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 resultados para 811
em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Portal
Resumo:
微重力科学是当前空间科学的前沿领域,主要研究微重力环境下的流体物理、物理化学、材料科学及生物科学和技术.微重力科学的发展将促进自然科学某些领域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并为空间技术的商业化应用奠定一定的基础.为了适应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由国防科工委和中国科学院共同投资建立了国家微重力实验室,这是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航天领域专家委员会的一个重大的应用基础性建设项目。文章简要介绍了国家微重力实验室的研究方向、组织结构和有关实验室的情况。
Resumo:
Investigations made by the authors and collaborators into the microstructural aspects of adiabatic shear localization are critically reviewed. The materials analyzed are low-carbon steels, 304 stainless steel, monocrystalline Fe-Ni-Cr, Ti and its alloys, Al-Li alloys, Zircaloy, copper, and Al/SiCp composites. The principal findings are the following: (a) there is a strain-rate-dependent critical strai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hear bands; (b) deformed bands and white-etching bands correspond to different stages of deformation; (c) different slip activities occur in different stages of band development; (d) grain refinement and amorphization occur in shear bands; (e) loss of stress-carrying capability is more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microdefects rather than with localization of strain; (f) both crystalline rotation and slip play important roles; and (g) band development and band structures are material dependent. Additionally, avenues for new research directions are suggested.
Resumo:
应用”逆向限制取样”的蒙特卡洛法,在考虑链团相互作用条件下,我们对线性链分子扭转态的构型相关特性进行了三维模拟。给出了在不同温度下,不同链长的链分子的单、双重及三重构型相关特性,并与用Flory类似于一维Ising模型的矩阵法处理结果做了比较,讨论了该理论的适用性.
Resumo:
<正> 中国力学学会、中国航空学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联合召开的第2届全国疲劳学术会议,于1984年10月8—11日在四川峨眉西南交通大学举行,参加会议代表150多人,宣读和交流126篇论文,并进行了专题讨论,论文内容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Resumo:
从生态地理背景论草地畜牧业产业在黄土高原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黄土高原要实现生态与生产双赢的目标,契机是退耕还林还草,突破口是建立能兼顾生态生产协调发展的主导产业。从地形地貌、水热分布及自然植被特征的角度分析,黄土高原实施以农为主或农林牧综合发展的方略,均有悖于黄土高原生态地理背景。而草地畜牧业产业的生产要素及其过程在较大程度上吻合了黄土高原的生态地理背景,具有生态的适应性和生产的有效性,应作为黄土高原优化的生态生产范式建制中的主导产业。未来黄土高原产业的发展格局应该是以草地畜牧业为主导,农业和林业作为补充和完善的产业发展体系。此外,未来黄土高原草地畜牧业家畜养殖应以舍饲为主。 黄土高原自然植被演替过程中的物种特征与土壤养分动态研究 在3—149年的时间尺度上,对黄土高原自然植被次生演替过程中物种特征和土壤养分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演替时间尺度的延伸,土壤全C、全N含量呈增加趋势,而土壤全K、全Na和土壤pH值呈下降趋势,土壤全P变化趋势不明显;此外,表层( 0~10 cm)土壤Ca0含量呈下降趋势,深层( 20-30 cm,40-50 cm)则呈增加趋势。演替过程对土壤养分动态影响的程度随着取样深度的增加而减弱;2)植物群落物种丰富度在演替的中间阶段最高,后者对应于中等土壤养分水平;3)在演替的早期阶段,植物群落优势种往往具有稳定的土壤种子库,CR-生活史对策和S.繁殖对策,在贫瘠的土壤上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而具有较强的水平扩展能力和克隆繁殖能力,C-生活史对策、对土壤C,N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的多年生植物在演替中后期占据群落的优势地位。此外,在所涉及的物种生物学特征中,多年生生活史,C-、CR-、SC-、SR-、S.对策,以及R-、W-、Bs-、VBs-和V-繁殖对策等在非优势物种中有较高的出现频率。4)C-、 SC-对策,克隆能力,多年生生活史,水平扩展能力,种子的动物传播方式,秋季开花,荚果、坚果等特征的比例在一定程度上与土壤全C,全N和全K含量正相关; 而S一、SR-、R-、CR-对策,一、二年生生活史,种子繁殖,S.繁殖对策,以及胞果、蒴果等特征的比例与土壤全Na,Ca0含量和土壤pH正相关。在演替过程中出现的物种均属草本植物生活型,因此,草原可能是黄土高原上受制于大尺度环境条件(显域生境)下的优势植被类型(特别是降雨量不超过550 mm的地区)。 黄土高原植被恢复过程中几种优势植物叶片碳稳定性同位素和氮含量的动态特征 探讨了黄土高原植被恢复过程中六种优势植物叶片碳稳定性同位素(6 13C)和氮含量的季节动态、种间差异及其与植被恢复过程的关系。六种优势植物分别是猪毛蒿( Artemisia scoparia),出现在演替的先锋阶段:达乌里胡枝子( Lespedeza davurica),出现在演替的第二阶段;长芒草(Stipabungeana)、万年蒿(Artemisia gmelinii)和茭蒿(Artemisia giraldii),出现在演替的第三阶段; 白羊草( Bothriochloa ischaemun)出现在演替的顶级阶段。六种优势植物叶片碳稳定性同位素比率分别是-26.89±0.66‰,-26.24±0.48‰, -26.21±0.49‰, -26.86±1.09‰, -27.61±0.39‰和-15 .81±1. 79‰;氮含量分别是2.36±0.63%,2.38±0.29%,2.0±0.29%,2.0±0.25%,1.50±0.37% 和1.24±0.19%。白羊草、长芒草、茭蒿和达乌里胡枝子叶片氮含量季节变化与土壤水分呈正相关.猪毛蒿和铁杆蒿叶片氮含量季节变化与土壤水分呈负相关。白羊草叶片δ 13C与土壤水分呈正相关,而其他5个优势种叶片δ 13C与土壤水分呈负相关。不同演替阶段优势种的δ 13C值和氮含量特征表明:处于演替顶级阶段的优势种具有最高的水分利用效率,净光合产量较低,但光合作用动态对土壤水分的季节波动表现出较强的可塑性;相反,处于先锋阶段的优势种水分利用效率较低,叶片净光合产量较高,光合作用对土壤水分波动的可塑性较低。本文的主要结论是:黄土高原植被恢复过程中处于不同演替阶段的优势种无论是在叶片δ 13C,氮含量均存在差异。优势种叶片δ 13C和氮含量季节动态反映了不同物种在环境(主要指土壤水分)波动条件下的生理生态对策。具有最高的水分利用效率(而非最高光和能力)和最高光合可塑性的物种将成为黄土高原自然植被顶级植物群落中的最终统治者。 黄土高原草地畜牧业产业形成与发展的牧草生产力基础 遵循生产-生态兼顾的原则,在黄土高原197个区县土地利用方式重新规划的基础上,对支撑黄土高原畜牧业产业形成与发展的牧草生产潜力进行了分析预测。结果表明:规划的牧、林、农、果用地占生产用地的比例分别是草地44%、林地22%、基本农田20%、果园14%; 197个县区预测的总牧草生产潜力达1,0488,1028t.y-l,可载畜1,0488,1028个羊单位.y-1。按1999年不变价格计算,黄土高原预测的畜牧业总产值将达到524,4051万元.y-1,是1999年畜牧业总产值的5.3倍,超过1999年黄土高原农业总产值14 %。农业人口人均预测畜牧业产值大于1000元的区县占59%;小于1000元的区县占41%。此外,黄土高原预测的农业总产值将达到1147.2234亿元RMB.yr-1。畜牧业、果业、林业和基本农田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分别是46%、27%、14%和13%。随着畜牧业产业链的逐步建立与完善,产业发展布局的日趋合理,黄土高原畜牧业生产总值将有较大幅度的提高。黄土高原草地畜牧业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有望成为黄土高原优化的生产.生态范式建制中的主导产业。
Resumo:
水稻是我国及东南亚广大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已发现由叶绿体基因组编码的某些多肽与光合效率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但是,根据我们所掌握的资料,直至目前为止,还没有见到从分子水平上阐明高光效植物与低光效植物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报导。 本工作主要从编码D1蛋白的psbA基因着手研究。D1蛋白是光系统Ⅱ反应中心的组成之一,它是均三氮苯类(triazine)除草剂的结合受体。 实验采用无水法从杂交水稻威优64及其亲本V20A和测64的幼苗叶片中提联并纯化各自的ctDNA,然后用限制性内切酶BamHI、EcoRI、Hind III、PstⅠ分别进行切割消化。Southern吸印杂交结果表明,在水稻ctDNA2.2Kb的EcoRI限制片段上,编码着psbA基因的全序列。据此,我们用2.0-2.5 Kb范围的ctDNA的EcoR I酶切片段和pBR322质粒载体进行重组,并转化到E. coli HB101菌株中,构成水稻叶绿体DNA专一性基因文库。用分子杂交方法分别从三种水稻品种的专一性基因文库中调到了各自的psbA基因,它们的重组体质粒分别定名为pWsbA, pVsbA和ZsbA并构建了这三个基因的核酸内切酶图谱。结果发现,在本实验体检测的若干种核酸内切酶切割位点分布上,这三个基因并无差异,但同已发表的双子叶植物(豆,烟草等)比较,则有明显的不同。
Resumo:
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是芍药科芍药属牡丹组植物,花大、色艳、型美、香郁、药用范围广、文化内涵丰富,被尊为“国色天香”、“花中之王”。我国植牡丹、赏牡丹有1600多年的历史,培育了许多价值高的品种,遗憾的是个别黄色、鲜红色、绿色等珍贵品种不断消失,而且现有的一些文化价值与观赏价值极高的古牡丹、著名的牡丹园的老牡丹均出现了衰弱现象,有的已奄奄一息。为了探索传统牡丹品种消失及牡丹衰老的原因,本研究在充分调查、整理国内品种资源的基础上,总结了牡丹品种的传承和消失情况,掌握了古牡丹的资源状况。通过连作土壤栽培试验证明了牡丹连作障碍的存在,并选定了生长在同一区域的5、10、15、20、25、30年生6个株龄的‘洛阳红(Luo Yang Hong)’为研究对象,从形态指标的调查、生理指标的测定、根际土壤及根系浸提液的化感成分分析三个方面着手,确定了牡丹开始衰老的时期;揭示了牡丹衰老机理;总结了古牡丹保留、复壮、养护办法;为牡丹专类园的管理及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指导。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 1、牡丹品种和古牡丹资源 通过对中国牡丹品种资源的文献查阅和实地考察,系统整理了我国不同时代的品种状况,调查结果表明:宋、元、明、清共有品种1109种,目前仅存143种,品种资源消失十分严重。收集整理了49处古牡丹资料,并据此绘制了我国目前古牡丹分布图;实地调查了17处24株古牡丹,详细介绍了部分品种的来历传说、生长状况和衰亡原因。5个优良传统品种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牡丹种质资源圃内得以保存,其中潞城古牡丹,植株最大(高2.3 m,冠径5.6 m),且生长旺盛;西溪牡丹属丰花品种,40年植株可开花811朵。 2、牡丹连作障碍 利用牡丹连作根际土壤及其浸出液栽培牡丹,结果表明,播种苗及分株苗的生长均受到了抑制;连作年限越久的处理抑制作用越强;根际土壤浸出液对牡丹生长的影响较大,对前期地下部和后期地上部都有很强的抑制作用,而且还抑制了上胚轴休眠的解除;根际土壤对后期株高和展叶幅的影响较大,对播种苗前期生根影响不大。牡丹存在连作障碍现象,连作障碍是牡丹衰弱的重要原因。 3、牡丹衰老时间及机理 通过对6 个株龄‘洛阳红’的形态、生理指标及根际土壤化感成分的比较得出,牡丹在同一地方大约栽植15 年后开始衰弱,20 年以内应该采取复壮措施。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as Chromatograph-Mass Spectrometer, GC-MS)检测到根际土壤及根系浸提液中主要存在:烷烃、烯烃、芳香烃、醇、醚、酚醌、有机酸、醛、酮、酯、苯、胺等12 类有机物。对比分析得出有12 种物质可能是根系分泌物,根际土壤中可能具毒害作用的物质有40 种,栽植牡丹使土壤中增加的物质有24 种。 4、古牡丹复壮技术及应用 栽培基质中添加活性炭、沙子、麦饭石等均能有效的促进牡丹的生长,以活性炭的效果最好。对“汉牡丹”实施了综合复壮措施,效果明显。
Resumo: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ECR源六极永磁场场型,该场型的注入端永磁体外壳为黄铜,其引出端永磁体外壳为软铁;引出端永磁体外壳的最大内径大于注入端永磁体外壳的外径;且引出端永磁体外壳内表面呈径向对称的内六齿型,对应的永磁体则呈径向对称的外六齿型;本实用新型可有效地提高束流强度,更适于引出更多的中等电荷态离子。
Resumo:
The Quaternary cold periods in the Northwestern Pacific are thought to have heavily influenced the amount and distribution of intraspecific genetic variation in marine fishes. To estimate the demographic history and genetic structure of Lateolabrax macula