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4 resultados para Socialer Turnverein (Indianapolis, Ind.)
Resumo:
Ind(2)Y(mu -Et)(2)AlEt2 and Ind(2)LnN(i-Pr)(2) (Ln = Y, Yb) were used as a single-component catalyst for the polymerization of acrylonitrile (AN) respectively. The regularity of polymerization of AN and stereoregularity of polyacrylonitrile (PAN) were also studied in both cases. Both catalysts can produce PAN with molecular weight from 10,000 to 30,000. In addition, the catalytic activity and molecular weights were increased by the addition of PhONa.
Resumo:
合成了 4种取代茚基均配及混配型的茂金属化合物 ( 1 -C6 H5 CH2 Ind) 2 MCl2 ( M=Ti( 1 ) ,Zr( 2 ) )、( 1 -C6 H5 CH2 Ind) Cp MCl2 ( M=Ti( 3) ,Zr( 4) ) .通过 IR、1 H NMR、EI-MS和元素分析对化合物进行了表征 .用所合成的茂金属化合物与 MAO所组成的催化体系 ,研究了乙烯的聚合 .发现金属为 Ti的催化剂没有聚合活性或活性极低 .金属为 Zr的催化剂有一定的催化活性 ,不同的催化剂得到的聚合物性质有一定的差异 .
Resumo:
The polymerization of butadiene(Bd), isoprene(Ip) and styrene(St) has been examined using the six catalyst systems composed of lanthanocene, (C5H9Cp)(2)NdCl(I), (C5H9Cp)(2)SmCl(II), (MeCp)(2)SmOAr'(III), (Ind)(2)NdCl(IV), Me2Si(Ind)(2)NdCl(V) and (Flu)(2)NdCl(VI), and methylaluminoxane(MAO) respectively. All of them can be used to form the polyisoprene with molecular weights of 1 to 10 thousand and cis-1,4-unit contents of 41 to 47%. (I), (II) and (III) of them can be also used to form the polybutadiene with molecular weights of 10 to 20 thousand and cis-1,4-unit contents of 62 to 78%. In addition, the catalysts from (II) to (V) are still active for St polymerization and (II) of them gives a syndio -rich random polystyrene. It is noteworthy that (II) and (III) are active for homopolymerization of Bd, Ip and St in the same polymerization condition.
Resumo:
Ethylene polymerization by zirconocene-B(C6F5)(3) catalysts with various aluminum compounds has been investigated. It is found that the catalytic activity depended on zirconocenes used, and especially on the type of aluminum compounds. For Et(H(4)Ind)(2)ZrCl2 (H(4)Ind : tetrahydroindenyl), the activity decreases in the following order: Me3Al > i-Bu3Al > Et3Al much greater than Et2AlCl. While for Cp2ZrCl2(Cp : cyclopentadienyl), it varies as follows: i-Bu3Al > Me3Al much greater than Et3Al. Furthermore, the activity is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the addition mode of the catalytic components, which may imply that the formation of active centers is associated with an existing concentration of catalytic components. Results of thermal behavior of polyethylene (PE) studied by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 show that crystallinity of the polymer prepared with Et3Al is higher than that with Me3Al or i-Bu3Al. It is also found that the number-average molecular weight ((M) over bar) of the polymers prepared with Me3Al or i-Bu3Al is much higher than that with Et3Al. H-1-NMR studies substantiate that i-Bu3Al is a more efficient alkylation agent of Cp2ZrCl2 in comparison with Me3Al. (C) 1997 John Wiley & Sons, Inc.
Resumo:
海洋浮游纤毛虫是在海洋中浮游生活的一类单细胞原生动物,主要是指寡毛类纤毛虫(Oligotrich ciliates),隶属原生动物界(Protozoa)、纤毛门(Ciliophora)、寡毛纲(Oligotrichea),分属于Oligotrichina 和Tintinnina两个亚纲。它们个体微小,粒径在5-200 µm之间,是微型浮游动物和海洋微食物环(Marine Microbial Food Web)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6年4月至2007年12月,在黄海(包括胶州湾)采样分析海洋浮游纤毛虫的种类组成(砂壳纤毛虫)、丰度和生物量,分析纤毛虫在这一海区的季节变化和空间变化。 纤毛虫丰度和生物量的研究方法为:Rosette采水器(胶州湾用Niskin采水器)采集水样,取1 L水样,加Lugol’s试剂固定(终浓度1%),Utermöhl方法100倍镜检。测量虫体的体长、体宽,按最接近的几何形状(圆柱体、球体和圆锥体)计算体积。生物量由体积乘转换系数(0.19 pgC/µm3)得到,砂壳纤毛虫的肉体体积按照壳体积的1/3近似。 本文的结果表明,胶州湾各站纤毛虫平均丰度于6月达到全年最高值6065 ind./L,12月为全年丰度最低值843 ind./L。平均生物量8月达全年最高值(18.5 µg C/L),6月为全年最低值(0.6 µg C/L)。砂壳纤毛虫种丰富度于8月达到最高值,共发现25种砂壳纤毛虫,1月种类最少(6种)。湾内站位的纤毛虫平均丰度比湾外的高(6月和8月除外)。砂壳纤毛虫在纤毛虫总丰度中的比例较小,平均为25%,范围为8-57%,分别于1月和8月达到最低和最高值。 两次冷水团大面调查结果表明,4月表层纤毛虫平均丰度(1490 ind./L)要高于10月(972 ind./L)。10月表层纤毛虫生物量0.14-5.33 µg C/L,14194站、15694站和15894站生物量较高,为4.08-5.33 µg C/L。无壳纤毛虫优势种Laboea strobila在两个航次中均呈现斑块分布,4月航次丰度0-10000 ind./L,10月航次丰度11-350 ind./L;砂壳纤毛虫优势种Ptychocylis obtusa仅在4月航次发现,最大丰度2895 ind./L,10月航次未发现。4月航次砂壳纤毛虫有百乐拟铃虫(Tintinnopsis beroidea),丰度为0-1920 ind./L;卡拉直克拟铃虫(Tintinnopsis karajacensis),丰度很小(10-93 ind./L)。10月航次砂壳纤毛虫优势种Tintinnidium primitivum,丰度为35-700 ind./L;也出现了尖底类瓮虫(Amphorellopsis acuta)和网纹虫(Favella spp.),但丰度不大(0-210 ind./L);运动类铃虫(Codonellopsis mobilis)、筒状拟铃虫(Tintinnopsis tubulosoides)和Eutintinnus sp.丰度也较低(35-105 ind./L);Craterella torulata丰度为0-120 ind./L,主要分布于15694站。10月航次已经出现了温跃层,位于30 m左右水层,纤毛虫主要分布于温跃层之上。 六次黄海断面航次表明:温跃层在5月已经出现,到12月消失。在有温跃层的5月、6月、8月、9月,纤毛虫主要分布于温跃层(30 m左右)之上。其中8月份航次纤毛虫丰度最高,表层平均丰度3103 ind./L。12月份纤毛虫丰度最低,表层平均丰度406 ind./L。纤毛虫生物量春夏季为0.02-5.5 µg C/L,冬季为0.04-1.99 µg C/L。小型无壳纤毛虫占优势,砂壳纤毛虫东方拟铃虫(Tintinnopsis orientalis)、筒状拟铃虫、运动类铃虫、Craterella torulata和Tintinnidium primitivum几乎在各个航次均有分布。
Resumo:
浮游动物作为海洋食物链中承上启下的一环,其群落结构和动态变化直接影响着海洋生态系统能流、物流的方向和效率。胶州湾作为一个受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双重影响的海湾,是研究人为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影响的模式港湾。因此,深入研究胶州湾浮游动物的群落特征及时空分布特点对了解该海湾生态系统的现状与历史变化趋势以及生态系统对自然条件变化和人类干扰的响应具有重要意义,也可为其他海区的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本文根据2004年1月-12月用浅水I型和浅水II型浮游生物网在胶州湾每月一次的垂直拖网采集的浮游动物样品,分析了胶州湾浮游动物的物种组成和优势种的时空分布特征。2004年胶州湾浮游动物共74个种,分属于暖温带近岸种和暖温带近海种。浮游动物丰度周年波动范围1006-15571 ind./m3,全年平均5187 ind./m3。在胶州湾体长<1mm的浮游动物丰度和生物量最大。浮游动物的丰度和物种多样性季节变化明显,春夏大(高),秋冬小(低)。多数月份浮游动物丰度在湾内大于湾外。物种多样性在湾北和湾南较低,在湾中心和湾外较高。 胶州湾浮游动物优势种为双刺纺锤水蚤、小拟哲水蚤、太平洋纺锤水蚤、中华哲水蚤、拟长腹剑水蚤、近缘大眼剑水蚤、长尾住囊虫、强壮箭虫、短角长腹剑水蚤、八斑芮氏水母和小介穗水母等。双刺纺锤水蚤全年都是优势种,小拟哲水蚤除了4月其余月份都是优势种。其他优势种季节更替明显,冬、春季(12月、1-5月)优势种为中华哲水蚤、拟长腹剑水蚤、近缘大眼剑水蚤、长尾住囊虫等;夏季(6-8月)太平洋纺锤水蚤代替中华哲水蚤、拟长腹剑水蚤成为优势种;秋季(9-11月)优势种更替频繁,9月为短角长腹剑水蚤和太平洋纺锤水蚤,10月为太平洋纺锤水蚤、拟长腹剑水蚤和长尾住囊虫,11月为拟长腹剑水蚤、长尾住囊虫、近缘大眼剑水蚤和强壮箭虫。 双刺纺锤水蚤与中华哲水蚤在4月达到数量高峰,丰度分别为5604ind./m3和493 ind./m3。长尾住囊虫6月丰度1809 ind./m3为全年最大。小拟哲水蚤、太平洋纺锤水蚤和近缘大眼剑水蚤在7月达到数量高峰,丰度分别为1667 ind./m3、4000 ind./m3、775 ind./m3。短角长腹剑水蚤和强壮箭虫在8月丰度最大,分别为389ind./m3和192 ind./m3。八斑芮氏水母和小介穗水母分别在3、8月大量出现,丰度分别为194 ind./m3、358 ind./m3。拟长腹剑水蚤全年有7、10月两个高峰。双刺纺锤水蚤、小拟哲水蚤、太平洋纺锤水蚤、短角长腹剑水蚤、八斑芮氏水母和小介穗水母主要在湾北密集;中华哲水蚤密集区趋向于湾中心和湾外;近缘大眼剑水蚤、拟长腹剑水蚤、异体住囊虫和强壮箭虫等分布广泛,不同月份密集区不同。 从目前我们所掌握的资料来看,近30年来,胶州湾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和优势种群没有发生大的变化。与70年代相比,2004年的物种数基本不变,但物种组成稍有不同;优势种丰度大大降低。与90年代相比,2004年物种数有所增加,其中水母类增加了15种,八斑芮氏水母成为冬季优势种;浮游动物的丰度和优势种的水平分布格局基本不变。胶州湾浮游动物的生态类型与渤海相似,但与黄海有所差异;胶州湾优势种的丰度大于渤海,且高峰期比渤海提前一个月。
Resumo:
本文对我国胶州湾养殖的主要滤食性贝类菲律宾蛤仔的生理生态学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资料收集、现场调查、定点连续观测、现场模拟实验等综合性方法探讨了菲律宾蛤仔养殖对胶州湾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系统调查了不同季节胶州湾自然沉积物中C、N和P的变化;研究了菲律宾蛤仔生物沉积作用的周年变化;同时还研究了不同月份菲律宾蛤仔的耗氧率,排泄率的变化。结果如下: 1、综述了滤食性贝类通过滤食、生物沉积和呼吸排泄等作用对海区环境的影响,系统评述了埋栖性贝类生物沉积的测定方法及其生态效应。国际上已有不少研究专门报道了贝类在海区现场的生物沉积作用,而在我国,关于埋栖性贝类生物沉积特征的研究较少。 2、在胶州湾红岛附近养殖海区,从2003年10月到2004年7月以及2005年8月到2005年12月对菲律宾蛤仔生物沉积进行了现场测定。大、中和小规格菲律宾蛤仔生物沉积速率范围分别为121.6~1527.4mg/ind·d,49.5~902.1mg/ind·d,14.2~653.9mg/ind·d。海底自然沉积物OM分别为3.1%和5.7±1.1%。而大、中和小规格菲律宾蛤仔生物沉积物的OM分别为6.2±1.2%、5.9±1.3%和6.1±1.4%。大、中和小菲律宾蛤仔生物沉积物TP含量分别为399±26ppm,372±16ppm,345±15ppm。大、中和小规格蛤子生物沉积物中的OP分别为80±17ppm,92±12ppm和102±10ppm,明显高于对照沉积物的OP。生物沉积物中的OP/TP要明显高于对照沉积物,前者为23~25%,而后者仅为20%。菲律宾蛤仔生物沉积速率呈明显季节性变化,其与软体干重呈异速方程关系,a值的变化范围为0.85~4.50(平均为2.32)。菲律宾蛤仔贝肉的OC和ON含量分别为40.80±7.59%和的10.26±2.19%。贝壳的OM、TP、OP、OC和ON含量分别为3.28±0.47%、109.2±16.6ppm、64±22.9ppm、12.21±0.30%和0.19±0.05%。 3、不同规格菲律宾蛤仔的代谢率呈明显季节变化。7月份,单位个体菲律宾蛤仔耗氧率最高为1.72 g/ind•h;8月份,排氨率和排磷率达到最高,分别为2.44μmol/ind•h、0.58μmol/ind•h。菲律宾蛤仔的O:N在10.7~31.9范围内,O:N和N:P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8月份最大。 4、研究了本湾底质环境特征,测定了自然沉积物的OM、OC、ON、TP和OP的含量。胶州湾站位沉积物的有机质和C、N、P含量季节变化不大,有机质含量大约为3.5%,OC和ON含量大约为0.7%和0.06%。TP含量为285ppm左右,OP含量大约为50ppm。养殖海区沉积物有机质和C、N、P的含量明显高于非养殖海区沉积物含量,其C/N、C/OP和OP/TP一般也比非养殖海区站位高。 夏季,胶州湾菲律宾蛤仔养殖区(平均密度按600ind/m2计算)单位面积(m2)的生物沉积速率平均为176g/m2•d,对于整个海湾,将有1.2万吨的悬浮颗粒物通过贝类排粪作用沉积到海底。通过菲律宾蛤仔的呼吸作用,单位面积(m2)的耗氧量为6.67gO2/m2•d;同时从海底向水体释放大约为16.7μmolN /m2•d和3.3μmolP/m2•d的溶解态N和P;对于整个海湾,菲律宾蛤仔将耗掉水体中的467T/d氧气,同时向水体中释放16.4T/d氨氮和7.2T/d无机磷。对于半封闭的胶州湾,大规模菲律宾蛤仔的滩涂养殖其产生的生物沉积物聚集于海底可能会对海区底部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环境产生很大影响;而氧的消耗、氨和无机磷的排泄,会对水层中的物理化学环境和营养盐循环产生很大影响。从而由此推测,菲律宾蛤仔高密度大规模的养殖,在整个胶州湾水层-底栖系统耦合作用中可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Resumo:
本文从赤潮发生前的现场模拟实验、赤潮发生时的现场培养实验和赤潮发生过程中的现场调查等方面,较为系统地研究了东海大规模赤潮对微型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2005年长江口及邻近海区赤潮发生前,赤潮973MC2005-03航次在本海区进行了综合调查,期间分别于4月27日、5月4日和5月8日,在zzf1、zc18a和ra5三个站位利用现场船基培养的方法,研究了添加到赤潮密度106 cells L-1的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对微型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发现,赤潮密度的东海原甲藻对小型无壳纤毛虫的种群数量影响较大,而对中大型砂壳纤毛虫的影响较小,从而使得微型浮游动物群落有向中大型砂壳纤毛虫演替的趋势。在zzf1站位,小型无壳纤毛虫占绝对优势,添加东海原甲藻72 h后,优势种由管游虫(Cyrtostrombidium sp.)演替为另一种小型无壳纤毛虫急游虫4(Strombidium sp.4);在以中型砂壳纤毛虫百乐拟铃虫(Tintinnospsis beroidea)为优势种的zc18a站位,仍然是以此为优势种,但其在群落中的优势度更加明显;ra5站位也是以小型无壳纤毛虫为主,添加东海原甲藻72 h后,其群落结构由急游虫2(Strombidium sp.2)向中大型砂壳纤毛虫纤毛虫百乐拟铃虫和亚速岛网纹虫(Favella azorica)演替。不同站位微型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变化的差异与其本身的群落结构组成有一定关系,也与浮游植物的群落组成有关。zzf1和ra5站位实验组中微型浮游动物的总丰度和总生物量都低于对照组,而zc18a站位变化不明显,这是由于前两个站位实验组中的优势种管游虫(zzf1站位)和急游虫2(ra5站位)的丰度和生物量迅速下降,而zc18a站位实验组的优势种百乐拟铃虫的丰度和生物量比较稳定造成的。 2005年长江口及邻近海区赤潮发生时,赤潮973 MC2005-04航次在本海区进行了综合调查,期间分别于5月26日、5月28日、5月28日和5月29日,在xzm1、srb、sra1和hb8a四个站位利用现场培养的方法,研究了东海大规模赤潮对微型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发现,东海大规模赤潮对微型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与赤潮藻的密度密切相关:xzm1、srb和sra1站位是赤潮区,两种赤潮藻的总密度分别为,1.3×106 cells L-1、1.8×106 cells L-1和5.6×106 cells L-1,而hb8a站位位于非赤潮区,两种赤潮藻的总密度仅为5×105 cells L-1;实验进行72 h后,在以大型砂壳纤毛虫网纹虫和筒壳虫(Tintinnidium sp.)为主的xzm1、srb和sra1站位,仍然是以这些大型砂壳纤毛虫为主,且其在群落中的百分比显著增大,尤其在赤潮藻密度最高的的sra1站位,这种演替趋势表现的最明显;而在以小型无壳纤毛虫急游虫2为主的hb8a站位,微型浮游动物群落向中型砂壳纤毛虫真丁丁虫(Eutintinnus sp.)演替。培养过程中微型浮游动物总丰度的变化以及总生物量的变化都与赤潮藻的密度密切相关:赤潮藻密度较低的xzm1站位和srb站位变化不大;赤潮藻密度较高的sra1站位则快速下降;而非赤潮区的hb8a站位呈快速上升的趋势。以上结果进一步表明东海大规模赤潮能使微型浮游动物群落向中大型砂壳纤毛虫演替。 在2006年4月18日-5月30日,赤潮973项目MC2006航次在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区围绕东海原甲藻和米氏凯伦藻赤潮进行了综合调查。为了研究该过程中微型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变化,我们在南北5个断面共计21个站位进行了取样,样品涉及赤潮发生前期、发生期和消退期。本次调查共发现纤毛虫66种,其中砂壳纤毛虫有8属37种,寡毛类无壳纤毛虫25种,另外还有前口类3属4种。在赤潮发生前之前,小型无壳纤毛虫的丰度普遍较高,平均值为1574 ind L-1,而中大型砂壳纤毛虫的丰度普遍偏低,平均值仅为14 ind L-1;赤潮发生以后,在大多数站位小型无壳纤毛虫的丰度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平均值降为171 ind L-1,而中大型砂壳纤毛虫的丰度出现一定程度的上升,平均值增至216 ind L-1。赤潮消退时,小型无壳纤毛虫丰度的平均值降为109 ind L-1,而中大型砂壳纤毛虫的丰度继续增长,变为401 ind L-1。不同微型浮游动物百分比的统计结果也表明:微型浮游动物群落由小型无壳纤毛虫向中大型砂壳纤毛虫演替的趋势:小型无壳纤毛虫在群落中百分比的平均值由赤潮发生前的62 %变为赤潮发生时的32 %,至赤潮消退时又降为15 %;而中大型砂壳纤毛虫百分比的平均值从赤潮发生前的10 %变为赤潮发生时的24 %,至赤潮消退时增至50 %。典型站位za3、za5、zb7和zb9的结果再次表明了赤潮发生过程中微型浮游动物群落由小型无壳纤毛虫向中大型砂壳纤毛虫演替的趋势。 由以上赤潮发生前的现场模拟实验、赤潮发生时的现场培养实验和赤潮发生过程中的现场调查的结果均可见,东海大规模赤潮可以改变微型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呈现由小型无壳纤毛虫向中大型砂壳纤毛虫演替的趋势,进而有可能影响中大型浮游动物等摄食者的种群数量和群落结构,最终可能会影响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Resumo:
太平洋磷虾(Euphausia pacifica Hansen)作为目前已开发利用的6种主要磷虾资源之一,广泛分布于北太平洋北部及其临近近岸海域。在黄海,太平洋磷虾是黄海海洋生态系统中大型浮游动物的优势种和重要功能群的组成种类,它还是黄海生态系统中鱼类等上层营养级生物的重要饵料。太平洋磷虾的种群组成以及数量变化会直接影响到黄海经济鱼类的资源动态,从而影响到整个黄海海洋生态系统的变化。 本论文依托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973-II)——“我国近海生态系统食物产出的关键过程及其可持续机理”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306021号——“黄、东海太平洋磷虾种群补充机制研究”,在2006年4月到2007年8月的八个黄海调查航次中,通过网采固定样品和现场培养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黄海海域太平洋磷虾的种群生态分布和补充、繁殖和发育策略、以及成体的摄食、代谢进行了较为全面、细致的研究。 种群生态分布:本文根据2006年4月(春季)和10月(秋季)两次黄海大面调查和2006年9月-2007年8月六次黄海断面调查所获得的样品,研究了太平洋磷虾在南黄海的种群生态分布和补充机制,并探讨了其生态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春季,南黄海太平洋磷虾种群主要分布在33 °N-36 °N、50 m-75 m等深线之间的海域,种群总丰度(不包括卵)为152.90 ind. m-3,卵丰度非常高,成体丰度较低,仅占种群总数量的8.72%。调查海域的平均成体丰度为0.35 ind. m-3。种群组成以幼体为主,占到种群的90.85%。春季是太平洋磷虾种群补充的高峰期。秋季,种群主要分布在黄海冷水团海域,种群总丰度(不包括卵)为335.38 ind. m-3,成体丰度显著高于春季,调查海区成体的平均丰度为7.73 ind. m-3。成体和未成体以99.5%的总比例在种群中占绝对数量优势,卵和幼体都非常少。秋季太平洋磷虾种群处于稳定期。春季成体的体长显著大于秋季,春季成体全长以13-18 mm为主,而秋季成体的全长主要是9-13 mm。 春季,太平洋磷虾成体具有昼夜垂直迁移行为,白天主要停留在底层水域,夜间少部分成体会上升到中上层水域,但是大部分成体仍然停留在深层。幼体从C3期开始就具有一定昼夜垂直迁移行为,F2—F5期幼体的昼夜垂直迁移行为已经非常明显。由于从表层到底层叶绿素a浓度逐渐降低,因此,太平洋磷虾的昼夜垂直迁移行为可能与摄食有关。 太平洋磷虾成体的分布是与海水温度紧密相关,南黄海太平洋磷虾成体比较适宜生活的水温是8-16 °C。春、冬季水温较低,成体分布范围较广。夏、秋季表层水温急剧升高到20 °C以上,太平洋磷虾成体主要分布在黄海冷水团海域,丰度也达到一年中的最高值。另外,秋季在近长江口的北部海域有大量成体分布。 繁殖和发育:自2006年9月到2007年8月的一年内,在黄海进行了七个航次的太平洋磷虾现场培养产卵实验,结果表明:在南黄海,太平洋磷虾在3月—6月份都具有产卵行为,4月份达到产卵高峰期。单个雌体的最大产卵量为617 egg female-1,出现在4月份。8月、9月和12月在南黄海均未发现太平洋磷虾的产卵行为。太平洋磷虾具有二次产卵行为,并且第一次产卵量要高于第二次。太平洋磷虾的产卵行为与其干湿重紧密相关。成体干重低于5.0 mg,湿重低于26.0 mg,均不具有产卵能力。在产卵高峰期,太平洋磷虾的干湿重达到一年中的最高值。 在南黄海,太平洋磷虾的幼体发育主要遵循下面的发育途径:卵 → 无节幼体 → 后期无节幼体 → 原溞状幼体 → 溞状幼体F1(0' 7, 1' 7) → 溞状幼体F2(1' 4'' 7, 3' 1'' 7) → 溞状幼体F3(5'' 7) → 溞状幼体F4(5'' 5) → 溞状幼体F5(5'' 3) → 溞状幼体F6(5'' 1)。太平洋磷虾在15 °C下的幼体发育速度明显快于4 °C。15 °C下幼体发育到C1期只需5.6 d,而4 °C下则需要16.1 d。 摄食和代谢:2006年9、10、12月和2007年3、8月,在南黄海的五个断面调查航次中,在S1-4站进行了太平洋磷虾成体摄食实验,结果表明:太平洋磷虾在8月和9月份对水体中浮游植物的摄食率比较低,主要摄食水体中的微型浮游动物,从而由于营养级级联作用,致使水体中叶绿素a浓度升高。12月和3月,太平洋磷虾对水体中浮游植物有着很强的摄食活动,使得水体的叶绿素a浓度大量降低,当然太平洋磷虾也可能会同时摄食水体中微型浮游动物。 2006年9、12月和2007年3月,在南黄海的三个断面调查航次中,在S1-4站进行了太平洋磷虾现场耗氧率和排氨率实验,结果表明:太平洋磷虾在3月份的耗氧率是172.92 μg ind.-1 d-1,是9月份和12月份的6倍还要多。太平洋磷虾在9月和12月的耗碳率和体碳日损耗量相近,且都较低。3月份太平洋磷虾的代谢非常旺盛,体碳日损耗量达到2.70 % d-1,每日的耗碳率为62.9 µg C ind-1 d-1。9月和12月份太平洋磷虾代谢的氧氮比都较低,分别是11.3和7.0,太平洋磷虾成体的主要代谢基质是蛋白质。3月份的氧氮比为35.1,太平洋磷虾成体代谢主要以脂肪及碳水化合物为主。
Resumo:
随着养殖规模扩大, 放养量超过水域的容纳量,养殖自身污染加重。网箱养鱼的养殖容量研究很有意义。本文对网箱养殖的关键生物过程,物理过程和生物地球化学过程进行了研究,并以模型试验进行了容纳量的评价。 关键物理过程研究得出爱莲湾海水交换周期为2.9 d。 关键生物过程研究:生物能量学模型和现场调查结合,估算了网箱养殖废物的输出。生产周期内,仅抗风浪网箱养殖区,约有48 t DO被养殖鱼类消耗,此外养殖鱼类在养成期输出3.76t氨氮,12.37t(干重)颗粒物;挂网实验和培养实验结果表明每个筏式网箱的污损生物会增加养殖水域N,P负荷的1~2%;用矩估计法,估计了野生许氏平鲉Sebastodes fuscescens的丰度为0.01ind.m-2。 关键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研究:用沉积物捕捉器研究了沉积物颗粒物在网箱内外沉降同量的区位差异;经验公式并结合现场实验分析认为8月有机物的积聚速度最大,而12月积聚速度最小。 养殖容量和环境容量的评价:利用局部微分方程组和Matlab7.0成功模拟了桑沟湾浮游植物对规模化养殖的响应;以浮游植物的缺失为标志,估算了桑沟湾的养殖潜力;数值模拟了环境因子对规模化鱼类养殖的响应;提出了水生养殖系统健康的评价标准;在数值模拟的基础上,以水质标准,得到爱莲湾养殖环境总容量,0.08V(ind.; V为水域容积,m3);以生态系统健康为标准,得到养殖总容量,0.27V;建立了筏式网箱养殖容量的简化概念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得到了爱莲湾筏式网箱(5 5 5m)养殖容量为单箱放养484尾,和目前爱莲湾筏式网箱的每箱放养量基本相当。
Resumo:
小型桡足类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近岸生态系统中,小型桡足类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但关于小型桡足类种群动力学的研究在国内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我们选取了国内沿岸海域常见优势种小拟哲水蚤、双刺纺锤水蚤、太平洋纺锤水蚤及强额拟哲水蚤等四种小型桡足类为研究对象,探讨其种群动力学相关方面的变动机制。本文在2005年10月-2006年9月选取胶州湾为主要的研究海域,进行了一周年的小型桡足类的采样和培养实验研究。在胶州湾,小拟哲水蚤(Paracalanus parvus)全年出现,其种群数量变动呈现双峰型,在夏季(6月和8月)达数量高值,在冬季(1月)有一个小的高峰。种群数量在4月达全年最低值,在7月份数量也有一个明显的数量降低。从空间分布上来讲,该水蚤在冬季主要以CV期桡足幼体存在于湾南和湾外区域,湾北数量很少;从春末开始,各期幼体开始在各海区广泛分布。小拟哲水蚤在胶州湾几乎全年产卵(2月份除外),但较高的产卵率主要集中在春末到秋初,最大产卵率出现在5月,达27.9 eggs female-1d-1。总体来讲,在胶州湾小拟哲水蚤的产卵率与温度、叶绿素及体长均呈显著正相关,但与盐度呈负相关关系。从不同的区域来看,胶州湾湾北区域小拟哲水蚤产卵率较高,最高值出现在湾北6月份,产卵率达到了60.8 eggs female-1d-1。大于10 eggs female-1d-1的产卵率在湾北持续了6个月(4-9月),在湾口持续了5个月(4-8月),而在湾外只持续了3个月(5-7月)。小拟哲水蚤生物量在6月份达到最高值(6.15 mg C m-3),在4月达到全年最低值(0.028 mg C m-3)。次级生产的变动从4月到9月与生物量的变动趋势完全相似,但冬季生物量的高峰并没有伴随次级生产的高峰值,分析其原因是由于冬季低的生长率所致。小拟哲水蚤在整个胶州湾平均的年次级生产为158.41 mg C.m-3yr -1。强额拟哲水蚤(Paracalanus crassirostris)在胶州湾只在夏末到秋季出现,最大数量出现在8月份。从强额拟哲水蚤的分布区域来看,从湾内到湾外有递减趋势。在2006年9月份,只有湾北有部分种群,其他区域几乎没有该种出现。该种最大产卵率出现在8月,达11.2 eggs female-1d-1。强额拟哲水蚤生物量的变动与次级生产的变动趋势相似,最大值也都出现在8月份。该水蚤在胶州湾平均年次级生产仅为2.12 mg C m-3yr-1。双刺纺锤水蚤(Acartia bifilosa)在胶州湾是全年出现,其种群数量在5-6月份突发性增加达全年最高值(>8000 ind. m-3),之后又急剧下降。从该种的区域分布来看,5-6月份数量的高峰主要出现在湾北区域,7月份虽然各区域数量均下降,但大部分种群集中在湾外区域。双刺纺锤水蚤在胶州湾几乎全年产卵(1-2月除外),产卵率的最高值出现在4月,达16.5 eggs female-1d-1。4月份雌体高的产卵率为5月份种群数量的大量增加提供了补充。双刺纺锤水蚤生物量与次级生产的变动趋势一致,在5-6月份达到高值,在秋冬季次级生产较低。双刺纺锤水蚤在整个胶州湾平均的年次级生产为114.61 mg C m-3yr-1。太平洋纺锤水蚤(Acartia pacifica)在胶州湾季节性出现,在冬春季节消失,从夏季开始出现。该种在5月零星出现,种群数量在6月份开始增多,到7月份达到最高值2356 ind. m-3,之后在8月数量锐减至196 ind. m-3。从区域分布来看,该水蚤在胶州湾只出现在湾北和湾南区域,湾外区域几乎没有,而且呈现湾北到湾南递减的趋势。6月份数量大部分出现在湾北区域,到7月份才有一部份在湾南出现。太平洋纺锤水蚤在其出现季节均产卵,最大产卵率出现在6月份,达37.17 eggs female-1 d-1,部分补充了7月份太平洋纺锤水蚤种群数量的大量增加。太平洋纺锤水蚤生物量与次级生产的变动趋势相似,在7月份达到了最高值,在11月达到最低值。太平洋纺锤水蚤在胶州湾平均的年次级生产为45.63 mg C m-3yr-1。胶州湾四种小型桡足类总的年次级生产为~320 mg C m-3 yr-1。
Resumo:
近年来,由于对海区不合理的开发,我国浅海贝类筏式养殖接连遭受重创,这亟需从理论上和实践中确定养殖容量和养殖模式。本文在我国北方典型养殖海湾四十里湾对筏式养殖的贝类开展了现场生理生态学研究,对贝类对浮游植物等悬浮颗粒物的处理过程即贝类对颗粒有机物及营养元素C、N、P的摄食、吸收、排泄、排粪和生长进行了剖析,分析了贝类在沿岸养殖生态系中的物质和营养循环中所扮演的角色,为海区贝类养殖容量和养殖模式的最终确定提供了基础数据。另外,本文还对海水、沉积物及生物体中磷的分析方法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工作。主要结果如下:① 比较系统地评述了双壳贝类的生物沉积(biodeposition)的原理、测定方法及其生态效应。贝类通过生物沉积在沿岸生态系中的物质和营养循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国际上已有不少研究专门报道了贝类在海区现场的生物沉积。而在我国,这方面的研究却罕见。② 综述了双壳贝类各种形态的 N 和 P 排泄及其生态效应。对于我国广泛养殖 的栉孔扇贝、海湾扇贝和牡蛎等双壳贝类的TDN、TP排泄尚未见报道。 ③ 在6~7月,在四十里湾的不同养殖海区(8个站位)对扇贝的生物沉积进行了现场测定。在整个四十里湾海区,一龄栉孔扇贝(壳高 41.1±4.1mm,软体干重 0.48±O.10 g/ind))每个每天所产生生物沉积物干重平均为59.9mg,对颗粒有机质(POM)、颗粒有机碳(POC)、颗粒有机氮(PON)和颗粒有机磷(POP)的生物沉积速率范围及平均值分别为: 6.88、3.09、0.392 和 0.022mg/indd。还在一个站位测定了海湾扇贝(壳高 24.6±2.3mm;软体干重 O.14g/ind)的生物沉积速率为 24.3mg/indd,或179.2mg/g·d。不同站位一龄栉孔扇贝的生物沉积速率有较大变化,这主要与饵料浓度不同有关。二龄栉孔扇贝(壳高60.9±8.2mm;软体干重1.91±0.32 g/ind)的生物沉积速率平均为 112.7mg/indd,对POM、POC、PON和POP的沉积速率分别是一龄扇贝的1.85倍、1.68倍、1.77倍和2.33倍。养殖海区与非养殖海区比较,前者近海底沉积速率是后者的 1.51~3.47 倍。根据以上数据,作者计算了中等规格栉孔扇贝(用壳高 41.1±4.8mm 扇贝估算)在四十里湾在夏季每天的生物沉积量达 162 吨(干重),或18.6tPOM、8.37tPOC、1.06tPON和60kgPP。在四十里湾的贝类筏式养殖海区,可以估计贝类每年因生物沉积的生产而循环427tN和98.OtP(包括20.0t OP的贡献),它们能分别满足浮游藻类生产所需求N和P的17.0%和28.3%(其中OP贡献 6.9%)。可见,贝类在养殖生态系的物质和营养盐循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高密度、大面积的贝类养殖使大量的生物沉积物聚集于海底,可能对海区环境产生冲击。作者分析,98年8月份烟台养殖区赤潮的发生很可能与海底生物沉积物营养盐的快速释放以及栉孔扇贝大面积死亡而使浮游藻类失去了摄食控制有关,而风平浪静和养殖笼对水流的阻挡也为赤潮的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④ 采用半现场流水系统法测定了栉孔扇贝在不同养殖密度、不同养殖模式(扇贝单养、贝藻混养、贝藻参混养)中的生物沉积。实验时间尺度大,前后计80天。结果说明扇贝的生物沉积速率与其养殖密度呈反比关系。养殖密度的高低影响饵料浓度的变化(两者呈负相关的对数函数关系),而饵料浓度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扇贝的生物沉积速率的高低,两者呈正相关关系(生物沉积速率与POC和叶绿 a 分别呈对数和指数函数关系)。不仅生物沉积物的数量与养殖密度(或饵料浓度)有关,生物沉积物的质量同样与养殖密度(或饵料浓度)有关。栉孔扇贝的养殖使沉积物的有机质含量及C、N 和 P 含量降低,且密度越高,它们的含量越低。这反映了扇贝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在海带和扇贝的混养模式中,海带对扇贝生物沉积物的数量和质量不构成影响,当然这是在海带不影响浮游植物数量的前提下得出的结果。而实际上在自然海区两者可能是竞争关系。⑤ 对从海区取回到实验室的多种滤食性动物,包括经济双壳贝类(栉孔扇贝、海湾扇贝、长牡蛎、贻贝、菲律宾蛤仔等)和养殖中的污损动物(栖海鞘、玻璃海鞘、藤壶、玟斑稜蛤)的 N 和 P 排泄进行了测定,包括排泄成分和排泄速率。在N排泄中,NH_4-H 占主要部分,如笼式养殖的双壳贝类 NH_4-N 占总N排泄的70%以上,平均值范围为70.8~80.1%。氨基酸是第二大排泄成分,平均占总N排泄的10~25%。其它形态的N,如尿素、亚硝酸盐和硝酸盐也有检出,如双壳贝类尿素氮在总氮排泄中占 2~5%。但在双壳贝类中未检出尿酸氮。比较而言,海鞘、藤壶的尿素氮相对高一些。在P排泄中,OP约占TDP排泄的15~27%。栉孔扇贝TDP排泄速率为0.281μmol/h·ind作者以实验室测定结果计算,在整个四十里湾的夏季,所养殖的双壳贝类每天将排泄4.54t总溶解氮,其中NH_4-N 3.36t、Amino-N 0.69t、Urea-N 0.2t。 同时每天磷的排泄为0.57t TDP,其中OP O.15t。对面积为1.3 * 10~4hm~2的海区而言,贝类的N、P排泄分别能满足浮游植物生产所需N、P的44%和40%。尽管Urea-N所占比例有限,但也能满足海区浮游植物所需 N 的 2%左右。以上说二月高密度的贝类养殖对海区生态系统营养盐循环的影响是很显著的。附着动物(柄海鞘等)的N、P 排泄也不容忽视,它们分别能满足浮游藻类生产所需 N、P 的 ll%和 12%。它们一方面通过排泄和排粪加速营养盐和物质的循环对浮游植物的生长产生刺激作用;另一方面,对藻类产生摄食控制,如果海区中滤食性动物太多,即使营养盐再丰富也难以使浮游植物大量繁殖,这无疑将影响滤食性动物的生长速率。⑥ 运用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生物沉积法对四十里湾半现场流水系统中贝类的滤水率、吸收率、生长率、生态效率等生理生态学参数进行了测定。栉孔扇贝(收获时规格0.194~0.412g软体干重/ind)滤水率平均为3.65 1/indh。扇贝放养密度和饵料浓度没有显著关系。扇贝的总摄食率平均为3.98mg/indh,对POM、POC、PON的 摄食率范围为0.84~1.87、0.335~0.748、0.0515~O.1293mg/indh。扇贝的摄食率随放养密度的升高而降低,与POM呈正相关关系。扇贝的吸收速率受密度和饵料浓度的影响不明显。扇贝对N的吸收效率较C、P稍高,对总有机质的吸收效率为75.9±4.1%,如此高的吸收效率与低饵料浓度有关。扇贝氨基酸泄漏所损失的能量高于排氨的能量损失。代谢能与吸收能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SFG与饵料浓度呈正相关关系。总生长效率K1(* 100)变化较大,范围为20~49;净生长效率K,K_2(* 100)随POM的升高而升高。扇贝对N的总生态效率范围为6.2~12.8%(平均9.9%),这高于对C(平均5.9%)和P(平均4.1%)的总生态效率。扇贝对POC、PON和PP的生长余力(SFG_C、SFG_N、SFG_P)平均分别为197、46.8和6.2μg/indh,它们分别与POC、PON和PP呈正比关系。扇贝对N的净生长率高于对C和P的净生长率。在N的预算中,如果仅考虑NH_4-N的排泄而忽视其它形态氮的排泄,将会产生很大偏差(平均约20%)。扇贝贝壳生长所需的能量在整个扇贝生长所需能量的9.0~15.1%(平均 11.2%);贝壳C、N和P在扇贝生长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0.5~17.8%、9.4~16.1%和8.7~15.O%。可见,贝壳不管在能量预算还是在元素预算中都不应该被忽视。理论计算而得到的SFG和SFG_C、SFG_N、SFG_P与扇贝的实际生长和扇贝C、N、P的实际增长量之间呈正相关关系,但前者明显过高地估计了扇贝的生长。⑦ 运用生物沉积法在四十里湾养殖海区现场对栉孔扇贝的生理生态学特征进行了研究。不同海区扇贝的滤水率有变化,一龄扇贝(41.1±4.1mm,软体干重 0.48±O.10g/ind)滤水率变化范围为 0.72~2.54(平均 1.27)1/indh 或 1.65~5.97(平均 2.61)1/g·h。与半现场研究结果一致,滤水率与TPM没有明显关系,而摄食率却与TPM呈正相关关系。二龄扇贝(软体干重 1.91±0.32g/ind)滤水率为 2.09~3.99(平均 3.10)1/indh。吸收速率与POM(或TDM)呈正相关关系,与饵料质量(POM/TPM)无明显的相关关系。吸收效率AE_(POM)与TPM(或POM)没有相关关系,却与饵料质量呈明显 的正相关关系。扇贝对POC、PON和PP的吸收效率平均分别为68.9%、64.0%和63.6%。不同海区SFG差别很大。一龄扇贝SFG范围为-O.174~24.08 J/indh,SFG与饵料浓度POM呈正相关关系。SFG负值的出现主要与低饵料浓度有关。SFG_C、SFG_N、SFG_P分别与POC、PON和PP呈正相关关系。在N的生长余力计算中,如果仅考虑NH_4-N排泄,而不考虑其它形态N的排泄,就可能产生相当大的偏差,偏差范围为11~360%,这高于半现场的偏差值,显然SFG_N越低,产生的偏差就越大。这说明在饵料不足、扇贝生长受到限制的环境下进行N生长余力的计算时必须考虑其它形态N的排泄。⑧ 对四十里湾养殖海区一些双壳贝类和藻类的化学组成和有机净生产量进行了讨论。不同双壳贝类的软体有机碳含量差别不大,而N含量差异较大。栉孔扇贝N含量最高(占软体干重的12.36%),而牡蛎、毛蚶软体N含量相对较低,为 8~9%。从双壳贝类贝壳的组成来看,贻贝和菲律宾蛤仔贝壳中N含量最高,分别为 0.55% 和 0.56%;而栉孔扇贝贝壳N含量相对较低,在 O.1%左右。贻贝贝壳有机磷含量 (308ppm) 也明显高于栉孔扇贝贝壳(62.1 ppm)。不同海区海带的 C/N 比值较高,变化明显,范围为17.36~30.23。石莼与此相似。大型藻类高 C/N 比值说明海区营养元素N的不足。海带的不同部位N含量差别很大,中带部和边叶在不同海区有较大变化,即对环境的营养状况比较敏感。紫贻贝贝壳中C、H、N 和 P 的含量在整个贻贝中占有相对大的比例,分别为 30.4%、30.2%、31.8%和 29.6%。
Resumo:
近年来,胶质类浮游动物尤其是水母类在近岸高生产力的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全球科学家们的关注。这种关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近年来很多海域或海湾出现水母类大量繁殖的现象而引起的,这种现象与过度捕捞、气候变化、富营养化以及生物入侵等因素有着内在的联系,给人们带来经济,社会和生态等各方面的损失。这种损失包括:当水母大量出现时,由于它们与鱼类存在食物和捕食竞争,使渔业资源和渔业生产锐减;由于它们会堵塞和撕破渔业生产网,干扰了人们的渔业生产活动;另外水母增多增加了海滨游泳爱好者被蛰伤甚至死亡事件发生的频率,对旅游者们的娱乐行为造成不便。到目前为止全球范围内报道了许多水母大量繁殖并对经济社会或海洋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的事件。在北海水母数量爆发的频率与气候相关的事实表明了该海域将要面临一个更多的胶质类浮游动物的未来。所有这些都表明海洋中水母的生态学问题仍旧是全球的一个研究热点。到目前为止,在世界上许多海湾和海区有关水母生态学问题的研究上,均已取得方方面面有意义的进展。但在我国,由于对水母功能群的研究缺乏足够的重视,对于大型水母来讲它们被认为是渔业生产的副产品或者‘垃圾’,在渔业拖网捕获后把它们直接扔入海中并不去研究;对于小型水母来讲,因为它们为非饵料生物,并且有易碎,粘糊糊等难操作的特点,对浮游生物网同步采集到的水母的研究力度远不如对其他浮游动物类群的研究力度,因此我国对水母功能群生态学的研究基础相当薄弱。 本论文基于以上背景对黄东海大型和小型水母类的生物地理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对其生物量或丰度等生态学指标进行了定量研究。(1)利用浮游生物网样品对黄海小型水母类的种类组成及其丰度的时空变化进行了研究,表明黄海测区内小型水母整体丰度很低,且主要分布在50 m等深线以浅海域,各水母类群以及优势种类的季节更替非常明显。比较不同海区的小型水母的丰度水平及其占浮游动物丰度的比例,发现黄海的小型水母丰度水平最低,为0.8(0.04–1.3)ind. m-3,只占浮游动物丰度的 < 0.5 %,表明小型水母在黄海海域并非占优势的功能群。(2)在中国黄东海采集的沙海蜇和在日本采集的越前水母的COI基因序列差异(0.2%)处于种内水平,从分子水平上证明两者为同一个种类,基于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的证据,我国大型水母沙海蜇的分类地位可初步订正为:Nemopilema nomurai Kishinouye, 1922(Scyphozoa:Rhizostomeae:Rhizostomatidae)。(3)利用渔业底层拖网的方法对黄东海大型水母的种类组成,总生物量及各优势种类生物量的时空分布进行了半定量研究。结果共鉴定到11个种(类),其中沙海蜇(Nemopilema nomurai),洋须水母(Ulmaridae genus sp.)以及多管水母(Aequorea spp.)为黄海的优势种(类),沙海蜇(只在东海北部)和霞水母(Cyanea spp.)为东海的优势种(类);这四个种(类)的湿重随着伞径的增大成冪增长的方式。大型水母平均总生物量的季节变化模式为:3月份水母总生物量最低,为4.6 ± 9.4 kg km–2,春夏季随着海水表层温度的升高,大型水母的生物量逐渐增加,9月初水母的总生物量达到最高值,为22891 ± 25888 kg km–2,随后随着海水的温度下降,生物量也逐渐下降。洋须水母的生物量在10月份达到最高值(2780 ind. km–2,1807 kg km–2),主要在黄海中部出现。多管水母在5月份丰度最高,为8262 kg km–2,且主要分布在30N以北海域。 聚焦大量爆发的水母种(类)沙海蜇和霞水母,基于实测的拖网资料,提供了该种可见的浮游阶段1周年的地理发生和生物量数据;结果表明,这两个种(类)表现了不同的季节出现和生物量格局:首先是黄海出现的沙海蜇(5–12月在黄海出现),5月份少量幼水母体在黄东海的交界处出现,6月它们的分布范围在南黄海扩大,到8月末及9月初沙海蜇几乎遍布黄海,其生物量和丰度以压倒其他大型水母类的优势形成“bloom”(生物量占所有大型水母的96.7%,丰度占93%,在南黄海平均生物量20446 kg km-2,平均占渔获物生物量的86.1 %),10月份至12月,沙海蜇的生物量逐渐减少甚至为零,其分布区域也向北回缩。其次为东海出现的霞水母(5月–10月):霞水母在5月初达到生物量的高值(平均生物量为380 kg km-2),其伞径随纬度的升高而变小,8月至10月其生物量骤然下降。这两个种类的生物量高值分布在温度或潮汐锋区。结合水文条件及沙海蜇和霞水母关键的生活史策略推测了黄东海该种浮游阶段的生活史模型。 最后,通过对黄海8、9月份沙海蜇生物量的最高峰或暴发时期的呼吸率,摄食率进行估算,获得其每天对浮游动物现存量及生产力的潜在摄食压力,结果表明2006年9月在对沙海蜇最大捕获率的情况下,沙海蜇的摄食率为8.37(0.12–37.83)mg C m-2d-1,假设都以浮游动物为食,这时每天对浮游动物现存量及生产力的摄食压力分别为11.2%(0.17–50.6%),134.1%(1.98–605.7%)。因此在沙海蜇暴发期间对浮游动物的潜在的消耗非常大,甚至为毁灭性的。
Resumo:
毛颚类是海洋浮游动物中的一个重要类群,它是上、中层鱼类和幼鱼的食物组分之一,又摄食大量的其他浮游动物(主要是桡足类)及鱼卵和仔稚鱼,在海洋食物链中居于重要环节。毛颚类在胶州湾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深入研究毛颚类生态特征对胶州湾生态系统动力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根据2006年9月—2007年8月胶州湾浅水Ⅰ型浮游生物网的调查资料,分析了胶州湾毛颚类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摄食、生物量和生产力情况。DNA测定结果表明:目前尚存争议的四种不同形态的强壮箭虫属于同一种。本次调查共出现毛颚类3种:强壮箭虫(Sagitta crassa)、拿卡箭虫(Sagitta nagae)和百陶箭虫(Sagitta bedoti)。强壮箭虫全年出现,并且在数量上占有绝对优势,其丰度在全年出现两个峰值,最高峰出现在8月,丰度达到99.03 ind/m3,次高峰出现在3月,丰度为86.48 ind/m3,年平均丰度为45.3 ind/ m3;拿卡箭虫和百陶箭虫在秋、冬、春季出现,丰度最高值都出现在11月,分别为0.62 ind/m3和1.63 ind/m3。 胶州湾毛颚类年平均生物量为107.92 mg m–2,年平均生产力为1.47 mg C m–2d–1,占浮游动物总生产力的11.6%。毛颚类对浮游动物生物量和生产力的摄食压力在冬季达到全年最大值,分别为5.71%和83.47%,由此可见毛颚类的摄食对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生物量和生产力等产生重要影响。不同体长组摄食分析研究表明,毛颚类主要摄食体长在0.3—1.8 mm之间的中小型浮游动物,并且在不同季节,其食物粒径范围大小存在差异。
Resumo:
附着生物又称污损生物,是附生在海洋设施和生物体表面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生物的总称(Azis et al., 2001)。附生在养殖器材和生物体表面的数量巨大的附着生物,对贝类养殖和海湾生态系统内的物质和营养盐循环等多个方面产生影响。本研究以北方重要的养殖海湾----桑沟湾为研究对象,对贝藻养殖区附着生物的群落演替及其生态效应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① 2007年5月至2008年5月,采用挂网的方法对桑沟湾栉孔扇贝和海带混养区的附着生物的季节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挂网上的附着生物具有显著的季节变化特征,网片上的附着生物湿重与水温的变化相一致,生物量为3~1210 g•m-2。2月份附着生物的生物量最低,8月份最高。2007年9月至11月,对栉孔扇贝养殖笼上和贝壳上的附着生物种类和数量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9月份养殖笼上附着生物的湿重约为1.94 kg,10月份降至0.99 kg,11月份又稍有增加,为1.03 kg。扇贝壳上的附着生物变化趋势与养殖笼上的相同,9~11月份壳上附着生物的数量约0.49~2.09 g。扇贝养殖笼上可鉴定的大型附着生物约23种,包括藻类、海鞘类、苔藓虫类、环节动物、腔肠动物、软体动物、甲壳动物和海绵动物等。玻璃海鞘、柄海鞘、紫贻贝和苔藓虫等是附着生物群落中的优势种。 ② 通过在栉孔扇贝和虾夷扇贝上壳上添加不同重量的“模拟附着生物”(速凝水泥)的方法,研究了贝壳上附着生物的重量对这两种扇贝生长和存活的影响。结果显示水泥重量是上壳重0.5-3倍的各组实验组扇贝的生长和存活与对照组(未添加水泥的扇贝)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说明贝壳上附着生物重量为上壳的3倍重时,也不会显著影响扇贝生长存活。9-11月份贝壳上的自然附着生物的重量约为1.47-2.09 g,为上壳重的28.16 (±38.6)%—31.29 ± (31.63)%。因此,贝壳上附着的生物重量不太可能对扇贝的生长存活造成显著的负面影响。 ③ 在桑沟湾现场测定了玻璃海鞘和柄海鞘的生物沉积速率。9月份(水温约24℃)玻璃海鞘和柄海鞘的生物沉积速率分别为32.14和90.06 mg•ind-1•d-1或(858.99 和467.76 mg•gdw-1•d-1),据此计算,养殖笼上的两种海鞘的生物沉积速率约为84.29 mg•m-2•d-1。海区的自然沉积速率为41.49 mg•m-2•d-1;玻璃海鞘和柄海鞘沉积物中有机质含量分别为14.34%和13.77%,对照组海区自然的有机质含量为14.36%;以上三者有机碳的含量分别为24.72%,23.74%和24.76%;氮的含量分别为0.27%和0.25%,自然沉积物中的氮含量为0.30%。9月份扇贝养殖笼上附着的海鞘将产生2588.16吨的沉积物,即向底部沉积363.77吨的有机物、6.99吨的氮和1.79吨的磷。 ④ 通过测定扇贝养殖笼上优势种附着生物--玻璃海鞘、柄海鞘和贻贝的摄食、呼吸和排泄,研究了这些优势种类对贝类养殖和海湾环境的影响。9月份(水温约24.5℃)玻璃海鞘和柄海鞘对颗粒有机物(POM)的摄食率分别为14.30 和17.01 mg• h-1•ind-1。根据实验结果计算这两种海鞘摄取的颗粒有机物相当于312个扇贝的摄取量,大于笼内养殖的扇贝的摄取量;玻璃海鞘和柄海鞘的耗氧率分别约为0.32和0.18 mg•h-1•ind-1,养殖笼上的这两种海鞘消耗的溶解氧约等于75个扇贝消耗的溶解氧。栉孔扇贝、玻璃海鞘、柄海鞘和贻贝的排氨率分别为33.66 ±11.34,117.90±23.46,35.91±6.22,28.08±3.41 ug NH4-N•gdw-1•h-1。以此估算,9月份玻璃海鞘、柄海鞘和贻贝每天排泄的氨氮约为654.08 kg,相当于16467吨栉孔扇贝(鲜重)排泄的氨氮。海鞘和贻贝排泄的氨氮可提供浮游植物等所需的2.75%的氮,可以提供1204吨海带的生长所需的氮。 ⑤ 一个养殖笼内的栉孔扇贝和全部附着生物(Scallop Culture Unit, SCU)在夏季(6-9月)对颗粒有机物的摄食速率约为43.13-98.94 mg/h,平均74.05 mg/h,期间桑沟湾养殖的栉孔扇贝及附着生物摄取的POM约为1279.58吨;同期,SCU对氨氮和磷(PO4-P)的排泄速率分别为125.59-1432.23 μmol•h-1和76.2-252.89μmol•h-1,期间桑沟湾养殖扇贝及附着生物排泄的氮磷分别为211.09 吨和83.79 吨。一串牡蛎及吊绳和牡蛎壳上的附着生物(Oyster Culture Unit, OCU),夏季摄食率为5-41.43μmol•h-1,耗氧率为16.54-41.76μmol•h-1,对氨氮和磷(PO4-P)的排泄速率分别为35.56-489.34μmol•h-1 和9.92-16.68μmol•h-1。以此估算,夏季OCU可摄取POM535.68吨,消耗溶解氧955.58吨,排泄氮磷分别为62.37 吨和15.50 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