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 resultados para CO_2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为了揭示UV-B辐射(11.66KJ/m2.d)和CO2浓度倍增复合作用对树木幼苗次生代谢产物变化规律及其对生长发育的影响,在室外用开顶箱,对白桦、红皮云杉和红松幼苗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三种幼苗针叶片酚类含量增幅和变化趋势均不同。白桦类黄酮含量和305nm吸收值变化不大,红皮云杉和红松后期增加明显。白桦总黄酮和邻苯二酚含量增幅大于红皮云杉和红松。白桦和红松Chl和Car含量呈下降趋势,红皮云杉后期略有增加。白桦休眠侧芽极性小的酚类物质增加明显,根系酚类略有增加,枝条酚类无变化。红松越冬侧芽酚类和邻苯二酚含量增加明显。复合处理使三种幼苗PAL活性增加。酚类物质含量与其清除O-2和OH的能力基本成量效关系。单位多酚清除OH能力,红皮云杉>红松>白桦;多酚与蛋白质结合能力,白桦>红松>红皮云杉;MDA增幅,红松>白桦>红皮云杉。三种幼苗SOD活性后期增加明显。邻苯二酚对Chl、SOD、CAT活性和PSII有破坏作用。白桦酚类物质对SOD和CAT活性有破坏作用。复合处理对高生长抑制的程度白桦大于红松,而对红皮云杉影响不显著,体现UV-B和CO2处理的相互抵消作用。白桦根部生物量增加。红松针叶伸长受到抑制。可见,UV-B和CO2处理诱导的次生产物与幼苗生长发育有关。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文研究了长白山地区红皮云杉苗越冬期间光合能力的抑制程度及其生理机制,以及越冬保护机制。长白山地区红皮云杉苗在越冬过程中发生了光合抑制,与易受冬害的红松苗有许多相似之处,实验表明,这种抑制与气孔无关、与针叶含水量无关,而主要取决于光合电子传递的受阻。叶绿素蛋白复合体的电泳研究表明,苗木在越冬过程中,PSI、PSII、LHCP蛋白复合体均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冬季的低温和强光是引起红皮云杉苗光合抑制的主要外界因子,光下苗木的光合能力抑制程度较遮荫的苗木的光合抑制程度为深。红皮云杉苗越冬后基本不发生死亡,这与其保护机制有关,苗木有相对高水平的保护物质,可以消除自由基的毒害作用。仲冬全光苗光合的特殊表现(光越强,释放的CO_2量越大)可能与光氧化有关;本文还发现了红皮云杉苗气孔阻力的“反弹”现象。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长白山是北温带寒冻地区苔藓植物的典型代表场所,苔藓种类敏多,遍布各垂直分布带,在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从苔藓的光合生理和水分关系入手,着重探讨了苔藓植物的光合生理过程与生态适应机制的关系。获得的结果表明:1、苔藓植物有很强的利用弱光能力,叶绿素含量高,叶绿素a/b在1.1-1.9之间,测得的五种苔藓光补偿为30-45μmolm~(-2)s~(-1),光饱和点在300-360μmolm~(-1)s~(-1)。最适条件下,光合速率最大的是提灯藓约为4.69(mgCO_2/gdm·h),最小的是垂枝藓为0.94。苔藓CO_2补偿点在44-103ppm之间。2、阔叶红松林中苔藓的光合最适温度为20 ℃针叶林中苔藓的光合最适温度为15 ℃。苔藓的光合及呼吸能力随海拔升高而降低。3、大部分苔藓的光合作用最适含水量为5(gH_2O/dw)左右。垂枝藓在含水量下降至4.0(gH_2O/dw)时净光合为零,塔藓为1.5-2.0左右,其他种小于1。垂枝藓、塔藓有较多水分贮存于死的中轴内。4、塔藓失水最快,毛疏鲜较慢。五种苔藓都有很强的耐干燥能力,空气中短期干旱对光合能力不产生影响。这些结果表明:苔藓是一个C3植物,具有典型的阴性植物特征,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和高度的抗逆性。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利用研制的天然气水合物沉积物合成及力学性质一体化试验设备,以粉细砂土作为土骨架,分别对冰沉积物以及对四氢呋喃(THF)、二氧化碳(CO_2)和甲烷3种水合物沉积物进行了室内合成和三轴剪切试验,分析和比较了这4种沉积物样品的应力-应变和强度特性,初步探究了冰和不同气体在水合物沉积物强度中所起的作用. 试验结果表明:4种沉积物均表现为塑性破坏;围压越大,水合物沉积物强度越高;在水合物含量相同条件下,不同气体水合物会使水合物沉积物的强度不同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采用红外气体分析仪对长白山阔叶红松林2003年度CO2浓度特征进行了分层连续监测,并结合同步气象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长白山阔叶红松林CO2浓度存在明显的日变化、季变化与垂直变化,这些变化与植被生理活动、土壤呼吸及林内湍流交换强度有关.生长季林内全天CO2浓度最高值出现在凌晨500左右的近地面层,最低值出现在午后1500左右的冠层部位;日出前后,随着逆温层的打破,林下CO2有一明显的释放过程.观测期间林内CO2平均浓度为377μmol·mol-1,月平均最高值出现在1月,为388μmol·mol-1,最低值出现在8月,为352μmol·mol-1.生长季夜间森林表现为CO2的排放源,日间表现为CO2的吸收汇;非生长季日间与夜间森林都主要表现为CO2的排放源,但在午间冠层部位仍有数小时表现为CO2的吸收过程.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在封闭的植物培养箱中,通过盆栽实验,研究了红豆草和土壤氮含量对CO2浓度增加的响应.结果表明,与正常CO2浓度(355~370μmol·mol-1)相比,CO2浓度升高(700μmol·mol-1),植物生物量增加25·1%(P<0·01),但植物体氮浓度降低25·3%(P<0·001),植物全氮没有显著的变化.经3个月盆栽实验后,与原始土壤相比,两种CO2浓度处理土壤全N、NO3--N和NH4+-N都有所降低,而土壤微生物氮则显著增加,这可能与植物生长有关.不同CO2浓度处理土壤NH4+-N浓度基本一致,但在高CO2浓度下,土壤NO3--N浓度显著降低,而微生物生物氮显著增加.对整个土壤-植物系统而言,盆栽实验后,整个系统全氮有少量增加,但变化不显著,特别是在高CO2浓度条件下,土壤-植物系统全氮最大,这可能与培养材料红豆草为豆科植物,而且在高CO2浓度下生物量增加,导致氮的固定量增加有关.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应用荧光共轭物质作为底物,将96微孔板和荧光检测法结合进行稻-麦轮作系统CO2倍增条件(FACE)下土壤两种糖酶(木聚糖酶和纤维素酶)活性的测定,探讨了微孔板结合荧光法测定糖酶活性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此种方法可以灵敏的检测到土壤稀释液中的糖酶活性,测定结果重现性较好(变异系数最大为4.879%)。与传统的分光光度法相比,是一种准确、快速、简便的土壤糖酶活性测定方法。CO2倍增条件下土壤木聚糖酶活性高于自然条件,且在小麦的拔节期,抽穗期和成熟期及水稻的抽穗期和成熟期显著高于对照(P<0.05),CO2浓度升高提高作物的生长代谢水平,进而影响微生物活性造成土壤木聚糖酶活性提高。纤维素酶活性在CO2倍增条件下未发生显著变化,说明土壤纤维素酶在短时期内对CO2增加的响应不显著。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研究了Ni/Al_2O_3,Pt/Al_2O_3和一系列Pt-Ni/Al_2O_3催化剂对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的催化作用,发现Pt-Ni/Al_2O_3催化剂显示了比Ni/Al_2O_3和Pt/Al_2O_3更高的活性和稳定性.H_2-TPR,CO-TPD,CO_2-TPD,SEM,XPS和XRD等结果证明:Pt和Ni之间存在较强的相互作用,Pt和部分Ni形成固溶体合金并且Pt在催化剂表面富集.Pt和Ni之间的相互作用提高了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甲烷在Pt-Ni/Al_2O_3上的催化部分氧化具有不同于在Pt/Al_2O_3和Ni/Al_2O_3上的反应性能.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采用XRD、UV-DRS、H2-O2滴定、TPR、吡啶吸附红外光谱等技术,研究了La2O3助剂对La2O3-Ni/SrAl12O19催化剂的还原性、表面酸性、金属镍的分散度和抗烧结能力,以及对催化甲烷与二氧化碳重整制取合成气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负载型的镍催化剂中,添加La2O3助剂,能够削弱金属组分与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降低催化剂的还原性,提高金属镍在催化剂表面的分散度和在反应过程中的抗烧结能力,降低催化剂表面酸性.关联甲烷与二氧化碳重整反应活性的结果,发现影响负载型镍催化剂的反应活性、稳定性和积炭性质的主要因素是金属镍的分散状态,而不是催化剂表面酸性.La2O3主要是通过改变镍的分散度来影响催化甲烷与二氧化碳重整反应活性的.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氮氧化物是严重的空气污染物,催化消除氮氧化物是环保催化研究的热点问题,在已有报道的催化剂体系中复合氧化物和含铜分子筛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文献中已有报道ABO_3(A=Ln;B=Cr,Mn,Fe,Co,Ni)型复合氧化物作为CO还原NO反应的催化剂.但迄今尚未见有合成LaCuO_3的报道,有关含铜复合氧化物作催化剂的大多是A_2BO_4型的.呈ABO_3结构的含铜复合氧化物只有成层状的超导体如YBa_2Cu_3O_7,本文为了探讨复合氧化物晶体结构对催化活性的影响,首次研究了3种层状ABO_3结构的La-Ba-Cu复合氧化物对CO还原NO反应的活性,发现它们均具有较高的活性,并首次提出了Ba离子在此反应中的作用.1 实验方法催化剂的制备和Cu价态分析见文献[4,5]CO还原NO反应在固定床流动反应体系中进行,反应管为内径6mm石英管,催化剂粒度为40~80目,用量0.2g,空速为7000h~(-1),原料气为NO7.5×10~(-3),CO8.0×10~(-3),He平衡.采用英国产的Pyc Pan气相色谱分析检测N_2O,CO_2,0.5nm分子筛色谱柱检测NO,CO转化率. H_2-TPR在自制装置上...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合成了四种双醚二酐(HQDEA)型聚醚酰亚胺,研究了它们对H_2、CO_2、O_2、N_2和CH_4五种气体的透过性能。结果表明,这类聚醚酰亚胺的分子结构,特别是取代基的位置对透气性和透气选择性有很大的影响。酰亚胺键邻位甲基取代聚醚酰亚胺(HQDEA-DMMDAI)兼具有高的透气性和透气选择性。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用XRD、IR、XPS和SEM等方法研究了混合氧化物LiLa_(1-x)Mn_xO_2的结构和它们对甲烷氧化偶联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随着MnO_2的变化,可形成一系列复合氧化物,其中三元复合氧化物La_2Mn_(1-y)Li_yO_4是甲烷氧化偶联的活性相,由于Li~+部分取代Mn~(2+)形成Li~+-O~--Mn(2+)缺陷簇,增加了活性氧种的浓度和再生速度是这种氧化物具有较高甲烷偶联活性的主要原因。脉冲实验证明,CH_4脱氢生成CH_3·偶联生成C_2H_6,进一步氧化脱氢生成C_2H_4都可在催化剂表面完成,而CO和CO_2是在气相反应中生成的。在780℃C_2收率可达23.9%。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文研究了一系列芳环聚醚酰亚胺(PEI)对H_2、CO_2、O_2和N_2的透过性能与分子结构之间的关系。单醚酐型聚醚酰亚胺具有较高的透氢系数和H_2/N_2分离系数。由半刚性的4,4′-二氨基二苯酮(DABP)与柔性的三苯二醚四酸二酐(HQDPA)、二苯醚四酸二酐(ODPA)缩聚得到的聚醚酰亚胺具有很高的H_2/N_2、CO_2/N_2和O_2/N_2分离系数。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文在25℃和0.15mol·dm~(-3)(NaCl)离子强度下,用pH电位法和量热滴定法测定了十五个稀土元素(Y和除Pm外的镧系元素)与L-苯丙氨酸1∶1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及热力学函数。L-苯丙氨酸通过—CO_2~-和—NH_2与稀土离子配位,生成较稳定的1∶1配合物。配合物稳定性呈“四分组效应”。配合物稳定性顺序中Y的位置向轻稀土方向移动。体系的熵变是配位反应驱动力。离子的去水化在配位反应中超重要作用。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膜法分离二氧化碳在天然气脱CO_2CO_2促进石油回采,及从城市垃圾处理获得高品质燃气等方面的应用,正在迅速地增长。简述膜法分离二氧化碳的原理、膜材料和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