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resultados para dormancy
em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Portal
Resumo:
玉蝉花(Iris ensata)、山鸢尾(Iris setosa)、金脉鸢尾(Iris chrysographes)和西南鸢尾(Iris bulleyana)这四种国产野生无髯鸢尾的种子均存在休眠现象,然而萌发情况各异。通过大田实验、层积处理、离体胚培养、切割胚乳、剥离种皮、切割胚乳不同部位、对种子的珠孔端胚乳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和用Instron 5848微力材料实验机测量刺穿珠孔端结构所需要力,以及把离体胚放在PEG-6000的渗透液中来测试四种鸢尾种子胚的生长势等实验,发现:玉蝉花、山鸢尾、金脉鸢尾和西南鸢尾这四种鸢尾种子存在不同程度的休眠;胚不含萌发抑制剂,已经完成了生理成熟,不是这几种鸢尾休眠的障碍;鸢尾的种皮透水性良好,虽然种皮对萌发有一定的机械抑制作用,然而相对于珠孔端胚乳而言,对胚根伸长的阻力不大,因此不是种子休眠的主要因素。根据实验结果推测,鸢尾种子的胚乳含有萌发抑制剂,然而,珠孔端胚乳的机械束缚可能是鸢尾种子萌发延迟的主要原因。通过进一步的实验发现,玉蝉花和山鸢尾这两种鸢尾胚的生长势高于后两种鸢尾种子,然而,它们的珠孔端结构(胚乳和种皮)对胚伸长的束缚还不及后两者的一半,也就是说,鸢尾种子萌发与否主要取决于珠孔端胚乳对胚根伸长的机械束缚与胚根的生长势的力量的对比,当前者大于后者时,种子不能萌发,当珠孔端胚乳细胞的细胞壁解体或者这一部分被切割之后,珠孔端机械束缚等于或者小于胚的生长势时,种子萌发。
Resumo:
休眠是温带多年生植物的特性之一。为了适应温带地区寒冷的冬季,多年生植物的分生组织通常在秋末冬初进入休眠状态,这样有利于它们在低温下的存活。因此,温带多年生植物的生长和开花具有季节性。植物的生长发育需要与季节的交替变化同步,才能适应环境,保证繁殖成功。多年生植物通过“生长-休眠-生长”的循环过程适应温带地区寒冷的冬季。休眠既有利于植物存活又可调节开花时间。因此,探索温带多年生植物休眠过程的分子调控机理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太行花(Taihangia rupestris)是蔷薇科仙女木族的一种多年生草本。它生长在海拔1000到1200米的温带山区。太行花需要两个生长季节才能开花,这一点与模式植物拟南芥、水稻不同。在第一个生长季节花芽诱导,花序发育到秋末冬初时进入休眠状态;过冬花序包裹在叶柄基部,接近土壤表面;到了第二个生长季节,花进一步发育完全,开花结果。休眠过程对太行花花序的存活以及来年的开花时间控制非常关键,对这个过程的调控基因的研究不仅有助于理解太行花休眠的分子机制,还将为其它经济植物在这个方面的研究提供资料。 本研究以太行花为研究材料,从它的过冬花序中分离得到了一个MADS-box基因,分析了它的序列结构、系统发育关系、表达式样和功能,探讨了FLC亚家族基因在太行花这种多年生植物和一年生、两年生植物之间发生的表达功能分化。主要研究结果包括: 1. 从太行花的过冬花序中分离出了TrMADS3基因。氨基酸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它是MIKCc型MADS-box基因,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TrMADS3与FLC类基因聚在一起。 2. 实时定量PCR和RT-PCR实验显示TrMADS3在冬季休眠期太行花的花序、根、叶中广泛表达。从十月底到一月底的冬季低温期户外太行花植株中TrMADS3表达量比同期温室植株的表达量高,也比夏季户外植株的表达量高。对温室植株进行低温处理能明显上调TrMADS3的表达量,而短光照、干旱、高盐和脱落酸(ABA)处理对TrMADS3的表达影响不明显。 3. 用原位杂交的方法分析了TrMADS3的表达式样。营养器官中,TrMADS3在营养顶端分生组织、叶原基、幼叶边缘细胞中表达量高;生殖器官中,TrMADS3在侧生分生组织、花序原基、花原基、幼苞片、萼片原基、花瓣原基、雄蕊原基、心皮原基、发育中的雄蕊、心皮中表达量高。TrMADS3的表达模式反映了TrMADS3调控营养生长和不同阶段的花序、花发育过程。 4. TrMADS3在拟南芥中异位表达不影响拟南芥开花时间。在高盐和干旱胁迫条件下,TrMADS3异位表达能够明显提高转基因拟南芥后熟种子的萌发率。 5. 建立了太行花的组培体系。 综上所述,TrMADS3属于FLC进化支,这一亚家族基因还未在多年生植物中报道。TrMADS3在太行花休眠期表达量很高。在实验控制条件下,一至两周低温能够明显促进TrMADS3表达量的上调。低温处理后回到生长温度的太行花在一月内依然保持较高的TrMADS3的表达。原位杂交实验显示TrMADS3在营养和生殖分生组织中表达量高。TrMADS3在拟南芥中异位表达促进后熟种子在高盐和干旱胁迫下萌发。因此,我们推测TrMADS3具有响应低温调节太行花休眠期营养和生殖分生组织活性的功能。在一、二年生植物中分离的FLC-like基因响应春化作用,具有抑制花芽诱导的保守功能,这些基因在营养器官中表达,受春化作用调节,对应一、二年生植物的成花诱导受春化作用促进的过程,但TrMADS3在太行花营养和生殖器官中均表达,对应太行花花芽诱导后营养和生殖器官均进入休眠状态的生理特性,因此,我们推测FLC-like基因有可能在太行花这种温带多年生植物和一、二年生植物之间发生功能分化。
Resumo:
浑善达克沙地是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区的主要沙地和严重荒漠化地区之一。同时也是我国内陆沙尘的主要源区之一。研究当地植物对沙地环境的适应方式有助于当地的荒漠化治理,加快生态环境恢复。本文应用(温室和野外)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沙地植物对水分、沙埋和养分异质性环境的生态适应对策。 浑善达克沙地属于半干旱区域。在一次降雨过后,适合植物生长的湿沙层逐渐下降,或者说不适合植物生长的干沙层逐渐加厚。为了能够有效地从沙层中获得水分,植物的根系的伸长的速度必须大于湿沙层下降的速度。因此,当地分布的植物的根系则应该具有相应的形态、生长和生物量投资方面的可塑性。羊柴(Hedysarum laeve Maxim. (Leguminosae) )是当地的主要半灌木和固沙植物。我们研究了羊柴幼苗对不同土壤含水量和不同模拟降雨量的反应格局,以及移动沙丘生长季节的土壤含水量变动规律。发现,大于3%土壤含水量适合羊柴幼苗生长。最适土壤含水量为12%-20% 。在生长季节早期,羊柴幼苗比较容易在沙丘上定居。如果没有充分的后续降雨的话,萌发后的幼苗在沙丘顶部、落沙坡中部和后部定居比较困难。降雨量越大,根系越深、总根长越大、根系直径越大、侧根越多、根冠比越低。 在干旱半干旱区域的沙地,种子萌发的时间和地点对于植物的定居和存活具有关键作用。通过温室实验,研究了小叶锦鸡儿和羊柴的种子萌发和出苗对不同深度的沙埋的反应,及其与种子大小的关联。结果表明,小叶锦鸡儿和羊柴的种子萌发和出苗对浑善达克沙地的自然生境表现出相似的生态适应。这两个种的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10-15ºC, 这是当地春季的平均温度。由于这两个种的种子萌发是光敏感的,所以它们的种子萌发受土壤含水量和光照强度二者之间的平衡调节。2 cm 的较浅沙埋最有利于种子萌发和出苗。种子埋得越深,种子的萌发率和出苗率越低,更多的种子受胁迫休眠保存在土壤中作为种子库。不同大小的种子的不同萌发能力也是一种重要的生态适应,这可以调节种子在合适的时间和合适的沙埋深度萌发和出苗。 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 (L.) Gaertn)是浑善达克沙地植物群落中占优势的多年生根茎草本植物之一。种子在合适的地点和时间萌发以及幼苗在合适的地点和时间生长,对于冰草在沙地环境条件下生存和分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了浑善达克沙地4-10月份土壤含水量变动情况和冰草种子萌发、出苗和幼苗生长对土壤含水量的响应。结果表明,4月下旬至5月上中旬的土壤含水量对冰草种子萌发、出苗和定居极为关键。控制条件下,冰草种子萌发的最适土壤含水量是12%-20%,出苗以及幼苗生长的最适土壤含水量是12%-16%。当土壤含水量低于3%,冰草种子不能萌发,土壤含水量低于6%时,幼苗不能出土和定居。当土壤含水量达到16%时,冰草幼苗生物量有所下降。在6%-8%的土壤含水量条件下,植株将更多的生物量投资于根的生长。 本文对浑善达克沙地低湿滩地、滩地-风沙沉积过渡区到风沙沉积区的赖草(Leymus secalinus (Georgi) Tzvel.)分株数、地上生物量、土壤水分和养分异质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从低湿滩地、滩地-风沙沉积过渡区到风沙沉积区,随着土壤养分的降低,赖草分株数和地上生物量反而增加。赖草的分株数在三种生境中都存在空间自相关。并且,从低湿滩地、过渡区到风沙沉积区空间自相关的变程逐渐增加。地上生物量同样存在空间自相关,但变程以过渡区最大,风沙沉积区最低。土壤水分仅仅在风沙沉积区存在空间自相关。在三种生境条件下,土壤全氮和有机质的空间分布格局相似,都在低湿滩地和过渡区存在空间自相关且变程相似。在风沙沉积区不存在空间自相关。赖草的空间分布格局在低湿滩地为偏离随机适度聚集的分布格局,在过渡区近似于聚居分布,而在风沙沉积区为均匀分布格局。 豆科锦鸡儿属(Caragana )植物因其可以生物固氮而在草原生态系统当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定量分析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 )灌丛在浑善达克沙地不同生境条件下的分布格局,有助于理解植被与土壤养分循环之间的关系和合理制定退化沙地的恢复对策。本文采用地统计学中的半方差分析和分形分析两种方法研究了浑善达克沙地小叶锦鸡儿灌丛的空间分布格局,分析了不同生境中小叶锦鸡儿灌丛的植被、土壤水分和养分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小叶锦鸡儿灌丛在三种生境条件下(滩地、固定沙丘和半固定沙丘)的盖度、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空间分布符合球状模型,空间自相关显著;(2)土壤pH值在滩地和固定沙丘的空间分布符合球状模型且空间自相关显著,但在半固定沙丘空间自相关不显著;(3)土壤水分在三种生境中的空间分布都符合线性模型,空间自相关显著。(4)植被的变异尺度(变程)小于各个土壤要素的变异尺度。植被(小叶锦鸡儿灌丛)的分布和形成过程决定了土壤养分的分布和形成过程。当地的豆科植物在养分“沃岛”现象的形成中起了重要作用,合理的利用和布局当地的豆科植物,可以更加有效地补充草地生态系统的养分,从而有利于加快当地生态系统的恢复进程。
Resumo:
本文对三峡库区濒危植物疏花水柏枝的种子形成与传播、种子萌发与幼苗定居、植株生长动态等种群生物学特性及其与环境的关系,特别是对水淹胁迫的生理学与生态学响应进行了研究,并以此为基础结合疏花水柏枝抢救工程的实施,对疏花水柏枝回归引种的相关生态学问题进行了探讨。 疏花水柏枝植株的生殖分配极高,每株所形成的花枝、花序和种子数量都比较多,其种子传播的方式有风传播和水传播,种子直接传播是疏花水柏枝种群进行扩增的主要途径,自然分布疏花水柏枝种群因此而常常成群分布。种子通过江水的二次传播是沿长江呈星状分布的疏花水柏枝各种群间进行基因交流的主要途径。限制疏花水柏枝种子萌发的环境因素主要是土壤含水量,这也是导致该物种在自然条件下仅分布于消落带的关键因素。疏花水柏枝一年生幼苗的成活率以及衡量植株生长状况的生物量、枝条数和根系长度都随着密度的增加而显著下降,表明密度对疏花水柏枝一年生幼苗的定居与生长有明显的制约作用。疏花水柏枝每年夏天都要经历长时间的水淹,在该时期无论是否被水淹,其幼苗地上部的生长都处于停滞(休眠),水淹后植株生物量都有一定程度的减少,但在各种水淹程度处理与对照之间除根深有显著差异外,幼苗的存活率、生物量、一级枝数、一级枝长度、根冠比的差异都不显著,表明水淹对幼苗的定居和生长没有显著影响,疏花水柏枝是通过快速的生物量丧失和快速恢复来适应水淹阶段的环境胁迫的。夏季适当的水淹不仅不会影响植株的生长,反而有利于该物种躲避这个阶段河滩上的高温天气,提高幼苗的成活率。 疏花水柏枝对水淹的生理生态适应机制较复杂。夏季水淹过后,植株进入生长恢复阶段,恢复初期植株的日均蒸腾强度与日均光合速率随着其在夏季被淹没时间的增加而增加,说明夏季水淹有利于植株尽快恢复生长。生长季节的水淹胁迫会使疏花水柏枝植株最初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的能力有所下降,但是长期水淹后,植株会形成适应,其光合与水分生理又会恢复到正常状态。疏花水柏枝植株也会在生理生化上对水淹胁迫作出响应。在夏天洪水季节无论是否被水淹,植株的可溶性糖总糖与蔗糖的都含量上升,根系活力、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在各种水淹处理与对照之间以及淹水后与淹水前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从生理上表明疏花水柏枝的生长在夏季处于生长停滞(休眠)状态,其生理生化变化是植株对休眠的响应。夏天洪水季节结束后,各处理植株的多酚氧化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蔗糖与总糖含量在生长恢复阶段显著下降,丙二醛含量、根系活力则分别有所增加,表明植株在生理生化上也得到恢复,且植株在夏季是否受水淹胁迫对生长恢复阶段植株的生理生化变化没有显著影响。生长阶段的水淹胁迫会导致丙二醛含量、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上升,其中前两者的变化显著,而根系活力、可溶性总糖含量则在水淹后表现为下降。但是经长期水淹后,各种生理生化指标会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表明该物种对水淹的适应能力较强,水淹并不会对植株形成长期的生理压力。 疏花水柏枝被回归引种于长江三峡的几个主要支流上,形成几个相对隔离的重建种群。种群遗传多样性、年龄结构、分布格局、繁殖与扩展等生物学特性是种群持续发展的基础,疏花水柏枝种群的重建中必须予以考虑。各移栽点应分别从不同的地点采集移栽材料,且以生长旺盛、繁殖力强、遗传性状稳定的3-10年植株为主。在疏花水柏枝种群恢复与重建中目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增强被隔离的种群间的基因交流、促进种群的种子扩散与萌发、协调新建种群与当地物种的关系、营造有利于新建种群定居与生长的生态环境。
Resumo:
干旱区和半干旱区生长的植物具有复杂的生存机制,以确保其能够在特定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植物在干旱的荒漠条件下的生存,与其特殊的种子萌发机制密切相关,这种机制能够确保植物在合适的时间与地点进行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发育。在植物的生活史中,种子对极端环境具有最大的忍耐力,而萌发的幼苗对环境胁迫的忍耐程度最小。在干旱区生长的植物往往具有特殊的萌发机制使萌发出的幼苗能够度过对外界的敏感期,对于植物的生存具有重要意义。 毛乌素沙地是我国的四大沙地之一,该地区具有水分短缺,蒸发强烈,风沙剧烈和生境异质性高的特征。本文假设生长在这种极端环境中的植物也发展出了“适时适地”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适应对策。为了验证以上的假设,本文选取毛乌素沙地不同生境中生长的两种优势固沙禾草——流动沙丘上生长的沙鞭(Psammochloa villosa)和固定沙丘上生长的赖草(Leymus secalinus)为研究材料,通过野外调查、温室控制实验和实验室控制实验的方法,从生理生态学的角度探讨这两种植物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过程对沙丘环境的适应对策,主要对比它们在种子休眠、萌发和幼苗早期生长过程中对沙丘生境适应性的异同点。研究结果表明: (1)新成熟的沙鞭和赖草的种子为适应冬季低温而发展出生理性的内生休眠——非深度生理休眠。沙鞭和赖草的种子分别需要经过4周和8周的低温层积处理(3-5ºC)来完全打破休眠。另外,划破种皮或者部分切除胚乳也能够促进种子的萌发,这进一步证明两种植物的种子具有非深度生理休眠。然而,切除胚乳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它们的幼苗生长。由非深度生理休眠、温度和损伤种皮/胚乳调节的部分萌发机制能够确保两种植物的种子即使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只有部分种子萌发,从而分散植物生存的风险性。 (2)毛乌素沙地的小量降水(无法触发萌发)使种子经常遭受湿润-干燥的交替胁迫过程。种子先在湿润条件下吸涨1d或者2d,然后在室温下干燥0-8天。尽管在经历反复吸涨和自然干燥脱水后仍能够保持萌发能力,沙鞭和赖草种子的萌发特性却发生了不同的变化:和各自的对照相比,沙鞭种子萌发率相同而萌发速率降低;赖草种子的萌发率和萌发速率都降低,部分种子进入休眠状态。沙鞭和赖草萌发出的幼苗可能由于没有后续降雨或者因沙蚀而遭受干燥胁迫,但是其幼苗在生长早期能够忍耐一定程度的干燥,再次湿润后部分幼苗能够恢复生长。沙鞭和赖草幼苗的耐干燥的“极限点”不同:当幼根长度为1 mm时,它们的幼苗忍耐干燥的时间分别是60d和30d;当幼根长度为4 mm时,它们的幼苗忍耐干燥的时间分别是14d和7d。沙鞭和赖草的种子和生长早期的幼苗的耐干燥性特性可能是它们对降雨量和降雨时间都不可预测的沙地生境的生存策略之一。 (3)不同的沙埋深度影响沙鞭和赖草的种子萌发和出苗。这两种植物的种子萌发和出苗都需1-2 cm的浅层沙埋。随着沙埋深度的增加,两种植物的种子萌发率和出苗率逐渐降低,强迫休眠率逐渐升高;萌发率与出苗率和沙埋深度呈负相关关系而休眠率和沙埋深度呈正相关关系。但是,沙鞭种子出苗的最大沙埋深度是8 cm,而赖草的则为4 cm。因强迫休眠而没有萌发的种子对维持一个长期的土壤种子库来说具有生态学优势,这些种子暴露在合适的萌发土壤深度时具有生长出幼苗的潜能。 (4)沙鞭和赖草的种子都具有大小的差异性,种子大小对沙鞭和赖草的种子在不同沙埋深度的出苗具有不同的影响。沙鞭的三种不同大小种子的平均质量分别为小,4.489 ± 0.012 mg (4 – 4.9 mg);中,5.457 ± 0.012 mg (5 – 5.9 mg)和大,6.415 ± 0.011 mg (6 – 6.9 mg)。赖草的两种不同大小种子的平均质量分别为小,3.083 ± 0.026 mg (3 – 3.5 mg)和大3.955 ± 0.028 mg (3.6 – 4.0 mg)。在相同的沙埋深度下,两种植物的大种子的出苗率都显著高于小种子。和小种子相比,两种植物的大种子由于贮藏更多的能量,所以在相同深度的沙埋中具有出苗率更高的生态优势,而大量小种子在沙埋中不能萌发,可以作为种子库保存在沙层中,这样就分散了一次性大量萌发给植物带来的冒险性。 (5)沙鞭和赖草的幼苗在生长过程中会遭受沙埋,其幼苗忍耐沙埋的能力与沙埋的相对深度(沙埋比例)和幼苗年龄有关。沙鞭和赖草幼苗的耐沙埋能力不同:沙鞭的2周龄幼苗可以忍耐达到株高100%的沙埋,而其1周龄幼苗只能忍耐75%的沙埋。赖草的1周龄和2周龄幼苗都只能忍耐75%的沙埋。沙埋之后,沙鞭和赖草幼苗的生物量,根/茎比以及根和茎的长度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赖草幼苗不能忍耐完全沙埋可能是限制它在流动沙丘上分布的一个原因。 (6)降雨量和降雨频率能够不同程度地影响沙鞭和赖草在不同沙层的萌发和出苗。这两种植物的种子萌发和出苗需要的最小降雨量不同:在一次浇水相当于5 mm降雨量后,沙鞭和赖草种子的萌发率都超过50%;但是使沙鞭和赖草的出苗率能够达到50%的降雨量分别为10 mm和15 mm。沙埋中的沙鞭和赖草种子的出苗对降雨的响应具有以下特征:两种植物种子的出苗随降雨量或者降雨频率的增加而增加;沙鞭的出苗率受到降雨量和降雨频率的显著影响,但是二者交互作用的影响不显著;赖草的出苗率受到降雨量、降雨频率以及二者交互作用的显著影响。 由非深度生理休眠,种子大小,干燥-湿润循环,沙埋和降雨调节的种子萌发和出苗机制确保了自然条件下沙鞭和赖草每次只有少量种子萌发和出苗,从而分散了两种植物在沙丘上的生存风险。 根据沙鞭和赖草在沙丘上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特性,本文为毛乌素沙地通过植物固沙恢复受损的沙地生态系统的种子飞播实践提出了几点建议。
Resumo:
对影响红松种子休眠的因素进行了系统和深入的研究,主要结果如下: 1:自然成熟的种子,蕴包在雌配子体中的胚胎在形态上已发育成熟,但未充分成长。胚体的后生长与贮藏条件有关,主要取决于胚体吸水的程度,与温度关系不大,而胚体颜色由乳白色转变为乳黄色与温度关系密切,可能是生理后熟的标志。 2:夹破中种皮后,种子萌发率很低,说明红松种子坚硬中种皮的机械阻力不是导致休眠的重要因素。 3:在离体胚培养中外加ABA及种子经ABA溶液浸泡后的发芽试验证明,红松种子所含的ABA对种子萌发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ABA不是导致休眠的主要因素。 4:用未经预先浸种吸胀的种子直接进行各种快速催芽效果不佳,凡种皮破烂者极易霉烂,发芽率很低。 5:冷、热砂藏和流水贮藏比较试验表明,红松种子至少需要3个月以上的低温层积处理以完成其生理后熟。 6:红松种子有透气性障碍,剥除种皮或低温砂藏后,种皮对氧气的阻碍作用明显减弱。 7:未经低温砂藏的种子几乎不含还原糖,仅有少量的低聚糖和淀粉,缺少直接作用为种子萌发初始的呼吸代谢原料,低温砂藏后,脂酶及异柠檬酸裂解酶的活性增强,脂肪水解后,经乙醛酸循环生成糖,低温砂藏30天后,胚的还原糖含量从0.05%增加到0.97%。因此脂肪的代谢直接或间接关系到种子生理后熟,还原糖含量的升高是生理后熟的重要生化标志。离体胚在无外源糖份补给的情况下不能生长及干种子必须预先浸泡3~4天才能萌发,都说明了红松种子的萌发与否关键在于能源“启动”。 8:H2O2处理能提高种子发芽率表明,红松种子的萌发初期可能与PP途径运转有关。 9:光照、黑暗及光、暗交替条件下发芽试验表明,红松种子萌发与光照无关。 本文还就种子脂肪酸的组成及生态环境因子等其它可能导致红松种子休眠的原因进行探讨。 根据系列实验研究结果确认,红松种子休眠的实质在于种子后熟及其生理,生化过程,尤其是种子贮藏物质的分解、转化和利用。
Resumo:
百合是重要的球根花卉,是世界五大切花之一。我国的百合野生资源丰富,但百合鲜切花生产与世界花卉大国相比仍然存在差距,优质的商品种球大量依靠进口,实现商品种球国产化能够促进百合鲜切花生产和农业经济发展。温度是影响百合生长发育最重要的因子之一,影响百合鳞茎发育,限制百合的分布区域。 百合鳞茎具有自然休眠的特性,低温处理是目前打破百合鳞茎休眠的最常用的方法。低温处理期间,鳞茎内发生复杂的反应,淀粉水解,鳞茎内的淀粉酶(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活性增加,可溶性糖主要是蔗糖积累;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增加,游离氨基酸在鳞茎相对幼嫩的器官中集中;休眠解除期间脱落酸和玉米素核苷含量呈下降趋势,赤霉素含量呈上升趋势且活性增高,鳞茎各部位生长素都有上升,一些其他生长调节剂如Me-JA和多胺对解除百合鳞茎也有作用。低温处理期间,鳞茎内各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控鳞茎的休眠状态。利用低温处理打破百合鳞茎休眠的过程中,温度要求控制在稳定的范围内。利用冰箱低温处理打破百合鳞茎休眠的实验中,放入样品前冰箱内的温度在所设定温度±1℃范围内波动,且不同部位温度均匀;但冰箱内放入样品后,其内部不同部位的温度相差较大,表现为上部温度高,下部温度低,冰箱内部不同部位温度差异很大。 从百合资源在中国的分布看,华北地区的百合资源相对稀缺,温度是限制其生长的重要环境因子。新铁炮百合能够在炎热的华南地区露地栽培,将其在华北地区进行区域化露地栽培实验,对百合栽培应用推广,扩大栽培面积,降低运输成本,以及保证鲜切花质量有重要意义。通过气体交换测定的光合作用是对高温最敏感和综合的生理指标,可以在植物生长和生物量积累未发生明显变化之前揭示高温的影响。本研究通过人工气候箱,设定四个温度梯度:25℃,32℃,38℃,44℃,处理2h,通过测定新铁炮百合幼苗的光合特性研究其耐热程度、探讨可能的耐热机制。结果表明:净光合作用速率(Pn)在小于38℃时下降幅度不大,大于38℃后显著下降,随着处理温度的提高,气孔导度(Gs)呈下降的趋势,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则上升,而气孔限制值(Ls)下降。高温下,两品种叶片最小荧光(Fo)无明显变化,最大荧光(Fm)和光系统II(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下降程度较小;光下,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呈下降趋势,44℃处理后显著下降;NPQ随处理温度的提高而上升;处理温度升高,SOD、APX、CAT、POD活力增强。研究表明新铁炮百合能够耐受32-38℃的高温;热胁迫下,叶片通过提高非光化猝灭和抗氧化酶活性两种机制来抵御高温胁迫。
Resumo:
选取葡萄属不同类群及其杂交后代的21个品种,通过种子发育物候、种子形态、种皮透水性、种胚外围组织机械阻碍、离体胚萌发及外源激素的作用、种子萌发抑制物、层积解除休眠的温度效应、休眠解除过程中种胚的形态变化,以及模拟土壤种子库四季温度交替变化对种子休眠和萌发性状的影响等系列比较实验,发现葡萄属种子发育物候特征、成熟种子形态特征和休眠特性等具有类群特征,存在种类间多样性,并确定种子休眠类型均为生理性休眠,但休眠程度差异很大,由浅到深的顺序是:欧山杂种、蘡欧杂种、欧亚种、山葡萄、欧美杂种、美洲种,与美洲种亲缘关系越近,休眠越深,杂交种比亲本种类休眠程度低。种子休眠程度与果实和种子发育周期的长短、种子成熟时的环境温度、种子大小和千粒重等无关;与果实成熟期和种子成熟期之间的时间跨度有关,跨度越短,休眠越深。冷层积能够有效解除欧亚种、山葡萄以及欧山杂种的种子休眠,但对美洲种和欧美杂种效果较差;变温层积能部分解除欧亚种、山葡萄、欧山杂种、蘡欧杂种种子的休眠,但对其他种类无效;暖层积对所有种类无效。解除休眠的有效方式与遗传背景有一定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