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1 resultados para ANGIOSPERM PHYLOGENY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云杉属植物是非常重要的森林树种,广泛分布于北半球的寒温带、温带高山和亚高山地带。该属为松科中仅次于松属和冷杉属的第三大属,约有 28-56 种。自云杉属建立以来,其属于松科没有任何疑议。然而,由于云杉属物种间频繁杂交、形态趋同和取样困难,尽管已经有基于形态学、细胞学、化学成份、叶绿体 DNA RFLP 等方面的研究,该属的属下分类仍然存在诸多争议。本文利用父系遗传的叶绿体基因和母系遗传的线粒体基因序列重建了云杉属的系统发育关系,探讨了云杉属生物地理格局的形成过程。在此基础上,我们研究了低拷贝核 CAD 基因在云杉属的进化式样。另外,我们还对裸子植物线粒体基因 rps3 的内含子分布和进化进行了初步研究。 1. 云杉属的系统发育和生物地理学研究 我们选择了 Farjon (1990) 确定的 34 个种中的 33 种 (另一个种在 Flora of China 未得到承认),共 103 个个体,对这些个体的叶绿体 DNA 片段 trnC-trnD 和 trnT-trnF 以及线粒体基因 nad5 的第一个内含子进行了序列测定。在两个叶绿体基因片段联合分析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上,北美西部的 P. breweriana 和 P. sitchensis 位于最基部。其余的物种分为三支:第一支由北美的两个物种组成;第二支包括分布于喜马拉雅-横断山区及其周围地区的八个种、台湾的 P. morrisonicola、西亚的 P. orientalis、日本的两个种及北美的 P. chihuahuana;第三支中,北美的 P. pungens 位于基部,亚洲东北部的种 (除 P. maximowiczii 和 P. torano 外)、P. retroflexa 和欧洲的 P. abies 构成一个单系群,并与北美的 P. mariana 和 P. rubens 及来自巴尔干半岛的 P. omorika 形成姐妹支。所有样品的 nad5 第一个内含子序列可分为 A、B、C、D 和 E 5 种单倍型,北美的物种拥有前 4 种,而且 A、B 和 C 单倍型为北美所特有;欧亚的物种仅含 D 和 E 两种单倍型。 上述结果结合 MacClade 和 DIVA 分析及化石证据,我们推断云杉属起源于北美,至少两次经白令陆桥扩散至亚洲,然后从亚洲扩散至欧洲。亚洲东北部的绝大多数物种和欧洲云杉 P. abies 的种间遗传变异非常低,而且线粒体单倍型均为 D,可能来源于一次近期的辐射分化。云杉属的现代分布中心之一喜马拉雅-横断山区的物种可能不是一次起源,日本的物种同样如此,这可能与第三纪气候变冷和第四纪冰川导致的物种迁移有关。此外,我们发现目前用于云杉属分类的一些形态性状(如叶扁平、菱形等)在系统发育树上位于不同的位置,说明这些性状可能不是一次起源或是祖征在不同支系中的保留,用于云杉属的系统划分须慎重。 2. 云杉属 CAD 基因的进化研究 裸子植物的多倍体特别少,且以基因组庞大而著称。被子植物中的很多单拷贝基因在裸子植物中以低拷贝或多拷贝基因家族的方式存在。CAD 基因在木质素单体合成的最后一步起作用,在松属中只发现了一种 CAD 基因拷贝,在欧洲云杉中却发现了三种拷贝,而且 Southern 杂交和子代分离鉴定结果表明这三种拷贝至少位于两个位点上。然而,对云杉属三个物种 (包括欧洲云杉) 构建的遗传图谱却都只发现了一个 CAD 基因位点。由于云杉属 CAD 基因的数目和分布存在很大争议,我们根据构建的叶绿体基因树,选择了不同支上的 20 个物种、29 个样品研究该基因的进化式样。结果表明:云杉属不同物种中 CAD 基因的拷贝数为 1-4 种,多数为 2-3 种。系统发育分析发现有些物种的所有 CAD 基因拷贝聚成一支,另有一些物种的 CAD 基因拷贝位于不同位置。此外,我们对 GenBank 中云杉属三个物种 CAD 基因的 EST 序列分析后发现:EST 序列的差异主要发生在 3’-UTR 区,表现为序列长短的不同,这有可能是进行体外反转录时引物结合于不同的位置所致。因此,结合前人研究(包括遗传图谱分析),我们推测 CAD 基因在云杉属内发生了多次重复,重复拷贝很可能呈串联排列。 3. 裸子植物线粒体基因 rps3 的进化研究 线粒体基因内含子的获得/丢失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系统发育研究。rps3 为分布最广的线粒体核糖体蛋白基因,一般含一个内含子,前人研究显示其在裸子植物中多了一个第二类内含子 rps3i2,并将这个内含子作为区分裸子植物和其它植物类群的标志之一。然而,该研究只选择了苏铁和银杏作为裸子植物的代表,取样代表性不足。在本研究中,我们对裸子植物每个科至少选择一个物种作为代表,通过 DNA 序列和部分物种的 RT-PCR 分析,探讨 rps3 基因在裸子植物中的进化。结果表明 rps3 基因内含子的分布与裸子植物系统发育关系相吻合:Conifer II、松科的落叶松属和黄杉属及百岁兰科不仅不含 rps3i2,而且丢失了第一个内含子;金钱松属缺失第二个内含子。我们推断在 Conifer II 的祖先和百岁兰科中分别一次性丢失了两个内含子;在松科中则发生了两次单独的丢失事件,一次是在落叶松属和黄杉属的祖先中丢失了两个内含子,一次是在金钱松属中丢失了第二个内含子。另外,在 Ephedra 中没有扩增出 rps3 基因,Gnetum 中具有第二个内含子,倪藤科的 rps3i2 似乎支持松科与倪藤纲的关系更近。对 rps3i2 的进一步分析发现,其序列结构与松科的系统发育关系非常吻合。根据上述结果和 mRNA 编辑位点分析,我们认为 Conifer II等类群中的两个rps3内含子丢失可能是反转录酶介导的 cDNA 反转录造成的。Psuedolarix 的内含子丢失也可能为相同机制,但因缺乏材料而未能进一步研究。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苔藓是高等植物(有胚植物或陆地植物)中最原始的一类,但种类却丰富多样,其形态和生长环境的多样化程度高于蕨类和裸子植物,且对极端环境的忍耐力更强,分布范围也更广。“特有”是一个地理概念,它是相对广布而言,当一个类群的分布范围有一定的限制时即为特有现象。“东亚特有”是指分布范围主要局限于中国,朝鲜,日本和蒙古等,向北可及俄罗斯远东地区,少数可分布至中国南部相邻地区的植物类群。东亚地区主要以温带植物区系为主,但也包含一些热带植物区系成分,还因为第四纪以来受冰川活动影响较少,因此植物种类非常丰富。东亚地区也是苔藓植物的多样性中心之一,这里有较多的特有成分。在我国总共分布有苔藓植物东亚特有属35属,其中苔类5属,藓类30属。长期以来,特有成分始终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不仅是因为其在植物地理学上的重要性,还因为特有类群中包含了孓遗类群,往往系统位置比较关键,此外,大部分特有类群对人为干扰比较敏感,对其保护就愈加重要,因为它在这个地区的消失就意味着一个类群的灭绝。 我国对苔藓植物东亚特有类群已有较好的认识,在前人知识积累的基础之上,我们期望通过分子系统学的方法,开展对东亚特有苔藓属的研究,逐步揭开特有属植物的神秘面纱,最终在系统树上找到它们各自应该属于自己的位置。 在本次研究中,我们总共得到十一个苔藓植物东亚特有属的新鲜材料。在实验室中我们对这十一个特有属叶绿体和核的六个基因(叶绿体atpB, rbcL, cp-SSU, cp-LSU 和核18S,26S rDNA)进行了测序,并在此基础之上,构建了来自苔藓植物106个属上述六个基因的联合矩阵,并对它们进行了系统学分析。本文所选十一个特有属中除三个苔类属和一个线齿藓类的属之外,其它七个特有属都属于侧蒴藓类。根据近几年的研究结果,侧蒴藓类中灰藓目被认为是起源自一次快速辐射演化,灰藓目各科之间的关系以及各科的范围都很难确定。即便本实验测序一万多bp,这一支之内的关系仍不能解决。 在以上结果的基础上,本文对线齿藓类的树发藓属(Microdendron)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我们用最大简约法分析了金发藓目15属,33种的18S, rbcL和trnL-F序列的联合矩阵。对树发藓属的微形态进行了电镜扫描。形态和分子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这个特有属在属级水平是不成立的,它仅是小金发藓属的一个种。此结果支持将这个东亚特有属降为种的等级。此外,本文还对囊绒苔属(Trichocoleopsis)和新绒苔属(Neotrichocolea)的系统位置做了比较详细的研究。我们分别分析了一个苔类植物57属的四基因(cp-SSU, cp-LSU, atpB and rbcL)矩阵和一个苔类植物24属的九基因(cp-SSU, cp-LSU, atpB, psbA, rps4, rbcL, 18S, 26S and nad5)联合矩阵,结果显示囊绒苔属和新绒苔属互为姐妹群关系,而毛叶苔属(Ptilidium)又是它们二者的姐妹群。研究结果支持了囊绒苔属和新绒苔属组成新绒苔科(Neotrichocoleaceae),而不同于前人的观点:将上述两属放置于毛叶苔科(Ptilidiaceae)、绒苔科(Trichocoleaceae)或多囊苔科(Lepidolaenaceae)。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这两个特有属和毛叶苔属组成的一支位于叶苔类(Leafy liverwort)中“Leafy I”和“Leafy II”两大支之间,但这一支确切的系统位置没有解决,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除此之外,本文还利用GenBank中的数据对东亚特有属日鳞苔属(Nipponolejeunea)和耳坠苔属(Ascidiota)(未获得实验材料)进行了初步的系统学分析。结果表明传统上放在细鳞苔科的日鳞苔属与毛耳苔科的毛耳苔属(Jubula)为姐妹群关系,建议将日鳞苔属置于毛耳苔科;耳坠苔属是光萼苔科的成员,属的分类等级是合理的。 最后本文利用罚分似然法,选取多个化石作为标定点,对来自苔藓植物主要类群及其它陆地植物共115个类群5个基因(atpB, rbcL, cp-SSU, cp-LSU, 18S)的矩阵进行了分子钟的分析,初步估算11个东亚特有属的分化时间。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研究选取毛茛目99属,利用四个叶绿体和核基因或DNA片段,并结合形态性状,在属的水平上构建毛茛目的系统发育关系。分子数据用简约法和似然法分析,分子和形态性状联合数据用简约法分析。具体结果如下: 1) 毛茛目的单系性 毛茛目的单系性在所有的分析中都得到强支持。这也被形态性状所支持,包括大的S-型筛管分子、表皮层具蜡质的管、离生并折合状发生的心皮、两层珠被形成的珠孔、无托叶、轮状花被(花被在领春木科可能是次生性丢失)和2-3层细胞组成的内珠被等。 2) 科间系统发育关系 毛茛目由三个主要分支构成:领春木科、罂粟科和核心毛茛目。罂粟科是核心毛茛目的姊妹群,二者通常具复叶、单叶分裂或单叶掌状脉,雄蕊轮状排列以及胚珠无丹宁酸组织。核心毛茛目的单系性得到强支持,花3基数、雄蕊和花被片对生以及外部花被片具三或更多的微管束迹等是其共有衍征。木通科和星叶草科形成一支,细胞型胚乳是它们的共有衍征。防己科、小檗科和毛茛科形成一支,核型胚乳和具小檗碱支持该支的单系性。小檗科和毛茛科的姊妹群关系得到草本习性、具根状茎、V-型木质部和外珠被至少四层细胞等性状的支持。 3) 科下系统发育关系 a. 罂粟科 罂粟科分为两个单系支:狭义罂粟科形成一支,Pteridophyllm、角茴香属和狭义荷包牡丹科形成另一支。是否具乳汁、小苞片状的萼片是否包着其他花部器官、雄蕊数目和花粉外壁纹饰等性状支持这种划分。这两支分别被给予亚科的分类等级。Pteridophyllm是角茴香属的姊妹群也得到分辨,叶和雄蕊的性状支持这两属近缘。 b. 星叶草科 独叶草属和星叶草属形成一支得到强支持,二者组成星叶草科。二叉状分支的叶脉、条纹状的花粉纹饰、单珠被、薄珠心和无外种皮等性状是该科的共有衍征。 c. 木通科 木通科的单系性得到强支持。大血藤属是其他木通科的姊妹群,因其在心皮数目、心皮排列、胚珠数目、胚珠方向、染色体数目和植物化学等方面不同于其他类群,建议给予亚科的分类等级。此外,猫儿屎属和串果藤属均具有一些独特的性状,分别给予族的等级。 d. 防己科 古山龙属和Anamirta形成一支,意味着族Anamirteae sensu Diels应该被承认;广义的青牛胆族应包括天仙藤族;无胚乳的粉绿藤族嵌合在蝙蝠葛族之内。子叶和花柱残基对科内的划分是非常重要的。虽然传统上认为胚乳是科下划分最重要的性状,但它在防己科内应该是次生性丢失。 e. 小檗科 六个间断分布的属或属对被证实。单心皮瓶状发生是小檗科的共有衍征。小檗科分为三个主要分支:南天竹属(x = 10)和染色体基数为8的类群形成强支持的一支,这也得到胚珠数目(2-4)和圆锥花序等性状的支持;x = 7的类群形成一支,花瓣基部内侧具2枚腺体,花粉具平滑的外壁和未分化的外表层等是其共有衍征;x = 6的类群形成一支,被条纹状的花粉外壁和不连续的花粉外壁内层所支持。这三支分别被给予亚科的分类等级。 f. 毛茛科的单系性得到强支持。雄蕊多数和胚珠多数是毛茛科的共有衍征。毛茛科由五个分支组成:Glaucidium、Hydrastis、染色体基数为9的类群形成一支、染色体基数为7的类群形成一支、染色体基数为8的类群形成一支,分别给予亚科的分类等级。Glaucidium是所有其他毛茛科的姊妹群。染色体基数为8的类群的单系性得到极弱的支持,不含有或者含微量的苄基异喹啉生物碱及具R-型染色体似乎也支持该支为单系。星果草属应隶属于毛茛亚科而与黄连属和(/或)人字果属关系遥远。在唐松草亚科,具瘦果的唐松草属嵌合在具蓇葖果的类群之内,意味着依据果实类型划分该亚科是不合适的。美花草属和毛茛族及银莲花族形成一支,而与侧金盏花属关系遥远。美花草属在胚珠着生位置、珠被数目和植物化学等方面不同与毛茛族和银莲花族,因此我们建议给予美花草属族的分类等级。 根据分析结果,我们提出了毛茛目一个新的分类系统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植物近缘物种系统发育和物种形成过程一直以来都是植物进化生物学研究中最基本的问题之一,是人们理解自然界物种多样性产生和变化的前提。近缘物种间通常形态相似,遗传和分子水平的分化很小且常受诸如渐渗杂交、谱系分选、种内重组等微观进化事件的影响,导致植物近缘物种间系统发育和物种形成过程研究极为困难。在过去十多年中,生物技术的革新和理论方法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进化生物学研究,促进了人们对一些重要模式生物与其近缘种间的系统发育关系和物种分化过程的认识,如人、果蝇、线虫、拟南芥和玉米等。然而,迄今在植物中,许多重要类群及其近缘种的系统发育和物种形成过程研究仍不多见,包括在具有特殊重要性的栽培作物中,如稻属(Oryza L.)。由于属内包含有重要粮食作物水稻,稻属向来都是禾本科内备受关注的一个类群。本研究中,我们通过多基因序列的方法,探讨了稻属C染色体组三个近缘二倍体物种的系统发育和物种形成过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为选择适宜的实验策略和保证序列数据的真实性,我们利用不同聚合酶扩增自交的栽培稻Oryza sativa ssp. japonica和异交的O. longistaminata不同类型的基因片段,采用克隆测序的方法,评估聚合酶链式扩增反应(PCR)中产生的非真实变异的状况。我们使用exTaq、exTaq和Pfu混和酶和PfuUltraTM酶三种不同聚合酶扩增了Adh1、GPA1和Waxy三个基因片段。在检测到的非真实变异中,PCR 错误的类型主要为单碱基变异和不同等位基因间重组,其中以单碱基变异为主,且突变类型以转换占绝大多数。比较不同酶扩增错误的结果表明,高保真PfuUltraTM酶对PCR反应错误有显著的改善,在扩增产物的单克隆中几乎检测不到PCR噪音,错误率仅为0.0001%,而exTaq和混和酶的错误率分别为0.096%和0.073%。从不同物种比较结果来看,exTaq酶和Pfu酶混用时在自交的O. sativa ssp. japonica内对PCR错误也表现明显的改善,但在异交的O. longistaminata中改善效应不太明显。在三个不同基因位点上,PCR扩增错误出现频率随扩增区域增长而变大。在PfuUltraTM酶的扩增产物中发现重组最少,exTaq和混和酶重组较多,且混和酶对重组改善效果不明显。基于不同聚合酶扩增错误对比研究结果,我们认为,由于能保证序列变异的真实性且不遗漏等位基因,核基因的克隆测序较宜于分离杂合个体中不同的等位基因。 基于随机挑取4个叶绿体和10个核基因位点,利用12份Oryza officinalis、8份O. eichingeri和4份O. rhizomatis材料,对稻属C染色体组三个近缘二倍体物种的系统发育关系作了深入分析。利用不同的系统发育分析方法对单基因位点序列和合并序列数据作了分析,结果表明,稻属C染色体组三个近缘种间呈多歧分支。因此,三个二倍体C染色体组物种可能经快速辐射分化形成。在不同核基因和叶绿体基因的系统发育树中各分支枝长均很短,也表明C染色体组的三个物种可能在较短时期内分化出。不同基因间拓扑结构不一致主要受谱系随机分选的影响。此外,C染色体组不同物种间的种间渐渗和不同等位基因重组对系统发育树的冲突也有影响。值得注意的是,C染色体组三个物种的辐射分化不排除由于相邻两次物种形成事件间隔时间太近、目前数据量不够而无法分辨的可能。在本研究中,我们发现,对于系统发育重建困难的类群,利用等位基因构建物种谱系树有助于挖掘不同基因间结果不一致的因素。 基于10个随机选取的核基因序列数据,利用物种水平的取样方式和群体遗传学分析方法,我们研究了稻属C染色体组三个近缘物种O. officinalis、O. eichingeri和O. rhizomatis的核苷酸多态性,并根据多态性水平和式样,推测了三个近缘种分化的历史。结果表明,在C染色体组的三个近缘种中,仅分布于斯里兰卡的O. rhizomatis的核苷酸多态性水平相对最低(θsil = 0.0038),而间断分布于非洲和斯里兰卡的O. eichingeri最高(θsil = 0.0057)。与被子植物其他类群相比,稻属C染色体组三个物种的核苷酸多态性水平显得较低,O. eichingeri的核苷酸多态性仅约为玉米及其近缘野生种的23-46%和拟南芥的35%。C染色体组内三个野生种相对较低的核苷酸多态性水平可能起因于其较小的祖先有效群体。物种形成模型分析表明,O. officinalis和其近缘种从最近共同祖先分化开后可能经历了居群缩减的历史,且自最近共同祖先分开后,三个物种彼此间并无显著的基因交流。基于分子钟粗略估算了C染色体三个物种分化时间,结果表明,三个物种彼此在很短的时期内分开,约0.63-0.68 Myr。同时,O. eichingeri在非洲和斯里兰卡两个地理宗的分异时间约为0.37 Myr,且推测斯里兰卡的O. eichingeri主要由西非经长距离扩散传播到斯里兰卡。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核核糖体DNA(nrDNA)已被作为一个重要的标记,用于推断很多分类等级上的系统发育关系。相对于在被子植物中的快速致同进化,nrDNA在裸子植物中的致同进化速率低,且ITS和5S-NTS区有着较大的长度变异,这种现象在松科植物中尤为明显。在本研究中,我们克隆并测定了银杉属的5S rDNA以及冷杉属、银杉属、雪松属、油杉属、长苞铁杉属、金钱松属与铁杉属的ITS序列。基于获得的新数据,再结合前人报导的其它属的数据,我们探讨了如下四个问题: (1)松科 nrDNA ITS1 亚重复单位的组成、分布及进化;(2)ITS1区的长度变异与亚重复单位数目的关系以及它们的系统学意义;(3)松科ITS1的二级结构特征;(4)银杉5S rDNA编码区及非转录间隔区的结构特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 ITS区的序列分析ITS区的克隆及序列分析发现:(1) 松科ITS1的长度变异范围为 944-3271 bp, 这是目前已报导的真核生物中属间ITS变异最大的类群之一;(2) 所有松科植物的ITS区域都包含亚重复单位,亚重复单位的数目从2到9,并且这些亚重复单位可分为两种类型,即不含保守核心序列(5’-GGCCACCCTAGTC ) 的长亚重复单位(LSR)和含上述保守核心序列的短亚重复单位(SSR);(3) ITS1区的巨大长度变异主要归因于亚重复单位的数量变异; (4) ITS1区的GC含量与 它的序列长度和亚重复单位的数目有一定关系,并能够提供一些系统发育信息,特别是支持云杉属、松属和银杉属三者具有很近的亲缘关系。 2. ITS1亚重复单位的系统发育分析为了研究亚重复单位的进化关系,我们用最大似然法和最大简约法构建了松科ITS1亚重复单位的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1)在ML和MP树中可发现有共同的五个分支; (2) 银杉比松科其它属拥有更多的SSR,且该属的所有9个SSR在系统树中构成一个单系支,表明它们是在银杉属内发生重复的;(3)一些SSR在属间和种间具有同源性,可为nrDNA ITS 的进化历史以及松科的系统发育 研究提供重要信息;(4)亚重复单位的多次重复以及伴随的重组可能是导致LSR 和SSR在松科不同属中分布式样不同的原因。 3. 松科ITS1的二级结构 用 Mfold 3.2 软件对松科所有11个属的ITS1区进行了二级结构预测,共获得了563个最低自由能折叠。结合以前关于松科二级结构的报导,我们分析的结果表明:(1) 松科ITS1的二级结构主要由几个延展的发夹结构组成;(2) 构象的复杂性与亚重复的数目呈正相关;(3)配对的亚重复单位通常在保守核心区(5’-GGCCACCCTAGTC ) 处有部分重叠,并且构成一个长茎,而其它的亚重复单位通常会自身折叠,且保守核心区的部分出现在发夹结构的环中。 4. 银杉5S rDNA 序列分析 我们对来自银杉不同群体的3个个体的5S rDNA进行了克隆,共获得 45 条序列,分析结果表明:(1) 绝大多数银杉5S rDNA编码区长度为120 bp, 以GGG 开头,以CTC结尾,编码区出现的碱基替代主要为转换;(2) 银杉与其它裸子植物相比,5S rDNA基因编码区具很高的相似性(90-99%); (3)间隔区含有一个poly-C和一个poly-T结构、两个TC丰富区以及五个GC丰富区。根据长度和序列特征,银杉的5S rDNA间隔区可分为三种类型:Type A 长751-764 bp,Type B 长770-807 bp (含一个32 bp的插入),Type C 长581-594 bp; (5)长间隔区(Type A,Type B )中含有两个148-175 bp的串联亚重复单位,该亚重复单位与短间隔区(Type C )中的一段143 bp的序列具有较高的相似性(56.0-66.8%)。 5. 银杉5S rRNA的二级结构 Mfold 3.2 预测结果表明:(1)银杉5S rRNA二级结构包括5个双螺旋区(干区)(Ⅰ-Ⅴ)、2个发夹结构环区(C和D)、3个中间环区(B1、B2 和 E)和1个铰链区(A), 铰链区为三个双螺旋的结合处;(2) 二级结构中的环区通常比双螺旋区更加保守;(3)在5个双螺旋中,I 和 IV 区有较高的碱基替代率。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利用叶绿体rbcL和atpB基因对鳞毛蕨科、叉蕨科和藤蕨科进行了系统发育重建。对鳞毛蕨科的范畴和科下划分进行了重点研究,同时基于叶绿体rps4-trnS和trnL-F序列对该科三个东亚特有属(玉龙蕨属、柳叶蕨属和鞭叶蕨属)的分类等级进行了研究,基于rbcL、atpB和accD基因重新讨论了拟贯众属的系统位置。主要内容包括: 1.鳞毛蕨科的界定及三个东亚特有属的系统位置 利用rbcL和atpB基因,探讨了鳞毛蕨类及其近缘类群的系统发育关系。取样包括了鳞毛蕨类所有主要的分类群,尤其是增加了中国和东亚地区的类群代表。两个基因片段的联合分析较好地解决了鳞毛蕨类及其近缘类群的系统发育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广义鳞毛蕨科是个多系类群,传统上置于鳞毛蕨科中的蹄盖蕨类athyrioid、球子蕨类onocleoid和叉蕨类植物tectarioid均应该从鳞毛蕨科分出而独立成科。我们的研究结果支持Smith et al.(2006)对鳞毛蕨科的重新界定,但被作者暂时置于鳞毛蕨科的三个属:大膜盖蕨属Leucostegia、肿足蕨属Hypodematium和Didymochlaena应该从鳞毛蕨科分立出去;红腺蕨属Diacalpe、毛枝蕨属Leptorumohra和黔蕨属Phanerophlebiopsis应该作为鳞毛蕨科的成员,同时被Smith et al.(2006)保留在叉蕨科的黄腺羽蕨属Pleocnemia也应该作为鳞毛蕨科成员。鳞毛蕨科下分为四个主要的分支:鳞毛蕨支dryopteroids、耳蕨支polystichoids、肋毛蕨支ctenitoids和舌蕨支elaphoglossoids。鳞毛蕨支和耳蕨支互为姐妹群,舌蕨支是其他三个分支的姐妹群。 玉龙蕨属Sorolepidium、柳叶蕨属Cyrtogonellum和鞭叶蕨属Cyrtomidictyum是鳞毛蕨科中的三个东亚特有属,这三个特有属的分类等级和系统位置在不同的分类系统中存在争议。本文对rbcL基因进行分析并结合孢子扫描电镜观察,不支持玉龙蕨属成为一个独立的属,而应该作为耳蕨属的异名。利用rbcL、atpB、trnL-F和rps4-trnS四个DNA片段对柳叶蕨属和鞭叶蕨属进行的系统学分析,支持鞭叶蕨属作为一个独立的属,并且位于整个耳蕨类植物的基部位置。柳叶蕨属同耳蕨属近缘,尤其是同耳蕨属的细裂耳蕨组Sphaenopolystichum、半开羽耳蕨组Haplopolystichum和戟叶耳蕨组Crucifilix关系较近。但是柳叶蕨属的分类等级以及与耳蕨属的属间界限尚需要进一步研究。 2.叉蕨科的分子系统学研究 对rbcL和atpB两个基因片段的单独和联合分析均表明,秦仁昌定义的叉蕨科Tectariaceae不是一个自然的单系类群。在系统发育树上,肋毛蕨属Ctenitis、轴鳞蕨属Dryopsis、节毛蕨属Lastreopsis和黄腺羽蕨属Pleocnemia与鳞毛蕨科聚在一起构成一个强支持的分支。当把上述四个属排除以后,叉蕨属Tectaria、轴鳞蕨属Ctenitopsis、地耳蕨属Quercifilix、牙蕨属Pteridrys和沙皮蕨属Hemigramma形成一个单系类群,并得到很好的支持,该单系类群同条蕨科、骨碎补科和水龙骨科形成姐妹群关系。该单系类群同目前Smith et al.(2006)对叉蕨科的定义一致。在rbcL基因单独分析中,爬树蕨属Arthropteris同叉蕨属-沙皮蕨属聚在一起,但支持率较低。 3.藤蕨科的分子系统学研究及拟贯众属的系统位置 根据对薄囊蕨类114个分类群的rbcL基因和30个代表类群的rbcL、atpB和accD基因的系统发育分析,发现传统的藤蕨科Lomariopsidaceae不是单系类群,除了藤蕨属和Thysanosoria仍然为藤蕨科成员外,藤蕨科的主要成员(实蕨属Bolbitis、网藤蕨属Lomagramma、舌蕨属Elaphoglossum和Teratophyllum)同鳞毛蕨科植物聚在一起,因此应该被归并到鳞毛蕨科。根据Smith et al.(2006)对藤蕨科的最新定义,藤蕨科包括藤蕨属Lomariopsis、肾蕨属Nephrolepis等在内的4个属。但是本文的研究不支持把肾蕨属作为藤蕨科成员,而应该作为一个独立的分类单元,即成立肾蕨科更为合适。根据我们的分析,拟贯众属Cyclopeltis既不是鳞毛蕨科也不是叉蕨科成员,而与藤蕨属Lomariopsis聚成一个强支持的姐妹群。叶片奇数一回羽状、侧生羽片以关节着生于叶轴,叶脉游离等形态特征支持两者的近缘关系。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蕨属(Pteridium Gled. ex Scop)分布范围极广,几乎遍布于全世界。关于此属的属下分类一直争论不休,主要是因为此属的分布广,形态变异比较大,变异类型之间形态差异不显著,缺乏明确的鉴别性状,或者变异类型之间存在过渡。 本研究利用叶绿体rps4-trnS DNA序列和trnS-G DNA序列构建了世界不同地区蕨属植物的系统关系及中国区域蕨属植物的系统关系,同时构建了世界不同地区蕨属植物的单倍型关系。我们发现,(1)南美洲和澳洲的蕨属植物分化最早;(2)北美洲的蕨属植物遗传变异最丰富,有多条相互独立的进化线(evolutionary lineages);(3)欧亚大陆和非洲的蕨属植物都与北美洲具有密切关系;(4)大洋洲的蕨属植物同时受南美洲和亚洲蕨属植物的影响;(5)东亚的蕨属植物直接受北美洲蕨属植物的影响,与欧洲和非洲没有直接的关系;(6)非洲和欧洲的蕨属植物关系密切,有着相同的起源。 根据不同地点的蕨属植物的系统关系和单倍型Network关系,我们认为,蕨属植物起源于南美洲,而后向北美洲和澳洲扩散。在北美洲东部和东南部蕨属植物得到繁荣并分别向三个方向扩散与分化。第一个方向是朝北美西部扩散,第二个方向是两次独立扩散到亚洲,第三个方向是扩散到非洲,进而由非洲向欧洲扩散。 根据叶绿体基因所揭示的世界不同地区蕨属植物的发生和发展规律结合前人的研究,我们认为蕨属包含四个物种。Pteridium aquilinum (L.) Kuhn,分布于北美洲、亚洲、非洲和欧洲。该种分布广泛,存在一定的地理分化,可进一步划分8个亚种。Pteridium esculentum (G. Forst.) Cokayne,分布于南美洲,并扩散到澳大利亚,甚至东南亚国家。Pteridium caudatum (L.) Maxon,分布于中美洲和南美洲,是个异源四倍体。Pteridium semihastatum (Wall. ex Ag.) S.B.Andrews,分布于澳洲和东南亚,是个异源四倍体。 通过分子数据和形态分析相结合,作者认为中国蕨属包括两个亚种,即蕨[Pteridium aquilinum (L.) Kuhn subsp.japonicum (Nakai) Á.Löve & D.Löve]和毛轴蕨[Pteridium aquilinum (L.) Kuhn subsp. revolutum (Bl.) X. Q. Chen, stat. nov.]。作者认为,《中国植物志》中记载的食蕨,特有种云南蕨、糙轴蕨、镰羽蕨和长羽蕨并不存在或只是蕨或毛轴蕨的变形,或者毛轴蕨与蕨的杂交个体。 为了今后更进一步研究蕨属植物的系统与进化关系、居群的遗传结构等问题,作者还分离了8个具有多态性的微卫星位点,探讨了微卫星引物开发设计过程中如何提高效率等问题。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第三纪末期和第四纪的气候变冷使广泛分布于北半球的暖温带/亚热带生物区系的分布区破碎化,形成了各种洲际间断分布格局。其中东亚—北美东部间断分布最为常见,自林奈时代起就吸引了植物学家们的关注。为了探讨这一地理分布格局的形成过程,前人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包括间断类群分布的比较、种间关系的经典分类学和化学分类学研究、地理分布的分支分析、遗传距离的估算等。随着分子系统学的发展,在各级分类阶元水平上探讨植物系统发育关系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很多植物类群的系统发育得到了重建,这使东亚-北美间断分布类群的历史生物地理学研究变得更为切实可行。同时,生物地理学的理论有了新的发展,新的分析方法不断涌现,化石记录及古气候和古地质资料得到大量积累,为深入探讨东亚—北美间断分布提供了条件。目前,已有20 多个东亚-北美间断分布的植物类群被详细研究,丰富了我们对这一现象的认知。然而,以往的研究多基于单亲遗传的叶绿体基因和(或)PCR 直接测序所得的nrDNA ITS 序列,在探讨杂交和网状进化方面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在本研究中,我们选取了崖柏属(Thuja L.)这一典型东亚—北美间断分布类群,用来自叶绿体和细胞核的多个基因序列重建其系统发育,探讨其地理分布格局的形成过程,并讨论不同遗传体系的多基因联合分析在植物生物地理学研究中的应用。此外,我们还初步探讨了低拷贝核基因4CL 在广义柏科的进化式样。 1、崖柏属的系统发育和生物地理学研究 崖柏属共 5 种,其中3 种分布于东亚,2 种分别分布于北美东、西部。我们用5 个叶绿体DNA 片段(rpl16 内含子, atpI-rpoC1、trnS-trnfM 和trnS-trnG 基因间区以及trnT-trnF 区)和3 个核基因片段(ITS,LEAFY,4CL)的序列重建了崖柏属的系统发育。发现:(1)基因树拓扑结构的冲突存在于叶绿体基因和核基因之间,甚至不同的核基因之间,说明崖柏属曾发生多次种间杂交并导致网状进化;(2)崖柏属中存在两个种对,即日本香柏-崖柏和朝鲜崖柏-北美香柏;(3)朝鲜崖柏在叶绿体和核基因树上位于不同的位置,可能因古老的杂交和叶绿体捕获所致;(4)北美乔柏的叶绿体基因存在镶嵌式的变异,可能在物种形成过程中发生了叶绿体重组。根据分子钟度量结果,崖柏属两个种对的分化时间为51.1±3.96 Mya,日本香柏和崖柏的分化时间为23.7±5.04 Mya,朝鲜崖柏和北美乔柏的分化时间为14.7±6.06 Mya。 基于多个基因的系统发育分析、DIVA 分析、化石证据和分子钟度量,我们推测崖柏属在古新世或更早的时候起源于北美高纬度地区,并通过白令陆桥扩散到东亚,然后通过隔离分化形成日本香柏-崖柏这一种对。白令陆桥和阿留申陆桥可能在崖柏属的进一步迁移中起了重要介导作用,使崖柏属内发生了多次种间杂交事件,并导致了崖柏-日本香柏和朝鲜崖柏-北美香柏这两种主要的叶绿体类型间的重组以及朝鲜崖柏对北美香柏叶绿体基因的捕获。携带重组叶绿体DNA 的杂交个体迁入北美西部,产生了北美乔柏。根据分子钟估算结果,该迁移事件可能发生在中新世。 鉴于以往对东亚—北美间断分布植物类群的分子系统学研究多基于单亲遗传的叶绿体基因和(或)PCR 直接测序的ITS 数据,这些类群中的网状进化事件可能被低估。同时,我们的结论也部分解释了为什么东亚、北美东部、北美西部三者间的关系存在很多争议:频繁的杂交和渐渗模糊了种间的系统发育关系。因此,我们建议在生物地理学研究中用来源于多个基因组的多基因分析,特别是用单/低拷贝核基因。 2、广义柏科4CL 基因进化的初步研究 广义柏科是松杉类植物中唯一在南、北半球广泛分布的类群,该科中既有古老的孑遗属和寡种属,也有第三纪起源、呈南北半球间断分布的类群。研究4CL 基因在这一类群中的进化,有助于探讨低拷贝核基因在松杉类植物中的进化式样和规律。4CL 在植物次生化合物的生物合成中起重要作用,它催化激活4-香豆酸和一些相关的底物形成不同的辅酶A,促进各种苯丙烷类的代谢。 我们从广义柏科 17 个属中扩增并克隆到23 条4CL 基因序列。基因结构和系统发育分析表明,4CL 在广义柏科中分为4CLI 和4CL II 两大类,二者间的序列相似性为67-70%,进化速率也有很大差异。RT-PCR 结果证明这两种类型均能转录,推测它们都具有功能,且基因结构的差异和序列之间的高度分化暗示这两大类可能执行不同的功能。在4CL 基因树中,落羽杉亚科、北美红杉亚科、狭义柏科的单系都得到了支持。尽管4CL 在广义柏科中的类型及拷贝数还有待研究,但4CLI 很可能以单拷贝或低拷贝存在,其高变的内含子序列可以用来探讨种间的系统发育关系。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分子系统发育分析的主要任务包括:(1)帮助建立生命之树(tree of life);(2)追踪基因和基因家族(gene family)的起源和进化, 以获知基因在进化过程中的功能分化和伴随发生的重要分子事件(key molecular events)和形态性状的关键创新(key innovation)。这两个方面在本研究中都有所涉及。对于前者,选用植物线粒体matR基因重建被子植物蔷薇类群的系统发育关系;对于后者,则以SET基因超家族为例,探讨其在真核生物中的进化分类以及与功能多样性的关系。 I 蔷薇类的分子系统学 蔷薇类(rosids)是基于分子数据建立的被子植物的主要分支之一,包含13个目,大约三分之一的被子植物物种。两个主要蔷薇类内部分支是豆类fabids(包含7个目)和锦葵类malvids(包含3个目)。然而,这两个分支内部,以及这两个分支与蔷薇类基部类群,包括牻牛儿苗目(Geraniales)、桃金娘目(Myrtales)和流苏子目(Crossosomatales)之间的关系大多是不清楚的。本研究中,我们选取174个物种来代表72个蔷薇类(rosids)的科,利用两个数据集,即线粒体matR单基因数据集和包括线粒体matR基因、两个质体基因(rbcL、 atpB)和一个核基因(18S rDNA) 的4基因数据集,重建蔷薇类在科以上分类阶元水平的系统发育关系。同时,还对线粒体matR基因的进化特征和用于大尺度系统发育分析的适合度和潜力进行了评价。 线粒体matR单基因数据支持malvids和大多数蔷薇类目的单系性质,然而,豆类(fabids)成员没有形成一个分支,其COM亚支,包括卫矛目(Celastrales)、酢浆草目(Oxalidales)、金虎尾目(Malpighiales)和蒜树科(Huaceae),分辨为锦葵类(malvids)的姐妹群。这个关系在最近根据花结构特征曾被提出过,但从未在之前的分子系统发育分析中得到分辨。4基因数据集支持首先是牻牛儿苗目(Geraniales),接着是桃金娘目(Myrtales)作为蔷薇类(rosids)的最基部的分支;流苏子目(Crossosomatales)是锦葵类(malvids)姐妹群,以及蔷薇类(rosids)的核心部分包括豆类(fabids),锦葵类(malvids)和流苏子目(Crossosomatales)。线粒体matR基因的进化特征分析显示,与两个叶绿体基因(rbcL 和atpB)比较,同义替代速率约是它们的1/4,而非同义替代速率接近于自身的同义替代速率,表明matR 基因具有松弛的选择压力。线粒体matR基因相对慢速的进化使非同源相似(homoplasious)突变减少,提高了系统发育信息的质量,同时,松弛的选择压力使非同义替代数量增加,弥补了慢速进化导致的系统发育信息数量不足的缺陷,这两个方面的结合使线粒体matR基因非常适用于被子植物在科以上水平的系统发育研究。 II SET基因超家族的系统发育基因组学分析 SET基因超家族基因编码含有SET结构域的蛋白,在真核生物中,SET-domain蛋白一般是多结构域(multi-domain)的。SET-domain蛋白具有对组蛋白H3和H4的N末端尾部进行赖氨酸残基甲基化修饰的酶活性;从异染色质形成到基因转录,甲基化的组蛋白广泛影响染色质水平的基因调控。依据SET结构域一级序列的相似性和结构域组织(domain architecture)特征,目前,SET-domain基因超家族被划分为4-7个家族。由于这些划分或者使用动物或者使用植物SET基因,只有少数其它类群的物种加入分析,因此这样的划分可能是不完整的。本研究采用系统发育基 因组学方法(phylogenomic approach),在真核生物范围内广泛取样,期望获得相对完整的SET-domain基因家族的 进化分类方案,在此基础上加深理解SET-domain基因的进化机制和功能多样性。 在提取了17个物种,代表5个真核超群的SET蛋白序列基础上,系统发育分析结合“结构域组织特征”鉴别了9个SET基因家族,其中一个是新的SET基因家族。以前的SET8和Class VI家族,及SMYD和SUV4-20家族分别合并为一个家族。大部分家族在进化过程中发生了2次以上的基因重复事件,通过获得不同的结构域产生具有不同功能的新基因。一个SET基因家族在进化过程中推测发生了从脊椎动物祖先向盘基网柄菌(Dictyostelium discoideum)的水平基因转移。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二十世纪初,前人在中国的东北地区发现了大量保存完好的动物化石,其中以狼鳍鱼最具代表性,科学家将在该地区发现的化石生物群命名为“热河生物群”。“热河”这一名称得名于该化石群的经典产地,即当时的热河省东部地区。建国后,热河省被撤消,其西部划归河北省,东部划归辽宁省。原热河生物群的经典产地因此落在了今天辽宁省的西部,即辽西地区。但是,“热河生物群”这一在地质古生物学界具有深刻影响的名称仍然保留着,而且近几年来在该地区又有大量的鸟类以及恐龙的化石被发现。该地区现在已经成为世界级的古生物宝库。通过不同的方法对该地区进行时代测定的结果认为该地区的时代为白垩纪早期。 与发现众多、研究深入的动物群相比,在该地区开展的植物学研究起步较晚,但在最近几年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目前为止,已经发现的植物类群就有苔藓、蕨类、银杏、苏铁、松柏类和被子植物。其中,银杏、苏铁、松柏类尤为丰富。理论上,被子植物也正是从该生物群所代表的白垩纪早期开始出现并逐步走向繁荣的。近年来在热河生物群中就有不少关于被子植物早期类群的报道,如古果属A rchaefructus和里海果属Hyrcantha等。传统上认为,买麻藤目植物与被子植物起源的关系非常密切,但是最近的分子系统学研究却将该类群推离了被子植物,而作为裸子植物高等类群松柏类的姐妹群对待。但是,在热河生物群中的一些新买麻藤目植物的化石标本与被子植物早期类型化石标本的发现却提供了新的思路或证据。如近年来,我国学者已经在该生物群中报道的麻黄科下的2属4种。这些发现的类群都与买麻藤植物的基部类群麻黄属密切相关。这种新发现带来的证据或许可以为被子植物起源这一世界难题的解决提供新的思路。 在对前人关于买麻藤目植物化石标本的研究进行整理的时候,我们发现我们的部分化石与前人发表的一个种Ephedrites chenii在标本的形态学特征方面完全相同。但是在对该类群及其所在的属与麻黄的现代类群作对比研究后发现,该种植物的繁殖器官的特征完全符合麻黄属的特征,因此将该类群转移到麻黄属中作为新组合对待。另外,根据前人对该种在种加词的命名上的修改,我们将该新组合命名为Ephedra cheniae。 在调查该生物群中的买麻藤植物时,我们发现在部分化石类群中出现了前人没有记载过的新性状,比如在麻黄科类植物中发现了互生的分枝方式,并据此命名一个新的单种属Alloephedra xingxuei。为了探讨互生分枝这一性状对于麻黄科的分类意义,我们调查了国内外不少标本馆中的标本,并在野外做了取样统计。结果发现,在不少现代麻黄的枝条上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分枝发育不均衡,表现为在同一节上对生的两个分枝中一侧分枝能够正常发育而另一侧发育迟缓甚至不发育,这种不均衡的发育造成了在现代麻黄中出现了类似互生的分枝状况。在整理前人对麻黄分枝方式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们对野外类群形态学性状的调查,我们认为由于在同一节上对生的两个分枝中一侧延迟或不发育而引起的类似互生的性状是较为广泛存在的,它不应该成为属一级的分类依据,而只能作为种一级的分类依据对待。因此我们将AHoephedra xingxuei转移到麻黄属中作为新组合Ephedra xingxuei处理。 除此之外,我们也发现了不少其他的买麻藤目化石标本,在对买麻藤目以往的化石记录了解以及对这些标本形态学性状把握的基础上,我们将这些新发现的化石标本放置在麻黄科麻黄属中作为新种对待,并根据其叶片以及苞片的特征分别将他们命名为披针叶麻黄(Ephedra lanceoleta)、裂叶麻黄(Ephedra divisa),卵叶麻黄(Ephedra ovata)以及双苞麻黄(Ephedra bibracta)。 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保存完好的被子植物的化石标本。该标本中具有5个离生的心皮、分枝方式兼具侧生和二叉分枝两种、并具有多裂的叶片。在辽西地区同时代发现的被子植物早期类型共有两个,分别是Archaefructus和Hyrcantha。其中前者具有许多个离生的螺旋状排列在可育枝的顶端1cm内的子房/心皮,而后者只有2-4个子房/心皮。在对我们新发现的化石标本与这两个被子植物的早期类型在叶片形态、分枝式样、果实大小、果实构成、果实排布、心 皮数目等形态学特征对比的基础上,我们认为新的化石标本描述了一个被子植物早期类群的新形态,并根据其具有五个心皮以及多裂的叶片的特征,命名为裂叶文采果Wentsaia divisa gen.&sp. nov。 由于我们有幸能在辽西同时发现了买麻藤植物的化石标本和被子植物早期类型的标本,这就给了我们一个讨论二者在起源关系方面的机会。在对二者的营养器官特征、繁殖器官结构组成、繁殖器官性别构成以及对二者生活环境理解进行对比的基础上,我们认为,买麻藤目植物的早期类型与被子植物的早期类型之间存在相关性。但是就目前的证据而言,尚无法推测二者之间是否存在性状上的演化关系,而该问题的解决需要更多的化石证据的积累。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槽舌兰属为(Holcoglossum schltr.)兰科树兰亚科万代兰族指甲兰亚族植物,大部分种类为中国特有种,部分种类分布到越南、泰国、缅甸等国家和地区。本研究利用ITS、trnL-F和matK序列重建了槽舌兰属的系统树,在此基础上对其和植物地理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对该属植物的叶表皮特征演化进行了探讨。具体结果如下: 1.槽舌兰的分子系统学研究及分子植物地理学 对槽舌兰属的13个种的12个种进行了取样(H. quasipinifolium未包括),而横断山地区所有已知的槽舌兰属植物的居群进行了取样,共有25个取样代表了槽舌兰属。运用ITS、trnL-F和matK序列重建了槽舌兰属的系统树。槽舌兰属得到了很强的单系支持,并且分为了从南到北的三个分支,其中高山类群得到了很强的支持,尽管该类群内部系统关系没有得到解决。本研究推测槽舌兰属是从南部的热带地区向北部扩散,并在横断山地区辐射分化。槽舌兰高山类群的辐射分化和该地区的迅速隆起密切相关。 2.槽舌兰属的叶表皮演化 在光学显微镜下和电子显微镜下,观察了21个代表槽舌兰属8个种以及5个来自Vanda concolor和 Aerides ordorata的叶表皮样品的常规特征,包括表皮细胞的形状,密度,垂周壁式样,气孔类型,气孔指数,气孔长/宽(L/W), 气孔大小等等。槽舌兰属的气孔除H. omeiense外,其它上、下表皮均有气孔分布,是比较进化的类型。表皮细胞为多边形,垂周壁平直或弓形。槽舌兰属的上表皮细胞都大于下表皮的细胞。与万代兰族的其它类群相似。结果表明,气孔类型和气孔指数与属的系统发育关系一致,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特征。 3.槽舌兰属高山组的物种形成初探 槽舌兰属高山组植物在形态上、传粉系统以及生境都有了很大的分化,但该类群在分子序列上却几乎没有区别,本文推测该类群是近期的辐射分化形成的。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文通过广泛的标本室研究结合野外实地调查,对十大功劳植物进行全面的形态学性状分析研究,据此对国产十大功劳植物进行分类学修订;还开展了叶表皮形态、孢粉学和分子系统学等方面的研究,并就这些性状在十大功劳属植物中的分类价值以及属下系统发育的关系及意义进行了讨论。结果如下: 1. 形态学特征 在对国内、外18 家标本馆1500 余份标本(包括模式标本)的查阅及40 余个县针对性的野外居群考察基础上,对十大功劳属植物形态性状(包括前人使用过的)的变异式样及其分类学意义进行了分析,并对一些数量性状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分析。最后确认叶柄长度、小叶形状、小叶宽度、锯齿类型、花梗与苞片的相对长度、苞片和外萼片形状、中萼片与内萼片的相对长度、花序类型、苞片形状、外萼片形状、花瓣顶端是否裂等性状在种内变异稳定,是比较可靠的分类学性状。然后,利用这些可靠的形态学性状对国产十大功劳属下种的范围进行了界定。 2. 叶表皮形态 通过对十大功劳属植物4组12个亚组53 个种及两个其它属近缘植物(Ranzania japonica and Nandina domestrica )叶表皮特征分别在光镜和电镜下进行观察,光镜下叶表皮细胞形状多为不规则形,少数为近多边形,垂周壁为波状或近平直;电镜下根据叶片下表皮的角质层突起及气孔特征将十大功劳属植物分为10 种类型,气孔都分布于下表皮。叶表皮性状对理解该属的属下系统关系有重要意义。 3. 孢粉学研究 通过对十大功劳属植物4组9个亚组18 个种植物的花粉特征的观察,发现花粉形态在属内变化比较一致,对于讨论属内组间、亚组间和种间的演化关系意义不大。 4. 种子形态 通过对十大功劳属植物4个组9个亚组的24个种及一个相关种Nandina domestica 种子形态特征研究,发现种子形态(特别是种皮纹饰)在十大功劳属内具有重要的系统学意义。根据种皮纹饰(网眼形状、网脊等)可将十大功劳属植物分为9 个类型。 5.分子系统学 在前人的工作基础上增加了15 个种,基于44 种十大功劳植物和6 种小檗属植物ITS 序列分析,显示该属可分成4 大支,基本上支持前人的4个组的划分。但就中国种类而言,尽管有几支能被明显的划分,但总体上组下关系仍不明确。另外,以M.polydonta、M.Longibracteata、M.paucijuga 为主的一支与美洲种类聚在一起,这说明这一支所代表的种类与美洲种类有较近的关系。 6. 分类处理 基于上述研究,我们对国产十大功劳属植物进行了全面的分类学修订。与《中国植物志》相比:发现新分类群2 个,新等级4 个,增加新异名3个,省级新分布1 个,并对4 个种进行了补充及订正描述。并对一些疑难类群进行了充分讨论,最后确认国产十大功劳属植物共包括38 个种,2个亚种。同时基于叶表皮、种子形态、分子序列等证据,对十大功劳属下系统进行了讨论。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地黄属(Rehmannia Libosch.ex Fisch.et Mey)和崖白菜属(Triaenophora Solereder)是广义玄参科(Scrophulariaceae sensu lato )种类较少的两个属。地黄属包括六个种,崖白菜属包括三个种。地黄属植物的根可以入药,是中国传统的著名中药。但在传统的分类学上,地黄属的种间系统关系及地黄属与崖白菜属的系统关系一直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这两个属在科级的系统位置也一直都不确定。针对以上问题,本文通过大量的标本查阅、野外考察、以及分子系统学研究,得出了一些初步的结果。 1. 形态学 通过大量的野外考察及标本观察,对地黄属和崖白菜属的形态性状及其变异式样进行了详细地比较分析,重新评价了各性状的分类学价值。认为地黄属和崖白菜属植物的叶型,小苞片的形状,花冠的折叠式样在属下种类区分和系统关系的分析方面均具有较高的系统学价值。过去种间处理所依据的性状(如植株高低,花冠的颜色等)并不可靠,这些性状不宜作为属下种间的划分。 2.分子系统学 利用叶绿体DNA 片段trnL-F 和rps16 及核基因ITS 片段,通过数据单独和联合的最大简约法和贝叶斯法的系统发育分析,结合地黄属所有六个种和崖白菜属的两个种的形态特征,探讨它们属间及属下种间的系统关系。分析结果支持地黄属和崖白菜属的姐妹群关系,同时也支持两个属各自的单系起源。在地黄属内,天目地黄位于地黄属的基部位置可能与它独特的花冠裂片形状及地理分布有关。茄叶地黄和地黄亲缘关系最近,细胞学和形态学的证据同样支持二者姐妹群关系。裂叶地黄和高地黄的近缘关系也得到分子和形态学证据的支持。 一系列的分子系统学的研究揭示广义玄参科至少包括五个主要单系的科,由于地黄属和崖白菜属在这些研究中缺乏取样,他们的科级系统位置仍然是不确定的。因此,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在广义唇形目中对与地黄属和崖白菜属可能近缘的类群进行广泛取样,通过五个DNA 片段(ITS, trnL-F, rps16, rbcL 和rps2)进行最大简约法和贝叶斯法分析,来探讨地黄属和崖白菜属在科级的系统位置。我们的分析分为两步,一、我们对所有取样的种类进行ITS 数据单独分析和四个叶绿体DNA 合并分析。二、根据第一步的分析结果,选择合适的外类群,内类群聚焦于与地黄属和崖白菜属近缘的列当科,透骨草科,泡桐属来探讨地黄属和崖白菜属及其近缘类群的系统发育关系,以及它们在科级的系统位置。数据分析采用ITS 数据的单独分析,四个叶绿体DNA 数据合并分析及ITS 和叶绿体数据的联合分析。结果显示地黄属和崖白菜属组成的单系分支和列当科构成姐妹群关系,并具有较高的支持率。植物化学和形态学的证据也支持地黄属和崖白菜属与列当科的姐妹群关系。因此,地黄属和崖白菜属可能隶属于列当科,代表列当科第二个非寄生类群的分支与列当科的余下类群构成姐妹群关系,或应该将地黄属和崖白菜属组成的单系分支上升到一个科级的水平,与列当科互为姐妹群关系。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羊草(Leymus chinensis(Trin.)Tzvel.或Aneurolepidium chinense Trin.),隶属禾本科(Gramineae),大麦族(Hordeae),小麦亚族(Triticieae),赖草属(Leymus),兼具重要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本论文选择羊草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开展了两方面的研究工作,即我国羊草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评价和赖草属物种的系统发育分析。 羊草是一种多年生根茎型禾草,根据叶色可以划分为黄绿型和灰绿型两种生态型。其分布范围横穿亚欧草原的东部,包括朝鲜和蒙古的西部,以及西伯利亚的西北部,集中分布于我国的东北部。羊草是我国典型草原植物群落中的优势种。它可以在多种土壤和气候条件下正常生长,如松嫩平原、内蒙古草原和黄土高原。从另一个角度讲,不同类型的生境也造就了羊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我们陆续从我国东北部6个省市收集了293份羊草种质,包括205份灰绿型羊草和88份黄绿型羊草。经过连续3年的观测记录,通过37个重要农艺性状,对293份羊草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评估。依据10个质量性状和27个数量性状,统计了羊草不同性状和不同地域羊草的Shannon遗传多样性指数,同时还使用了主成分分析和通径分析做了相关统计。结果显示:(1)与黄绿型羊草相比,灰绿型羊草具有更高的遗传变异(P<0.05)。结合这两个趋异型羊草的分布范围,可以得出两种类型羊草之间存在稳定的遗传差异;(2)通径分析显示,羊草营养生长性状和遗传多样性两者的组合效应可以解释羊草生殖特性中20.6%的遗传变异;(3)在124-128ºE这一区域,羊草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H=2.252),表明这一地区具有最丰富的羊草种质资源。 赖草属(Leymus Hochst.)是一个异源多倍体属,约有34个物种,该属未知基因组的起源一直争论不休。其倍性范围从四倍体(2n=4x=28)、八倍体(2n=8x=56)一直到十二倍体(2n=12x=84)。新麦草属(Psathyrostachys Nevski)只含有Ns一个基因组,约有9个物种。这两个属都是多年生牧草,具有抗旱、抗病和耐盐碱等生物学特性。 应用核糖体ITS(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序列和叶绿体trnL-F序列,我们对13个赖草属物种、小麦族18个属(40份二倍体材料)、以及Elymus californicus和Bromus catharticus,共计57份材料进行了系统发生分析。ITS序列分析表明,赖草属分别与新麦草属和小麦族中一个未知属在进化上具有紧密的关系。ITS谱系树表明赖草属内部存在大量的分化,以及赖草属物种具有多次起源的特征。trnL-F序列分析表明,赖草属物种的母本,部分来自Ns基因组,部分来自Xm基因组,这可能与赖草属物种的地理分布有关,分布于亚欧大陆的物种其母本是新麦草属,而分布于北美的大部分物种其母本是Xm基因组。trnL-F序列分析还表明,E. californicus和赖草属未知的基因组具有紧密的关系。以上研究结果表明:(1)从分子层面证明,赖草属的未知基因组并非来自薄冰草属,或是一个修正的新麦草基因组,其基因组组成应是NsNsXmXm;(2)赖草属物种的母本,部分来自Ns基因组,部分来自Xm基因组,这可能与赖草属物种的地理分布有关;(3)E. californicus的母本是Xm基因组,父本是Ns基因组,该物种应从披碱草属转移至赖草属。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油酰磷脂酰胆碱去饱和酶(FAD2)是一种重要的植物脂肪酸去饱和酶,位于内质网中,催化油酸生成亚油酸。亚油酸等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过高的植物油脂不稳定,易氧化,不易贮藏,而且氧化产物对人体有害。因此油脂改良的一个重要目的是提高种子油脂的油酸含量,降低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另外,关于FAD2的结构、功能和表达调控等问题目前还不清楚,有待深入研究。近年发展起来的RNAi技术可有效地沉默目标基因,研究植物FAD2基因沉默后膜脂和油脂的变化及温度对基因沉默的影响,有助于深入理解FAD2酶的功能、表达调控方式和有效地利用基因沉默技术改变膜脂组成、提高植物油脂品质。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首先采用RNAi技术抑制烟草FAD2基因(NtFAD2)的表达以降低NtFAD2酶活性,得到膜脂不饱和度改变的烟草转基因株系。然后研究NtFAD2基因沉默后脂肪酸去饱和过程的变化及其机理,以及温度对NtFAD2基因沉默的影响。研究中首先用PCR方法克隆烟草NtFAD2基因,用其编码区的一个片段构建表达发卡RNA的沉默结构,用农杆菌介导的方法转化烟草,从第一代转基因植株中筛选出油酸含量高的突变体。然后对其中一个转基因株系S61进行脂肪酸分析,发现叶片总脂和质体外单脂PC和PE中的油酸含量大幅度增加。此外,NtFAD2基因沉默对叶片甘油脂的影响有多效性,即质体内的单脂油酸含量也有显著增加,有些单脂中软脂酸含量有所下降。烟草NtFAD2基因沉默后,在叶片和种子中油酸含量变化最大,说明NtFAD2基因在不同器官中的沉默效果不同:沉默结构对NtFAD2酶活性较高的器官抑制程度更大,内源基因没有表现均一的沉默效果。沉默植株的多种组织中NtFAD2基因的mRNA降解程度相似,说明油酸含量与NtFAD2转录本的丰度没有直接关系。 植物脂肪酸的不饱和程度受温度调控,因此研究FAD2基因沉默株系的油酸含量受温度影响情况及其调控规律对RNAi技术在油脂改良方面的实际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生长温度的下降,野生烟草叶片膜脂油酸含量降低,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随之增加;转基因烟草中油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有相似的变化趋势,但是变化幅度远远大于野生烟草。低温下转基因烟草叶片油酸含量之所以大幅度下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被抑制的NtFAD2酶受低温的调节而活性升高。然而研究发现,与常温条件下相比,低温下转基因烟草NtFAD2基因的mRNA丰度不变,说明低温没有影响沉默结构对NtFAD2基因的mRNA的降解。低温环境下NtFAD2基因沉默植株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有所回升可能是植物对低温的一种适应性响应。转基因烟草种子油脂的油酸含量也受温度影响:常温下表现高油酸性状,低温下油酸含量下降。因此种植这种高油酸品系时,需要考虑温度的影响。如果在适宜的地域和季节种植,避免转基因植株开花结实时遭遇持续低温,就可以利用转基因植株的遗传优势,生产富含油酸的优质植物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