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对胶州湾生态环境影响的现场研究


Autoria(s): 周兴
Data(s)

04/06/2006

Resumo

本文对我国胶州湾养殖的主要滤食性贝类菲律宾蛤仔的生理生态学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资料收集、现场调查、定点连续观测、现场模拟实验等综合性方法探讨了菲律宾蛤仔养殖对胶州湾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系统调查了不同季节胶州湾自然沉积物中C、N和P的变化;研究了菲律宾蛤仔生物沉积作用的周年变化;同时还研究了不同月份菲律宾蛤仔的耗氧率,排泄率的变化。结果如下: 1、综述了滤食性贝类通过滤食、生物沉积和呼吸排泄等作用对海区环境的影响,系统评述了埋栖性贝类生物沉积的测定方法及其生态效应。国际上已有不少研究专门报道了贝类在海区现场的生物沉积作用,而在我国,关于埋栖性贝类生物沉积特征的研究较少。 2、在胶州湾红岛附近养殖海区,从2003年10月到2004年7月以及2005年8月到2005年12月对菲律宾蛤仔生物沉积进行了现场测定。大、中和小规格菲律宾蛤仔生物沉积速率范围分别为121.6~1527.4mg/ind·d,49.5~902.1mg/ind·d,14.2~653.9mg/ind·d。海底自然沉积物OM分别为3.1%和5.7±1.1%。而大、中和小规格菲律宾蛤仔生物沉积物的OM分别为6.2±1.2%、5.9±1.3%和6.1±1.4%。大、中和小菲律宾蛤仔生物沉积物TP含量分别为399±26ppm,372±16ppm,345±15ppm。大、中和小规格蛤子生物沉积物中的OP分别为80±17ppm,92±12ppm和102±10ppm,明显高于对照沉积物的OP。生物沉积物中的OP/TP要明显高于对照沉积物,前者为23~25%,而后者仅为20%。菲律宾蛤仔生物沉积速率呈明显季节性变化,其与软体干重呈异速方程关系,a值的变化范围为0.85~4.50(平均为2.32)。菲律宾蛤仔贝肉的OC和ON含量分别为40.80±7.59%和的10.26±2.19%。贝壳的OM、TP、OP、OC和ON含量分别为3.28±0.47%、109.2±16.6ppm、64±22.9ppm、12.21±0.30%和0.19±0.05%。 3、不同规格菲律宾蛤仔的代谢率呈明显季节变化。7月份,单位个体菲律宾蛤仔耗氧率最高为1.72 g/ind•h;8月份,排氨率和排磷率达到最高,分别为2.44μmol/ind•h、0.58μmol/ind•h。菲律宾蛤仔的O:N在10.7~31.9范围内,O:N和N:P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8月份最大。 4、研究了本湾底质环境特征,测定了自然沉积物的OM、OC、ON、TP和OP的含量。胶州湾站位沉积物的有机质和C、N、P含量季节变化不大,有机质含量大约为3.5%,OC和ON含量大约为0.7%和0.06%。TP含量为285ppm左右,OP含量大约为50ppm。养殖海区沉积物有机质和C、N、P的含量明显高于非养殖海区沉积物含量,其C/N、C/OP和OP/TP一般也比非养殖海区站位高。 夏季,胶州湾菲律宾蛤仔养殖区(平均密度按600ind/m2计算)单位面积(m2)的生物沉积速率平均为176g/m2•d,对于整个海湾,将有1.2万吨的悬浮颗粒物通过贝类排粪作用沉积到海底。通过菲律宾蛤仔的呼吸作用,单位面积(m2)的耗氧量为6.67gO2/m2•d;同时从海底向水体释放大约为16.7μmolN /m2•d和3.3μmolP/m2•d的溶解态N和P;对于整个海湾,菲律宾蛤仔将耗掉水体中的467T/d氧气,同时向水体中释放16.4T/d氨氮和7.2T/d无机磷。对于半封闭的胶州湾,大规模菲律宾蛤仔的滩涂养殖其产生的生物沉积物聚集于海底可能会对海区底部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环境产生很大影响;而氧的消耗、氨和无机磷的排泄,会对水层中的物理化学环境和营养盐循环产生很大影响。从而由此推测,菲律宾蛤仔高密度大规模的养殖,在整个胶州湾水层-底栖系统耦合作用中可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Identificador

http://ir.qdio.ac.cn/handle/0/702

http://www.irgrid.ac.cn/handle/1471x/167309

Idioma(s)

中文

Fonte

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对胶州湾生态环境影响的现场研究.周兴[d].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06.20-25

Palavras-Chave #菲律宾蛤仔 #胶州湾 #生物沉积 #水层-底栖系统耦合作用 #代谢率 #耗氧率 #排氨率 #排磷率
Tipo

学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