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5 resultados para 28-270


Relevância:

20.00% 20.00%

Publicador:

Resumo:

利用金属型铸造制备了Mg-5Al-0.3Mn-xRE (x = 0~4, wt%,RE = Ce, Nd, Sm, Y和(CeLa)混合稀土)系列合金,研究了铸态合金的组织和力学性能。利用轧制和挤压技术对优化出的合金进行了变形加工处理,并研究了合金加工后的组织和力学性能。 对于铸态合金,稀土元素不仅可以细化合金的晶粒,而且形成不同类型的Al-RE化合物,含Ce的合金中生成Al11Ce3相,含Nd或Sm的合金中,主要生成Al11Nd3 (Al11Sm3)相和少量的Al2Nd (Al2Sm)相,含Y的合金中生成Al2Y相。另外,添加稀土可以改变Mg17Al12相的形貌,使其变得更加细小、弥散。添加适量的稀土可以明显提高铸态合金在室温和150℃下的力学性能,Mg-5Al-0.3Mn-1.5Ce, Mg-5Al-0.3Mn-2Nd和Mg-5Al-0.3Mn-2Sm合金在各自的体系中具有最佳的综合力学性能。合金力学性能提高的主要原因是细晶强化、Al-RE化合物第二相强化以及减弱Mg17Al12相对合金高温力学性能的不利影响。 对Mg-5Al-0.3Mn-(1.0, 1.5, 2.0)Ce,Mg-5Al-0.3Mn-2Nd,Mg-5Al-0.3Mn-1.5(CeLa)和Mg-5Al-0.3Mn-3Y合金在300-400℃下进行了热轧制或挤压变形,与铸态合金相比,轧制和挤压合金具有更高的力学性能。轧制合金的室温抗拉强度为290-340 MPa,较铸态合金提高约50%,屈服强度约为210-260 MPa,较铸态合金提高约2倍。挤压态合金的抗拉强度为260-270 MPa,屈服强度为160-190MPa,伸长率为20-22%;150℃的力学性能也得到了明显改善。 结合热力学计算、合金化元素之间的电负性差、化合物相的生成焓数据以及相图计算,阐述了稀土化合物相的生成机制,稀土元素与Al元素之间的电负性差大于其与Mg之间的电负性差,且Al-RE相的生成焓远低于Mg-RE和Mg-Al相的生成焓,因此在Mg-Al合金中加入RE后,RE优先与Al形成Al-RE化合物。从晶粒细化、化合物强化相的生成和演变、变形加工处理的位错交互作用等方面讨论了合金的强化机制,认为细晶强化、第二相强化及形变强化是提高合金力学性能的主要机制。

Relevância:

20.00% 20.00%

Publicador:

Resumo:

于2010-11-23批量导入

Relevância:

20.00% 20.00%

Publicador:

Resumo:

木材腐朽菌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森林生态系统中起着关键的降解还原作用;同时,木材腐朽菌还是重要的生物资源,与人类的生产与生活密切相关,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因此,木腐菌一直是真菌研究的重点领域之一,然而过去对华东地区木腐菌的研究还非常薄弱,对华东地区木腐菌的种类和资源还缺乏清晰的认识。本文对华东地区不同森林生态类型中的木腐菌进行了广泛的调查采样,通过形态学、分子系统学和单孢融合交配实验,对华东地区的木腐菌多样性与资源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同时对具有重要经济意义和潜在应用价值的种类进行了菌种的分离保藏,并初步分析了华东地区木腐菌的区系特点。通过本论文的研究,提高了对华东地区木腐菌资源与多样性的认识,丰富了我国木材腐朽菌的种类,为控制林木病原菌、开发利用有益真菌资源提供了基本信息和科学依据。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华东地区的木腐菌有3目13科92属270种,其中真菌新种6个,分别是:铁杉集毛孔菌Coltricia tsugicola Y.C. Dai & B.K. Cui,香榧嗜蓝孢孔菌Fomitiporia torreyae Y.C. Dai & B.K. Cui,拟囊状体大孔菌Megasporoporia cystidiolophora B.K. Cui & Y.C. Dai,菌索多年卧孔菌Perenniporia rhizomorpha B.K. Cui, Y.C. Dai & Decock,微小硬孔菌Rigidoporus minutus B.K. Cui & Y.C. Dai,浅黄芮氏孔菌Wrightoporia luteola B.K. Cui & Y.C. Dai;中国新记录种9个,分别是:紫多孢孔菌Abundisporus violaceus (Wakef.) Ryvarden,卡玛蜡孔菌Ceriporia camaresiana (Bourdot & Galzin) Bondartsev & Singer,撕裂蜡孔菌Ceriporia lacerata N. Maek., Suhara & R. Kondo,塔斯马尼亚集毛孔菌Coltriciella tasmanica (Cleland & Rodway) D.A. Reid,瑞克纤孔菌Inonotus rickii (Pat.) D.A. Reid,骨质多年卧孔菌Perenniporia minutissima (Yasuda) T. Hatt. & Ryvarden,灰硬孔菌Rigidoporus cinereus Núñez & Ryvarden,凹形栓孔菌Trametes ectypus (Berk. & M.A. Curtis) Gilb. & Ryvarden,变形干酪菌Tyromyces transformatus Núñez & Ryvarden。 2.利用分子系统学方法,确定了一些通过形态学研究难以鉴定或容易混淆的种类的分类地位,并对嗜蓝孢孔菌属、彩孔菌属和多年卧孔菌属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发现木腐菌新种3个:Fomitiporia sp.、Hapalopilus sp. 和Perenniporia sp.。 3.华东地区的异担子菌为岛生异担子菌,并且存在两个生物种:T生物种和Y生物种。T生物种为腐生菌,Y生物种为兼性腐生菌,华东地区不存在多年异担子菌这一严重的森林病原菌。 4.华东地区的木腐菌种类丰富,组成复杂多样。优势科为多孔菌科,其次为锈革孔菌科,这两科的种类构成了华东地区木腐菌类区系的主体;优势属主要有多年卧孔菌属、多孔菌属、针层孔菌属和泊氏孔菌属。 4.华东地区木腐菌科的地理成分分为3类:热带亚热带成分,北温带成分和世界广布成分,以世界广布成分为主。属的地理成分分为5类:世界广布属,北温带分布属,热带–亚热带分布属,东亚–北美分布属,大洋洲–北温带分布属,以世界广布属和北温带分布属为主。种的地理成分分为8类:世界广布种,北温带分布成分,泛热带分布成分,亚–欧共有成分,东亚–北美共有成分,东亚–澳大利亚共有成分,东亚成分,中国特有种,以北温带分布种和世界广布种为主。 5.华东地区木腐菌的各主要区系成分均有分布,以世界广布成分和北温带成分为主,表现出明显的北温带性质,可能起源于北半球,华东地区木腐菌类的区系地理成分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与植物区系的组成密切相关。此外,华东地区的中国特有种类也较为丰富,说明了华东地区木腐菌类的区系具有一定的独特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华东地区生态环境条件的特殊性,而木腐菌的生长与环境条件和寄主树木种类有很大的关系。 6.华东地区的木腐菌资源非常丰富,林木病原菌有36种,其中新发现的病原菌有3种;野生的食用木腐菌有11种,野生的药用木腐菌64种,工业用木腐菌有28种。对其中的一种重要经济真菌——黄白多年卧孔菌进行了分离培养,找出了最佳生长条件:最适生长温度为25℃左右,相对最适pH值为5.5,相对最好的碳源为可溶性淀粉和葡萄糖,相对最好的氮源为酵母汁。

Relevância:

20.00% 20.00%

Publicador:

Resumo:

研究了高电荷态离子129Xe28+轰击金属Au和Mo表面产生的特征X射线谱。实验结果表明,在入射离子的电荷态和能量相同的条件下,对于核电荷数较小、原子质量较轻的靶原子,只有其内壳层的电子才能被激发而产生X射线,而核电荷数较大、原子质量较重的靶原子只有其较外壳层的电子能被激发而产生X射线。特征X射线的产额随入射离子动能的增加而增加。

Relevância:

20.00% 20.00%

Publicador:

Resumo:

实验测量了20—40MeV u的轻丰中子核6He在Si靶上的反应总截面,并且结合6He的高能实验数据,采用双参数HO密度分布形式用Glauber模型计算得到较好的拟合.与Warner的实验数据比较,反应总截面数据系统性好,并与能量有明显的依赖关系.

Relevância:

20.00% 20.00%

Publicador:

Resumo:

用同位旋相关的Boltzmann Langevin方程研究了在入射能量为2 8 7MeV/u下 ,不同弹核 14O ,16 O和 18O轰击不同靶核 7Be和 9Be的反应 ,计算了生成碎片的产生截面 ,发现用丰中子 (缺中子 )炮弹或丰中子 (缺中子 )靶进行反应 ,所得到的产物均有丰中子 (缺中子 )的碎片出现 .同位素分布宽度和峰位与入射体系密切相关 ,产生碎片的电荷数越接近入射弹核的电荷数 ,则同位素分布的宽度越大 ,峰位偏离β稳定线值越远 ,其同位旋效应越明显 .

Relevância:

20.00% 20.00%

Publicador:

Resumo:

描述了 5 0 .4MeV/u的12 N和 42 .3MeV/u的13 N次级放射性束在2 8Si靶上引起的核反应总截面σr 实验研究 ,结果发现12 N的反应总截面σr 比其相邻同位素核13 N有着异常的增大 .这可能是核形变及核子对效应造成的 ,试验中的测量误差也不可忽视 .利用微观Glauber模型计算了12 N在2 8Si靶上的核反应总截面 ,并与实验结果做了比较 ,发现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拟合较好

Relevância:

20.00% 20.00%

Publicador:

Resumo:

利用ΔE E望远镜系统测量了 1 56 3MeV2 8Si+ 12 C反应 (近对称系统 )中出射的Z =4— 1 4的产物元素的能谱和角分布 ,并由此给出了这些产物的胁变截面图 .从理论上计算了Z =4— 1 1产物的实验室系最可几动能分布E1(θ)和各元素的质心系的总动能分布Et(Z) ,指出了这些产物主要来自系统的两体反应过程 .还给出了该反应系统的全熔合截面值为 (980± 68)mb ,并指出从低能数据外推到此能量下的全熔合截面值与实验值之差主要归因于两体过程 .

Relevância:

20.00% 20.00%

Publicador:

Resumo:

The neutron-rich nucleus Li-11 is separated by the radioactive ion beam line RIBLL at HIRFL from the breakup of 50MeV/u C-13 on Be target. The total reaction cross sections for Li-11 at energies range from 25 to 45MeV/u on Si target have been measured by using the transmission method. The experimental data at high and low energies can be fitted well by Glauber model using two Gauss density distribution. The matter radius of Li-11 was also deduc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