐含量充足,水域属富营养化平;夏季该海域具有较高的生物具,磷酸盐水平相对较低,海域多数时间属于磷限制潜在性富营养化水平;但这种限制极易为外界补充所改变,如陆源输入、养殖废水的排放等。(3)该海域为典型增养殖区,养殖废水对海域营养盐的补充有重要意义,因此应当加强对该海域养殖业的综合管理。对分别于1998年7月和1999年6月在胶州湾东北部增养殖海域发生的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赤潮和浮动弯角藻(Eucampia zoodiacus)赤潮生消过程中环境因子的变化进行了探讨。发生赤潮生物量的升高常伴随海水pH值、溶解氧(DO)含量的升高以及各营养盐(氮、磷、硅)含量的降低;认为在该海域较高营养盐含量和较高生物量的情况下,赤潮发生前大规模的降雨过程及随后的气候条件为赤潮生物的快速生长繁殖创造了有利条件;无机磷和活性硅酸盐含量相对于无机氮显得较低,对该海域硅藻赤潮的生消过程起着控制作用。采集胶州湾现场海水进行了实验室模拟培养实验,对影响赤潮生消过程的主要环境因素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结果表明,现场海水进行模拟培养时,排除了潮流、风以及水团间交流混合等因素对水体中浮游生物的影响,培养水体中的浮游植物生物量都存在增高的现象;在氮、磷、硅等营养盐含量充足的条件下,浮游植物可快速进入指数增长期,并较快发展形成赤潮,高浓度的营养盐常导致培养水体中浮游植物的较高的生长速率,浮游植物对氮磷营养盐的吸收受到环境中营养盐含量的影响;初始环境下营养盐的限制可抑制浮游植物的进一步增殖,发生赤潮水体中某种营养盐的含量降低最终导致了赤潮的消亡。
Resumo:
Eleven species of the caridean family Crangonidae are reported from the material collected by the Philippine PANGLAO 2004 and PANGLAO 2005 expeditions. Although they have been reported from the Philippines before, all the species have their colouration described and illustrated here for the first time.
Resumo:
Ten species belonging to three genera of the subfamily Pontoniinae were colleted by the deep-sea expedition "PANGLAO 2005" in the Philippines, including four new species of the genus Periclimenes, i.e., P. boucheti n. sp., P. leptunguis n. sp., P. ngi n. sp., and P. panglaonis sp. nov., and one newly recorded species from the Philippines, Periclimenes laccadivensis. They are reported with color photographs except one species, Plesiopontonia monodi. The possible synonymy of Periclimenes foresti and P. granuloides is discussed.
Resumo:
Muanggang-Dajing area located in the south end of Dahinggan Mts is the only discovered tin-polymetallic minerzalization belt and the only tectonic magmaism zone with middle-upper grade tin-ore deposites in North China. Tin mineralization in this area is believed tn related to Yanshannian granites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hose in South China tin belt. Through geochemical study of these granites on the base of fieldworks , thin section observation, major and trace elements as well as isotopic composision determination, the isochronic sequence and petrogenetic series for the granites have been determined. Hi light ing on the petrogenesis of earlier Yanshannian of MOmarh granites, two groups granites with different Neodymium isotopic features have been distinguished. Both belonging to hi-K calc-alkalinic series, their nature of source rocks and.magma processing were restricted, we argue for that the two groups have get the isotopic differences from their sources-middle and later proterozoic juvenial crustal via mantle underplating. From then on , there is a pre-enrichment of tin in this area. The partial melting from a F rich soruses can dissolve and carry more tin from the same some due to the de-connection of melt, which supply the mineralization fluids after a thoroughly evolement.
Resumo:
锡的分布和成矿作用通常与花岗岩浆作用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以往研究表明锡矿化与高度分异的S型花岗岩或陆壳改造型花岗岩具有密切的成因联系,但近年来随着大量与A型花岗岩有关的锡矿床的发现,人们开始关注A型花岗岩与锡成矿关系的研究。相对于与S型花岗岩有关的锡矿床来说,与A型花岗岩有关的锡矿床成成矿机理的研究积累少,研究程度相对较低。 湘南地区位于南岭多金属成矿带中部,是我国华南地区重要的有色金属成矿带。近年来在该成矿带上新发现的芙蓉超大型锡多金属矿床为世界瞩目,该矿床的形成与骑田岭花岗岩具有密切的时空关系。近年来研究显示骑田岭花岗岩具有A型花岗岩的特征。本文以芙蓉超大型锡多金属矿床和相关的骑田岭岩体为研究对象,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岩石学、矿物学、流体包裹体、微量元素和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等理论和方法,对芙蓉锡矿成矿流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演化机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骑田岭花岗岩体与芙蓉锡矿间的成因联系和芙蓉锡矿的成因机制。论文取得的主要认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运用矿物学、岩石化学、微量元素地球化学以及同位素地球化学方法,进一步证实了骑田岭花岗岩体具有A型花岗岩的特征,总体具有偏铝质-弱过铝质、高硅富碱高钾的地球化学特征,早晚两期花岗岩具有同源岩浆演化特征,属于A2型花岗岩。同位素地球化学数据显示花岗岩体具有EMII型富集地幔的特征,形成于华南大陆地壳拉张减薄的构造环境,成岩过程中有地幔物质加入。 2. 通过对矿石矿物组构和成分的岩矿鉴定、扫描电镜和电子探针分析,确定了芙蓉锡多金属矿床原生夕卡岩形成于较氧化的环境,成岩作用主要与早期侵入的角闪石黑云母花岗岩密切相关,锡主要以Sn(IV)进入夕卡岩的造岩矿物晶体内。退蚀变夕卡岩、云英岩和蚀变花岗岩矿化为锡成矿主阶段,三种矿化类型的成矿流体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性质,即富Cl、Ti和Sn的特征,而锡石硫化物型矿石形成于成矿晚阶段。 3. 运用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理论和方法以及激光拉曼分析技术,揭示了芙蓉锡矿的成矿流体组成、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和演化特征。芙蓉锡多金属矿田成矿流体为CO2-CH4-CaCl2- NaCl-KCl不混溶体系,成矿过程中发生流体不混溶作用。芙蓉锡矿成矿流体盐度为0~50.63 wt%NaCl eq.,密度为0.31~1.12g/cm3,主成矿阶段热液流体的均一温度主要集中在300-450℃,流体压力为179-1800bar,成矿晚阶段锡石硫化物型矿石中均一温度主要集中在150~300℃,流体压力为400-600bar。成矿流体特别是主成矿阶段的流体成矿过程中普遍发生了沸腾现象。从主成矿阶段到成矿晚阶段、矿化期后,热液流体盐度呈降低的趋势,流体成分也从含CO2、CH4的CaCl2-NaCl-KCl-H2O水溶液体系转化为不含CO2的简单NaCl-KCl-H2O水溶液体系。 4. 通过分析主要矿化类型矿石中脉石矿物的稀土元素和稳定同位素特征,揭示了成矿流体来源。研究表明芙蓉矿床成矿期热液脉石矿物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和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显示了与本区花岗岩具明显的相似性,骑田岭黑云母花岗岩形成过程中分异出的岩浆期后热液应是芙蓉矿床成矿流体的主要来源,成矿过程中有少量经过深循环的大气降水加入。 5. 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上述研究,探讨了骑田岭花岗岩体与芙蓉锡矿间的成因联系和芙蓉锡矿的成因机制。本文认为骑田岭岩体中黑云母花岗岩与Sn成矿具有密切的成因联系,芙蓉锡矿田的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黑云母花岗岩岩浆结晶期后分异出的富Cl和Sn的热液流体。芙蓉锡矿成矿流体中锡主要呈Sn(II)与氯离子形成亚锡氯络合物进行迁移,低温的大气降水与高温的岩浆热液流体混合,导致流体体系温度、盐度、压力的降低和富CO2相流体的分离(CO2去气作用),流体的氧逸度升高,使得Sn(II)与氯离子形成亚锡氯络合物解体,Sn(II)被氧化成SnO2并发生沉淀作用。这种流体的混合作用是导致锡石沉淀的最有效的机制。
Resumo:
华南地区中生代地壳拉张、岩石圈伸展减薄与大规模成岩成矿作用的时代分布格局和地球动力学背景一直是国内外关注的重要科学问题。富碱侵入岩及其有关的成矿作用是伸展构造的直接表现之一。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南岭中段花山-西山-香花岭-骑田岭NE向的花岗岩带为一中晚侏罗世形成的具有高εNd(t)和低Nd模式年龄的富碱侵入岩带,并伴有大规模的钨锡多金属成矿作用,是研究大规模地壳拉张、岩石圈伸展减薄与该区大规模的钨锡多金属成矿作用的耦合关系及其深部动力学机制的理想对象。本文以香花岭地区花岗岩及其有关的钨锡多金属矿床为研究对象,运用岩石学、元素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等方法手段,对香花岭矿区花岗岩的成因和形成构造环境、成矿物质与成矿流体的来源、成矿年代学及成岩成矿的地球动力学背景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初步建立了该矿的成矿模式。论文主要获得以下认识: (1)通过对香花岭矿区癞子岭和尖峰岭岩体的主、微量元素及Sr、Nd同位素研究,查明上述两个岩体均具有高硅、富碱及成矿元素,富LILE及Zr、Ga等部分高场强元素(HFSE),贫Ca、Mg,P,Eu,较高的εNd及较低的Nd模式年龄等特征,具有相同的岩浆源区,属于后造山背景下形成的铝质A型花岗岩(A2型),具有壳、幔混合来源。 (2)利用白云母Ar-Ar同位素定年手段对香花岭锡多金属矿床、香花铺钨多金属矿床及尖峰岭云英岩型锡多金属矿床进行了成矿年代学研究,并首次对该矿的矿石矿物-锡石进行了U-Pb同位素定年。结果表明,香花岭地区钨锡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时限为154-161 Ma,与矿区花岗岩黑云母K-Ar年龄相一致,并与区域主要钨锡矿床的形成时间一致。 (3)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及同位素地球化学的研究表明,香花岭锡多金属矿床与矿区花岗岩具有密切的成因联系,矿区花岗岩不仅为该区成矿作用提供热动力和介质条件,而且为成矿作用提供了主要的物源。此外,矿区内的赋矿地层可能提供了部分成矿物质。早期成矿流体以岩浆水为主,晚期有大量大气降水的加入。 (4)对香花岭锡多金属矿床锡的超常富集机制作了初步探讨,认为该区锡的超常富集可能归功于如下几个因素:首先,富含F等挥发分的花岗岩浆高度分异演化出富含挥发分及成矿元素的超临界流体,成矿流体在流经赋矿地层时萃取了其中的部分成矿元素;其次,伴随着围压的不断降低,成矿流体发生了沸腾及连续的去气作用,导致了成矿流体的高度浓缩,当流体达到饱和或过饱和时,成矿元素沉淀成矿;最后,早期形成的矿床进一步受到后期的叠加改造,从而形成该区高品位的锡矿石。 (5)根据上述研究,香花岭锡多金属矿床与矿区花岗岩具有密切的时间、空间及成因联系,二者应为同一构造背景下形成的产物。结合区域上的研究,香花岭矿区的成岩成矿作用与南岭中段同时代的其他钨锡多金属矿床具有相同的地球动力学背景。这种构造背景可能与该区中-晚侏罗世构造体制转换,地壳拉张-岩石圈伸展减薄背景下,软流圈地幔上涌及发生壳、幔相互作用密切相关。 (6)初步建立了香花岭锡多金属矿床的成因模式:在该区中晚侏罗世大规模地壳拉张、岩石圈伸展减薄背景下,地幔物质上涌到中下地壳,发生壳幔相互作用,形成壳幔混合的花岗岩浆。花岗岩浆经充分分异演化,形成富含挥发分和成矿元素的一种具超临界性质的成矿流体。成矿流体在上升过程中随着围压的不断降低,发生了连续的去气作用,使得成矿流体高度浓缩并沿有利的构造部位成矿,并在后期受到改造、叠加等成矿作用,以至于形成了该区最富的锡矿床。
Resumo:
柿竹园有色金属矿山是我国已经探明的地质资源储量最大的钨、钼、锡、铋等多金属矿山,其中锡累计探明储量达48万吨。目前柿竹园仅回收钨、铋、钼、铅、锌、萤石矿等,大量锡随着钨、钼、铋等金属的开采作为废料进入尾矿,因此在尾砂库中保留了丰富的锡资源。对柿竹园尾矿中锡进行回收再利用,必须首先对其综合回收利用途径与前景作出科学评价。本文对柿竹园多金属矿床Ⅲ矿带锡的赋存形式、千吨尾矿库尾矿物质组成特征、锡的丰度、赋存形式和分布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柿竹园尾砂锡综合回收利用的前景。
Resumo:
以往研究表明锡成矿与S型花岗岩具有密切的成因联系。近年来随着大量与A型花岗岩有关的锡矿床的发现,有关锡成矿与A型花岗岩关系的研究成为地学界关注的热点。 芙蓉超大型锡多金属矿床位于我国著名的南岭钨锡多金属成矿带上,锡矿体位于骑田岭A型花岗岩体的内部或者岩体与围岩的内外接触带。成岩成矿年代学研究表明,成岩与成矿为前后相继的地质事件,具有密切的时空关系。本论文以与芙蓉超大型锡多金属矿床有密切时空关系的骑田岭A型花岗岩为研究对象,在详细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运用岩石学、矿物学、矿物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流体地球化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对骑田岭花岗岩的岩石学特征、岩石成因、成岩物理化学条件、岩浆分异的流体特征、挥发性组分特征以及成岩与成矿的关系等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探讨骑田岭花岗岩成岩过程中流体聚集的机制及其对锡成矿的制约,初步揭示A型花岗岩与锡成矿之间的本质联系。本论文主要取得以下成果和认识: (1)通过对与锡矿有关的骑田岭花岗岩体的主量、微量、稀土元素、同位素和花岗岩中黑云母的微量、稀土元素分析研究发现:骑田岭角闪石黑云母花岗岩和黑云母花岗岩为高度分异演化的花岗岩,具有高硅、富铝、富碱、高钾的特征。随着岩体分异演化程度的增加,花岗岩总体向富硅、富碱的方向演化。岩体轻重稀土分异明显,表现为右倾型模式,Eu负异常明显,表现为中等-强烈的负Eu异常。岩体明显富集Rb、Th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及Zr、Hf等高场强元素,而亏损Ba、Nb、Sr、P、Ti。骑田岭花岗岩两个阶段岩石有着相似的Sr、Nd同位素特征,揭示其具有相同的物质来源,是同源岩浆演化的产物,为具壳幔混合特征的A2型花岗岩。 (2)对骑田岭花岗岩体矿物学和矿物化学特征、全岩Sn含量分析研究发现:角闪石黑云母花岗岩的结晶温度为774~796℃,氧逸度(logfO2)为-15.30~-15.0。黑云母花岗岩的结晶温度为714~784℃,氧逸度(logfO2)为-17.5~-20.0。随着岩浆的演化,从角闪石黑云母花岗岩到黑云母花岗岩随着结晶温度的降低,氧逸度也随之减小。随着岩浆的演化,岩体中Cl含量不断的减少,而F含量有所增加,Cl趋向分配进入流体相。随着岩浆分异演化程度的增加,岩体成岩温度降低,氧逸度减小,岩体中Sn含量不断的减少,Sn趋向分配进入富Cl流体,表明岩浆演化过程中分异出富Cl、富Sn的流体。 (3)骑田岭花岗岩石英斑晶中的包裹体研究表明:骑田岭角闪石黑云母花岗岩和黑云母花岗岩在岩浆演化过程中经历了两个阶段,即岩浆阶段和岩浆-热液阶段,分别以出现熔融包裹体、流体-熔融包裹体为特征,其中流体-熔融包裹体的出现是岩浆分异流体的直接证据。结合矿物的结构、构造特征,研究发现骑田岭花岗岩浆演化过程分异出流体。骑田岭花岗岩原生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岩浆分异出的流体为H2O-CO2-NaCl-KCl-CaCl2不混溶体系,具有盐度高(32.98~52.04Wt%NaCleq.),密度低(0.27~0.95g/cm3),均一温度较高(190~ 494℃)的特征,压力为600~800bar,成岩过程中发生了沸腾现象。 (4)对芙蓉超大型锡矿床和骑田岭花岗岩研究表明,锡矿与花岗岩有着密切的时间、空间和成因联系。矿体产在花岗岩体内部或者岩体与围岩的接触带,成岩与成矿时限一致,随着岩浆分异演化程度的增加,岩体成岩温度降低,氧逸度降低,岩体中的挥发性组分Cl含量减小,而F含量增加,Cl趋向分配进入流体相,这种流体萃取熔体中的成矿元素Sn,并以氯络合物形式迁移。可以认为,随着岩浆的演化,骑田岭花岗岩岩浆结晶期后分异出的热液流体具有富Cl和Sn的特征。芙蓉超大型锡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流体应主要来源于黑云母花岗岩岩浆结晶期后分异出的岩浆热液。
Resumo:
正确认识降水中的化学组分是评价酸雨和大气环境质量的重要途径,降水中低分子有机酸的研究是认识C、H、O等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酸雨成因的重要内容。贵州省遵义市作为我国酸雨高发地区,是降水化学组成尤其是低分子有机酸地球化学循环研究的典型区域。我们在遵义市进行了为期一年(2006年5月~2007年4月)的降水采集(共76个样品),对pH值、电导率和主要的阴离子(包括有机和无机)、阳离子进行了测定,并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1) pH和电导率的雨量加权平均值分别为4.11(范围:2.30~ 6.04)和62.10 μs•cm-1 (范围:6.60 ~ 1630.00 μs•cm-1),酸雨频率高达93.2%,pH存在着显著的季节变化,其中冬季pH值最低,表明遵义市酸雨污染较为严重,冬季为最。 (2) 遵义市监测期间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为SO42-> Ca2+> H+> NH4+> NO3-> Cl-> F->HCOO-> Mg2+> K+> CH3COO-> Na+> (COO)22-> PO43-> NO2-,其中SO42-、Ca2+、H+、NH4+、NO3-是最主要离子,浓度分别为148.15 μmol•L-1、81.89 μmol•L-1、77.74 μmol•L-1、43.80 μmol•L-1和31.50μmol•L-1,它们分别占离子总量的31.97%、17.67%、16.78%、9.45%和6.54%;遵义市大气降水中主要的致酸物质是SO42-和NO3-,主要的缓冲物质是Ca2+和NH4+,大气污染类型属硫酸钙型。相对酸度和中和因子结果表明降水中仅有77%的降水酸度被碱性物质(以Ca2+和NH4+为主)中和;因子分析中H+、NO3-、nss-SO42-(非海源性硫酸根)、NH4+归为一组,再次表明SO42-和NO3-对降水酸度的重要贡献。富集系数和源的贡献分析表明,SO42-和NO3-主要来自人为活动的贡献,SO42-来源主要包括工业、民用的燃煤燃烧释放的SO2,NO3-主要是遵义市电厂和其它工厂向大气中排放的NOx的化学转化而成。Ca2+主要来自于遵义市的土壤及水泥厂等的排放;Mg2+主要来自陆源输入,部分来自海水的贡献。氮肥生产、大面积农田化肥的使用以及生物排放源很可能是该地区降水中NH4+的主要污染源。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海盐性离子的Cl-,在遵义市降水中重要的部分还是人为活动,主要是遵义工厂(如碱厂和钛厂)向大气中排放的HCl和Cl2转化而成。无机离子浓度的季节变化表明,对于遵义市,需要逐步改变能源结构尤其是冬季工业、居民燃煤的使用,才能有效地改善遵义市当前的环境污染。 (3) 遵义市降水中含量较高的常见有机酸是[HCOO-]T、[CH3COO-]T和[(COO)22-]T,它们的雨量加权平均值各为9.29 μmol•L -1、6.47 μmol•L-1和5.06 μmol•L-1;遵义市区降水中有机酸总浓度为22.28 μmol•L-1,占阴离子总量的9.39 %;遵义市降水中四季的有机酸浓度由高到低分别为:春季>冬季>秋季>夏季。以上结果表明,遵义市的有机酸是降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浓度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在一次降雨事件中,有机酸的浓度一般随降雨时间的延长而降低,但在降雨中后期有时会出现上升的现象,表明有机酸主要来自云下淋滤作用,少数情况下来自大气远距离的传输。 (4) 相关性分析发现甲酸和乙酸具有强烈的正相关(r= 0.86),表明甲酸和乙酸具有共同的来源。有机酸与降水中的主要无机离子NO3-、nss-SO42-、K+、Na+、Ca2+等存在着中度相关,表明有机酸的来源与人为活动有着重要的关系。应用气液平衡的原理,提出了降水中甲酸、乙酸比值(F/A)aq的有机酸来源判定方法。发现遵义降水中的有机酸春季和冬季主要来自人类活动的释放,其中春季主要来自遵义市南郊的工业污染,由南方水汽(占春季总量的54%)将其污染物传输至遵义市中心城区,冬季主要是大量燃煤的燃烧释放;夏季和秋季则主要来自植物的释放,其中秋季中的部分有机酸也受到华中和华东地区(其气团占秋季总量的45%)的远距离影响。而遵义市区的山间盆地地形、高湿度、高静风率和低风速、以尘埃为主的大气污染物和有机酸的短生命周期(几小时~几天)为有机酸来源于当地创造了有利条件。 (5) 根据热力学平衡计算新方法,发现遵义市pH≤5的降水中甲酸和乙酸对自由酸度的贡献分别为14.79% (范围:0.42~91.14%)、3.66% (范围:0.02~31.55%)。对比显示,遵义市的有机酸贡献量低于边远地区,主要由于遵义市降水的低pH值和高无机酸度所致。在春、夏、秋、冬季节,降水中的有机酸对自由酸度的平均贡献值分别为31.95%、26.16%、8.02%、11.17%,表明有机酸酸度有着明显的季节性差异,春季有机酸的高贡献量主要受降水中的有机酸高含量、低水温和高pH值的共同作用,夏季受高pH值的影响,而秋季和冬季的低贡献量主要受降水的低pH值所控制。 (6) 在遵义市的沉降通量中,无机离子的湿沉降通量占所有离子湿沉降总量的94%,并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变化。SO42-、Ca2+、H+、NH4+、NO3-为最主要的贡献者,分别为90.1、49.8、47.3、26.0和19.2 mmol•m-2•yr-1。对比显示,SO42-、Ca2+、H+的沉降量均属于我国的高值区,而NO3-的沉降量属于我国中值区,NH4+的沉降量属我国低值水平。营养元素总无机氮TIN(TIN= NH4+ -N+ NO3- -N+ NO2- -N)的湿沉降总量为45.7 mmol•m-2•yr-1,其中NH4+和NO3-分别占TIN的57.0%和41.9%,遵义地区高TIN值当地氮肥的施用量和工业NOx的释放量密不可分;营养元素P的沉降量为1.97 mmol•m-2•yr-1,由于P的来源较少,促使P的湿沉降通量较低。有机酸占湿沉降总量的6%,其四季的湿沉降量顺序由高到低依次为:春>秋>冬>夏,这是有机离子的浓度和四季的降雨量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气液平衡理论可知,挥发性有机酸(HCOO-、CH3COO-和CH3CH2COO-)的干沉降量占总沉降量的47.2%,表明遵义市有机酸沉降方式包括干湿沉降两种。因此在研究遵义市的污染物尤其是有机酸类对生态系统和城市建设的影响时,有必要同时收集气样和水样。
Resumo:
锡矿床是与花岗岩在时间、空间、成因上有着密切联系的典型矿种之一。与锡矿有关的花岗岩多具有过铝、富钾、硅含量高的特征。传统观点认为与锡矿有关的花岗岩主要是S型花岗岩,可是近年在国内外相继发现了许多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锡矿床与富碱侵入岩有着密切成因联系。与富碱侵入岩有关的锡成矿作用日益受到地质学家的重视,锡矿床与富碱侵入岩的关系已成为研究热点之一,相关的研究工作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富碱侵入岩体能否分异出富锡成矿流体还存在争议。研究表明,与岩浆岩有关的成矿与岩浆演化过程中成矿元素在流体-熔体相间的分配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成矿元素在流体-熔体相间的分配行为除受到温度、压力及氧逸度等物理化学条件的制约外,还受到岩浆熔体成份及岩浆分异出来的流体化学组成的影响。以往有关锡在流体-熔体相间分配行为的实验研究主要侧重于改变流体相来观测锡的分配系数,且多为单一的含氯或含氟岩浆体系,这制约了对岩浆演化过程中元素在流体-熔体相间分配行为的深入认识。本文通过改变流体相、熔体相的化学组成,开展了一系列锡在流体和花岗质熔体相间分配行为的实验研究。综合分析了锡在晶体-熔体-流体间的分配行为,并结合地质实际探讨与富碱侵入岩有关的锡成矿的物理化学条件和成矿机理。研究成果对深入认识与花岗岩有关锡矿的成矿机理、丰富和完善与花岗岩有关的锡成矿理论、为进一步探索与花岗岩有关的锡成矿规律提供重要的实验依据。此外,实验对进一步推动实验地球化学学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在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成矿实验室完成,主要实验设备为快速内冷(RQV)高压釜。实验的温度为850℃,压力100MPa、氧逸度接近NNO。实验首先采用人工合成硅酸盐凝胶的方法制成具有不同化学组成的花岗质熔体,使用分析纯化学试剂配制不同成分和不同浓度的溶液,分别作为实验初始固液相。主要开展了三方面的实验研究:1.熔体相组成不变,以改变流体相组成来观察锡的分配行为。这组实验固相初始物为过碱质富钾的硅酸盐,初始液相分别为NaCl、KCl、HCl、HF、去离子水溶液;2.流体相组成不变,改变熔体化学组成观察锡分配行为。初始液相选用低浓度的0.1mol/L HCl溶液,熔体相为具不同化学组成的凝胶(其中一组改变熔体碱质含量和铝饱和指数ASI、另一组改变熔体钠钾摩尔比值);3.氟氯共存含水的花岗质岩浆体系中氟氯含量相对变化时锡分配行为。实验通过改变熔体相中氟含量和液相盐酸溶液的浓度来观察锡在含氟硅酸盐熔体和不同浓度盐酸溶液间的分配行为。氟主要以(NaF+KF)混合物的形式加入初始固相中。实验研究结果表明: 1.流体相络阴离子种类及含量对锡在流体-熔体相间的分配行为有着明显的影响。当流体相中络阴离子Cl-、F-含量增大时,有利于增大锡在流体-熔体相间的分配系数;尤其当流体为富氯的酸性流体时,锡在流体-熔体相间的分配系数随液相中HCl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并存在关系式logD Sn=2.0247×log[HCl]+0.6717([HCl]的单位为mol/L),锡在流体相中主要以二价锡氯配合物的形式迁移,锡倾向于分配进入富氯的酸性流体中。此外,富氯酸性流体与共存的熔体反应后,熔体中的碱质含量降低,铝饱和指数增大。 2.熔体化学组成对锡在熔体相/流体相的分配行为有着明显的影响。D Sn随着熔体中碱质含量增大而减小:D Sn=-0.0489×MAlk+0.4516, R2=0.98(MAlk为熔体中Na2O+K2O摩尔含量),表明富碱质熔体有利于锡在熔体相中富集,从而可能为锡矿形成提供矿质来源。D Sn随熔体ASI值的增大而增大:D Sn=0.1886×ASI-0.1256, R2=0.99,即过铝质熔体相对有利于锡分配进入流体相中。过铝质熔体中碱质总量及其它组分相对不变的前提下,熔体钠钾摩尔比值越高D Sn越小:D Sn=-0.0314×RNa/K+0.0483, R2=0.82(RNa/K为Na/K摩尔比值),富钠的熔体有利于锡分配进入熔体相,而富钾的熔体却相对有利于锡分配进入流体相中。 3.在氟氯共存花岗质岩浆体系中:①熔体相中氟含量对氯在流体-熔体相间的分配有着明显影响,熔体中氟含量降低有利于氯分配进入流体相。②熔体中氟含量大于约1 wt%后,D Sn小于0.1且变化不大,当液相富含HCl且熔体中氟含量从约1 wt%降低后,D Sn 迅速增大,即熔体中氟含量小于约1 wt%后锡倾向于分配进入富氯的酸性流体中。而富氟(F含量大于约1 wt%)的熔体有利于萃取锡并使锡在熔体相中富集。③熔体铝饱和指数ASI值越大,相应锡的分配系数越大;流体相中HCl浓度增大时,锡分配系数随之增大;当熔体为过铝质的花岗质熔体、流体富含HCl时有利于锡分配进入流体相。 分析总结与花岗岩有关的锡成矿特征和锡在不同晶体相和熔体相间的分配行为得出:壳源铝质、富碱、富挥发份、贫钙铁镁的岩浆在结晶分异演化过程中相对有利于锡在残余熔流体相中富集。因此,具有这些特征的岩浆结晶分异演化产生的晚期岩浆可富含锡,能为后期锡矿床的形成提供矿质来源。这种富锡富挥发份的岩浆在上侵过程中,当温度压力降低、岩浆水饱和度增大、硅含量增大、熔体相氟含量降低时,可分异出含氯富锡的成矿流体。 根据上述结论,分析了与湖南芙蓉锡矿床有着密切成因联系的骑田岭花岗岩的岩石化学特征、成岩成矿物理化学条件,得出芙蓉锡矿床成矿流体可由骑田岭晚期岩浆分异产生。 最后得出如下认识:1)当花岗质岩浆体系水不饱和、流体相络阴离子浓度低的情况下,锡倾向于分配进入熔体相中;2)水饱和富含挥发份的过铝、富钾的岩浆体系有利于锡分配进入流体相;3) 铝质、富钾、富挥发份的富碱侵入岩岩浆演化过程中可在有利的物理化学条件下分异出富锡的流体相,与芙蓉超大型锡矿床有成因联系的骑田岭富碱侵入岩体成岩过程中可分异出富锡的成矿流体。
Resumo:
都龙锡锌多金属矿床位于云南省马关县都龙镇,是我国最大的锡石硫化物矿床之一。在野外地质和岩矿鉴定基础上,本文对该矿床的绿泥石、鲕状黄铁矿、磁黄铁矿异构交生体、铁闪锌矿的“黄铜矿疾病”等矿物和特殊组构,开展了比较系统的电子探针、拉曼光谱和X光衍射等微束分析,结合对该矿床的黑云母Ar-Ar年代学、锡石TIMS法U-Pb年代学研究,基本明确了矿床各个成矿期次的具体成矿特点,丰富和完善了该矿床的成矿模式。论文取得的主要认识有: (1)绿泥石与锡矿化同为燕山期岩浆热液作用的产物。绿泥石的形成温度(231~304oC)和环境(还原环境)表明,岩浆热液叠加成矿环境为中、低温的还原环境。 (2)鲕状黄铁矿为热水沉积期的特征矿物,是Fe、Zn、S等成矿元素的主要物源。 (3)磁黄铁矿主要在区域变质晚期,由黄铁矿(主要为鲕状黄铁矿)变质脱硫而成。辣子寨矿段单斜磁黄铁矿的出现,说明燕山期岩浆热液叠加成矿温度在该矿段以中低温为主。 (4)铁闪锌矿的“黄铜矿疾病”主要是黄铜矿交代铁闪锌矿的结果,其中的Fe主要来自变质期形成的铁闪锌矿和磁黄铁矿,而Cu主要来自岩浆热液。 (5)自然铋、自然银、锡石、黄铜矿、方铅矿等矿物广泛共生,且交代、穿切其他矿物,表明岩浆热液期的成矿元素组合主要为Bi+Ag+Sn+Cu+Pb。在该矿床首次发现的自然铋和自然银,指示岩浆热液期为低硫、中低温的还原环境。 (6)利用远红外(IR-Laser)阶段加热技术,获得黑云母的低温段和高温段坪年龄,分别为179.0± 5 .0Ma和195.7± 6.6Ma。在黑云母组构显微分析的基础上,认为179.0± 5 .0Ma大致代表了变质成矿作用的年龄。 (7)都龙锡锌多金属矿床属于多成因复成矿床,其形成主要经历了热水沉积、变质改造和岩浆热液叠加三个过程。热水沉积成矿作用形成的鲕状黄铁矿,可能是后期成矿作用中Fe、Zn、S等成矿元素的主要物源。变质改造成矿作用与印支期晚期区域变形-变质作用有关,形成了大量铁闪锌矿、磁黄铁矿,可能对应于造山后伸展事件。岩浆热液叠加成矿作用与燕山晚期老君山花岗岩有关,发生大规模的锡、铜、银、铅、铋矿化。 另外,本次研究在该矿床中首次发现了自然铋、自然银等自然元素,其矿床成因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