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9 resultados para CD 34
Resumo:
聚合物白光电致发光器件可以采用旋涂、喷墨打印等方法成膜,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等优点,在全色平板显示和照明光源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吸引了广泛的关注。聚合物白光电致发光器件同小分子发光器件相比发光效率仍然很低,如何提高聚合物白光器件的效率是急需解决的问题。而另一个评价白光器件性能的重要参数就是显色指数(color rendering index , CRI)。目前所报道的有机白光器件的显色指数普遍低于80,如何提高聚合物白光器件的显色指数也是我们研究的重点。本论文在载流子的注入平衡控制、白光聚合物薄膜的聚集态调控改善其光电性能和设计新型器件结构提高白光器件效率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在提高聚合物白光电致发光器件的效率和色纯度方面取得了较大的研究进展,为发展高质量的聚合物白光电致发光器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施途径。 1. 首次将醇溶性含磷酸脂基团的聚芴衍生物作为电子注入材料应用到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中,并采用高功函数铝作为阴极获得了高效率的聚合物电致发光。醇溶性含磷酸酯聚芴界面材料不但实现了多层聚合物结构,而且磷酸酯与金属铝的特殊作用有利于高效率电子注入。我们成功地将其应用到红、绿、蓝三基色聚合物发光器件中,与传统的Ca/Al电极聚合物器件相比,这种新型界面材料的使用有效降低了器件的工作电压,发光效率提高了25 %以上。 2. 利用物理掺杂的方法通过选用白光聚合物(由蓝光和橙光组成)作为主体、高效率红光磷光染料作为客体实现了包含红、绿、蓝三基色的高显色指数白光聚合物电致发光,色坐标为 (0.34,0.35),显色指数达到 92。通过在发光层中引入电子传输材料实现了载流子的传输平衡,提高了白光器件的发光效率,发光效率达到5.3 cd/A。 3. 采用含苯并噻二唑基元的聚芴衍生物作为白光发光层(由蓝光和橙光组成),利用热退火及溶剂处理等方式控制白光聚合物薄膜聚集态结构,有效调控了白光聚合物薄膜的载流子传输平衡和白光的色纯度。利用热处理或溶剂处理提高了薄膜的空穴迁移率,平衡了载流子传输,使发光效率由原来的7.3 cd/A提高到10 cd/A以上。同过热处理及溶剂处理后的白光聚合物薄膜中出现了高发光效率的聚芴结晶相,提高了蓝光部分的发光效率和色纯度,进而提高了白光的色纯度。 4. 利用含苯并噻二唑基元的聚芴衍生物白光聚合物和含磷酸酯醇溶性蓝光聚芴构筑了高效率双发光层聚合物白光电致发光器件。通过控制白光聚合物薄膜的聚集态结构提高空穴迁移率和引入醇溶性蓝光聚芴界面层改善电子注入实现了载流子传输平衡,同时将激子复合区域限制在两个发光层之间,避免了由于电极造成的激子淬灭,器件的发光效率达到17 cd/A和11 lm/W,是目前国际上报道的非掺杂型聚合物白光电致发光的最高值。 5. 利用高色纯度的蓝光聚芴、绿光和红光磷光染料实现了包含红绿蓝三基色的高显色指数白光;通过器件结构的设计提高器件中三线态激子的利用效率和抑制磷光染料中三线态激子向聚芴低三线态能级的能量转移,实现了高效率、高显色指数聚合物白光电致发光。 其中红光和绿光发光层由高三线态能级的聚乙烯咔唑掺杂绿光和红光磷光染料组成,蓝光发光层采用含磷酸脂基团聚芴,在两个发光层间引入高三线态能级激子限制层,有效抑制了磷光染料三线态激子被低三线态能级聚芴的淬灭,实现了高发光效率的包含红、绿、蓝三基色的高显色指数聚合物电致白光。器件最高效率可达到10.4 cd/A, 色坐标为 (0.36, 0.39),显色指数达到91。
Resumo:
本论文以手性联萘酚为手性源,合成一系列联蔡基手性联毗陡及其衍生物,歼探讨了部分手性配体在不对称催化氢转移等反应中的应用。同时,通过部分配体与金属离子配位合成了旋光纯手性金属配合物,并对其溶液性质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工作和结论如下:利用Krohnke方法,从(R)-6-乙酞基-2,2'-二甲氧基-1,1'-联萘简洁地合成了6-[6-((R)-2,2'-二甲氧基-1,1'-联萘基)]-2,2'-联吡啶及其衍生物(R)-1a-e。在相似条件下,合成了6,6'-二[6-(2,2'-联吡啶基)]-1,1'-联萘衍生物(R)-27-b。利用Suztlki偶联反应,对化合物(R)-1e进一步进行修饰得到了高产率的6-芳基-6'-[6-((R)-2,2'-二甲氧基-1,1'-联萘基)〕-2,2'-联吡啶(R)-1f-i。通过(R)3-(4,4,5:5-四甲基-1,3,2-二唑硼烷基)2,2'-乙氧基-1,1'-联萘与6-溴-2,2'-联吡啶及其衍生物的Suzuki偶联合成了四种手性6-[3-((R)-2,2'-乙氧基-1,1'-联萘基)]-2,2'-联吡啶衍生物(R)-3a-d。将(R)-27b与AgSO3CF3进行配位合成Ag(I)配位聚合物35。固态下,35具有M构型的无限单股螺旋结构,且每个Ag(I)中心的手性受到配体,扫联蔡基的控制,其构型为Λ。在用MS、CD、UV及NMR对配合物35的溶液性质进行深入研究时发现,在溶液中配合物35离解为剂聚体,同时齐聚体之间存在快速平衡,且平衡随浓度、温度等条件的不同而发生改变,配体的平衡构象也相应被调整。另外,合成了Ag(I)与(R)-1d的单核配合物34,其洛液表现出与配台物35相似的性质。探讨了1a-i在苯乙酮氢转移还原、苯乙烯环丙烷化等不对称催化反应中的应用。在这些反应中,大部分配体表现出很好的反应活性,但立体选择性比较差。以(S)3,3'-二(4,4,5.5-四甲基-1,3,2-唑硼烷基于-2,2'-二(甲氧亚甲氧基)-1,1'-联萘为原料与2-溴吡啶及其衍生物先进行Stlzuki偶联,再经水解反应较高产率地合成了C2-对称性新型(S)-3,3'-二吡啶丛联茶酚衍生物(S)-38a-d。
Resumo:
胺类萃取剂具有其独特优点,特别是伯胺,因含有活泼氢,既能作为“阴离子交换剂”,又能与被萃的含氧金属络阴离了形成氢键而溶剂化,同时伯胺为一路易斯碱,可作为配体与某些金属离子形成配位键等,因而已广泛地用于金属离子的提纯与分离工业中。然而,1)为了寻找新的、更有效的萃取及协同萃取体系,以适应分析分离各种金属离子,改善金属离子的分离工艺;2)研究萃取和协同萃取的一般规律,探寻其内在规律性,充实完善萃取化学原理的内容;3)研究多元配合物的组成、结构和机理;4)系统地研究和比较不同结构胺类萃取剂与其它萃取剂对金属离子的萃取及协同萃取的相互作用,探讨多元配合物的形成条件等,因此,研究伯胺N_(1923)与其它萃取剂在不同酸度、不同条件,不同体系中对Zn(II)、Cd(II)、Re(III)的萃取及协同萃取具有一定意义。本文分别研究了伯胺N_(1923)与中性磷试剂对ZnCl_2、CdCl_2、Zn(SCN)_2的协同萃取;伯胺N_(1923)与HPMBP对RE(III)的协同萃取以及伯胺N_(1923)在不同介质中对Sc(III)的萃取机理等,并用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与结论。一、伯胺N_(1923)与中性磷萃取剂(TBP, DBBP)对Zn(II)、Cd(II)的协同萃取1. 伯胺N_(1923)与TBP、DBBP对ZnCl_2的协萃取 研究了伯胺N_(1923)与TBP、DBBP的正庚烷溶液从盐酸介质中对ZnCl_2的萃取机理,用斜率法、等摩尔系列法确定了协萃配合物组成为:(RNH_3Cl)_3·ZnCl_2·B、(RNH_3Cl)_2·ZnCl_2·B (B = TBP·DBBP)协萃反应为:ZnCl_2 + (RNH_3Cl)_3_((o)) + TBP_((o)) →~(K_(12)(TBP) (RNH_3Cl)_3·ZnCl_3·ZnCl_2·TBP_((o)) ZnCl_2+Z/3(RNH_3Cl)_(3(o)) + DBBP_((o)) → (RNH_3Cl)_2 · ZnCl_2·DBBP_((o))协萃配合物生成反应为:(RNH_3Cl)_3·ZnCl_(2(o)) + TBP_((o))→~(B_(12)(TBP) (RNH_3Cl)_3·ZnCl_2·TBP_((o)) (RNH_3Cl)_3·ZnCl_(2(o)) + DBBP_((o)) →~(B_(12)(DBBP) (RNH_3Cl)_2·ZnCl_2·DBBP_((o)) + RNH_3Cl_((o))同时发现,中性磷试剂对Zn(II)的协萃效应大小影响有下列关系:DBBP>TBP。并求得了协萃反应平衡常数和协萃配合物生成反应平衡常数。在研究溶剂对协同效应影响时发现,对芳香烃及其衍生物,分配比(D)与溶剂介电常数(ε)的关系为D_∝1/ε,而对芳香烃及其衍生物,分配比(D)与介电常数(ε)的关系为D_∝ε。讨论了温度对协萃反应的影响,对协萃配合物的IR、NMR谱也进行了研究。2.伯胺N_(1923)与TBP对Zn_(SCN)_2的协同萃取研究了伯胺N_(1923)与TBP的庚烷溶液从硝酸底液中对Zn(SCN)_2的萃取机理,用等摩尔系列法、斜率法确定了TBP和Zn(SCN)_2以及伯胺N_(1923)与TBP对Zn(SCN)_2的协萃配合物组成分别为:Zn(SCN)_2·3TBP. (RNH_3)_2Zn(SCN)_4·TBP,协谇反应为:Zn(SCN)_4~(2-) + (RNH_3NO_3)_(2(o)) + TBP_((o)) → (RNH_3)_2Zn(SCN)_4·TBP_((o)) + 2NO_3~-协萃配合物三种可能生成反应为(RNH_3)_2Zn(SCN)_(4(o)) + TBP_((o)) → ~(B'12) (RNH_3)_2Zn(SCN)_4·TBP_((o)) (a) (RNH_3NO_3)_(2(o)) + Zn(SCN)_2·3TBP_((o)) + 2SCN~-→~(β"12)→(RNH_3)Zn(SCN)_4βTBP_((o))+2TBP_((o))+2NO_3~- (b) (RNH_3NO_3)_(2(o)) + (RNH_3)_2Zn(SCN)_(4(o)) + 2SCN~- + Zn(SCN)_2.3TBP_((o)) →~(β"12)→R(RNH_3)_2Zn(SCN)_4.TBP_((o)) + 2NO_3~- + TBP_((o)) (c) 求得了协萃反应及生成反应的平衡常数,并由生成反应常数可知:β"'_(12) > β'_(12) > β"_(12),即反应(c)对协萃配合物的生成贡献最大,其次反应(a),最小的是反应(b),同时还发现,不同阴离子对协萃效应影响有下列关系:SCN~- > Cl~_。并对协萃配合物的IR谱进行了研究,讨论了温度对协萃反应的影响。3. 伯胺N_(1923)与TBP、DBBP对Cd(II)的协同萃取研究了伯胺N_(1923)与TBP、DBBP的正庚烷溶液从盐酸介质中对Cd(II)的协同萃取,用等摩尔系列法、斜率法确定了协萃配合物组成为(RNH_3Cl)_2·CdCl_2·B,协萃反应及协萃配合物生成的反应分别为:CdCl_2 + 2/3 (RNH_3Cl)_(3(o)) + B_((o)) →~(K_(12)) → (RNH_3Cl)_2·CdCl_2·B_((o)) (RNH_3Cl_3)·CdCl_2_((o)) + B_((o)) →~(BR)(RNH_3Cl)_2·CdCl_2·B_((o)) + RNH_3Cl_((o))求得了协萃反应及生成反应平衡常数,计算了协萃反应的热力学函数值,结果还发现与Zn(II)协同萃取比较,协同效应大小有下列关系:Zn(II) > Cd(II),由实验结果证实了“萃取效应大,则协萃效应小,反之,萃取效应小,则协同效应大”这一结论。并对协萃配合物的IR、NMR谱进行了研究。二. 伯胺N_(1923)与HPMBP对RE(III)的协同萃取研究了伯胺N_(1923)与HPMBP的二甲苯溶液在盐酸介质中对RE(III)的协萃机理(RE~(3+ = La~(3+), Pr~(3+), Eu~(3+), Gd~(3+), Tb~(3+), Er~(3+), Yb~(3+)和Y~(3+))用斜率法及等摩尔系列法确定了协萃配合物组成为RNH_3Ln(PMBP)_4。求得了关于Pr(III)的协萃反应及生成反应的平衡常数值,协萃反应及生成反应分别为:Ln~(3+) + 4HPMBP_((o)) + RNH_3Cl_((o)) → RNH_3LN(PMBP)_(4(o)) + 4H~+ + Cl~- Ln(PMBP)_(3(o)) + RNH_3Cl_((o)) → RNH_3Ln(PMBP)_(4(o)) + H~+ + Cl~- 结果还发现协萃系数(R)随稀土元素的原子序数(Z)递变而出现“双峰效应”(未见文献报道),而且随RNH_3Cl浓度增加到某一一出现反协同效应。同时研究了关于Pr(III)协萃配合物的IR、NMR谱。三、伯胺N_(1923)在硝酸盐及硫氰酸盐混合介质中对Sc(III)的萃取研究了RNH_3NO_3在硝酸盐和硫氰酸盐混合介质中萃取Sc(III)的机理,结果发现,钪是以Sc(OH)_2~+形式萃入有机相的,且SCN~-, NO_3~-对RNH_3nO_3萃取Sc(III)具有协同效应,并且斜率法、连续变化法及PH值测定确定了萃取反应为:Sc(OH)_2~+ + SCN~- + 2(RNH_3NO_3)_(2((o)) → (RNH_3nO_3)_4.Sc(OH)_2SCN_((o)) Sc(OH)_2~+ + SCN~- + NO_3~- + (RNH_3NO_3)_(2(o)) → (RNH_3NO_3)_2.Sc(OH)(SCN)NO_3 + OH~-求得了反应的平衡常数及热力学函数值。
Resumo:
自从1956年Blake等研究HDEHP萃取铀时发现协同效应以来,由于协同萃取具有可以显著地提高萃取效率,改变萃取选择性等优点,所以对协同萃取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核燃料稀有金属湿法冶金分离分析。但协同萃取研究领域十分广阔,新协萃体系,协萃机理和协萃配合物结构等许多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研究。Fe~(3+)、Zn~(2+)和Cd~(2+)等过渡金属离子常与稀土离子在一起,成为高纯稀土产品的重要杂质元素,因此寻找Fe(III)、Zn(II)和Cd(II)与RE(III)的新协同萃取分离体系,不但具有理论意义,也有实际意义。本文研究了萃取分离中广泛使用的四种萑取剂,甲基膦酸二(1-甲基庚基)酯(P_(350), 以B表示)、仲碳伯胺N_(1923)(以RNH_2表示)、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基吡唑酮-5(PMBP,以HL表示)和2-乙基基膦酸单(2-乙基已基)酯(P_(507),以HA表示)对盐酸介质中Fe(III)、Zn(II)、Cd(II)和Nd(III)等金属离子的协同萃取,得到了六个新协萃体系,并且对协萃机理和萃取平稀奇规律等进行了研究,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
Resumo:
We report lithium passivation of the shallow acceptors Zn and Cd in p-type GaAs which we attribute to the formation of neutral Li-Zn and Li-Cd complexes. Similar to hydrogen, another group-I element, lithium strongly reduces the concentration of free holes when introduced into p-type GaAs. The passivation is inferred from an increase of both the hole mobility and the resisitivity throughout the bulk of the sample. It is observed most clearly for Li concentrations comparable to the shallow-acceptor concentration. In addition, compensation of shallow acceptors by randomly distributed donors is present in varying degree in the Li-diffused samples. Unlike hydrogenation of n-type GaAs, Li doping shows no evidence of neutralizing shallow donors in GaAs.
Resumo:
Natural surface coatings sampled (NSCSs) from the surface of shingles and surficial sediments (SSs) in the Songhua River, China were employed to investigate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 in fractions of heavy metals (Fe, Mn, Zn, Cu, Pb, and Cd) between NSCSs and SSs using the modified sequential extraction procedure (MSEP).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NSCSs and SSs in Fe fractions were insignificant and Fe was dominantly present as residual phase (76.22% for NSCSs and 80.88% for SSs) and Fe-oxides phase (20.33% for NSCSs and 16.15% for SSs). Significant variation of Mn distribution patterns between NSCSs and SSs was observed with Mn in NSCSs mainly present in Mn-oxides phase (48.27%) and that in SSs present as residual phase (45.44%). Zn, Cu, Pb and Cd were found dominantly in residual fractions (>48%), and next in solid oxides/hydroxides for Zn, Pb and Cd and in easily oxidizable solids/compounds form for Cu, respectively. The heavy metal distribution pattern implied that Fe/Mn oxides both in NSCSs and SSs were more important sinks for binding and adsorption of Zn, Pb and Cd than organic matter (OM), and inversely, higher affinity of Cu to OM than Fe/Mn oxides in NSCSs and SSs was obtained. Meanwhile, it was found that the distributions of heavy metals in NSCSs and SSs were similar to each other and the pseudo-total concentrations of Zn, Cu, Pb and Cd in NSCSs were greater than those in SSs, highlighting the more importance for NSCSs than SSs in controlling behaviours of heavy metals in aquatic environments.
Resumo:
于2010-11-23批量导入
Resumo:
Cd和豆磺隆是黑土区比较典型的两种化学污染物,通过开展水-土界面Cd迁移试验、根-土界面Cd吸附-解吸试验、根-土界面Cd化学形态变化动力学试验及Cd-豆磺隆联合胁迫生物化学反应动力学试验,对Cd在Cd-豆磺隆污染黑土多介质界面过程及化学动力学进行了研究,为黑土区Cd和豆磺隆污染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pH对水-土界面Cd扩散和吸附过程产生明显的影响,一般是在酸性条件下,比较有利于Cd在水-土界面的迁移,在碱性条件下,其迁移能力明显降低。豆磺隆影响水-土界面Cd迁移行为,且对水-土界面和土-水界面Cd迁移行为产生影响的结果不同。 Elovich方程和双常数方程分别是描述根-土界面Cd吸附和解吸的最优动力学方程。根-土界面Cd吸附量大于非根-土界面Cd吸附量,而解吸时的情况与此相反。豆磺隆对Cd的吸附和解吸都表现出抑制作用。 小麦体内Cd积累量随着土壤中Cd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豆磺隆抑制Cd的吸收,Cd-豆磺隆在小麦体吸Cd过程中表现出拮抗效应。根-土界面各层碳酸盐和铁锰结合态Cd可向可交换态Cd转化,且这种转化趋势由根中心区向根外区减弱,而向残留态Cd转化的趋势加强,近根层的可交换态Cd和有机结合态Cd是小麦能直接利用的两种Cd形态。Cd-豆磺隆复合污染对脲酶表现出拮抗效应,而对过氧化氢酶和酸性磷酸酶则有一定的协同效应。
Resumo:
本文以冶炼厂和张士灌区土壤为修复对象,以镉、铅、锌、铜为目标污染物,在室内模拟实验条件下,利用自养菌-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和异养菌-黑曲霉淋滤技术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在考察自养菌和异养菌对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效果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溶解性有机质和耐酸性异养菌对淋滤修复的影响和机制,同时筛选确定替代蔗糖黑曲霉发酵产酸的廉价碳源。结果发现: 自养菌-氧化亚铁硫杆菌淋滤修复过程中,筛选鉴定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R2对甲酸、乙酸、丙酸、草酸、苹果酸和柠檬酸的耐受浓度分别为0.1、0.4、0.4、2.0、20和40 mmol/L,而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沈阳冶炼厂土壤和张士灌区土壤中低分子量有机酸浓度很低,其中草酸含量最高,分别仅为0.04mmol/L和0.149mmol/L,远低于氧化亚铁硫杆菌能耐受的有机酸浓度。同时土壤中溶解性有机质对氧化亚铁硫杆菌R2氧化Fe2+未产生抑制作用,而耐酸性异养微生物H1(红酵母菌)和H2(头孢霉)的加入对氧化亚铁硫杆菌R2淋滤去除重金属效果未产生明显促进作用,本研究中分离筛选的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R2可直接应用于污染土壤的生物淋滤修复。经过5d的生物淋滤,冶炼厂土壤中Cu、Zn和Cd的最高去除率分别为30.6%、58.4%和72%。 在一步黑曲霉生物淋滤过程中,当固液比5%(w/v)、接种量3%(v/v)和淋滤修复7d时,对冶炼厂土壤来说,Cu、Cd、Pb和Zn去除率分别为75.8%,100%,30.6%和26.1%;张士灌区土壤中分别为54%,71.8%,9.5%,18.7%。在二步黑曲霉生物淋滤过程中,当固液比10%(w/v)、接种量为2%(v/v)和黑曲霉发酵时间7d,淋滤2d时,冶炼厂土壤中四种重金属去除率分别为Cu 84%,Cd 75.5%,Pb30.5%和Zn10%;张士灌区土壤中Cu、Cd、Pb和Z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57%,94.8%,20.4%和17.5%。 异养菌-黑曲霉淋滤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效果优于有机酸淋滤。与黑曲霉淋滤相比,在直接添加有机酸淋滤修复中,冶炼厂土壤中重金属去除率分别为Cu 46.4%,Cd 61.8%,Pb 30.2%和Zn 43.3%,张士灌区土壤中重金属去除率分别为Cu 44%,Cd 0%,Pb 0%和Zn 26.2%。 淋滤前后土壤中重金属形态分级结果表明,黑曲霉一步和二步淋滤修复能有效去除污染土壤中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部分重金属,并能显著降低氧化物结合态部分重金属,但对有机态和残余态部分重金属离子去除效果并不明显。 以树木落叶和农作物副产品作为廉价碳源实施黑曲霉淋滤实验表明:杨树叶、桃树叶、土豆皮和玉米芯产酸和去除重金属效果较好。杨树叶对冶炼厂土壤中重金属去除率分别为63.5% Cu、100% Cd、16.8% Pb和Zn 27%;桃树叶去除效果分别为Cu61.8%、Cd100%、14.6%Pb和28.5%Zn;土豆皮去除效果分别为61%Cu、100%Cd、10.6%Pb和34%Zn。这些廉价碳源的利用可降低污染土壤生物淋滤修复成本。 研究生物淋滤修复技术为重金属污染土壤处理与处置开辟了新途径。
Resumo:
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持续农业和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由于传统污染诊断方法的缺点,急需建立土壤污染生态毒理学诊断方法,生物标记物技术则是其中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采用营养液培养的方法,以模式植物拟南芥为试材,采用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结合传统分析方法研究了Cd、Cu在不同胁迫水平下对拟南芥幼苗的形态、生理及分子水平的毒性效应,并在此基础上,比较和分析不同测试指标对Cd、Cu胁迫响应的敏感性,进而筛选对Cd、Cu胁迫响应敏感的生物标记物。主要结果如下: 1 不同浓度Cd和Cu污染胁迫下,拟南芥幼苗生长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幼苗初生根伸长均受到明显抑制,而地上部叶片数、地上部鲜重却没有显著的变化。重金属首先作用于植物的根系,根系的生长对胁迫响应的敏感性高于地上部。 2 幼苗地上部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受到不同程度干扰,而在不同浓度的Cd、 Cu处理下,叶绿素含量变化不明显,表明幼苗地上部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对胁迫的敏感性高于叶绿素含量的变化。 3 幼苗地上部错配修复(MMR)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基因都明显 地出现了表达诱导或表达抑制,表明MMR和PCNA基因表达的变化对Cd、Cu胁迫表现出较高的敏感性。 4 幼苗地上部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幼苗地上部MMR和PCNA基因表达 均对Cd和Cu污染胁迫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两者均可用于指示Cd和Cu污染的敏感生物标记物。基因表达变化图谱虽然对污染胁迫响应比较敏感,是一种污染胁迫响应敏感的生物标记物,但其在生态毒理诊断中的应用还需进一步的实验对其予以证明。
Resumo:
本论文采用第三代超分子受体化合物——磺化硫杂杯芳烃(简称TCAS)作为活性组分,将其加载到树脂载体上,制成一种新型的TCAS吸附树脂。借助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核磁共振和电喷雾质谱等检测分析手段对TCAS吸附树脂及其制备的中间产物进行表征。采用静态批试验方法研究发现TCAS吸附树脂对重金属和卤代烃类有机物都有较好的吸附去除效果,其对Pb2+、Cd2+、Cu2+和Zn2+四种重金属的吸附容量分别达到26.32mg•g-1、18.12mg•g-1、12.24mg•g-1和6.85mg•g-1;对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三氯乙烯四种卤代烃的吸附容量分别为9.23 mg•g-1、7.92 mg•g-1、6.73 mg•g-1和4.34 mg•g-1。并发现温度、树脂用量和溶液pH值等因素能影响TCAS吸附树脂的吸附去除效果。同时研究了TCAS吸附树脂对污染物的吸附优先性规律、动力学规律和热力学规律。采用化学计量学分析TCAS络合重金属的紫外光谱,获得了TCAS-重金属络合物的纯紫外光谱,以及TCAS、TCAS-重金属络合物随重金属浓度变化的分布曲线,并最终解析得到TCAS与Cu、Zn、Cd和Pb的络合常数(lgβ)分别为9.79、8.72、6.87和5.00。通过多次吸附试验,考察了TCAS吸附树脂回收循环利用的可行性,发现TCAS吸附树脂可进行多次循环回收再利用。
Resumo:
本文运用土柱淋溶试验,研究了不同条件下Cd、Pb、Cu、Zn和As等五种重金属元素在草甸棕壤中垂直迁移的规律。试验表明,一般情况下各重金属元素向下迁移的深度不超过10cm,绝大部分还是滞留在表层污染土中,因此在本试验条件下不会因淋溶迁移而导致地下水的污染。从不同重金属元素的迁移情况来看,Cd和Zn的迁移能力较强,Cu、Pb和As的迁移能力较弱。随着土壤pH值降低,Cd、Pb、Cu和Zn的迁移加强,As的迁移减弱。加大淋溶水量,能促进各种重金属离子随土壤水溶液的迁移。在供试浓度下,各重金属元素对水稻的生长没有危害,但对紫花苜蓿的生长却有影响,水稻籽实(或糙米)和紫花苜蓿茎叶中各重金属元素的含量都有增加,甚至超标。土壤施用石灰,能抑制各重金属元素在草甸棕壤中的迁移及被作物的吸收,是降低土壤重金属污染危害的一个有效措施。但是利用施加腐殖酸来防治土壤重金属污染往往会因造成土壤pH值下降、增加某些重金属的可溶性而遭失败。试验还表明,Cd、Pb、Cu和Zn的迁移在酸雨条件下会加剧,但As的迁移仅在弱酸性酸雨条件下增加,强酸性酸雨反而抑制As的迁移。
Resumo:
本研究模拟在Cd、Cu和石油烃复合污染条件上对水稻的生态效应,探讨污染物在土壤--植物系统中迁移转化规律、污染物间的交互作用关系及其机制。结果表明:Cu与石油烃及Cd与石油烃对水稻的生态效应表明它们之间均存在拮抗作用,Cd、Cu和石油烃三者之间也存在拮抗作用,Cd与Cu之间在低浓度时表现为拮抗作用,而在高浓度时则表现为协同作用。污染物浓度是影响污染物间交互作用关系的重要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