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8 resultados para 7038-302
Resumo:
土壤pH值是影响土壤养分有效性和化学物质在土壤中行为的主要因素,研究土壤pH值的空间分布特征对于土壤养分管理和土壤污染预测具有重要意义。该文用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环境因素复杂的黄土高原小流域土壤pH值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黄土沟壑区小流域土壤pH值具有球形—指数套合模型的空间结构特征,其空间异质性主要来源于流域内土地利用和土壤侵蚀等随机因素。与有机质协同的Kriging法能较好地对土壤pH值进行估值,其估值范围小于实测数据,估值误差来源于复杂的环境因素。序贯高斯条件模拟的土壤pH值范围与实测数据接近,模拟的平均值低于实测数据,模拟误差来源于模拟过程中独特的Kriging算法及高斯特性。
Resumo:
通过对Hybrid-Maize玉米高产模型进行田间验证,应用该模型对黄土旱塬春玉米生产潜力进行初步估算。结果表明,Hybrid-Maize模型在黄土旱塬表现出较好模拟效果,总生物量、秸秆生物量和籽粒产量模拟值与实测值间具有极显著线性相关性,其决定系数分别为0.9469、0.8164和0.9650,回归系数分别为1.0198、0.9787和1.1844,接近于1。黄土旱塬区多年光温生产潜力和气候生产潜力因品种不同有所差别,对多年平均光温籽粒和总生物量生产潜力,紧凑型玉米品种分别为13.25和22.45t/hm2,平展型玉米品种分别为12.32和20.62t/hm2,年际变化小;对多年平均气候籽粒和总生物量生产潜力,紧凑型玉米品种分别为11.97和19.94t/hm2,平展型玉米品种分别为11.37和18.63t/hm2,年际波动大。在黄土旱塬区,玉米产量潜力挖掘的主要途径应集中在提高密度和水分限制条件下,Hybrid-Maize玉米模型在指导玉米高产栽培上具有较好应用。
Resumo:
本论文共分六章,论文首先综述了近年稀土溶剂萃取最新出现的一些萃取体系及萃取方法,然后用溶剂萃取法系统研究了新萃取剂 PT-2 萃取稀土(III)、Cyanex 923 和 Cyanex 925 萃取铈(IV)、钍和稀土(III)的性质,推导层流型恒界面池的理论基础并用恒界面池法研究 Cyanex 272、PT-2 萃取稀土动力学,用高效离心分配色层仪(HPCPC) PT-2、Cyanex 302 和 Cyanex 272-P507 混合体系分离稀土(III)的规律,本论文还在大量实验数据的基础上,提出从氟碳铈矿中提取稀土的具有创新性的绿色工艺流程。论文第一章综述了近年衡土溶剂萃取的研究成果,为探求优于应用于工业生产的萃取稀土(III)的 P507 体系以及萃取钇的环烷酸体系,人们合成大量的有机磷类、羧酸类、苯胲类萃取剂并研究了它们萃取稀土的性能,将现有的萃取剂进行优化组合得到许多稀土的协同萃取体系,还将结晶反萃、还原反萃等方法应用于稀土分离过程。第二章用两相滴定法在测定 PT-2 的 K_d、K_2 等基本常数基础上,研究了 PT-2 的正庚烷溶液在盐酸、硝酸介质中萃取 15 个稀土离子(除了 Pm 外)的分配规律及萃取机理,同硫酸体系、高氯酸体系萃取平衡进行了对比,得到一些在理论上和实际上很有价值的结果。首次发现高位阻的酸性膦酸类萃取剂 PT-2 萃取轻、重稀土(III)时存在不同的机理,在盐酸、硝酸和硫酸体系中, PT-2 萃取轻稀土(III)为阳离子交换机理, PT-2 萃取重稀土时,阳离子交换机理和溶剂缔合机理共存;高氯酸介质中,由于高氯酸根离子难以同稀土(III)形成络合物, PT-2 萃取稀土(III)的机理符合一般的酸性膦酸酯的萃取规律,为阳离子交换机理。第三章探求了多种纯化 Cyanex 923 和 Cyanex 925 的途径,得出了较为行之有效的纯化方法,系统地研究了 Cyanex 923 从硫酸和硝酸介质中萃取 Ce(IV)、Th、La 和 Gd的规律,确定了萃合物的组成,计算了 lgK、ΔG、ΔH、ΔS 等热力学常数。 Cyanex 923 对 Ce(IV)、 Th(IV)的萃取在高酸度时随酸度的增大而降低,而 Ce(IV)、 Th(IV)同时萃取时, Th(IV)的萃取受到 Ce(IV)的抑制。发现 Cyanex 923 是一种良好 Ce(IV)的萃取剂,可用于铈从稀土(III)、钍中的分离、富集,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第四章在层流型恒界面池的传质过程理论研究基础上,研究了二 (2,4,4-三甲基戊基)膦酸(HBTMPP)、PT-2 萃取 Er(III)的动力学,测定了流体线性流速、有机相浓度、水相浓度和酸度、温度及界面面积等因素对萃取速率的影响,对萃取的控制模式作出判断,为 Cyanex 272、 PT-2 在稀土湿法冶金中的应用提供基础参数。推导出层流型恒界面池中扩散控制模式下的萃取过程善于传质量和扩散层厚度两个基本公式。PT-2 萃取 Er(III)的过程属于扩散控制模式,在不同参数(温度、线性流速、界面面积、两相组成等)条件下,以 ln[(1/β + 1)C_b~a/C_(b,0)~a - 1/β] 对时间 t 作图得到都为直线,这些参数的变化对萃取的控制模式没有影响。萃取速率随温度、线性流速、界面面积等的变化规律也表明,该萃取过程为一扩散控制模式。根据萃取速率随线性流速、界面面积和温度的影响推断 HBTMPP 萃取 Er(III)为扩散控制和化学反应共同作用的混合控制模式。利用稳态法推导出该萃取过程的初始速率方程,该速率方程能和实验结果较好吻合。第五章用 HPCPC 研究 PT-2、Cyanex 302 及 Cyanex 272-P507 体系分离重稀土元素,评估 HPCPC 的性能及萃取剂的萃取性能,考察了流动相的流速、 pH 及 HPCPC 的转速等对分离效率的影响,并对这些体系萃取重稀土(III)的机理进行了探讨。发现流速对 HPCPC 的分离效率有显著的影响,随流速的增大,理论板数降低,分离度减小;理论塔板数和分离度随转速的变化无明显的变化;在 D 值相同时, Vs/Vm 越小,理论塔板数 N 越大;pH 越高,D 越大,理论塔板数则越低;萃取剂的浓度越高,理论塔板数越低。用 HPCPC 梯度洗脱法在 Cyanex 302 体系中只经过一次运行可将轻、重稀土混合物 La(III)、Sm(III)、Dy(III)和 Tm(III)分离。第六章针对攀西稀土矿 冶炼工艺中存在由于稀土收率低、放射性钍未得到分离和利用、存在二个放射性废渣和放射性废水等问题,采用溶剂萃取法,从攀西矿氧化焙烧-硫酸浸出液中萃取分离钍和铈(IV)。研究了 N1923 从氟碳铈矿硫酸浸出液中萃取分离钍和铈(IV)的工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从攀西矿中萃取分离铈(IV)、钍和提取氯化稀土的流程 I。用 N1923 萃取铈(IV)、钍,稀硫酸为洗液,形成含四价铈及钍的有机相和含三价稀土元素的萃余液,实现铈、钍与三价稀土的萃取分离。由于用含过氧化氢的硫酸溶液反萃铈(IV)困难,用含过氧化氢的硝酸溶液反萃铈(IV)、钍,再以 Cyanex 923 萃取钍,实现钍和铈(III)的分离。还研究了用 S501 萃取萃取铈(IV)工艺,以稀硫酸为洗液,用含过氧化氢的硫酸溶液为反萃取液反萃铈(IV)。解决了萃取过程铈(IV)的还原性问题;探明了氟离子对萃取过程的影响以及在料液、洗液、反萃取液中加入硼酸的作用,在大量数据的基础上提出了工艺的各成分的组成。
Resumo:
In the photoluminescence (PL) of BaFBr:Eu2+,Eu3+, the emissions of Ea(2+), carrier electron-hole (e-h) recombination, and Eu3+ are observed, while in the photostimulated luminescence (PSL) only the emission of Eu2+ is exhibited. This disappearance of e-h recombination in PSL is considered to be caused by carrier migration during photo-stimulation. (C) 1997 American Institute of Physics.
Resumo:
在已有的分布反馈激光器的电路模型中引入位相回路,从而使这种电路模型能够携带出射光的位相信息,进而反映激光器的啁啾特性.对修正后的模型进行仿真,结果与已报道的结果十分吻合.进一步将这种带位相回路的激光器模型与电吸收调制器的电路模型相结合,构成分布反馈激光器与电吸收调制器集成光源的等效电路模型.该模型同时考虑了激光器与调制器之间的电耦合.这种由于隔离电阻不够大而导致的电耦合将导致激光器激射波长发生漂移,即产生啁啾.通过对电路模型进行仿真,给出不同隔离电阻时的啁啾特性曲线,并对啁啾大小与隔离电阻的关系进行讨论.结果显示了集成光源相比于直接调制激光器在啁啾特性方面的显著改善.
Resumo:
为建立一套快速、准确的测量系统以适用于半导体激光器中、大规模生产的测试要求,利用有限元差分数值模拟方法对半导体激光器光束的近、远场分布,发散角等作理论模拟,利用测量系统对其光束的近远场分布、发散角等进行测量。最后提出相应方案处理测量结果以减小误差。与一般测量光束参数的系统相比,该测量系统具有兼顾简单快速与准确的优点。
Resumo:
文章介绍了下一代光存储用半导体激光器--GaN蓝光激光器的发展状况.对衬底材料的发展现状、外延片的生长技术以及激光器的制作工艺都作了论述.阐明了GaN激光器的一些技术路线,如GaN同质生长衬底的发展,侧向外延生长技术的采用以及湿法腐蚀腔面等.另外还介绍了GaN半导体激光器数字多功能光盘(DVD)的实用化进程.
Resumo:
Fe-57 Mossbauer spectra for the Fe atoms in the R3Fe29-xTx (R=Y, Ce, Nd, Sm, Gd, Tb, Dy; T=V, Cr) compounds were collected at 4.2 K. The analysis of Mossbauer spectra was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magnetization and neutron powder diffraction measurements. The average Fe magnetic moments at 4.2 K, deduced from our data, are in accord with magnetization measurements. The average hyperfine field of Tb3Fe29-xCrx (x=1.0, 1.5, 2.0, and 3.0) decreases with increasing Cr concentration, which is also in accordance with the variation of the average Fe magnetic moment in the Tb3Fe29-xCrx compounds.
Resumo:
The crystallographic and intrinsic magnetic properties of hydride R3Fe29-xTxHy (R=Y, Ce, Nd, Sm, Gd, Tb, and Dy; T=V and Cr) have been investigated. The lattice constants and the unit cell volume of R3Fe29-xTxHy decrease with increasing R atomic number from Nd to Dy, except for Ce, reflecting the lanthanide contraction. Regular anisotropic expansions, mainly along the a- and b-axis rather than along the c-axis, are observed for all the compounds upon hydrogenation. Hydrogenation leads to an increase in Curie temperature. First-order magnetization processes (FOMP) occur in magnetic fields of around 1.5 T and 4.0 T at 4.2 K for Nd3Fe24.5Cr4.5H5.0 and Tb(3)Fc(27.0)Cr(2.0)H(2.8), and around 1.4 T at room temperature for Gd3Fe28.0Cr1.0H4.2 Abnormal crystallographic and magnetic properties of Ce3Fe29-xTxHy suggest that the Ce ion is non-triply ionized.
Resumo:
针对被跟踪头部目标特征状态随时间变化而与参考模板不匹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融合参考模板的均值移动算法,即将被跟踪目标在不同状态下所呈现出的不同特征使用采样的方法进行融合,如将头部跟踪过程中正面的肤色信息和后面的发色信息进行融合,从而形成一个包含不同特征的参考模板.在跟踪过程中,使用该融合模板可以有效地克服由被跟踪目标特征变化导致跟踪失败而不能实现头部连续跟踪的问题.通过头部跟踪实验可以看出,该算法实现了复杂环境下的具有360°旋转的头部跟踪,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跟踪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