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resultados para Charles E. 1937-1999

em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Portal


Relevância:

20.00% 20.00%

Publicador:

Resumo:

  早在20世纪三十年代,前人发现山旺中新世具有丰富的植物化石,枝叶、果实、花保存完好。1940年我国植物学家胡先骗与美国加州大学钱耐发表研究专著《中国山东山旺中新世植物群》,报道了30科61属84种植物,为最早系统地进行山旺植物研究的奠基之作,至今仍然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和国际影响。1946年布朗发表论文涉及山旺部分属种修订工作。1951年斯行健发表文章:评胡先骗与钱耐著“山东中新统植物群”, 对部分属种鉴定提出异议。1978年植物所与南古所老一辈科学家又作了大量补充与修订,完成合著《中国新生代植物》,该书对山旺植物群进行了系统整理,总计43科87属125种植物,奠定了 山旺植物群的基本面貌。此后,山旺植物群陆续有新的类群添加。目前所知山旺植物群主要以温带落叶植物为主混生了部分亚热带常绿和落叶阔叶植物。该植物群不仅种类繁多,数量丰富,而且保存完整,是我国新生代植物群中研究程度最好的代表。 尽管山旺研究已经取得如此丰富的成果,但是在Hu&Chaney (1940)研究山旺植物群之后的长达60年里( 1940-1999),关于山旺叶、果实与花的研究仅局限于外部的形态描述,缺乏对其进行细胞形态结构和角质层等结构植物学的实验分析研究,从而大大制约了对该植物群性质的理解和类群演化生物学的深入的研究。 近年来我们通过与国际国内同行的广泛合作,运用国际古植物学研究的新技术、新方法,如叶结构分析、角质层分析、细胞形态结构分析等,在光学显微镜与电子显微镜不同层次的观察上,将植物体外部形态学与内部细胞结构研究相结合,开展对山旺植物群的类群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我们首次成功提取了山旺植物“阿斯羌属”(As tronium)的角质层,并观察到气孔器结构,为该类群的正确修订提供了确凿的生物学证据,建立了化石新属钱耐属(Wang andManchester,2000)。山旺中新世地层中过去报道存在大量的“阿斯羌”花化石,为五个萼片宿存的辐射对称的花,果实球形,一枚,项生。这种生殖结构也普遍见于欧洲大陆的中新世地层和北美大陆美国的始新世地层中。欧洲人Heer在1859年提出它属于分布于东亚的旋花科的飞蛾藤属(Porana)植物; Weyland在1937年认为它应当是热带龙脑香科非洲马达加斯加岛屿特有分布的Mono tes属植物;美国人MacGinitie1953年认为它属于分布于南美的漆树科的阿斯羌属(Astronium)植物,其确切系统位置众说纷纭。在中国新生代植物一书中,采用了美国人MacGinitie1953年的观点,称之为阿斯羌花。斯行健先生认为是旋花科的飞蛾藤属植物。 我们调查了密苏里北京植物园标本馆馆藏的南美和非洲标本,以及哈佛大学标本馆的馆藏东亚标本,对上述科属现存植物的花结构进行了全面的详细研究。发现5个萼片宿存的辐射对称的花见于多个不同的科属类群,是一种趋同演化性状,而萼片脉纹与表皮细胞气孔器排列、果实形态与数目等特征在上述不同类群中极易区分。因而逐一排除了属于上述现存类群的可能性。我们研究的山旺与北美的化石标本显示的果实个体发育过程与现存植物苦木科苦木属(Picrasma)的果实发育相似,果实发育早期为5枚分离,后期3-4枚退化,仅1-2枚,通常为1枚球形果实留存,花瓣脱落,萼片宿存。但是,它们二者在果实形态与萼片表皮结构上,仍存在很大差异。现在认为它属于一个绝灭的植物类群,化石的系统位置尚无法放入现存的科属系统,可能接近于苦木科。因此,建立了一个化石新属钱耐属(Chaneya)。目前,该属包含二个种,一个分布于北美始新世地层,另一个分布于东亚中新世地层,欧洲的材料由于缺乏深入研究,尚无法确定归属。钱耐属在北半球第三纪地层中呈东亚北美间断分布。钱耐属的研究,不仅为探讨东亚与北美植物区系的联系和植物类群的分化历史提供了重要的证据(Wang and Manchester,2000),更为深入探讨山旺化石植物重要类群的结构与演化生物学研究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山旺的榉属(Zelkova)是山旺植物群的一个常见分子。榉属是欧亚大陆分布的植物,现存6种,在欧亚大陆第三纪地层中发现了大量的榉属化石,包括果实与叶连生的枝条。在北美大陆虽然有榉属化石报道,但是由于缺乏果实,仅靠叶的特征难以令人信服,榉属是否存在于北美仍有争议( Manchester,1989;Manchester,个人通讯)。近年基于我们在山旺组发现和采集到大量的榉属离散叶片以及联生有果实和叶的生殖枝条的深入研究,获得了化石叶结构、表皮细胞、表皮毛、气孔器、核果的大量结构生物学信息。通过与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的 Ferguson教授合作,建立了欧亚现存榉属6个种的生物学形态与结构信息参照系,古今对比结果清楚表明山旺榉的叶缘齿式结构及表皮特征组合最接近我国南部分布的Z. schneideriana,而不是Hu and Chaney (1940)建议的广布于东亚的Z serrata,也明显不同于欧亚大陆共有、分布于西亚伊朗和东欧高加索地区的Z. carpinifolia。常见于欧洲第三纪的翁格榉(Z. ungeri)在形态学更接近Z.carpinifolia。因此,山旺榉明显不同于翁格榉,有其独立的种级特征,应建立东亚中新世榉属的一新种一山旺榉(Z shanwangensis sp. nov.)。榉属在欧亚大陆上的种级分化可能至少在中中新世即已出现。 我们1995年报道了山旺中新世地层发现中国特有植物杜仲化石,并利用先进的电子显微镜设备,找到了确凿无疑的原位化石杜仲特殊胶丝结构直接证据。《美国植物学报》1997年发表文章评论这是目前我国唯一可靠的、保存有精美的胶丝细胞结构的杜仲化石。近年我们迸一步采用古今结合的方法,运用自创的“特有种气候分析法”,对中国重要特有植物杜仲开展了多学科综合研究,利用现存杜仲种子春季萌发需要特定温度的生理学研究结果,结合自然分布区的温度分布,定量恢复了山旺中新世古春季温度数值;该项研究工作的论文列入著名国际SCI刊物《美国植物学报》2003年1月第一期首篇文章。美国植物学报评审人评价:这是应用现代植物实验数据解决地质时期古气候学问题的一个极好例子,是经典之说“现代是(认知)过去的钥匙”的例证,更是当前古植物学研究的一个范例。该文作出的重要贡献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提供了现代植物生理生态的实验数据;2、提供了古植物学研究需要的解剖学证据(胶丝);3、更正了古生物地理方面的一个假说(杜仲何时在中国出现); 4、提出了一个解答古气候学问题的新方法。 最后一点实际上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油杉属的研究显示该属现代有三个种,生活在东亚中国,越南和老挝。它曾经在北半球广泛分布,以球果、种鳞、具翅的种子、木材等形式保存在新生代第三纪地层中,如已经有报道的北美大陆美国俄勒冈渐新世和中新世,欧洲中部中新世,亚洲日本中新世和上新世,俄罗斯远东渐新世到中新世地层。本次山旺中中新世与美国俄勒冈渐新世Rujada flora发现的油杉,接近现存油杉属的属型种油杉。北美中新世和亚洲日本中新世和上新世报道了接近于现存种铁坚油杉的化石。这些证据反映了东亚与北美第三纪植物区系的联系远比今天密切,油杉在北美中新世末期后、在欧洲早更新世之后和在东亚日本上新世结束,在上述地区消失。油杉今天仅孑遗分布于东亚中国秦岭以南、雅砻江以东,长江以南及台湾、海南岛和越南、老挝等亚热带至热带北缘的低山、丘陵山区。山旺油杉的球果化石具有现存油杉和铁坚油杉复合种的特征,可能代表了兼具中国两种油杉共同特征的一个早期类型,由此也表明油杉和铁坚油杉的物种分化在中国有可能是1500万年以来发生的新近事件。同时,油杉球果(松科)的首次发现,解决了山东山旺中中新世化石产地有无裸子植物这个长达半个世纪的争论(Hu andChaney,1940:斯行健,1951),进一步确证了山旺中中新世气候为亚热带山地气候类型。

Relevância:

20.00% 20.00%

Publicador:

Resumo:

A new species of cyprinid fish, Mekongina lancangensis, is described from the upper Mekong River drainage in Southern Yunnan, China. The new species is distinguished from the other species of Mekongina occurring in the lower Mekong River drainage by posse

Relevância:

20.00% 20.00%

Publicador:

Resumo:

The morphology of two species of bucephalids (Bucephalidae; Digenea; Trematoda), which since 1999 has caused a fish disease at the Uji River, Kyoto Prefecture, Japan, is described. Parabucephalopsis parasiluri Wang, 1985 was first recorded in the Uji River in 2000, and Prosorhynchoides ozakii (Nagaty, 1937) in 2005. The definitive host of both species is the Lake Biwa catfish (Silurus biwaensis), and the second intermediate hosts include many fish species from several families. P. parasiluri is an introduced parasite that invaded with its first intermediate host, golden mussels (Limnoperna fortunei), from the Asian continent. P ozakii may also be an introduced species, although its first intermediate host has not been identified. (C) 2007 Elsevier Ireland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Relevância:

20.00% 20.00%

Publicador:

Resumo: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long-term dynamics of phosphorus concentrations in both the lake water and the sediment in a subtropical Chinese lake, Lake Donghu. The total phosphorus (TP) concentration in the lake water experienced an upward trend from the 1950s, and peaked in 1983/1984, but declined obviously afterwards. From the 1950s to the 1990s, TP content in the upper 10 cm sediment of the lake increased steadily from 0.307 to 1.68 mg Pg DW-1 at Station I and from 0.151 to 0.89 mg Pg DW-1 at Station II, respectively. The TP increase in the lake water before mid-1980s was mainly attributed to the massive input of sewage P. The outbreak of cyanobacterial blooms coincided with the peaks of TP and Orthophosphate (PO4-P) in the water in mid-1980s, and the maximum TP of the water reached as high as 1.349 mg/1 at Station I and 0.757 mg/l at Station II (in 1984), respectively. The declines of TP and PO4-P in the water after mid-1980s was coincident with the disappearance of cyanobacterial bloom. (C) 2001 Elsevier Science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Relevância:

20.00% 20.00%

Publicador:

Resumo:

于2010-11-23批量导入

Relevância:

20.00% 20.00%

Publicador:

Resumo:

基于现代气象资料所建立的西安、汉中地区冬季降雪天数与年冬季平均气温之间的相关关系,根据清代档案所记载的西安与汉中地区冬季降雪日数,恢复了西安与汉中地区1736~1910年的年冬季平均气温,重建了1736~1999年西安与汉中地区年冬季平均气温序列。序列分析表明,这两个地区年冬季平均气温变化趋势一致:18世纪和20世纪为暖期,19世纪为冷期,且20世纪的增暖趋势明显。与利用树轮重建的镇安初春(3~4月)温度序列对比分析表明:西安、汉中地区冬季平均气温与镇安初春温度的低频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镇安较西安与汉中有

Relevância:

20.00% 20.00%

Publicador:

Resumo:

为了实现农业持续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该文应用Penman-Monteith公式和GIS的空间分析功能,通过建立区域参考作物蒸散量的空间分布模型计算了中国东北地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参考作物蒸散量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发现,20世纪90年代东北地区5~9月份日平均蒸散量呈逐年增大趋势,并以每年0.04mm的速度递增;其中5、6、7、8、9各月份绝大部分地区日均蒸散量年变化呈增加的趋势,东北平原年增长超过0.05mm,≥0.4mm蒸散地区年平均增长面积为248.73万hm2。5月份和8月份大部分地区日均蒸散量呈减少的趋势,6、7、9月份大部分地区日均蒸散量呈增加的趋势。5月和8月蒸散量的减少以及6月到9月蒸散量的增加都由东北(三江平原)向西南(辽河平原)迁移,并在空间范围上表现出一定的收缩趋势。日均蒸散量≥0.4mm蒸散地区的重心呈有规律的波动,5~9月份平均重心年际波动主要位于呼伦贝尔高原和西辽河平原两个地区,5、6、7、8、9月份重心的波动轨迹基本为由西北—东北—西南地区,空间上也逐渐由较集中变为较分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