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resultados para Simarouba glauca
em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Portal
Resumo:
根据中国麻黄属植物分类及麻黄属起源和演化研究中存在的争论,本论文主要进行了分类学、形态学、微形态学、解剖学、形态发生学、孢粉学、古植物学、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等方面的研究。 1、分类学 从性状变异式样的分析入手,结合标本馆工作和野外调查,确认了中国麻黄属植物共有13个种;合并了丽江麻黄(Ephedra likiangensis)、雌雄麻黄(E. fedtschenkoae);澄清了前人在细子麻黄(E. regeliana)、灰麻黄(E. glauca)、草麻黄(E. sinica)和双穗麻黄(E. distachya)等种类鉴定中混乱的问题,并描述了一个新种——日土麻黄(Ephedra rituensis Y. Yang, D. Z. Fu et G. Zhu)。 2、形态学 提供了中国麻黄属种类的标本(包括模式标本)照片资料及中国麻黄属植物的雌球花和雄球花的照片资料,为麻黄属分类和系统学研究提供了证据。 3、微形态学 首次报道了中国麻黄属植物的种子表面微形态特征,聚合囊表面纹饰、小枝表面特征。 种子表面特征可分为4种类型。类型I:种子表面平滑,包括:中麻黄(Ephedra intermedia)、双穗麻黄、细子麻黄等;类型II:种子表面具疣状突起,仅发现木贼麻黄(E. equisetina)一种;类型III:种子表面具横向片层状突起,仅有斑子麻黄(E. rhytidosperma)一种;类型IV:种子表面具纵条纹,包括喜马拉雅特有的3个大种子的种类,即矮麻黄(E. minuta)、山岭麻黄(E. gerardiana)和藏麻黄(E. saxatilis)。 对小枝表面扫描电镜下的微形态构造的研究并没有发现前人报道的毛状体特征,而只有一些疣状角质突起和有变异的气孔,同时注意到,麻黄属植物的小枝表面特征受到生境、发育阶段的影响。 麻黄属聚合囊顶孔开口处具脑波状纹饰,而聚合囊表面纹饰具二级纹饰。麻黄属聚合囊表面纹饰非常独特,为该属在地层中雄性生殖构造的发现提供了可参考的性状。 4、孢粉学 补充了麻黄属中非常特化的种——斑子麻黄的孢粉资料,同时也对膜果麻黄(Ephedra przewalskii)、中麻黄、细子麻黄和木贼麻黄的孢粉重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斑子麻黄的花粉形态也非常特殊,其纵肋数目5条左右,纵肋波状扭曲,肋间沟槽内透明线发达且分枝。膜果麻黄的花粉与前人描述的一致,但是,中麻黄、细子麻黄和木贼麻黄的花粉形态可能受到发育的影响而与前人报道中描述的有些差异。讨论了麻黄属4种花粉类型的演化趋势。 5、形态发生学 对麻黄属雌球花三种代表类型的个体发育研究表明,三胚珠球花发育早期球花主轴的顶芽发育,双胚珠球花的顶芽没有发育,而在单胚珠球花中,雌性生殖单位直接占据顶芽的位置发育。这三种类型也代表了麻黄属球花演化的三个阶段,三胚珠球花代表麻黄属雌球花的原始式样,而单胚珠雌球花则为麻黄属雌球花最为特化的式样。总之,麻黄属雌球花有简化的趋势,伴随着这种趋势,雌球花苞片数目减少、种子数目减少、种子体积增大、表面复杂度增加。 6、解剖学 对斑子麻黄种子表面微构造的形态发生及解剖研究表明,斑子麻黄雌性生殖单位发育早期,其表面为平滑型,因此,突起为次生的。这些突起是由雌性生殖单位外盖被表皮细胞的外壁向外突出形成,这种突出生长常常在相邻细胞之间同时发生,因此,出现片层状构造。石蜡切片显示,这些突起在发育早期有完整的细胞核、细胞质等结构,但在种子发育晚期和成熟后,这些外壁突起的细胞成为空腔隙,本文对这种构造的生态学意义进行了分析。 7、古植物学 本文描述了早白垩麻黄科的2个大化石种。 古斑子麻黄(Ephedra archaeorhytidosperma Y. Yang, B. Y. Geng et D. L. Dilcher et Z. D. Chen)发现于辽西义县组尖山沟层,时代为早白垩的芭雷姆期。该种的雌球花具2对苞片、1或2枚种子、珠孔管短直或顶部稍弯、种子表面具横列片层状纹饰等特征而与现存的斑子麻黄特征最为相近。二者之间如此多的相似之处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它们曾经有过共同祖先。因此,该种应归属于麻黄属的肉苞组。古斑子麻黄雌球花特征的稳定性同时也表明,在麻黄属中也存在所谓的“形态演化停滞现象(morphological stasis)”,而这种现象也是首次在买麻藤类植物中报道。 星学异麻黄(Alloephedra xingxueii J. R. Tao et Y. Yang)产于吉林大拉子组,时代属早白垩的阿普特期——阿尔布期。该种雌球花具2对苞片、2枚种子,种子长椭圆形且具短的珠孔管与现存麻黄科植物最为相近,但是,其分枝式样与麻黄属不同,因此,本文在麻黄科中建立了一新属新种。此外,麻黄科植物常被看作是干旱区植被的代表,但是,对星学异麻黄当时所处的环境研究发现,大拉子组当时具有较明显的亚热带气候条件下的植被性质,因此,星学异麻黄即使需要干旱的条件,可能也只是局部小生境的条件。 8、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本文首次对麻黄属植物生存环境中的水热条件进行了调查。从所选择的8个分布点来看,除了拉萨外,在麻黄属生殖生长期,其余7个分布点的湿度均是一年中最底的时期,而温度在这个时期逐渐升高。 对各地区内麻黄属种类的分布情况的分析发现,麻黄属的种类主要集中在三个地区,一是我国西北、前苏联的中亚地区及邻近地区,二是美国西南部、墨西哥西北部的地区,三是南美的智利、阿根廷等地。
Resumo:
全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GCTE)的研究一直是国际地圈一生物圈计划(IGBP).全球变化研究的焦点之一,其中植被与环境,尤其是气候的关系研究,虽然古老却又包含许多新的涵义,而陆地样带(Terrestrial Transect)则是近年来发起于GCTE,并拓展到IGBP其它核心项目的研究热点.博士后研究的主要工作有:将全球变化作为主线,以单个树种青冈(Cyclobalanopsisgtauco)为对象,研究其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地理分布与气候的关系;分别利用气温和降水指标,拓展Kira指标形成生物热量指数和干湿度指数,以及建立水热积指数,在宏观尺度上研究了中国植被与气候的关系;结合生物群区和植物功能型概念的发展以及生物多样性的研究,进行了以生物多样性保育为目的的我国生态地理区划;在熟悉IGBP陆地样带的科学计划并总结其最新发展动态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东北样带的基本生态地理特征;最后,粗略分析r生物性多样保育与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的关系问题。 1.植被一环境(气候)分类:指标、系统和模型 植被一气候关系是一个古老的命题,但在当今的全球变化研究中成为最基础和最具活力的工作。从单一因子的或多因子简单组合的分类指标,如Koppen,Box指标等,到以可能蒸散为基础的综合分类指标,如Penman,Thornthwaite, Holdridge,Budyko,Kira指标等,科学家们发展了众多的植被一气候分类系统和模型,如Koppen.Thornthwaite,Holdridge. Kira. Box. Neilson.Woodward, Budyko, Prentice系统,以及Holdridge,Uvardy,Matthews. Olson. Bailey.Woodward.Prentice. Box模型,为现今植被一气候关系的研究以及全球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和大气C02增加对潜在植被变化的响应预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基于物种的植被一气候关系研究:中国青冈的地理分布与气候的关系 在广泛收集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 (Thunb.) Oerst.]地理分布资料的基础上,利用目前国际上比较流行的研究植被与气候相互关系的指标和方法,包括Kira的水热指标、Penman的公式、Thomthwaite的指标和气候分类、Holdridge的生命地带分类系统指标, 以及年平均气温(TEMP). 1月均温(Tl)、’7月均温(T7)、极端最高气温(TMAX)、极端最低气温(TMIN).≥10℃积温(AT)和年降水量(PREC),研究了青冈在中国的地理分布与气候的关系,讨论了青冈垂直分布的上限、下限以及北界的Kira热量指标状况。根据孢粉资料和历史文献,探讨r历史时期青冈在中国大陆的分布与变迁及其与气候的关系,并利用Holdridge生命地带分类系统指标预测了C02浓度倍增条件下中国青冈分布区的可能变化。 3.宏观尺度上的中国植被一气候关系 1)用气温、降水指标研究中国植被一气候关系 能够在气象台站直接、方便地测试到的年平均气温、降水量指标,与其它水热气候因子有显著的相关性,用它们来研究中国植被与气候的关系是可行且有用的。利用全国689个气象站点的气象记录,计算得出了中国各植被地带、亚地带的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指标和温雨系数,利用生态信息系统EIS作出了各气候指标在中国的分布,并将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作散点图,均较好地表现了中国各植被类型与气候指标的关系和格局。总结可得中国各植被地带的气候指标范围及界限。综合孢粉,古生物等资料信息,前人确定在全新世中期中国存在一个大暖期,其中稳定暖湿的鼎盛阶段在7.2—6,0 Ka.B.P.,其时中国境内大部分地区的年平均气温比现在高2℃左右,年降水平均高于现在100 mm,通过数学处理,利用生态信息系统恢复重建了全新世大暖期中国大陆的气温和降水分布状况.参考孢粉、古植物和他人研究资料及现代植被气候关系,恢复编制了大暖期鼎盛阶段中国大陆的植被区划图,与现代植被区划相比较,东部各个植被带在大暖期盛时表现出明显的北迁,温带植被的迁移幅度大于亚热带和热带植被;西部的植被带出现了经向西迁,西北部的草原范围扩张,荒漠缩小;青藏高原地区高寒半荒漠和荒漠植被的范围大大缩小,而且植被带仍有不同程度向北迁移的表现。这可为预测与阐明未来的气候变化和植被变迁提供有力的证据. 2)KIRA指标的拓展及其在中国植被与气候关系研究中的应用 根据Kira以月平均气温5℃为界的热量指数和干湿度指数概念,提出了以月平均气温10℃为界的生物热量指数,包括生物温暖指数BWI和生物寒冷指数BCI,并修正其干湿度指数为生物干湿度指数BK。利用中国689个标准气象台站的资料,分析我国主要植被类型分布与热量因子和干湿度因子的关系,得出两者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生物温暖指数、寒冷指数和干湿度指数的散点图,较好地表现了中国各植被类型与气候指标的关系和格局。并得出中国各植被地带的气候指标范围及界限,以1 0℃为界的生物温暖指数不仅对我国森林植被的地理分布和温度气候带的划分具有较好的指示作用,而且对西南部高山、亚高山地区的植被与气候关系指示性较强;生物寒冷指数则对亚热带和热带的指示性很好,能够较好区分亚热带南部及热带地区;由热量指数和降水量综合得出的生物干湿度指数,对中国西北部干旱、半干旱区以至全国的植被分布与水分、热量因子的关系分析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3)水热积指数的估算及其在中国植被与气候关系研究中的应用 试图利用大气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可能蒸散和土壤水分平衡之间的关系建立一个水热积指数,并应用年平均气温.水分盈亏值和水热积指数三个气候变量来限定植物群落组合,构成一个圆形的生命-气候图式.根据全国689个标准气象台站的气候资料,计算了中国8个植被地带和26个亚地带的年平均气温、年水分盈亏和水热积指数,绘制了各气候指标在中国的分布图及散点图,较好表现了中国各植被类型与气候指标的关系和格局,包括寒温带针叶林、冷温带针阔叶混交林、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雨林和季雨林、温带草原、温带荒漠、青藏高原高寒植被,并得到了中国各植被地带的气候指标范围及界限。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年平均气温的等值线较好地反映了中国大陆的热量梯度,经度和纬度方向的区分均较明显;土壤水分盈亏曲线的等值线则比较零乱;综合了热量和水分差异的水热积指数,其等值线与热量梯度和水分梯度均有一定的对应性,与植被类型的对应也较好。这是在宏观尺度上进行的植被与气候关系研究的一种尝试,有待于增加机理性的内容,使其得到进一步的改进。 4.生物多样性保育和全球变化研究中的陆地生物群区类型 Biome(生物群区)是当今生物多样性保育和全球变化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根据此概念及植物功能型概念的发展,评述了9个重要的世界陆地生物群区分类系统,并根据中国的植被分类和区划,尝试划分了在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育和全球变化研究中所需要的陆地生物群区类型。 5.中国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地理区划 利用各种生态地理因子,包括气候指标如与植物耐寒性有关的绝对最低温度(TMrN),最冷月平均气温(TJAN),最冷月日平均温度的最大值(MXT)和最小值(MIT);与需热性有关的植物生长季积温(AT);年降水量的季节分配,包括最冷月降水(PJAN),最热月降水(PJUL),年降水量,年降水的统计标准差(PSD)和变异系数(年变率PCV);植被指标如植被类型(VEGET)、,植被区划类型(VEGED)、植被的净第一性生产力(NPP)、植物区系类型(FLORA)、动物区系类型(FA UNA).植物特有属的丰富度(EDGENUS)以及度量植物多样性的植物种丰富度(属数GENUS、种数SPECIES);土壤指标如土壤类型(SOILT),土壤理化性质如土壤酸碱度(SOILPH)、土壤表层阳离子交换量(SOILEXC)等;地形和地貌特征如经度(LONG)、纬度(LAT)和海拔高度(ALT),利用模糊聚类的手段,综合进行了中国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地理区划。采用四级区划,即:生物大区(biodomain) -生物亚区(subbiodomain) -生物群区(biome) -生物区(bioregion).全国划分为5个生物大区,7个生物亚区和1 8个生物群区。 I北方森林大区 I A欧亚北方森林亚区 I Al南泰加山地寒温针叶林 IA2北亚针阔叶混交林 II北方草原荒漠大区 II B欧亚草原亚区 II Bl内亚温带高草草原 II B2黄土高原森林草原(灌木草原) il C亚非荒漠亚区 II Cl中亚温带荒漠 ⅡC2蒙古/内亚温带荒漠 III东亚大区 III D东亚落叶阔叶林亚区 m DI东亚落叶阔叶林 III E东亚常绿阔叶林亚区 III El东亚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 III E2东亚常绿阔叶林 ⅡI E3东亚季风常绿阔叶林 III E4西部山地常绿阔叶林 IV旧热带大区 IV F印度一马来热带森林亚区 IV Fl北热带雨林、季雨林 IV F2热带海岛植被 V亚洲高原大区 vG青藏高原亚区V Gl青藏高寒灌丛草甸V G2青藏高寒草原V G3青藏高寒荒漠V G4青藏温性草原V Gs青藏温性荒漠IGBP陆地样带:科学计划与最新进展 作为国际地圈一生物圈计划(IGBP)的交叉项目(Interproject)的陆地样带(Terrestrial Transect),已成为IGBP的全球变化研究中最引人重视的发展和新研究方法之一。它以一系列综合性的全球变化研究计划为基础,是由沿着一个主要全球变化驱动因素(如温度、降水、土地利用强度等)的梯度上的一系列研究站点所构成研究区域,并配合以模型模拟和综合分析,其地理范围为1000 km或更大的长度,数百公里的宽度,以涵盖大气环流模型(GCM)运作的最小单元。本节论述了IGBP陆地样带的概念和研究的意义,样带的类型、一般设计和选择标准,国际上IGBP样带的初步设置,包括①经受土地利用变化的潮湿热带系统;②从北方森林到冻原的高纬度地区;③从干旱森林到灌丛的半干旱热带地区;④从森林或灌丛过渡到草地的中纬度半干旱地区,以及其它的一些样带和PAGES核心计划中的PEP样带,主要内容有样带设置的原因、研究内容和主要样带特点等,并总结了样带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动态. 6.中国东北样带(N ECT)的生态地理特征分析 陆地样带研究已成为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手段与热点。中国东北森林-草原样带(NECT)已被列为IGBP国际全球变化陆地样带之一。该样带在东经1120与130030’之间沿北纬43030’设置,长约l 600 km,是一条中纬度温带以降水为驱动因素的梯度,具有由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向温带草原的3个亚地带:草甸草原、典型草原与荒漠草原过渡的空间系列。本文给出了样带的基本生态地理特征及其梯度分析,包括其地理位置、设置意义、地形地貌、气候梯度、土壤类型、土地利用格局、植被类型、主要优势种和群落类型的生态地理特征以及全新世适宜期(大暖期)的植被分布格局。NECT将成为我国全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GCTE)与其它IGBP核心项目研究的前沿阵地。 7.自然保护区的作用、建设和管理及其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 一般而言,“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和最根本的途径,生境的“就地保护”是生物多样性保护最为有力和最为高效的保护方法,而就地保护的措施就是建立自然保护区,通过对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有效管理,使生物多样性得到切实有效的人为保护。从自然保护区定义和类型划分及生物多样性的定义本身可以看出,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是世界上丰富多彩的生物多样性,自然保护区是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的重要基地,是物种多样性的基因库,是留给野生动植物的宝贵栖息地,应把保护区的建设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持续利用密切结合起来,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促进生物多样性的可持续发展。
Resumo:
松嫩平原盐碱化草地是我国著名的天然草场,又是东北西部绿色生态屏障,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重要的生态意义。但是由于各种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致使草地出现退化、沙化和盐渍化,尤其是草地盐渍化加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当地地形条件和气候要素是导致草地原生盐碱化的主要原因。而人类对草地的过度使用,如过度放牧和割草等则是导致草地快速次生盐碱化的主要原因,不仅导致土壤的退化,而且引起草地群落发生次生演替过程。在典型的次生演替过程中,常常可以出现羊革(Aneurolepidium chinense)群落、羊草和一虎尾草(Aneurotepidium chinense&Chloris virgata)群落、虎尾草(Chloris virgata)群落、碱蓬(Suaeda glauca)群落等演替阶段。 本文试图建立一个过程模型,来模拟草地的生态学过程机理以及人类过度放牧对草地生态系统的影响。本模型包括5个部分:1)主要气候因子的模拟,2)土壤水分动态的模拟,3)土壤盐碱化动态的模拟,4)草地群落生长的模拟,5)不同放牧强度对草地生态系统的影响评价。以下将对各个部分分别描述a 在气候因子模拟子模型中,给出了影响草地生态系统主要气候园子的种类,并重点介绍了如何利用解析法计算太阳辐射,包括平地和坡地的理论可照时间,天文辐射日总量以及总辐射量。利用改进后的Penman式,模拟了全国的潜在蒸散量,与900多个气象站点的水面蒸发观测资料进行了验证,模拟结果很好。 利用面向对象技术,将土壤水分动力学模型与水分平衡模型相结合,建立了土壤水分动态的物理过程模型。模型以ld为步长,可以模拟多种土壤质地的水分动态。利用松嫩平原4中典型土壤(碳酸盐草甸黑钙土、栗钙土、碱化盐土、草甸碱土)1997年土壤湿度观测资料对模型进行了验证,效果根理想。 在水盐平衡模型和动力学模型基础上建立了物理过程模型,来模拟土壤盐碱化动态。模型以ld为步长,适合于模拟异质性强的多层土壤水盐动态。模拟了1997年羊草及碱蓬群落下的土壤盐分、碱化度、pH值动态,并与实验资料进行了比较,模拟结果可以反映土壤盐分和碱化的季节变化规律。 模型将气候要素、土壤湿度、土壤盐分浓度、碱化度和pH值作为影响草地群落生长最重要的环境因子,在土壤水分动态和盐碱化动态模型基础上,建立了过程模型来模拟以羊草(A.chinense)、虎尾草(C.virgata)、星星草(Puccinellialenuiflora)和碱蓬(S. glauca)为建群种的4种植物群落的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以及枯死生物量变化动态。利用吉林省长岭的气候资料和实验资料,模拟了1991年土壤湿度动态,1991年4种群落土壤盐分、碱化度和pH值变化动态,以及1991年4种群落生长动态,并分另fj利用实验资料进行了验证,模拟效果非常理想。 在此基础上,利用模型对不同放牧强度对土壤水分动态、盐碱化动态的影响进行了评价,并探讨了对群落演替和生长的可能影响。模型选择不放牧、轻牧、重牧、过牧、极牧5种放牧强度,利用模型每15天将地上生物量分别去除0%. 25%、50%、75%和90%,并且相应改变了土壤导水特性来模拟不同的放牧强度。模拟结果表明,重牧、过牧、极牧下土壤湿度显著降低,但在轻牧下土壤温度略有上升。在不放牧时,土壤以脱盐、脱碱过程为主,而轻牧下脱盐、脱碱过程则会变缓:重牧、过牧、极牧下则以盐碱化为主。.不放牧时羊草群落一直占优势,而轻牧下则被羊草一虎尾草群落替代:虎尾草可以忍受轻的盐碱,因此在重牧F取代羊草群落成为优势种;在过牧和极牧下,土壤盐碱化非常迅速,最终只有碱蓬可以忍受强度的盐碱,这时草地变为碱蓬群落或光碱斑。不放牧下草地群落生长良好,生物量最大;轻牧下,草地群落生物量保持在中等水平;而重牧、过牧、极牧下草地生物量迅速减少。通过将每年收割的生物量进行累加,可以发现轻牧下收获的生物量总量是最大的,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收获的生物量迅速减少,如果同时考虑到适口性的问题,则可以发现轻牧下可 以收获最多的生物量,而过牧和极牧下只能收获极少的适口性非常差的碱蓬。 模拟结果表明,过牧是导致松嫩草地次生盐碱化最重要的原因,它不仅造成草地土壤的退化,而且加速了草地群落的次生演替。适宜的放牧强度对于保护草地免受退化,保持较高的草地生产力水平至关重要。而过牧不仅降低了草地的生产力,而且严重破坏了草地环境,引起草地的迅速退化。
Resumo:
生物多样性的维持、监测、保育与恢复是生物多样性科学的核心研究内容( DIVERSITAS)。作为世界上典型的植被类型,常绿阔叶林以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而倍受世人关注。我国的常绿阔叶林是全球分布面积最大,发育最为典型的常绿阔叶林,其分布区多为农业区,与长江流域的生态安全密切相关:伴随着人们的生产活动,生境的岛屿化与破碎化问题越来越突出,常绿阔叶林的合理保育问题和生态恢复问题已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本研究“常绿阔叶林恢复生态学研究初报”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开展的,主要实验研究工作与结果如下: 1.系统综述了生态系统退化程度的诊断指标体系、途径与方法,绘制了生态系 统退化程度的概念模型,为恢复生态学研究和生态恢复实践提供参考。 2.固定样地的建立:为深入开展生物多样性与恢复生态学研究,本研究建立了一系列固定样地(常绿阔叶林固定样地、常绿落叶阔叶林固定样地、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实验样地等),这些样地的建立为进一步深化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3.种群大小级结构特征:对栲树Castanopsis fargesii和油茶Camellia oleifera种 群大小级结构特征研究表明,栲树种群大小级结构(高度级和胸围级)呈弱双峰型分布,油茶种群大小级结构呈倒“J”型分布。对树木大小级划分标 准的比较研究表明划分标准的选择应基于研究目的和物种性质。作者认为应深入研究干扰特别是生境的岛屿化与破碎化对常绿阔叶林稳定性的影响。 4.种子扩散与种群维持:种子扩散是种群维持的一个关键阶段,而建群种的维持机制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群落的维持机理。对都江堰常绿阔叶林固定样地的主要建群种栲树种子扩散的研究表明,种子雨密度、种子在地上保留密度以及种子丢失状况是个动态过程,种子雨在2001年持续了约3个月的时间,种子年产量达到每平方米73.37个正常种子;研究发现栲树种子下落后能在地上保留一段相当长的时间(捕食者饱和现象“predator satiation"),这为种子萌发提供了更多的时间和机会,从而使得栲树种群能通过大年(the mast year)的高种子产量与捕食者饱和现象顺利完成自然更新;捕食者饱和现象有助于解释栲树的优势种群地位和稳定机制,以及对整个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贡献;作者提出了一个描述栲树种子扩散命运的概念模型,该模型表明种子雨与种子丢失的不同阶段是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方式贡献于栲树的自然更新。总之,栲树自然更新伴随着一个复杂的种子扩散过程。 5.光因子调控与生态恢复:光是影响植物生长的一个重要生态因子。研究了三种不同遮荫处理(100% PAR、40% PAR和22% PAR)对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幼苗在亚热带弃耕地上的影响作用,两年的研究结果显示:青冈幼苗 可以在弃耕地上正常生长:两种遮荫处理(40% PAR和22% PAR)对青冈的萌芽和幼苗生长有正效应,并且22% PAR遮荫处理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本研究也说明了植物在不同的遮荫处理作用下有不同的生长策略。关于在生态恢复中如何利用光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以及遮荫的复合效应问题值得深入研究。 6.种间关系与生态恢复:杂草竞争是植被恢复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对两种常绿阔叶树种(青冈和石栎Lithocarpus glaber)在不同坡位(坡上位、中位、下位)和有无地上杂草竞争的情况下的对比研究表明:不同物种在不同坡位,其幼苗生长对杂草竞争的反应是不同的;在坡上位和下位,除草处理能显著地提高青冈幼苗的田间保存率、苗高、基径和冠幅的生长,而在中位,除草处理的效果不显著;但是对于石栎来说,除草处理仅能显著地提高坡中位幼苗基径的生长量;研究说明了(地上)杂草竞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程度)因物种而异,因而除草处理并不是对所有常绿阔叶树种的幼苗生长有促进作用,杂草竞争也不是一切常绿阔叶树种在弃耕地上建立与定居的障碍因子。作者建议在生态恢复实践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除草与否,关于杂草竞争/除草在植被恢复中的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Resumo:
三峡库区一些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是当地主要的点源污染源,对周围植物群落产生了巨大危害,而植物是生态系统赖以存在的基础,它的生长发育直接影响到生态系统的结构及其正常功能的实现。本研究按照与点源污染源的距离为梯度,通过在三峡库区兴山县白沙河磷化工厂周围布设了32个植物群落固定样地,并以点源污染无法影响到的植物群落为对照,进行样地的野外群落学调查;在每个样地取不同种植物叶片100克左右和样地0~20cm土壤500克,以石灰滤纸法同步进行大气氟化物的取样。样品带回室内应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大气氟化物含量、植物叶片氟的累积量和土壤水溶性氟的含量。同时在野外调查时使用PAM2100叶绿素荧光仪测定植物最大光化学效率即Fv/Fm的值。通过野外调查试验和相关的室内分析,研究了(1):点源污染对三峡库区陆生植物群落组成和物种多样性的影响;(2):点源污染中的主要污染物对植物及土壤环境的影响;(3):不同物种叶片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对污染胁迫响应的差异。结果如下: 点源污染对植物群落物种丰富度以及Pielou均匀度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对于群落结构相对简单的马尾松林和柏木林的不利影响更为显著。相对于污染区来说,对照区中物种重要值的集中程度有所下降。许多物种的重要值在污染区与对照区有明显的变化。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e )、铁仔(Myrsine africana)、卷柏(Selaginella tamariscina )等对照区重要值较污染区为高,黄檀(Dalbergia hupeana )、菱叶海桐(Pittosporum truncatum)、君迁子(Diospyros lotus)等污染区的重要值较对照区为高。群落中有些物种比如柏木(Cupressus funebris)的天然更新也受到污染的影响。 污染区土壤pH值大多低于对照区,但是与离污染源距离的相关性不强。污染区有些物种比如马尾松、柏木等叶片中的全氟含量与大气中氟化物的含量和土壤水溶性氟含量明显正相关。但是另外有些物种氟的累积量受点源污染的影响不显著,比如菱叶海桐、翅柃(Eurya alata)等在污染严重的样地内生存状况仍然很好。 在距离点源污染近的样地内,大多数物种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的值显著下降。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马尾松和柏木等的Fv/Fm值与距污染源的距离呈明显的正相关,都是随着离污染源越来越近而逐渐降低。根据污染区相对对照区Fv/Fm值下降幅度的不同,把植物划分为三种类型:对污染敏感型如柏木、铁仔、檵木等,中等敏感型如油桐(Vernicia fordii)、香叶树(Lindera communis)和不敏感型如山胡椒(Lindera glauca)和 蝴蝶花(Iris japonica)等。
Resumo:
苦苣苔科(Gesneriaceae)植物种类繁多, 全世界约150属3700余种,我国有58属470余种,大部分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许多是传统的民间草药。虽然我国苦苣苔科植物资源丰富,然而很多种类分布区域狭窄,种群数量稀少,加之生境受到破坏,许多已经面临灭绝的危险。本研究拟通过组织培养、玻璃化超低温保存以及快速繁殖,达到保护和扩繁珍稀濒危苦苣苔科植物的目的。 以药用唇柱苣苔(Chirita medica D. Fang ex W. T. Wang)和粉绿异裂苣苔(Pseudochirita guangxiensis W.T.Wang var. glauca Y. G. Wei et Y. Liu)为材料,取幼嫩叶片为外植体,通过组织培养实验得到最佳诱导不定芽培养基:MS培养基附加30 g l-1蔗糖,7.5 g l-1琼脂,药用唇柱苣苔附加0.10 mg l-1 BA ,0.10 mg l-1 NAA,粉绿异裂苣苔附加0.05 mg l-1IAA,1.00 mg l-1BA。最高不定芽诱导率分别为:90.3%和85.0%。最佳生根培养基:1/2MS培养基附加30 g l-1蔗糖,5 g l-1活性炭,7 g l-1琼脂,生根率为100%,诱导产生6.11条根,根长为18.8mm(药用唇柱苣苔);1/2MS培养基附加10-20g l-1蔗糖,1 g l-1活性炭,7 g l-1琼脂,诱导生成6.8-7.4条根,均长17.7-22.0mm(粉绿异裂苣苔)。 在组织培养的基础上进行了苦苣苔科植物的玻璃化超低温冷冻保存研究。以烟叶唇柱苣苔(C. heterotricha Merr.)和濒危植物药用唇柱苣苔叶片外植体为材料,经过自然干燥、装载液处理、玻璃化溶液处理、液氮冷冻保存,成功实现了玻璃化超低温冷冻保存,经过液氮冷冻保存后的材料可以继续分化、生长。适当时间的玻璃化试剂处理对于材料无致死作用,不经液氮冷冻,可以达到100%存活。-20 oC 、-40 oC、液氮保存后,存活率随温度下降而下降,表明冷冻致死的原因在于冰晶形成;提高冷冻后成活率的关键是控制干燥脱水,经过适当的自然干燥,材料存活率分别达到50.0%和27.8%。 以叶片为外植体材料,通过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可以大规模扩繁苦苣苔科植物。主要步骤为:外植体叶片消毒→不定芽诱导培养→生根诱导培养→继代保存或炼苗移栽,经过3-4个月时间可获得大量栽培植株。已成功保存并培养了40余种苦苣苔科植物,包括濒危苦苣苔及高观赏价值苦苣苔。
Resumo:
The role of phosphorus cycling in algal metabolism was studied in a shallow lake, Donghu, in Wuhan using the methods of measuring cell quota C, N and P, and calculating nutrients uptake rate by algal photosynthesis. The mean daily phosphorus uptake rate of phytoplankton varied between 0.04-0.11 and 0.027-0.053 g/m2/d in station I and station II respectively. The turnover time of phosphorus in phytoplankton metabolism ranged from 0.75-5.0 days during 1979-1986. The available P was 0.176 (+/- 0.156) g/m3 (mean +/- SD) in 1982 and 0.591 (+/- 0.24) g/m3 in 1986.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B ratio (Y) and TP (X: mg/l) was described by the following regression equation Y = 1.163 + 0.512logX (r = 0.731, P < 0.001). The dynamics of algal biomass and algal species succession were monitored as the indicators of environmental enrichment. The small-sized algae have replaced the blue-green algae as the dominant species during 1979-1986. The small-sized algae include Merismopedia glauca, Cryptomonas ovata, Cryptomonas erosa, several species Cyclotella. There has been drastic decrease in algal biomass and an obvious increase in P/B ratio. A nutrient competition hypothesis is proposed to explain the reason of the disappearance of blue-green algae bloom. The drastic change in algal size and the results in high P/B ratio (reaching a maximum mean daily ratio of 1.09 in 1986) may suggest a transition of algal species from K-selection to r-selection in Lake Donghu.
Resumo:
应用除趋势对应分析(DCA)与双向指示种分析(TWINSPAN)对濒危植物毛柄小勾儿茶(Berchemiella wilsoniivar.pubipetiolata)69块样地进行了排序与分类,共划分9个群落类型。结果表明,毛柄小勾儿茶生境特异性高。毛柄小勾儿茶在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林、马尾松(Pinusmassoniana)+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青冈栎(Quercus glauca)针阔混交林、杂木林和青榨槭(Acer davidii)+大果山胡椒(Lindera praecox)林中生长较好。这4个群落林下层优势种具有相似性:草本层的优势种中均有求米草(Oplismenus undulatifolius),常有三脉紫菀(Aster ageratoides);灌木层优势种常有大果山胡椒。毛柄小勾儿茶分布于海拔500~900 m的低山区,多分布于湿润、排水良好的沟谷边,生境坡向多为阴坡。
Resumo:
Dry mass,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content in belowground litter of four emergent macrophytes (Typha glauca Godr., Phragmites australis (Cav.) Trin., Scolochloa festucacea (Willd.) Link and Scirpus lacustris L.) were followed for 1.2 years in a series of experimental marshes, Delta Marsh, Manitoba. Litter bags containing roots and rhizome materials of each species were buried in unflooded soil, or soil flooded at three water depths (1–30, 31–60, > 60 cm). There were few differences in dry mass loss in unflooded or flooded soils, and depth of flooding also had little effect on decomposition rates. In the flooded sites, Scolochloa and Phragmites roots lost more mass (48.9–63.8% and 59.2–85.5%, respectively) after 112 days than Typha and Scirpus (36.3–43.6 and 37.0–47.2%, respectively). These differences continued through to the end of the study, except in the shallow sites where Scirpus roots lost more mass and had comparable mass remaining as Scolochloa and Phragmites. In the unflooded sites, there was little difference between species. All litters lost nitrogen (22.9–90.0%) and phosphorus (46.3–92.7%) during the first 112 days, then levels tended to remain constant. Decay rates for our belowground root and rhizome litters were comparable to published literature values for aboveground shoot litter of the same species, except for Phragmites roots and rhizomes which decomposed at a faster rate (−k = 0.0014−0.0032) than shoots (−k = 0.0003−0.0007, [van der Valk, A.G., Rhymer, J.M., Murkin, H.R., 1991. Flooding and the decomposition of litter of four emergent plant species in a prairie wetland. Wetlands 11, 1–16]).
Resumo:
Using guanidine-HCl extraction, acetone precipitation, ultra-filtration and chromatography, a novel polypeptide with potent anti-angiogenic activity was purified from cartilage of the shark, Prionace glauca. N-terminal amino acid sequence analysis and SDS-PAGE revealed that the substance is a novel polypeptide with MW 15500 (PG155). The anti-angiogenic effects of PG155 were evaluated using zebrafish embryos model in vivo. Treatment of the embryos with 20 mu g/ml PG155 resulted in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the growth of subintestinal vessels (SIVs). A higher dose resulted in almost complete inhibition of SIV growth, as observed by endogenous alkaline phosphatase (EAP) staining assay. An in vitro transwell experiment revealed that the polypeptide inhibited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 induced migration and tubulogenesis of 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 (HUVECs). Exposure of HUVECs in 20 mu g/ml PG155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the density of migrated cells. Almost complete inhibition of cell migration was found when HUVECs were treated with 40-80 mu g/ml PG155. PG155 (20 mu g/ml) markedly inhibited the tube formation of HUVECs and a dose-dependent effect was also found when treatment of HUVECs with PG155 at the concentration from 20 to 160 mu g/ml.
Resumo:
以血管生成为靶点的抗肿瘤策略是抗肿瘤领域的研究热点,目前已经发现许多天然和化学合成的抗血管生成药物。鲨鱼软骨作为抗新生血管生成因子的重要来源的研究已有20多年的历史,很多研究显示鲨鱼软骨提取物有抗血管生成活性。但鲨鱼软骨活性多肽的完整分子结构一直未见报道;鲨鱼软骨活性多肽干扰血管生成通路的信号途径尚不明确。 本文应用盐酸胍抽提、丙酮分级沉淀、超滤、凝胶层析等分离技术,从青鲨(Prionace glauca)软骨中分离纯化并鉴定了一种新的具有抗新生血管生成活性的多肽。经SDS-PAGE和N-末端氨基酸序列分析显示,该多肽分子量为15500 Da,采用蛋白数据库分析表明该多肽是一种新发现的鲨鱼软骨多肽(Polypeptide from Prionace glauca,PG155)。 体外实验显示,PG155抑制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介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 ,HUVEC)迁移和管腔形成,并呈剂量依赖关系。200 μg/ml PG155对牛主动脉内皮细胞(Bovine Aortic Endothelial Cells,BAECs)和HUVECs及以下癌细胞,包括人肝癌细胞(human hepatoma Bel-7402 cells,Bel-7402)、 口腔上皮癌细胞(human oral epidermoid carcinoma KB cells ,KB)、人结肠癌细胞(human colon cancer HCT-18 cells,HCT-18)和人乳腺癌细胞(human breast MCF7 cancer cells ,MCF7)的增殖均无抑制作用,说明PG155无细胞毒作用。20 μg/ml PG155显著抑制HUVEC的迁移和管腔形成;40-80 μg/ml PG155 对VEGF 介导的HUVEC的迁移和管腔形成几乎完全抑制。 体内实验显示,PG155显著抑制斑马鱼胚胎模型新生血管生成,并呈剂量依赖关系。形态学观察表明PG155显著抑制斑马鱼胚胎肠下静脉(subintestinal vessels, SIVs)的生长,随着浓度的升高SIVs的生长可受到完全抑制。碱性磷酸酶染色分析显示,在一定浓度范围内,PG155随着浓度的升高对斑马鱼胚胎整体血管生成抑制作用依次增强。160 μg/ml PG155会引起斑马鱼胚胎心脏功能障碍。 由海洋生物中发现新的肿瘤新生血管生成抑制剂国内外的报道较少,我们的工作表明鲨鱼软骨可作为血管生成抑制剂的重要来源,鲨鱼软骨活性多肽PG155由于具有极低的细胞毒作用,并能抑制VEGF介导的血管生成过程,有希望成为一类新型抗肿瘤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