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9 resultados para sandy beaches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Innovative research relating oceans and human health is advancing our understanding of disease-causing organisms in coastal ecosystems. Novel techniques are elucidating the loading, transport and fate of pathogens in coastal ecosystems, and identifying sources of contamination. This research is facilitating improved risk assessments for seafood consumers and those who use the oceans for recreation. A number of challenges still remain and define future directions of research and public policy. Sample processing and molecular detection techniques need to be advanced to allow rapid and specific identification of microbes of public health concern from complex environmental samples. Water quality standards need to be updated to more accurately reflect health risks and to provide managers with improved tools for decision-making. Greater discrimination of virulent versus harmless microbes is needed to identify environmental reservoirs of pathogens and factors leading to human infections. Investigations must include examination of microbial community dynamics that may be important from a human health perspective. Further research is needed to evaluate the ecology of non-enteric water-transmitted diseases. Sentinels should also be established and monitored, providing early warning of dangers to ecosystem health. Taken together, this effort will provide more reliable information about public health risks associated with beaches and seafood consumption, and how human activities can affect their exposure to disease-causing organisms from the oceans.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树木年轮生态学是利用树木年轮来评价生态环境及其变化的学科,其基本依据是系列年轮宽度和结构特征的变化。一般情况下,半干旱草原的环境条件不适宜树木的生长,但在我国内蒙古锡林河流域的草原沙地上,存留着一片天然白扦林,它们被认为是第四纪早期的残遗植被。鉴于锡林河流域半干旱的环境条件已接近白扦的生存界限,此片残遗白扦林可认为是进行树木年轮生态学研究的理想材料。 本文应用树木年轮生态学的方法,结合木材解剖、气候资料、历史文献记录等,研究了这片残遗白扦林中白扦的生长与环境、年龄结构与环境干扰事件、白扦年轮宽度与羊草地上生物量的关系,以及全球变暖可能对该白扦林的影响等。主要结果归纳如下: 1)依据国际树木年轮库的标准,建立了65年的白扦标准年轮年表。年表的平均序列相关系数为0.47,信噪比为14.44,平均敏感度为0.18。白扦的年轮宽度年表与上年9月、当年2、5月份的降雨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2)通过对白扦年轮结构的观察确认,1966、1968、1972年存在高频率的窄年轮,这些年轮通常仅有两至三层晚材细胞,因此可以认为它是一类特殊的树木年轮一浅轮。  3)白扦的年轮分析结果显示,锡林河流域的小片白扦林可能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期。白扦年表( XLPI)与大青山(HHT)油松、准格尔旗(JGB)油松以及白云敖包(BYAB)红杆云杉年表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尤其值得提出的是,在20世纪20年代,HHT、JGB和BYAB年表都同时出现明显的生长下降现象。  4)根据相关函数的分析,羊草的生长对当年5月份、7-8月份的降雨量较为敏感,与白扦的年轮宽度之间也存在两组显著的生长关系。基于这两种生长关系和白扦年轮宽度序列,本文重建了1955-1994年的羊草地上生物量动态。 5)当地气象资料显示,近40年来锡林河流域的年平均温度和各季节平均温度都呈增加的趋势,但只有夏季平均温度与白扦的年轮宽度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本文研究也发现白扦的生长与5月份的平均温度、平均最高温度以及5、6月份的极端最高温度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白扦标准年轮年表的统计特征表明,锡林河流域残遗白扦年轮序列包含丰富的环境信息,适合于树木年轮生态学的研究。白扦5月份开始生长,此时的降雨是最显著的生长限制因子,从而造成了白扦年轮年表与5月份降雨量之间的显著正相关关系。8-10月份,锡林河流域的降雨为全年降雨量的1/3,由于沙地土壤可以减少地面径流和有效防止土壤水分蒸发,所以此阶段内的降雨能存留在沙地内,以供笠年白扦生长发育的需要。因此,这种降雨分布和沙地基质的特征可能是白扦在年蒸发量为降雨量4-5倍的锡林河流域仍能正常生长的主要原因。 1966、1968和1972年浅轮的出现与前年和当年的特殊气候有关。气候资料的分析表明,这三年的上年生长季末至当年生长季都干旱少雨,并且生长季后期伴随着异常高温天气,这种干旱伴随高温的气候特点是造成白扦浅轮的主要因素。因此,白扦浅轮与亚北极区针叶树浅轮的发生机理是完全不同的,为迸一步研究浅轮的形成机制提供了新线索。 白扦年表与HHT、JGB和BYAB年表之间的年轮宽度变化的同步性显示,这些年表能间接地反映30年代以前造成白扦林较小年龄结构的环境干扰事件,降雨是华北半干旱区树木最突出的生长限制因子,在20世纪20年代,HHT、JGB和BYAB年表同时出现的生长下降,反映了该时期华北地区可能发生了大范围的旱灾,这一结论也为历史资料所证明。20年代白扦林的消失以及30年代后这片天然白扦林的重新出现表明了,20年代的旱灾可能是影响白扦年龄结构的主要干扰事件,它还有可能是造成白扦成片死亡的直接原因。 在锡林河流域,7-8月份是降雨最充沛的时期。相关分析表明,建群种羊草能充分利用这一水热配比最佳的时期快速生长,但白扦对当年7-8月份的降雨反应却不敏感,而与上年8-10月份的降雨量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些都证明白扦和羊草对半干旱草原环境具有不同的适应方式。羊草地上生物量与白扦年轮宽度之间的两组显著的关系可归结于两种季节降雨分配模式,它为利用白扦年轮宽度重建羊草的地上生物量的变化奠定了基础。羊草产量的重建不仅延长了锡林河流域草产量的记录,而且还开拓了用年轮宽度重建草产量的方法。 白扦年表与温度变量之间的相关分析进一步表明,不同季节温度的升高对白扦的生长产生不同的影响,尤其是夏季温度的变化,可以直接影响白扦的生长。白扦年表与5月份温度资料之间的相关分析还揭示,用月平均最高和最低温度来替代月平均温度更能说明温度变化对树木生长的影响。5、6月份是锡林河流域白扦形成层活动较旺盛的时期,因此,这期间极端高温严重影响白扦的生长。近40年来,随着大气温度的升高,白扦受到日益严重的干旱胁迫影响。如果大气变暖的趋势继续发展下去,最终将有可能导致这片残遗白扦林从锡林河流域消失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Young-of-year (YOY) blue-fish (Pomatomus saltatrix) along the U.S. east coast are often assumed to use estuaries almost exclusively during the summer. Here we present data from 1995 to 1998 indicating that YOY (30–260 mm FL) also use ocean habitats along the coast of New Jersey. An analysis of historical and recent data on northern and southern ocean beaches (0.1–2 m) and the inner continental shelf (5–27 m) during extensive sampling in New Jersey waters from 1995 to 1998 indicated that multiple cohorts occurred (June–August) in every year. When comparable collections of YOY were made in the ocean and in an adjacent estuary, the abundance was 1–2 orders of magnitude greater on ocean beaches during the summer. The YOY were even more abundant in ocean habitats in the fall (September–October), presumably as a result of YOY leaving estuaries to join the coastal migration south. During 1999 and 2000, YOY bluefish were tagged with internal sequential coded wire microtags in order to refine our under-standing of habitat use and movement. Few (0.04%) of the fish tagged on ocean beaches were recaptured; however, 2.2% of the fish tagged in the estuary were recaptured from 2 to 27 days after tagging. Recaptured fish grew quickly (average 1.37 mm FL/d). On ocean beaches YOY fed on a variety of invertebrates and fishes but their diet changed with size. By approximately 80–100 mm FL, they were piscivorous and fed primarily on engraulids, a pattern similar to that reported in estuaries. Based on distribution, abundance, and feeding, both spring- and summer-spawned cohorts of YOY bluefish commonly use ocean habitats. Therefore, attempts to determine factors affecting recruitment success based solely on estuarine sampling may be inadequate and further examination, especially of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summer-spawned cohort in ocean habitats, appears warranted.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Orbinia johnsoni were studied from a small sandy beach near Mussel Pt., Pacific Grove, California, where they are most abundant at low tide levels in fine sand. They were found to have a mean length of 190 mm. The orbiniids were found with their guts the fullest during incoming to high tides. It is plausible that this is when they are feeding. It takes about 3 to 3.5 hours for food to travel through the length fo the gut. The orbiniids eat 93 percent sand and seven percent organic detritus. Special note should be taken that some food selectivity appears to be involved and that high percentages of organic matter in the feces are found in worms collected during low, outgoing tides. Evidence suggests that the worms are bottom feeders, not coming to the surface to feed.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研究初步建立了基于土壤水分平衡原理的毛乌素沙地草地种植咨询系统“ASSG”,该系统用于进行毛乌素地区沙地草地利用和种植管理咨询,并可进行更新知识库和存储有关咨询结果的操作。该系统适用于田间工作者、农场管理者、有关科研人员以及任何对生态科学和自然资源管理感兴趣者。 在文中描述了该咨询系统的开发过程,即系统的需求分析、设计、实现和运行,该系统实现了专家系统和仿真模型的结合,该模型即基于水分平衡的最佳植被覆盖率模型,有如下初步结论产生:土壤水分的平衡随植被覆盖率变化的情况(上升或下降)取决于立地条件的差异,笼统地讲“植被覆盖率越高越好”或“植被覆盖率一概不宜太高”未免失之偏颇。 在解决复杂的生态学问题时人工智能/专家系统技术的应用以及在定性模型和方法(如专家系统)的应用中使用定量模型(如仿真模型)正处于发展之中,本系统的实现是应用专家系统与仿真模型结合的方法解决实际生态学问题的又一个例子。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毛乌素沙地处于鄂尔多斯生态过渡带,在生态学研究上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在这样一个典型的半干旱区,水分是影响生态系统功能的最主要的限制因子,在沙基质土壤条件下,灌木得到充分发育,而乔木及草本植物则处于相对次要的地位。由于自然植被的初级生产力主要由灌木形成,故对于灌木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的系统研究是十分重要的,但目前又未得到应有重视。在荒漠化防治当中,这一点显得尤其急迫。此外,为了较好地预测该地区生态系统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模式,急需要建立对主要乡土灌木功能型的划分方案。本研究运用植物生理生态学的方法,从植物的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出发,探讨了上述若干问题。主要结果与结论如下: 1.讨论了气候及土壤基质作为基本的环境背景,对沙生灌木生态功能的塑造作用,尤其探讨了若干土壤物理特性与植物水分利用的关系问题。 2.光学显微解剖及电子显微镜的观察表明,在自东南至西北横贯毛乌素沙地的水分梯度上生长的灌木当中,存在鲜明的叶片结构与功能特征与水分胁迫程度之间的对应性,在自东南向西北随干旱胁迫强度的增加,灌木的旱生结构也明显增加,甚至于在鄂尔多斯西部可以见到不少超旱生植物。同时,对灌木水分关系的研究支持了以解剖学观察为基础的认识,即:不同的景观条件下,也存在灌木的抗旱性与其生长的土壤的水分可利用性之间的对应性。这显示了水分因素在灌木的生态功能发挥中所起的主导作用。 3.通过分析沙丘的水分平衡,得到如下认识:(1)沙地条件的蒸发散主要来自植物的蒸腾作用,而土壤蒸发只占10%稍多:(2)沙地凝结水对灌木的水分需求而言微乎其微:(3)对多数沙生灌木而言,适宜的种植密度应为30-40%,即相当于半固定沙丘的覆盖度。 4.在上述三点的基础上,探讨了在不同类型的干旱(气候干旱、基质干旱及生理干旱)影响下,灌木在种类组成及干旱适应对策方面的多样性,将毛乌素沙地的灌木概括为两个功能类型:(1)干旱忍耐者;(2)竞争消费者。上述将极其多样的灌木物种在水分生态功能的相似性这个层面上概括成较少的类别的偿试,可望促使该地区的灌木生态学基础研究走向深入。 5.本研究对个别灌木的生态特性的新认识: ● 关于沙地柏(Sabina vulgaris):(1)现已知道其蒸腾速率极低,本研究进一步认识到,低的蒸腾速率主要来自于气孔在叶表面上局限性分布:(2)该灌木虽十分抗旱,但过大的密度常引起叶片水分亏缺,在其根系不能利用地下潜水时.叶片水分亏缺更严重。 ● 关于油蒿(Artermisia.ordosica)及籽蒿(Asphaerocephala):现已广泛地观察到,这两种灌木在沙丘演替不同阶段呈不同的优势分布:籽蒿主要生长于流动性沙丘(这里水分条件往往很好),但随沙丘逐渐被固定,就会被油蒿取代。本研究从叶片结构与功能两方面解释了上述现象,主要依据是(l)籽蒿比油蒿往往有更大的蒸腾速率:(2)籽蒿叶片近轴面1/3以下处有极为密集的气孔分布,而在油蒿却未发现;(3)籽蒿具有极其高的零膨压时的渗透势值(ψлp)。 ● 关于蒙古岩黄芪(Hedysarum mongolicum):该灌木具有独特的 干旱适应方式(如,幼茎 可行光合作用,及叶片富含粘液细胞),但本研究提示,该灌木的抗旱性是较弱的(相比与其它同生境下的灌木而言)。主要依据是:(1)很高的零膨压时的渗透势值;(2)海绵与栅栏组织均有较充分的发育。 ● 关于沙柳(Salix psammophila):在沙基质中有广泛的适应性, 但其适应主要体现在形态上(根茎比)的可塑性,而在生理(尤其是蒸腾作用)方面的调整则不十分显著。生长于丘顶的沙柳具有极其发达的根系,这可减缓土壤水分不足对植物的不利影响;生长于丘间低地的沙柳具有好的水分供给,但在特定的微生境下,其叶片温度比生长лллл于丘顶的沙柳叶片高,尤其是在强的光照条件下,其叶片温度会大幅度升高。这有可能对植物形成不利的影响。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在分析毛乌素沙地自然、社会经济、人文等条件与现状的基础上,诊断生态经济复合系统运行的限制因素及有利条件。运用线性规划的理论与方法进行系统的优化设计。为保证生态经济复合系统的持续发展,降水量以80%保证率的280mm计算为宜,则径流园林区的种植覆盖度可达到65%;高效农牧区的种植覆盖度可达到75%,最大不超过80%。同时表明在毛乌素沙地高效生态经济复合系统持续发展的限制因子主要是水分。 根据植物的生理生态学特点及诸气候要素建立了农业净第一性生产力模型,经我国27个省区农业生产力资料的验证表明,该模型较自然植被的净第一性生产力模型Chikugo模型和综合模型能更好地反应农业净第一性生产力。 根据自然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综合模型、农业净第一性生产力模型计算了我国自然植被及农作物的净第一性生产力,对我国自然植被与农作物对全球变化敏感性的研究表明:在所有可能的气候条件下,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的生产力表现出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的趋势及明显的条带状分布,在西北地区形成明显的低值区。 根据叶面积指数、标准化差植被指数建立了中国森林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模型,经我国13组森林植被生产力数据的验证表明,该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实测相符较好。通过与Chikugo模型和综合模型预测结果的比较,该模型在总体上优于Chikugo模型和综合模型。表明基于NDVI的净第一性生产力模型对我国森林植被有良好的适应性,可用于快速监测与预测我国森林生产力的动态变化。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空间异质性的重要性在于其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普遍性和它所引起的生态学效应。空间异质性不仅在生态学理论中占有重要位置,而且也是生态系统管理和景观规划等实践中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本文对鄂尔多斯高原(37038,~40052'N,106027'~111028'E)沙地草地的主要景观单元一沙地和风蚀沙化梁地植被与土壤的空间异质性格局与动态进行了定量的描述和实验研究。 在鄂尔多斯高原沙地景观中,通过对两条相互垂直的Skm样线上植被盖度、植物物种数的半方差分析和分形分析,揭示了植被的依赖于空间尺度的自相关特征和等级结构;沙地景观植被结构以小尺度空间变异占优势,植被斑块多集中在5-10 m的尺度上。对植被盖度低于20%的流沙斑点或斑块沿样线分布的空隙度分析表明流沙斑点或斑块呈适度聚集的格局。植被盖度和植物物种数与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的空间异质性之间的关系随空间尺度和生境类型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对植物群落内风蚀沙化斑块中的植物再生动态和克隆植物沙鞭的克隆生长观测实验表明,克隆植物的存在有利于风蚀沙化斑块的固定,跨越不同斑块边界的克隆植物的生长导致了斑块间的物质能量流动,从而影响了景观空间异质性的动态。 在风蚀沙化梁地中,梁坡处的土壤最为瘠薄,土壤颗粒组成以中细沙为主,这反映了风沙活动在梁坡处形成的沙粒堆积。相应地,梁坡处是以油蒿为优势种的沙生植物群落,与梁顶的典型草原植物(本氏针茅(Stipa bungeana)+百里香(Thymus serpyllum)+冷蒿(Artemisiafrigida))群落截然不同。从梁顶到梁底,植物群落受控于较大尺度上的与地形有关的环境梯度,因而其在较大尺度上的空间异质性占优势。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浑善达克沙地是我国四大沙地之一,地处北方干旱半干旱区,为草原区向荒漠区过渡的地带。长期以来,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加上这里脆弱的生态环境,已引起了严重的土地退化问题:流动沙丘面积由1950s年占沙地总面积的2%增加到1990s的近50%。因此浑善达克沙地成为我国研究土地退化、防治沙尘暴的重点地区,本文从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相结合的角度出发,对浑善达克沙地草地退化原因、自然恢复潜力、恢复过程、适宜物种选择,以及社区生存、生产等方面进行了综合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1) 浑善达克沙地土壤种子库中含有大量的种子,在退化草地自然恢复中表现出极大的潜力。这些种子在摆脱人和牲畜干扰的前提下,可以萌发、定居并形成植物群落,使退化草地恢复;当地表达到一定程度的植被覆盖,可有效减少沙尘暴的危害。土壤种子库中的植物种类与地上植被有极显著的相似性(P<0.05),这是地上植被形成稳定群落的基础。种子库中的物种组成影响植被恢复演替的进程;反之,恢复演替也制约着种子库组成和幼苗建立。   2)退化沙地草地围封后,对不同恢复阶段草地的群落学调查表明,该地区自然恢复过程大致分为3个阶段:围封2年的恢复早期,流动沙丘向半固定沙丘转变;围封3-5年的恢复中期,半固定沙丘向固定沙丘转变;围封6年后的恢复后期,为固定沙丘稳定发展阶段。根据生活型及植物种类随恢复演替的变化规律,浑善达克沙地植被演替的总体趋势可归纳为:沙米 (Agriophyllum squarrosum)+ 雾冰藜(Bassia dasyphylla)群落→黄柳(Salix gordejevii)+ 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群落→褐沙蒿(Artemisia intramongolica) + 冰草群落→沙地榆(Ulmus pumila var. sabulosa)疏林+冰草群落。在围封禁牧下,浑善达克退化沙地草地在较短时间内实现自然恢复,因此制约退化草地恢复演替的关键因素主要是人为和牲畜的干扰,只要排除了这种干扰因素,浑善达克大面积的退化沙地草地完全能够借助自然力实现生态恢复。   3) 浑善达克沙地3种生境下84种植物叶片渗透势值和含水量,表现出不同功能型上的差异。总体变化趋势为: 深根系 > 浅根系;灌木 > 乔木 > 草本;分布在湿地和丘间低地的植物叶片渗透势和含水量较高,而生长在沙丘上的植物叶片渗透势较低,需要有发达的根系吸收土壤深层的水。不同植物具有独特的水分利用特性,使它们能共存于同一生态系统中。这些不同植物功能型表现出的植物水分生理生态特性,表明浑善达克天然分布的植物群落发育有完善的利用水资源的能力,能够保证在很大降水波动条件下分布有丰富的植物群落和较高的生物生产力,构成该特殊类型生态系统很强的恢复潜力。另外,浑善达克沙地沙丘的存在是该类生态系统恢复弹性较高的另一重要原因。   4)本地种与引入种在生理生态上表现出不同的适应能力。在相似的太阳辐射和叶片温度下,引入种旱柳的叶片水势较高,而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水分利用效率则较低。这表明它的光合潜能在改变环境中没有正常发挥。同时,引入种较低的最大光化学效率进一步表明它抵抗环境胁迫的能力较低。当土壤水分可利用程度降低而导致水分竞争时,引入种很可能在竞争中被淘汰。因此,在生态恢复中,应尽量避免引入外来种,大量使用本地种。   5) 生态恢复不仅是自然科学问题,更重要的是社会经济问题。为了充分认识当地社区的参与对生态恢复的作用,在实验过程中,调查了当地居民自本实验开展以来的思想观念、经济收入和生产效益等变化。在生态恢复中当地社区的积极参与是保证恢复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从发挥“自然力” 和“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出发,在生态恢复中应注重充分利用自然的力量;在管理方面,要以解决社区居民的生产生活实际需求为目标。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生态、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毛乌素沙地与浑善达克沙地为我国著名的沙地。本文以毛乌素沙地荒漠化防治中常用的飞播植被恢复技术为突破口,研究飞播采用的主要植物种种子萌发与幼苗出土对沙埋与水分的响应,以改善植被飞播恢复技术。近年来浑善达克沙地快速发展的荒漠化进程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本文应用统计方法对浑善达克沙地荒漠化成因进行了系统研究。 羊柴(Hedysarum leave Maxim.)、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 Kom.)、籽蒿(Artimisia sphaerocephala Krasch)与油蒿(Artimisia ordosica Krasch.)为鄂尔多斯高原广泛分布的植物种,也是该地区飞播选用的主要植物种。通过温室实验,对四种植物萌发特性及出苗与水分和沙埋深度的关系进行研究,阐明了种子萌发的最适水分条件和沙埋深度。四种植物种子萌发与出苗最适宜的供水量都接近于当地生长季的平均降水量 (50mm/month);最适宜的沙埋深度为0.5cm-1cm, 羊柴、柠条、籽蒿和油蒿的沙埋深度分别为:0.5、1.0、0.5和0.5cm。过多的水分和过深的沙埋显著降低种子萌发与出苗,反映了四种植物对沙区环境的生态适应。基于实验结果及当地气候特点,建议将鄂尔多斯地区的飞播时间由6月初提前至5月中下旬,以提高飞播植物的出苗率。 近年来浑善达克沙地荒漠化的发展呈现加剧的趋势。通过对位于浑善达克沙地中心区正蓝旗的自然和社会因子变化趋势的研究寻求该区荒漠化发生发展的原因,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对正蓝旗一些重要的气候及经济因子在近40年的变化过程进行了系统分析,发现过度放牧及人口的急剧增加是导致正蓝旗乃至浑善达克地区荒漠化加剧的主要原因。同时,温室效应造成的全球增温也是重要的诱因之一。基于上述分析,对浑善达克沙地的荒漠化防治工作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和措施。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The distribution of coliforms and streptococci in Bombay coastal waters was investigated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state of pollution in the area. Findings show the incidence of pollution to be of a recurring nature, primarily due to discharge of raw or improperly treated sewage; thus regular monitoring of the incidence of coliforms and streptococci is of importance in determining the public health safety of the beaches and coastal waters.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荒漠化是困扰我国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重要环境问题,我国的四大沙地也是荒漠化最为严重的地区,从生态学角度提高对沙地的认识,探明其生物量和生产力对于了解沙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是非常有意义的。本研究以浑善达克沙地为例,对沙地的植被特点、生物量和生产力以及退化沙地的恢复策略进行了探讨。 通过对浑善达克沙地进行的植被调查发现,浑善达克沙地的稀树疏林草地景观由草本层、灌丛和榆树疏林构成,彼此呈相间排列、交替出现的格局。在丘间低地以地带性的草本层植物占优势,灌丛主要出现在沙丘和丘间低地的过渡地段,地下水位较高的地方。榆树(Ulmus pumila)是沙地的优势树种,占沙地乔木的95%,榆树疏林主要在固定沙地稀疏分布,占沙地榆树总量的84%。胸径10-25 cm的榆树占60%,幼树少见,这和放牧干扰有关。沙地的稀树疏林草地是不同于周围草原地带的隐域植被,带有明显的超地带性,同时因受地带性气候的影响,兼有地带性特征。 在碳循环方面,为了估测沙地植被的碳存储潜力,我们对浑善达克沙地的生物量进行了估测。整个沙地被分为六种生境,分别求算生物量,然后汇总。对于其中的榆树生物量建立了异速生长关系进行估算。结果表明,浑善达克沙地植被的平均生物量为21.30 Mg ha-1,其中丘间低地的贡献为65%。从生活型上看,草本层的贡献占优势,而榆树的贡献很小,仅为10%。平均地下/地上生物量的分配比例为2.9。与草地生态系统相比,浑善达克沙地的生物量要高出90%,表明沙地植被是草原地带内的隐域植被,特殊的土壤水热条件使它具有更高的碳存储潜力。沙地的大范围恢复将使该碳库通过碳获取得以实现。 净初级生产力(NPP)是生态系统功能的重要体现,它可以反映植被碳固定的能力。为了了解稀树疏林草地NPP的特点,我们对浑善达克沙地六种生境的NPP分别进行了求算,然后汇总。浑善达克沙地植被的平均NPP为11.06 Mg ha-1 yr-1,各生境的贡献不同,以丘间低地的贡献最大,达65%。生活型上看,草本层植物占优势,乔木的贡献仅为1.3%。地下/地上NPP为1.7,降水利用效率达10.9。浑善达克沙地稀树疏林草地的NPP比草地生态系统的平均值高59%。NPP的研究结果表明,沙地植被是和周围地带性草原植被存在显著差别的,这种高生产力将伴随沙地的恢复而实现,并有可能对沙地地区的碳循环产生影响。 为了探索荒漠化防治的新途径,在浑善达克沙地巴音胡舒嘎查开展了为期5年的退化草地恢复试验。结果表明,通过“以地养地”的模式可以使退化草地充分利用潜在恢复力进行自然恢复,并取得了明显效果。开辟高效地,种植高产玉米,在草地得到恢复的同时,牲畜仍然有充足的草料供应,牧民生活水平也有所提高。这种适合半干旱地区环境条件的恢复模式比在同样地区造林要有效和经济。据此,文章最后探讨了当前荒漠化防治中存在的误区和今后荒漠化防治应采取的策略。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我国是受荒漠化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半干旱区和干燥的亚湿润区分布着大面积沙地,这些沙地是我国荒漠化土地的集中分布区和的主要的潜在发生区,也是重点治理区。在这些地区进行生态建设和生态恢复的首要任务是植被的恢复与重建。用于植被恢复和重建的植物种,必需能够适应沙地特殊的生态环境。 克隆植物是一个独特的植物类群,它广泛的分布于各种生态系统中。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克隆植物形成了有效利用异质性资源以及克服(忍耐或逃避)局部不利环境条件的生态适应对策―克隆整合。位于鄂尔多斯高原的毛乌素沙地是我国的四大沙地之一,其生态环境的特点具备我国沙地生境的共性-干旱、土壤贫瘠、频繁的风沙活动以及异质性。在毛乌素沙地中,克隆植物广泛分布。本文以毛乌素沙地为案例研究的背景,以该区几种重要的克隆植物为研究对象,以该区主要的生态环境特点为处理因素,从不同层面来观察克隆整合对这些植物适应沙地环境的作用。 高度异质性的水分分布格局是该区的关键生态因子之一。水分传输可以帮助克隆植物利用不同斑块内的水分资源。在一个野外实验中,采用酸性品红染色喂饲的方法,研究了根茎型草本克隆植物沙鞭和根茎型克隆半灌木羊柴的克隆内水分传播格局。沙鞭克隆内的水分传输速度和强度都高于羊柴。这可能是沙鞭能够占据大面积生境的原因之一。此外,克隆植物分株间资源的传递是通过贯通的维管束进行的。水分可以在观察的沙鞭克隆片断内畅通无阻的传输,但在羊柴克隆内的传输受到限制。这可能与二者维管束结构的不同有关。 沙埋是该区植物经常遭遇的生态事件。本文研究了克隆整合在羊柴遭受空间异质性沙埋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轻微程度的沙埋可以促进羊柴的生长和生物量积累;高强度的沙埋会削弱羊柴的生长和生物量积累,甚至会致死。克隆整合可以帮助羊柴抵抗空间异质性沙埋,尤其当沙埋的强度增加时,这种作用表现的更明显。实际上,沙埋的发生是逐渐进行的,即同时具有时间异质性。本文通过野外实验观察了沙鞭在时空异质性沙埋条件下的响应格局以及克隆整合的作用。研究表明,长时间间隔的沙埋促进沙鞭的生物量积累,克隆整合可以帮助沙鞭抵抗频繁发生的沙埋事件。此外,通过Meta-analysis方法综合了分布在沙地中的根茎型克隆植物对沙埋的响应格局的案例研究。结果表明,轻微的沙埋能够促进根茎型克隆植物的生物量积累,高强度的沙埋对这些植物是一种生态胁迫,克隆整合可以帮助这些植物抵抗这种生态胁迫。这强烈的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即克隆整合是根茎型克隆植物在长期的适应进化过程中形成的抵抗高强度沙埋的生态策略。 该区也生长着很多密集型克隆植物。养分的空间异质性在各种尺度上存在,密集型克隆植物也可能经历小尺度的养分异质性。以糙隐子草为研究对象,观察其在同质和异质养分条件下的生物量、生物量配置格局以及有性繁殖和克隆生长的权衡。结果表明:在异质性的养分条件下,相连的克隆片断的总体生物量、地上无性结构生物量、根生物量以及分株大小都显著高于切断的克隆片断;同样,异质性斑块中的相连的克隆片断的表现高于同质性斑块。这暗示着克隆整合能够帮助密集型克隆植物糙隐子草更好的利用小尺度的养分异质性。 此外,通过野外调查的方式观察该区两种重要的克隆半灌木,游击型的羊柴和密集型的油蒿在小尺度不同植被盖度斑块下的生物量配置格局。结果表明:羊柴的地上各部分生物量对植被盖度变化的响应不如油蒿敏感。这可能是因为羊柴的游击型克隆构型决定其可以跨越小尺度斑块实现克隆生理整合,从而利用不同小生境斑块的资源所致。油蒿只能利用小生境斑块内的资源,当小生境斑块的条件改变,其生物量以及配置方式也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在繁殖方式上,羊柴的有性繁殖结构以及有性繁殖投资显著小于油蒿。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对一种繁殖方式的投资常常会削弱另一种繁殖方式。羊柴主要依靠克隆生长,这符合并支持配置理论的观点。植物的空间格局与植物自身的生活史性状密切相关。羊柴和油蒿不同的生活史特性必然会在各自的种群空间格局中体现出来。本文还采用地统计学的方法,观察二者的种群空间格局。种群水平上,小尺度的空间自相关控制着羊柴种群的空间格局;油蒿种群的空间格局受更大尺度的过程控制,并在自身为建群种的群落随机分布。对于油蒿种群而言,发生在小于抽样尺度(<1m)的随机变异高于相应的羊柴种群。这两种克隆半灌木的种群空间格局的差异可能与二者克隆构型和克隆性的不同有关。 本文的研究对象不仅涉及根茎型克隆草本植物,还包括了克隆半灌木,不仅涉及游击型克隆植物,而且涵盖了密集型克隆植物。因此,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在理论上理解克隆植物对异质性生境的适应策略,在实践上也能为该区的生态恢复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Sediment samples (28) collected during the ORV Sagar Kanya cruise-29, were analysed for humic acid (HA) concentration from the North-Central Arabian Sea. Generally oceanic samples had more HA concentration than the continental shelf (< 200 m depth) samples. The photo-acoustic infrared spectra of shelf sediment HA indicated the presence of more C-H saturated aliphatic chains, while oceanic HA had few peaks for the above groups. Both the IR spectra indicated the absence of aromatic C = C, carbonyl, ketonic groups. Clayey-silt sediment generally had higher concentration of HA compared to sandy-silt type of sedi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